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试题 中图版 精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 2.5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

人教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 2.5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

部编版(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 2.5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目前研究出“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

那么汉字的前身是()A. 甲骨文B. 楷书C. 篆文D. 隶书3.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体现在()①整体结构美观②造型奇特或雄伟③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④统治者用来祭祀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甲骨文之后,汉字的演变顺序是()A. 金文→小篆→隶书→楷书B. 小篆→金文→隶书→楷书C. 金文→隶书→小篆→楷书D. 隶书→小篆→金文→楷书5.青铜铸造工艺生产环节的先后顺序是()A. 制范——塑模——铸造B. 塑模——制范——铸造C. 制范——铸造——塑模D. 塑模——铸造——制范6.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7.商代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它说明我国商周时期()A. 畜牧业发达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 铁器开始使用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8.根据甲骨文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9.我国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A.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B. 原始社会后期C. 商周时期D. 秦汉之际10.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它是商代的文字B. 它因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C. 它又被称为铭文D. 它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11.学者们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A. 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B. 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C. 已识读出单字一千多个D. 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构字形式12.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A. 甲骨文、金文B. 金文、篆书C. 甲骨文、隶书D. 金文、隶书13.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A. 河姆渡遗址B. 大汶口文化C. 三星堆文化D. 二里头文化二、材料分析题14.读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12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 1.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罍、瓿等。

这说明商代 ( )A.青铜文化灿烂B.阶级矛盾尖锐C.手工业种类单一D.君主专制加强2.《国语》中写道:“夫祀,国之大节也。

”西周对青铜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这一制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B.西周王公贵族之间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C.西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D.西周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3.七年级历史课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介绍司母戊鼎的资料卡片(如下图),卡片上省略号处的内容不可能是(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因宽大似马槽,当时人叫它马槽鼎。

鼎内壁有铭文“司母戊”,考古学家因此叫它“司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A.反映了周朝工匠的聪明才智B.此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C.折射出当时较为强盛的国力D.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第4题图4.上图所示的利簋,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是该器腹内底部所铸4行32个文字,虽很简略,却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

下列关于利簋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它所处的时代实行禅让制B.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利簋上所铸的文字是甲骨文D.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5.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

这些“龙骨”上面刻写的符号,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6.甲骨文又称“契文”“殷墟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商朝时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B.直到清代才被人们发现和识别C.记载的内容只涉及祭祀与战争D.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7.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年】……王占曰:吉。

(同步精品课堂)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05青铜器与甲骨文(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同步精品课堂)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05青铜器与甲骨文(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青铜器与甲骨文(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答案】B【解析】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2.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 (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灿烂的青铜文化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商周同期”、“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故答案为B。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3.2011年,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观察下图,该国宝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

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

后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图片D是司母戊鼎。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4.三星堆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以独特的青铜文化闻名于世。

读下图,该遗址位于()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5.“一片甲骨惊天下”,通过“甲骨卜辞”我们可以了解到()A.商朝的历史 B.秦朝的历史C.西汉的历史 D.东汉的历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认识。

新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新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新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新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新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稀世珍宝四羊方尊的发现地是( )A.宁乡B.澧县C.龙山D.慈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代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个知识点.[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2.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 )①铁器牛耕的技术进步②手工业的高超技艺③贵族们的日常生活④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分析]本题以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信息“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知,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手工业的高超技艺和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①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B。

[点评]注意对题目信息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3.小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得知: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从中他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②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④西周时期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分析]本题以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由材料图片和“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可知,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七年级历史上册 2.2 精湛的青铜器教案 中图版 (2)

七年级历史上册 2.2 精湛的青铜器教案 中图版 (2)

第2课精湛的青铜器-、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盂鼎、大克鼎等商、周著名青铜器的形制特征和重要历史价值。

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搜集、展示各类青铜器的外形图片来感知、归纳青铜器的分类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和资料查询及初步判断能力;通过教师对相关分类标准的介绍认识青铜器的分类概况,学会分辨鼎、尊、爵等典型器物;通过使用合范铸造方法浇铸的操作尝试,了解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作,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青铜器形制、纹饰、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合范铸造方法原理的了解和简单浇铸操作的尝试,认识我国古代工匠的杰出才智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对商、周著名青铜器的了解,认识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明史,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要点重点: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进人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克鼎等商、周著名青铜器。

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和分类概况;青铜器纹饰的主要类型、含义、用途;鼎、尊、爵等主要礼器的典型器物型制特征和用途。

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的学校应指导学生尝试使用此法进行浇铸的操作。

难点: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青铜器使用范围所反映的社会意识与存在状况;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作。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面,有我国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里珍藏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你知道这是哪个时代的杰作吗?青铜器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第2课——《精湛的青铜器》。

讲授新课:1、让学生看书P28页司母戊鼎的图片和书29页的四羊方尊的图片,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

2、老师简介青铜器的一般制作工艺:(一)塑模:将准备铸造的器形先塑出泥模。

七上填图练习册(中图版)

七上填图练习册(中图版)

封面:中国历史填充图册(中图版)七年级(下)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国地图出版社目次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2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4 第3课中华祖先的传说-----------------------------------------------6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1课夏商西周的更替-----------------------------------------------7 第2课精湛的青铜器-------------------------------------------------9 第3课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10 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12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课秦的统一----------------------------------------------------13 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15 第3课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17 第4课丝绸之路----------------------------------------------------19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课三国鼎立----------------------------------------------------21 第2课江南的开发--------------------------------------------------23 第3课北方民族大融合----------------------------------------------25 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第1课古代数学和地理学--------------------------------------------27 第2课古代医学和农学----------------------------------------------27 第3课汉字的演变--------------------------------------------------28 第4课诸子百家----------------------------------------------------29 第5课流芳千古的书法和绘画----------------------------------------30 第6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3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补充中图版填充图册P2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1.读《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在图中框内填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名称。

初一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及答案教师们应该在怎么样的去准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为学生们制订一份良好的考试卷吧!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欢迎阅读!初一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1.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作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3.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5.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

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①司母戊鼎②人面鱼纹彩陶③兵马俑④汉、胡服佣A.①B.②C.③D.④6.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7.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8.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C.金文、篆书D.金文、隶书9.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初一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答案1. A2. B3. D4. B5. A6. D7. B8.A9.A。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专题05 青铜器与甲骨文(测)(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专题05 青铜器与甲骨文(测)(提升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

青铜器与甲骨文(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答案】B【解析】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2.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 (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灿烂的青铜文化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商周同期”、“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故答案为B。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3.2011年,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观察下图,该国宝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

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

后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图片D是司母戊鼎。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4.三星堆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以独特的青铜文化闻名于世。

读下图,该遗址位于()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5.“一片甲骨惊天下”,通过“甲骨卜辞”我们可以了解到()A.商朝的历史 B.秦朝的历史C.西汉的历史 D.东汉的历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认识。

2020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0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商朝开始出现甲骨文是我国
最早的成熟文字
.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
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我国最早的成熟
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
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故汉字作为一种比
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商朝。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
力 .理解并识记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
) 11.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B.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畜牧业的发达 D. 工商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青铜文明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
尊。
【解答】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 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高
133 厘米、口长 110 厘米、口
【分析】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知道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
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
【解答】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因为甲骨文是
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文字被称为
“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
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之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精湛的青铜器同步练习 中图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精湛的青铜器同步练习 中图版

精湛的青铜器一、青铜器的精湛工艺1.概念:青铜器是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具,因颜色青灰,所以叫做青铜器。

掌握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2.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充分反映了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四羊方尊是青铜艺术中的精品。

3.西周青铜器的代表:出土于陕西的大盂鼎和大克鼎是其优秀代表。

二、青铜器具的用途1.主要用途:商周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战争,祭祀用的叫礼器,战争用的叫兵器。

2.其他用途:商周青铜器还有乐器和车马器等。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也使用一些青铜工具,但数量少。

【问题1】正确解释青铜器、青铜时代、青铜文明。

探究:青铜器是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具,因颜色青灰,所以叫做青铜器。

青铜时代则是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作“青铜时代”;而青铜文明则是对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特制文化的统称,它包括所有的手工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商业上的成就。

【问题2】 21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铸造了司母戊鼎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并送给联合国永久收藏。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这样重视“鼎”?探究:①鼎既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悠久而辉煌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的象征。

鼎在古代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不仅被作为镇国之宝、传国重器,也作为国家主权、版图等的象征被置于国都。

②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鼎记载了众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已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权威的、最可信赖的象征”,也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③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也被赋予“显赫”“富贵”“盛大”等意义。

④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凡有盛大庆典和获得重大荣誉时,国家会铸鼎记载,以旌表功绩。

1.青铜器是由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器具…()A.铜、锡、铅B.铜、金、银C.金、锡、铅D.铜、铁、铅2.世界上的许多文明古国,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原始社会B.夏朝C.商周时期D.春秋时期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①四羊方尊②司母戊鼎③大盂鼎④大克鼎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②③④4.(2010·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2021年同步练习卷(1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2021年同步练习卷(1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青铜器与甲骨文》2021年同步练习卷(1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篌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霞……卿大夫为五鼎四篌等。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周朝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周朝经济发展不平衡C.周朝社会等级制度森严D.周朝青铜铸造业落后2.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就有了鲜明的象征意义。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自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材料中鼎的“象征意义”指的是()A.文化的传承B.国都的变迁C.权力的象征D.艺术的飞跃3.如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 ____________ g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命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4. “钟鸣鼎食”是指:古代豪门贵族用餐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

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于()A.食器B.装饰品C.乐器D.兵器5.如图是出土于湖南宁乡炭河里的商代青铜器精品,它是()A.司母戊鼎B.人面纹方鼎C.四羊方尊D.大盂鼎6.近日,神秘的三星堆(古蜀国)遗址发布了最新考古挖掘成果,再次备受世人瞩目。

三星堆出土的龙虎尊、四牛尊、三羊尊和四羊囊这几件青铜器上的饕餐纹,就和同时代(商)中原所出土的青铜礼器上饕餐纹具有共同特征。

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三星堆遗址是最丰富的考古遗址B.古蜀国与商朝存在一定的联系C.青铜器在当时是最重要的器皿D.商朝的统治范围远及西南地区7.假如你是一个商朝工匠,要制造一个青铜器,你需要的金属是()A.铜、铁、铅B.铜、锡、镁C.铅、钢、铜D.铅、锡、铜8.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9.考古学家发现,商朝某些单人墓穴中就埋着200件青铜器。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要点填空题(中图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要点填空题(中图版)
作用(或者说是历史意义 和伟大功绩):。(5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要点填空题答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都城:阳城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启继承王位。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
灭亡:统治400多年,暴君夏桀时灭亡。
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年,成汤建立朝。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纣发明了的一种酷刑叫。
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
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西周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
都江堰
概况:战国时期,秦国在成都岷江中游附近修建。
作用:具有和 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是我国古代的一座生态型综合水利枢纽。(本题4分)
商鞅变法
原因:。(本题2分)
时间:公元前年,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本共10分,每题2分)
①。
②。③。
④。⑤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称霸的共同原因:⑴任用贤才。⑵改革内政。⑶发展生产。⑷重视军事。
战国七雄指:。(7分)
著名战役:之战[交战双方是齐国(田忌和孙膑)与魏国(庞娟):围魏救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役、之战(赵括约上谈兵)。(本题6分)
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铁农具出现时间:时期;得到推广时间:时期
牛耕出现时间:末年推广时间:时期。(牛耕的使用意义,是农业动力上的一次革命,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试题人教版

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一、选择题1、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西周2、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铸造时期是A.黄帝时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3、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都体现在①整体结构美观②造型奇特或雄伟③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④统治者用来祭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云纹设计来源于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云雷纹,下面最能反映我国青铜器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A.甲骨文B.长城C.兵马俑D.司母戊鼎5、下列关于金文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文因为常刻在钟或鼎上,故又称钟鼎文B.金文是研究夏商历史的珍贵资料C.由于古人称铜为金,所以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D.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字体与甲骨文相近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是()A.鱼网纹盆 B.青铜面具C.司母戊鼎 D.四羊方等7、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出现于()A.夏朝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8、甲骨文的出土表明我国从哪一朝代开始有了文字记录?( )A. 夏朝B. 商朝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9、下列关于青铜器工艺说法不正确的是A.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B.青铜是铜、锡和铅的合金C.青铜的种类很多,铸有花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10、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铭文11、青铜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原始社会晚期12、甲骨文是中国一种很古老的文字,今天它仍然具有A.使用价值B.实用价值C.艺术价值D.推广价值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夏、商、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

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那时候知道选种、施肥和治害虫。

【初中历史】精湛的青铜器ppt 中图版

【初中历史】精湛的青铜器ppt 中图版

夏爵
商爵
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
簋(guǐ)
盛放煮熟的 黍、稷、稻、 粱等饭食

容酒器
觥(gōng) 酒器
兽面纹觯(zhì ) 西周 酒器
高:16.6cm 拍卖价: RMB32,000,000
商朝龙纹钺

编钟
编钟
乐器
车马器
青铜是否在下列工具广泛应用?为什么?
工 具
商代青铜器饰纹
虎纹
二、青铜器具的用途
1、主要用途: 祭祀(礼器)和战争(兵器)
2、其它用途:乐器、车马器、农业手工业工具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D )
课 A、奴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堂 2、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国家是( ) 练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3、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 习
规模大、品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艺精湛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铸造的器具,
因颜色青灰,所以叫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 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 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 青铜器。
饕餮纹
夔龙纹
云纹/雷纹
为什么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广泛装饰这些饰纹呢?
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 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 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
一、青铜器的精湛工艺
1、什么是青铜器? 2、青铜制造业历程 出现: 5000年以前 发展: 夏朝种类逐渐增多 鼎盛: 商、周时期 3、青铜器中的精品 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商: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周: 大盂鼎 大克鼎 规模大、技术高、工艺精 品种多、分布地区广泛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

第2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时期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春秋2.相传禹把全国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个巨鼎,后来以“九鼎”比喻分量之重,“一言九鼎”由此而来。

我国发现的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神树3.甲骨文的出土表明我国从哪一朝代开始有了文字记录?( )A. 夏朝B. 商朝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4.认真观察如图,你认为因造型奇特而闻名的青铜器是()A. B. C. D.5.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6.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①青铜铸造业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当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D.青铜神树8.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③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A.远古人类时期B.原始农耕时期C.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9.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B.《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二、综合探究题10.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上至尊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1)“最精美的”的古青铜器你认为是什么?(填字母)(2)图A这个文物名称是什么?是古代我国西南地区什么文化的代表?(3)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填字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同步测试题.

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第2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一、选择题2.相传禹把全国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利的九个巨鼎,后来以“九鼎〞比喻分量之重,“3.甲骨文的出土说明我国从哪一朝代开场有了文字记录?( )A. 夏朝B. 商朝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4.认真观察如图,你认为因造型奇特而出名的青铜器是〔〕A. B. C. D.5.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6.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期,手工业繁荣详细表现为〔〕①青铜铸造业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8.以下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消费工具的变迁,③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9.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屡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到达28次和10次。

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B.?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二、综合探究题10.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向往已久的,参观了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上至尊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1)“最精巧的〞的古青铜器你认为是什么?〔填字母〕〔2〕图A这个文物名称是什么?是古代我国西南地区什么文化的代表?〔3〕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填字母〕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时期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春秋
2.相传禹把全国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个巨鼎,后来以“九鼎”比喻分量之重,“一言九鼎”由此而来。

我国发现的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神树
3.甲骨文的出土表明我国从哪一朝代开始有了文字记录?( )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4.认真观察如图,你认为因造型奇特而闻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5.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
A、会意
B、象形
C、形声
D、假借
6.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①青铜铸造业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当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A.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青铜神树
8.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③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
A.远古人类时期
B.原始农耕时期
C.商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9.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B.《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C.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
二、综合探究题
10.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上至尊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1)“最精美的”的古青铜器你认为是什么?(填字母)
(2)图A这个文物名称是什么?是古代我国西南地区什么文化的代表?
(3)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填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