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探析
厦门交通调研报告
厦门交通调研报告1. 介绍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厦门市的交通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包括交通拥堵情况、交通工具使用情况、交通规划建设等方面。
通过全面了解厦门市的交通状况,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交通规划提供依据,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2. 厦门交通概况2.1 交通拥堵情况厦门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相对较严重。
主要表现为早晚高峰期间,道路交通流量大、道路容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交通拥堵。
尤其是厦门市区的主要道路,如思明区的湖滨东路和环岛东路,交通拥堵现象较为突出。
2.2 交通工具使用情况在厦门市,居民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公共交通、私家车和自行车。
公共交通工具主要包括公交车和地铁,在市区内普遍运行。
私家车在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导致交通压力加大。
自行车因为慢捷的特性,被部分居民选择作为短途出行的工具。
3. 问题分析3.1 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是由于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道路施工等原因引起的。
厦门市道路狭窄、道路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车辆数目,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部分区域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导致交通流量无法合理分配,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状况。
3.2 交通工具使用情况问题分析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导致交通压力加大,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私家车占据大量道路资源,造成交通拥堵。
同时,私家车的增加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应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等环保出行方式。
4. 建议为了改善厦门市的交通状况,以下是几点建议:4.1 加大对道路的投资建设厦门市应加大对道路的投资建设,扩大道路的容量,提高道路网络的密度。
通过增加车道、改善路口布局等措施,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4.2 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厦门市应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合理设置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根据道路流量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同时,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提供的数据,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优化,以减少交通拥堵。
4.3 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厦门市应通过推出优惠政策、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务等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城市交通视角下我国电动自行车推广的经济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F 57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一 2504( 2012) 0142一 o住 05
城市交通 , 是指人和物通 过交通 工具 , 使用一定 设 施 作 为移 动通 道 , 完成 空间位 移 的运 输任 务 城 市 交通 由对外 交通 等 , 和 内部交通 包括航 空 , 铁 路 , 公路 , 水运 包括城市道 路交通系统 , 城 市运
( 二 ) 产业 与居 住地之 间交错 根据城 市 中心地理 论 , 地 租 自区域 中心 向区域 四周呈 按照距 离远 近放射 状递 减 , 城市 的各项 产业 部 门有 同类或 相关 产业集 中分 布 的特 性 而 这些产 业 多 为城 市居 民每 日工作 的地 方 , 因此每 逢上 下班 时 间 , 便有 众多车 辆汇集 于 各产业 中心附 近的交 通 要 道 , 致使 道路 交通 面 临 的压 力 突然增 加 , 结 果 导
谷 饭食 羊 宇 天 _
城 市 交 通 视 角 下 我 国 电 动 自行 本 推 广 的 经 济 学 探 究
14 3
公 路 到市 中 两 个部 分 : 第 一部分 , 是汽车 磨损 费 路费 燃 油费等
行驶 时间变长 , 从 经济学 的角度看 , 这种 现象便是行 驶 的外 部性 在 考虑 外 部性 的情 况 下 , 将 自驾车 行 驶 的成本 分 为两类 : 私人 行驶 成 本 (A C ) 和 社会行 驶成本 (M C ) 根据 日常经验不 难得 出 , 私人行驶成 本 由行 驶 的货 币成 本 和行 驶 的机 会成 本 相加 得 出; 而社会 的行 驶成本 则 由私人 的行驶 成本 和车辆 拥挤 所导 致 的外部性 带 来 的外部 行驶 成 本相 加得 到 在 不存 在外 部性 的情 况下 , 社会 行驶 成本 与私 人行 驶 成 本相 等 ; 在 存 在外 部性 的情况 下 , 社会 行 驶成 本 要大 于私人行驶 成本 图 1 的 曲线分 别 反 映 了 随着 车 流量 的增 加 , 私 人行驶 成本和社会 行驶成本 相应 地递增 的关系
电动自行车管理建议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如乱停乱放、超速行驶、安全隐患等。
为了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本文提出以下电动自行车管理建议:1.完善立法规定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要严格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同时,对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年限、报废标准等方面也要作出明确规定。
2.加强市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行为。
对于生产和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企业,要依法予以查处,对于违法行为严重的企业,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还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维修市场的监管,确保维修服务质量。
3.建立电动自行车登记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电动自行车登记制度,要求市民在购买电动自行车后,必须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领取电动自行车登记证。
登记证上应注明电动自行车的品牌、型号、车架号等信息。
对于未按规定登记的电动自行车,要依法予以查处。
4.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的管理,设置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引导市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对于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要依法予以查处。
同时,鼓励企业研发智能停车设施,提高停车管理水平。
5.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政府部门应加大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市民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培训,提高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技能。
6.严格执法处罚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超速行驶、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对于造成交通事故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政府部门应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对电动自行车的依赖。
厦门电动车规章制度
厦门电动车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厦门市电动车的使用,确保城市交通的安全和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电动车的注册管理1.电动车所有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并在车辆上粘贴车辆号牌,标识清晰明显。
2.未经登记注册的电动车禁止上路行驶。
3.电动车的注册登记管理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费用标准和办理流程由市交通管理局另行制定。
三、电动车的驾驶规定1.电动车驾驶员必须年满18周岁,持有有效的电动车驾驶证。
2.电动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得酒后驾驶,不得超速行驶,不得违反交通规定。
3.电动车驾驶员在驾驶时必须佩戴头盔,不得抱小孩或者载坐两人以上。
4.电动车驾驶员在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信号,不可闯红灯或违反交通标志。
5.电动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要避让行人,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
四、电动车的停放管理1.电动车在停车时必须停放在指定停车区域,不得占用行人道、不得乱停乱放。
2.电动车停放时必须扎好车锁,防止被盗或者被破坏。
3.电动车停放时不得堵塞消防通道、不得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
五、电动车的日常维护1.电动车所有人应当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正常运行。
2.电动车的电池应当使用正规的生产厂家配套的电池,并定期更换。
3.电动车的轮胎应当保持压力适中,不得过度磨损或漏气。
4.电动车的灯光应当时刻保持正常亮度,确保夜间行驶的安全。
六、电动车的报废处理1.电动车在达到使用寿命或者无法正常使用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电动车所有人应当将报废车辆交由专业的报废处理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七、电动车的安全教育宣传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电动车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驾驶员和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2.电动车驾驶员应当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驶,保护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
3.电动车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八、电动车的监督检查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电动车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电动自行车的道路安全管理问题及应对建议
电动自行车的道路安全管理问题及应对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城市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安全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分析电动自行车在道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一、电动自行车道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 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事故在我国城市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5.6万起,造成8431人死亡,受伤人数达6.3万人。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违章行驶、超速、逆行、闯红灯等。
2.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认为电动自行车速度较慢,不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他们在行驶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变道、闯红灯、逆行等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3. 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电动自行车品牌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电池、电机等零部件,导致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4. 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混乱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混乱,不仅影响了城市美观,还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部分驾驶员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甚至堵塞消防通道,给其他车辆和行人带来不便。
5. 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对电动自行车的监管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对道路安全管理方面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
此外,部分地方交警部门对电动自行车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二、应对电动自行车道路安全管理问题的建议1. 加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安全教育提高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驾驶员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思考与对策研究
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思考与对策研究摘要:城市中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给市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交通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电动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速、超载、不按道行驶、违反交通信号、私自改装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大宣传、完善交通设施、加强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治理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治理对策1 引言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者电助动功能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个人交通工具,具有灵活、方便、环保等优势,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近些年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辆,与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几乎相当,电动自行车出行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出行结构中的主力军。
电动自行车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引发的一系列交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安全问题,此外,电动自行车的增长也导致城市道路资源的分配出现矛盾,从而引发的交通秩序混乱和道路通行效率低下,也成为困扰居民的主要交通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问题和具体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收效。
2 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及成因分析2.1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应年满16周岁,禁止载客运营;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不得逆向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最高时速;在指定的非机动车停放点停放,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禁止加装动力装置或者其他妨碍交通安全的装置;鼓励电动自行车生产者、销售者、所有人为电动自行车投保意外伤害和第三者责任保险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符合规定并按规定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少之又少。
目前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的主要交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超载。
按照规定,电动车后座只能载一个12岁以内的小孩,而且对于所载物品也有规格限制,但脚踏板及后座上载成人及重物的电动车十分普遍,在交通拥堵路段和公共交通服务盲区,电动自行车非法营运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电动自行车使用量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如车辆无序停放、交通违规行为增加、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对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通过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经验的比较和总结,探讨有效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模式和政策,提高城市的交通秩序和管理效率。
3.研究内容和方法:(1)现状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现状进行调研,包括政府管理机构的职责、管理政策和制度等方面,了解不同地区的管理模式及其效果。
(2)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对电动自行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无序停放、违规行为等,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包括建立停车管理制度、加强巡逻执法等等。
(3)案例研究和经验借鉴:选取一些典型城市或地区的电动自行车管理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找出成功的管理模式和政策,以供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
(4)对策实施与效果评估:根据提出的管理对策,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然后通过实际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估,验证所提对策的有效性。
4.研究意义:(1)对学术界的贡献: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2)对城市管理的指导意义:通过明确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的挑战,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3)推动政府决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研究结果和建议,以促进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保障城市的交通秩序、安全和环境质量。
5.研究计划:(1)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在第一阶段,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重点与综合治理措施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重点与综合治理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出行工具,在我国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电动自行车在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重点和综合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重点1. 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的监管。
生产、销售环节是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重要源头。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同时,对销售环节进行监管,防止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流入市场。
2. 规范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制度。
登记上牌是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登记上牌制度,简化登记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加强对已登记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强化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
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其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4. 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
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交通秩序。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的规范管理,合理设置停放区域,引导驾驶人员规范停放。
5. 加大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于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如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政府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予以处罚。
同时,加强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二、电动自行车的综合治理措施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结合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电动自行车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同时,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提高社会各界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认识和支持。
2. 加强部门协作。
电动自行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公安、交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
政府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
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的调研报告
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的调研报告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型交通工具也在不断面世,自行车这种在我国百姓出行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外观、性能等也在发生不断变化。
1996年,我国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大陆鸽"在南京研制成功,此后,电动自行车便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以其轻便、灵活、省力、操作简易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道路上电动自行车的不断增加,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属于机动车或是非机动车的定性以及其合法性的问题,已成为众多业内人事关注的焦点。
20__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颁布,条款规定将电动自行车定性为非机动车,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管理登记,但目前我国除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实现了对电动车统一管理外,多数省份仍未能及时出台相应法规制度,对电动车的管理仍处于观望阶段。
尽管电动自行车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未能上牌,仍属于“黑户”,但随着电动自行车在速度、外型等方面的不断更新,使得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群体也在日益扩大,1998年,我国电动车销售量仅为6万辆,20__年则升至400万辆,面对着电动车队伍的日益扩大,研究制定符合广西发展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对策,及时出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法规,进一步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区交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广西所处地理位置属于亚热带气候、丘陵地区,较适合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行驶。
目前,因我区电动自行车仍未能进行统一登记管理,电动自行车数量不能统计,但除了南宁市市区在快速环道以内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外,在其他城市,道路上所行驶的交通工具中,电动自行车占有相当的比例,其身影比比皆是。
尤其是部分百姓认为购买电动自行车不但不用入户交纳购置税,而且也免去年检车辆和考取驾驶执照,与摩托车相比更为方便,使得电动自行车使用人群越来越大。
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存在的隐患分析与治理建议
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存在的隐患分析与治理建议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不断升级和普及,电动自行车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庞大。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但是,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存在的一些隐患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本文将主要针对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治理建议。
一、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存在的隐患1. 碰撞风险大。
城市道路的车辆非常多,而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相对较慢,容易被汽车或公交车等大型车辆追尾或擦碰,发生交通事故。
2. 乱穿马路、逆行。
许多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对于交通规则和自己的行为规范不够认真,往往会贸然穿行马路、逆向行驶,这也是短时间内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过失行为。
3. 不文明用车。
一些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强,很难遵守交通规则和道德准则,在公共场合随意使用喇叭、争道等行为给行人、其他车辆带来很大的困扰。
4. 电动自行车技术不成熟。
现在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配备电池能力有限,受限于电池容量和速度,因此不能保证全天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治理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道路上存在的隐患的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修改电动车的相关法规法规,特别是加强在城市道路上的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车辆的应用。
2. 严格执法。
在城市道路规定的电动自行车行驶辖区和交通路段加强行政执法,加大对不文明用车行为的处罚和警告力度,尤其是穿行马路和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3. 引导日常使用。
通过日常社交媒体、电视广告等渠道,向广大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普及并传达安全规范和文明出行的意识,树立全民交通安全文化。
4. 统筹调配。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和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相差悬殊,应采用区域统筹连接的措施,指定专门的电动自行车路权和道路标识,因此改进社会基建.5. 推广新技术。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内部构造和可靠性,提高其电池存储能力,延长电池寿命,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在充电方面,推广以换电站为基础的电动汽车电池快速换电技术,以便让电动自行车更为可靠、环保、安全、实用。
厦门电动车规定
厦门电动车规定厦门是一个旅游胜地,人口密度较高,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厦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电动车规定。
以下是厦门电动车规定的主要内容:一、牌照要求:所有厦门市内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必须进行注册,并且申领牌照。
牌照的申领条件为: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年满18周岁以上,无犯罪记录,并购买正规的电动自行车。
未注册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厦门市内行驶。
二、速度限制:厦门市规定电动车的最高速度限制为25公里/小时。
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将被认定为非法改装,将被警方查处并处以罚款。
三、通行管理:厦门市内的电动车只能在电动车专用道和机动车道行驶,禁止在人行道、公共广场和步行街行驶。
同时,电动车需要遵守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规则,不得逆行、闯红灯和占用机动车道。
四、安全配备:厦门市规定电动车必须配备前后灯、蓝牙轮胎、前车篮和后车架。
前后灯的功能需正常工作,蓝牙轮胎需经过厦门市交通局检测合格。
未配备必要安全设备的电动车将不得上牌和上路。
五、停放管理:厦门市内的电动车需要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场或者停车泊位上,不得随意停放在人行道或者机动车道上。
同时,电动车需要按照交通号线停放,不得占用行人的通道。
六、上路要求:在上路行驶之前,电动车需要进行年度检测和交强险的购买。
年度检测主要是检测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和行驶状态,确保电动车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电动车的驾驶人员需要持有有效的驾驶证,遵守交通规则。
以上就是厦门市关于电动车的一些规定。
这些规定的出台,旨在加强对电动车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这些规定也提醒电动车驾驶人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车安全。
希望通过这些规定的实施,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原因剖析与对策
黑 龙江 交通科技
HELO NGdANG I L l JAOT NG KE O d
No 1 2 1 . 0, 0 2
( u N .2 ) S m o 2 4
电动 自行 车 交通管 理 问题 原 因剖 析 与对 策
杨惠敏 , 邹 磊 ( 州大学水利与环境 学院 ) 郑
摘
要: 电动 自行车给居 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 了难 题 出电动 自行车定性不准、 得 管理滞后 、 道路资源分 配不均衡是 主要原 因, 应通过完善 电动 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 , 合理引导和管理电动 自行车 , 障非机动车路权等措施使电动 自行 车发挥其应有 保 作用 。 关键词 : 电动 自行车 ; 交通管理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44 U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33 2 1 )0— 1 0— 2 10 —38 (0 2 1 0 4 0
近年来 , 电动 自行车作 为一种新 型交 通工具 , 以其便捷 、 由于宣传 不到位 , 惩罚力 度较轻 , 电动 自行车 的违章现 象为 环保 、 经济等优势受 到工薪 阶层 的喜欢。据资 料显示 ,01 机动车和 自行车带来 了安全 隐患 , 城市交通混乱。 21 使 年底 , 电动 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继续保 持在 14亿辆 以上 的高 2 电动 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 的原因剖析 . 位增长 , 电动车社会普及率 1 %以上 , 0 每百户拥 有电动车数 2 1 电动 自 车性价 比优 良, . 行 满足居 民出行 需求 量普及率达到 7 % , 6 电动 自行车 行业 得到 飞速发 展。但与 城市交通 中的电动 自行车骑行 人员 7 % 以上属 于中低 0 此 同时 , 电动 自行车 占用机 动车道、 超速行驶 、 驾驶人交通安 收入阶层 , 而电动 自行车价格 低廉 , 一般在 100— 0 0 300元 价格只及摩 托车的 1 3至 15 速度却接近摩托车 。与 / /, 全意识薄弱等问题 日益突 出, 给城市 交通带来 混乱 , 危害到 之间 , 它同样 有轻便灵 活的特点 , 且兼有摩 托车强劲 居 民的出行安全 。许多地 区纷纷制定管理条例 , 电动 自行 自行车相 比 , 对 速度是普 通 自行车的 2~3 , 倍 因此消费者 在选 择时 车的出行加以限制 , 甚至禁止电动 自 行车 在城市 中行驶 。本 的动力 , 电动 自行车利用 电能而不 是以 文对 电动 自行车交 通管理 问题 进行剖析 , 出应对措施 , 提 对 更青 睐于电动 自行车 。此外 , 在如今油价持续 上涨 的大环境下 , 电动 自行 车 进一步规范电动 自行 车在城 市交通 中的发展具有 一定指导 汽油为燃 料 , 行驶每 F a n花费不到一分钱 , 后续费用投 入较少也成 了电动 意义 。 自行 车的一大优势 。在城市 中, 中短距离 的出行 占据着居民 l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问题 出行的很 大 比例 , 公共 交 通 相 比 , 与 电动 自行 车可 以实 现 11 数量 多, 全性差 . 安 “ 点对点” 的效果 且停 车方便 。资料显 示 , 电动 自行 车的 在 近几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 自行 车越来越 不满足 上下班 占到了七成 , 如表 1 所示 。 居 民的出行要求 , 且在公共 交通不 准时 、 油价节节 攀升 的环 出行 目的中 , 表 1 电动 自行 车出行 目的表 境下 , 多数人改骑乘快捷灵 活的电动 白 车。我 国 目 行 前有获 得生产许可证的电动 自行车企业 近 20 0家 , 0 产品系列林林 总总 , 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14 辆 的电动 自行车增大 .亿 了城市交通工具的复杂性 , 管理难 度极 大。其 次 , 为使其轻 便灵活 , 电动 自行车的很多零部件还是按照 自行车 的标准生 产, 如窄轮胎 、 线刹 制动 , 作为 一种两轮 交通 工具 , 制动性 其 能和平衡性能差 , 且骑行人 没有相关 的身体 安全保 护设 施 , 因此在高速行驶时 , 一旦 发生交通 安全事故 , 极易 对骑行人 造成伤害 。 12 “ . 轻摩化 ” 严重 19 年 1 月 颁 布 的 《 动 自行 车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 99 0 电 ( B76 — 99 规定 :电动 自 车速度小于 2 / , G 171 1 ) 9 “ 行 0k h 重 m 量不大于 4 g 。为 控制 速度 , 0k ” 电动 自 车上 应安装 限速 行 器。但这样的电动 自行车并 不能给骑行 人带来相 比于 自 行 车的优越感 , 配置高 的 自行 车 的速 度就 可达 到 2 m h 且 0k / 。 因此 , 为迎合 消费 者 , 电动 自行 车生 产 厂 家将 速 度提 高 至 4 m h 至更 高, 0k /  ̄ 重量加大 , 有些厂商干脆取消了已经 成为 摆设 的人力骑行功能 , 电动 自行车向摩托车发展。由于电 使 动自 行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 , 一旦与其他车辆或行人 发生 碰撞 , 冲击力较强 , 极易产生 意外 事故 。 13 交通违章现 象突出 . 我 国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 19 第 1 条第 四项规定 了电动 自行车属非机动车 , 也就是说驾驶人员不须经过专门的培训 考试就可上路 , 安全驾驶 技能相对 较差 , 再加上 一些驾驶 人
城市市区非机动车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市区非机动车管理现状调查报告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市非机动车管理现状,巩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促进我市非机动车管理更加规范和富有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近日率内务工作委员会和部分常委对我市非机动车管理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研究结果如下:一、工作现状非机动车管理包括:整治和规范非机动车不走规定车道、闯红灯、在道路上行驶、倒车、超载、停车、乱扔垃圾等交通混乱现象。
其中,电动车是主要管理对象。
自从去年建立文明城市以来,我们城市的道路交通秩序有所改善。
但由于公民素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较低,依法驾驶、规范驾驶尚未形成自觉习惯,执法力度有限。
所以非机动车交通违章是重复性的,仍然存在闯红灯、不走规定车道、倒车等大量现象。
1、成立专门机构。
为了加强统一管理,市公安局在全市三区中队管理的基础上,成立了非机动车管理中队。
有2名警察和12名辅警,专门从事非机动车管理。
2、出台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非机动车管理,努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市公安局制定了《xx市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了重点管理区域、重点整治对象和重大交通违法行为。
对于重点路段和路口,“网格化”管理要通过设岗、定人、定责来进行。
4.严格的道路控制。
一是对于机不分离的路段和路口,重点加强对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倒车、过线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纠正;二是对于尚未分离的路段和路口,重点加强对非机动车闯红灯、倒车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纠正;三是针对城市商场、菜市场、学校、医院等交通流量较大的主次干道,重点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
5.加强专业领域的车辆管理。
为加强快递行业和外卖行业电动车辆的管理,市安监局、市城管委、市公安局联合发布了《xx市快递行业电动三轮车交通安全管理》,对全市17家快递企业的387辆快递三轮车实施了“三统一一标准”管理,在多家快递企业对快递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辖区内的外卖行业车辆统一喷涂专用标志和编号,一人一车一档。
电动自行车建设与管理的困境和思考课件
完善电动自行车租赁服务
推广电动自行车租赁业务,方便市民出行。
安全对策
加强骑行者安全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骑行者的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骑行者需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信 号灯,确保行车安全。
加强执法力度
对违反交通规则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 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电动自行车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电动自行车的建设问题
建设成本问题
建设成本高昂
由于电动自行车需要搭载电池、 电机等高成本零部件,导致整车 的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大众市场 的需求。
缺乏成本控制机制
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成本 控制机制,导致成本不断攀升, 进一步加剧了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
建设技术问题
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电动自行车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速度 慢等问题仍然存在。
宣传方式单一
目前的环保宣传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媒体广告和宣传册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难以引 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
05
对策与思考
建设对策
合理规划电动自行车道
在城市规划中,应设置专门的电动自行车道, 确保骑行安全。
加强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管
对电动自行车进行质量抽查,确保符合安全 标准。
建设充电设施
环保技术问题
技术创新不足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环保技术发展相对 滞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导致产品性能和环保效果不佳。
技术推广难度大
由于电动自行车行业规模较小,环保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临较大难度,难 以形成规模效应。
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遵守与违规行为研究
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遵守与违规行为研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电动自行车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遵守与违规行为问题的凸显。
本文将探讨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违规行为,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首先,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遵守对保障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都知道,交通事故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交通秩序。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相对较快的交通工具,如果行驶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将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和行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比如红灯停车、行人优先等,以确保交通安全和秩序。
然而,实际情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违规行为,其中一例是闯红灯。
由于电动自行车在速度上具有优势,一些骑车者往往会选择闯红灯,以便更快地通过路口。
但这种违规行为不仅严重威胁了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还有一些电动自行车骑手会在人行道上行驶,给行人造成困扰和危险。
这些违规行为的持续存在,不仅损害了电动自行车骑手的形象,也引发了公众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关注。
为了深入研究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遵守与违规行为问题,我们需要理解背后的原因。
首先,一些骑车者可能会认为电动自行车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不太需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一些人也可能出于自私和急迫的心态,觉得只要不出事就行,因此更容易违规行驶。
此外,城市交通的拥堵也让骑车者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违反交通规则以节约时间。
对于这些违规行为,我们有必要思考如何解决。
一方面,应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重视,让每位骑车者都意识到规则遵守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罚,以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管理和监管的力度,制定更全面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整治工作总结
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整治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城市中出现了许多乱停乱放电动自行车的现象,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市积极开展了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整治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就此次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问题分析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乱停车现象严重: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商业区、学校周边、交通要道等地方,乱停乱放现象更加突出,给市民出行和交通管理带来困扰。
2. 安全隐患较大: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尤其是在行人道、非机动车道等地方乱停乱放,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还存在安全隐患。
3. 影响城市形象: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城市整体形象,还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影响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
二、整治工作措施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我市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1. 制定规章制度: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停放的管理规定和处罚细则,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秩序。
2.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电动自行车停放的规定和注意事项,增强市民自觉性和法治意识。
3. 设立停车区域:在商业区、学校周边、交通要道等地方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点,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停车场所,减少乱停乱放现象。
4. 加强巡查监管:增加城管执法人员巡查频次,加大整治力度,及时制止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行为,提高管理效果。
5. 积极引导治理:对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移交整治,并及时通知车主领回,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停车规定,共同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三、整治工作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工作,我市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取得了以下成效:1. 规范停车秩序: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和加强巡查监管,市民的停车意识得到提升,乱停车现象有所减少,停车秩序得到改善。
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探讨
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问题探讨摘要:相较于只具有脚踏骑行功能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灵活性更强、速度更快,不过车辆也存在整车安全问题、机械安全问题。
基于此,本文从电动自行车安全要求入手,讨论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并分析如何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希望对相关研究具有帮助。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对出行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其具有轻便、速度快、价格低、污染小、能耗少等优势,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使得电动自行车数量逐年增加,但是驾驶人普遍为了追求行驶速度忽视安全问题,为交通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动自行车安全要求电动自行车就是具有脚踏骑行能力,并且满足电助动或电驱动功能的自行车。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20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在数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们关注。
从安全要求来说,一方面是整车安全。
《成都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规定》对车速限值提出了具体要求,使用电驱动功能行驶期间最高车速不得高于20千米/小时;另一方面,电动机控制系统需要具有防速度转改功能。
此外,从制动性能方面来看,电动自行车处于干态下试验速度达到25千米/小时时同时使用前后车闸制动距离不得超过7米,湿态下试验速度达到16千米/小时,同时使用前后车闸要求制动距离不得超过9米。
二、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一)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不健全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作出了相关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登记上牌、驾驶人管理、车速管理、行驶规则,体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并且对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登记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再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当中明确指出电动自行车载人载物的相关规定。
在很多地方交通法规当中还进行了补充性规定,比如四川省要求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必须年满16周岁、搭载一名儿童要谨慎行驶。
街道非机动车管理存在哪些难点
街道非机动车管理存在哪些难点在城市的街道上,非机动车如自行车、电动车等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非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难点,给城市交通秩序和安全带来了挑战。
首先,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一个突出问题。
很多非机动车驾驶者在道路上行驶时,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逆行、横穿马路等现象屡见不鲜。
他们认为非机动车灵活便捷,对交通规则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比如,在繁忙的路口,一辆电动车突然闯红灯,很可能导致正常行驶的机动车避让不及,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其次,非机动车的停放管理混乱。
在商业街区、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
有的停在人行道上,阻碍了行人通行;有的停在机动车道边,影响了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和停靠。
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乱停乱放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这不仅破坏了城市的美观和秩序,也增加了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再者,非机动车的类型繁多,管理标准难以统一。
目前市场上的非机动车种类多样,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自行车等,它们在性能、速度、尺寸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不同类型非机动车的界定和管理规定还不够完善,导致执法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面临困惑,难以做到精准执法。
例如,对于一些超标电动车的管理,由于其速度和重量超出了标准,但又未被明确纳入机动车范畴,使得管理难度加大。
另外,非机动车道的规划和建设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一些城市道路中,非机动车道狭窄、不连续,或者被机动车占用,导致非机动车无法正常行驶。
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只能与机动车混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而且,非机动车道的路面状况也往往不如机动车道,坑洼不平、积水等问题影响了骑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还有,对于非机动车的源头管理存在漏洞。
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生产超标、不合格的非机动车产品,这些车辆流入市场后,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
电动自行车管理与监管措施
电动自行车管理与监管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电动自行车管理与监管亟待改善。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以期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一、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必要性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和使用量的增加,管理电动自行车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动自行车管理涉及到交通安全问题。
因为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较快,且部分驾驶者缺乏交通规则的意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次,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和维护也需要管理。
不规范的充电和维护行为可能引发电动自行车起火等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刻不容缓。
二、电动自行车管理与监管措施为了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和监管水平,有必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我所提出的几项重要措施。
1.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电动自行车的注册、审批、监管等工作。
该机构可以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监督和执行。
2. 加强注册制度建立电动自行车注册制度,要求所有的电动自行车必须进行注册登记,配备合格的号牌。
只有持有注册证明和合格号牌的电动自行车才能上路行驶。
这样可以方便查找失窃车辆,也能通过号牌追溯违章行为。
3. 设立安全标准制定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技术标准,明确其最高时速、最大载重量、制动距离等方面的规定。
只有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才能上市销售。
此外,在日常监管中,也需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抽检,确保其安全性。
4. 加强驾驶者培训和考核建立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的培训,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领取电动自行车驾驶证。
并加强对驾驶员的日常监管,对违规驾驶者进行处罚。
5. 增加交通监控设备在主要道路、交叉口等重点位置增加电动自行车专用的交通监控摄像头,加强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的监控和处罚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探析作者:洪维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9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厦门市的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长。
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文结合电动自行车交通特点,分析厦门市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今后厦门市在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城市交通;管理电动自行车是以电为动力的自行车,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规定,属非机动车。
当前,电动车以其节能、环保、轻便、价廉的优势进入千家万户,但随着厦门市电动车的激增,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的管理问题,已经是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一、厦门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现状(一)厦门市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但符合标准的车辆少我国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简称99标准),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应同时具备六个特征:必须具备脚踏行驶功能,蓄电池只作为辅助能源,蓄电池标准电压不大于48伏;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不大于240瓦;最高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整车重量不大于40公斤;轮胎宽度不大于54毫米;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其30分钟的脚踏行驶距离不小于7公里。
符合此标准的即老百姓通常所称的电动自动车。
依据以上六标准,福州市区原本大约70万辆的电动自行车中,只有8万辆合格。
据业内人士估计,厦门岛内的电动车约有20万辆,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电动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其中60%是“轻摩化”的非标准电动自行车,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足一半,这些车体积大、速度快,对机动车道构成交通妨碍,对非机动车道的其它非机动车又构成交通威胁。
(二)电动自行车作为无防护型交通工具,安全性较低电动自行车系无防护型交通工具,具有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双重特点,潜在的危险性大,安全性较低。
首先,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快。
近年电动自行车呈越来越严重的轻摩化倾向,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很多速度达40km/h,甚至更快,进一步加剧安全隐患。
其次,根据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制动距离长即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但目前大部分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早已超过20km/h的限值,并且没有加强刹车系统的设计性能,实际行驶中电动自行车的刹车距离达不到国家标准4m的规定。
再次,目前大部分电动自行车厂家都采用抱刹设计,这种刹车构造简单,便于维修,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新车时刹车性能好,使用一段时间后刹车效果会降低。
电动自行车不进行年度检验,无法定期检查刹车性能,难免带病上路造成事故。
最后,电动自行车的防护性差。
其外部对驾车人没有保护设备,驾车人的身体完全暴露在外面,当受到外力冲撞时,驾车人很容易被撞倒在路面,从而导致其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重者造成死亡,实践中,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率较高。
(三)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突出,事故损害赔偿无法得到保障目前,厦门市电动自行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现象普遍,存在严重交通事故隐患。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不必经过培训、考核就可以驾车上路,部分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对交通法规知之甚少,本身对车辆机械性能无法系统掌握,在驾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和及时避让,由于驾驶人的主观原因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高。
因电动自行车没有上牌,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现象突出,给交警部门侦破案件带来难度;因没有第三者责任保险,追究责任和寻求损害赔偿也往往陷入困境,无法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二、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现状的原因分析(一)电动自行车的属性界定不清,使其管理处于两难境地电动车属性界定不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列为非机动车,但这是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而言,对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属性却没有明确界定,管理部门也找不到相应的治理、违法处罚依据,人们将凡冠名电动自行车的车辆均视为非机动车。
起初,在电动自行车较少的时候,社会关注度也不高,政府对非机动车的管理薄弱,电动车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上,各职能部门相互脱节,使不法厂商可乘之机,造成国家颁布的标准普遍得不到执行。
(二)未规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驾驶资格,驾驶人交通意识淡薄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作为道路交通参与人,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理应遵守国家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驾驶条件、驾驶资格的规定与普通自行车相同,没有特别的限制。
但是,电动自行车的机械性能与普通自行车完全不同,与踏板摩托车更为相似,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却省却了办理驾驶证的步骤,他们没有经过培训、考核,对道路交通法规了解甚少,很容易忽视骑行中的安全问题。
因此超速、闯红灯、闯禁行、驶入机动车道、随意变道、逆行、超载等交通违章现象突出,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三)城市慢行系统规划不周,无法满足电动自行车行驶需求厦门市大部分城市道路在设计和建造时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并不普遍,非机动车道按自行车的技术参数进行设计建造。
甚至有一段时间在错误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改造时,把非机动道缩小甚至改成机动车道,对今后非机动车的发展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人行道、自行车道与整体交通路网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因此当电动自行车大量出现后,非机动车道一时间难以容下发展势头迅猛的电动自行车。
并且由于城市管理方面的疏忽,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现象随处可见,电动自行车的交通需求及交通环境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客观上也造成电动自行车违法现象大量产生。
三、对厦门市规范治理电动自行车的若干建议(一)明确厦门市治理电动自行车的基本思路厦门市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符合市情、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使其在为广大群众带来交通方便的同时,避免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
笔者认为目前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应当坚持“疏”而不是“堵”,尽快针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出台相应管理措施,促进电动自行车出行合理、健康发展。
(二)政府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源头的管理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头管理不力,道路上飞驰的电动自行车大部分属于超标产品,即不符合国家标准而不应当上路的产品。
质监、工商等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质量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把关,杜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出厂销售、流入社会。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超标厂家的查处力度,积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联合检查,严查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上市销售行为,严查未经批准从事电动车生产、销售行为,严查销售商私自改装电动车的违法行为。
特别是要加大对私自拆除、改装限速器的不法商贩的惩处。
(三)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牌证管理制度电动自行车的治理问题不仅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更关系到城市长远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交通结构和环境保护。
电动自行车属于低效率的个体交通方式,在运输效益、城市资源利用等方面远不如公交车,混合交通中电动自行车所占比例越高,对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的干扰就越大。
并且,如前文所述,电动自行车具有一定“机动化”特征,运行安全性能较差,应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牌证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既可控制其数量大规模增加,又能保证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四)探索建立电动自行车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对于诸多因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损害难以得到赔偿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建议对电动车实施强制购买小额的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
这样可以缓解电动车事故发生后车主和当事人的经济压力,减少因经济赔偿纠纷引发的社会问题,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证。
保险公司可以参照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努力探索,推出适合电动自行车的小额保险险种。
(五)加强日常电动自行车秩序的动态管理目前,厦门市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突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呈上升势头。
交警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载人载物、乱穿乱闯、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予以查处打击,使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对交通法规、安全意识加强认识,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
同时应提高驾驶电动自行车的违法成本,对于无牌无证上路、改变技术参数、醉驾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新出台的《厦门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设定了高额罚款、暂扣车辆等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罚款金额从100元到500元不等,暂扣车辆期限最长可达3个月。
今后,参照此新规定,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定点和不定点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交警开展查处违法电动自行车的专项整治行动,并形成切实有效的长期管理机制。
(六)对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区域进行限制,逐步开辟非机动车道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必须在非机动车道、条件成熟的道路才能通行,条件不成熟的路段不能通行。
虽然厦门目前尚未给电动自行车上牌,但早从2007年1月起,厦门已经划定了禁行区域,禁止电摩上路。
在禁行路段,电动自行车应遵守相应的禁行规定,但是笔者发现在这些路段均有电动自行车行驶,甚至在只允许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也有少数电动自行车占道行驶。
从长远考虑,政府应根据厦门城市实际状况建设自行车(包括电动车)专用道,并做好人行道、自行车道与整体交通路网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
厦门市规划局表示,已将慢行系统纳入规划项目编制要求,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宽度原则上不小于2.5米,并开展了本岛及岛外新城区的自行车交通专项规划,已建成区通过改造逐步完善,岛外新城将按新标准同步规划建设。
同时,建议恢复建设部分(电动)自行车停车场,解决电动自行车的无序停放问题,方便居民出行。
(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文明驾驶在我国,长期忽略对电动自行车的骑乘人员的教育,提高广大骑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是解决整个电动自行车问题的重要环节。
应教育骑乘人员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交警部门可以发挥社区优势,采用上门宣传、集中讲座、流动展板、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电动车出行交通安全知识,通过生动案例让骑乘人员了解,在违法交通规则行驶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车祸受害最严重的是电动自行车的骑乘人员。
(八)树立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从长远看,城市的交通管理者必须树立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这是解决厦门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把群众出行需求有效吸引到公交出行方面来,最大限度减少电动自行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通过大力发展快速公交和地铁等其它大运量公交服务,有效减少长距离电动车的出行。
四、结语总之,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探索符合厦门市情的科学管理方法,使电动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在为广大市民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避免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