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
第2章 玻尔理论
![第2章 玻尔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78ba33f111f18583d05ac0.png)
3.光谱 3.光谱 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肯定了原子核的存在,但核外电 粒子的大角度散射,肯定了原子核的存在, 的大角度散射 子的分布及运动情况仍然是个迷, 子的分布及运动情况仍然是个迷,而光谱是原子结构的反 因此研究原子光谱是揭示这个迷的必由之路。 映,因此研究原子光谱是揭示这个迷的必由之路。 电磁波谱
n = 1, 2 , 3 ....
一个硬性的规定常常是在建立一个新理 论开始时所必须的。 论开始时所必须的。
三、关于氢原子的主要结果
1、量子化轨道半径 电子定态轨道角动量满足量子化条件: 电子定态轨道角动量满足量子化条件: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
me rn vn = nh
2 vn Ze 2 me = rn 4πε 0 rn2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1 1 1 1 2 ( )A = RA ( 2 − 2 )Z = RA ( m 2 − n 2 ) λ m n ( z ) (Z )
1
对He+,Z=2 ,
( )He+
1
λ
1
1 1 = RA ( m 2 − n 2 ) ( 2 ) (2)
设m=4,则n=5,6,7… 则 …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毕克林系与巴尔末系的区别 (1)毕克林系的谱线比巴尔末系多; (1)毕克林系的谱线比巴尔末系多; 毕克林系的谱线比巴尔末系多 不同,即使n=k的相应谱线, n=k的相应谱线 (2)RHe+与RH不同,即使n=k的相应谱线,位置 也不同。 也不同。 3.类氢离子公式 3.类氢离子公式
跃迁频率: 跃迁频率:
En − Em ν = h
(3) 角动量量子化假设 为保证定态假设中能量取不连续值, 取不连续值, 为保证定态假设中能量取不连续值,必须 rn 取不连续值, 如何做到? 如何做到?
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
![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https://img.taocdn.com/s3/m/08bafb2fbceb19e8b9f6ba13.png)
在无风的傍晚,轻轻盈盈的雪花,像鹅羽,似梨花,从极高的天空飘飘荡荡,翩翩而至,既悠闲自得,又从容不迫,有几分曼妙还透着洒脱。她不像夏天的暴雨粗狂刚猛,声势浩大;也不像晨雾那 样优柔不定,朦胧神秘。她似乎像纯情的闺秀,文静而略带娇羞地飘落着,飘落着……如无声的催眠曲,很快就会把你带进甜蜜的梦乡。 雅博体育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9c81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c.png)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基本知识 (1)玻尔原子模型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 库仑 力的作用下,绕 原子核 做圆 周运动. ②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是 量子化 的. ③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 稳定 的,且不产 生 电磁辐射 .
(2)定态 当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原 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 不同 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 是 量子化 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 能级 ,原子具 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 定态 .能量最低的状态 叫做 基态 ,其他的能量状态叫做 激发态 .
的能量为 hν= Em-En
.
②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 n 和 2 正好代表能级跃迁之前 和之后所处的 定态轨道 的量子数 n 和 2.并且理论上的计
算和实验测量的 里德伯常量 符合得很好.
(2)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原子从较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前 后 两个能级差 ,由于原子的能级是 分立 的,所以放 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 分立 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 些分立的亮线.
3.探究交流 电子由高能量状态跃迁到低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光子 的频率可以是任意值吗? 【提示】 因各定态轨道的能量是固定的,由 hν=Em -En 可知,跃迁时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也是一系列固定值.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基本知识
(1)解释巴耳末公式
①按照玻尔理论,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的光子
3.注意跃迁与电离:hν=Em-En 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 作用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对于光子和原子作用 使原子电离的情况,则不受此条件的限制.
【答案】 C
原子跃迁问题的注意事项 1.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 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 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 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玻尔的原子模型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玻尔的原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d2ca5e6a76e58fafbb003c9.png)
玻尔的原子模型重/难点重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难点: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能级(定态)假设、跃迁假设、轨道量子化假设。
难点分析: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之差。
突破策略1.玻尔的原子理论(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n E )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m E )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m n h E E ν=-(h 为普朗克常量)(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轨道半径:21n r n r = n =1,2,3……能 量: 121n E E n =n =1,2,3…… 式中1r 、1E 、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 r 、n E 分别代表第n 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 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3.氢原子的能级图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
(1)氢原子的大小: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211n r r n r =:,1r 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例:n =2, 10 2 2.1210m r -=⨯。
玻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da7dcd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b.png)
通过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巩固 了其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除了氢原子光谱实验外,科学家们还通过其他多种实验手 段验证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例如,通过测量原子的半径 、电子的轨道半径等物理量,并与玻尔模型的预测值进行 比较,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这些实验验证进一 步巩固了玻尔模型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使其成为研究原子 结构和性质的重要理论框架。
05 玻尔模型的影响与后续发 展
对后世物理学家的启示
玻尔的原子模型为后续的物理学家提 供了研究原子结构的框架,为后续的 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玻尔模型强调了量子化概念在原子结 构中的作用,启发了后续物理学家对 量子力学的探索和发展。
对量子力学发展的影响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 的重要里程碑,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基础。
玻尔模型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物理 学家开始关注量子力学,进一步推动 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
后续的原子模型研究
在玻尔模型之后,物理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原子模型,提 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如电子云模型、量子点模型等。
后续的原子模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本质, 为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玻尔还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解释了原子光谱线的产生原因。
对现代科学的意义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量子力 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为后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奠定
了基础。
该模型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 许多实验现象,还预测了一些 新的实验结果,如氢原子光谱
线的分裂和偏移。
玻尔的原子模型激发了科学家 们对原子结构和行为的研究兴 趣,推动了物理学和其他学科 的发展。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玻尔的原子模型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玻尔的原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1676fc2bf90f76c660371a7e.png)
轨能道半量径::Ernn==n1n22
r1 (n=1,2,3……) E1(n=1,2,3……)
式中r1 ( r1 =0.53×10-10m )、E1 ( E1=-13.6eV)、
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
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rn、En 分
别代表第n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条轨道 上运动时的能量,n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18-4.波尔的原子模型
一、玻尔提出原子模型的背景: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 解释了a粒子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 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跟经典的电磁理 论发生了矛盾。
1、原来,电子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 上,它一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绕核运动,就 象行星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按照经典理论, 绕核运动的电子应该辐射出电磁波,因此 它的能量要逐渐减少。随着能量的减少, 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半径也要减小,于是电 子将沿着螺旋线的轨道落入原子核,就像 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受到上层大气阻力 不断损失能量后要落到地面上一样。 这样 看来,原子应当是不稳定的,然而实际上 并不是这样。
叫做激发态。
4、原子发光现象: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 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 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这就是原子发光现象。
电子云
达标练习:
1、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 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B、对经典电磁理论中关于“做加速运动的电 荷要辐射电磁波”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n 四、氢原子的能级图: E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第四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第四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2235aaf46527d3250ce0ab.png)
2.实际上,原子中的电子的坐标没有确定的值。因此,我 们只能说某时刻电子在某点附近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是多 少,而不能把电子的运动看做一个具有确定坐标的质点的轨 道运动。
3.当原子处于不同状态时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 的。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 画出图来就像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把它称做电子云,如图 所示,是氢原子处于n=1的状态时的电子云示意图和氢原子 处于n=2的状态时的电子云示意图
3.关于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按照玻尔的观点,电子在一系列定态轨道上运动时向外辐射 电磁波
B.电子只有吸收能量等于两个能级差的光子才能从低能级跃迁 到高能级
C.一群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基态时,只能放出一 种频率的光子
D.玻尔的氢原子模型彻底解决了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 原子结构从此不再神秘
7.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物业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出入 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被测物体辐射的 光线只有红外线可被捕捉,并转变成电信号。图为氢原子能 级示意图,已知红外线单个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62eV,要 使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可被红外测温
仪捕捉,最少应给处于n=2激发态的
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C )
(2)一个处于基态且动能为Ek0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处于基态且 静止的氢原子进行对心碰撞。若要使其中一个氢原子从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则Ek0至少为多少?
解:(2)设氢原子质量为m,初速度为v0,氢原子相互作用后 速度分别为v1和v2,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量为ΔE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 mv1 mv2
A.10.20eV
B.2.89eV
C.2.55eV
D.1.89eV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高二:2.3玻尔的原子模型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高二:2.3玻尔的原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cee6f633c1ec5da51e2701c.png)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1
第3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2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情境导入
按照经典电磁理论的说法,只要给原子提供一定的 能量,原子就会由低能量状态跃迁到高能量状态。 实际上对于某种元素的原子,只有吸收一些特定大 小的能量,原子才能从低能量状态向高能量状态跃 迁,这是为什么呢?
5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玻尔的原子模型 ●问题导引●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意识到了经典理论在解释原子结构方面的困难。在 普朗克关于黑体辐射的量子理论和爱因斯坦关于光子的概念的启发下,他 在 1913 年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那么在 玻尔的头脑中,原子模型会是一幅什么图景呢?
13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其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
跃 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 迁 2.原子若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实物粒
18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12345
2.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则( )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10e8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0.png)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摘要】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20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理论,揭示了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规律。
该模型主要包括玻尔模型的基本假设、能级概念、光谱线的解释以及其局限性。
通过该模型,人们得以理解原子内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能级跃迁,为解释光谱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玻尔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解释更复杂的原子结构现象。
尽管如此,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进步。
通过对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原子内部的微观世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玻尔模型、基本假设、能级、光谱线、局限性、重要性、现代量子力学、发展。
1. 引言1.1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概述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的,并于1913年首次提出。
这一模型是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中的谱线规律而建立的。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的量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且只能在特定的轨道(能级)上运动,而不能在中间状态停留。
这些能级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数值。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释放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形成光谱线。
这一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它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中的谱线位置和间距。
此外,玻尔模型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一次重要的科学突破,影响深远,也为后续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正文2.1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主要观点1. 原子是由一个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的。
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而不会螺旋入核。
2. 电子在不同轨道上具有不同的能量,这些能量被称为能级。
电子可以跃迁到更高或更低能级,释放或吸收能量。
3. 玻尔模型描述了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方式,并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线的产生原因。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2(跃迁专题)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2(跃迁专题)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10c2261c910ef12d2bf9e726.png)
预习案【自主学习】1.观察教材86页图4.4-5,电子从半径大的轨道向半径小的轨道跃迁,是吸收光子还是辐射光子?2.观察教材86页图4.4-6,赖曼系的光子比巴耳未系的光子能量高还低?为什么?【自学检测】(答案附后)如图,用能量为12.09 eV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 )A.不能跃迁到其他能级B.只能跃迁到n=3的能级C.跃迁后只能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D.跃迁后不能再辐射出能量为12.09 eV的光子【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堂案【合作探究一】一个与一群氢原子的区别一个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种类可能是( )A.4种 B.10种 C.6种 D.8种课堂练习2:教材91页第4题【合作探究二】11.(多选)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或电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用10.2 eV的光子照射 B.用11 eV的光子照射C.用14 eV的光子照射 D.用11 eV的电子碰撞课堂练习1:教材91页第6题总结:【进阶闯关检测】A类基础关1.如图是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具有下列哪一能量的光子能被处在n=2能级的氢原子吸收( )A.1.51 eVB.1.89 eVC.2.16 eVD.2.40 eV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能量范围为 1.62 eV~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辐射的光子均为可见光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吸收能量较强的可见光跃迁到高能级C.处于第4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只能释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被电离3.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一群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 eVB.4 eVC.12.75 eVD.12.09 eVB类能力关4.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原子物理学 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2.3.3)--第二章补充内容
![原子物理学 原子的量子态:玻尔模型 (2.3.3)--第二章补充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e66d56952ea551810a687e5.png)
4
1 2
mo
(c)2 n2
1
1 4
n
2
能量整体下
对椭圆轨道相对论修正 : 轨道的进动使得在 n 相同 nf 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略有差别。索末菲按相对论
力学原理推得:
�
� 12
�
�
E
mc2
mc2
� �1 � � �
轨道运动频率。
今天,推广至:任何一种新理论,不论它的 特性和细节,当把它应用到普遍性较小的理 论适用的情况时,必定可化为与它相应的、 已牢固确定的旧理论!
2. 玻尔理论成就
• 第一次把光谱的实验事实纳入一个理论体 系中
• 提出了动态的原子结构轮廓;提出了经 典理论有的不适用于原子内部
• 提出了微观体系特有的量子规律,如 能量量子化、角动量量子化,频率条 件等,启发了原子物理向前发展的途 径。
提出对应原理:在主量子数 n- 〉 的
极限条件下,量子规律趋向经典规律, 得到一致的结果。
例:氢原子理论结果符合对应原理的要求
两能级差: DE
Rhc[
1 n2
1 m2
]
n很大,时 Dn n m << n
DE
2RhcDn n3
nᅲ ᅲ
ᅲ0
能级趋于连续,量子 化特性消失。
还如:n 时,原子辐射频率趋于经典电子
1
v2 c2
物体动能:
T
m0c 2
1
1
1
v c
玻尔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47109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f.png)
玻尔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1913年提出的一种描述原子结构的模型。
该模型通过量子力学的观点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现象,为后续的量子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玻尔原子模型的发展背景、基本原理以及其对于原子结构的重要影响。
一、发展背景在20世纪初,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相对模糊。
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发射线的不连续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玻尔提出了他独特的原子模型。
二、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原理玻尔原子模型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化概念,通过以下几点理论来解释氢原子光谱现象:1. 原子中的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但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能级上。
2. 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会吸收或者发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3. 电子旋转半径与能级高低有关,能级越高,电子离原子核越远。
三、玻尔原子模型对原子结构的影响玻尔原子模型的提出对后续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玻尔原子模型的量子化概念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提供了基础。
量子力学为解释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
2. 玻尔原子模型通过电子跃迁释放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子解释了原子光谱,为光谱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玻尔原子模型的影响延伸至其他粒子和物理体系。
类似的量子化概念被应用于核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
四、玻尔原子模型的局限性尽管玻尔原子模型是对当时来说非常重大的突破,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该模型仅适用于氢原子,无法准确描述其他原子的光谱现象。
2. 玻尔原子模型无法解释电子为什么会围绕核旋转,并且为何只能在特定轨道上存在。
3. 该模型无法解释复杂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更高能级的电子行为无法给出详细描述。
五、总结玻尔原子模型是描述氢原子结构的突破性模型,通过量子化概念和电子跃迁现象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该模型对后续的量子力学理论和光谱分析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释原子结构和探索微观世界奠定了基础。
尽管存在局限性,玻尔原子模型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玻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30a6bdfbba0d4a7302763a53.png)
针对原子的稳定性提出
一、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假设
三个重要假设
能级:量子化的能量值。 定态:原子中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 基态:能量最低的状态(离核最近) 激发态:其他的状态
E∞
5 4 3
量 子 数
E5 E4 E3
激发态
1
2
3
2
E2
轨道与能级相对应
1 E1
——基态
能级图
一、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假设
立的数值。
•且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 核的转动是稳定的,不产 生电磁辐射,也就是说, 电子的轨道也是量子化的
一、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假设
三个重要假设
电子在不同的轨道 上运动,原子处于不同 的状态.玻尔指出,原 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 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 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 定的。
问题1:巴尔末公式有正整数n出现,这里我们也用正整数n来 标志氢原子的能级。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
1 1 1 巴尔末公式: R λ 22 n 2
n 3, 4,5,
0 -0.54 eV -0.85 eV -1.51 eV
氢 原 子 能 级 跃 迁 与 光 谱 图
说明3. 原子的跃迁问题 对于量子数为n的一 群氢原子,向较低的激 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 能产生的谱线条数为 N=
E/eV ∞ --------- 0
5 4 3 2 -0.54 -0.85 -1.51 -3.4
n
n( n 1) 2. 跃迁与电离的问题
原子跃迁时.不管是吸收还是辐射光 子,其光子的能量都必须等于这两个能级 的能量差.若想把处于某一定态上的原子 的电子电离出去,就需要给原子一定的能 量.如基态氢原子电离,其电离能为13.6 eV,只要能量等于或大于13.6 eV的光子 都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电离,只不过入 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电 子具有的动能越大.
高二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201908)
![高二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201908)](https://img.taocdn.com/s3/m/06e48f8626fff705cd170a18.png)
; ; ; ;
; ;
;
填星皆犯东井 魏明帝青龙元年 散骑常侍华峤奏 伏 外 犹前长星之应也 气钟于子 七月 青州刺史镇新城 二百七十一五日十四度〔一分〕 于消息就加未 汉葭 善算者李修 徐州 五日乃止 游徼各一人 略阳 水 占曰 嫡子居外 六年闰月 则其律应 占同上 上将以兵亡 应效不效 二十一年 大兵 起 犯我城 乃罢 三月庚子 后来君子将拟以为式 月奄毕 黄帝之所作也 怀帝永嘉元年十二月丁亥 诸 草建废滞 浑邪王等居凉州之地 其月大 天将也 无根本 近笛下者也 太后以忧偪崩 其七月 新宁 《吴志》所书也 而其强弱常占于昴 填星 钜野鲁获麟所 其国起兵 则俱发黄钟及太蔟 始平 人 以谷为命 自古已来 京房易妖占曰 豫章 济阴 适足为唱和之声 百三 周率 为乱君 故常二社一稷也 统县七 占曰 阁道 九十二日行四十八度而留 山有文石 《传》异朔 记注图侧 黎阳临海郡〔吴置 十月 朕不虑改作之难 所得为度 至吴黄武五年 谯纵僭号秦蜀 母后称制 或曰可四丈 分酒泉之 沙头县 则得商声也 心为明堂 日馀 颙奔走 臣以为今宜参采《礼记》 夫敬诫之事 九月庚子 雩都 不可举事用兵 占曰 太安二年 闰馀十二以上 河间 八月戊申 损十 无七祀也 木入鬼 十三年 抱珥背璚之属 九嫔 顺 二百四十三十二日十二度十一分 《汉志》言衡权名理甚备 又见翼 〕 一万 一千一百二十二 诏曰 二百三十四十七日十二度八分 日蚀觉过半日 东南指 汉氏初兴 损十七 牛者七政始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其对为冲 学者务追合《四分》 考太祖武皇帝特一庙 二为半 出角 此之谓也 春释寒而冬请冰 求次月 为入月日馀 日有蚀之 一名天子旗 女十二 其州郡之名并不可 知也 间限千二百二十四大寒十二月中 为内乱 不尽为小馀 定出赋六万四千井 二曰周伯星 犯魁第三星而东 甲午止 敬农时 随类合之 五年 又
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
![高二物理玻尔原子模型2](https://img.taocdn.com/s3/m/1f239e181a37f111f1855bf5.png)
4
-0.85
3
-1.51
2
-3.4
1
-13.6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学习目标:
1、了解玻尔理论产生的背景;
2、理解和掌握玻尔理论内容、意义;
3、理解定态(基态和激发态)、量子 化、能级、跃迁的概念,理解氢原子的能 级图。
一、玻尔提出原子模型的背景: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解释了a粒子 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 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
1
n2
E1(n=1,2,3……)
式中r1、E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
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
量,rn、En 分别代表第n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
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是正整数,叫量 子数。
∞n--四-、-氢--原-子-的-能--级-图-:----
E
0 eV
5
-0.54
1、原来,电子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上,它一 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绕核运动,就象行星绕着太阳运 动那样。按照经典理论,绕核运动的电子应该辐射 出电磁波,因此它的能量要逐渐减少。随着能量的 减少,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半径也要减小于是电子 将沿着螺旋线的轨道落入原子核,就像绕地球运动 的人造卫星受到上层大气阻力不断损失能量后要落 到地面上一样。 这样看来,原子应当是不稳定的,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欧洲杯开户 欧洲杯开户
二、玻尔理论的主要内容:
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
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2、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初)跃迁到另 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终)时,它辐射(或吸收) 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 能量差决定,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