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杜鹃圆舞曲是著名作曲家包豪斯创作的一首著名乐曲,它以简单而充满感染力的旋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然、和谐与欢乐。
出现在《卡拉OK之夜》等电影中,也成为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流行音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杜鹃圆舞曲是第4课,主要教授的是听、背、唱。
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技能、道德水平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为基础,就杜鹃圆舞曲的教学反思展开探讨。
一、学习内容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听、背、唱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要掌握杜鹃圆舞曲的旋律,这样才能正确地背诵和唱出来。
其次,要背诵杜鹃圆舞曲的歌词,以便把握歌曲的情节,有助于唱出杜鹃圆舞曲的真情实感。
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唱出杜鹃圆舞曲,从而达到听、背、唱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如何使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杜鹃圆舞曲。
1.计任务首先,学生要完成相应的课前任务,比如记叙文写作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杜鹃圆舞曲的兴趣。
2.音乐其次,老师要让学生聆听杜鹃圆舞曲,在学习旋律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把握歌曲的精髓和变化。
3.唱最后,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杜鹃圆舞曲的歌词,学习唱出杜鹃圆舞曲,培养自己正确、漂亮地唱歌的习惯。
三、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把握住杜鹃圆舞曲的旋律和歌词,通过背诵熟悉歌曲的情节,达到唱出歌曲的目的,从而实现丰富多彩的歌唱技能。
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老师的指导和视频等多种帮助,培养自己乐感的敏锐性,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建立正确的教养观。
四、总结本文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为标题,通过对杜鹃圆舞曲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探讨,总结出以下结论:1.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内容包括听、背、唱三个方面,其中背诵歌词是把握歌曲情节的重要过程;2.杜鹃圆舞曲的教学方法要注重任务设计和互动,通过聆听杜鹃圆舞曲的旋律和背诵歌词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灌输正确的价值观;3.杜鹃圆舞曲的教学效果是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气氛中唱出杜鹃圆舞曲,从而培养乐感的敏锐性,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建立正确的教养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杜鹃圆舞曲是一首由爱德华穆勒(EdwardMacDowell)作曲的节日舞曲,是一首有着浪漫气息的音乐,但它也具有独特的乐句和节奏,非常适合小学生和普通人一起跳舞。
这首歌在中国作曲家孙家正的编曲下,更加流行于中国的舞台上,是非常受欢迎的音乐之一。
有了这首乐曲,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们都很热衷于参与活动,这种活跃的学习氛围也让老师和学生们更加相互配合。
在本节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一个关于杜鹃圆舞曲的介绍,包括其简介,创作形式,作曲家等内容。
之后,我便引导学生根据这首歌曲学习节奏,让学生先用脚踩出来,以便于孩子们能够根据节奏和旋律完成有节奏的跳舞。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也要跟着节奏,在比较高的部分抬手,在低洼的部分放松腿部,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节奏,把整个过程变得更加美妙,更加有趣。
给学生逐个讲解每个动作后,我们再让学生一起练习,用两三天的时间,让学生听懂乐曲,让学生熟悉节奏。
在学习环节,老师教的不仅仅是如何跳舞,而是形成一种节奏感,这种节奏感是孩子们能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的最有效方式。
当我们完成了节奏的学习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学生能够把歌曲完整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跳舞的过程,而且也包括形体的运用。
在表演开始之前,我会给学生讲解形体动作把持,让他们把动作和把持做到一致,使得表演更加有节奏、有感情,更有生气。
当学生们完成了节奏和形体动作的学习后,我们便开始实际表演,学生们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用节奏和动作自然地表达出这首乐曲的内涵。
最后,我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下,在跳舞的过程中,他们是否和同学之间,以及他们和乐曲之间都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呢?孩子们可以运用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去诠释它的意境。
在上述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乐意参与其中,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出歌曲的意境,用他们的形体和动作表现出这首歌曲的节奏感,这让我十分开心和鼓舞。
《第三单元 欣赏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杜鹃圆舞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春天和生命的主题。
2. 提高声乐欣赏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杜鹃圆舞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音乐CD、音响设备等。
2. 准备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教具,如音符卡片、乐器等。
3. 课前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音乐和春天的认知,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杜鹃圆舞曲》的片段,请同砚们听一听这是什么音乐?然后请同砚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引出杜鹃圆舞曲的曲名,并简单介绍乐曲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片段播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2. 初步感受乐曲(1)播放乐曲,请同砚们跟唱一遍,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节奏。
(2)再次播放乐曲,请同砚们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的节奏。
(3)请同砚们听第三遍乐曲,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节奏的快缓。
设计意图:通过三遍播放,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感受,并在不同形式的表现中熟悉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深入分析乐曲(1)请同砚们谈一谈自己喜欢乐曲中的哪个乐句?为什么喜欢?并请同砚为大家演奏一遍。
(2)教师简单介绍乐曲的特点:乐曲以杜鹃鸟的叫声作为乐曲的主题,旋律漂亮流畅、节奏轻快活泼,很好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愉快的心情。
并请学生演奏自己最喜欢的乐句。
设计意图: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感受杜鹃主题及其欢快活泼的情绪。
4. 拓展延伸(1)请同砚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节奏乐器为乐曲打节奏。
并请一组同砚展示他们的效果。
(2)教师播放《杜鹃圆舞曲》的片段,请同砚们为影片中的音乐配上乐器演奏。
小学音乐_《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乐曲,运用声势练习调动学生的天性,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能在学习音乐中动起来,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声势律动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律动1.读儿歌进教室。
小朋友,拍着手,一个跟着一个走,你在前来我在后,安静有序真优秀!2.游戏:报数,培养恒拍感。
“1、2”“1、2、3”,从二拍子到三拍子。
设计意图:这是常规课前训练。
对于一年级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建立稳定的恒拍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音乐活动都以节拍为基础。
每节音乐课前都会用不同的形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恒拍感。
这节课结合了欣赏三拍子乐曲的主题,还增加了三拍子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在重拍举手的环节也增强了节拍的韵律感体验。
3.声势练习:我们一起来做声势练习。
跺脚、拍手、拍胸、拍腿。
什么是声势呢?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声势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教学法。
简单说就是使用身体当做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到的训练进行简单的知识概括。
4.声势组合我们来做一个声势组合:设计意图:为下一步欣赏乐曲的第一段做声势律动的预习。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同学们的声势组合做的可真不错,节奏准确、表演生动。
我们刚才的表演啊吸引来了小客人,你听听看谁来了?它迈着什么样的舞步来的?1.初听整体感知师:谁来了?生:布谷鸟!师:迈着什么样的舞步来的?生:三拍子!师:同学们对音乐的节拍判断的很准确!揭题:这是一首具有三拍子韵律的乐曲,就叫——《杜鹃圆舞曲》那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生:活泼、欢快、优美、动听。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篇1《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的一首手风琴曲。
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我采用了三段式欣赏法:第一遍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节奏是轻快的,听了让人身心愉悦。
第二遍聆听,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到音乐中去想象杜鹃鸟的活泼与灵活,为森林增添了春意,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
第三遍的反复聆听,我继续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边听边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副你喜欢的`生机盎然的春天图。
为了让学生更好感受音乐的美妙意境,我不仅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还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边听音乐边在纸上描绘出自己所想象的春天图。
顿时,许多形象生动的春天景象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学生真实感受了春天的美。
一节课下来,学生在听、思、画中感悟了春天。
找到了春天的美。
通过这三段式聆听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了音乐的美丽殿堂。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篇2四月二时七日,聆听了泗阳庄圩小学音乐杨丽老师的一节欣赏课《杜鹃圆舞曲》,同时我也将我对这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对比。
《杜鹃圆舞曲》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不易理解。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本课的关键。
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了解乐曲结构都具有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深入浅出,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轻松的学习环境。
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完整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最后在完整听,了解曲式结构,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
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杜鹃圆舞曲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杜鹃圆舞曲教案设计杜鹃圆舞曲优质课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2、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教具准备】打击乐器、欣赏磁带等【教学设计】一、常规训练:律动《骑上我的小红马》学生听音乐表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二、节奏拍击1、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的人们热烈地欢迎着我们。
他们想考考小朋友的音乐知识掌握的好不好,准备了一些不同节拍的节奏让小朋友来拍一拍,比一比哪一组拍的最好。
你们行不行?2、生:行!3、节奏拍击(2/4拍、3/4拍节奏)分别拍击不同节拍、合奏拍击三、欣赏《杜鹃圆舞曲》(一)导入欣赏曲1、师:小朋友比赛的很激烈,听!谁也要来参加比赛?2、师播放乐曲前一小段生:是“咕咕”叫的小杜鹃。
3、导入:对!骄傲的小杜鹃也要来参加比赛。
听!它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4、出示课题:《杜鹃圆舞曲》5、初听全曲6、交流讨论结果生:乐曲是三拍子的。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师:对!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
下面让我们依次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1、初听第一部分教师*奏主旋律,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2、复听第一部分看看周围小朋友脸上的表情?用高兴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用动作再次感受第一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4、初听第二部分情绪有什么变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情绪5、复听第二部分用优美的动作再一次感受乐曲。
6、初听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7、复听第三部分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8、复听全曲自己找好伙伴,一同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三)表现乐曲1、挑选打击乐器,选出合适的节奏来为乐曲增添**要求:第一和第三段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段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2、情景表演:森林的小动物们都来欣赏《杜鹃圆舞曲》了。
二年级下册音乐杜鹃圆舞曲教案分析

二年级下册音乐《杜鹃圆舞曲》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和风格。
2. 学会演唱《杜鹃圆舞曲》并理解其歌词含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杜鹃圆舞曲》,了解圆舞曲的特点和风格。
2. 教学难点:圆舞曲的节奏和音准,以及歌曲中的装饰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杜鹃圆舞曲》乐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集体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杜鹃圆舞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圆舞曲的起源、特点和基本节奏,引导学生了解圆舞曲的欢快、活泼的特点。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杜鹃圆舞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节奏,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舞练习,体验圆舞曲的舞步和节奏。
5. 展示:每组学生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学生伴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杜鹃圆舞曲》,让学生了解了圆舞曲的特点和风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杜鹃圆舞曲》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圆舞曲特点和风格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集体舞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欣赏其他著名的圆舞曲作品,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等,进一步加深对圆舞曲的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尝试自己编写简单的圆舞曲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学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演唱装饰音,避免出现音准问题。
2. 在集体舞练习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或摔倒等意外情况。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教学反思欣赏杜鹃圆舞曲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教学反思欣赏杜鹃圆舞曲
▲本课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而设计的几个模仿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参与性强,想象力丰富。
如:在创设情境方面带学生来表现歌曲和学生对歌曲理解的创编。
从听一听,到找一找,再到做一做、画一画如此逐步深入,逐渐加深,不仅使学生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了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而且对音乐所塑造的杜鹃鸟在舞蹈歌唱的形象有了全面的感悟与体验,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较为顺利地解决了本课重难点,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本课失败之处:
失败之处是,由于课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活动的需要,没有对座位、场地做及时地调整,致使生在课堂中活动的地方太小。
在做“模仿杜鹃鸟高兴的飞和舞蹈”时伸展不开手脚。
▲今后调整思路:
在欣赏歌曲时,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环节步骤,如低年级的音乐课多以游戏、律动、比赛、乐器伴奏为主,很有必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
本课中,如果能把课桌调整,这样就便于学生舒展地做动作和模仿杜鹃鸟的舞蹈表演,课堂效果会更好。
教学实践中的杜鹃圆舞曲音乐教案思考

杜鹃圆舞曲是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优雅的舞蹈姿态而闻名于世。
在教学实践中,杜鹃圆舞曲也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本文将探讨杜鹃圆舞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并就教学实践中的杜鹃圆舞曲音乐教案思考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杜鹃圆舞曲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杜鹃圆舞曲是一首欣赏性极高的古典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杜鹃圆舞曲优美的旋律、节奏感强、丰富的表现技巧可锻炼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杜鹃圆舞曲的优雅舞蹈形态可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身体力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强化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舞蹈与身体协调的培养。
杜鹃圆舞曲的欣赏、理解与演奏需要学生深入学习、理解乐曲内在的音乐逻辑,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演奏技巧等能力。
因此,杜鹃圆舞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深远。
二、教学实践中的杜鹃圆舞曲音乐教案思考1、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制定杜鹃圆舞曲教学方案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学生水平、教学时长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该教学目标不仅应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应在杜鹃圆舞曲专业知识、音乐表现力、欣赏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体现多维度的培养。
2、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可根据杜鹃圆舞曲特点、学生特点等因素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注重将教学内容分模块、分阶段进行,以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有效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可以细分为乐曲分析、奏技巧等多个方面。
乐曲分析可以涉及到乐曲的历史背景、乐曲的主题、曲式结构等,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乐曲。
演奏技巧方面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钢琴弹奏、合唱等音乐表现形式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乐曲演奏技巧。
3、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需求的多样性。
做到因材施教、多样化,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气氛的掌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掌控好气氛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及成就感等情绪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案《杜鹃圆舞曲》教学教案

音乐教案-《杜鹃圆舞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杜鹃圆舞曲》这首经典音乐作品。
2. 通过学习《杜鹃圆舞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作品介绍:《杜鹃圆舞曲》是由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描绘了杜鹃鸟欢快的飞翔和鸣叫的场景。
2. 音乐分析:学习《杜鹃圆舞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作曲家介绍:了解约纳森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及其对音乐事业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杜鹃圆舞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结构。
2. 难点: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作品的韵味和情感。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杜鹃圆舞曲》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或合唱《杜鹃圆舞曲》,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杜鹃圆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2. 作品介绍:讲解《杜鹃圆舞曲》的背景和作曲家约纳森的生平。
3. 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
4. 深入学习:讲解作品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对《杜鹃圆舞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6. 实践演练:让学生尝试演奏或合唱《杜鹃圆舞曲》,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7.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
2. 音乐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杜鹃圆舞曲》的音乐元素理解,包括节奏、旋律和和声的分析。
3. 表现能力:评价学生在合唱或演奏《杜鹃圆舞曲》时的表现,包括准确度、表达力和技巧。
杜鹃圆舞曲(教案)-2020-2021学年音乐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在上完《杜鹃圆舞曲》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舞曲的欣赏和舞蹈实践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他们认真聆听音乐,积极参与舞蹈动作的学习,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授舞曲旋律和节奏时,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如拍手、跺脚等,帮助学生掌握节奏感。但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仍然存在困难,这说明我需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曲的节奏。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学生在音乐文化认知方面的掌握程度。虽然我在课堂上介绍了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及其作品背景,但课后反馈显示,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记忆不够深刻。为了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我计划在后续课程中,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音乐文化知识。
3.通过舞曲欣赏和舞蹈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知力和舞蹈表现力;
4.介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及其作品《杜鹃圆舞曲》的背景知识;
5.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舞曲在社交场合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
二、核心素养目标
《杜鹃圆舞曲》-2020-2021学年音乐二年级下册-人教版,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举例: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3)音乐文化:介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及其作品背景,了解圆舞曲的历史和风格。
举例:讲述约翰·斯特劳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的音乐成就及对圆舞曲的贡献。
2.教学难点
(1)节奏感: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舞曲节奏是一大挑战。
突破方法:通过拍手、跺脚等简单动作,让学生逐步适应并掌握舞曲节奏。
突破方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配合默契。
四、教学流程
《第三单元 欣赏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12二年级下册

《欣赏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1. 认识并初步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2. 辨识音乐中的节拍与旋律,并能通过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和表达音乐的美。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工具和资源:1. 音乐教材及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杜鹃圆舞曲》;2. 教室内的音响系统,确保音质清晰;3.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乐曲背景及作者介绍等;4. 准备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自由活动,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一段轻快的音乐,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随后,教师会向学生们介绍杜鹃鸟的形象,并播放杜鹃鸟的叫声,让学生们感受杜鹃鸟的美丽与生机。
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还能为接下来的课程铺垫情感基础。
2. 欣赏《杜鹃圆舞曲》(1)初步聆听教师首先会让学生们完整地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们注意音乐的起伏变化,初步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
(2)分段欣赏接着,教师会将乐曲分成几个段落,逐一进行欣赏。
在每个段落欣赏前,教师会先简单介绍该段落的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让学生们再次聆听。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内涵。
(3)讨论与分享在欣赏完每个段落后,教师会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 互动学习(1)动作表演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动作表演。
例如,在乐曲欢快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用跳跃、拍手等动作来表现;在乐曲柔和的部分,则可以引导学生们用轻柔的动作或舞蹈来表现。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我们知道,课堂上教师的口头评价都是形成性评价,它是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一直倡导的多元化的“真实性评价”那样,在很大程度上评价也承担着诱发或唤醒学生潜能的任务。
因此,教师在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其多重价值,不能厚此薄彼,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功能而忽视其他。
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课堂评价的目的与导向对师生音乐水准的提升、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课堂结构的合理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评价是不能用一个“好”字来简单概述的。
那么,如何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在选自小学音乐第二册的欣赏《杜鹃圆舞曲》的教学片段。
在初步聆听全曲后,教师提问:你在音乐中听到了春天的消息吗?看到了、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呢?生1:我听见了春天里,小鸟在愉快地唱歌。
师:哦,你听见的小鸟是怎样唱的?生1:学杜鹃鸟的叫声。
师:你的声音真美妙!听,引来了一大群伙伴在歌唱。
(师生一起模仿杜鹃的叫声。
)生2:我好象看见小树长出了嫩嫩的树叶,小鸟站在树枝上高兴地拍翅膀。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能听着音乐和小鸟一起拍翅膀吗?(播放音乐片段)请学生一起和着音乐的旋律,模仿拍打翅膀。
生3:我知道书上画的这副图就是表现小鸟在叫(指书上的图形谱)。
师:你真聪明,能从音乐联想到图谱,让我们一起用手指来画画小鸟的歌唱。
(播放音乐片段)师生一起随音乐徒手画图谱。
生4:这个音乐好象是钢琴演奏的。
师:看来你一定很喜欢乐器,请再仔细听听,老师的钢琴声和音乐中的声音一样吗?(教师用钢琴演奏主题)生4:不一样,应该是拉拉的(不知道乐器的名字)。
师:你的耳朵真灵,其实你已经说对了,谁来帮帮他?生5:是手风琴,看,书上有一幅很小的插图。
师:你的音乐知识真丰富,课外一定是个有心人,你还非常仔细,很值得大家学习!(教师简介手风琴及其音色。
)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了积极、客观的评价。
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春来了《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的一首手风琴曲。
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我采用了三段式欣赏法:第一遍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节奏是轻快的,听了让人身心愉悦。
第二遍聆听,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到音乐中去想象杜鹃鸟的活泼与灵活,为森林增添了春意,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
第三遍的反复聆听,我继续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边听边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副你喜欢的生机盎然的春天图。
为了让学生更好感受音乐的美妙意境,我不仅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还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边听音乐边在纸上描绘出自己所想象的春天图。
顿时,许多形象生动的春天景象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学生真实感受了春天的美。
一节课下来,学生在听、思、画中感悟了春天。
找到了春天的美。
通过这三段式聆听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了音乐的美丽殿堂。
《春晓》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说到春天是粉红色的,因为有许多桃花;有学生说到,春天是绿色的,因为小树都长出了绿绿的新叶子;还有学生说春天来的时候,小鸟都在唱歌。
这么多的答案,可见学生真的有看到春天,感受到春天。
接着,我们观看了图片,看看大诗人孟浩然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学生通过歌曲的欣赏以及教师的解释,也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意境。
在学唱阶段,由于歌曲存在三个长音以及一个一字多音(三拍),还有休止符,所以,直接演唱有难度,在教授时,我采用多次聆听的办法,首先解决的是休止符,在聆听过程中采用拍手的方法。
接着解决三个长音,学生还是采用掰手指的方法,四拍四个手指,非常的清晰明了。
杜鹃圆舞曲(教案)-2020-2021学年音乐二年级下册人教版2012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杜鹃圆舞曲》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杜鹃的叫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圆舞曲的基本概念完美结合的体现,能够让我们在旋律中感受到舞步的优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杜鹃圆舞曲》这个具体的案例。这首曲子展示了圆舞曲在实际中的表现,以及它如何模仿杜鹃的叫声,带给我们愉悦的听觉享受。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杜鹃圆舞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学生在学习旋律和节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掌握复杂节奏和五线谱识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关于杜鹃叫声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部分学生对于圆舞曲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针对五线谱的识别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如音符配对、记忆游戏等,帮助学生记忆和识别。
-对于作曲家背景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化、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
四、教学流程
《杜鹃圆舞曲》-2020-2021学年音乐二年级下册人教版2012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杜鹃圆舞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过杜鹃的叫声吗?它是什么样的声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模仿大自然的美妙旋律。
(一年级)《杜鹃圆舞曲 谷》 教案与反思

(一年级)《杜鹃圆舞曲谷》教案与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设想《杜鹃圆舞曲•布谷》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春天》中的内容。
通过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和演唱德国儿歌《布谷》,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浓浓的春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美丽的大自然,从而抒发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安静聆听《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并展开想象,用线条或图画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在整个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用美妙的声音歌唱《布谷》,歌唱春天,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
教学目标[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共同分享音乐的快乐。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意,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音乐素养]、安静聆听《杜鹃圆舞曲》,使学生熟悉作品的旋律后展开想象,能用线条或图画表现自己听到的关于春天到来的音乐。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用愉快、优美的声音歌唱《布谷》,歌唱美丽的春天。
教学流程一、听春天开完整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提问:、你喜欢这首乐曲吗?2、你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告诉大家吗?[乐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婉转的模仿杜鹃的叫声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二、找春天师:春天,杜鹃快乐地歌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杜鹃给我们报春外,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或录音,启发学生找春天]生:花红了,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三、唱春天、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杜鹃圆舞曲》里的杜鹃都飞来了,瞧:它们在森林里叫着、唱着,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杜鹃又名布谷)[开欣赏德国儿歌《布谷》,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篇一: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四月二时七日 , 聆听了泗阳庄圩小学音乐杨丽老师的一节欣赏课《杜鹃圆舞曲》,同时我也将我对这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对比。
《杜鹃圆舞曲》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 3/4 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不易理解。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本课的关键。
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了解乐曲结构都具有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深入浅出,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轻松的学习环境。
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完整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最后在完整听,了解曲式结构,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
在初次聆听的时候,我要求所有同学闭上眼睛,随音乐的感觉自由摆动肢体,发挥想象,让他们通过听觉来体会感受音乐的情绪,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棒,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总结的感受也很到位。
我想,音乐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其它学科,我们无须用过多的语言去介绍,去讲解,应就音乐的本身去引导孩子聆听感受、表现创造,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音乐课堂。
而杨老师在设计时,显然是没有从乐曲分析的角度去备课,而是更多地在那里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感受什么是圆舞曲,以及圆舞曲所表现的情绪,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的内涵,没有深入地去了解作品结构,过渡的律动,没有层次的递进,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得到提高。
课后,我也和杨老师交流了我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目标的定位要正确,这样的活动式的欣赏没有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当学生律动时,三次指导没有到位,对于学生的反馈不够反应不够及时准确。
当然通过和杨老师的交流也了解到了他们泗阳的一些课堂习惯,也知道了地区性所带来的授课差异,让认识到了这样活动的必要性。
总之,作为一个刚工作一年的年轻老师,我觉得有这样的课堂表现已是不错,她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课型的大胆创新,所表现出的那份冲劲正是我们工作多年的老师所缺失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篇二: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内容选择的是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欣赏课《杜鹃圆舞曲》,课后,我感慨良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绪整理,现在谈谈自己的感受。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的一首作品。
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这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
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但不易理解。
在课堂上,我首先是让孩子们完整地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并在欣赏每一乐段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参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最后在完整听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
我认为,在课堂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整节课上下来,我感觉,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思维十分活跃,学生在听、想、舞中感悟了春天,找到了春天的美。
通过这三段式聆听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了音乐的美丽殿堂。
这节课,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基本思路与环节还是比较正确的,有人说,在孩子欣赏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打扰他们,不要加上语言的描述,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可是,他们真的能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想象到杜鹃飞上飞下的情景吗?我不知道。
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让学生感受到,偶尔加上语言辅助孩子引导他们去欣赏,也未尝不可吧!
一节又一节的课,每一节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问题,每一节课都可能有不足,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进步和学习的过程,我享受着每一节课堂,我喜欢课堂,我愿意在每一次课堂里面付出、汲取,然后慢慢成长!
篇三: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三拍子的乐曲旋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不能很好地掌握。
我采取了从杜鹃叫声切入教学的方式进行,并将教材中的手风琴版本换成了管弦乐的版本进行欣赏。
(个人认为这个版本更容易听出杜鹃的叫声。
我将手风琴版本放在后面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魅力。
)
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没什么耐心。
所以,在初听环节,我截取了第一段进行教学:找一找,你是否听到了杜鹃的叫声。
如果听到了,和它一起来唱一唱。
在孩子对音乐有初步印象后,我安排了全曲的聆听,并请学生想象:杜鹃不唱歌的时候,在干什么,用手指画一画它优美的舞姿。
音乐很长,孩子们难免会厌倦,于是,我也与他们一起感受:轻轻晃动身体,和他们一起画。
一些表现力强的孩子也会主动地随着我一起感受。
我还会加上形象的语言,描述我所感觉的杜鹃形象:呀,杜鹃飞到那边去啦!它转了个圈往下飞了……有人说,在孩子欣赏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打扰他们,不要加上语言的描述,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可是,他们真的能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想象到杜鹃飞上飞下的情景吗?我不知道。
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让学生感受到,就必须引导他们怎样去感受。
偶尔加上语言辅助孩子去欣赏,未尝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