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大作业-转向节机械加工工艺及关键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转向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

转向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

转向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1.课题意义及目标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既要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同时也要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一个良好的加工工艺安排和工艺装备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转向节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完成主要工序的工艺装备设计,为以后从事机械制造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

2.主要任务(1)编制转向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3)绘制工艺装备结构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

3.主要参考资料[1]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2]张展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3卷)[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3]袁哲俊主编,《金属切削用具》[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进度安排审核人:年月日转向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摘要:本论文制订了转向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完成了铣转向节主销孔外侧两端面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方案时通过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了毛坯的制造形式,拟定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最后,制订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文件;在设计专用夹具时,首先确定了定位方案,选择了定位元件,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再计算了切削力与夹紧力,最后,设计出该工序的专用夹具。

关键词:转向节加工工艺专用夹具The design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equipment for steering knuckle partsAbstract :This paper developed the steering knuckle of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completed the milling steering knuckle king pin hole lateral two transverse process of special fixture design. In mapping out the machining proces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of parts, determine the blank form of manufacturing,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route is worked out. finally, I developed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documents. When designing special fixture, I first determine the positioning scheme, chos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a positioning error analysis, and calculate the cutting force and clamping force, finally, the process of special fixture design.Keywords: Steering knuckle ,Process of the craft,special fixt目录1 绪论 (1)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2.1 零件的分析 (2)2.1.1 零件的作用 (2)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2.2 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 (5)2.3 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工序 (6)2.4 辅助工序 (6)3 工艺路线的制定 (8)3.1 机械加工工序 (8)3.2 制定工艺路线的依据 (8)3.3 工艺路线的确定 (8)3.3.1 拟定工艺路线 (9)3.3.2 机械加工余量 (12)3.3.3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13)3.3.4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4 夹具的设计 (16)4.1 转向节铣主销孔外侧面夹具的设计 (16)4.2 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16)4.3 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16)4.4 铣主销孔外侧两端面到225mm的基本工时与切削用量 (17)4.5 底座的设计 (18)4.6 夹具精度分析 (19)5 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1绪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转向节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证车辆安全稳定地行驶。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转向节的制造和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改进。

本文将从机械加工技术和发展两个方面来介绍汽车转向节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转向节是一种典型的机械零件。

它需要通过机械加工来完成加工和制造。

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车、铣、磨、钻、刨等工艺。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加工可以通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和数控钻床等设备来完成高精度的制造和加工。

数控机床采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加工过程,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和自动化的加工。

它们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micron或sub-micron级别,并能够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制造。

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趋势,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工业的主流。

另外,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也不应该被忽视。

因为古老的机械加工技术确实可以在很多时候发挥特殊的作用,比如在大规模加工中。

尽管如此,现代的机械加工技术和数控技术威力更大,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二、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转向节的制造和加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转向节的制造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它们具有高度的精度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向节的制造和加工工艺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升级。

在制造材料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使用轻量化材料来生产汽车,因此转向节的制造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轻量化材料,如镁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等,已经广泛用于转向节的制造中。

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特性,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在生产工艺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线已经得到广泛采用。

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另外,新的生产工艺、如挤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型等等也得到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的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演进,车辆制造技术和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也将不断提高,同时汽车转向节的制造和加工技术也必将持续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汽车转向节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负责将方向盘转动的力转换成车轮的转向动作。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转向节的功能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还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一直是汽车制造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车架件的铸造、精密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工艺过程。

铸造是汽车转向节制造的第一道工序,铸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转向节的使用性能。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合金的成分和浇注工艺,以确保转向节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精密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对转向节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精密加工,以确保其精度和表面质量。

在热处理工艺中,需要对转向节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淬火、回火等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转向节各部件进行严格的配合和装配,以确保其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材料方面,随着新型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转向节的轻量化和高强度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新型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汽车的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还可以提高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在加工工艺方面,随着数控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转向节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应用,使得转向节的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在几微米以内,满足了汽车制造对零部件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在热处理工艺方面,传统的火焰淬火和回火等工艺被先进的等离子渗碳和等离子氮化等技术所取代,使得转向节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汽车转向节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机械制造工程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实习报告 part3

机械制造工程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实习报告 part3

四典型零件转向节4.1 零件的功用转向节(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

转向节按装配位置可分为左、右转向节两种。

左转向节的上、下耳部各有一分别用于安装转向节上臂和下臂的锥孔,而右转向节只在下耳有一个安装下臂的锥孔。

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撑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

在汽车行驶的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

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转向节形状复杂,集中了轴、套、盘环、叉架等四类零件的结构特点,主要由支承轴颈、法兰盘、叉架三大部分组成。

支承轴颈的结构形状为阶梯轴,其结构特点是由同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面,以及与轴心线垂直的轴肩、过渡圆角和端面组成的回转体;法兰盘包括法兰面、均布的连接螺栓通孔和转向限位的螺纹孔;叉架是由转向节的上、下耳和法兰面构成叉架形体的。

1.2主要加工表面和技术要求转向节结构复杂,强度要求高,材料一般采用40Cr或者40MnB等合金结构钢,此材料经过调质处理和表面淬火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

支承轴颈部分:支承轴颈部分精度要求高的部位有四个外圆、两个端面、两处四角。

端面对轴心线有垂直度要求。

油封轴颈及端面,油封轴颈对轴心线有同轴度要求,其端面对轴心线有垂直度要求。

油封轴颈表面容易磨损,要求表面硬度高。

因此,在此区域要求中频淬火,淬硬深度为3~6mm ,硬度为53~58HRC 。

两处圆角要求具有高的强度。

除了刹车盘止口外,上述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0.8。

m此外,在轴颈端头有螺纹,为了装螺母锁环,在螺纹全长上铣出平台,保证尺寸。

法兰盘部分:法兰盘的功用是和刹车盘相配合的,其上有均布有螺钉孔。

轴心线是螺钉孔和限位螺钉孔位置度的测量基准,因此,应以加工后的支承轴颈为定位基准加工螺钉孔。

法兰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超差将导致刹车是摩擦片于刹车毂贴合性差,影响刹车性能。

限位螺钉孔与轴心线在同一水平面内,限位螺钉控制前轮的转向角。

法兰背面因锻造拔模角是斜面,为了保证螺母端面与法兰贴合性好,每个螺钉孔端面均锪有沉孔。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摘要】汽车转向节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的历史发展,然后分析了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创新技术的应用,并重点阐述了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

结论指出,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发展方向将不断探索创新,为汽车工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转向节、机械加工技术、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创新探讨、应用、重要意义、未来发展方向、技术支持。

1. 引言1.1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概述汽车转向节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起到连接转向轴和转向架的作用,可以使车辆的转向动作更加灵活精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创新。

本文将对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探讨其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在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历史回顾中,我们将回顾从最早的手工加工到现代的数控加工技术的演变,介绍各个时期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分析技术的发展对汽车转向节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在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现状分析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当前主流的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和技术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在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中,我们将展望未来汽车转向节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探讨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等新技术对加工领域的影响。

在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创新探讨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创新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汽车转向节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在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中,我们将介绍汽车转向节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探讨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历史回顾汽车转向节是汽车悬挂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主要负责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传递给车轮,从而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1. 引言1.1 汽车转向节的定义汽车转向节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司机的转向操作转化为车轮转向的动作。

汽车转向节通过传动组件和连接杆等部件,实现了转向机构的传递和变速功能,从而使车辆在转弯时保持稳定和平衡。

汽车转向节一般由铸铁、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等特点。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汽车转向节的设计和加工工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转向节的定义不仅包括其在汽车中的功能和作用,还包括其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汽车转向节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

汽车转向节的定义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对汽车转向节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不断提高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汽车行驶安全和舒适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汽车转向节的重要性汽车转向节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承担着转向系统的转向、稳定和控制功能。

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舒适性,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汽车转向节在车辆行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控制车轮的转向角度,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指令准确行驶,保证了行驶时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有效地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负担。

汽车转向节还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灵活性,使车辆更容易进行转弯和变道操作,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行车体验。

由于汽车转向节的重要性,制造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通常会对其进行精准的加工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只有确保汽车转向节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才能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对汽车转向节进行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提升汽车转向节的质量和性能,确保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对汽车转向节的机械加工工艺、材料选择与加工方法、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转向节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转向节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转向节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姓名学号所在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年月日目录摘要 (3)关键词: (4)ABSTRACT (4)KEY WORDS: (4)一.数控车床概述 (4)1.数控车床概念 (4)2.数控机床的组成 (5)3.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5)二.转向节的结构分类和发展状况 (6)1.转向节分类 (7)2.转向节的应用范围及发展 (7)3.转向节国内外研发现状 (8)三.转向节数控车加工的工艺分析方法 (8)1.工艺分析的流程与方法 (9)2、转向节的结构与工艺性分析 (9)2.1基准的定义 (10)2.2 定位基准的选择则 (10)2.3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1)2.4形位公差和加工要求的分析 (12)四、机床的选择原则 (13)五、数控车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14)1.刀具的选择与工艺分析 (14)2.数控车加工转向节刀具的选择 (15)六、数控车转向节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6)1.工艺规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16)2数控车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的分析 (17)七.数控车削过程中的工艺方案与问题 (19)1.数控加工工序 (19)2.车刀刀位点的选择 (19)3.分层切削时刀具的终止位置 (20)4.“让刀”时刀补值的确定 (20)5.可转位刀具刀片形状的选择 (20)6.切槽的走刀路线 (21)7.问题综合分析小结 (21)八. 个人小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摘要数控车床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且自动化程度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零件加工极高,可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控机床可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加工,因而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设计是关于数控车削加工转向节的加工工序,流程及其工艺分析。

转向节(30Q02)机械加工操作指导书1

转向节(30Q02)机械加工操作指导书1

转向节(30Q02)机械加工操作指导书知识目标;1.了解转向节机械加工加工工艺路线及各工序间的关系2.掌握转向节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3.了解转向节本工序加工的方式、方法4.熟悉转向节本工序的工序内容5.掌握文明安全生产的基本内容技能目标;1.掌握转向节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工步)2.掌握转向节本工序所用机床的基本操作及调整方法3.能使用转向节本工序所用夹具正确安装工件4.能熟练使用转向节本工序所用量具操作过程: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1.机床启动前检查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然后接通电源;2.检查机床上夹具是否安装正确,清理定位表面,夹具元件是否完整齐全;3.准备好工件毛坯,按要求摆放量具及辅具;4.启动机床低速空运转,并对机床加油润滑。

如有异常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检查原因。

二、加工过程1.安装工件;2.加工工件;三、加工结束1.关闭电源,调整机床复位;2.清除切屑,清扫机床、场地卫生;3.整理半成品,工装、刀具、量具放置到位。

情感要求:1.尊敬师傅和指导老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保持工作环境的文明氛围,保证正常有序的工作环境2.爱岗敬业,严格遵照岗位职责和要求操作设备,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熟悉工序卡的工艺要求,严格执行本工序工艺规范,实现优质高效3.安全操作,认真穿戴工作服装,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清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4.工作效益,积极主动工作,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实现效益最大化知识标准:1.公差和制图方面:能识读转向节零件图和本工序工序图,理解工序图中的各种符号和技术要求,熟悉工艺文件2.工艺方面:掌握转向节零件本工序的装夹、刀具的对刀方法,掌握本工序各表面加工的操作方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掌握工序尺寸与零件图要求尺寸的关系,熟悉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和粗糙度,了解本工序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3.工艺装备方面:了解转向节本工序夹具的组成、操作应用,掌握转向节本工序采用的装夹方法,加工中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的正确选择4.检测知识:掌握转向节本工序各种表面的尺寸测量和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附:各工序加工步骤和要求工序一:粗钻顶尖消气孔一、工序简图二、机床及工装机床:Z5140夹具:三爪卡盘辅具:T型螺栓、压板、活动扳手200刀具:¢38莫氏4号锥柄钻量具:0~150高度游标尺三、加工过程(同时加工的件数:1件)1.按图用三爪夹盘装夹工件2.钻孔¢38×7达工序要求工序二:铣长短一、工序简图二、机床及工装机床:普车CA6140夹具:铣尾端面夹具辅具:拉杆、活动扳手250刀具:¢80机夹端面铣刀量具:0~200高度游标尺三、加工过程(同时加工的件数:1件)1.按图在铣尾端面夹具上装夹工件2.铣杆部尾端达工序要求(保证长度191±0.5,粗糙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大作业2
大批生产转向节机械加工工艺
及关键问题分析
院(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
学号:
班号:
2012 年5 月
1.题目及要求
(1)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工序安排)
a)①工艺方案分析(加工重点、难点)
b)②工序编排(加工顺序、内容)
c)③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2)关键问题分析(Ⅰ、Ⅱ、┅、┅)
①加工工艺问题
②装夹问题
③生产率问题
④新技术
(3)解决关键问题的工艺措施(参阅资料)
(4)零件三维图及二维工程图
2. 工艺方案分析
此转向节有多处加工表面,且空间位置复杂,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根据待加工表面的分布和特点,可以把这些加工表面分为三组。

分别为杆部及法兰盘、体部和转向臂。

现分述如下:
(1) 以中心孔定位加工法兰盘及杆部
以车削为主,配合磨削完成M20×(有效长度)端头螺纹,ϕ28−0 .15−0 .03轴颈,
ϕ44−0 .15−0 .03轴颈,ϕ56−0 .15−0 .03轴颈以及端面A 、B 、C 、D 、E 、F 和倒角的加工。

(2) 以ϕ28−0 .15−0 .03、ϕ56−0 .15−0 .03轴颈、中心孔以及端面A 定位加工转向节臂部和体部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转向节臂上和体部凸台处ϕ15销孔、16±铣扁、ϕ45 0
+0 .05主销孔及其端面,体部ϕ26沉孔和M20×上的销孔。

(3) 以ϕ45 0
+0 .05主销孔及其端面定位加工的体部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ϕ20凸台及上面的M10螺纹孔,体部的上下锥孔,法兰盘上4个螺纹孔间距42的两R10凸台及其上的ϕ 10. 3螺栓孔和主销孔铣断。

这些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包括:
1) ϕ45 0+0 .05主销孔,位置尺寸910
+0 .5; 2) 端面F ,位置尺寸72 −0.5 0;
3) 上下螺栓孔ϕ10. 3~10. 5,位置尺寸26±;
4) 转向节臂部销孔ϕ15位置尺寸124±;
5) 体部ϕ26沉孔,保证尺寸18±;
加工重点:由于主销孔和法兰面、轴颈是其他加工表面精加工的尺寸基准和定位基准,其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

因此采用互为基准的方式进行加工。

即先以轴颈和法兰面为定位基准加工主销孔,再以主销孔为定位基准加工法兰面和轴颈。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上述的加工表面,可以按照上述的先后顺序,借助专用夹具在通用机床上加工完成。

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加工设备的选择
X62W型卧式铣床,车床、磨床。

基准的选择
基准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部分加工表面的基准选择见表1。

(1) 粗基准的选择。

转向节零件形状复杂,但是体部与转向节臂部的加工表面都是以轴颈的中心线为设计基准的,因此,可以先按照轴类零件选择外圆作为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

尽量使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该转向节零件形状不规则,加工表面分散;既要适应大批生产,同时又是针对于一套转型生产线而进行工艺路线设计,因此采用通用机床(部分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的方式,按照基准统一的原则,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质量要求为目标,制订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工序I.钻中心孔;
工序II.粗车外圆ϕ 46,ϕ 58及其端面B、A;
工序III.粗车外圆ϕ 22端头螺纹外圆,ϕ30轴颈及端面C、D、E,保证长度尺寸±,50;
工序IV. 精车ϕ44、ϕ56−0 .15−0 .03及ϕ28−0 .15−0 .03轴颈及其端面A 、C 和倒角,车端头
螺纹M20× 6h ;
工序V. 中间检查M20×端头螺纹(有效长度);
工序VI. 铣16扁,保证厚度16±;
工序VII. 钻主销孔;
工序VIII. 粗车主销孔ϕ45;
工序IX. 车端面,保证尺寸41±(采用样件对刀),倒角1×30;
工序X. 半精车、精车ϕ45 0
+0 .05主销孔; 工序XI. 检验ϕ45 0
+0 .05尺寸; 工序XII. 铣ϕ26沉孔,保证尺寸18± ;
工序XIII. 钻、扩、铰沉孔处ϕ15销孔;
工序XIV. 钻、扩、铰臂部ϕ15销孔;
工序XV. 钻法兰面螺纹底孔ϕ 及攻螺纹4-M8×、倒角1×45; 工序XVI. 检验M8× 对基准面的位置度;
工序XVII. 轴颈高频淬火;
工序XVIII. 精磨轴ϕ28−0 .15−0 .03轴颈,表面粗糙度 Ra/um ;
工序XIX. 检查ϕ28−0 .15−0 .03尺寸;
工序XX. 铣端面F ,保证72 −0.5 0尺寸;
工序XXI. 铣ϕ20凸台,保证±,表面粗糙度 Ra/um ;
工序XXII. 铣两端面,保证42±,表面粗糙度um ;
工序XXIII. 钻M10×螺纹底孔;
工序XXIV. M10×螺纹底孔倒角1×45;
工序XXV. 攻螺纹M10× 6H;
工序XXVI. 钻ϕ10. 3~10. 5螺栓孔,保证孔位20±,26±;
工序XXVII. 铣开口,保证3±,15±,表面粗糙度um ;
工序XXVIII. 清洗;
工序XXIX. 最终检验。

4.关键问题分析
加工工艺问题
以间距尺寸为42±的两R10凸台两端面加工为例,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决定用两把硬质合金镶齿三面刃铣刀同时进行加工。

设计专用夹具进行定位和夹紧。

装夹问题
在加工工艺方案分析第二组加工表面时,由于零件较复杂,为了提高工件定
−0 .03轴颈限位的稳定性和刚度,保证位置精度,采用重复定位的方式,即:ϕ56−0 .15
制了Y⃡、Z⃡、Ŷ,Ẑ,法兰面A限制了X⃡、Ŷ,Ẑ、中心孔限制了X⃡、Y⃡、Z⃡、X̂、Ŷ,Ẑ。

其中以轴颈和端面定位为主。

生产效率问题
该转向节加工涉及的表面较多,需要多次装夹,经二十余道工序完成。

具体生产效率需结合每个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选择和走刀次数、装夹方式等信息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李旦,韩荣第,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
[2].王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