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_900MHz频段射频识别_RFID_技术应用规定
关于发布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
关于发布 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 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
信部无〔2007〕205 号
各省、自治经济发展对 800/900MHz 频段 RFID 技术的应用需 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 接,制定 800/900MHz 频段 RFID 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现予发布,自即 日起施行。
频率范围
限值要求 (dBm)
测量带宽
30MHz-1GHz -36(e.i.r.p) 100kHz
1-12.75GHz -30(e.i.r.p) 1MHz
检波方式 有效值
8、电源端口和电信端口的传导骚扰发射应满足国标 GB9254-1998 中 B 类设备的限值要求;
9、在制造商声明的极限工作电压、极限温度条件下,设备 的发射功率和频率容限应满足相应技术指标。
二 OO 七年四月二十日
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 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一、800/900MHz 频段 RFID 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 840-845MHz 和
920-925MHz。
二、该频段 RFID 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
1、载波频率容限:20×10-6;
2、信道带宽及信道占用带宽(99%能量):250kHz;
840-845 920-925
2W 100mW
6、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跳频信道最大驻留时间 2 秒;
7、杂散发射限值(在两频段的中间载波频率±1MHz 范围以外):
7.1 天线端口 频率范围
限值要求 (dBm)
测量带宽
检波方式
30MHz-1GHz
-36
100kHz
最
1-12.75GHz
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
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对象相关信息的技术。
他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零售、医疗保健、军事等各个领域。
RFID技术工作频率不同,可以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特高频。
不同的工作频率将会影响着RFID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所表现出的效果。
本文将围绕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展开讨论。
一、低频RFID技术低频RFID技术的工作频率在125-134KHz之间。
这种频率的RFID 技术具有较短的读取距离、读写速度慢、存储量小等缺点。
然而,低频RFID技术的成本比较低,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如实体文化遗产防伪、动物标识等。
低频RFID技术通常应用于需要高度安全性、读取距离近的场合,如小额支付、门禁管理、车辆管理等。
二、高频RFID技术高频RFID技术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
由于高频RFID技术具有较远的读取距离以及较快的读取速度,因此它被广泛用于许多应用场景,如公交一卡通、物流、零售、医疗保健、生产等。
高频RFID技术中的NFC芯片已经成为电子支付、电子门票等方便快捷的重要标示。
三、超高频RFID技术超高频RFID技术的工作频率为840-960MHz。
它具有很高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读取较远的距离。
因为它的特点,超高频RFID技术主要用于快速物流、库存管理、物品跟踪追踪等领域。
四、特高频RFID技术特高频RFID技术的工作频率为2.4-2.5GHz。
具有高速读取、识别精度高、联机处理能力强等优点。
由于其可用于多路径、宽带和杂波信号,因此特高频RFID技术在无线移动、智能家居、零售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结:RFID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应用技术,无论是在生产管理、物流运输、医疗保健、零售等领域,正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
通过RFID技术不同工作频率的区分,我们能够确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经济效益最大的技术。
RFID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将为各行各业的管理和服务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会。
RFID国内外标准规范汇总
1、国内行业标准:①、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②、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2014年5月实施)③、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④、GB/T 2892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⑤、GB/T 29266-2012《射频识别13.56MHz标签基本电特性》⑥、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⑦、GB/T 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⑧、GB/T 292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性能测试方法》⑨、SB/T 107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支持安全协议的800/900MHz空中接口通信协议》2、国内军工标准:①、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符合性测试方法GJB 7389-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 ofinformation servi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②、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访问和管理应用接口GJB 7388-2011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read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③、军用射频识别惟一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接口GJB 7387-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resolv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④、军用射频识别信息共享服务接口GJB 7386-2011 Information share service interfac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⑤、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体系架构GJB 7385-2011 I nformation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⑥、军用射频识别数据转换协议GJB 7384-2011 Data translation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⑦、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83.1-2011 Readerinterface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art 1:800/900MHz⑧、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数据结构通用要求GJB 7382-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ag datastructur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⑨、军用射频识别现场检测设备通用规范GJB 7381-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ocal testequip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⑩、军用射频识别设备的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JB 7379-2011 System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⑪、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2.45GHz GJB 7378.2-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2:2.45GHz⑫、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78.1-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1:800/900MHz⑬、军用物品唯一标识GJB 7375-2011 Military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item⑭、军用射频识别术语GJB 7374-2011 Terms of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⑮、军用无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3-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⑯、军用有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2-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act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⑰、军用物资和装备自动识别标识符GJB 7371-2011 Identifier for an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 and armament⑱、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通用规范GJB 7380-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⑲、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2部分:2.45GHz参数GJB 7377.2-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2:2.45GHz parameters⑳、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1部分:800/900MHz参数GJB 7377.1-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1:800/900MHz parameters21、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惟一标识GJB 7376-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22、军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GJB 7370-2011 Security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andreader23、军用射频识别系统安全通用要求GJB 7369-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security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3、ISO/IEC标准:①、货运集装箱的ISO 6346 (编码、ID和标识符号),ISO 10374(自动标识)、ISO 18185(安全电子封印)、ISO 17363(货运标签);②、用于动物的ISO 11784(代码结构)、ISO 11785(技术概念)、ISO 14223(扩展代码结构和编码);③、标识“接近”卡的ISO/IEC 14443-1(物理特点)、ISO/IEC 14443-2(射频和功率) 、ISO/IEC14443-3(初始化和防碰撞);④、标识“邻近”卡的ISO/IEC 14443-4 (传输协议)、ISO/IEC 15693-1 (物理特点)、ISO/IEC15693-2 (空中接口和初始化)、ISO/IEC 15693-3(防碰撞和协议);⑤、货物管理的ISO/IEC 15961(数据协议: 应用接口)、ISO/IEC 15962(数据协议: 数据编码规则)、ISO/IEC 15963(唯一标识符)、ISO/IEC 18000-1(参考结构)、ISO/IEC 18000-2(135 kHz以下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3(13.56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4(2.45 G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6(860 MHz - 960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7(433 MHz时的空中接口)、TR 18001(应用要求)、TR 18046(性能测试方法)、TR 18047(一致性测试方法);⑥、ISO/IEC 18000-6:2010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management --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 960 MHz;⑦、ISO/IEC 18046-3-2012(标签UHF性能测试标准);⑧、ISO/IEC TR 18047-6-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capture techniques — RFID device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6:Tes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at 860 -960MHz PART C;⑨、ISO/IEC 24753( ISO/IEC 15962数据能力扩展);⑩、实时定位的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规范)、ISO/IEC 24730-2(2450MHz 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ISO/IEC 24730-3 (433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⑪、RFID通用体系架构的ISO/IEC 24791;4、EPC global标准:①、EPC射频识别协议——1类2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用于860MHz到960MHz频段通信的协议,第1.2.0版(EPC 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 960 MHz Version 1.2.0);②、EPC global 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v1.1.0。
RFID复习资料
1、基于RFID的物联网主要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为EPC码、识别系统(RFID)、中间件、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IOT-NS)、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IOT-IS)。
2、中间件的结构
3、ONS的工作原理图
4、EPCIS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1、我国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845MHz和920-925MHz。
4、视距传播
视距传播是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相互能看得见的距离内,电波直接从发射点传到接收点的一种传播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微波波段时,发射点和接收点之间不希望有障碍物阻挡。
5、集肤效应
当电磁波由一种媒质(如空气)入射到良导体时,因电磁波在良导体中衰减很快,折射波进入良导体后很快就衰减掉了,电磁波只存在于良导体的表面,这个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晶体管的输入功率达到饱和状态时,其增益开始下降,或者称为压缩。当晶体管的功率增益从其小信号线性功率增益下降1dB时,对应的点称为1dB增益压缩点。
2)三阶截止点
三阶交调的输出功率按输入功率的3次方增长,线性产物 和 的输出功率按输入功率的1次方增长。
三阶交调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斜率为3,线性产物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斜率为1,当输入功率增大时,三阶交调输出功率比线性产物输出功率增长得快。两条曲线的假想交叉点称为三阶截止点
(1)反馈纠错(ARQ)
(2)前向纠错(FEC)
(3)混合纠错
3、差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信息码元又称为信息序列或信息位,通常以k 表示。监督码元又称为监督位或附加数据比特,这是为了检纠错码而在信道编码时加入的判断数据位,监督码元通常以r 表示。编码效率见公式:
中国物联网大事记
物联网这一基本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的Sanjey Sarma和Davib Brock教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应用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编码),就是为全球每一个物品提供唯一的电子标识符,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完成数据采集,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软件和服务器达成信息共享。自1999年到2003年,Auto-ID中心完成了EPC应用方面三个阶段(货堆、货箱、单个物品)的示范实验,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
12月8日,成都举办发展物联网产业专家研讨会。
12月11日,西安市科技局组织30余家企业召开西安市传感网会议。
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无锡滨湖区签署了共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感知无锡示范工程”、“中国传感网创新研发中心”、“中国传感网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议。
12月19日,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厦门举行了“无线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
2月3日,山东省潍坊物联网研究院成立。
2月5日,上海28家单位共同签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协议》,预示着上海将在几年内致力打造一条完整、高端的物联网产业链。
同日,北京召开“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首批项目发布会,包括十大领域22个项目,重点包括城市管理、城市应急、城市运行等八大领域的物联网项目。
12月23日,无锡物联网产业院院长刘海涛当选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把物联网提到“占领新型产业的制高点,决定国家未来的高度”。
12月28日,福建省物联网年产值超过20亿。
2010年
1月2日,上海市商务委连发两项通知,将从2010年起实施物联网建设体系,政府出资带动,提升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升级。
800_900MHz频段射频识别_RFID_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测试连接框图:
发射机 衰减器 射频功率计
四、 测试设备
序号 1 2 3 4 5 设备名称 频谱分析仪 功分器 衰减器 带阻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测试方法: 1、 被测设备工作在固定信道、
测试连接框图:
发射机 衰减器 频率计数器
连续发射、 加调制的方式下, 将发 射机天线端通过衰减器与射频功 率计连接。 2、 开启发射机, 记录射频功率 计上显示的功率数值。
发射机 衰减器 频谱分析仪
测试方法: 1、 被测设备工作在固定信道、 连续发射、 加调制的方式下, 将发 射机天线端通过衰减器与频谱分 析仪连接。 2、 在频谱分析仪上设置相应 的发射机中心频率、 频率扫宽 (一 般为1.5 M H z左右)、 辨率带宽 分 (R B W建议设置为10k H z) 设置 , 频谱分析仪邻道功率泄漏比测量 参数, 信道间隔为250k H z, 频率偏 置分别为±250k H z以及±500k H, 功率积分带宽为250kHz。 3、 开启发射机, 读取邻道功率 泄漏比的数值, 此值不得超过指标 中给定的数值。 (五) 杂散发射 (载波频率±1M H z 内为免测频段) (选择两个频段的 中间信道) 天线端口 测试设备: 频谱分析仪、 衰减 器、 电缆。 射频识别 F I D) (R 设备杂散发 射测试指标见表1。 测试连接框图 见图3、 图5 : ( 图4、 ) 测试方法: 1、 被测设备工作在固定信道 (选择两个频段的中间信道) 连 、 续发射、 加调制的方式下, 按照射 频识别(R F I D)设备杂散发射测试 表1所述的连接框图连接被测设备 和仪表。 2、 在频谱分析仪上根据表1的 要求设置杂散发射的频段范围、 测 量带宽和限值要求。 机箱端口 (含一体化天线) 测试设备: M I测试接收机、 E 双脊波导喇叭天线、 双锥对数周期
RFID标准规范名称汇总(含军标)
1、国内行业标准:①、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②、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2014年5月实施)③、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④、GB/T 2892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⑤、GB/T 29266-2012《射频识别13.56MHz标签基本电特性》⑥、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⑦、GB/T 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⑧、GB/T 292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性能测试方法》⑨、SB/T 107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支持安全协议的800/900MHz空中接口通信协议》2、国内军工标准:①、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符合性测试方法GJB 7389-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 ofinformation servi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②、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访问和管理应用接口GJB 7388-2011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read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③、军用射频识别惟一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接口GJB 7387-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resolv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④、军用射频识别信息共享服务接口GJB 7386-2011 Information share service interfac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⑤、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体系架构GJB 7385-2011 I nformation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⑥、军用射频识别数据转换协议GJB 7384-2011 Data translation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⑦、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83.1-2011 Readerinterface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art 1:800/900MHz⑧、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数据结构通用要求GJB 7382-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ag datastructur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⑨、军用射频识别现场检测设备通用规范GJB 7381-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ocal testequip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⑩、军用射频识别设备的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JB 7379-2011 System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⑪、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2.45GHz GJB 7378.2-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2:2.45GHz⑫、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78.1-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1:800/900MHz⑬、军用物品唯一标识GJB 7375-2011 Military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item⑭、军用射频识别术语GJB 7374-2011 Terms of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⑮、军用无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3-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⑯、军用有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2-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act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⑰、军用物资和装备自动识别标识符GJB 7371-2011 Identifier for an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 and armament⑱、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通用规范GJB 7380-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⑲、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2部分:2.45GHz参数GJB 7377.2-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2:2.45GHz parameters⑳、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1部分:800/900MHz参数GJB 7377.1-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1:800/900MHz parameters21、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惟一标识GJB 7376-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22、军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GJB 7370-2011 Security testing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and reader23、军用射频识别系统安全通用要求GJB 7369-2011 G eneral requirements of security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3、ISO/IEC标准:①、货运集装箱的ISO 6346 (编码、ID和标识符号),ISO 10374(自动标识)、ISO 18185(安全电子封印)、ISO 17363(货运标签);②、用于动物的ISO 11784(代码结构)、ISO 11785(技术概念)、ISO 14223(扩展代码结构和编码);③、标识“接近”卡的ISO/IEC 14443-1(物理特点)、ISO/IEC 14443-2(射频和功率) 、ISO/IEC14443-3(初始化和防碰撞);④、标识“邻近”卡的ISO/IEC 14443-4 (传输协议)、ISO/IEC 15693-1 (物理特点)、ISO/IEC15693-2 (空中接口和初始化)、ISO/IEC 15693-3(防碰撞和协议);⑤、货物管理的ISO/IEC 15961(数据协议: 应用接口)、ISO/IEC 15962(数据协议: 数据编码规则)、ISO/IEC 15963(唯一标识符)、ISO/IEC 18000-1(参考结构)、ISO/IEC 18000-2(135 kHz以下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3(13.56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4(2.45 G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6(860 MHz - 960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7(433 MHz时的空中接口)、TR 18001(应用要求)、TR 18046(性能测试方法)、TR 18047(一致性测试方法);⑥、ISO/IEC 18000-6:2010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management --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 960 MHz;⑦、ISO/IEC 18046-3-2012(标签UHF性能测试标准);⑧、ISO/IEC TR 18047-6-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capture techniques — RFID device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6:Tes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at 860 -960MHz PART C;⑨、ISO/IEC 24753(ISO/IEC 15962数据能力扩展);⑩、实时定位的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规范)、ISO/IEC 24730-2(2450MHz 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ISO/IEC 24730-3 (433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⑪、RFID通用体系架构的ISO/IEC 24791;4、EPC global标准:①、EPC射频识别协议——1类2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用于860MHz到960MHz频段通信的协议,第1.2.0版(EPC 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 960 MHz Version 1.2.0);②、EPC global 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v1.1.0。
RFID复习题
RFID复习题一、概念题1、RFID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等,俗称是什么。
2、RFID按工作频率可以分为几种。
3、什么是一种能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者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磁波的装置,在RFID系统中,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中都包含该装置。
4、我国UHF RFID的主要频段。
5、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构成,一般我们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统称为应用系统。
6、什么是一个捕捉和处理RFID标签数据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写到RFID标签中,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嵌入到其他系统之中。
7、RFID中间件平台主要分为哪3个层次。
8、RFID系统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涉及的对象主要隐患。
9、RFID系统测试的内容也主要包括内容。
10、EPC编码原则。
11、RFID系统是指采用RFID电子标签为识别标志的应用系统,通常由几部分造成。
12、掌握RFID的应用在哪几个方面。
13、13.56MHz RFID标签的应用在哪些领域。
14、13.56MHz RFID标签是什么15、13.56MHz标签读写器16、在物品识别技术中,哪项不是“有生命”识别技术。
()17、接触式逻辑加密卡的应用领域。
18、 RFID技术特征。
19、读写器中负责将读写器中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射频载波信号并发送给电子标签,或者接收标签发送过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设备是什么。
20、什么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收发装置,主要由内置天线和芯片组成。
二、综合技能题1、RFID系统工作原理图,根据图,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2、简述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
3、比较EPC和UID标准,分析其主要区别。
4、电子标签的内部结构,描述各模块的功能。
5、RFID中间件系统架构,描述下图中“设备驱动适配”、“事件处理引擎”、“规则引擎”、“规则库”的功能。
6、简述逻辑加密卡的主要应用领域7、什么是125KHZID卡,他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13.56MHz RFID标签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9、每章课后作业。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使用的频率及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2,ISM频段地主要频率范围 1 频率6.78MHz 2 频率13.56MHz 3 频率27.125MHz 4 频率40.680MHz 5 频率433.920MHz 6 频率869.0MHz 7 频率915.0MHz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4.1)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4.4.2视距传播与菲涅耳区 视距传播是指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在 相互能看得见地距离内,电波直接从发射点 传到接收点地一种传播方式。实际上,收发 天线之间电波传播所经历地空间,存在着对 电波传播起主要作用地空间区域,这个空间 区域称为传播主区,传播主区可以用菲涅尔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电子 教案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第4章 RFID使用地频率及 电磁波地工作特点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4.1
频率范围
4.3
RFID电波传播地电参数
4.4 低频与高频RFID电磁场地特性
4.5
微波RFID电磁波地特性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为了获得自由空间地传播条件,只要保证在一定地 菲涅耳区域内满足"自由空间地条件"就可以了,这个区域 称为最小菲涅耳区。最小菲涅耳区半径为
当第一菲涅耳区内满足"自由空间地条件",并且收 发天线只利用第一菲涅耳区传播电磁波,接收天线得到地 辐射场为自由空间地2倍。第一菲涅耳区半径为
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应用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制定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
现予发布,自即日起施行。
二OO七年四月二十日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一、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845MHz 和920-925MHz。
二、该频段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1、载波频率容限:20×10-6;2、信道带宽及信道占用带宽(99%能量):250kHz;3、信道中心频率:fc(MHz)=840.125+N×0.25和fc(MHz)=920.125+M×0.25(N、M为整数,取值为0-19);4、邻道功率泄漏比:40dB(第一邻道),60dB(第二邻道);5、发射功率:6、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跳频信道最大驻留时间2秒;7、杂散发射限值(在两频段的中间载波频率±1MHz范围以外):7.1天线端口7.2机箱端口(含一体化天线)8、电源端口和电信端口的传导骚扰发射应满足国标GB9254-1998中B类设备的限值要求;9、在制造商声明的极限工作电压、极限温度条件下,设备的发射功率和频率容限应满足相应技术指标。
三、该频段的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
设备投入使用前,须获得信息产业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鉴于800/900MHz频段RFID是一项新的无线电应用技术,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无线电干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该频段RFID设备使用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无线电干扰,保证该频段RFID技术应用的平稳开展。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
1999-2011物联网大事记
物联大事记1999年物联网这一基本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的Sanjey Sarma和Davib Brock 教授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应用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编码),就是为全球每一个物品提供唯一的电子标识符,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完成数据采集,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软件和服务器达成信息共享。
自1999年到2003年短短几年里,Auto-ID中心完成了EPC应用方面三个阶段(货堆、货箱、单个物品)的示范实验,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
同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完成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科研项目“新兴射频识别技术研究”,制定了射频识别技术规范。
2001~2002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积极跟踪国际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编写相关资料。
2003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联合收购了EPC 技术,成立了新的EPCglobal组织,用于推动EPC技术的商业应用。
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参与了研发工作。
在上海,Auto-ID中国实验室依托于复旦大学,是EPCglobal组织的6所学术研究机构之一,负责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研究开发。
同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历时2年,完成了《EPC产品电子代码》一书。
12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办,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中国国际EPC联席会。
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每年有上百亿元采购额,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公司,开始应用电子标签技术。
公司制订了详细计划,通过2004年的测试、筹备,从2005年1月起,分阶段落实具体实施目标:开始是100个最大的供应商,在商品托盘和外包装上使用RFID,其后逐步推广到全部连锁店。
在RFID 作用于其庞大的物流系统的过程里,它们取得了明显的管理升级和经济效益。
2004年1月12日,全球电子产品代码管理中心授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使之成为EPCglobal在中国大陆唯一代理机构,使之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推广应用和教育培训与国际全面接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4.22•【文号】工信部无〔2024年〕76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无〔2024年〕76号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青海、宁夏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无线电管理机构,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现将《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4月22日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促进无线电产业发展,加强射频识别(RFID)设备的管理,提高频谱使用效率,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指通过对射频信号进行调制和编码,实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进而识别标签所含身份信息等数据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共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
本规定适用于920-925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
第三条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符合“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见附件),并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
第四条设置、使用920-925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参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终端管理,无需取得无线电台执照。
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分析
2O07年4月20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8O0MHz/900 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 (以下简称《规定)) 对我国UHF频段RFID无线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占用带宽、频率容限、邻道功率泄漏比、工作模式、杂散发射限值以及传导骚扰发射等射频指标作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从无线电管理角度和技术角度出发,浅谈对《规定》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的理解与广大读者共享。
1、关于工作频率的规定《规定》第一条:800 MHz/900 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 MHz~845 MHz和920 MHz~ 925 MHz。
该频率范围的规定既考虑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又考虑了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支持了我国自主创新的RFID技术的研究。
频率范围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可以使国内外生产的R FID标签能够通用为我国产品的出口流通提供了方便。
同时可以使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的R FID设备不需要经过太大的改动就能在美国和欧洲使用降低企业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国际标准ISO/IEC18000—6推荐UHF频段RFID设备使用的频率范围是860 MHz~960 MHz。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频段对R FID业务所做的频率规划如表1所示我国860 MHz~960 MHz频段的具体频率使用状况如表2。
表1 全球RFID频率规划情况表2 我国860 MHz~960MHz频段的频率使用状况从我国目前在860 MHz~960 MHz频段的频率使用现状(表2)可以看到在该频段内频率已经划分完毕没有空余频段可用于RFID频率,因此应选择与现有业务相互影响最小的工作频段。
移动通信和航空导航业务由于使用地域广泛而且其业务的重要性高所以国家很难采取措施来实现其与RFID业务的共用。
无中心对讲业务由于是窄带业务其使用频带宽度只有2 MHz 所以也无法采用共用的方式来用作RFID业务。
中国标准故事
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标准
在目前全球已经存在五大 RFID 标准的 情况下,日益开放的中国是否还一定要有自 己的电子标签标准?
对此,张琪给了肯定的回答。她对《 中国 电子报》记者说:“我们一定要有中国的标准, 这符合中国国情,我认为标准是国家主权的 一种表征。中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 中国家‘。 13 亿人口’决定了我们必须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发展中国家’决定了我们必 须要自力更生,不可能从国外买回一个现代 化和信息化。因此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植 根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我们 不能没有自己的标准和自己的知识产权,不 能永远跟着别人走。”
张琪分析说,我国拥有最完整的装备制 造业,又是全球重要的产品生产地。“我们很 难想象将来电子标签用于物品的管理、物流 的管理等领域时采用外国的标准,那就意味 着把所有产品的数据库放在美国、欧盟,放在 日本、韩国,同时还要向别人交费。我认为放 哪都不行,只能放在中国自己这里。从信息安 全的角度讲也要放在中国。中国制定电子标 签的标准一定要用自己的,在这一点上没有 通融的余地。”
对于自主和开放的关系,张琪做了精辟的
铁道部等十五个部委以及中国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共同组织各 部门的专家经历近一年的时间,编写了本白 皮书。”由国家十五个部委联合发布白皮书一 方面显示了国家的重视程度,但从另一个方 面来讲,这是不是成为 RFID 国家标准难以 快速出台的重要原因呢?
RFID国内外标准规范汇总
1、国内行业标准:①、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②、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2014年5月实施)③、GB/T 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④、GB/T 2892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⑤、GB/T 29266-2012《射频识别13.56MHz标签基本电特性》⑥、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⑦、GB/T 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⑧、GB/T 292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性能测试方法》⑨、SB/T 10772-2012 《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支持安全协议的800/900MHz空中接口通信协议》2、国内军工标准:①、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符合性测试方法GJB 7389-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 ofinformation servi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②、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访问和管理应用接口GJB 7388-2011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read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③、军用射频识别惟一标识编码解析系统接口GJB 7387-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resolv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④、军用射频识别信息共享服务接口GJB 7386-2011 Information share service interfac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⑤、军用射频识别信息服务体系架构GJB 7385-2011 I nformation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⑥、军用射频识别数据转换协议GJB 7384-2011 Data translation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⑦、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83.1-2011 Readerinterface protocol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Part 1:800/900MHz⑧、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数据结构通用要求GJB 7382-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ag datastructur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⑨、军用射频识别现场检测设备通用规范GJB 7381-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ocal testequipment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⑩、军用射频识别设备的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JB 7379-2011 System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⑪、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2.45GHz GJB 7378.2-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2:2.45GHz⑫、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800/900MHz GJB 7378.1-2011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ir interface Part 1:800/900MHz⑬、军用物品唯一标识GJB 7375-2011 Military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item⑭、军用射频识别术语GJB 7374-2011 Terms of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⑮、军用无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3-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⑯、军用有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GJB 7372-2011 G 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act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⑰、军用物资和装备自动识别标识符GJB 7371-2011 Identifier for an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ilitary material and armament⑱、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通用规范GJB 7380-201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⑲、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2部分:2.45GHz参数GJB 7377.2-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2:2.45GHz parameters⑳、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1部分:800/900MHz参数GJB 7377.1-2011 Air interface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rt 1:800/900MHz parameters21、军用射频识别标签惟一标识GJB 7376-2011 Unique identification for militar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22、军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安全测试与评估方法GJB 7370-2011 Security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andreader23、军用射频识别系统安全通用要求GJB 7369-2011 General requirements ofsecurity for militar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3、ISO/IEC标准:①、货运集装箱的ISO 6346 (编码、ID和标识符号),ISO 10374(自动标识)、ISO 18185(安全电子封印)、ISO 17363(货运标签);②、用于动物的ISO 11784(代码结构)、ISO 11785(技术概念)、ISO 14223(扩展代码结构和编码);③、标识“接近”卡的ISO/IEC 14443-1(物理特点)、ISO/IEC 14443-2(射频和功率) 、ISO/IEC14443-3(初始化和防碰撞);④、标识“邻近”卡的ISO/IEC 14443-4 (传输协议)、ISO/IEC 15693-1 (物理特点)、ISO/IEC15693-2 (空中接口和初始化)、ISO/IEC 15693-3(防碰撞和协议);⑤、货物管理的ISO/IEC 15961(数据协议: 应用接口)、ISO/IEC 15962(数据协议: 数据编码规则)、ISO/IEC 15963(唯一标识符)、ISO/IEC 18000-1(参考结构)、ISO/IEC 18000-2(135 kHz以下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3(13.56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4(2.45 G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6(860 MHz - 960 MHz时的空中接口)、ISO/IEC 18000-7(433 MHz时的空中接口)、TR 18001(应用要求)、TR 18046(性能测试方法)、TR 18047(一致性测试方法);⑥、ISO/IEC 18000-6:2010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management -- Part 6: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 960 MHz;⑦、ISO/IEC 18046-3-2012(标签UHF性能测试标准);⑧、ISO/IEC TR 18047-6-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capture techniques — RFID device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6:Tes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at 860 -960MHz PART C;⑨、ISO/IEC 24753( ISO/IEC 15962数据能力扩展);⑩、实时定位的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规范)、ISO/IEC 24730-2(2450MHz 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ISO/IEC 24730-3 (433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规范);⑪、RFID通用体系架构的ISO/IEC 24791;4、EPC global标准:①、EPC射频识别协议——1类2代超高频射频识别——用于860MHz到960MHz频段通信的协议,第1.2.0版(EPC 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 960 MHz Version 1.2.0);②、EPC global 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v1.1.0。
RFID_测试规范 (1)
800/ 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 D)设备要求及检测技术规范一、射频技术要求主要体现频谱共用及无线电干扰抑制的要求。
具体包括功率、频段、信道划分、占用带宽、带外发射、杂散发射、线缆骚扰发射等参数及工作时的跳频要求。
二、无线电规则程序要求设备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使用时无须电台执照,但设备必须获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
在无线电干扰保护方面的处理原则。
三、RFI D发射设备检验依据信部无[2007]205号《关于发布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四、测试设备五、测试的环境条件由制造商声明。
六、测试项目、指标及方法:(一)载波频率容限(需要在高、中、低三个信道上分别测试)测试设备:频率计数器衰减器电缆测试指标:≤20×10-6测试连接框图:测试方法:1. 被测设备工作在固定信道、连续发射、不加调制的方式下,将发射机天线端通过衰减器与频率计数器连接。
2. 开启发射机,记录频率计数器上显示的载频频率。
3. 计算载波频率容限,此值不得超过指标中给定的数值。
(二)发射功率(E.R.P)(需要在高、中、低三个信道上分别测试)测试方法一:测试设备:射频功率计衰减器电缆测试指标:测试方法:1. 被测设备工作在固定信道、连续发射、加调制的方式下,将发射机天线端通过衰减器与射频功率计连接。
2. 开启发射机,记录射频功率计上显示的功率数值。
3. 根据被测设备技术资料中提供的天线增益数值(G d),计算发射功率(E.R.P),此值不得超过指标中给定的数值。
测试方法二:测试设备:EMI 测试接收机双脊波导喇叭天线双锥对数周期天线前置放大器全电波暗室可程控转台可程控天线塔测试指标:同上测试连接框图:射频识别(RFID)设备发射功率(E.R.P.)测试连接框图 1射频识别(RFID)设备发射功率(E.R.P.)测试连接框图 2测试方法:1. 如框图1 所示,被测设备放置于3 米法全电波暗室内的测试转台上,转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2.5 米。
RFID复习题
RFID复习题一、概念题1、RFID 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等,俗称是什么。
2、 RFID 按工作频率可以分为几种。
或者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磁波的装置,3、什么是一种能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在 RFID 系统中,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中都包含该装置。
4、我国 UHF RFID 的主要频段。
5、典型的RFID 系统主要构成,一般我们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统称为应用系统。
6、什么是一个捕捉和处理RFID 标签数据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写到RFID 标签中,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嵌入到其他系统之中。
7、 RFID 中间件平台主要分为哪 3 个层次。
8、 RFID 系统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涉及的对象主要隐患。
9、 RFID 系统测试的内容也主要包括内容。
10、 EPC编码原则。
11、 RFID 系统是指采用RFID 电子标签为识别标志的应用系统,通常由几部分造成。
12、掌握 RFID 的应用在哪几个方面。
13、 13.56MHz RFID 标签的应用在哪些领域。
14、 13.56MHz RFID 标签是什么15、 13.56MHz 标签读写器16、在物品识别技术中,哪项不是“有生命”识别技术。
()17、接触式逻辑加密卡的应用领域。
18、 RFID 技术特征。
19、读写器中负责将读写器中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射频载波信号并发送给电子标签,或者接收标签发送过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的设备是什么。
20、什么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收发装置,主要由内置天线和芯片组成。
二、综合技能题1、 RFID 系统工作原理图,根据图,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2、简述 RFID 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
3、比较 EPC和 UID 标准,分析其主要区别。
4、电子标签的内部结构,描述各模块的功能。
5、RFID 中间件系统架构,描述下图中“设备驱动适配”、“事件处理引擎” 、“规则引擎” 、“规则库”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应用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制定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
现予发布,自即日起施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日 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
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
信部无〔2007〕205号
一、800/900MHz 频段RFID 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
840-845MHz 和920-925MHz。
二、该频段RFID 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
1、载波频率容限:20×10-6;
2、信道带宽及信道占用带宽(99%能量):
250kHz;
3、信道中心频率:
fc(MHz)=840.125+N×0.25 和
fc(MHz)=920.125+M×0.25(N、M为整数,取值
为0-19);
4、邻道功率泄漏比:40d B(第一邻道),60d B(第
二邻道);
5、发射功率:
频率范围(MHz) 发射功率(e.r.p)
840.50-844.5
920.50-924.5 2W
840-845
920-925 100mW
6、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跳频信道最大驻留
时间2 秒;
7、杂散发射限值(在两频段的中间载波频率±1MHz
范围以外):
7.1 天线端口
限值要求
频率范围 测量带宽 检波方式
最大功率工作状态
(dBm)
30MHz-1GHz -36 100kHz
有效值
1-12.75GHz -30 1MHz
806-821MHz 825-835MHz 851-866MHz 870-880MHz -52 100kHz 885-915MHz 930-960MHz 1.7-2.2GHz -47 100kHz 待机状态30MHz-1GHz -57 100kHz 1-12.75GHz -47 100kHz 7.2 机箱端口(含一体化天线) 限值要求 频率范围 测量带宽 检波方式 (dBm) 30MHz-1GHz -36(e.i.r.p) 100kHz 有效值 1-12.75GHz -30(e.i.r.p) 1MHz 8、电源端口和电信端口的传导骚扰发射应满足国标GB9254-1998 中B 类设备的限值要求; 9、在制造商声明的极限工作电压、极限温度条件下,设备的发射功率和频率容限应满足相应技术指标。
三、该频段的R F I D 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
设备投入使用前,须获得信息产业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鉴于800/900MHz 频段RFID 是一项新的无线电应用技术,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无线电干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该频段RFID 设备使用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无线电干扰,保证该频段RFID 技术应用的平稳开展。
中国无线电 2007年第5期 政策法规
Policies & Regulations 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