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人口论战:“放开失控论”“人口过多论”“人口数量不重要论”误导社会
人口论战:“放开失控论”“人口过多论”“人口数量不重要论”误导社会
人口政策: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人口形势因人为拖延愈加严峻
➢ 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央对人口问题有了新的全面认识,但仍有不少人以各种 理由反对生育政策调整,政策阻力很大。
➢ 人口形势因政策拖延而愈加恶化,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大减近40%, 随着未来二孩政策效应彻底消失等,中国总和生育率恐下滑至1.0-1.2左右。 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面对渐行渐近的人口危机,生育政策越早调 整越好;因为每推迟一年、人口就老一岁,调整将更为艰难。
人口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建议
概述
➢ 2020年10月,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 性”。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生育政策面临重大调整。
➢ 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兴衰和民众福祉,是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不谋 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 的命运和前景取决于人口,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视为国难。从形势论, 人口危机渐行渐近,成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 上述情况导致原本应在2010年前后出现的第四轮婴儿潮消失,近年出生人口 不断创历史新低,2019年仅为1465万,预计2025年将降至不到1100万, 2050年、2100年分别降至800万、400万左右。
人口形势:总量危机和结构性危机并存
➢ 2)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社会问题凸显。1982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 比(女性=100)严重偏离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过110,2000年 接近118,之后一度超过120,目前仍在110左右。
高中地理人口问题
高中地理人口问题人口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人口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人口的概念、人口增长与减少、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地理中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的概念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居民总数。
在地理学中,人口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特征,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理现象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口增长与减少人口增长与减少是人口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口增长主要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自然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人口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出生和死亡之间的差异而发生的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死亡率下降,导致自然增长率较高。
而在发达国家,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值。
人口迁移也是人口增长与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国际人口迁移等不同类型。
人口迁移对于人口增长与减少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可以缓解农村人口过剩的问题,但也会给城市带来人口压力和社会问题。
三、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人口问题的核心之一。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和人口密集区等概念。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的高低取决于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比例。
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度较高。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密度较低。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底部与中部的宽窄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
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
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判读流程】图表信息获取【尝试解答】(1)B (2)B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问题
3.适度人口的提出
人口学家阿尔弗雷·索维认为,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是“一个最令人 适度人口 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在最有力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 即人口平均产量和收入最高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福利的人 口。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特点: 1)生态、经济和社会适度人口的多为特性; 2)不仅仅是指人口规模的适度; 3)客观上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和要求,即人们不应该再在某一 国家和区域范围内孤立研究该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而是 把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
四、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均衡型 社会”的提出
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在稳定人口系统内部诸要素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 人口均衡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探求与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等要素相关的人口发展与经 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平衡的社会发展模式。
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人口问题的实质就 是人口发展不均衡,而人口政策的目标就是纠正不均衡,引导人口走向 新的均衡。” 李建民(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促进人口均衡发 展的人口调控手段、经济社会手段和科技手段要形成统一的合力,后两 个间接手段更为重要。” 穆光宗(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坚持以人为本,从促进人的全面的角 度考量人口均衡发展的意义,实现人口发展的五大统筹。” 人口是制约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硬约束”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53 1964 1982 1987 1990 1995 2000 2005 总抚养系数 少儿抚养系数 老年抚养系数
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专题十:人口
专题十:人口·考点回顾:一.人口增长模式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地区分布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型)高高低缓慢热带原始森林土著居民加速增长阶段(传统型)高下降上升迅速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增长减缓阶段(传统型)下降低下降减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低低低缓慢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注: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区别:①、从特征上区分“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三低,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约在 2.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2.0%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人口问题原因分析影响(社会问题)措施典型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加大对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发展减缓;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人口增长模式图因 素 淡 水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口迁移,如早期逐水草而居的迁移 土 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为寻找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和生态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社 会经 济 因 素经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经济布局调整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交通通信 其发展缩小了地区间距离,为人口大规模迁移创造了条件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的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三.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
名师精编版中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0 我国人口问题和生育政策(含解析)
【母题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第18-19题【母题原题】(湖南省怀化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据此回答18-19题。
18.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 B.我国人口东多西少C.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D.我国人口基数小19.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目的是()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18、A 19、D【试题解析】19、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原因是缓解目前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出现不平衡分布,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逐渐放开单独二胎,目的是要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是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故选D.【命题意图】该题以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为材料,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我国最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分析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名师点睛】单独二孩,指中国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如果前一胎为多胞胎,则不适于此政策)。
需要说明的是,单独两孩不等于单独二胎,如果单独夫妻第一胎已经生育了两个及以上子女(如双胞胎或多胞胎),就不符合单独两孩政策了。
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生育政策越宽松,人口老龄化缓解程度越大。
(2014-2015学年安徽省怀远县陈集中学八上期中测试题地理试卷)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人口构成图。
回答1-2题。
1.与十年前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不少。
专题10-世界的人口和聚落
编号: 班级: 姓名:【专题10】世界人口、聚落【考点归纳】●世界的人口 ●世界的聚落 【知识梳理】 一、世界的人口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 )的速度增长。
思考:“人口爆炸”是什么含义?2、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主要依据是人口的( )率,它可以通过( )率减去( )率来得出。
某地区2005年初为100000人,该年度该地区出生并成活了500个婴儿,而死亡人数为100人,那么该地区的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 )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 )。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大洲的是( )洲,最低的是( )洲。
4、衡量人口疏密的主要依据是( ),中国的人口密度是( )人/平方千米,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 )人/平方千米,属于( )的国家。
5、世界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 )、( )、( ) 等地区;而在干旱的( ),寒冷的( ),空气稀薄的( ), 原始的( )地区,则人口稀疏。
这说明人口分布状况与( )有密切联系。
从国家看,日本、新加坡等国人口分布( ),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口分布( )。
6、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会带来( )、( )、( )、( )、( )、( )等问题,主要在( )洲、( )洲和( )洲的一些国家。
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 )、( )、( )等问题,比如( )洲大部分国家,意大利、德国、瑞典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的( )增长。
7、世界人口不能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 )、( )相协调,与( )相适应。
二、世界的聚落:1、聚落主要包括( )和( )两种形式。
2、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 ),但是交通比较( )。
人口问题的辩论辩题
人口问题的辩论辩题
正方,人口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人口过多会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人口过多而导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其次,人口过多也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加剧,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比如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节育意识等。
反方,人口问题并非全球性问题,而是各国自身的问题。
首先,人口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增加。
许多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但仍然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其次,人口增长也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因为人口红利可以带动经济增长。
比如中国在上世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人口政策,不能一概而论。
名人名句:
“人口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
”——马尔萨斯。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经典案例:
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率得到控制,但也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应该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人口政策,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一、人口问题概况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它既包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也包括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
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
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的考查方式与内容有: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人均耕地、人均资源、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及解决措施。
其中以中国和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突出。
2、由于人口零及负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劳力的短缺,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化,以及政府相应的政策等。
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表现比较突出。
3、与人口结构有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就业结构,与人口增长相关的是年龄结构,与未来发展相关的是学历结构。
4、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垦,森林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淤塞等相关的生态问题。
以及农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造成的劳力短缺问题。
农村剩余劳力大量拥入城市(即城市化过程),民工的盲目流动带来的交通紧张、社会治安变差,住房紧张及其它社会问题。
5、国际人口迁移过程中带来的交化交流,种族问题,以及对迁入地经济繁荣的促进,社会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尤其要注意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路线及后果。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增长模式)判断1、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一、内涵:1、定义2、简介与背景3、实质表现二、我国面临人口问题:1、人口成本2、人口增长3、出生与死亡4、人口老龄化5、性别比失调6、人口素质7、单身意识三、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1、环境问题2、经济影响3、不堪重负四、解决对策1、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五、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1、关注2、欧盟3、日本4、美国一、内涵:1、定义:(1)、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快速变化,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人口数量问题,主要由非均衡生育(多子化和少子化)以及人口迁移造成,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
17胎,发展中国家2。
3胎)和调控迁移来解决.(3)、人口结构问题,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年龄(多子化、少子高龄化)、性别(男女比例失调)和收入(基尼系数高、中产塌陷)结构问题。
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
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来解决.人口性别结构问题,只有通过限制堕胎来解决。
人口收入结构问题,原因较复杂,但最终都只有通过壮大中产阶层,使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解决。
(4)、人口分布问题,主要包括大城市病、高密度连绵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片乡村缺少就近(200公里内)特大城市辐射带动的发展难题、生态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高密度大流量的人口迁移等问题.人口分布问题,主要是通过城镇化的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来解决。
2、简介与背景:(1)简介: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背景: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当时的人口要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75%.这一被广泛引用的统计结果过于受20世纪人口爆炸的影响—-比例实在是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考点二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1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可以分为自然结构,指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指人口的婚姻、家庭、民族、职业、教育程度等;人口的地域结构,指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都会反映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上。
总体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保持相对稳定,欧洲甚至呈现负增长面临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3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婚恋观、生育观等,从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最终影响人口的发展。
外国文化中婚俗、宗教等对人口影响很大;中国文化对生育观念、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有较大影响。
注意点1.正确看待人口问题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关键不是数量的多与少、增长率的高与低,应该看其发展变化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相协调;缓慢的人口增长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过快的人口增长使社会经济不能满足人口的需求,这都是不合理的人口增长;所以评价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必须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来进行。
2.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1)我国的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④人口素质较低;⑤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我国的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七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期中复习专题:10 人口与人种(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期中复习专题:10 人口与人种一、单选题1.小丽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暂,头发多呈波浪状,肤色浅,鼻粱高,嘴唇薄,游览过程巾,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小丽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 非洲南部B. 亚洲西部C. 亚洲东部D. 欧洲西部2.读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规律正确的是()A. 南半球多,北半球少B.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多C.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最多D. 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增多3.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
读下面图1,图2,回答蚊题。
(1)根据图1推断,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丘陵C.高原D.山地(2)根据图2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4.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②气候适宜,四季如春③地形多样,没有地震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哪个不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A.亚洲南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2)下列不属于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是()A.地处中低纬度B.平原为主的地形C.位于内陆地区D.气候温暖湿润6.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A. 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B. 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C. 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D. 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7.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A.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B. 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C. 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D. 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8.下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对它们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都分布在中高纬度B. 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C. 都分布在平原地区D. 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9.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色人种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A. 欧洲西部B. 东亚、东南亚C. 非洲的北部D.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10.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②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③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一个地区人口数/该地区面积④人口密度的单位是“人/平方千米”⑤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反之亦然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③④D. ①③⑤11.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人口问题
中国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包括哪些?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
"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
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
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8.16 亿人)。
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1400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
未来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16 亿;有8 ―10 亿劳动力;有2.5 亿老人。
这构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
中国人口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的双重挑战。
中国人头上有两颗"人口炸弹":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1400 ―1500 万人。
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997 年,中国60 岁以上老人1 亿多,占总人口的10%,到2040 年预计将达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 岁以上的人口是20 多岁人口的2 ―3 倍。
我国15 岁以上人口中,有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21 世纪前半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率仅68%,有500 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400 多万,每年产生200 万新的文盲。
第三课 第二框 我国的人口问题
第三课第二框我国的人口问题1. 简介人口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独特的人口挑战。
本文将围绕我国的人口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人口增长速度、老龄化问题及其带来的挑战,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2. 人口增长速度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非常迅速,这主要归因于生育率高、死亡率下降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尽管如此,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庞大,且人口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3.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
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而年轻劳动力的比例逐渐下降。
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的数量较快增长。
这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年轻劳动力人口,这给社会养老、医疗、经济和就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老年人口多、长寿的现象也导致了养老金支付的困境。
同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愈发凸显。
解决老龄化问题对于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5. 政府的应对措施我国政府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
首先,政府逐步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以提高出生率。
此外,政府也鼓励年轻人多生育子女,提供相应的福利和政策支持。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的投入,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提出了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政策,以平衡城乡人口的发展。
6. 结论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人口练习题
人口练习题一、填空题1. 人口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的________总数。
答:人口。
2.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答:中国。
3. 人口出生率指每年出生的婴儿人数与该地区总人口的________。
答:比例。
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________因素。
答:社会和经济。
5. 人口密度是指某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该地区的________之比。
答:面积。
6. 人口流动主要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这种流动分为人口________和人口________。
答:迁入,迁出。
7. 人口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水平、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以及________。
答:就业状况。
8. 人口政策是指国家对本国人口发展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政策,主要包括控制________、调控人口________和促进人口合理________等方面。
答:人口数量,结构,流动。
9. 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________问题,也是一个________问题。
答:单个国家,全球性。
10. 人口红利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超过非劳动力人口数量时,可以通过有效的________来实现经济增长。
答:就业。
二、问答题1. 请简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增加,推动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还可以扩大内需市场,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推动经济的循环往复。
然而,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超出了经济的容纳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请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寿命的延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压力的增大,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福利保障。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专题辅导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一、专题概要1.重点: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如何控制、控制的目标等。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
2.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
3.热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问题、迁移问题等。
4.要点:人口增长特点、分布特点、迁移、计算、人口问题等。
二、知识结构(一)人口增长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亿;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亿。
2.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十分(),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亿。
中国人口在1578年以后迅速增长,特别是()年以后,人口直线增长,20世纪末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政策实施的结果。
(二)人口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率-人口()率。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这些人口所在面积(三)人口分布1.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人口分布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在欧洲、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
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人口就稀少。
(四)人口迁移从农村迁往城市:原因是城市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有较好的()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
(五)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控制人口的措施是实行(),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养老、退休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孤单困苦。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得越快越好B.人口增长得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的增长是不可控制的〈解析〉本题从表面上看是说人口的增长,实质是考查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问题方面的知识。
看美国如何人口普查:10个问题10分钟
看美国如何人口普查:10 个问题10 分钟看美国如何人口普查:10 个问题10 分钟(2010-11-0800:00:55) 新浪博客2010 这个年份凑整,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三个大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人口普查。
三国的领导人都在第一时间参加了普查,还都留下了珍贵照片。
从照片上看,中国、俄罗斯的人口普查方式是由普查员提问做记录的方式完成,而美国的普查方式则是由本人填表格的方式完成。
美国的表格比较简单,号称“10 个问题10 分钟” (10 questions, 10 minutes,顺便说,美国的表格常常在一开头就告诉你填这个表大约花多少时间) ,而且告诉你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
今天的博客文章就请各位花不到1 分钟时间来看看,美国人口普查的这1 0个问题:美国人口普查问卷( The Questions on the Form)1. 在2010 年4 月1 日这天,在这个住宅、公寓、活动住房有几口人生活、居住( How many people were living or staying in this house, apartment, or mobile home on April 1, 2010 ) ? ——我们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要得到2010年4月1日这一天准确的居民人口数。
2. 2010年4月1日这天是否有未包括在第一个问题内的其他人居住在这里( Were there any additional people staying here April 1, 2010 that you did not include in Question 1 ) ? ——自从1880 年起这个问题就包括在人口普查问卷当中,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确认没有包括在第一个问题中的人口。
3. 这个住宅、公寓、活动房屋是:贷款购买的、现金购买的、租的还是免费居住(Is this house, apartment, or mobile home: owned with mortgage, owned without mortgage, rented, occupied without rent)?——这个问题自1890 年就包括在人口普查问卷中,目的是了解房屋拥有比率这个国民经济指标。
人口与人口问题
世界的人种 1、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2、分布地区 3、总结
白种人
白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黑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黄种人
黄种人
黄种人
世界人种分布
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亚洲西部和南部 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洲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 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人口爆炸!
世界人口每年增加 8000万人
每天增加 21.92万 人
每小时增加 9132 人
每秒增加
2.5 人
人 口 问 题
A
交交通通拥拥挤挤!!
B
居住条件差!
墨西哥高速公路上拥挤的汽车
C
就业困难!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的贫民窟
D
饥饿贫困!
招聘会上,上万人竞争2000人的就业岗位
由于粮食的增长被增长的人口所抵消, 人均粮食提高很少,甚至减少。因此, 有部分人得不到足够的粮食。
人
口
过 多 、
1、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 房拥挤、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增 长
教育问题、医疗问题
过 快
2、环境问题:垃圾污染、水
带 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
来
的 3、资源问题:人均占有资源
问 题
量少、资源紧张或短缺
人口负增长存在的人口问题:
•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 •国防兵源不足……
不同的人口政策
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有的国家实行了生育 控制政策。例如,印度就采取了经济奖励,教 育普及等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把“实 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 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滨海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地理学案专题十——人口问题2009.5.15【重难点突破】一、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及标准3.人口构成:①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②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
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③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人口年龄构成的直观表现形式是人口年龄金字塔,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④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幼年人口+老年人口)/成年人口×100%。
一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之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或“机会窗口”。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经济和积累财富。
⑤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体现。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人口老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4.环境人口容量(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5.人口迁移: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6.我国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2)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2、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以及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
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1、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所以这几个地区人口密度都很高。
2、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墨西哥。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农业、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开发时间长短(历史因素)4、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养育众多的人口,(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近代,工业、交通、城市不断发展,成为人口稠密区5、欧洲人口稠密的原因: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
煤、铁资源丰富,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成“十”字形6、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
煤、铁资源丰富,大西洋沿岸优良的海港及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便利的水运,交通便利等。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7、我国人口分布:稠密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东南部稀疏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的西北部简单的说: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8、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地势相对低平,平原广阔,耕地多,土壤肥沃,气候好(距海近,降水丰沛),生产的粮食多,养活的人口多(重要耕作区),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9、我国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深处内陆,多山地高原,耕地较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或高寒气候,降水较少,大多是以牧业为的地区,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10、人口问题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日益严重等......和环境污染....、生活水平下降.....、就业困难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三、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
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得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死亡率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地上升。
(关键是分析生育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上孤单等。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原因:在人口再生产还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可参考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分析,主要是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入出生率高的原因。
)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等生活用品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解决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如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性别比,指的是男性人口对女性人口的百分比,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为105:100左右,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人口性别比高达116,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
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建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因素等。
(另外,战争可使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可使其降低等)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选择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建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
4.我国人口问题我国人口问题很复杂。
人才流失现象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人口性别比太大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更是多与少并存。
从人口增长情况看,我国人口问题有以下特点:第一,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增长的绝对量仍然很大,且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第二,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
上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第三,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高,这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第三,需同时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