“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启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深圳。20多年来,华为在危机与忧患中成长,由一家注册资本仅为 2.1万元的民营企业,跻身为世界500强公司,2014年销售收入约2890亿元,利润340亿元。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领先者,探索出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成功地由“活下去”到“走出去”再到“走上去”。

他们过去20多年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还能继续复制成功吗?下一步华

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者消亡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对华为的企业管理哲学与兴衰逻辑进行了全面解读,成为研究华为的教案级著述。

治亏创效攻坚期,面对持续收窄的降本空间和尚不见底的市场行情,靠什么提升能力、攻坚克难?转型发展深水区,面对多元的思想观念和激烈的利益冲突,又靠什么凝聚人心、激发力量?《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给我们颇多感悟和启示。

生存战略:危机常态化

一部华为史就是一部危机管理史。从华为成立那天起,他们就几乎年年讲、

月月讲华为的生存危机。

2000年,华为销售额达到220亿元,利润29亿元人民币。2001年,更是迎来飞速发展的繁荣之春。但任正非却以极其冷峻的口吻预告:“华为的冬天快到了,要居安思危,这不是危言耸听”。一篇发表于2001年的内刊讲话《华为的冬天》,一度被IT企业称为行业的“盛世危言”。

2004年的三季度,任正非宣称:华为要注意冬天。他说,“我们要把困难

真实的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没有预见未来困难的能力,我们陷入的困境就会更加严重。”事实上,华为2004年的全球销售收入达到38.27亿美元,创造公司17

年来历史最高销售纪录。

2008年,任正非又一次大讲危机,又一次提及“冬天”,他说,“要对经

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也许2009年、2010年会更加困难。”

“没有安全感才是内心得以强大的好事。”任正非在企业如日中天时,时时想着应对危机的策略:“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

有什么自豪感、荣誉感,而是危机感。”危机无时无处不在,华为正是在危机四

伏、危机纷至沓来的后浪拍前浪中才“活了下来”。

“人感知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当舆论将称赞的目光投向“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华为时,任正非再次发

出痛苦而清醒的呐喊:“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

华为?”

市场如战场,只有常胜将军,没有永胜将军。企业是经营危机的事业,如何

面对变幻莫测的危机和挑战,化危机为契机,既是对企业生存智慧的考量,也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命脉。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深刻的危机意识既是对使命责任的深度

诠释,也是一种理性深邃的洞察和心无旁骛的执着。只有见微知著、高瞻远瞩者,方能洞察出未变之象、未萌之态。

当下,煤炭行业已从“冬天要来了”变为“冬天真来了”。面对前所未有的

压力和挑战,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早在2013年就做出了“冬天将是常态”的判断,不躲冬,不熬冬,叩响了“冬泳论”的发令枪。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文倡导“在岗在位在状态,尽心尽责

尽全力,求实务实抓落实”,打出作风建设“组合拳”,吹响治亏创效“集结号”,发起度危求进“攻坚战”。

危机常态化,应对无穷时。在危机中扬帆,在险礁中前行,狭路相逢勇者胜。只为出路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多想挖潜之方,多谋增效之策,多行降本之

举,方能危中寻机、变危为机,牢牢把握生存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坚如磐石的发

展根基。

路径选择:逆境寻机

“惶者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强烈的不安感和近乎偏执的危机意识,

像一只无形的手,扼紧华为的生存“喉咙”,他们用自虐般的奋进,用苦行僧般

的修行,把冬天的内核积淀为永不发热的头脑,引领华为持续前行。

相似的心声,相似的行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来提醒自己;比尔·盖茨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成就着大公司“大而不倒”的奇迹;柳传志坦言“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著名的管理学

者大前研一讲到:“只有那些总以为自己的经营环境危机四伏并时刻关注各种坏

消息的企业,才有可能免于灭亡。”

成熟在逆境,醒悟在绝境。逆境既能消弭凡人意志,更能促智者成就卓越。

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上的时候,才会真正强大起来。恰如达尔文所说,“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

当前,集团公司保生存、谋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治亏创效的压力尤为艰巨,逆境和危机无所不在,没有安全孤岛可供躲避。坐等市场形势好转,行动原地踏步,只能坐以待毙。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毁灭,从内部打破就是新生。市场的寒冷考验的是耐力,

比拼的是战术。在煤炭寒冬形势下,要保生存、求发展,没有灵丹妙药,只有自

强“内功”,外练“筋骨”,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冷静让我们知道任重道远。唯有摒弃“退”、“等”、“停”等思想,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

拼劲,方能临危不惑,突破常规,大胆创新,主动承压,冷静预判,沉着应对,

化险为夷。

形势之危任重道远,逆境寻机路在何方?

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文给出了答案:面对“新矿新常态”,必须牢

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以治亏为目标研究老区矿井转型,以增盈为方向狠

抓省内新区提升,努力实现内蒙基地崛起,新疆基地突破。

重塑市场、价值创造理念,用“十比十不比”治企理念统领思想,推动企业

治亏创效、稳中求进、转型升级,实现内涵集约发展。

敢于在惊涛中前行的企业,才是未来发展的强者,敢于直面挑战的企业,才能有机会打造百年基业。

文化致胜: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的成功是“理想精神”与“忧患意识”的对冲,是“核心价值观”与“自我批判”的辩证。在犹如“死亡竞跑”的市场竞争中,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以奋斗者为本”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激情,要想创新与进步,就必须倡导和坚持奋斗精神,要想点燃和持

续点旺奋斗者心中不灭的火焰,就必须以奋斗者为本。

奋斗才能生存,奋斗才能改变命运。华为带领着那些勇于实现企业绩效、坚守企业价值观、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愿意跟企业一起走下去的人“一往无前”。这些人作为“群体英雄”,既是奋斗者,也是奋斗成果的共享者。他们通过奋斗

获得提拔晋升,获得利益甚至改变命运,靠奋斗享有了让人生出彩的机会。因此,“以奋斗者为本”是人本观念的深化,是企业成熟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反观我们企业内部,不难发现,身边既有敢于担当、敬业勤业的奋斗者,他

们从不懈怠、不断进取、勇挑重担,但也不乏畏难发愁、不思进取的观望者、守

成者……

市场不相信眼泪,慢了就要被淘汰。在企业生存发展面临非常之时,引进“以奋斗者为本”的观念,目的就是为奋斗者搭建好舞台、创造好条件,并依靠他们

的担当与业绩推动企业发展。

百看不厌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告诉我们,军人的战斗意志是:“亮剑”精神。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文在工作会议上发出号召:闻鼙鼓而思良将,

度危机见真英杰。越是困难时期、紧要关头,越需要一支勇于担当、敢于亮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