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A)考研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物理化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物理化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ln K θ =
(3 分)
θ Δ Gθ r m = zFE RT RT = 47.91
∴ K θ = 6.41 × 10
20
(3 分)
Δ G = − zFE r m = −2 × 96500C ⋅ mol − 1 × 0.6960V = −134.3kJ ⋅ mol − 1
(3 分)
(3) 根据 Nernst 方程,有
-1
2− 在 25℃时的电动势为 0.6960V。已知 E θ ( SO4 | Hg 2 SO4 | Hg ) = 0.615 V,试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计算 25℃时,该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和 ΔrG m;
θ
(3) 计算 25℃时, m = 0.5 mol⋅kg− 的 H2SO4 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γ ± 。
, E2=201 kJ.mol ,
; ;
k3 H· + CH4 ⎯⎯ → CH3· +H2
−1 H· + CH3· ⎯⎯ → CH4
E3=29 kJ.mol-1
-1
k
, E-1=0 kJ.mol

12 32
dc(C 2 H 6 ) ⎛ k 1 ⋅ k 2 ⋅ k 3 ⎞ =⎜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 dt k −1 ⎝ ⎠
8、 单项选择题与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 (1)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A 焓总是不变; B 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 D 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
(2) 、一封闭绝热钢罐内发生爆炸反应,自反应开始至爆炸前瞬间钢罐内物质热力学能变 化ΔU:( )。 A < 0; B> 0; C = 0; D 不能确定。 (3) 、已知 298K 时, Fe3++e−→ Fe2+,E1 =0.771 V; Fe2++2 e−-→Fe,E2 = −0.440 V。 ( ) 。 则 298K 时,Fe3++3e−→Fe 的 E3 是: A −0.0363 V; B −0.331 V; C 0.550 V; D 0.0363 V。 第 2 页 共 4 页 v5美眉社区 www.v5mm.com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B)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B)考研试题及答案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试卷代号 915 试卷名称高分子化学及物理 (B)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 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请对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分别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由基聚合链转移的形式包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移反应。

3.-ABABABAB—,-AABABBBA-,-AAAA-BBBBB-分别为两种单体A、B以等摩尔量共聚,其共聚物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力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非结晶性高聚物按温度区域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力学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本概念及原理(5×7分)1.逐步聚合:2.光能团和官能度:3.自由基聚合的笼蔽效应:4.时温等效原理:5.非牛顿流体:三. 问答题:(5×8分)1.什么是自动加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会产生什么影响?湖北工业大学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2.悬浮聚合与乳液聚合的根本差别是什么?悬浮剂与乳化剂有何差别?3.将熔融态的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淬冷到室温,PE是半透明的,而PET和PS是透明的。

为什么?4.三类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聚氨酯聚酰胺聚脲5.用NaOH中和聚丙烯酸水溶液时,黏度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四. 说明及计算题(3×15分)1. 已知苯乙烯(M1)和1-氯-1,3-丁二烯(M2)的共聚物中碳和氯的重量百分比如下:f10.892 0.649 0.324 0.153 C% 81.80 71.34 64.59 58.69 Cl% 10.88 20.14 27.92 34.79 求共聚物中苯乙烯单元的相应含量F1。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分子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A卷)| 一、填空题(19分,每空1分)装1、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2、加聚,缩聚物;| 3、40000,85000;4、高温、减压,4×10-4mol.L-1;| 5、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6、终止速率,氯乙烯;1、| 7、大,小,大;8、低分子量,高分子量| 9、Ziegler、Natta钉二、名词解释(16分)| 1、(4分)单基终止: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原子而终止,这些失去原子的分子可能形成新的自由基继续反应,也可能形成稳定的自由基而停止聚合。

| 双基终止:链自由基的独电子与其它链自由基中的独电子或原子作用形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

2、(4分)Q-e概念:Q-e式将自由基同单体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共轭效应、| 极性效应相联系起来,可用于估算竞聚率,其式中,P1、Q2表示从共轭效应来衡量1自由基和2单体的活性,而e1、e2分别有1自由基和2单体极性的度量。

线3、(4分)配位聚合(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 聚合反应。

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

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4、(4分)凝胶化现象和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

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三、问答题(20分)1、(5分)答:一般可以通过测定聚合物分子量或单体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来鉴别。

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分子量逐渐增大的聚合反应属逐步聚合。

聚合很短时间后分子量就不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的聚合反应属连锁聚合。

相反,单体转化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聚合反应属连锁聚合。

高分子化学试题合辑附答案

高分子化学试题合辑附答案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得分一、基本概念〔共15分,每小题3分〕⒋动力学链长⒌引发剂半衰期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 每空1 分,总计20分)⒈自由聚合的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⒉逐步聚合的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固相缩聚和界面缩聚。

⒊聚氨酯大分子中有、、和基团。

⒋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连锁聚合、逐步聚合、开环聚合和聚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四类。

⒌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无机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四类。

得分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⒈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⒊什么叫自由基?自由基有几种类型?写出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链终止反应方程式。

四、〔共5分,每题1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中。

⒈自由基共聚合可得到( 1 4 )共聚物。

⑴无规共聚物⑵嵌段共聚物⑶接技共聚物⑷交替共聚物⒉为了得到立构规整的PP,丙烯可采用( 4 )聚合。

⑴自由基聚合⑵阴离子聚合⑶阳离子聚合⑷配位聚合⒊工业上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采用( 12 )聚合方法。

⑴熔融缩聚⑵界面缩聚⑶溶液缩聚⑷固相缩聚⒋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1 )⑴PVAc的醇解⑵聚氨酯的扩链反应⑶高抗冲PS的制备⑷环氧树脂的固化⒌表征引发剂活性的参数是( 2 4 )⑴k p(⑵t1/2⑶k i⑷k d五、计算题〔共35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各题〕⒈(15分)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引发剂,60℃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已知:C (偶合终止系数)=0.15;D (歧化终止系数)=0.85; f =0.8;k p=3.67×102 L/ mol.s;k d =2.0×10-6 s-1;k t=9.30×106 L/ mol.s;c(I)=0.01 mol / L;C M=1.85×10-5;C I=2×10-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为0.937 g./ cm3;X。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物理化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物理化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远程教育网 www.19ping.com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
试卷代号 912 试卷名称 物理化学(A)
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1、 (本题 20 分)电池:Pt | H2(100kPa) | H2SO4(0.5 mol⋅kg ) | Hg2SO4(s) | Hg(l) | Pt
远程教育网 www.19ping.com
湖北工业大学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
(-370.42 + 300.37) × 10 3 J ⋅ mol 8.314 J ⋅ K −1 ⋅ mol −1 × 298.15 K
5、 (10 分)解:ln K = -ΔrG / RT
= −

= 28.27
电池反应: Hg SO ( s) + H (100kPa) → 2 Hg (l ) + H SO (0.5mol ⋅ kg −1 ) 2 4 2 2 4
Eθ = Eθ ( SO 2 − / Hg SO / Hg ) − Eθ ( H / H + ) 4 2 4 2 (2) = Eθ ( SO 2 − / Hg SO / Hg ) 4 2 4 = 0.615V
(10) 、某气相反应,除温度以外其他条件相同时,T1 下的平衡反应进度比 T2(T2=2T1) 下的大一倍 ;除压力以外其他条件相同时,总压力 p1 下的平衡反应进度比 p2(p2 >p1) 下的小。该反应的特征是( ) 。 A 吸热反应,体积增大; B 放热反应;体积减小; C 放热反应,体积增大; D 吸热反应,体积减小; E 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体积减小。 (11) 、纯物质两相达平衡时,两相的吉布斯函数值一定相等。是不是? ( )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化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化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试卷代号 918 试卷名称生物化学(A)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增色效应2、底物水平磷酸化3、同工酶4、糖酵解5、蛋白质的复性6、半保留复制7、结构域8、磷酸戊糖途径二、填空题 (每空格答对1分,答错不扣分,共30分)1. 合成反应过程中需要引物的代谢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合成。

2.脂酰CoA每一次β氧化需经_________、_________再脱氢和_________等过程。

3.稳定蛋白质胶体状态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上的_________及_________。

4. 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而这两种物质均具有_________,故使核酸对_________的波长有紫外吸收。

5.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_________的结构类似物,能_________性地抑制_________酶活性。

6.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丧失,其次是_________性质的改变和_________降低。

8.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呈现_____效应,这是通过血红蛋白的______作用来实现的。

9. 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0.6-磷酸果糖激酶Ⅰ的抑制剂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吸收最强。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是”写“+”,答“非”写“-”,写在题后的()中, 错选不倒扣分)1.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

2009年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工科)

2009年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工科)
(2) ∆mixV=0,∆mixH=0, ∆mixSm = −R(xAlnxA+ xBlnxB) = −8.315 J.K-1.mol-1×(0.5537×ln0.5537+0.4463×ln0.4463)=5.715J.K-1.mol-1
4. 在标准压力下,苯酚的熔点为 40℃,1-萘胺的熔点为 50℃,苯酚和 1-萘胺系统的相 图中有两个低共熔点 17℃和 23℃,含苯酚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0.75 和 0.36,在含苯酚的摩尔 分数为 0.50 处生成稳定化合物,其熔点为 28℃。 (1) 已知上述二组份系统形成的液相完全互溶,试绘出该系统的相图。 (2) 在图中标明各相区的相态。 (3) 分析各相区的自由度数。 (4) 描述含苯酚摩尔分数为 0.40 的熔体从 50℃冷却到 10℃过程中的冷却曲线及相变情 况。 (15 分) (5) 含苯酚摩尔分数为 0.40 的 1mol 熔体从 50℃冷却时最多能得到多少纯化合物? 4. 解:(1) (2) (4)见图 (3) 单相区 F=2,两相区 F=1,三相线 F=0。 (5) 当冷却到接近 23℃时能得到最多的纯化合物。设化合物的量为 n,则有 (0.4-0.36)×(1mol-n)=(0.5-0.4)n 即 n=0.04mol/0.14=0.2857mol
葛华才编.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科《物理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日期:2009-12-26
852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二)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能源环境材料及技术,制药工程 说明:本年工科类试题难度基本合适,第 1 题部分内容稍难,第 5 题相对综合。葛老师 已对试题作了少量规范化处理并完成解答,未参考标准答案。因此可能有不妥之处,欢迎用 电子邮件告知,谢谢! 更多信息请看主页:

湖北工业大学(已有09试题)

湖北工业大学(已有09试题)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理论力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B 卷)控制工程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控制工程基础2004,2005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金属学原理2004,2005金属学及热处理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金属材料学2006,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B卷)金属塑成型原理2005质量管理学2005高等数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工程图学2004,2005,2006,2007微机原理2004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机学2007,2009(A卷),2009(B卷)电路理论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信号与系统2007电力电子技术2007,2009(A卷)电力系统分析2007,2008运筹学2007,2008,2009(A卷),2009(B卷)模拟电子技术2004,2005,2006,2007数字电子技术2007自动控制技术2004自动控制理论2005,2006,2007,2009(A卷),2009(B卷)控制工程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控制工程基础2004,2005人工智能原理2008人工智能2007通信原理2007微机原理2004电磁场与电磁波2008计算机学院高等数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数据结构2004,2005,2006,2007,2008,2008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2004,2005,2006,2007,2008数据库2005,2006,2007,2008管理信息系统2004,2005,2006,2007工程图学2004,2005,2006,2007近世代数2006,2007建筑结构CAD 2006微机原理2004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化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化工原理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有机化学2005,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无机化学2005材料科学基础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学2004,2005,2006,2007,2009(A卷),2009(B卷)食品化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B 卷)高等数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生物化学2004,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 卷),2009(B卷)答案数学(农)(农学门类全国统考)2008化学(农)(农学门类全国统考)2008物理化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有机化学2005,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材料力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结构力学2004,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高等数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理论力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B 卷)土力学2004,2005,2006,2007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管理学2004,2005,2006,2007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2004,2005会计学2007西方经济学2004,2006财务管理2005高等数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管理信息系统2004,2005,2006,2007艺术设计学院设计理论2009(A卷),2009(B卷)设计理论(动画概论)2008,2008答案设计理论(工业设计史)2004,2005,2006,2007,2008设计理论(视觉传达设计)2004,2005,2006,2007,2008设计理论(中外建筑史)2004,2005,2006,2007,2008设计理论(中国工艺美术史)2008设计理论(工艺美术史)2004,2005,2006,2007设计理论(广告学)2004,2005,2006,2007,2008设计基础2009(A卷),2009(B卷)设计基础(设计表现)2004,2005,2006,2007,2008设计基础(图形设计)2004,2005,2006,2007,2008透视与制图原理2008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2009(A卷)设计基础(透视与制图原理)2004,2005,2006,2007设计基础(装饰色彩与构成)2004,2005,2006,2007,2008设计基础(广告图形设计)2004,2005,2006,2007设计基础(运动规律)2008建筑设计理论2009(A卷)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二外法语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二外日语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综合英语2007,2009(A卷),2009(B卷)综合考试(外语)2004,2005,2006英汉互译2007,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B卷)文化基础2007,2009(A卷),2009(B卷)西方语言与文化艺术2004,2005,2006汉语写作2007,2008,2009(A卷),2009(B卷)经济与政法学院产业经济学2007,2008,2009(A卷),2009(B卷)西方经济学2004,2006政治学原理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行政学原理2006,2007,2008,2009(A卷),2009(B卷)公共行政学20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2008,2009(A卷),2009(B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7,2008,2009(A卷),2009(B卷)管理学原理2008,2008答案,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管理学2004,2005,2006,2007管理思想史2009(A卷),2009(A卷)答案,2009(B卷),2009(B卷)答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008,2009(A卷),2009(B卷)理学院高等数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A卷),2009(A卷)答案近世代数2006,2007信息与编码2007,2008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2009。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化工原理(A)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化工原理(A)考研试题及答案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试卷代号 913 试卷名称化工原理(A)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和有关,而与无关。

2.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的温度,而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的对流传热系数,传热过程的热阻主要集中在 侧。

3. 分子扩散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在传质过程中,理想物系的液体精馏过程属于 扩散。

4. 在某精馏塔中,第n-1,n,n+1层理论板上参数大小关系是:y n+1 y n,t n-1t n,y n x n-1 。

(<、=、>)5.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包括和阶段,其中两干燥阶段的交点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流体在截面长3m、宽2m的矩形管道内满流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A. 1.2mB. 0.6mC. 2.4mD. 4.8m2. 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o,当Re数增大时,其值。

A 总在增大B 先减小,当Re数增大到一定值时,Co保持为某定值C 总是减小D 不定3. 若管路特性曲线为H = A + BQ2,则:。

A. A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位能;B. A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位能与静压能之和;C. BQ2代表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D. BQ2代表重量流体增加的动能。

4. 为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当气体处理量较大时,应采用 。

A.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并联;B. 大直径的分离;C.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串联;D. 几个大直径的分离器并联。

5. 湍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

A. 流体内;B. 湍流体滞流内层中;C. 器壁内;D.流体湍流区域内。

6. 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加折流挡板的目的是。

A.提高管内α值;B.提高管外α值;C.增加传热面积;D.装饰美观.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化工原理(A)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化工原理(A)考研试题及答案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试卷代号 913 试卷名称化工原理(A)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和有关,而与无关。

2.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温接近的温度,而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的对流传热系数,传热过程的热阻主要集中在 侧。

3. 分子扩散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在传质过程中,理想物系的液体精馏过程属于 扩散。

4. 在某精馏塔中,第n-1,n,n+1层理论板上参数大小关系是:y n+1 y n,t n-1t n,y n x n-1 。

(<、=、>)5.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包括和阶段,其中两干燥阶段的交点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流体在截面长3m、宽2m的矩形管道内满流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A. 1.2mB. 0.6mC. 2.4mD. 4.8m2. 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o,当Re数增大时,其值。

A 总在增大B 先减小,当Re数增大到一定值时,Co保持为某定值C 总是减小D 不定3. 若管路特性曲线为H = A + BQ2,则:。

A. A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位能;B. A只包括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位能与静压能之和;C. BQ2代表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D. BQ2代表重量流体增加的动能。

4. 为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当气体处理量较大时,应采用 。

A.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并联;B. 大直径的分离;C.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串联;D. 几个大直径的分离器并联。

5. 湍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

A. 流体内;B. 湍流体滞流内层中;C. 器壁内;D.流体湍流区域内。

6. 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加折流挡板的目的是。

A.提高管内α值;B.提高管外α值;C.增加传热面积;D.装饰美观.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高等数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高等数学(A)考研试题及答案.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
试卷代号 360
试卷名称 高等数学 (A)
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24 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设
f(x)=
⎧ ⎨ ⎩
4分
S
=
S (t )
=
S1
+
S2
=
4 3
t3

t2
+
1 3

(0

t
≤ 1)
则 s′ = 4t 2 − 2t
……………………………………………………6 分
令 s′ = 0 ,得 t = 1 2
……………………………………………………8 分
比较 S(1 ) = 1 , S(0) = 1 , S(1) = 2 大小可知:
0
0
ϕ′′(x) = ex −ϕ(x)即ϕ′′(x) + ϕ(x) = ex ……………………………………………………2 分
对于微分方程ϕ′′(x) + ϕ(x) = 0,其特征方程λ2. +1 = 0得特征根为λ = ±i
故其通解为 y = c1 cos x − c2 sin x ……………………………………………………………4 分
得 f ′′(0) + 9e [ f ′(x) f ′(0)]2 = −1……………………………………………………………10 分
由极值必要条件定理知 f ′(0) = 0,故f ′′(0) = −1 < 0
因此 x = 0是f (x)的极大值点 ………………………………………………………………12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试卷代号 915 试卷名称高分子化学及物理 (A)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 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分别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能如此反复进行这种受热行为的树脂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体型缩聚中形成的线型和支链型预聚物可熔融塑化,受热后经固化反应形成体型聚合物。

该聚合物加热后不能再塑化、成型,把这样的预聚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烯类高聚物的构型特点其名称分别为(式中D表示链节结构是D构型,L是L构型):-D-D-D-D-D-D-D-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构,-L-L-L-L-L-L-L-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构,—D-L-D-L-D-L-D-L-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构,—D-D-L-D-L-L-L-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构。

4.在某些外场(如拉伸应力或剪切应力)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沿着外场方向有序排列称为取向。

5.高聚物熔体的结晶过程包括两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本概念及原理(5×7分)1.缩聚反应:2.平均官能度和凝胶点:3.自由基聚合的引发效率、诱导分解:4.溶度参数δ?聚合物的δ怎样测定:5.高聚物的冷流?聚四氟乙烯为什么易于冷流:湖北工业大学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三. 问答题:(5×8分)1.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其特点。

2.对r1 = r2 = 1;r1 = r2 = 0;r1 >0,r2 = 0;r1 r2 = 1等特殊体系属于哪种共聚反应?此时d[M1]/d[M2] = f([M1]/[M2]),F1 = f(f1)的函数关系如何?3.将下列三组聚合物的结晶难易程度排列成序:(1)PE,PP,PVC,PS,PAN;(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酸乙二酯;(3)PA 66,PA 1010?4.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

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5.试指出下列结构的聚合物,其溶解过程各有何特征:(1)非晶态聚合物,(2)非极性晶态聚合物,(3)极性晶态聚合物,(4)低交联度的聚合物.四. 讨论及计算题(3×15分)1. 在生产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时,所采用丙烯腈(M1)和苯乙烯(M2)的投料重量比为24:76。

在采用的聚合条件下,此共聚体系的竞聚率r1=0.04,r2=0.40。

如果在生产中采用单体一次投料的聚合工艺,并在高转化率下才停止反应,试讨论所得共聚物组成的均匀性。

2. 将1克PMMA在20℃下溶解于50cm3苯中,已知PMMA的密度1.18g/cm3,苯的密度0.879g/cm3,计算熵变值,在计算中用了什么假定?3. 对聚异丁烯(PIB)在25℃10小时的应力松弛达到模量106达因/厘米-2,利用WLF方程,在-20℃下要达到相同的模量需要多少时间. PIB的Tg=-70℃。

二○○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标答试卷代号试卷名称高分子化学及物理①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②考生请注意: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每空2分)1. 金刚石;纤维素;蛋白质;离子交换树脂2. 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3. 全同立构;全同立构;间同立构;无规立构4. 高分子链;链段;微晶。

5. 晶核的形成,晶粒的生长。

二.基本概念及原理(每题7分)1. 带有多个可相互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通过有机化学中各种缩合反应消去某些小分子而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7.0’)2. 平均官能度:反应体系中平均每一个分子带有的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

(3.5’)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时的临界反应程度。

(3.5’)3. 引发效率:引发剂分解后,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将引发聚合部分的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效率,用f表示。

(3.5’)诱导分解:指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反应结果为自由基总数不变,但白白消耗一个引发剂分子,使f下降。

(3.5’)4. 溶度参数是内聚能密度的开方,它反映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3.5’)由于聚合物不能汽化,不能通过测汽化热来计算δ。

聚合物的δ常用溶胀度法,浊度法和黏度法测定。

(3.5’)5. 高聚物在低于流动温度的常温下,受重力而缓慢黏流,产生不可逆形变的现象。

(3.5’) 由于PTFE中F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电负性大,排斥力大),使分子间的滑动容易,所以PTFE有冷流倾向。

(3.5’)三.问答题:(每题8分)1. 自由基聚合最常用的引发方式是引发剂引发。

引发剂可分为热分解型和氧化还原型两大类。

热分解型引发剂主要有两大类,偶氮类和过氧化物类。

偶氮类如偶氮二异丁腈,45-65℃下使用,引发时产生氮气,只生成一种自由基,性质稳定。

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分解有副反应存在,性质不稳定。

(6’)其它应用相对多的引发方式包括热引发、光引发、辐射引发。

(2’)2. ①r1=r2=1,理想恒比共聚,d[M1]/d[M2]=[M1]/[M2],F1=f1。

(2’)②r1=r2=0,交替共聚,d[M1]/d[M2]=1,F1=0.5。

(2’)③r1>0,r2=0 基本为交替共聚,d[M1]/d[M2]=1+r1[M1]/[M2],F1=(r1f1+f2)/(r2f2+2f2)。

(2’)④r1r2=1,理想共聚,d[M1]/d[M2]=r1[M1]/[M2],F1= r1f1/(r1f1+f2)。

(2’)3. 解:结晶难易程度为:(1)PE>PAN>PP>PVC>PS (2’)(2)聚己二酸乙二酯>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2’)由于聚己二酸乙二酯柔性好,而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称性不好。

(3’)(3)尼龙66>尼龙10104. 前者是无规共聚物,丙烯上的甲基在分子链上是无规排列的,这样在晶格中难以堆砌整齐,所以得到一个无定形的橡胶状的透明聚合物。

(4’)后者是乙烯和有规立构聚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的长嵌段堆砌入聚乙烯晶格,而丙烯嵌段堆砌入聚丙烯晶格。

由于能结晶从而是硬而韧的塑料,且不透明。

(4’)5(1)非极性非晶态聚合物易溶于溶度参数相近的溶剂;极性非晶态聚合物要考虑溶剂化原则,即易溶于亲核(或亲电)性相反的溶剂。

(2’)(2)非极性晶态聚合物难溶,选择溶度参数相近的溶剂,且升温至熔点附近才可溶解。

(2’)(3)极性晶态聚合物,易溶,考虑溶剂化原则。

(2’)(4)低交联度聚合物只能溶胀而不能溶解。

(2’)四.计算题(每题15分)1. 此共聚体系属于r 1<1,r 2<1有恒比点的共聚体系,恒比点的f 1若为(f 1)A ,则()385.004.04.024.01212111=−−−=−−−=r r r f A (10’) 根据两单体的分子量可知,两单体投料重量比为24:76,相当于其摩尔比为45:70,则f 1为0.39。

f 1与(f 1)A 十分接近。

因此用这种投料比,一次投料于高转化率下停止反应仍可制得组成相当均匀的共聚物。

(5’)2. 解:⎟⎟⎠⎞⎜⎜⎝⎛+++−=Δ21222111n ln ln x n xn n xn n n n R S m ⎟⎟⎠⎞⎜⎜⎝⎛+++−=21222111ln ln V V V n V V V n R V 1——溶剂体积 V 2——高分子体积mol molg cm g cm n 563.078879.050331=×= mol molg g n 01.010012== mL V 501= , mL cm g g V 847.018.1132== ⎟⎠⎞⎜⎝⎛+×−=Δ847.50847.0ln 01.0847.5050ln 563.0314.8m S (10’) 1419.0−⋅=K J在计算中假定体积具有加和性,高分子可以看成由一些体积与苯相等的链段组成,每个链段对熵的贡献相当于一个苯分子,在这里假定了链段数等于单体单元数. (5’)3.(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