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孝”的文本及其解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新议

合集下载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感悟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感悟

感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父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论语》中“学而”一章。

父道,是指父亲所秉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对子女的教育和关怀方式。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顺父母一直被视为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而“无改于父之道”更是对孝顺的最高境界的赞美。

对父道的理解和实践,不仅是子女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和文明传承的基石。

二、孝道的内涵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其内涵包括对父母的尊敬、关爱、扶养和孝顺。

尊敬父母,是指子女要尊重父母的言行和意见,要虔诚地对待父母,不得有怠慢之情。

关爱父母,是指子女应该用心去关心父母的生活和情感需要,体贴入微地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扶养父母,是指子女要尽力扶助父母,尤其是在他们年老体弱、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用尊重和爱心去对待他们。

而孝顺则包括对父母的顺从和听从,要尊重他们的意志和决定,不得有忤逆之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即是要在这些内涵上持续不变,不松懈不变心的坚守。

三、孝道的实践孝道作为一种美德和道德规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践和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孝道的实践形式也许有所改变,但其核心价值却是永恒不变的。

孝顺父母可以通过陪伴陪读,定期走访,聆听倾诉,尽孝尽责。

尊敬和理解父母的生活选择和价值观也是孝道的表现。

孝道还可以通过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来体现。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种种细节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孝道,比如每周陪伴父母散步、给他们做一顿饭、帮他们整理家务等等,这些看似平凡的行为,却是我们对孝道最真挚的表达。

四、个人感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十分重要的品德。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更是一种思想觉悟和品德追求。

个人认为,孝道是一种内心的感悟和道德层面的实践,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和体会,要用行动去实践和表达。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孝道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却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论语》孝道十三则

《论语》孝道十三则

《论语》孝道十三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孝的名言文言文加翻译

孝的名言文言文加翻译

1. 《孝经》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翻译:孝子的极致,莫过于尊敬父母。

2. 《论语·为政》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翻译: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

一方面因喜悦,一方面因担忧。

3. 《孝经·天子章》曰:“天子之事,莫大于尊亲。

”翻译:君王的事务,没有比尊敬父母更重要的。

4. 《孝经·孝治章》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翻译:孝道,始于侍奉父母,中于侍奉君主,终于成就自己。

5. 《孝经·广要道章》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

”翻译:孝子侍奉父母,平时要尽到敬意,养育时要尽到欢乐,生病时要尽到忧虑,丧事时要尽到哀痛。

6. 《孟子·离娄上》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翻译:孝子的极致,莫过于尊敬父母。

7. 《韩非子·说难》曰:“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无本不立,事之本也。

”翻译:父母是人的根本,人没有根本就无法立足,事之本也是这样。

8. 《庄子·大宗师》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其次莫大乎养亲。

”翻译:孝子的极致,莫过于尊敬父母,其次是养育父母。

9. 《礼记·祭义》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翻译:孝子侍奉父母,平时要尽到敬意,养育时要尽到欢乐,生病时要尽到忧虑,丧事时要尽到哀痛,祭祀时要尽到严肃。

10.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翻译:孝子的极致,莫过于尊敬父母。

这些名言文言文展现了孝道的内涵和重要性,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对孝道的重视。

在当今社会,孝道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让孝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下: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孔子的这句话,与对他的许多其它话一样,后人同样众说纷纭。

一说,就是要在父亲死后,要遵循父亲生前定了的规矩。

对一国之君而言,也是要遵循先王制定的方针政治,按“既定方针办”。

三年之内不改弦易张,就称得上是“孝”了。

至于三年之后如何,就不管了。

一说,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要言行一致。

要按照过去在父亲生前所表示的那样去行动。

如是三年,才称得上“孝。

例如,南怀谨就持第二种主张。

他认为第二种主张讲不通。

他在《论语别裁》中说:“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

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

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

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

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

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要知道,孔子说的话,是有特殊的对象的。

不是说给普通人听的,而是说给君子以上的人听的。

孔子的意思是说,父亲去了,也要按照父亲的做法去行事。

一是要延续父亲以前的方针政策或者处事原则,国法或家规,二是要延续和照顾父亲以前的旧情。

不能说父亲过去与王家友好,与李家敌视,换成儿子做主子了,反而与王家敌视,而与李家友好。

三年是个约数。

就是说改变父之道,要有一过程,反正不能急转弯。

但将父亲的旧情了啦,就可以改弦易张了。

《论语》10句话,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孝!

《论语》10句话,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孝!

《论语》10句话,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孝!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根基。

那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孝子呢?《论语》中讲了很多,下面挑选出来的这十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孝的含义,各有侧重,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第一》就是说无论父母在世还是去世,都要坚守志向,保持言行一致,永远谨记父母的正确教导,这才叫孝。

如果父母在世的时候老实听话,父母一去世,就把父母那些教诲忘掉,开始任意妄为了,那就不叫孝了。

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父母在世的时候,要以礼侍奉;在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祭祀他们,这些礼节是诚敬之心的体现,要认真对待,不可怠慢。

三、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第二》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他说:为人父母最担心的事,就是儿女生病。

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珍惜身体,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不让父母担心忧虑,就算是尽孝了,这是最基本的。

四、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孝养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保障的层次上,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要体谅父母的感受,尊重父母的意愿。

不然的话,那就跟养犬马没什么分别了。

五、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这次是子夏问孝,孔子说孝敬父母最难的地方,就是能够保持对父母的和颜悦色。

所以说赡养父母只是应尽的本分,至于孝与不孝,主要还是看对待父母的态度。

如果有事情就让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就让老年人享受,这难道就算是尽孝了吗?六、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第四》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儿女看到父母犯错,应该委婉地劝说。

即使父母没有听从我们的意见,也要保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可有怨恨之心。

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句子及翻译

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句子及翻译

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句子及翻译
1. 孝者,善继人之志也。

——《论语·为政》
翻译:孝顺父母是延续家族志向的好习惯。

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里仁》
翻译:君子注重根本,根据正确的立场来做事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孝顺父母和兄长也是做人的基础。

3. 君子内外正,外正则举事,内正则人服。

故曰:至诚而不息,不息则久,久则德行至大,德行至大则天下之君子皆服。

——《论语·颜渊》
翻译:君子无论内外都端正,外在举止上体现出自己的品行,内在品德上让人们佩服。

所以说,只有真正地坚持内心的正直才能保持长久的品德,并且得到天下的人尊敬。

4. 孝子务终,孝孙务始。

——《论语·雍也》
翻译:孝顺父母的子女要时刻注意这个问题,而对于孝顺祖父母的孙子,也要用同样的心思去行动。

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卫灵公》
翻译:一个人自己的品行如果端正,就不需要让别人教育,也会做出正确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自己的品行不正,就算别人叫他做正确的事情,他也不会从心底去做。

《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一节主要讲了孝顺父母的方法。

为人子女者,必须尽孝,对于父母的优点应尽量多学习,多遵从父母的指导;当然了,应当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不能一味顺从,那是盲从。

为人父者,也不一定事事皆对,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孝“父在,观其志”,是说做儿女的要以父亲为尊,不得擅作主张,应当跟着父亲好好学习;了解家族传统,有继承父辈美德的志向,就算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对此应当有着正确的认识,不能对自己的父亲盲从,传承的应该是父辈的优良传统,否则就不再是孝顺了;在春秋之前,人们学习知识的渠道极为有限,向父辈学习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所以才有这个说法,而当今社会,可资学习的途径大增,这里应该加以变通,把学习前人一切优秀成果、树立高尚和远大的志向视为行孝,才是最合适的“父没,观其行”是在要求为人子者应言行合一,保证孝行的前后一致;父母去世,没人管教的时候,一个人的言行完全出于自主,其言其行如果一如父母在世一般,此人必定是个孝子;如果父母过世不久,言语行为就严重违背了父母生前的意愿,这个人肯定不算是孝子,如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广,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在父皇杨坚在世时,掩饰本性,处处表现出节俭、朴素和低调,以讨得父母欢心,而在登基称帝以后,杨广本性大暴露,一改先前风格,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残暴荒唐,成为了历史上暴君的代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倘若父母去世,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期间,做儿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其实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是各有其志。

虽然古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子承父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也难保有人不会跳出家族的禁锢而另谋生路,此时,他们虽然改了“父之道”,但只要心里对父母的意志保有足够的尊敬,也不算是不孝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才完成进化的,想要做个孝子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的孝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才是真的孝顺父母,而且真正的孝子,不论父母生前还是死后,他们对父母的恭敬和教诲都不会忘记,他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从不敢忘却。

《论语》中的“孝”

《论语》中的“孝”

《论语》中的“孝”一、《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懼。

”《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易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二、论语中孝的含义个人认为孔子关于孝最中心的观点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生前、身后。

1. 生前要求能养、敬、知、爱。

a. 能养,即服劳奉养;b. 敬,主要体现为“无违”,既不忤逆父母的意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提意见要委婉不冒犯,尊重父母的思想等并维护其尊严;c. 知.,即关怀、理解与体谅。

对传统“孝道”的再解读——以《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对传统“孝道”的再解读——以《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子之 间等 级森 严 的统 治 与 被 统 治 关 系 , 即 子必 须 服 是在《 论语》 中还有 以下语 句 , “ 叶公 语孔子 日: ‘ 吾 从父 , 甚至在父死后子还得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 党 有直躬 者 , 其父攘羊 , 而子证之 。 ’ 孔 子 日: ‘ 吾 党 后世 把这 种 思想 统 归 称作 “ 吃 人 的礼 教 ” 。例 如 , 王 之 直 者 异 于 是 : 父为子隐, 子 为 父 隐 。直 在 其 中 玉洁 的论 文 《 从( 诗经 ・ 小雅 ・ 蓼 莪) 浅 谈 孝 道 文 矣。 ” ’ ( 选自 《 论语 ・ 子路第十三》 ) “ 子 日: 事父母 , 化》 中写 道 “ 诚然 , 对 于 我 国 的文 化 遗 产 , 我 们 不 能 几谏 , 见 志 不从 , 又敬 不 违 , 劳而 不 怨 。 ” ( 选 自《 论 语 不加 分辨 地 吸 收 , 孔 子 的孝 道 言论 并 非 完 全合 乎 情 里仁第 四》 ) 这 样看 来 , 以上 解 释 若 置 于孔 子 的整 理, 也 不是 完 全适用 于当今 , 有 相 当一 部 份是 需 要摈 个思 想体 系 中 , 就 给人 以回避 问题 之感 了 , 至少 也 是 弃 的糟 粕 。如其 ‘ 三 年无 改 于 父 之 道 , 可谓孝矣 ’ 之 隔靴搔 痒 , 不 触及 根本 的。 说, 就 曾遭到历代文人 的反驳。……鲁迅在《 我们现 产 生种 种批 评 解 释 却 又 无 法 澄 明 , 关 键 在 于 没 在 怎样 做 父 亲 》 一 文 中更 加 直 接地 写 道 : “ ‘ 三 年无 有 认识 到孝 悌必 须 以心 灵 的 真 情 面 对 , 而 不 是 从 社
“ 五 四” 运动 、 新 文 化 运 动 以来 , 对 这 种 观 点 的批 评 他 的职业 类 别是 否 做 强 盗 , 更 不 涉 及 到是 否 做 好 事 之声不 绝 于耳 。一 般 观点认 为 孔子 这 句 话强 调 了父 或是 坏事 。 ” 这种 解 释 当时 似 乎是 令 人 满 意 的 。可

高中语文高三论语分析解读孝

高中语文高三论语分析解读孝

对生命的敬重
• 对生命的敬重,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虽然作为个体 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 命。基于对生命的敬重,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 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就是说, 子女要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孔子还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 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身体和生命的爱惜,亦是对生 命的一种敬重,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父母双亲的结合,作为类存在的人 来自于宇宙大化。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 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 惧”(《孔子·里仁》),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并且要为父母 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 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得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 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 真情流露。
• 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 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 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
• 【注释】 ①几:轻微,婉转。 ②又敬不违:仍然恭敬不触犯他们。 ③劳而 不怨:操劳而不怨恨。劳,操劳。
•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 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 翻译: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 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 有什么不同呢?”
•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父在文言文翻译

子曰父在文言文翻译

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语出自《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是否孝顺,不能仅仅看其在父亲在世时的表现,还要看其在父亲去世后的行为。

孔子说:“当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当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在父亲去世后,三年之内都没有改变父亲留下的道德规范,那么可以说他是孝顺的。

”这句话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孝道的表现形式。

在古代中国,孝道被视为做人的根本。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孝顺呢?首先,孔子提出了“观其志”这一观点。

他认为,在父亲在世时,一个人应该观察其志向,看其是否具有孝心。

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孝顺,就会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

反之,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敬,那么他在父亲在世时就会表现出来。

其次,孔子强调了“观其行”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父亲去世后,一个人应该观察其行为。

因为这时,一个人是否孝顺,不再取决于言语,而是取决于行动。

如果一个人在父亲去世后,依然能够遵守父亲的道德规范,不改变父亲的遗训,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为孝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父亲去世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呢?孔子给出了以下建议:1. 坚守道德底线:一个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出违背父母教诲的事情。

2. 传承家训:在父亲去世后,一个人要继承和发扬父亲的遗志,将家训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受益。

3. 关心家人:孝顺不仅仅是表现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

一个人要关心家人的生活,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4. 自省修身:一个人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总之,孔子所说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既是对孝道的深刻阐述,也是对人们行为的严格要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如何做一个孝顺的人。

只有做到孝顺父母,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言文孝及翻译

文言文孝及翻译

孝,德之本也。

古之圣贤,莫不尊崇。

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是以孝子事亲,必竭诚尽敬,无违无悖。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孝子之事亲,首在养志。

养志者,非徒饮食之养,亦养其心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养志之道,莫大于敬。

敬亲之道,在于色温言和,不怠慢,不怨怒。

亲有过,谏而不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其次,孝子之事亲,在于养亲。

养亲者,养其身也。

父母之身,不可不慎。

饮食所好,必顺其意;疾病所苦,必尽其心。

父母之命,无违无犯。

亲之喜怒,必察其意。

父母之所欲,无辞无避。

又其次,孝子之事亲,在于教亲。

教亲者,教其心也。

父母之教,必敬必信。

教之诗书,使之知礼;教之孝悌,使之知义。

父母之志,必顺其心。

父母之德,必传其子。

孝子之事亲,非止于养,亦在于乐。

乐亲者,乐其心也。

父母之喜,必与共之;父母之忧,必与共之。

父母之乐,必使尽欢;父母之忧,必使无忧。

夫孝,百行之本。

孝子之事亲,无微不至。

亲有疾,药石必尝;亲有忧,哭泣必至。

亲有喜,欢欣必共。

亲有怒,解释必速。

亲有疑,解释必诚。

亲有惧,慰藉必深。

故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夫尊亲,非徒口言,亦在实行。

实行者,无忘父母之恩,无违父母之命。

如此,则孝之名,昭昭在人耳目矣。

翻译:孝,是德行的根本。

古代的圣贤,无不尊崇孝道。

孔子说:“孝,是天道的规律,大地的正义,人的行为准则。

”因此,孝顺的子女侍奉父母,必定竭尽诚意,保持恭敬,不违背,不悖逆。

在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

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道路,可以称为孝顺。

孝顺的子女侍奉父母,首要的是养其志向。

养志向,不仅仅是饮食上的养育,也是心灵上的养育。

父母在世时,不远行,出行必有去处。

养志向的方法,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

恭敬父母的方法,在于态度温和,言语和顺,不怠慢,不怨怒。

如果父母有过错,要劝告而不顶撞;看到好的事情,要追随;有过错要改正。

其次,孝顺的子女侍奉父母,在于养育父母。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意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意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意思
意思: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论语·学而》。

原文节选:
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1、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

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

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2、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

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3、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

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

如遇到行不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

其为人也孝弟课文翻译

其为人也孝弟课文翻译

其为人也孝弟课文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其为人也孝弟课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为人也孝弟课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即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李泽厚译】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

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选择作乱的,从来没有。

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

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赏析:本章指出了做人需要具备的两种基本道德品质――孝与弟,同时表明了孝与弟也是选人与用人的标准。

有子(前518年—前458年),鲁国(今山东肥城)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

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

(本文人物简历均参考百度百科,下同)这里重点谈一下什么是孝。

古代的孝不是纯粹的“养亲敬亲”情感,而是将人与人的关爱之情、责任之心,推至于整个社会和天下、国家,将属于父子之亲、母子之情的伦常关系,与上下等级、朋友交谊、君臣之道、夫妇关系等结合起来,起到端正人心,纯化情感,改善关系,达到和谐的作用。

古代的孝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养亲。

即子女对父母在生活方面的赡养,是孝的最起码的要求。

一是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使其安度晚年。

二是尽力为父母做事,满足父母的要求。

一个人的力量有大有小,对待父母要使出全部力量来,就是恪守孝道。

三是守候在父母身边。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二)敬亲。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

”(《孟子万章上》)对父母在生活上奉养,是最起码的条件,还要在人格上对其尊重,思想上令其满足,才能使其健康长寿。

(三)顺亲。

人们常说“孝顺”父母,“顺”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遵循他们的意愿,按他们的要求行事。

宋明时期,形成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观念。

论语最大的孝顺

论语最大的孝顺

《论语》中关于孝顺的论述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
2.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3.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4.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6.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论语·里仁》
7.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论语·为政》
综合以上观点,孝顺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更包括精神上的敬爱和关心。

因此,最大的孝顺应该是既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又要在精神上敬爱和关心父母。

同时,也要注意遵守礼节,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定。

盲目遵从是愚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辩

盲目遵从是愚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辩

盲目遵从是愚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辩儒家认为,能够谨守孝悌之人,都是内心仁义之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孝是忠的基础,所以历代统治者无不尽心宣扬孝道。

汉代举孝廉制度,每年地方官员要向上级推举孝、廉各一人,找不到就是失职,总找不到自己就会被撤职。

历朝丁忧制,不论官居几品,不论身任何职,父母去世都要回家守孝三年。

张居正身居首辅,万历幼帝夺情,就在府中搭建白屋白帐守孝,此事在其死后成为一大罪状。

曾国藩战事正酣,闻母病故立即转交兵权回家,完全没有表现出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咸丰皇帝也没有责其不顾民族大义,为此太平天国还晚灭亡了三年。

在孝道面前,一切都要让步。

所以《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说学习,第二章就说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在的时候,子女一般没有做主的权利,所作所为迎合父母,所以只能通过关注他日常表现出的兴趣来评判其善恶。

父母不在了,子女有自己的生活主动权了,这时候就能够通过观察看他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评判他人品的高低了。

这里把“父”解释成父母,是纠正一下孔子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

这段话的后面一句非常重要,是《论语》中唯一被再次提及的文字,足见它在孔门弟子心中的地位。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第四》)这里的三年是准确数字。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所以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也就是25个月。

关于“三年无改……”这句话,宋代大儒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抄录几处如下(摘自《论语朱子集注》)。

朱子曰:……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朱熹说:一定要三年期内不改变父母的处事原则,才是孝顺,否则即使所作所为都是善事,也不能说成是孝顺,因为他在守孝期内就背离了父母的教诲。

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

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孔子关于孝敬父母的言论

孔子关于孝敬父母的言论

孔子关于孝敬父母的言论1.孔子说的孝道名言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

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

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四、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

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

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五、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2.和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有关的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里仁篇》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篇》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篇》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三年:长期。

▲父之道:真心诚意孝敬父母之心。

长期保持这种感恩之心,父母生我、养我之恩情。

【译文】
孔子说:“长年不改变对父母的孝敬之道,可以称为孝了。


【学而思】
本章虽与《学而篇》1.11章重复,含义却有所不同。

把《学而篇》的章句放在这里,是针对前两章“劳而不怨”、“游必有方”而言,子女只做到这两点还是不够的,偶尔一两次做到,不算是真的孝,要把这种孝实施多年,养成一种行为习惯,才是真正做到了孝。

董仲舒《春秋繁露·祭义篇》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

呜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

”(孔子说:“书中重复,用辞反反复复。

呜呼!不可不辨识清楚啊!其中一定有美好的意义。

”)。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



关于这一点,孔子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 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 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 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 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 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在父母眼里,子 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 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 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 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 毁。”所以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 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 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 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 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 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的。由此可见,孝在当 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孔子怎样处理“忠孝不能两全”

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 实社会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 母的身边了。那么怎样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古人 眼里的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 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 忠于君主,没有贰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 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以小孝和 大孝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 论语》 中关于 “ 孝” 的文本 及其解 释
父母去世 ,孝子守丧 多年 ,不结婚 ,不耕作 ,虚度年华。 ①
当上世纪 中华大地经历 “ 未有之大变局 ”时,以儒 家思想为代表 的传统难 以为继 , 其系统内的诸多观念也面临着洗礼 ,“ 孝”也在所难免。似乎 “ 一定要把 ‘ ’字 ‘ 孝 驱
馀 力 ,则 以 学文 。 ”
理解 。
① ② ③
护。
王玉德 :《 传统 孝道新论——兼论重建传统道德 》 华 中师 范大 学学报 :哲社版 》 1 6 4 ,《 9 年 9 胡适 :《 胡适 全集 》第 一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 03年出版 ,第 65页。 5 作者按 :比如某文革 时批 斗过其父母 的学者 ,现 在极 力为 《 论语 》 中的 “ 亲亲互隐 ” 问题辩
《 论语》 中的 “ 孝" 及其 “ 无改" 一说
这样 厚重 的 “ ” 文化 ,其形 成 与 发展 经 历 了一 个 漫 长 的过 程 。考 证 “ ” 之 含 孝 孝
义的起源,有学者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 的父系氏族时代 ;有 的则认为产生 于殷代 ,而有 的学者则认为 , 作为道德意义的 “ 孝”大概 出现于周代④。 目 由于文献 前 的缺乏 ,判定 “ 孝”起源 于殷商或者更早 的时期 ,是 比较牵强的,即使在逻 辑的推衍 上有这种可能性 。虽然 “ 孝” 的文字记录出现于殷 卜 辞和地名 中,但这些只言片语还 不能支撑起我们现在理解上的伦理道德 的 “ 。无论孝 的观念是在哪个时期 出现 ,可 孝” 以肯定的是 ,在春秋战国时期 ,暨中华文明开始形 成的轴 心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 者 ,在 “ 孝”观念形成的过程 中,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庸饱读圣贤书的思想家们对孔子的这个警示却不能时刻保持警惕自以为知道其对无改一说的解释透露出来的常常是自以为是自认为可以将父亲的是非对错一网打尽然后择优而从择善而改自己所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维普资讯
中山大学研究生 学刊 ( 社会科学版 ) 第2 7卷第 3期 J U N LO H R U T S V L 7N3 O R A FT E G AD A E O .2 o 2 0 S N Y T— E I E ST ( O I LS IN E ) 20 0 6 U A S N UNV R IY S C A CE C S 06
解释 。
【 关键词】孝 论语 无改 解释
中国传统 文化 中的 孝
“ 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 的。局外人黑格 尔这样评价 : “ 中国纯粹建 立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别是客观的 ‘家庭孝敬 ” ①。当然,他的这个评价 ‘ ’
是针对 当时的中国,时过境迁 ,当今中国已不是建立在 “ 孝” 或者任何其他 的道德基 础上 ,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 “ 孝”在民族特征中的深厚积淀。“ 孝” 的观念还左右
逐出境 ’ ,划在做人事业范围以外 ,好像人做 了孝子 ,便不能够做一个堂堂的人。换一 句话 ,就是人若要做 一个堂堂的人 ,便非打定主意做一个不孝之子不可。② 在 “ ” 文化 大革命 ” 中,反传统走向极端 ,骨肉相残 的事件不绝于耳。这一切都对 “ ”产生 了 孝 极大的冲击。然而,作为 8 年代出生 的一代人 ,我惊奇地发现 ,虽然幼时从 未诵读过 0 传统典籍 ,从未接受三纲 五常 的教育 ,但我们 的 “ 孝” 的意识仍然 强烈。这 种感 受 ,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孝”文化之积淀的深厚。我们在 日用常行 ,耳濡 目染 中接受 了它。 矫枉过正 的反传统,也刺激着我们重估传统③。传统不是一条黄瓜 ,可 以一掌拍烂。空 泛的反传统在学术上并无意义 ,传统有着复杂的层次,某些深层的内容 ,是无法简简单 单反掉的,比如》 ,同时也是 中国传统文化系统 中最重要的经典之 这里试图分析 《 论语》 中一些关于 “ 孝” 的文本 ,看看孔子 的可能 的对 “ 孝” 的 《 论语》 中出现 “ 孝”字的记载一共有十四条 :
[. ]有子日:“ 12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 上,而好作 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 ” [. ]子日:“ 16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 ,凡爱众,而亲仁。行有
有 如下 表现 :
孝子对待父母 ,俯首贴耳 ,唯唯诺诺 ,丧失独立人格 ,如 同行尸走 肉;
孝子侍奉父母 ,失去理智,如割 大腿 肉,挖 内脏 ,为父母治病 ,有的甚至
上 吊投 水 ,可谓 愚不 可及 ;
收稿 日期 :20 0 06— 4一l l
① ② 黑格尔 :《 历史哲学 》 ,上海 书店出版社 19 9 9年 出版 ,第 17页 。 2 胡适 :《 胡适全集》 第 一卷 ,安徽教育 出版社 2 0 0 3年出版 , 6 7页。 第 _ 5
《 论语》 中关 于 “ ” 的文本 及 其解释 孝
— —
“ 三年 无 改于父 之道 可谓孝 矣” 新议
吴 罡
【 内容提要】“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在这个观念的形成过
程 中,< 论语》 中的记载及其后世的解释都起 了极大的作用。本文由 “ 三年无 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 的解释 困境入手 ,对孔子之 “ ” 孝”做 出新的理解和
着 中国人 的行为方式,浓重 的 “ ”意识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 孝 “ 孝”本来是一种积极的伦理规范,可是在 中国传统文化 的漫长演变过程中 ,却逐
渐 显得 积重难 返 ,最后居 然 成 为所 谓杀 人 礼 教 的组成 部 分之 一 。正 如 胡适在 与 汪 长禄 针
对其 《 我的儿子》 的对话 中指 出 : “ 古人把一 切做人 的道理都 包在孝字里 ,故战阵无 勇 ,莅官不敬 ,等等都是不孝。这种学说 ,先生也承认他流弊百 出。所以我要我的儿子 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他做我的孝顺儿子 。 ② “ ” 孝” 的复杂 的两 重性 ( 精华与糟粕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