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4d7b34e518964bce847c2d.png)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34 期2019 Vol.6 No.34163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戈大春,陆 麟*,汪一斌(江苏省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28)【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应对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临床用药患者,没有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为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前。
将我院2017年1~2017年12月100例临床用药患者,均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作为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后。
对比实施前、后,用药不安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实施前、后,用药不安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均可见明显的差异性,P <0.05。
结论 实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对于保证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讲,均存在积极的影响,所以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4.163.02所谓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即为确保中药治疗的规范性、合理性,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和安全性[1]。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比较温和,在采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所以不能予以临床方面重视。
为此,本次研究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中药用药的效果和安全,促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就医体验。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临床用药患者,未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作为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前。
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临床用药患者,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作为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后。
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前,男、女各占56%(56/100)、44%(44/100);病例年龄区间为22~62岁,平均年龄(41.7±4.5)岁。
中医的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
![中医的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cd111f2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4.png)
中医的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其药物也是中医治疗手段的重要支撑。
但是,在中医药的应用过程中,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问题常常备受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中医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进行讨论。
一、中医药物的安全性中药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治疗的主要药物,其生长、选配、制备、储藏等各个环节对药物的安全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药的使用必须谨慎,并严格遵守中药的规范使用方法和理念。
1.中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在中药治疗中,选用药物、用量、用法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尤其是对于某些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中药的配伍也是需要考虑的,不同药物的配伍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加剧或产生新的副作用。
中医医生在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2.中药的质量安全中药的质量安全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中草药生长的环境、生长时间、收割、制剂方法等多个环节都会影响药物的品质,所以在采购中药时,必须选用标准化的中草药,避免含有有害成分或混杂药材。
二、中医药物的合理用药中医药物的合理用药是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滥用的用药方式。
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药效、是否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1.安全性中药药效经常需要一定的积累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使用量小而需反复使用。
避免选择潜在毒性较高的中药一起使用。
对于已经验证出有毒性的中药,应考虑选用更安全的药物来代替。
2.药效中药药效虽然相对缓慢,但是治疗必须要足够。
因此,在选择中药时,必须重点考虑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选择药物类型和用药方法。
对于多草药配方,应着重调整和平衡各药物的相克相生关系,以便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良好的耐受性中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使用中药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选药时要确保药物不会有激发与加重已有疾病的现象出现。
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334fa2bf111f18583d05aaf.png)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中药 临床 合理 用 药的 安全 性及 应 对措施 。方 法 : 将2 o 1 5 年6 月 ̄ 2 0 1 6 年6 月我 院 中医科 收治 的 4 8 0 例 各类 患者 纳入 本 次研
究, 其中8 6 例 出现 药物 不 良反应 。 回顾 性分 析其 临床 资料 并 评估 患 者用 药安 全性 。 结果 : 入组8 6 例 患者发 生 药物 不 良反应 的原 因包括 未辨 证施 治 、 炮制 技 术 不 当、 药物 用 法与 用 量不 当、 中西 药联合 方案 不合理 。人 组 病例 不 同性 别 、 同一 因素 的 药物 不 良反 应发 生 率差 异不 显著 , 无
4 71. 4 9 7.
[ 4 ] 苏庆 英 . 中医临床 常用对 药配伍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1 0 : 1 9 0 .
2 0 1 6 年9 月2 4日收稿
探讨 中药 临床 合理 用药 的安全性及 应对措 施
杨 刚 ( 兴 业县 人 民 医院 药剂科 广西 兴业 5 3 7 8 0 0 )
7 4
内蒙古 中医药
3 . 3 开 心散 可 为 防治 健 忘 症 的常 用方 剂 : 开 心散 始 见 于唐 代孙 恩 邈 蒲 与远 志合用 , 交通 心肾 , 醒 神益智 , 亦为 临床常用 之交通 心肾药 物 。
的《 备 急千 金要 方 》 , 由茯 苓 2 两, 菖蒲 2 两, 人参 、 远 志各 4 分组 成 , 主 要用 于 治疗 心气 不足 , 神 志不 宁 , 健忘 失 眠等 证 】 , 后 世 医家在 此 方基 础 上进 行剂 型 、 剂量 或 药 味加 减而 治疗 不 同病 机 的健 忘症 。如 《 医心 方》 卷二 十六 中开心 散方 , 调 整 四药 药量 而来 ; ‘ 孔 子 练精 神聪 明不 忘 开 心方 ” , 由开 心散 加 龙骨 , 蒲 黄组 成 。 《 圣 济 总 录》 的开 心 丸 , 由 开心 散 变散 为丸 剂 ; 还有 治疗 心热 健忘 之远 志散 由开 心散 加黄 连组 成 。 开心 散 作 为 治疗 健 忘症 的基 础方 被 后 世 医家 广 泛 运用 , 是基 于 药 物 功效 配 伍 紧扣健 忘症 病 机 。具 体分 析 如下 : 1 ) 益 气补 虚 : 方 中人 参、 茯苓 是经典 的益气 补虚之 品 。 2 ) 宁心安 神 : 人参 、 茯苓 、 菖蒲 、 远志 均 有 宁心 安 神作 用 。现代 药 理研 究 亦表 明 , 人参 、 茯苓 、 石 菖蒲 、 远 志 皆 有 镇静 作用 】 。 3 ) 益智 : 人参 、 菖蒲、 远 志有 益智 作 用 。 《 神 农 本草 经》 记 载: 人参可 ‘ ( 开心 益智” ; 石菖蒲可‘ 不忘, 不迷 ’ ; 远志可 ‘ 益 智慧, 耳 目聪 明 , 不忘 ’ 。 4 ) 交 通 心。 肾: 茯苓 人手 足少 阴经 , 陛上行 而下 降 , 通 心 气 以交 得配本 草》 ) ; 远志 ‘ 能 通 肾气 , 上达 于心’ 本 草从新 》 ) 。石 菖
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应用
![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f37ff84b35eefdc9d33305.png)
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应用所谓“是药三分毒”,药品在为我们解除病痛的同时,也是具有其毒性的,所以说,我们讲求必须要合理的用药,不然,不但没有办法解除病痛,而且还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中药虽然是天然形成,但是也是具有毒性的,也并不是完全的无毒无害的,也绝对不能滥用。
本文针对的就针对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的应用做一简要分析和探讨。
标签:中药;安全性;合理应用我们老百姓普遍认为,中药是无毒无害,安全可靠的,其实,这都是相对而言的。
在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确实具有毒性副作用较小的优点,但绝对不是完全的无毒的。
所以,在临床用药上,我们应该客觀理智的去用药,使其药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绝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那样,不但不能够充分的发挥中药的药性来治疗疾病,而且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履行。
1 中药的安全性应该理性的来对待任何的事情都尤其相对性,重要的安全也是这样的,它相对于西药来说,药效的副作用的确较小,但是这个安全性不是绝对的,要让中药相对更安全的施用,那么,在施用中合理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国的古代药典中明确姜其收录的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充分的说明了,早已经认识到了,中药是具有其毒性所在的。
2 重要的合理性施用合理用药,顾名思义,就是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合理性,这就包含了相关的几个方面的因素,涵盖了诸多的内容方面,我们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掌握方面,必须要全部的注意到这些方面,片面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到药物施用的合理性。
2.1 所谓治病救人,那么在治病方面,药物的作用就非常的大了,有效的药物施用是治病救人的根本,那么,用药安全就是用药的根本,在一切治疗的前提所在。
盲目的去追求效果,而忽视了安全,就会舍本逐末,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2.2 用药的经济性:药品的疗效相对于其价格的高低来说,其实是更应该得到我们高度重视的一环,其药效和价格应该成正比,这样才是最好的。
中药安全性与合理用药
![中药安全性与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64fca2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a.png)
中药安全性与合理用药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医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物品,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在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与保健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随着中药的普遍应用,药物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一面,又产生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的一面。
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本文将探讨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1.中药用药的安全性虽然使用中药通常比使用西药更为方便和经济,但是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首先,中药的质量问题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合格的中药可能会造成药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等问题。
在购买中药时,应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者药店,以确保药物的质量。
其次,中药的毒副作用是另一个重要的安全性问题。
与西药相比,中药虽然毒副作用小,但仍存在潜在的风险。
例如,某些中药可能会引起肝损伤、肾损伤、消化系统不适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中药之前,应该先进行病情评估、调查用药史和其他相关条件,以便能够选择最安全有效的中药,并且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等。
第三,使用中药还需要遵循合理的用药原则,这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来实现。
中医辨证是一种根据病情和症状来选择最合适的中药组方的治疗方法。
合理用药的原则是根据体质、年龄、病情和病史等因素来确定剂量和用药时间,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安全性对于使用中药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或医院购买中药,关注中药毒副作用,以及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这些措施可以使中药的疗效达到最大化,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从而保证中药的安全性。
1.中医合理用药的方法2.1 注意中药质量中医用药中,中药的质量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中药质量不仅能够保证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注意中药质量的几点建议:(1)选择正规生产企业的中药:在购买中药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的药品,这样可以避免因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11e31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2.png)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临床合理用药是医学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关乎到患者的疾病治愈和康复,还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患者的使用药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1、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使用是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状况的,但不同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
如果两种药物的作用相反,则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的降低或者加剧。
比较常见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和利尿药会相互影响而引起肾功能损害。
因此,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判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药物使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用药剂量过大,会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果患者用药剂量过小,则可能会使药物疗效降低,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因此,医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身体状况,准确掌握药物剂量,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3、药品质量药品质量是药物使用中的关键问题。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其成分、含量、纯度等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使用劣质药品或假药,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增加治疗时间和药物费用,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药品。
二、合理用药的措施1、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医师使用药物前,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生活与饮食习惯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医师在开具药方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还有不同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医师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特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3、认真解读药品说明书医师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综合分析患者的身体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4、合理使用药品医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遵循合理使用药品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8409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e.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本文将从中药的安全性风险、合理应用的措施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风险1.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包含大量活性成分,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副作用:部分中药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3. 质量控制不严:一些中药可能因为制作工艺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而导致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二、合理应用的措施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在给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需要了解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提高用药者素质: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素质,包括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
三、提高安全性的对策1. 加强中药质量管控:加大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中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 加强中医药教育培训:加强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4. 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向广大群众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认知和用药意识。
5. 加强中药临床研究:加大对中药临床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动中药临床应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科学研究和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管控和监测,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药药物安全意识,才能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c7415cd0d233d4b04e6922.png)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提出应对措施。
方法78例应用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评估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安全性。
结果导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未施行辨证论治、用法用量错误、炮制不当、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及其他原因。
结论加强对中药的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用药流程,才可以杜绝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应对措施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由于中药药性天然平和,相对于西药不良反应较轻[1],所以现今越来越多患者选择中药治疗。
随着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中药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随之增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的影響,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中药的合理用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
中药的合理用药是指在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保证用药的适当、安全与高效[3]。
本次研究对本科78例应用中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科应用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9.4±19.3)岁。
1. 2 方法分析所选取患者的观察记录,其中包括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配方记录、配制方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症状等,研究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
2 结果78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未施行辨证论治35例(44.9%),用法用量错误19例(24.4%),炮制不当15例(19.2%),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6例(7.7%),其他原因3例(3.8%)。
其中未施行辨证论治导致患者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因素,为主要原因。
3 讨论3. 1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安全性是用药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与安全性评价
![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与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e9a46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7.png)
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与安全性评价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是评估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试验的设计和进行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伦理规范,以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物的合理使用。
本文将对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价进行讨论。
一、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1. 试验设计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常见的试验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单盲试验、双盲试验等。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应符合临床试验指南的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 试验目的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目的主要包括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明确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试验目的的明确对于试验的设计和结果的解读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试验样本试验样本的选择应具备代表性和随机性,以减少因样本选择偏倚而导致的结果误差。
样本的数量也需要进行合理估计,以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和准确性。
4.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应遵循临床试验操作规范,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观察。
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和结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 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的分析应符合统计学和临床指导原则,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对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也需要进行全面评估。
二、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1.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范围包括常见和罕见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系统性的记录和统计,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安全问题。
2. 药物相互作用评价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潜在的不良反应或疗效降低。
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评价还需要对制剂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评估、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成品的质量检验等。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6016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3.png)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药物治疗中存在着很多安全性问题,如药物副作用、交叉药物反应等。
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成为医学界和患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进行探讨。
1. 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是指在医学上确诊和治疗疾病时,医生和患者按照科学、临床指南、药物说明书等规范进行药物治疗,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医生和患者因为医疗水平不高、对药物治疗了解不足,或者因为一些误会,导致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从而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成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疗质量的保障。
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药物的选择在治疗疾病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过敏史、既往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基础性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等,应尽量选择对患者的伤害较小的药物,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1.2 用药剂量用药剂量是指给药的量或者药物的浓度和频次。
合理的用药剂量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基础。
过大或者过小的用药剂量都会导致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下降和不良反应的增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征,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
在药物治疗时,有些药物之间的配伍是会产生不良反应或者中毒作用的。
一些酚类药物与非类固醇抗炎药联合应用后会导致肾功能减退,需要加以注意。
医生和患者应对药物的相互作用有所了解,避免药物之间的配伍问题。
1.4 药物的持续时间在药物治疗中,应根据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合理确定药物的持续时间。
有的药物需要连续使用,有的则需要间断使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长期使用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医生和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药物治疗的安全风险。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0fdb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f.png)
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措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用药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医学界一直在强调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而安全性则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浅淡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相应的措施。
一、临床合理用药的定义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按照医学常识,结合患者个体特点,合理地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用药过程中,由于患者对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导致的不良反应。
而毒副作用则是由于药物本身的毒性导致的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就是要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2. 药物相互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药物滥用和误用:医生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滥用或误用药物的现象,都有可能导致用药安全性的问题。
4. 药物残留和排泄:一些药物在体内残留时间过长或者排泄不畅,都可能导致药物积累和中毒的风险。
5. 药物质量问题:药品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药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药品如果质量不合格,就可能导致患者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医学界和药学界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1. 临床用药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制定相应的临床用药指南。
这些指南将包括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信息,医生在实际用药时可以参考这些指南,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药师介入:在医院内设立药师团队,对医生进行用药方面的指导和介入,及时发现和纠正用药上的问题。
3. 监测和评估:建立严格的用药监测和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4. 用药教育:开展患者用药的相关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的认识。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周秋灵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周秋灵](https://img.taocdn.com/s3/m/338976ef4b73f242326c5fbe.png)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周秋灵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方法:于2017年12月-2019年2月抽取300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开展研究,回顾分析,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150例患者用常规用药方法,观察组150例患者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比用药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用药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
结论:在中药用药管理中,采用临床合理用药措施,对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ational clinic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9, 300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to carry out the study,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1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linical rational medication.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ev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ev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the adoption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asur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drug us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security目前,随着我国中医行为的不断提升,使得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ca40e090c69ec3d4bb7558.png)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目的分析总结中药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制定中药合理用药的相应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采用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8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总结。
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中药和西药不合理联用的69例,中药不按规定炮制的有49例,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错误的有32例,没有对症用药的有26例,其他原因引起的有13例。
结论合理用药是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其配伍,煎煮,炮制和辩证等加强管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标签:不合理用药;安全性;应对措施临床上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药理、生理作用而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和不安全性。
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临床用药是否合理[1]。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药理学的理论及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状况为患者选择最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疾病的用药原则[2-3]。
中药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药是国人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
人们对中药十分信赖却又不能认识其不良反应,加之一些宣传不当,声称中药无不良反应等使得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愈发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合理用药迫在眉睫。
为观察并探讨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并针对用药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该研究就2011年5月—2014年5月以来该院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中药在临床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采用中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8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9例,患者年龄在20~85岁,平均年龄为52.5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失调、头痛、疲倦、不明原因的肌肉痛、不适感以及睡眠的改变,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等。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12e2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8.png)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3期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使用的药物,具有非常悠久的应用历史,所有药材皆取之于自然,药性温和功效强大,是我国宝贵的医学财富[1]。
近年来中医学快速发展,许多研究结果推陈出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经济实惠、药效显著的治疗方案,并且在国际医学界中也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随之而来的则是中药监制管理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等出现问题,急需进行管理改善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2]。
本次研究主要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0例。
对照组男538例,女462例;年龄20~84岁,平均(52.35±6.37)岁。
试验组男547例,女453例;年龄21~85岁,平均(52.68±6.52)岁。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均能力中药治疗方案。
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差;②沟通功能缺陷;③认知功能障碍。
方法:⑴对照组以常规管理方案对患者所用中药进行管理。
⑵试验组以合理用药安全措施对患者所用中药进行干预:①人员考核培训:所有中药应用管理相关的医疗人员均需要接受合理用药安全管理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定期接受考核,以提高相关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降低人为失误的发生概率,考核结果需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中,以保证考核培训措施可以得到确切落实;②处方严格审查: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需保证内容完整,患者能够根据处方正确获取药物,药物名称、具体用量、用法不可出错,以确保药方正确;③药物调配管理:在根据处方进行药物抓取调配过程中,普通药物的称重误差需要控制在±5%以内,对于名贵中药、有毒中药以及细料中药,其称重误差则需缩小到±1%以内,在称重过程中需禁止出现手量或估量情况,以确保药物调配比例正确;④中药贮存管理:所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03.007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13c91389eb172dec63b708.png)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7-09-26T14:47:17.1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作者:蒋美华[导读] 对降低用药危险和从源头上解决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湖南省临澧县中医医院湖南常德 415200【摘要】目的: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加以总结,分析有效应对措施。
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应用中药治疗引发不良反应的130例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结果: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中西药联用不合理、中药炮制方法不当、药物用法用量出错、没有做到对症用药等。
其中,以中西药联用不合理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最多,和其他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分析,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改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应对措施【 abstract 】 objective:analyzing the securit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to summarize and analysis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Methods:screening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applicati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ause adverse reactions of 130 patients,to analyze the data,summarizes th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fety,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Results: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inclu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unreasonable,improper methods,TCM drugs usage error,do not suit the medicine and so on.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caused by unreasonable,among them the most adverse conditions,and other tha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Conclusion:the ration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medicin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atient's health,enhancing th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analysis of security problems,actively looking for effective solutions,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 Chinese medicine rational drug use;Security;response如今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高效发展的背景下,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中药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显著,但在其运用过程中需注意合理用药,否则很容易发生不良后果。
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48eb2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b.png)
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找出应对问题的措施。
方法:随机选择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5例发生不良反应的问题,男性有46例,女性有49例,收集并整理发生不良反应问题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地分析不良反应问题出现的各种原因。
结果: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恶心、皮疹、其他;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中药炮制不科学、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合理、药物剂量错误、药物使用方法错误、缺少辨证论治以及其他。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中药使用一定要提高炮制、用量、使用方法的准确性,并强化辨证治疗,中西药物应当科学配伍,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应对措施最近几年,人们对于中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喜欢选择中药治疗的方式,用其干预疾病的发展。
中药采摘于自然,与西药比较,药性不是很强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
但是却不能忽视中药在临床用药中安全性的研究,找出隐藏的问题,并采用针对的处理措施进行防范,以提升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1]。
本文就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做简要的报道: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在我院收治的选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5例发生不良反应的问题,男性有46例,女性有49例,平均年龄是(55.36±8.24)岁,这些患者之间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够明显(P>0.05),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做对比分析。
1.2方法收集并整理发生不良反应问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中药配方、治疗效果、中药配置方法、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等,详细地分析不良反应问题出现的各种原因[2]。
1.3观察指标观察和分析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具体原因。
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中药炮制不科学、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合理、药物剂量错误、药物使用方法错误、缺少辨证论治以及其他,具体计算出各个原因的占比情况。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76b3b41a37f111f1855b2d.png)
析,使用) c 2 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若P < o . 0 5 ,则表示
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导致患者 中药治疗后 发生不 良反 应的原 因主 要包括 :中药炮制 不 当 、中西药联用不 当、用法和用量 错误 、未实施 辨证论 治和 其他等 , 其 中,未实施辨证论 治发生率最 高 ,其次为用 法和用量错 误 以及 中西 药联用 不当 ,且不 同原 因所导致 的中药不 良 反 应症状发生率 对 比具有
展其应用范围,将其加减变化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满意。越鞠 丸原方组成为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治疗乳癖时加减主方 如下为蒲公英、丹皮、丹参、神曲、白芥子、甘草。蒲公英,味苦、
中药 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
刘传 夫
(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滕州 2 7 7 5 0 0 )
中 药治疗 效果 。
【 关键 词 】 中药 ;临床 合理 用 药 ;安 全性
中图分类号 :R 2 8 2 . 7 1 0 . 7 ;R 9 6 9 .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2 - 0 1 8 8 - 0 2 ( 土S )表示计量资料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 全性。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2 0 1 1 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中药治疗后发生不 良反应 的 1 1 6
例 患者 为观 察 对 象 ,对 惠 者 中药使 用 情况进 行 调 查分 析 ,并对 其 临床合 理 用 药的安 全性进 行 分析 。结果 导 致 患者 中药治疗 后 发生 不 良反 应 的原 因主要 包括 :中药 炮制 不 当、 中西 药联 用不 当、用 法和 用量错 误 、 未实 施辨 证论 治和 其 他等 。结 论 由本次 临床研 究结 果可知 ,在 中 医药 临床 治疗过 程 中 ,应 强化 中药对 症、 配伍 、煎 煮、 炮制和 辨证 等环 节的管 理 力度 ,降低不 合 理 用药和 不 良反应现 象的 发生率 ,保 证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1f0c74e0bb68a98270fefadf.png)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大众百姓的生活健康及生命安全,中药安全性是国外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的“何首乌肝毒性事件”再一次激起了有关中药安全性的舆论波澜,9 月香港《凤凰周刊》一则报道《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将中药不良反应这一话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大家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心和疑惑不容置否,中药的“安全有效”何在?下面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中药。
1 国外重大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回顾1.1“马兜铃酸事件” :993 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部分女性服用了含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并确认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是罪魁祸首。
2000 年6 月,美国权威临床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泌尿系统癌症与服用中药(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
此后,美国(FDA及欧洲很多下令停止一切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制造和销售。
2003 年2 月,国众多媒体发布了“龙胆泻肝丸有可能导致尿毒症”的消息。
龙胆泻肝丸处方:龙胆、木通、柴等,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结膜炎、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等,主要原因是处方含关木通具有“肾毒性”,此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药用标准。
1.2英国千柏鼻炎片事件一2004 年,在英国市场销售的“千柏鼻炎片”,主要含千里光、麻黄、决明子等,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由于含有千里光,含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发现其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1.3复方芦荟胶囊事件一2006 年,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一家药店里抽验检测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药品,处方:芦荟、青黛、朱砂等,调肝益肾,安清热润肠,宁心神。
用于心肝火盛,大便燥结、烦躁失眠等。
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严重超标。
同时,国也提出了含汞、砷如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1.4中药注射液事件-2006 年6 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7 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接受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针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
结果在80例患者中,27有实施辨证论治、21例用法及用量出现错误、14例联合使用中西药不当、13例中药炮制操作不当,另有5例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
结论在临床中做好合理用药需要,需要在中药的辨证、炮制、煎煮、配伍、对症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预防不合理用药行为,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安全性;合理用药;重要中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0-02
自古中药就被运用于医学,其治疗效果也早已得到认可。
在现代在临床治疗中,将中药与西药联合运用,疗效比单独用药更为显著,但是在运用中药会发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大多数人们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认识度低,再加上宣传力度低,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会直接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1]。
本文作者为了研究用药的安全性,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接受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针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接受治
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5.8岁。
1.2 研究方法本次主要使用案例分析法和资料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
针对采用中医治疗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其在接受治疗时的临床反应情况,主要包括配制药物方法、药物配方、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
特别是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需要分析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身体体征变化。
2 结果
8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比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未实施辨证论治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高达33.64%。
3 讨论
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为了使得药物充分发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然而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危害,例如中西药连用不当、给药途径等等均会引发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因此应加强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用法:使用剂量要合理,针对不同病期、不同病例的患者选择不同剂量,若是患者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或者剂量过大,则会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例如白果与杏仁等常见的中药便有其规定的使用剂量[2]。
辩证实施: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主要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而确定临床用药。
诊断正确但随意给药、或者用药失误,
均无法达到治疗目的,更甚者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本次试验中因没有实施辨证论治而引发的不良反应高达33.64%,位居首位。
临床医生应科学、正确的诊断,严格遵守对症下药。
用药的时候应该弄清出药物的非适应症、适应症、慎用对象及禁忌症等相关的注意事项,还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程长短、等具体情况适当的调整药物用量。
规范炮制中药:部分中药本身效用不强甚至有一定的毒性,通过正确的加工炮制才能发挥其效用和降低毒性,而很多患者选择取用非成品药物自行熬制,常常无法做到规范炮制的要求,从而使药物无法发挥其正常功效,延误病情,甚至使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致使病情加重或并发其他症状,可见规范重要炮制的重要性。
要规范重要的炮制,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药物煎煮时间、所需温度,根据不同药物混合使用时可分时段、分火候加入不同药物,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并尽量减低毒性。
此外加强炮制过程中的监管以及注意协调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关键,可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
合理进行中西药联用:现代医学更多的是将中西药结合进行治疗,两者合理的配合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副作用、促进患者恢复体质等。
但若两者联合使用不当会引发很多问题,例如两者间形成络合物使药物不能被吸收;药性间的相互抵消使疗效降低甚至消失;更严重的是两者间相互排斥,混合后产生毒性,严重的甚至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详细的如含有机酸
的中药与磺胺类西药联合使用,在肾小管内会析出结晶,引发结晶尿、血尿,严重可致肾衰竭。
要合理的联合使用中西药,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使必须具备中西医药物学常识,并根据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新药物、新配方等进行改进学习,并通过临床研究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了解临床中西药联用的禁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在中药使用中除了上述所说的注意事项外,患者也应该注意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凭借自身经验胡乱用药,不应采用未经验证的偏方,有的患者由于迷信偏方,自行使用过量的蝎子、蜈蚣等有毒中药,导致中毒身亡。
在用药时间上也应该进行控制,长期用药造成药物毒性叠加,不利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其疗效也毋庸置疑。
但其前提在于安全、合理的服用。
对此应加大中药正确使用的宣传力度,使更多患者能了解如何正确的使用中药,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同时避免意外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胡燕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60-161.
[2] 卢绍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4):213-214.
[3] 毛廷英.论中药安全性及合理应用[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