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阈下社区参与旅游的几点思考
对云州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思考
实施精准扶贫的机遇
政策支持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提供了有 力的支持,为扶贫工作创造了有利的 环境。
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贫困地区特 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贫困地区 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生态资源优势
许多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
加强教育培训
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 的就业创业能力。
ABCD
优化资源配置
进一步优化扶贫资源分配,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 益,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地。
完善社会保障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 救助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
06
结论与展望
对云州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思考与总结
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 握实用技能和创业能力,提高其自我发展和脱贫 致富的能力。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 活需要,减少因病、因灾等突发事件导致的贫困 问题。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提高贫困人口对政策的知晓率 和参与度。
建立健全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 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防 止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和官僚主义。
05
云州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效评估 与改进
精准扶贫成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评估方法
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包括 数据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参与式评 估等。
评估指标
建立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贫 困人口减少数量、贫困发生率、收入 水平提升、教育医疗条件改善等。
精准扶贫的实施成效分析
贫困人口减少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云州地区贫困人口数量 明显减少,贫困程度得到缓解。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在中国大力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实际落实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资金分配不均:扶贫资金分配不均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区虽然人口数量庞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扶贫资金无法充分到位,导致扶贫效果不佳。
2. 扶贫对象识别不准: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找准扶贫对象,但实际落实中,存在一些扶贫对象识别不准确的情况,导致扶贫政策无法精准发力。
3. 扶贫产业发展不稳定:一些贫困地区在实施产业扶贫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因素、自然灾害等原因,产业发展不够稳定,无法持续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 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不符:因为地区、民情等原因,有些地方的扶贫政策无法贴合当地实际情况,导致实施效果不佳。
二、解决办法1. 加强资金分配监督: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的监督,确保扶贫资金按照需要分配到位。
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考核制度,对扶贫工作开展全方位监督。
2. 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包括建立健全贫困户排查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扶贫政策真正精准到位。
3. 多元化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降低风险,提高产业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4. 地方政策与实际结合:在制定扶贫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确保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增加扶贫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以上就是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一些探讨。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扶贫政策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为虚拟内容,仅供参考】。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怎样扶”,是抓好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应结合帮扶对象自身实际,为其“量身定制”脱贫计划。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是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现我以五山乡为例,该乡地处大新偏远地区,属大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半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尽管近几年来,上级部门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农村电网、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和文教卫生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仍然落后,较其他地方的农村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人分析主要的原因有几点:1、“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除了部分劳务输出外,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就靠几亩薄田,开垦几亩坡地种植一些玉米、黄豆,以及政府给予的扶贫鸡、扶贫猪来维持生活,甚至一些困难户就是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不愿多努力的,伸手就要,不求变,得过且过,出现一种以争当贫困户为荣的极端现象。
2、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难以改变。
现在,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有的家庭全年可支配性开支均在万元左右,但相当部分的农户把这些收入消费在平时的吃喝和节庆活动上,而不是如何发展生产。
3、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交通等问题,当地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和发展的意识相对淡薄。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贫工作的推动下,有了不小的改变,仍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停留在粗放生产、无序经营的层面。
虽然该乡近年也有些种养户的出现,但生产经营没有典型,没有形成产业化,覆盖面小,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相对缓慢。
4、目前,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扶贫工作没有根据农村实际做出长远计划,没有认真组织调查,基本流于形式,跟踪服务不到位。
如五山乡扶贫母猪的发放相对一些仅有孤寡老人的家庭来说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是增加养殖成本,增加额外开支;还有火龙果的种植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只种不管,也很难形成产业,所以没有明显的成效等。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
大多是 进 行 地 区 实 证 分 析 。 也 有 学 者 从 经 济 、 卫
生、 健康 、 交通、 文化素质 、 居 民需 求 等 角度 , 研 究 旅
游 扶贫 的积 极或 消 积影 响 , 强调 发 展 旅 游 不 是 贫 困 地 区的万 能药 , 必 须 在 合 理 的操 控 及 规 划 下 才 能成 功。 ④ 所 提 出 的旅 游扶 贫模 式 主 要有 政 府 主 导模 式 、 景 区带 动模 式 、 农旅结合模式、 移 民迁 置模 式 、 整体
们 纷纷 从 相 关 理 论 、 研 究 内容 、 扶 贫效应 、 精 准 扶 贫、 旅游 精 准 扶 贫 等 方 面进 行 研 究 , 其 议 题 主 要 集
中在 自然旅 游 与减 贫 、 遗产旅 游与扶贫 、 农 业 旅 游
与扶贫 、 住 宿业 与扶 贫 、 社 区旅 游 与 扶贫 等 方 面 , 且
基金项 目: 本文是贵 州省教育厅创新人 才团队建设 项 目“ 武陵 山集 中连 片特 困 区旅 游扶 贫模 式选择 与创新研 究 团队” ( 项目
号: 黔教合人 才团队字[ 2 0 1 3 ] 2 5号) 和贵 州省社会发 展攻 关项 目“ 科技 支撑促 进梵净 山 自然文化遗 产资源保 护与
关键词 : 旅游扶贫 ; 旅游精准扶贫 ; 扶 贫开发 ; 运作机制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m8 2 —0 5
引 言
准 扶贫 的背 景下 , 如 何 将精 准 扶 贫 理 念 应 用 于旅 游
与扶 贫相 互 融 合 的路 径 、 模式 、 机 理 等 展 开 了 积 极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为贫困人口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问题(一)识别精准度不够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村,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操作困难等因素,导致识别的精准度不够。
一些贫困地区存在“假贫困”、“漏扶贫”的问题,导致扶贫资源浪费和帮扶效果不佳。
(二)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在实施帮扶措施时,存在着一刀切、形式主义等问题,一些帮扶措施并未真正让受助对象受益。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帮扶资源可能被滥用或浪费。
(三)可持续性不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坚持和投入。
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如何保证帮扶措施的持续性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解决办法(一)数据完善与透明建立完善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库,采用科学、客观和多方面的指标来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提高识别的精准度。
加强对数据的监督和公开,并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
(二)分类施策与个性化帮扶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措施的精准度。
加强对扶贫措施的质量监督,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帮扶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三)长效机制与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的长效帮扶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长期投入,确保帮扶措施的持续性。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扶贫事业中,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赢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赢旅游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机会,还为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做出了贡献。
然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赢,社区参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共赢。
一、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保护环境、满足人民需求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平衡。
社区参与强调当地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协作与参与。
这种参与既能保护社区的利益,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参与的价值与意义1.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可以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2.增加经济效益:社区参与可以激发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和创收渠道。
这样可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环境保护:社区参与可以增强当地居民对环境的责任感,并通过参与环保行动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社区参与的策略与实践1.教育宣传:通过向当地居民宣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愿。
2.利益共享:将旅游收入合理分配给当地社区,增加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动力。
3.培训与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旅游业相关的培训和就业机会,增强他们的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4.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旅游业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并实施政策和项目。
四、成功案例分析1.泰国清迈:社区参与促进了清迈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当地居民通过提供家庭旅馆、导游、手工艺品等服务参与旅游业,并在环保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日本京都:通过社区参与,京都成功保护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形成了众多的旅游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巴西里约热内卢:社区参与促进了里约热内卢的社会经济发展。
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了社区的经济水平。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自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多点发力,实现了精准脱贫的巨大进步和阶段性成果。
但脱贫攻坚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
一、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X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突出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扶贫力度与三农投入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但贫困地区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约束,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
比如阳新县不少贫困村坐落于偏僻的山坳里,道路狭隘弯急、崎岖险峻,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
若没有这些年的外出务工经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许将世代穷困。
(二)部分农民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局限自我发展。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往往决定了收入的高低。
通过梳理后发现,我市X年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94.8%,小学及文盲半文盲占比65.3%;致贫原因中80.4%为因病、因残致贫。
可见农村贫困人口身子差、体质弱、文化水平低是导致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
同时,受长期小农思想禁锢,不少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
(三)农村长效脱贫措施不足,农民持续增收乏力。
当前,各地正在集中优势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措施与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然而,始终是输血式的多,造血式的少。
应付检查的多,深入思考的少。
着重眼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这样的扶贫是缺乏生命力、难以持续的。
我市不少贫困村的主要脱贫措施表现为简单地向贫困户送猪仔、送果苗,抑或简单的进行贷款贴息、政策兜底,只注重眼前能够脱贫越线即可,没有采取长效的脱贫措施,也没有顾及随时可能面临的返贫风险。
(四)农村产业项目缺乏创新,人才短缺瓶颈难破。
精准扶贫视野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基于大理双廊村的调查
doi:10. 3969/j.issn.1674 - 5841. 2017. 01. 008旅游研究,2017, 9 (1): 74~82Tourism Research精准扶贫视野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基于大理双廊村的调查卡茜燕(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大理671003)摘要:旅游扶贫被列为我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
文章 以大理双廊村为调查对象,分析旅游扶贫存在的困境及原因,认为作为开发式扶贫的旅游精 准扶贫不仅要考虑个体贫困者的脱贫,更应该从社区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
采用社区参与的 制度与方法,从社区贫困个体和社区整体两个层面,在利益相关者制约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进行社区和贫困人口层面的精准识别与帮扶,实现可持续旅游精准扶贫和社区发展。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双廊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5841 (2017) 01 -0074 -09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推进,我国从粗放式扶贫阶段,进入了精准扶贫阶段[1]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 贫方略,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 型施策。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旅游扶贫的研究逐渐兴起,涉及旅游对中 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等[2]。
2015年,旅游扶贫被纳入我国推进实 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扶贫领域的具体应 用,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 的程序和方法对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以实现旅游 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的扶贫方式[1]35。
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学者们多围绕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方法、机制以及个 案研究等方面来进行。
邓小海等(2015)对旅游精准扶贫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 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机制、旅游扶贫精准帮扶机制和精准管理机制[3_4]。
精准脱贫政策的反思与展望
精准脱贫政策的反思与展望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这项政策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监测扶贫效果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实际扶贫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反思与展望。
反思一:精准识别存在漏洞精准扶贫政策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地标准不一、人员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精准识别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
一些并不具备贫困资格的人被列入了扶贫名单,而一些真正贫困却被漏判,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扶贫对象的审核和监测机制,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识别工作,确保每一个扶贫对象都是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反思二:精准帮扶缺乏持续性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之初,各级政府纷纷组织了各种扶贫项目和帮扶措施,确实帮助了一些贫困户脱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扶贫项目出现了断档、空转的情况,导致一些原本脱贫的贫困户再次陷入贫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督促相关部门和扶贫干部将帮扶工作纳入长效机制,持续跟踪扶贫对象的脱贫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和措施,确保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
反思三:精准监测不够完善精准扶贫政策还需要加强对扶贫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目前,一些地方在扶贫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中存在数据不真实、评估不准确等问题,导致脱贫成效的真实性受到怀疑。
这不仅影响了政府对扶贫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影响了社会对扶贫工作的信心和支持。
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扶贫监测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加强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监测和评估,确保扶贫效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展望一: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扶贫干部和相关部门在帮扶工作中开展创新实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扶贫工作进行评估,对工作成绩优异的地区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风气和氛围,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
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计的重要性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社区居民的生计也在逐渐改善和提升。
旅游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酒店服务员到导游、手工艺品制作等各种岗位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旅游业也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
旅游业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发展机会。
通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产品得以推广和销售,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来源。
而且,旅游业还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社区居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特色,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可以说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2. 正文2.1 旅游业对社区居民生计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带来了就业机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导游、酒店员工等。
这些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各种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计改善和增加家庭收入。
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比如餐饮业、手工艺品销售等。
这些产业的繁荣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游客的到来带来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促进了当地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展示自己文化价值的平台。
旅游业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得到提升,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旅游业对社区居民的生计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使得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获益,实现共同发展。
2.2 旅游业对社区居民生计的负面影响旅游业可能导致社区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20_—20_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_乡_村工作组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按照工作计划,已圆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_乡_村位于_县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距_乡政府约4公里,长渝高速公路、209和319国道从村内通过,对外交通甚为便利。
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168户,715人,劳动力33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9人。
土地总面积_亩,其中耕地550亩(水田483亩,旱地73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_亩,草地_亩,农村建设用地_亩,交通用地64.2亩,未利用地_亩。
20_年,全村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620元。
通过识别,20_年全村共有贫困户27户、181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8户39人。
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4人,孤寡老人5人,危房户3户,缺乏劳动能力农户62户,因长期患病致贫农户2户,长期缺粮农户4户16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全局成立新一轮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石国兴任组长,副局长_为副组长,相关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副局长_负责局驻_乡_村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派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_和工作队长_常驻村开展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局长亲自牵头,率领干部100余人次深入扶贫联系村同老百姓一道进入田间地头同吃同劳动。
(二)狠抓群众思想转变。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中国梦”。
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战略和州委“坚守三个一、用活三个优、瞄准四个目标、实现四个成为”以及县委的“一合三化”的发展思路,致力提高群众思想素质,与群众座谈,拉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着力转化干部群众滞后的思想观念。
精准扶贫工作外出考察心得体会5篇
精准扶贫工作外出考察心得体会5篇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
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
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
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
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
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
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
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
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2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丰衣足食、安家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部署,花大气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脱贫成就。
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探索
2020年第19卷第12期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探索□周慧丽陆晓雨【内容摘要】近年来旅游的扶贫功能越发重要,很多脱贫攻坚项目都与相关的旅游规划有关,可以推测到未来将会有一大部分贫困人口受益于旅游业的扶贫发展,进而脱离贫困,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就旅游的精准扶贫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旅游扶贫提供一些建议与借鉴。
【关键词】脱贫祛困;旅游规划;精准扶贫【作者简介】周慧丽(1985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陆晓雨(1989 ),女,江苏启东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林果资源高效利用一、旅游精准扶贫的策略(一)精准定位旅游扶贫项目的发展潜力。
旅游扶贫,其本质上就是在已经拥有一定旅游资源并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展的基础条件的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其乡村旅游业,并且让贫困地区的社区居民最大限度的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中,在提升当地旅游业整体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实现当地贫困人口脱贫的最终目标。
贫困地区相关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是能够进行旅游精准扶贫重要基石,也是先行条件。
因此,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的战术战略时,必须保证贫困地区的相关旅游产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
只有这样,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旅游也来实现其脱贫才是可行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
通过研究目前我国已经进行的通过旅游产业实现脱贫目标的实践活动,都能够得出要进行旅游产业的扶贫就一定要能够对贫困地区相关旅游扶贫项目本身的内在价值与发展进行极其精准的定位。
比如,在广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设立了很多的旅游扶贫项目,并能够实现其脱贫目标。
因此精准定位旅游扶贫项目的内在价值与发展潜力是保证最终实现旅游脱贫的重要策略。
(二)精准定位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这一策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是政府应积极地为良好的旅游扶贫项目构建发展平台。
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旅游精准扶贫的良性体制。
消费促扶贫 旅游兴乡村
消费促扶贫旅游兴乡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文化生态旅游的同时,也对扶贫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和关注,更多的旅游目的地也将扶贫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旅游产业与扶贫事业共同发展。
消费促扶贫,是新时代旅游扶贫的主题,也是具有长期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
旅游消费可以带来收入而带动当地经济,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从而实现扶贫减贫目标。
在扶贫过程中,旅游不仅能够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能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带来更多客流和商机。
同时,旅游还可以带动环境保护,丰富当地文化的内涵,推动当地民俗民风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将旅游与扶贫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精准扶贫。
在实践过程中,旅游业者应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和文化元素,强化产品营销、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从而让更多的游客深刻领会到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提高游客对当地文化的兴趣度和吸引力。
此外,在推广扶贫产品时也应该注意纯正性和可持续性。
纯正性即保证产品的本身的特色和优势,让游客感受到真实的旅游体验。
可持续性则是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要求,以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效益,从而确保这种扶贫旅游的方式可以长期持续下去,促进当地乡村经济和民生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后,旅游业者也应该在培训方面下功夫,让当地的贫困居民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与扶贫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旅游不仅仅是游玩和消费的行为,更是一种参与社区和社会发展的主动行为。
因此,结合旅游和扶贫,不仅仅是行业的需求,也是我们每个人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的有益贡献。
关于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
关于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目前,我国旅游业开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如今已进入了“旅游+”新时代。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开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开展水平与综合价值。
据我所知,“旅游+”代表着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
“旅游+”是旅游业创新开展的方向。
培育旅游大产业,关键是做好做足“旅游+”这篇大文章。
当前,我国整体开展为“旅游+”创造了条件。
通过实施“旅游+”,我国旅游业将经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过程,进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数量增长到质效提升、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开展的大变化,向旅游强国稳步迈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关于旅游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消费层面,把旅游看成是孤立的行业。
实际上,旅游对国民经济的奉献不仅仅是消费,而是覆盖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领域;旅游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安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产业,也是具有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开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功能的新经济增长点。
xx县是国贫县,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乡村旅游扶贫也是该县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之一。
xx旅游扶贫既有利于打破xx 县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又有利于更新人们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9月11日上午,xx县旅游局全体干部认真传达学习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暨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对县委书记饶xx就如何抓好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暨基层党建工作的讲话精神进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我们作为县级基层旅游部门,该如何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呢?我个人的思考是:围绕建立文明新村目标,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以开展乡村旅游为主线,以产业开展为支撑,以富民兴村为目标,突出“四个一” 工作重点:。
论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居民高效参与社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
论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居民高效参与社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对
策
蒋如娟
【期刊名称】《经贸实践》
【年(卷),期】2016(0)24
【摘要】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此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扶贫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扶贫,强调扶贫促进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
旅游扶贫事业靠社区居民,效益社区贫困人口共享,这样的旅游扶贫很明显是社区旅游扶贫。
要提高社区旅游扶贫的效益,促进社区居民高效参与其中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在管理层面、文化层面、产业规划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居民高效参与社区旅游精准扶贫,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扶贫效益的对策有:更加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
【总页数】3页(P4-6)
【作者】蒋如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F592.7
【相关文献】
1.基于社区参与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构建——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例
2.民族贫困地区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湘西州为例
3.旅游精准
扶贫视角下民族地区居民旅游参与提升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姑鲁寨为例4.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思想和文化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州肇兴景区的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准扶贫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策略
精准扶贫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郭晓鸣蒲实高杰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6年第05期专家名片郭晓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奖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是,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精准扶贫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为了及时把握问题、提出对策,笔者近期深入四川秦巴山区、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集中连片区的多个贫困县,通过入户调查、专题座谈等方式了解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PART1五大问题需关注调查显示,当前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充分、参与广泛、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对于矫正传统扶贫模式粗放低效的突出问题成效显著。
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和矛盾,亟待通过机制完善和政策调整加以解决。
通过多地实地调研发现,以下五方面问题需要高度关注:——精准瞄准过程中的识别误差问题仍然突出。
精准瞄准扶持对象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瞄准到户的精准度明显高于传统扶贫模式。
但调研发现,各地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瞄而不准”的问题:一是人为因素导致识别误差。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帮扶力度的增大,对农户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
为获得贫困户资格,部分农户通过隐瞒、转移等手段降低家庭收入,甚至出现了与父母分家以降低单户收入的行为。
无序争夺和挤占贫困户指标不仅显著降低了扶贫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而且人为扩大了贫困面。
二是制度因素导致识别误差。
由于缺乏对农户主动参与的有效激励,在贫困户确定过程中,普通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户在民主评议中“走过场”,表决时“随大流”。
我国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及对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研究的启示
我国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及对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研究的启示作者:廖军华黄艳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05期摘要: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领域的运用与延伸。
目前,旅游精准扶贫主要研究内容涵盖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及旅游精准扶贫的效应等五个方面。
整体而言,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总量偏少,不适应旅游精准扶贫实践的需要;定性研究是当前的主流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比较少见;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估及社区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等方面研究缺乏乃至空白;地理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借鉴不够。
旅游精准扶贫研究需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方法、增加研究深度,不断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以指导旅游扶贫实践。
今后旅游精准扶贫研究需更多地聚焦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估、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旅游精准扶贫的社区参与以及旅游精准扶贫案例研究等领域。
关键词:旅游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启示[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5-0080-009[文献标识码] A; ; ; [DOI编码] 10.19631/ki.css.2019.05.009贫困(poverty)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反贫困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
2000年联合国提出到2015年底将全世界贫困水平降低50%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末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ro-poor Tourism)这一概念由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率先提出之后,旅游扶贫成为高频词,引起旅游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
2013年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扶贫要因地制宜、细致工作、精准扶贫),随后,精准扶贫进入研究者视野,部分学者对精准扶贫进行了研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及精准管理是当前精准扶贫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
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里,我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面临者一些难题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准扶贫问题。
如何进行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真正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难点。
因此,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首先,要深入了解贫困人口的情况和需求,做好前期调研工作。
扶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先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情况和需求,这就需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
调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贫困地区、贫困村庄等基本情况,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情况;二是了解贫困家庭的家庭状况、家庭财产、人员组成、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信息;三是了解贫困人口的健康、教育、劳动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和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真实情况和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扶贫计划,从而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其次,要制定科学的扶贫计划,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
在了解了贫困人口的情况和需求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扶贫计划。
扶贫资金有限,必须确保每一分钱都被充分利用,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在制定计划时,应该遵循“贫困程度越深、治理难度越大,扶持力度应该越强”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扶贫政策和补贴标准。
同时,根据贫困人口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扶持形式,包括资金扶持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扶贫资金得到科学的配置,并且真正起到了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作用。
第三,要注重社会组织的发挥作用,落实全社会的扶贫责任。
精准扶贫工作不是只有政府部门的责任,还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进来,共同为扶贫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应该注重社会组织的发挥作用,例如:解放军、团体、妇女组织、宗教界、公益性组织等,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落实全社会的扶贫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旅游研究第10卷
精准扶贫视阈下社区参与旅游的几点思考
叶俊®
社区参与旅游源起西方,是在其旅游业高度发达、利益主体矛盾日渐突 出的背景之下人们探寻在旅游规划中纳入社区居民意见的一种方法,所以最 初只是运用在旅游规划领域。
后期在可持续思想、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赋权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的支持下,深入到社区为何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内容、参与模式、参与机制、参与效果、参与反思等全方位的研究过程中来。
可见国外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人类学视角,拓展 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我国旅游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 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高速发展的旅游业让许多贫困地区尝到甜头后,又反噬出更加突出的矛盾问题,如2011年婺源因门票分成问题而导致的李坑 事件、2013年凤風古城“围城收费”风波、2014年峨眉山村民与景区管委会 矛盾升级导致封山堵路事件等,这些都暴露出成熟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受 到重大挑战。
而2013年精准扶贫的提出,更是为本已研究炽热的“社区参与 旅游”打了一针强心剂,社区参与旅游不仅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手 段,更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在政策导向和国际范式的影响之下国内 相关研究一片繁荣。
梳理研究文献会发现旅游与扶贫效应的关系存在三种观点:一是旅游发 展减缓了贫困:依据是旅游的乘数效应;二是旅游发展加剧了贫困:依据是 旅游的外部漏损及开发陷阱;三是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无必然联系:依据是 各地的政策机制与管理水平。
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反思,探讨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贫困社区开发旅游是否具有先天优势和后天条件?精准扶贫对象 是否具备足够的话语权?精准扶贫社区能否真正参与旅游利益分配?而社区 参与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与能力?
_、贫困社区与旅游开发是否天然耦合?
由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历史机遇等原因,我国许多贫困地区位于革 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山野农村,在举国全面步入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时代,这些区域依然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具备 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旅游黄金发展阶段,不乏 成功的例子。
一些资源禀赋极佳的贫困地区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广西阳 朔遇龙河、广西龙胜梯田、江西婺源、福建永定土楼等都在社区参与旅游的
①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D079);湖北省普通高 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1714803) ;2017湖北 省技术创新专项(软件科学研究)项目(2〇17ADC082)。
—社区与旅游15
第1期旅游思想汇—
情况下实现了脱贫致富。
而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对社区参与旅游提出了更 高的挑战,这条道路是否依然行得通呢?一则我国旅游业已从粗放式规模式 发展步入集约化竞争阶段,大量的景区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反而形成了一种过剩,个性化的品质旅游产品相对稀缺;二则已成功的案例自然在资 源特色、区位条件上优于其他待开发贫困地区,优先获得了发展机遇与政策支持;三则成功的案例无论在知名度还是美誉度上都领先一筹,具备更佳的 市场推广价值;四则在成功模式的带动下,许多贫困社区一味地模仿与借鉴,同质化的产品、过度的供给形成不良的市场竞争态势,而旅游业的季节性会 更加加剧这种不良效应,导致惨淡经营,入不敷出。
因此在竞争格局和大众 旅游口味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的当下,贫困地区与旅游开发的天然耦合性还需 要更佳理性的论证与思考,不要让它成为一种口号和#P架。
二、 社区参与是否具有足够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当今出现在民主政治和社会学中较高频率的一个词语,是公民 表达自己真实意愿和利益诉求的一种权利和权力,在多元化利益主体的今天,实际是一种利益表达机制。
众所周知,西方“强民间弱政府”的政治环境给 予当地社区足够的自治权,故源自西方的社区参与旅游有足够的政治土壤和 话语权。
而在我国,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游客和社区由于对权力和资源 的占有情况不同导致力量对比悬殊:作为政府主导型社会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旅游开发商的投资主体地位让其成为强势群体;游客 作为消费群体享受着“顾客是上帝”的待遇;而社区,特别是精准扶贫对象 下的贫困社区由于政治地位低、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等原因使其利益表达话语权缺失,久而久之成为沉默和失语的弱势群体,一旦出现矛盾纷争便 采用非理性的方式诉求利益(正如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围堵、破坏等)。
可喜 的是,近些年许多学者看到了中外社区机制的不同,纷纷从社区增权的角度探寻如何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等维度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但这些仍处在个案研究上,话语权的缺失是社区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决定旅游精准扶贫能否直到要点的症结所在,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学者坪吁以外,更需要社会机制配套、法制健全和第三方群体的介入。
三、 社区是否真正参与旅游利益分配?
旅游扶贫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共识,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强大的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直接经济效应,如为当 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特别是一些农村妇女凭借自身的特长可以轻松地找到 诸如接待、膳食、表演等工作;其次是间接经济效应,获益群体通过生活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实现了旅游收入的再分配,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
由于 现阶段发展水平的需求,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老百姓更多看到的是这种经济效应。
但经济学告诉我们还存在一种旅游漏损的负面效应,一旦这种漏损扩 大就出现开篇案例中所提到的因为利益不均而引起的糾纷,这也是近些年有
16旅游研究第10卷
些学者认为旅游发展导致更加贫困的依据所在。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发展阶 段的不同就断然否定旅游的经济效应,但社区是否真正参与利益分配确实有几点值得思考:一是能率先参与旅游经营层面的只是少数的“精英阶层”,更多的社区居民由于资金缺乏、能力有限是游离在核心利益层面之外的;二 是尽管有些居民也从旅游开发中获得了一份工作,但其收入与外出打工人员 对比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也就是“机会利益”的存在让低层次参与者的旅 游收益大打折扣;三是有的旅游开发商也按人头或土地给每位社区居民发放红利,但这样的旅游社区通常也是进入成熟阶段的旅游社区,其收益也仅够 冲抵旅游地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社区居民是否具备参与能力?
社区参与旅游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环节,充 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 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
而在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常常被简化为仅仅是参与 利益的分配。
精准扶贫背景下,社区全面参与旅游更是受到巨大的挑战。
由于教育程度和视野的局限,精准扶贫下的社区居民很难在决策层面看懂旅游利益分配的“游戏规则”,相反在“强大”的经济诱惑之下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加入到旅游前期开发中来,并在后期管理中成为旅游投资商或地方政府的 代言人,更谈不上站在社区的立场去监督整个旅游发展过程。
如此造成这样 一种局面:一方面,学者专家大力推进社区参与旅游;而另一方面由于能力 的缺失,更多居民只是“被参与”。
尽管近些年在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帮扶下,许多科研院所、规划机构都对贫困社区进行了造血式扶贫—开展旅游 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一两次而不系统的学习很难唤醒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更加不能从思维方式、行动能力上赋予其足够的参与能力。
可见,在精准扶 贫的背景下,不加区别地借鉴社区参与旅游并非万全之策。
(叶俊: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文化自信:我国民族社区主动参与旅游活动的内生动力
张冬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一直是旅游发展的重点和旅游研究的热点。
民族旅游利用文化展演的方式,通过旅游者与社区的互动,实现民族文化的 表达、传递、交流和变迁。
民族社区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为旅游发展 注入了灵魂和深邃的内容,要获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社区参与旅 游。
然而,就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并不理想,大部分 社区属于被动参与,重要原因是社区参与过程中的文化自信问题没有得到重 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必须 重视民族社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