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8张PPT)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中国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
期争端。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努力:中国方面的回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 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 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 我愿意和他谈。”
(2)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 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3、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 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 力量。
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 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 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中日关系面临四大绊脚石
• 1、历史问题。 • 2、台湾问题。 • 3、钓鱼岛问题。 • 4、东海问题。 • 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因素为历史问题。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成就一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直接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3)历史原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 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 应?
单边主义意味着冲突和对抗,是强权政 治表现。多边主义是多元、平等、互利和合 作,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表现
开
展
以
联
合
中国维和部队出发赴利比里亚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
国
为
中
心
的
多
边
外
交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
我国首批维和女军人
APEC会议 时间:2001.10
地点:上海
与会者:中国、美 国、俄罗斯总统 普京等19位领导 人
成果:“上海共识”
意义:为促进亚太地 区的经济合作和贸 易往来作出了重大 贡献。
C.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4.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表明( )
①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②中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③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⑤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A.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课堂感悟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国家力量坚强后盾 一个中国必须坚持 维和反恐作用关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 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 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 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 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必修一 第七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概况
1、时间: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
2、提案国家: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
3、提案内容: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 利(含安理会席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1972年9月, 毛泽东主席 会见来访的 日本首相田 中角荣,田 中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首 脑签署了中 日政府联合 声明,实现
签署1中97日2“年联9合言月声2必9明日信,周中,恩日来行两总必国理之和果间田”的中不角了正正荣常两常在化国状北。关态京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与旧外交决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站稳”脚跟(第一次建交高峰) 三.始有所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 :"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 述的史实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
5、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主要针对 A、外来势力对中国的敌视 B、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制造紧张局势 C、有的与会国反对共产主义,对中国怀疑 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各国间的分歧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习内容
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
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
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
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4:参加日内瓦会议 55:参加万隆会议
人教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37张)
• 2.原因 20 18
• 中国综合16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14
12
• 越来越多10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联合国
8
6
4
2
0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截止到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总统
就职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
洲的分布
问题1: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 2.原因 •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联合国 • 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开了新的一页。
•尼克松总统到访时曾对周总理说 “I am very happy”。美国从 最初不愿意同中国交往到现在为 什么又愿意同中国交往呢? 对于
中国来说,为什么想同美国这个 宿敌改善关系呢?
材料一: 50
40 支持票
30
20 10
10
51 47 34 24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
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游览长城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 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2年4月,以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 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图为庄则栋 (右)与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左二) 等在底特律见面的一刻。
开创外交新局面
历史
• 一个国家的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 延续,同时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
•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 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外相巴麦尊的这 句名言,深刻地揭示出了外交活动的本 质——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 利益的最大化。
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35张PPT)
想的。 ——尼克松讲话
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
“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
对解决台湾问题,国实更现富有侵略性。
材料五:
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 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 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 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 论。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上海 APEC会议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基础演练:第8题
广泛地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
(三)、中日关系改善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 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建交的联合声明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 泽东会见来访的 日本首相田中角 荣。
同年1972年签 署 《中日联合声 明》,两国建交, 实现了两国关系 正常化。
25
与中国建交的国
20
家
15
10
5
0
1950年 1959年 1969年
陷入侵越战争的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泥潭,与苏联争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霸于中缓处慢于,守又势陷入侵
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
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2)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开放政 策,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 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 开放;既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也 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强弱大小的限制。这 一全方位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将长期执行下去。 (3)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即不结盟 政策。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 不结盟。这样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 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维护世 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答案】
D
三、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国际 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新调 整了对外政策。主要包括: (1)改变了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国际形势的发展 表明,和平力量的增长大于战争因素的增长, 争取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这个判断,中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在国际 活动中,高举和平的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 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5.(2015·潍坊高一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 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 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 第二十四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
情境导入
2
目标导航
5
随堂练习
3
自主预习
6
高考演练
4
课堂探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7: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 宪法》
互相监督”的方针
唐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削弱地方行政权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脉络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所有的官员都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了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 法治色彩。 4.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严密的统治网络。 5.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宗法观念、宗法关系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 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1.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主要原因) (2)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美国遏止中国战略的失败和霸权主义的衰落 2.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26届联大)
3.中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和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的胜利,也是美国孤立中 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2)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打破 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来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以来美国遏制 中国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1971年周恩来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 率领的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周恩来会见基辛格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 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 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一、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②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根本原因);③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直接原因)。
2、经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从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中美建交1、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建交①、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美方:A.实行20多年“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B.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中方:A.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B.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C.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根本原因:世界局势变化,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利益。
②过程:A.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乒乓外交)B.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C.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A.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B.最终打破因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出现外交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促进祖国统一。
D.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2、中日建交①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美国谋求缓和对华关系避开日本,震动日本②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三、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观念
1.掌握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新时期取得
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和意义
2.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
正常化和新时期我国
外交政策调整对中国
和世界的影响
3.分析影响中国外交政 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
二
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1)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 2.概况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影响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 中 世界局 美 势发生 关 重大变 系 化,改善 正 中美关 常 系成为 化 两国的 共同要 求
经过
①1971 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 国,中美两国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 尼克松将访问中国 ②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 方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 走向正常化 ③1978 年 12 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 《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政府承认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 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1979 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意在提升史 料实证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 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 合国力量加强并支持 中国。
(3)美国霸权地位的 衰落。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国民党集团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 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联合国大会
意义:
(1)中国的国际地位 提高。
(2)中国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 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
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基辛格访华与周恩来握手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 《上海公报》)。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 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③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 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 长期争端。
2、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过程: 美国发出信号 中国作出回应 乒乓外交——“试探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旋风之旅” 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
美国发出信号
1970年10月初,尼 克松向《时代》杂志社 记者表示“如果说我有 生之年有什么事情要做 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 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 我的孩子能够去。”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
和平的周边环境
1、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
人教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word教案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历史编写人:吕本龙审稿人:王明强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教材分析《开创外交新局面》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内容。
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建树。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外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
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3、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图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
由历史材料和图片引出历史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奋点多集中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历史事件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7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b. “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重要外交理念在我国外交事业中的应用。
c.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影响。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我国外Biblioteka 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强调邓小平理论在外交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重要外交理念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3.针对本节课学习的“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重要外交理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撰写一篇案例分析,字数在800字左右。
4.制定一份关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策略建议书,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字数在800字左右。
5.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我国外交事业的新闻报道或时评,挑选一篇进行深入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事业有一定了解,但在细节上可能存在知识盲点。此外,学生在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知识巩固。针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脉络,强化对重要外交事件、政策调整的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经在任期内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
阻碍中美 中现关美状系关如发系何的呢展?的 最大障碍是什么?
尼克对松立197、2 摩擦福:特1975联系、合里作根1:984
台湾问题 • 国家利益
• 社会制度
• 高层会晤频繁 • 经贸往来密切
• 意识形态
• 经济互补性强
• 价值观念
• 合作领域广泛
老布什1989 克林顿1998
“总1统97先2年生2,月你2把1日手,伸北过京“机当场我,们周的恩手来相迎握接时到,访一的美 国了总世统界尼上克最松辽,阔实的现海了洋历来史性个的时握代手结。束了,另一个时
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 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 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 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 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
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中国方面的回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 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 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 “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 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 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 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 《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 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
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中美联合公报》的 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 系已经完全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 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4、中日关系的改善
( 1 ) 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3)意义
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 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中日关系发展 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 突出特点:
政治——“冷”;
经济——“热”
材料二 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 中国北方边境线,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 洲虽具有较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但它在战略上收缩和保守 的倾向很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 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 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所以,中国 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布什2002
你如何展望中美关系的未 来?
1972年9月, 毛泽东主席 会见来访的 日本首相田 中角荣,田 中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首 脑签署了中 日两国政府 联合声明,
签署1中97日2“年联言9合月必声29明信日,周,中恩行日来两总必国理果之和间”田的中不角实关正荣系现常在正了状北常两态京化国。
材料一 改善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 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政府在实行二十多年 “遏止和孤立”中国的政策之后,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美国孤 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 位,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1、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 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
2、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我
国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我 国 第 一 颗 氢 弹
东 方 红 一 号
I am very happy.
“总统先生,你 把手伸过了世界 上最辽阔的海洋 来和我握手。22 年没交往了呵!”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球在中美建 交史上扮演了 “破冰者”的角 色。而庄则栋是 “乒乓外交”中 的关键人物。
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基 辛 格 秘 密 访 华 时 与 周 恩 来 中两美国两关国系同的时正发常表化公。告宣,读宣公布告美只国用总了统三尼分克半松钟将,访但问却中成国了,20以世谋纪求握手 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 最大障碍:
历史问题
2007年5月30日至6月9日, 李登辉再访日本,日本媒 体表示大肆欢迎;对于李 的演讲内容,日本政府还 表示不作限制。
1969.8.1,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说:“中美两国对骂 了二十多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 况。”
1969.8.3,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时说:我想在我的任期 内,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能否请您向中国人传递我 的意愿。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社记者表示 “如果说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 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 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 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1978年10月23日上午,《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批准书》互换仪式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中 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邦 交正常化的继续和发展。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1)美国:
“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2)中国:
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改善国际地位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
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美国方面的信号)
1969.1.20,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寻求一个 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 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 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 (断交、撤军、废约)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 外交关系。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新 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 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