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合集下载

《社会分工论》书评论文

《社会分工论》书评论文

《社会分工论》书评论文摘要:《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他在这本书里奠定了他今后的社会学思想的基础。

一方面,诸如社会团结、失范、有机团结、机械团结、组织社会、环形社会、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分析概念。

另一方面,也难发现为其早期不成熟的《社会分工论》所存在的缺点。

尽管在本书中涂尔干强调了他的“社会”的观念,但这里的社会的观念还有着强烈的斯宾塞主义色彩,社会结构多带有固定僵化的形式。

而在他后期关于宗教的研究中,这种固定的形式更多的被“社会仪式过程”所取代。

涂尔干,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埃皮纳勒的一个犹太教士家庭。

《社会分工论》是其在1893年提交并通过的博士答辩论文。

在《社会分工论中》中,他提出了社会团结、功能、集体意识等概念,这些概念奠定了其日后社会学思想的雏形。

第一版序言中,涂尔干强调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的重要性,他不仅反对以往的用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来研究社会现象,同时也反对一些道德学家从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推导出的前提作为论证其道德倾向的前提。

也就是说,涂尔干拒绝承认那些打着各种科学旗号的道德哲学家向公众宣扬自己的道德倾向。

虽然他不反对任何改良的观念,但他主张,任何改良的观念要建立在对道德科学的认识之后。

因此,涂尔干主张建立一种道德的科学。

他认为道德跟科学不是相悖的,道德跟科学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建立一门道德科学。

他的研究目的就在于研究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个人越变的自主,他就会越依赖社会”。

[1]他认为从社会团结类型的变化着手,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在他的第二版序言里,他又集中为法人团体进行辩护,初版的《社会分工论》后,涂尔干坚持重建法人团体的主张遭到了学界的反对。

他们认为法人团体作为历史上的事物早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重建法人团体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涂尔干针对这样的看法反驳说,法人团体消亡的原因不在于法人团体本身功能的失效,而在于其它因素。

反对重建法人团体的人们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人团体是干涉个人进行理性行动的阻碍力量,阻碍着人们尽自己的优势进行职业选择的机构。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第一篇:《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社会分工论》读后感——行政管理丁鑫20130031最近拜读了艾尔米.涂尔干先生的《社会分工论》,使我受益匪浅。

涂尔干先生在书中几乎一直在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和变迁”问题,而且保持了与同行之间的密切对话,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内涵是不得不给予崇高评价的。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

另外,提到社会分工,必然要说到“三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

恩格斯对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论述,是与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论述相结合的。

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野蛮时代的中后期,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才得以进入文明时代。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

在文中,涂尔干先生亦像在《自杀论》结尾那样,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世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装机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

因此,通过这篇文献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个社会学家由衷而发的社会关怀及其与思想倾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社会分工论》一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从功能分析视角阐述了社会功能确定的实证主义范式,随之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核心概念,并重点对二者的区别做出了详尽的分析;然后转入对(社会)有机团结形成过程与逻辑的分析中,其中社会分工的功能得到自然地彰显;最后明确指出了契约团结与有机团结之间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纳分析
涂尔干和莫斯在本书中对社会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认为社会是一种具有特定 形态和结构的有机整体,由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和信仰的人们组成。社会具有 稳定性和动态性双重特征,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可 以分为初级社会和次级社会两类,初级社会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而 次级社会则是基于职业、信仰等其他因素形成的。
《社会分工论》主要探讨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 议题。杜尔凯姆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赖,共同 维持着社会的运转。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通过各自 的努力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他认为,社会的 稳定和秩序,是基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这种依赖和合作是通过社会 分工来实现的,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工作、角色和职责,为社会的运转做出贡 献。
基本内容
在探讨社会维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三个关键因素:法律、道德和社会秩序。 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制定明确的法规,法律为 社会成员的行为树立了准则和规范。同时,法律也提供了惩戒机制,对违反法 规的行为进行惩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的强制执行能够确保社会秩序 的稳定,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案例分析
以城市社区为例,城市社区是一种典型的次级社会。城市社区通常由一群具有 相似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人们组成,这些人可能因为职业、信仰、兴趣爱好等 因素聚集在一起。在城市社区中,社会整合的实现往往依靠共同价值观和利益 诉求的引导,同时也需要依靠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在城市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比较复杂。例如,在同一栋楼房里, 不同家庭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互动关系,包括友好交往、冷漠不往来等。此 外,城市社区还存在着一些社会组织,如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这些组 织在协调居民利益、维护社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认读[摘要]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创作于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来说,或多或少地可以作为借鉴。

社会团结及其两种类型是该书的主线,作品深入讨论社会团结的类型特征、历史转变和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法律保障及其威胁因素,展示出涂尔干对社会整合与和谐的终极学术关怀,这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社会分工论》法]Eieukei一书由[涂尔干(mlDrm又译迪尔凯姆或杜尔克姆)著,渠东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0年版,全书共.. 438页,32(5万字。

该书创作于19世纪末期,当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危机。

他提出了.. “社会团结”“集体意识”“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概念,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工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

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基本立场在本书中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一社会团结的类型和特征..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这对范畴是涂尔干用来研究社会团结而划分的,是为了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全书的主题,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按照涂尔干的观点,机械团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差异很小,集体成员有相类似的特质;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这样的社会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似性与相同性是以集体湮没个性为代价的;个人的行动总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和集体的;社会与宗教结为一体,宗教观念渗透了整个社会。

机械团结的一个明显的客观标志是“镇压的权利”,即对差别性、异质性的强制压抑。

这种团结的形式对应的是原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氏族社会,氏族中各个成员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你见到了一个美洲土著,你就见到了所有的美洲土著”“有机团结”则是发达社会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上个人与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变得错综复杂,社会的基本任务以各种曲折的方式由人们共同来完成;专门化分工发展的结果导致相互依赖性的增长。

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认识与思考-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认识与思考-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认识与思考-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内容摘要: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根据维系社会的方式将社会分为:①机械团结的社会,即传统社会。

靠成员们高度的一致性、共同的归属感来维系。

②有机团结的社会,即近代的分工制社会。

成员间的差异日益增加,但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分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书主要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此外,还提到了分工的反常形式。

本文将从社会分工的功能说起,论述常态的和非常态的社会分工带来的影响,及其对分工论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分工有机团结社会冲突社会分工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出现的,生产的社会化更需要社会分工、相互协作,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化、专业化。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共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这次社会分工导致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这次社会分工使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文明时代的门槛,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

涂尔干指出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在社会环境中去寻求,而不能从个人意识的角度出发。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首先否认了孔德所说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类只是进步的结果,指出它并非如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幸福的愿望,进而证实了分工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

社会之所以出现分工,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即增加了社会容量,但仅仅是增加社会容量还不足以引起分工,还需要社会密度的改变。

社会密度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度和强度,即关系密度。

只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同时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分工。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增大。

《社会分工论》文本解读解读

《社会分工论》文本解读解读
顺应分工的发展vs背道而驰
• 问题的深入 (7-9段)
分工逐渐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而且逐渐成了一 种规范和责任。
• 问题的解决方法(10-11段)
“首先用完整思辨的形式研究分工本身,考察它的 作用和根源——简言之,就是要尽可能地形成一 种确切的观点。”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第一章 确定功能的方法 第二章 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
快乐对分工的作用
第二章 原因
社会密度的 恒定增加
社会容量的 普遍扩大
第三章 次要因素
社会分工
个人独立
个人意识 vs次要因素(续)—遗传性
1、阻碍作用来源于遗传性的两个特征:保守性 和稳定性
个人独
2、遗传性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降低
个人意识 vs共同意 识
社会控制
第五章 上文的结论
1
生理分工VS 社会分工
2
个人独
分工and文明
3 分工and人
个人意识 vs共同意 识
社会控制
第三卷 反常形式
第一章 失范的分工 第二章 强制的分工 第三章 另一种反常形式
三、思考与延伸
三、思考与延伸
涂尔干社会学面临的核心问题
•19世纪西方 •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
三、思考与延伸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已形成规范
中国
规范尚未明确 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相应的调节机制
三、思考与延伸
如何解决——从失范到建立规范
“要想治愈失范状态,就必需首先建立一 个群体,然后建立一套我们现在所匮乏的规范 体系”,而“无论是整个政治社会还是国家, 显然都担负不起这一重任”,“满足这些条件 的独立群体是由那些从事同一种工业生产,单 独聚集和组织起来的人们所构成的,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

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感想

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感想

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感想【摘要】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发了我对社会组织和发展模式的思考。

文章中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让我认识到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以及这种分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我对涂尔干对社会发展的观点深表认同,尤其是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深刻洞察。

涂尔干的理论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变革。

我对《社会分工论》的创新性印象深刻,涂尔干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前瞻性思考令人钦佩。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让我重新审视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性、启示、评价1. 引言1.1 对《社会分工论》的背景了解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是中国古代经济学家涂尔干在宋朝时期撰写的一部经济学著作。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研究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详细阐述了社会分工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强调了劳动分工和生产资料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他指出,社会分工可以使人们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实现生产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对《社会分工论》的背景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涂尔干在宋朝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以及他对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独到见解。

这也为我们深入探讨《社会分工论》的内容和涂尔干的学术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涂尔干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的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对涂尔干的研究背景涂尔干(Turgot)(1727-1781)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一位重要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曾担任过法国的财政大臣,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朋友和同事。

涂尔干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被认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社会分工论》是亚当·斯密经济学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

涂尔干翻译过这部作品,他的翻译文笔优美,让我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

在书中,斯密论述了社会专业分工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人应该承担不同的职责,创造力和生产力才能被最大化地发挥。

斯密认为,通过分工,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专业化,并在这个领域中掌握技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斯密的“任务分工”理论,建立在人性本质的基础上。

他认为,人类的本质是自私、贪婪的。

他不是谴责这种本性,而是利用它,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认为,人性本质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因为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为产品的消费者,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能够享受到基于这种人性本质所产生的价格竞争,而产品的生产者能够在市场中积极地经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分工的模式不是由个人或者政府来决定,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这意味着通过自由市场的竞争,价格和质量优良的商品会被生产者所推崇,而价格和质量不佳的商品则被市场淘汰。

这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地分配资源,最大化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者的利润。

总之,斯密承认了人性本质的贪婪和自私,但他并未把这种本性视作社会进步的阻力,而是认为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过去几百年的经济发展中,人们已经不断地通过分工实现了进步。

社会分工所带来的效率、生产力和繁荣,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这是因为专业分工不仅能产生更高的生产力,同时也能够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公平竞争的机会,它是一个社会可以实现长期繁荣的必要条件。

然而,与此同时,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的正常运行之上,但在现代社会,市场垄断和卡特尔的存在使得市场竞争遭到扭曲。

这导致企业能够掌握关键的生产资源,而这些企业往往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有时甚至违法经营,排除市场竞争,并使得市场分配资源的效率受到影响。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03
社会分工论对于解决现实问题 ,如经济发展、就业、社会公 正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2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理论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
涂尔干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这为他的理 论提供了现实基础。
学术环境
当时社会学界对社会的关注逐渐增加,涂尔干的理论试图解释社会秩序和整合 问题。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现代社会的组织和管理具有 重要的启示。
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工,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同时,涂尔干也提醒我们注意社会分工可能带来的问题,如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疏 离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对未来的影响和展望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解决未来社会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注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的建设
涂尔干的观点提醒我们,应该注重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的建设,通过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会的 凝聚力和稳定性。
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建设
涂尔干的观点启示我们,应该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建设,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 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发展
组织规模和结构
01
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组织规模扩大,结构更加复
杂和专业化。
协作与沟通
02
社会分工要求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提高沟通效率,
实现整体目标。
社会治理与公共机构
03
社会分工对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提
高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科技和信息社会的影响

分工产生团结——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

分工产生团结——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

分工产生团结——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摘要】本文结合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概述了涂尔干以两种社会团结形式为标准的社会类型的划分和维系社会类型的基础,并介绍了涂尔干的分工产生社会团结的构想: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产生了社会团结,但也带来了危害团结的反常的分工形式。

【关键词】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反常的分工埃米尔·涂尔干(又称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介绍了社会团结的发展历史、原因和条件,三种反常的分工形式等内容,以此来支撑他的分工理论。

总体来看,涂尔干延续了孔德、斯宾塞的社会分割论与社会有机体学说,将以环节组织为特征的低等社会和以分工组织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产生的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存在纯粹的“机械团结”或“有机团结”社会类型,“两种团结”只是涂尔干为了研究社会整合划分的理想类型,他试图证明在消除或缓解了三类反常的分工后,分工对社会团结的作用。

一、社会团结的发展历史1、机械团结在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或氏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湮没在广泛的集体意识中,自由和个性不能得到发挥,集体意识通过严苛的刑罚与律令惩罚各种危害群体相似性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物与人的关系一样存在隶属性质,“那时个人与头领的关系同今天物与人的关系是完全相同的。

野蛮的暴君与他的臣民之间、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以及罗马家长与其后代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无异于占有者与占有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地说,这些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因此,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必然是机械的(涂尔干,2000)。

”共同意识维持了彼此相似的同质环节的团结,许多家族构成氏族,许多氏族构成部落,这种环节社会借助代表共同意识的中介机关(国家和君权)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维持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团结。

涂尔干认为,维持机械团结的基础是集体意识与压制性制裁。

“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涂尔干,2000)。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生活的时代背景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社会学经典三大家 爱弥尔·涂尔干(1858~1917)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这三位社会科学的大家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思考的基本问题都是社 会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也就是社会是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问题。因 为19世纪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的确立,改变了传统的 社会形式。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个层面都以一种新的形式得 以展现。马克思关注的是资本的剥削及无产阶级的联合,韦伯关注的 是理性化的发展及其趋势,而涂尔干关注的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社会结 构类型的转变及其及其引发的道德伦理危机等问题。
迪尔凯姆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 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 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 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 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 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 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 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 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论
涂尔干整个研究的起点是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 问题。为什么个人变得自主,他却越来越依赖社会? 为什么个体不断膨胀的同时,他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 紧密?基于这个问题,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道德问 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涂尔干关于道德的学说:道德 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条件具备 不同的形态,道德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进化的。 道德进化论。(对我们来说,道德是与整个世界体系 密切相关的事实体系·序)要想使事实秩序成为一种审 慎的科学,光靠观察、描述和分类是不够的,还必须 找到在事实中能够带来精确性的客观要素,和测量这 些事实的方法。(作者的现实关怀。之所以重视道德 研究是基于道德伦理对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道 德混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五,六,七章)读书心得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五,六,七章)读书心得

涂爾幹《社會分工論》(第五、六、七章)讀書心得邱澎生(新竹:法律、文化與社會經典研讀會,2004/6/9)Durkheim, Emile.*1984(1893)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Translated by W. D. Hall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什麼是社會?」這固然是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社會分工論》主要論証的問題,只是,要想更通透地理解涂爾幹對「社會分工」的類型區分以及他如何藉此說明「什麼是社會」等等議題的理路,則仍是不容易的工作。

之所以如此,有時也不一定都是讀者讀書不精的過錯,涂爾幹自己可能也要負些「責任」,有學者即認為,涂爾幹著作經常出現些充滿隱喻甚至是曖昧不明的語句,不只如此,涂爾幹的理論不僅極為複雜,而且,其學術思想其實也經過幾次重要轉變(Hatch,1981:206-207)。

然而,我個人的閱讀經驗是,涂爾幹此書是極有啟發性的,雖然,我無法通透全書精義,但在這篇讀書報告裏,我努力閱讀並且借助其他學者對涂爾幹的詮釋,企圖捕捉本書的妙旨與勝義,或許有點盲人摸象,純屬一偏之見,且請各位朋友指正。

《社會分工論》出版於1893年,該書原為涂爾幹的博士論文,屬於他的早期著作。

Giddens曾指出,涂爾幹早期著作中,存在兩個主要批判對象:一是政治經濟學與功利主義哲學(utilitarian philosophy),一是各種流派的「觀念論式全體主義」(idealist holism)(Giddens, 1972: 1)。

證諸《社會分工論》一書,涂爾幹批判上述兩個對象的批判確是十分明顯。

全書主旨在論證社會秩序(social order)或是社會凝聚(social solidarity)在傳統與當代社會中的不同功能,並為當代社會在社會凝聚方面的危機與病狀提出分析、診斷以及改革的建議。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131315050023 蔡云晨涂尔干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被誉为西方古典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后世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社会分工论》创作于19世纪末期,那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经济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等各种社会问题。

涂尔干致力于研究各种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能够有效消除这些危机现象的办法,该书是他的一篇博士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理论巨著。

本文主要在阅读梳理这本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反思和总结。

一、《社会分工论》*的主要观点梳理(一)社会分工的作用社会团结与整合问题是涂尔干的学术理论旨趣所在,也是他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对象。

涂尔干所说的“社会团结”,可以指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与互动,比如说友谊、爱情、亲情等固定关系,但还有更为深刻的含义:指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

涂尔干通过主观与客观的分析,指出分工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

他也一直强调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及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可能”,“只有分工才能使人们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系,这种功能不只是暂时的互让互助中发挥作用,它的影响范围是很广的。

”社会分工削弱了集体意识,为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创造空间,使社会产生功能上的相互依赖,从而促使社会发生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

(二)社会团结与法律制裁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察这些社会中是否存在劳动分工带来的社会团结...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确定它所产生的团结在何种程度上带来了社会整合。

”然而,道德、信仰、习俗、价值观等这些社会团结的纽带,是一种“道德现象”或者说是“内在事实”,即无形的精神力量,其本身难以被精确地观察和测量。

失范的分工——读《社会分工论》之失范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读《社会分工论》之失范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读《社会分工论》之失范的分工失范的分工——读《社会分工论》之失范的分工摘要: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以社会团结及其两种形式为主线,讨论了劳动分工的功能、分工得以产生了原因和条件以及反常的分工形式。

涂尔干认为分工会陷入失范状态是由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过渡没有完成,分工的发展超出了道德的发展。

但是涂尔干并不认为这种失范的分工说明分工会使人们变成孤立的机器,而始终认为分工是社会团结的源泉。

关键词:分工机械团结有机团结集体意识失范正文:在阅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后,本文将从涂尔干的视角分析分工的出现和反常形态的分工之中的失范的分工,并且将重点放在对失范的分工的表现、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案上。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

(涂尔干,2000 :219)社会成员总数不断增加,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成员相互结合,形成活跃的交换关系,彼此发生作用。

一般而言,社会越是进步,它的容量就越大,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发达。

(涂尔干,2000 :217)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后,相对手工业时期而言生产力得到发展,科技不断创新,机器生产日益普及,社会向前跨了一大步,相应的,社会职能趋向专业化因而劳动分工日益细化。

人们容易把分工的发展归结于个人对幸福安康的渴望,认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越大人们就越容易满足,而涂尔干认为,社会的扩大和密集并没有允许分工不断发展,而是需要分工不断发展。

(涂尔干,2000 :219)也就是说,分工的发展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导致的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之所以出现分工是因为人口的增加,即社会容量的增加,但仅有社会容量的增加并不能实现分工,还需要社会密度的改变。

社会密度指的是人们之间交往的频度和强度,也就是关系密度。

只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同时达到某一程度,才会产生分工。

《社会分工论》梳理

《社会分工论》梳理

《社会分工论》梳理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也是其最重要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在该书中,涂尔干试图通过对社会分工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的整合与变迁。

涂尔干首先分析了社会分工的功能。

他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促进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

同时,社会分工也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得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更加密切。

接着,涂尔干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原因。

他认为,社会分工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个人的自然能力或天赋决定的。

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由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涂尔干还分析了社会分工的类型。

他将社会分工分为两种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是指社会分工基于人们的相似性,例如种族、宗教或地域等;而有机团结则是指社会分工基于人们的差异性,例如专业技能、教育水平或社会地位等。

最后,涂尔干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变迁。

他认为,社会分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它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技术进步、文
化变迁和政治制度等。

社会分工的变迁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的整合和稳定。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强调了社会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整合和变迁的重要理论观点。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摘要】《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

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经济现象。

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关键词】社会团结分工集体意识【正文】一、两种社会团结: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1.机械团结在传统社会中,维系这社会团结的是集体意识。

所谓的集体意识就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在传统的社会里群体先于个人而存在,是个群体社会。

血缘关系,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等都是这种群体社会团结的纽带。

其中,宗教在集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欲望只能靠他们所遵从的道德来遏止”在这种“集体类型”中,个人的角色被弱化,社会成员的共同观念和共同倾向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了成员自身的观念和倾向。

因为这种团结所形成的社会中,社会分子要想一致活动就必须散失自己的运动,就像无机中的分子一样。

所以称这样的社会团结是一种机械的团结。

与机械团结相应的法律是压制性制裁。

“集体把权威施加在个人的意识里,并从中获得力量。

”而统治者正是在集体感情里获得了一切权力,并用规定和实施一切法律和制裁。

既然这样,压制性制裁的最大特点是为集体利益出发的。

事实上,在机械社会里,所谓的犯罪正是触犯了集体意识的行为。

尽管看上去惩罚的最终目的是在维护个人,但是恰恰是那些触犯了集体意识的行为,所受到的制裁使最严重的制裁。

浅谈《社会分工论》

浅谈《社会分工论》

浅谈《社会分工论》浅谈《社会分工论》《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的社会学著作,它向我们表明社会学家是应用怎样的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家的视角阐释社会分工的。

之前,在人们的印象里,分工隶属于经济学的话语范围,在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内,分工就是纯粹的经济关系。

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分工的秩序就会自然形成,这种经济分工不但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人们对利益的追逐转变为对生产效率的角逐,因为效率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关系,效率越高,获利也就越大,而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除了革新生产技术之外还要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分工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

因此,分工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涂尔干并不赞同经济学的分工论,他认为,首先,经济学家无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妄图从经济事实中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忽视了经济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事实,分工也不仅是经济生活的固有情况,它在其他非经济范围的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各种行政和教育机构,还有许多非经济性的社会组织都呈现出趋向专业化的趋势。

今天,在科学领域已经难以找到精通各科的“通才”,一个科学家的一生也只限于研究某一科学的某一领域。

其次,在生物学领域内分工也是有机体发展普遍规律,一个有机体的内部构造越简单,这个有机体就越低级。

相反,生理结构越复杂,器官之间的分工越精细它就越处于进化过程的高级阶段。

因此,“所谓的社会劳动分工只不过是普遍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此外,对于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劳动分工带来的种种好处,如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资源分配等,涂尔干也不认同。

既然分工作为一条贯穿历史发展的线条,其产生的作用自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该代之以一种全局性的更重要的功能。

涂尔干说,“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

《社会分工论》文本解读解读

《社会分工论》文本解读解读
何谓社会资源? 何为兼容共性? 而分工是如何提供的呢?
三、思考与延伸
2)分工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 科学的社会规范
何谓社会规范? 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 压制性法律到恢复性法律
三、思考与延伸
3)分工发展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 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 子系统
人口、阶级、民族、职业、地区、家庭结构 机械团结——刚性结构 有机团结——弹性结构
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冯特 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 1887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 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 • 1891年,涂尔干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 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 • 1902年,执教于巴黎大学 • 1917年,在巴黎去世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劳动分工逐渐成为社会的纽带,不再依赖于 共同信仰和情感
由团结产生的社会关系的紧密程度取决于以 下三个条件:
➢ 共同意识和个人意识之间的关系 ➢ 集体意识的平均强度 ➢ 集体意识的确定程度
第七章 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
斯宾塞关于工业社会的观点
契约关系的发展:个以人收独养契约为例
契约和行政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
维系
团结感 缺谁都行,地球照转缺一不可,彼此依赖 主导法律 压制型,制裁个体 恢复型,维系关系
对应社会原始的或乡村的城市的或工业的
第四章 上述理论的另一种证据
社会的原始性,构成的个体之间具有相似性 低级社会中的法律的压制性:《摩西五经》
《圣经》《十二铜表法》 压制法十分发达
第五、六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
三、思考与延伸
涂尔干思想
失范的分工也称为“速度过快的社会分工” 过快的分工往往导致人们对自己新角色的规范不 了解或者理解不够透彻,社会成员没有形成或者 内化共同的价值规范和信仰,致使行动与制度道 德不一致,社会对于制度与道德的约束也失效, 进而陷入失范状态。如果分工不能产生团结,那 是因为各个机构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或者内化共 同的价值规范和信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评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属于其 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早期作品,这本书从分工的 角度探讨社会的类型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初 步形成了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 观点,为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书中关于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类型划分及对 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的分析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对失范的考察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作者在 往后的研究中致力于探讨如何重建社会的规范 和秩序。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人类是如何生存的
涂尔干生平简介
涂尔干是社会学经典三大家之一,也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 生平:1858年 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 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 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 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 ,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 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 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 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 ──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 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 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 《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会分工论 主要内容 方法论 总评
主要内容
分工的功能(与之对应 的社会需要) 本书结构 分工的条件和原因 反常分工
迪尔凯姆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 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 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 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 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 一致性。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 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 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 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 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迪尔凯姆认为,民族越进化,其成员 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 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 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 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将社会事实看作客观事物 研究中排除所有成见;根据社会事实的 外部共同特征给出操作定义;客观观察事 物的外部特征。 区分两类事实:正常的(或规则的)事实 和反常的(或不规则的)事实 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劳动分工论 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 研究的主题。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 安。他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 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 3部主要著 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 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 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 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 什么作用3个问题。
涂尔干从法的角度考察社会分工,认为社会分工是一种道德现象, 公正客观地评价劳动分工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完整思辨的形式研究分 工本身,考察它的作用和根源,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团结在多大程度 上促进了社会整合,这一点并不能还原到社会心理的层面来加以考 察,所以他认为法律形式是社会团结类型的表征形式。不同的法律 形式可以揭示出社会分工的类型及程度。故两大类法律形式与社会 团结的关系是:刑法多采用压制性制裁的手段,此时的社会结构更 接近与机械团结,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感强烈,不容许有对集体情 感的侵犯行为发生,否则就要接受严厉的制裁;另一类恢复性制裁 的手段对应的是商法、民法、诉讼法等,社会结构类型归于有机团 结,这是基于相异性产生的彼此结合。但是在分工及社会结构变革 的时期,法律形式也没有明确,存在道德的真空,容易引发社会的 失范。涂尔干方法论的色彩在书中体现得比较透彻。当然,这只是 他早期的作品,之后他转向对宗教的关注,强制性色彩稍微减弱。
涂尔干方法论
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 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 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 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 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 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 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 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 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 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 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 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 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
迪尔凯姆在早期著作《社会分工论》中还批判了传统 社会中的共同意识,认为这种共同的信念接近于宗教, 带有强制性,并渗入到一切社会生活中。他预言,共同 意识和宗教维系社会的功能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成熟 期的迪尔凯姆在继续研究人类社会的整合问题时,放弃 了《社会分工论》中贬低共同意识的思想,转向强调共 同意识和宗教的社会作用。
方法论
涂尔干整个研究的起点是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 问题。为什么个人变得自主,他却越来越依赖社会? 为什么个体不断膨胀的同时,他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 紧密?基于这个问题,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道德问 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涂尔干关于道德的学说:道德 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条件具备 不同的形态,道德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进化的。 道德进化论。(对我们来说,道德是与整个世界体系 密切相关的事实体系·序)要想使事实秩序成为一种 审慎的科学,光靠观察、描述和分类是不够的,还必 须找到在事实中能够带来精确性的客观要素,和测量 这些事实的方法。(作者的现实关怀。之所以重视道 德研究是基于道德伦理对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道德混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失序。)
迪尔凯姆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 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 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 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 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 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 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 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 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涂尔干生活的时代背景
(1864~1920) 社会学经典三大家 (1818~1883) 马克斯·韦伯 爱弥尔·涂尔干(1858~1917) 卡尔·马克思
这三位社会科学的大家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思考的基本பைடு நூலகம்题都是社 会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也就是社会是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问题。因 为19世纪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的确立,改变了传统的 社会形式。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个层面都以一种新的形式得 以展现。马克思关注的是资本的剥削及无产阶级的联合,韦伯关注的 是理性化的发展及其趋势,而涂尔干关注的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社会结 构类型的转变及其及其引发的道德伦理危机等问题。 涂尔干面临的主要时代问题:社会在向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利益与规范之间徘徊。社会由此经历剧烈 的变动,而这也造成了道德的沦丧,并由此带来社会的失范。如何建 立新的集体意识促进社会整合是涂尔干关注的核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