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认识自画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表达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表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2. 自我观察与表达3. 绘画技巧的运用4. 自我表现与自信心5. 作品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画像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自画像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3. 实践环节: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我表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画像的作文,深入思考自我表现的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是否能准确观察自己,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情感;(2)绘画技巧的运用是否恰当;(3)作品是否有创意,能体现出自我表现的意义。
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3)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自画像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心;2. 邀请专业的美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绘画技巧和自我表现方法;3. 开展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绘画水平;4. 结合语文、英语等学科,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自我认知和情感融入自画像创作,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
4.每个小组挑选一幅自画像作品进行模仿创作,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指导学生进行以下实践: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自画像。
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画像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认识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在自画像创作上的风格特点;
2.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语言分析自画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重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
难点:如何克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信心不足、批判性思维缺乏等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美术家的角度审视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
b)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画像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c)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d)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教学步骤: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美术家自画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b)新课讲解:分析自画像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美术家的风格特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c)实践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自画像;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在学情分析方面,考虑到以下因素: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他们‘面对面’对话的机会。
下面请大家对比欣赏一组东西方名画家的自画像集锦,我们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区别认识自画像里的美术家。
欣赏组图:1.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1)力图‘回归正道’的丢勒(1471--1528, 德国)与中世纪基督像;‘自画像之父’, 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
师: 请问三幅画面哪幅是画家?生: 都是。
三幅画面人物相似。
师: 解说相似原因, 阐释画家画面定位。
自画像在16世纪的欧洲并不普遍, 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非常哥特式的举动。
丢勒游历欧洲, 在意大利亲身感受了文艺复兴运动, 结交了大师拉淮尔, 人文主义思想渗入创作, 对宗教改革态度鲜明(自画像构图采取基督画像的正面构图)。
他塑造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捍卫真理的保卫者, 通过正面理想形象发表自己的政治宣言。
其版画最具影响力, 是世界最早创作水彩画的画家之一, 德国自1815年始开创‘阿尔布列希特.丢勒’节, 他的故乡纽伦堡更是有政府为其塑造的第一座画家的公共纪念碑。
个人定位: 自比‘神的化身’, 力图回归正道, 坚持画家的尊严。
(2)勇于‘标新立异’的金农(1687--1763, 清)师: 请同学赏析金农自画像以及金农的“漆书”书法?生: ……形象怪异。
师: 解析原因。
扬州八怪之一, 自称‘三朝农民’, 50过后始作画, 诗书入画, 善画梅竹, 书法自成一家, 开辟肖像画新领域。
板桥称: 扬州只有金农好。
书法: ‘冬心体’, 自创‘金农漆书’(隶书的变形), 笔法古朴浑厚, 棱角分明, 以重为巧、求拙为妍, 对后世影响深远;人物:特征准确, 下笔大胆;书画:梅竹影响最广(大树干, 粗拙, 质朴苍老), 诗书画合一(欣赏作品)。
……个人定位: 不趋时流, 不干名誉。
二、)场景中的自我(1)有这样一批画家, 他们善于把自己表现在特定的场景中, 用周围的人事物来衬托自己, 以此来突显自己的存在。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培养学生自我介绍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对美术家自我介绍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2.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3. 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培养学生自我介绍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2. 新课内容:讲解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
3.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介绍形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家眼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术家自我介绍作品集。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投影仪和显示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自我介绍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2. 第二课时:欣赏和分析美术家的自我介绍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表达自己。
3. 第三课时: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
4. 第四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互相交流学习。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认识自画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自画像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性格和特点。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勇于表达的创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2. 自我观察与认识3. 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4. 创作实践与评价5. 优秀作品欣赏与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画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注自己的特点和性格。
3. 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
4. 创作实践:学生进行自画像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5. 作品评价:学生展示自画像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画像的概念、意义、绘画技巧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自画像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3. 实践法:学生进行自画像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4. 评价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教师总结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
五、教学资源1. 自画像作品展示:教师准备一些自画像作品,用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欣赏。
2. 绘画材料:学生准备绘画所需的纸张、颜料、画笔等。
3. 评价表:教师制作评价表,用于学生作品评价。
4. 投影仪:用于展示作品和讲解绘画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画像概念的理解和自我认识的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创作自画像时的技巧运用和表现力,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和情感。
3. 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让他们欣赏更多的自画像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教案: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家的职业特点及其对自身的定位;
2.认识美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工作方式;
3.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和屏幕;
2.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美术家的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几位知名美术家的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美术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美术家的创作灵感和艺术风格。
二、知识输入(20分钟)
1.通过投影仪展示美术家的自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美术家的自画像。
2.讲解美术家对自己的定位和理解,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三、绘画实践(40分钟)
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绘制自己的自画像。
2.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运用多种绘画技法和材料,以表达个性和情感。
3.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品中的元素和构图,分享作品时陈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理念。
四、总结归纳(15分钟)
1.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创作过程,鼓励他们积极阐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总结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特点,如自由、创造性、对美的敏感等。
3.结合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讨论不同的创作思维和表达方式。
五、拓展延伸(20分钟)。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美术家自我表现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
教学方法:展示不同美术家的自画像,如梵高、毕加索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自画像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介绍美术家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一些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
活动:让学生观看一些美术家的自画像,并尝试描述它们的特点。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美术家自画像的理解。
第二章:探索自我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并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提供绘画和素描技巧的指导。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
介绍绘画和素描的基本技巧。
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描述写作活动,并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
评估:观察学生的创造力和对自己作品的表达。
第三章:美术家研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美术家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史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提供研究资料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著名的美术家及其自画像作品。
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位美术家进行研究,了解其艺术风格和自画像作品。
分组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评估:观察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对美术家的理解。
第四章:创作自画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画像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提高自我认知。
教学方法:提供绘画和素描的指导,帮助学生创作自画像。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
教学内容:介绍绘画和素描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创作活动,可以使用绘画或素描形式。
分组展示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教案标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家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2. 探索美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家的自我认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来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2.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3. 学生自我表达: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拼贴等),创作一幅表达自己的作品,并写下作品的说明。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展示几幅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家自我认知的思考。
-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美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 讲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3. 观察与分析(15分钟):- 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4. 创作实践(25分钟):- 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拼贴等),创作一幅表达自己的作品。
- 学生可以选择自画像或其他主题,但要求作品能够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 学生完成作品后,写下作品的说明,解释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分享作品的说明。
- 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和给予反馈。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总结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重要性。
- 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讨论如何改进和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图片。
2. 艺术作品图片,包括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作品。
3. 绘画、雕塑、拼贴等艺术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美术家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理解程度。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理解自画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自画像。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2. 美术家与自己:分析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探讨其自我表现的手法3. 自我观察与认识: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深入了解自己4. 绘画技巧学习:教授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5.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完成一幅自画像,展示并进行互评、师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画像的概念、意义以及绘画技巧的学习。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观察自己,准确表现自己的特点,以及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自画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画像的概念、意义及绘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探讨自我表现手法。
3. 实践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画像创作。
4. 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进行作品展示、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自画像的概念、意义,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以及绘画技巧的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画像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自画像的概念、意义及绘画技巧,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家如何表现自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实践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自画像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点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师评,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表现自己,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识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2. 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3. 自画像的基本技巧4. 创意表现与个性化5.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自画像的基本技巧,创意表现自我。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画像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
2. 自我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3. 基本技巧讲解:教师讲解自画像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4. 创意表现与个性化: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现自我,如服饰、道具、背景等。
5. 作品创作:学生动手绘制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幅自画像作品,下次课程进行展示。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10. 课程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提高绘画能力,展示自我。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分析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表达了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表现、技巧运用和自我表达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表达自我。
3.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教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是美术家的自我认知以及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本课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学生在文化的情境中鉴赏美术作品,在生活的情景里发现艺术之美。
教材用三组美术作品反映美术家表现自己的不同方式,展示了美术家从无意识的自我认同到追求完整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所走过的漫长道路。
(二)学习目标1、审美感知:兴趣-理解-创造,从对唤起学生自我意识入手,结合各种形式的自画像的分析和讲解,思考、探讨画家的生活与身心状态,加深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表现,进一步结合自身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2、创意实践: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在自画像中表现自我的,并能通过本课的欣赏让学生尝试着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3、艺术表现:结合艺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也进行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肖像绘画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走进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
(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案学生:教材、白纸和笔(四)课时一节课40min(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六)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学会联系美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探究画家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通过鉴赏提高审美水平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七)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培养立足人文精神,多元地分析、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时候,爱美之心,人人都有,美术家也喜欢将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诉诸画面,展示自我。
那么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他是通过哪些形式来展示自我形象的呢?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欣赏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东西方名画家的自画像,多媒体展示16位美术家不同画派、不同国籍、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画家的自画像作品。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自画像的作用并尝试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从鉴赏自画像入手,思考、探讨画家的生活与情感,能用自画像简单表达自己个性和情感。
情感目标:开阔眼界,体验美术家丰富的内心以及伟大的心灵,培养热爱美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画家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
教学难点自画像如何成为美术家内心的一种独白。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猜一猜他是谁?(展示凡高系列自画像)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吗?学生讨论回答。
(用熟悉的画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1、鉴赏分析:美术家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教师展示鲁本斯、达维特、丢勒、拉斐尔、高更的自画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A、你感受到什么?B、你知道或者认为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C、自画像是如何展示美术家性格的?结合相关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小结: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
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2、讨论探究:伦勃朗的一生.(出示伦勃朗的自画像 )设问:伦勃朗本人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想用这些表达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自画像要占很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
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也有90幅左右,他的自画像不仅数量多,艺术质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尤其在他的后半生,现实生活的磨砺使他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在60年代前后,他的自画像有鲜明的个性表现了。
画家很注意脸部的内在气质,观者可以从中发现一种潜在的内心语言。
伦勃朗的大量自画像是这位巨匠的艺术一生的镜子,人们从不同时期的他的自画像上,看到了他精神世界的精微变化,而他在自画像上展现的油画技术也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展现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我。
教学内容:1. 介绍几位著名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 分析这些作品如何展现美术家的个性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在作品中的自我表达。
教学活动:1. 展示美术家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美术家自我表达。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章:自我探索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介绍不同的自我表达方式,如绘画、摄影、雕塑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写下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自我表达方式。
3. 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特点,并进行创作。
第三章:绘画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展示自己的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展示自己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学生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进行实践。
2. 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并进行尝试。
3. 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展示自己的特点,进行创作。
第四章:创作与展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鉴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自画像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亲自进行创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提高创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自己创作一幅自画像,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2.提醒学生注意创作过程中的细节,如构图、色彩、线条等,力求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创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案例亮点
1.创新情景创设,提升学习兴趣
2.小组内部分工明确,如资料搜集、报告撰写、成果展示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建议和鼓励,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所学知识与技能,发现自身在鉴赏与创作方面的不足之处。
2.开展课堂评价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建议,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2.通过讲述美术家的生平故事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品背后故事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自画像的内涵与意义。
3.创设互动环节,如模拟美术家创作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绘画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美术家的创作心境。
3.深入剖析几位典型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如梵高的《自画像》、毕加索的《戴帽子的自画像》等,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家的创作精神。
(三)学生Leabharlann 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进行分析,讨论其艺术特点、创作背景以及美术家的个人风格。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家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的。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世界。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家的自我表达: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家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例如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情感、性格、经历等。
2. 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能力。
3. 自我表达的绘画实践: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世界,鼓励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家的自我表达方式和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的自我表达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表现自己。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实践自我表达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美术家,你会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讲解美术家的自我表达方式:讲解不同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如通过作品表现情感、性格、经历等。
3. 欣赏美术作品:展示一系列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美术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4. 实践自我表达的绘画技巧: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
5. 学生动手绘画: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世界。
6.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术家的自我表达和欣赏美术作品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绘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并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感想。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1.1.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
1.1.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1.2 教学内容1.2.1 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1.2.2 美术家自画像的案例分析。
1.2.3 自我观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步骤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分析美术家自画像案例。
2.1.2 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自画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1.3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自画像的创作心得,分享自己的感受。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介绍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家自画像。
2.2.2 案例分析:展示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2.2.3 实践环节:学生自行绘制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
2.2.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学生自画像作品的完成度。
3.2 学生对自画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3.3 学生自我观察和内心世界表达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自画像相关理论资料。
4.2 著名美术家自画像图片。
4.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更多的自画像作品。
5.2 邀请美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自画像创作经验。
5.3 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他人物理特征的自画像,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
第六章:教学安全与纪律6.1 教学安全6.1.1 确保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安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6.1.2 监督学生避免将颜料等绘画材料误食或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6.2 教学纪律6.2.1 提前告知学生上课纪律和要求,确保课堂秩序。
6.2.2 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创作,鼓励积极向上的交流。
6.2.3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遵守纪律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篇一: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美术家眼中的自己》预设教学设计美术徐伟鲁昱【课程分析】本课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示自我内心世界的一节美术鉴赏课,本课的学习活动共有两个,其目的是用视觉形象或想象来刻画或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本课主要围绕视觉形象与形象特征的关系来进行引导。
视觉形象:在自画像中,视觉形象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作者的心理和情感,所谓的“像”与“不像”,不单是外貌上的,还有心理和性格上的。
形象特征:就是根据美术作品来想象美术家的性格。
把视觉形式或风格跟美术家的个性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视觉形式的意义。
艺术风格的工整严格或狂放粗糙的整体都可以看做艺术家情绪和性格,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风格即人”。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英语实验班,他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有关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些大师,也有意无意中见过一些大师的名作和自画像,可以说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高中阶段学生再见到这些作品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了解与认识,而是通过这些美术家的作品能过从中认识到或者感觉到这些大师们当时的作画状态或者是作画心里,能够体会画面的意境和画面传达出来的气息。
【设计思路:】根据诱思探究教学论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我们可知,学生的认知过程有探索(观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对画面有整体的认知,能够主动的去体会画面的构图,色彩,空间等。
)——研究(思维:在对画面有整体感觉后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自己对画面的认识。
)——运用(迁移: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能够活学活用,自主独立的进行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
)三个层次。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则体现为直觉形象感知,探究美术家表现自己的规律,深层体会感受美术家的生活处境和生存处境,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
这样可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符合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我。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雕塑等形式,创作出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
1.2 教学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独特性。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著名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分析美术家如何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个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特点。
2.2 教学步骤展示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
让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独特性。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演示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来创作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
第三章:教学活动与互动3.1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家的作品,了解其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确定要表达的特点和主题。
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进行创作。
3.2 教学互动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学生向教师请教关于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是否能够体现自己的特点和主题。
评价学生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否准确和恰当。
评价学生的创作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4.2 教学反馈教师向学生提供关于其作品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作品的修改和完善。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类似主题的创作,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画廊,观察和分析其他美术家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如何表达自我。
5.2 教学拓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作品,展示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学生参与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获得更多的反馈和认可。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讲授:李艳[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2.学会把作品的风格特点跟艺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教学重点难点]美术家自我认同及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1.课件展示 2 双边活动:教师引导下学生讨论,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能否说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学生照镜口头描述)二.授课(一)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1.教师讲解赵佶2.教师引导下学生讨论分析宋徽宗的角色定位。
◆动作:正襟危坐轻抚琴弦◆神态:全神贯注◆衣着:飘逸的长袍◆角色定位:艺术家、才子3.提问:(和现实联系)赵佶的一生给你什么启示?(二).浓缩的人生学生自主学习:伦伯朗的不同时期的自画像是他一生境况的真实写照。
◆早年:风华正茂满怀憧憬◆中年:若有所思成功自信◆晚年:洗尽铅华苍老颓败(三).鲜明的个性特点、独特的艺术魅力1.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自画像确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确定作者。
①梵高:狂热、执着、富有激情②达芬奇:多才多艺、勇于探索③金农:博才多学、桀骜不逊④毕加索:勇于尝试、富有创新精神2.教师讲解梵高的狂热人生,加深学生对自画像个性魅力的理解。
(四).场景中的自我教师以《田横五百士》和《宫娥》为例讲解特定环境下,艺术家传达自己的方式各有不同。
三.课堂总结:美术家的自画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和美术家面对面的机会,这些由画家本人创作出来的自己或许就是他想展示给观众的真实的自己。
四.当堂体验:学生到讲台画自画像,教师点评。
五.课后思考:收集一位你感兴趣的美术家的作品,并用文字描述作者性格。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性格和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方式。
1.2 教学内容: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性格和能力。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脸型、眼睛、鼻子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并在作品中进行表现。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外貌特征,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
绘画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并添加一些代表自己性格和能力的元素。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绘画作品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第二章:观察与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内心世界。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想法。
2.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表情、姿态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想法和梦想。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想法。
2.3 教学方法:自我观察:让学生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注意表情和姿态的变化。
绘画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并添加一些代表自己内心情感和想法的元素。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自我观察中的专注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意。
第三章:创意与个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的个性。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观。
3.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发挥创意,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个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梦想和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绘画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观。
3.3 教学方法:创意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梦想和价值观,并讨论如何将其体现在作品中。
绘画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的肖像,并添加一些代表自己独特风格和审美观的元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创意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模块:《美术鉴赏》
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教材版本:湘教版
课程性质: 欣赏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实施是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一种新的尝试,予以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发展。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学生在文化的情境中鉴赏美术作品,在生活的情景里发现艺术之美,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据此我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同文化、经济、政治因素的关系;2.过程方法目标:了解作者的自我意识在作品上的表现;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把特定的视觉图示以及特点跟艺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我所了解的凡高2、别人眼里的凡高。
3、凡高笔下的自我,通过对凡高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及艺术风格,理解凡高自画像中自我意识的表达。
解决方法:利用PPT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和思考,从而比较有趣轻松的引导。
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美术作品中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解决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讨论老师补充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法学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知识自身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谈话法,讨论法、分析法、讲述发、实践法,个性发展和培养法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知识自身的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本课程设计为5个教学环节。
1.问题引入:
通过三个小测试和识图游戏引入:小测试:(1)同学们能说出几位中国画家?答:吴道子、范宽、朱耷、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董希文,詹建军等等
(2)、同学们能说出几位外国画家?
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提香、鲁本斯、委拉斯贵兹、德拉克罗瓦、莫奈、修拉等等
(3)、同学们能说出几件美术作品?
答:蒙拉丽莎、雅典学院、自由引导人民、日出印象、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开国大典、父亲。
识图游戏:用PPT展示六张图片,先展示画家实照,然后要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再展示画家自画像,自画像上附有画家名字。
通过以上问题引入本课主题。
2.情境导入:
通过两只手印留给我们的思考引入:
两只手印留给我们的思考?
答:我觉得画家之所以要在壁画上留下两个手掌印,是因为在奴隶社会画匠的地位十分低微,他们不敢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统治阶级也决不允许他们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他们只有偷偷把自己的手掌印在自己的作品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以此体现自己的价值。
从古代的美术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美术家的看法开始转变,人们把美术家视为观念、情感的探索者,美创造者和传播者。
3.深入探索:
主要通过对梵高和他的作品进行分析
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看到丢勒的自画像你想到了些什么?
答:1.画幅很大而且是全正面,这种严格正面像在当时只有用来表现基督,而丢勒大胆用这种构图来画自画像,说明画家有挑战宗教权威的勇气。
思考:
知道他是谁吗?估计是干什么的?生活状况如何?他是什么性格的人?
答:梵高;画画的;他的生活穷困潦倒,画画的费用主要靠弟弟提奥支持;一生中充满了孤独、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
谁能简单的谈谈梵高的真实生活?
答: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
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二、浓缩的人生
从以上三张画中你想到了什么?
答:画家的自画像是画家生活历程的记录,伦勃朗早年事业如日中天;老年妻子逝世,孩子夭折,落魄潦倒,变卖家产为生,从画家的自画像中我都能略见一斑。
通过对伦勃朗自画像的分析,我们扩展到毕加索(立体主义)和齐白石。
三、场景中的自我
1、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
答:直接把自己花在画面中。
能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业的看法?
画家对自己的职业很自信,能把自己和公主同时画在画面上,说明对画家职业的重视与肯定。
5.课堂小结:
画家被奴役的工匠(无名)→自我认同与画传(留名)→传承历史美化生活(受尊重)
6.布置作业:请你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要求:画面线条简洁、有创意,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
(强调自己最典型的特征,不要求“很像”,可以配合文字)
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1、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2、浓缩的人生
3、场景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