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讲解考点34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新高考化学 考点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
![酸碱中和滴定 新高考化学 考点详细分析 深入讲解 提升解题能力 化学高考必看 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f8a7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3.png)
3.容量瓶 容量瓶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上的刻度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若仰视定容,则加水过多,结果偏低;若俯视定容,则加
水过少,结果偏高,如图丙所示。
必备知识通关
必备知识通关
步骤 洗涤
操作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 8 g(0.025 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 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解题能力提升
VA 偏大 偏小 偏大 不变
cB 偏高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必备知识通关
必备知识通关
高考链接 [2015广东,1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 B
解题能力提升
解题能力提升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2 导电能力与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以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指示剂的选择、滴定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导电能力的变化等知识。 示例5 [2019全国卷Ⅰ,11,6分]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
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
高三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三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2e994544be1e650e52ea999a.png)
高三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一、概念辨析1.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
(2)原理:。
(3)关键:①准确测定;②准确判断。
2.仪器:(1)酸式滴定管:①构造特点:、②洗涤要求:、③不能盛放的溶液:。
(2)碱式滴定管:①构造特点:、②洗涤要求:、③不能盛放的溶液:。
(3)锥形瓶洗涤要求:。
(4)其它用到的仪器:。
3.试剂:(1)。
(2)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二、操作:1.准备:2.滴定:(1)用移取一定体积的到中,加,在瓶底垫(2)滴定时左手、右手、目光注视。
(3)终点判断:(4)读数:注意:。
(5)重复滴定2至3次:①目的、②当第二次读数与第一次读数误差很小时,是否需要进行第三次滴定,当第二次读数与第一次读数误差较大时,应该直到为止,此时应该取作为计算标准。
三、误差分析:1.产生误差的因素:(1)标准溶液不标准、(2)仪器洗涤未按要求、(3)滴定管气泡未排尽、(4)滴定管读数方法不正确、(5)滴定管漏液、(6)终点判断不准、(7)滴定操作过程和读数过快等2.分析原理:据c标•V标•n标=c待•V待•n待有n待= 。
3.分析事例: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对于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等填空:(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 _。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 __ ____。
(3)标准液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结果______ _。
(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 _。
(5)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平视,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 __。
(6)用含O Na 2杂质的NaOH 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________ __。
(7)用含32CO Na 杂质的NaOH 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_________ _。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de8ff3987c24028915fc375.png)
求:C(H+)=?
2、用NaON溶液滴定 、 溶液滴定20.00mL盐酸 滴定过程 盐酸,滴定过程 溶液滴定 盐酸 中溶液PH值变化如图所示 值变化如图所示: 中溶液 值变化如图所示 ; ①盐酸的浓度是 1mol/L NaOH的浓度是0.5mol/L ; 的浓度是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 水洗涤后,未润洗即装 水洗涤后 未润洗即装 入NaOH溶液进行滴 溶液进行滴 定,则对结果的影响 则对结果的影响 是 偏大 .
6滴定完毕后,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 滴定完毕后, 滴定完毕后 还挂有一滴溶液( 还挂有一滴溶液(偏高 )
㈡、锥形瓶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 、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 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 次 将润洗液倒掉, NaOH溶液(偏高 ) 溶液( 溶液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溶液( 无影响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 、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 溶液溅出一部分。( 溶液溅出一部分。(偏低 ) 9、锥形瓶没有洗尽 内壁附有少量 内壁附有少量MgO 、锥形瓶没有洗尽,内壁附有少量 (偏大)
HCl + NaOH = NaCl + H2O 1mol 1mol
3、实验的关键: 、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 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滴定终点判断)。依靠: )。依靠 滴定终点判断)。依靠:选用恰当的指 示剂
6、调整液面:调整液面“0”刻度或“0”刻度以 、调整液面:调整液面“ 刻度或 刻度或“ 刻度以 下 7、读数:记下起始刻度 、读数: 滴定( 次 二:滴定(2-3次) 1、移取待测液于锥型瓶中,并加指示剂、滴定、 、移取待测液于锥型瓶中,并加指示剂、滴定、 左手: 右手:持锥形瓶, 左手:控制活塞 右手:持锥形瓶,不断旋转 判终点、 判终点、读数 眼睛: 眼睛: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及滴定 速率(先快后慢) 速率(先快后慢) 计算: 每个样品做2~ 次实验 次实验, 三 、 计算 : 每个样品做 ~ 3次实验 , 取平均值 求出结果 :溶液有 终点判断: 终点判断 色变为 色,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7f687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e.png)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溶液的性质、浓度以及酸碱的中和过程。
本文将对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进行总结和论述。
1. 酸碱中和反应概述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的氢离子和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盐。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中和反应,也是化学反应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种类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分为强酸强碱中和、强酸弱碱中和、弱酸强碱中和以及弱酸弱碱中和等几种。
其中,强酸强碱中和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发生反应的一种。
3. 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中和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测定溶液中酸和碱的浓度。
中和滴定基本原理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使滴定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到溶液的酸碱中和完全,通过滴定液的用量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4. 中和滴定的步骤和实验装置中和滴定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溶液、标定滴定液、滴定操作、计算浓度等。
中和滴定时需要使用滴定管、容量瓶、滴定管架等实验装置。
5.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为了准确测定中和点,需要使用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中和点处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腈绿等,根据不同的滴定反应可以选择不同的酸碱指示剂。
6. 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滴定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中,中和滴定被用于测定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中和滴定可以测定废水中酸碱度的变化,从而评估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奠定基础。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da953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8.png)
酸碱中和滴定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①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中用去的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求得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图3-2-3名师提醒(1)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能耐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乳胶管和玻璃珠,乳胶管易被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腐蚀,所以碱式滴定管一般只盛装碱性溶液。
(3)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 mL。
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4)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对于酸式滴定管,先关闭活塞,装水至“0”刻度以上,直立约2分钟,仔细观察有无水珠滴下,然后将活塞转动180°,再直立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珠滴下,若均无水珠滴下,则不漏水。
对于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约2分钟,观察是否漏水即可。
如果出现漏水或酸式滴定管活塞转动不灵活的情况,应将酸式滴定管活塞拆下重新涂抹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要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5)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前要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不然滴定管内壁附着的蒸馏水会将反应液稀释,使溶液浓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2)指示剂的选择①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必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终点的pH相一致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学生版)
![酸碱中和滴定--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09d3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6.png)
酸碱中和滴定目录:【内容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考点及注意事项】【内容2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内容3指示剂的选择标准】【内容4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内容5滴定实验的拓展与应用--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知识主线: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和原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即:c(H+)·V酸=c(OH-)·V碱,则c(H+)=c(OH-)·V碱V酸或c(OH-)=c(H+)·V酸V碱(3)实验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酸、碱的体积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2.主要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3.主要仪器及使用(1)仪器:图(A)是酸式滴定管、图B是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pH计(2)滴定管的认识①构造:滴定管的管身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由橡皮管和玻璃球构成的阀②滴定管的使用要求: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碱性的溶液和氢氟酸,可以呈酸液、氧化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因为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液和强氧化性溶液,可以呈碱液和中性溶液,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打开③规格:滴定管的最小分度是0.1mL ,实验室中常用滴定管的规格有25mL 和50mL 两种④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读数时取小数点后两位,估读至0.01mL ;如:24.00mL 、23.38mL⑤用途:滴定管主要是用来精确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3)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的方法:向滴定管内加水(对酸式滴定管,要先关闭活塞)至液面在“0”刻度线附近,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中和滴定(提高)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中和滴定(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57e8a12c650e52ea551898df.png)
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提高)【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 OH- = H2O1mol 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H2SO,H3PO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 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滴碱用甲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滴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橙为佳;碱−−→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178d80a1c7aa00b52acbbd.png)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 V酸= C碱. V碱【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最大量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刻度)比较;3、精确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红色5~8________ >8蓝色甲基橙<3.1______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无色8~10________ >10____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B、颜色变化明显。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讲解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735489e53a580216fcfe72.png)
一、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 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 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 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 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恰好完全反应”与“溶液呈中性”两句话的区别
HCl + NH3· 2O = NH4Cl + H2O H 1mol 1mol 1mol
恰好完全反应,PH≠7
溶液呈中性,碱肯定过量
3、公式:
c酸v酸=c碱v碱(一元酸和一元碱)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5、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紫 8蓝
(1)甲基橙和酚酞的变色范围较小:4.43.1=1.3 10-8=2 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
(2)溶液使指示剂改变颜色,发生的化学变 化。指示剂滴加太多比将消耗一部分酸碱溶液 (一般为1~2滴)。
3、pH试纸(定量测定)
(1)成分:含有多种指示剂
(2)本身颜色:淡黄色
(3)操作:用镊子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 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然后用玻棒沾取少 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试纸显色后再与标 准比色卡比较,即知溶液的pH值。
2、洗涤: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 -3次;
3、装液:用倾倒法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 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刻度2-3cm 4、赶气泡: 酸式:快速放液 碱式:橡皮管向上翘起 5、调液:
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在“0-1”ml之间,并记下读数
6、取液 : (1)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 (2)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 ,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 7、滴定:左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点及练习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5cf17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5d.png)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点及练习【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实验用品蒸馏水、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锥形瓶:水洗→装液→滴加指示剂。
②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酸(或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 的间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测一次。
③数据处理:(5)实验滴定注意:①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②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④读数时,要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的最低点读取溶液的体积。
(6)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及待测碱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计算。
(7)滴定曲线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误差分析】(1)原理,VB是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A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cB的大小取决于V A的大小,V A大则cB大,V A小则cB 小。
(2)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有:步骤操作VA cB 洗涤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小偏低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变无影响取液量取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以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高中化学精讲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精讲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cc25d15c336c1eb91a375d71.png)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34、酸碱中和滴定1.复习重点1、 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2、 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 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 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 2.难点聚焦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 2O②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③N 3PO 4+3NaOH====Na 3PO 4+3H 2O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HA ()BOH ()BOH ()HA (V V .C C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定读标V V .C C )HA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若酸为多元酸, HnA + nBOH===BnA+nH 2O 1mol nmolC (HA).V (HA) C (BOH).V (BOH) 则有关系:)HB ()HA ()BOH ()HA (V .n V .C C =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高考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223cc1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4.png)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高考高考化学中,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涉及到酸碱反应、滴定原理和计算等内容。
掌握了酸碱中和滴定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在高考中拿到高分,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当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一种中和产物,即盐和水。
这种反应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当反应物中的一种转化为产物后,产物又可以转化为反应物。
这是因为酸碱反应是根据质子传递理论来解释的。
在反应过程中,酸捐赠出质子,而碱接受质子,最终中和生成盐和水。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滴定原理。
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一种溶液逐滴地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中,直到反应完全终止,从而确定反应物的浓度。
滴定一般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指示剂的选择以及滴定曲线的绘制。
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溶液,用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滴定过程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滴定曲线是表示滴定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与滴定剂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最后,我们需要掌握滴定计算方法。
滴定计算是根据滴定方程来进行的。
滴定方程是根据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化学计量关系所推导出的关系式。
滴定计算一般包括滴定终点的判断和滴定结果的计算。
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当颜色变化明显时,即表示滴定终点已经到达。
滴定结果的计算可以通过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和滴定方程来进行推导。
具体计算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滴定反应来确定。
总的来说,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计算方法来掌握。
通过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滴定原理以及掌握滴定计算方法,我们就能够在高考中得到高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酸碱中和滴定不仅是化学知识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实际应用能力的体现。
所以,我们在学习酸碱中和滴定时,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才能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fa4f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0.png)
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滴定以确定酸、碱的质量浓度。
酸碱滴定法所选用的指示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在酸、碱达中和点时有明显的颜色变化(色敏剂),或呈分界线(界面剂)。
(2)指示剂对反应物不起妨碍作用,并完全不参与反应。
(3)指示剂不能在众多离子间选择和下需应有终端所要求浓度的影响。
酸碱滴定法应选用适当的指示剂,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溶液的颜色变化点是利用生物试剂指示剂对酸碱变化向所表现出的不同颜色和因pH值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变色作为当初判断酸、碱过多时的指示帮,用来停止滴定。
从准确角度说,实验设计者应选择滴定剂所用的指示剂在温和的物和酸,及指示剂所用的pH范围特性使酸碱滴定的终点精确定位。
滴定过程中,酸、碱往往呈现出所观测者的密度或表观密度以及观测物质的其它特性的改变。
因此,酸、碱的溶液的滴定终点是透明体性解题。
在有些滴定又隐藏在某个特殊的方向面摄成,如果这方面的不均匀性也可能对滴定终点的灵敏度和最后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化学分析实践中,滴定终点的安全和安全性是极其重要的。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的倒置体与线,是滴定结果的保证。
滴定终点安全性差,则滴定结果是要出大忌讳的。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酸碱中和滴定主要需要以下仪器和设备:滴定管、容量瓶、滴液管、试剂瓶、磁力搅拌器、PH指示剂、酸度计、碱度计等。
其中滴定管是滴定中必不可得的一种仪器。
滴定管的量度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滴定终点的控制能力,所以滴定管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滴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操作:(1)使用时必须有干净。
(2)不同试剂合析制反要做必要的清洗。
(3)当下面撞滴定管往往会剋丝];另一方面,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事先要准备好滴定管、烧杯和容量管;(2)将瓶中还原。
(3)应尽量做到儀器理可靠性、精度、方便范围内的合适以及使用中﹑观察结果。
高三化学酸碱中和滴定
![高三化学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5ac26eff61fb7360b4c6580.png)
V(NaOH)
• 俯视
• 仰视
“神风”就是现在所说的台风。据历史记载,1274年10月20日,元朝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文永之役”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元军分两路 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打得日军溃不成军。元军乘机追击,但却由于副帅刘复亨在追击中中箭受伤,攻势减弱,而且天色已晚,元军便停 止了进攻。 ; / 神风娱乐网 kfh18ndg 当晚,元军召开军事会议。多数将领认为形势不利,很多人都高估了日军数量,而且国内没有派遣援军,主张撤退。于是忻都下令撤退, 但很不幸,撤退当晚,一场台风突然来袭,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被这场大风完全吞没……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其中绝 大多数不是战死,而是死于这场风暴。由此,元朝再也不敢贸然发动对日本的袭击。日本人认为这场台风是上天挽救了日本,于是乎顶礼 膜拜谓之“神风”。 京城之行课业的重要性,也是因为他自己太爱这个小妹妹了,才会如此不遗余力,悉心栽培。自从在京城安顿下来,每日里,冰凝不是学 习礼仪规矩,就是弹琴、画画儿,写字儿,做女红,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标准闺阁女子的生活,日子倒也过得奇快。转眼就进入腊月 了。冰凝在紧张忙碌的课业之余,每每想起宝光寺的那壹幕,就心痛得不行。那日所见,宝光寺内殿塌人伤,壹片凄惨模样。眼下已经进 了腊月,马上就要到腊八节了。这寺院施粥可是传统,但遭受重创的宝光寺还能做得下来吗?如果不能话,宝光寺的处境如此艰难,僧人 们怕是要迎接壹个愁云惨淡的新年了。那些还不知道宝光寺遭灾的香客们,腊八节岂不是要白跑壹趟,失望而归?越想,越是让冰凝心神 不安。开始她还自我安慰,宝光寺想来应该是福大命大造化大,自己在这里白白地担着什么心啊!可是,这心里壹旦有了惦记和牵挂,却 是怎么压制也按压不下去,像是长了乱草壹般,连功课都有些心不在焉起来。终于熬到了腊月初三这天,冰凝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趁着跟 玉盈姐姐聊天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姐姐,虽然咱们跟宝光寺非亲非故,但这修寺建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情,如今不是又赶 上腊八了嘛。这事儿让咱们遇见了,别说咱们年府有这个实力,就是没有这个能力,也总不能眼见着别人有难,咱们袖手旁观?”“妹妹, 这事儿呢,道理是不假,可是,即使是施粥,那也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撑。倒不是说咱们年府拿不出这笔银子来,只是现 在正是年根儿底下,全府上下都在为新年忙乎着,采买、打扫、做新衣、祭灶祭神,哪个人不是忙得团团转,现在又平白地多出来壹个施 粥来,这哪儿是上下动动嘴皮子就能办得到的事情!”“那就再去雇些人手来吧,总归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呗。”“话是这么说,这大年下 的,谁家人手不紧张?这不是出得起出不起银子的事情,这是根本没有人手的事情。况且,这可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田的事情。你 这小姑奶奶,你是不当家,哪里知道这些个复杂的事情。”“那咱们家的大姑奶奶,玉盈姐姐,这事儿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啊?”“这么大的事情,哪儿是我能同意不同意的,还不得让二哥拿主意?”第壹卷 第十三章 赌约也不是玉盈故意为难冰凝,毕竟这么 大的事情,还是需要二哥来做决定。冰凝壹听要问二哥,心里立即踏实下来:“二哥肯定同意。”“你就这么肯定?”“那当然!要不, 咱们打赌?”“行啊,赌什么?”“就赌50两银子。”“你既不缺钱,又不爱财,怎么想起来拿银子当赌注?口气还真不小,壹张嘴儿就 是狮子大开口的50两?”玉盈真是没有想到,凝儿从来都是壹个埋头诗书女红,从不插手府务,甚至
高中化学总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总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393e485f8c75fbfc77db2fe.png)
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 OH- = H2O1mol 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H2SO,H3PO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 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滴碱用甲基橙为佳;碱−−→滴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4酸碱中和滴定1.复习重点1、 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2、 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 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 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 2.难点聚焦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 2O②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③N 3PO 4+3NaOH====Na 3PO 4+3H 2O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HA ()BOH ()BOH ()HA (V V .C C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定读标V V .C C )HA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若酸为多元酸, HnA + nBOH===BnA+nH 2O 1mol nmolC (HA).V (HA) C (BOH).V (BOH) 则有关系:)HB ()HA ()BOH ()HA (V .n V .C C =3、滴定方法的关键(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二、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的PH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特征?为何能用指示剂判定终点是否到达?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1、滴定曲线请看两个实例实例1: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溶液20.00mL实例2:用0.01mol/L NaOH滴定20mL 0.10mol/L CH由上表数据可看出: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少加或多加0.02mL NaOH溶液,即一滴之差造成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但pH值出现突变,因此选择指示剂时,应选择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值突跃范围相吻合的指示剂。
现将几种典型的滴定曲线画出如下图。
2、酸碱指示剂(1甲基3.1< 3.1~4.4 >4.4 红橙黄酚酞5< 8~10 >10 无色浅红红石蕊8< 5~8 >8 红紫蓝(2从上面滴定曲线图可依次看出①0.1mol/L NaOH 滴定盐酸,酚酞和甲基均可使用,当然两者测定结果不同。
②0.1mol/L NaOH溶液滴定0.1mol/L CH3COO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CH3COOCa,溶液呈弱碱性,选酚酞为指示剂,PH=8~10浅红色,误差小。
③用HCl滴定NH3.H2O恰好中和生成NH4Cl,溶液呈弱酸性,选甲基橙为指示剂,3.1~4.4橙色,误差小。
④用HCl滴定0.1mol/L Na2CO3溶液第一步生成N aHCO3时,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由红色→浅红→无色。
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OH第二步生成碳酸(CO2↑+H2O),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由黄色→橙色,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小结:(1)指示剂的选择:(由滴定曲线可知)①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②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③石蕊试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
(2)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指示剂操作酚酞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无色变为浅红色橙色变为黄色强酸滴定强碱浅红色变为无色黄色变为橙色一、误差分析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的滴定为例0 刻度由小到大上 下 误读及结果:若起始平视,终仰视,则V 读偏大C 测偏大 若起始平视,终俯视,则V 读偏小C 测偏小 若先仰后俯,则V 读偏小,C 测偏小若先俯后仰,则V 读偏小,C 测偏大定读标测读标定测V V .C C V .C V .C ==因C 标、V 定分别代表标准液浓度、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定值,代入上式计算。
但是实际中C 标、V 定都可能引起误差,一般可把各因素引起的误差转嫁到V 读上,若 V 读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若V 读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故通过分析V 读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滴定的误差。
引起误差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 (1)视(读数)注意:①滴定管中液体读数时精确到0.01mL②一般需滴定2-3次,取其平均值 (2)洗(仪器洗涤) 正确洗法:二管二洗——滴定管和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注意:一般滴定管装标准液,锥形瓶里装待测液。
错误洗法导致结果:①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定变大,V 读变大,结果偏大。
②移液管仅用水洗,则待测液变稀,所取待测液溶质物质的量变少,V 读变小,结果偏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量偏多,V 读偏大,结果偏大。
④第一次滴定完后,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如何。
(3)漏(液体溅漏)①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②终点已到,滴定管下端尖中级有液滴,则V 读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4)泡(滴定管尖嘴气泡)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管中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现气泡。
如滴定开始有气泡,后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
若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则结果偏小。
(5)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指示剂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
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
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6)杂(标准物含杂)用于配制标准液的固体应该是纯净物。
但其中有可能混有杂质,称量时又按需标准物固体质量来称取的,帮一般均会产生误差,在此杂质又分两种情况:①杂质与待测液不反应俯视:看小平视:正确仰视:看大如NaOH 中含NaCl ,所配的NaOH 溶液浓度变小,滴定盐酸时,NaCl 不参与反应,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测定结果偏大。
②若杂质与待测液反应,则应作具体分析。
关键:比较与等物质的量的待测物反应消耗的杂质质量和标准物的质量。
若消耗杂质的质量较大,则相当于削弱了原标准液的作用能力,故与一定量待测物反应时,消耗的标准体积变大,测定结果偏大。
或者可用等质量的杂质、标准物分别与待测物反应,根据消耗的待测物质量的多少来判断。
如杂质作用待测物质量越多,说明作用能力被增强,故测定结果偏小。
3.例题精讲例1:图示为10m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 ,用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y 滴定。
根据图A B C D X 浓度(mol/L ) 0.12 0.04 0.03 0.09 Y 浓度(mol/L )0.040.120.090.03PH 值解析:(1)x 10ml 、y 30ml 时恰好中。
30y-10x13y x -. A 、B 合适 (2)加入y 20ml 时,PH=2 代入01.03003.02009.010.D ,01.0304.03004.02012.010.A =⨯-⨯≠=⨯-⨯ PH=2∴选 D 。
例2.用0.01 mol/L H 2SO 4滴定0.01mol/L NaOH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H 2SO 4;②少加1滴H 2SO 4;(设1滴为0.05ml )则①和②[H +]的比值是( )A 、10B 、50C 、5×103D 、104 解析:①多一滴H 2SO 4[H +]=L /mol 10100201.005.05-=⨯⨯②少一滴即OH 过量,[OH -]=10-5 mol/L.[H +]=10-9 mol/L① 与②[H +]比值495101010=--。
故选D 。
例3: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 2C 2O 4·xH 2O 表示,为了测定x 值,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Wg 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 水溶液(1)称25.00mL 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 2SO 4后,用浓度为amol ·L -1的KMnO 4溶液滴定到KMnO 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K 2SO 4+10CO 2↑+2MnSO 4+8H 2O 试回答:(1)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___________,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b.滴定管c.100mL 量筒d.100mL 容量瓶e.烧杯f.漏斗g.锥形瓶h.玻璃棒球i.药匙j.烧瓶(2)实验中,标准液KMnO 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 则所测得的x 值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mol ·L -1的KMnO 4溶液VmL ,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 ·L -1,由此可计算x 的值是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涉及到气化还原滴定,虽然基于反应原理与中和滴定不同,但实验原理及操作和所用仪器等类似。
由于该反应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故可不可用指示剂。
(1)c , f , j还缺少铁架台(带滴定管夹),胶头滴管(定容时用)(2)用酸式滴定管,因KMnO 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