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说新语》这部作品的基本情况和文学价值。

2、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中的文言字词、句子。

3、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2)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1)体会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有趣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引出《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篇文章就选自古代一部记录了很多有趣故事的书——《世说新语》。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介绍刘义庆: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他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

2、讲解《世说新语》: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士人的思想情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强调重点字音和停顿。

3、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四)精读课文,字词讲解1、讲解《咏雪》中的重点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

(2)“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4)“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

拟,相比。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德行、言语、政事等36门,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本课程精选其中两则进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目标(1)了解《世说新语》的文学地位及历史背景。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品味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领会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文本选择《世说新语》两则:一则出自德行门,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另一则出自言语门,记载了王导与谢安的对话。

2.2 内容梳理(1)孔融让梨:孔融年幼时,家中有梨,他总是把大的让给兄弟,自己则吃小的。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回答:“兄弟如手足,手足之情岂能不疼爱?”(2)王导与谢安:王导担任丞相时,谢安担任司马,两人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一次,谢安提出疑问,王导回答:“此事易如反掌。

”谢安追问:“既然容易,为何不早点解决?”王导回答:“早解决,你还有什么可问的?”2.3 重点词汇与句式(1)孔融让梨:兄弟如手足,手足之情岂能不疼爱?(2)王导与谢安:此事易如反掌。

早解决,你还有什么可问的?第三章:阅读方法指导3.1 泛读:了解故事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3.2 精读:分析文本细节,体会作者用词之道。

3.3 对比阅读:将两则故事进行对比,思考其中的共性与个性。

第四章:课堂活动设计4.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则故事中的名士形象,总结他们的道德品质。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体会古代名士的风采。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阅读作业:阅读《世说新语》其他篇章,了解更多的名士故事。

5.3 实践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举例
-《咏雪》:分析“谢公因子弟咸有慧业”一句中,“咸”字的含义和用法,举例说明在其他文言文中的运用。
-《陈太丘与友期》:探讨陈太丘守信、诚实、礼貌的品质,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举例
-文言文朗读与节奏划分:以《咏雪》为例,指导学生正确划分句子的节奏,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反映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品质和礼仪。它是研究古代文化、礼仪的重要资料,对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这两个具体的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古人在应对不同场合时所展现的智慧和品质,以及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词语、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人物品质、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词语、句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角色扮演,模拟古人交往的场景,体会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文言文词语活用:通过分析《咏雪》中的“慧业”一词,让学生尝试在其他文言文中找出类似用法的词语,并进行讨论分析。
-人物品质分析: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方面,深入剖析陈太丘的品质特点。
-文章主题思想提炼:在讲解《世说新语》二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总结出主题思想,如诚信、礼仪等,并通过讨论、练习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两则,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品质,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理解句子含义,提高古文翻译能力。

3. 分析并评价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学会运用文中的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人生感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世说新语》两则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

2.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炼人物形象。

3. 提高古文阅读和翻译能力,熟练运用文中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翻译文中较为复杂的句子。

2. 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准确评价人物形象。

3. 学会从文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提炼人物形象。

3. 采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启发诱导法,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五、教学内容1. 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及作者,使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地位和价值。

2. 朗读并翻译《世说新语》两则,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理解句子含义。

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炼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人物的能力。

4. 讨论文中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的意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总结学习收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世说新语》两则,感受文中的语气和情感。

3. 翻译课文:逐句翻译课文,解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4. 分析人物形象:针对文中的重点人物,分析其言行举止,提炼人物形象。

5.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看法,组织小组讨论。

七、课堂练习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2.1 两则故事的重点字词解释。

2.2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2.3 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3.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3.2 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4.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4.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

4.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古代文化氛围中,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则故事,解决字词解释问题,了解故事情节。

5.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探讨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5.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

5.5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分析文本解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5.6 情感体验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5.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5.8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背诵两则故事,翻译并分析文本中的重点句子。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九、教学资源9.1 教材:《世说新语》9.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教案、辅导书等。

十、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案进行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

该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炼,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本节课将带领大家学习《世说新语》两则,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特点。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 品味《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体会名士们的风采。

1.3 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的文学特点。

2. 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1.4 教学难点1.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

2. 句子结构的分析。

第二章:《世说新语》选篇介绍2.1 篇目一:《言语》篇简介《言语》篇主要记载了名士们的言谈举止,展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魅力。

本节课将学习《言语》篇中的两则故事,感受名士们的风采。

2.2 篇目二:《德行》篇简介《德行》篇着重记载了名士们的道德品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品德的重视。

本节课将学习《德行》篇中的两则故事,体会名士们的品德之美。

2.3 学习任务1. 了解篇目一、二的故事内容。

2. 分析名士们的言行举止,体会其个性魅力和道德品行。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3.1 划分句子节奏文言文句子的节奏划分是阅读的基础。

本节课将学习文言文句子的基本节奏划分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和理解文言文。

3.2 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上下文、词义推测等方法,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3.3 句子结构的分析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是理解文意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学习《言语》篇4.1 故事一:《王导劝学》故事讲述了王导劝告子孙勤学的故事,展示了王导的智慧和教诲。

学生将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王导的教诲。

4.2 故事二:《陈元方应变》故事讲述了陈元方在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冷静应对,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德行。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故事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能够概括和提炼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分析和欣赏《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概括和提炼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理解和翻译。

(2)对故事中人物心理和行为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作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升表达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准备:《世说新语》两则故事文本。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两则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语言特色。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行为,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4.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篇类似的微型故事。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升表达和创作能力。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两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分析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世说新语》两则2. 主要知识点:(1)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

(3)分析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的更多信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其他精彩篇章,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世说新语》优秀教案篇一导学目标1、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导学重点1、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导学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准确、流畅。

2、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把不会翻译的句子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一、导入:《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

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二、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 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三、朗读《咏雪》。

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四、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探究质疑: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2、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3.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能够让我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世说新语》二则的讲解,让学生们体会古人的交往智慧。我发现,对于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学生们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理解古代礼仪规范上,似乎还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让学生从文化背景出发,去感知和理解古人的行为动机。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让理论介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和古代礼仪规范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也发现,通过角色扮演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们对古人的交往智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这也为他们的讨论和思考打下了基础。
-举例:解释《管宁割席》中“挥锄与瓦石不异”中的“挥”、“与”、“不异”等词语的含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古人的交往智慧: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动机,理解古人的交往智慧,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举例:《陈元方候袁公》中,探讨陈元方如何通过言辞和举止,展示自己的诚意与尊重,从而赢得袁公的好感。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
1.教材章节: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阅读单元《世说新语》选读。
2.内容列举:
(1)管宁割席:通过讲述管宁割席的故事,学习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技巧,理解古人的交友之道。
(2)陈元方候袁公:分析陈元方与袁公的对话,掌握文言文中的礼仪用语,了解古代社会的礼节规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交往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流。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本章节将选取两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进行解读。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特点,能够理解并解读两则选文。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特点,能够理解并解读两则选文。

1.3.2 难点:对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文本一:《世说新语·言语》之“王”2.1.1 原文阅读:阅读《世说新语·言语》中“王”的原文。

2.1.2 词汇讲解:对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如“”、“晋室”、“中兴”等。

2.1.3 句式分析:对文中的句式进行分析,如判断句、省略句等。

2.1.4 内容解析:解析文中王导的语言及其反映出的性格特点。

2.2 文本二:《世说新语·赏誉》之“王羲之赞”2.2.1 原文阅读:阅读《世说新语·赏誉》中“王羲之赞”的原文。

2.2.2 词汇讲解:对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如“书圣”、“清谈”等。

2.2.3 句式分析:对文中的句式进行分析,如对仗句、省略句等。

2.2.4 内容解析:解析文中对王羲之的评价及其在魏晋时期的地位。

第三章:小组讨论3.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文本一和文本二进行讨论。

3.2 讨论话题:3.2.1 文本一:王导的语言特点及在历史中的地位。

3.2.2 文本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第四章:个人思考4.1 思考题目:4.1.1 文本一:从王导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的哪些品质?4.1.2 文本二: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的原因是什么?5.2 课后拓展:5.2.1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其他有趣的故事。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舍、乃、期、委、去、引、顾等。

2.学习摹景状物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和美德。

重难点:1.学习摹景状物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和美德。

教学过程:《咏雪》导入新课同学们,雪花是仁慈的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它纯洁、轻盈、优雅,在空中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许多优美的篇章来颂扬它。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刘义庆的《咏雪》,欣赏一下谢家子弟是如何来比喻“雪”这个自然界的精灵的。

一、顺畅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并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标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1)可用默读、轻读、放声读等多种形式。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词典等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解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

小组内相互提问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词句如下:(1)重点词语释义: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谈论。

③俄而:不久,一会儿。

④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

拟,相比。

⑥未若:不如,不及。

(2)重点句子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②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

4.集体朗读,熟悉课文情节,并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明确: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小学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世说新语》两则故事;(2)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3)掌握故事的梗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故事内容;(2)运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语文实践能力;(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世说新语》两则故事;(2)掌握故事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的理解;(2)故事内涵的深入挖掘和个性化解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世说新语》两则故事的内容,了解故事背景,提炼教学要点;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3.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角色扮演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世说新语》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2)分析故事的内涵和主题思想。

5. 课堂实践:(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世说新语》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文学价值。

2. 掌握《世说新语》的基本体例和特点。

教学内容:1. 作者及成书背景介绍2. 《世说新语》的基本体例和特点3. 课程导入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刘义庆及其《世说新语》。

2. 讲解《世说新语》的基本体例和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中的名句名篇。

第二章:《世说新语》名句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世说新语》中的名句内涵。

2. 分析名句的文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内容:1. 选取《世说新语》中的名句进行解析。

2. 分析名句的文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中的名句。

2. 解析名句的内涵和意义。

3. 分析名句的文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第三章:《世说新语》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把握《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2. 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1. 选取《世说新语》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分析。

2.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塑造手法。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塑造手法。

3. 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世说新语》故事情节解读教学目标:1. 理解《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情节。

2. 分析故事情节的表现手法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1. 选取《世说新语》中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解读。

2. 分析故事情节的表现手法及其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情节。

2. 解读故事情节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故事情节的表现手法及其意义。

第五章:《世说新语》文学价值探讨教学目标:1. 认识《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内容:1. 探讨《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2. 分析《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

(2)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翻译、赏析等方式解读文言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的理解与朗读。

2.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文言文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及背景知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翻译、赏析等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世说新语》简介: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世说新语》两则:朗读并学习两则文言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重点字词解析:解析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

4. 句式分析:判断和翻译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5. 课堂练习:翻译和赏析文言文,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的学习。

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文言文,教师指导理解文意,解答疑问。

3. 重点字词解析:教师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式分析:教师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学生跟随教师判断和翻译。

5. 课堂练习:学生翻译和赏析文言文,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熟读《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小学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小学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则《世说新语》的故事。

(2)理解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学会通过故事了解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则《世说新语》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2)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两则《世说新语》故事,了解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制作课件或黑板,展示故事情节和重点生字词。

(3)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则《世说新语》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则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故事情节和重点生字词。

5. 应用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小作文创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提出问题和建议。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世说新语》两则;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分析并评价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世说新语》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3. 分析并评价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 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分析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PPT;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选文,理解文本内容,遇到问题可以小组内讨论。

3.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讲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并对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进行分析评价。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两则选文的异同,总结《世说新语》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世说新语》的价值和意义。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选文,完成课后练习。

7.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世说新语》两则的理解程度,以及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背诵和练习部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优秀8篇课时篇一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课文翻译情况。

二、归纳总结1、让学生讨论,找出自已认为重要的字词,教师补充强调以下字词重点:内集、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差、拟)、未若、因。

2、古今异义(1)与儿女谈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3、特殊句式(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用也表判断)三、探究性学习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温馨、轻松、欢快等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结合课后练习四)(1)撒盐空中差可拟(雪的颜色和下落姿势和盐相近,简单直白,注重形状的相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风趣灵动,有春天的生机,富有诗意和意蕴,形神兼似)3、谢太傅对两个比喻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你认为他比较赞同哪一个?赞同兄女谢道韫,后文对其身份的补充,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其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气。

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五、课堂作业——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优秀4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篇一《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

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法学法]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

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短文《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导人新课1#8226;导语。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2#8226;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一-牡u,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

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

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二)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l#8226;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2#8226;学生交流,归纳。

3#8226;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咏雪》教学时间: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侯课(提醒学生准备学习用具、端正坐姿、做好上课准备)二、出示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正确朗读课文。

2、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三、出示自学指导:1、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2、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3、疏通大意,品析佳句(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四、疏通大意,探究文本。

)4、回答: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自学检测:六、后教:(一)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二)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

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

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

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

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三)、疏通大意,品析佳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一会儿,雪下得又大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

”太侍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七、当堂检测:八、教后记:2、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时间: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侯课(提醒学生准备学习用具、端正坐姿、做好上课准备)二、出示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正确朗读课文。

2、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三、出示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掌握字音和节奏。

2、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3、再读课文,回答:1、你觉得文中的“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自学检测:六、后教:(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字音,给加点字注音:与友期行.xíng 太丘舍.去shě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友人惭.cán 2、学生试读课文,其余评点 3、学生听读课文,学习技巧4、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意2、解释重点词语,积累字词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陈太友与友期.: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至:才尊君在不.:通“否”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诚信友人惭.:感到惭愧,意动用法。

下车引.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3、小组合作学习,翻译课文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他们)约定(在)正午(见面)。

过了正午(那个朋友)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他)就(先)走了,陈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还没有到,他已经先走了。

”友人便发怒骂道:“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走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还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探究课文,把握形象小组讨论:1、你觉得文中的“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2、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明事理、懂礼仪。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做言而有信的人。

——我们要懂礼仪、语言文明,学会尊重他人。

——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

——我们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为人要方正,办事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

七、当堂检测:八、教后记:2、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