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手_zuhanden_的_知__省略_阳明_知行合一_思想的现象学分析_林丹

合集下载

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么?怎么理解?

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么?怎么理解?

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么?怎么理解?我们现在把王阳明归于陆象山一派,称之:“陆王心学”。

实际上,证入思想家唐军毅指出“阳明之学,归宗近陆象山,然实由朱子之学发展而出。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思想是明代历史背景下对程朱理学的一次修正。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格物”汲汲于对外界事物的探求,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就是为了追求到这个“理”。

也就是说,程朱理学把“知”和“行”分开了。

王阳明对此的修正是“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一切外在现象都是内在心灵的体现。

最经典的案例无非就是:王阳明和基友出游,一个朋友指着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知识与感受都是依靠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有一颗澄澈的心灵也就等于获得了那个“天理”。

可能这样解释,大家会误入高中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去,我换成科学来解释。

我们看也好,不看也好,花鸟都在那儿,但是,我们去“看”,看见的东西本身打上了自己主观色彩,为什么呢?用物理学思想解释,你看见的花如果是红色,花本身是红色的吗?是花在反射红色的光罢了。

我们的感受器官要遵循客观规律,必然会把万事万物打上不一样的主观色彩。

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与感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内在条件,如何不是由内心生发的呢?王阳明相信,心灵纯正,人的感受也会纯正,自己的行为也会符合社会的伦理规范。

所以,“一念动之,便是知,便是行。

”外在行为都是内心的体现,那么他的“知行合一”的意思也不难理解。

我们普通人理解的“知行合一”,是觉得想法要和行为统一,前提是,至少想法和行为有不符合的地方,所以去追求这个境界。

而王阳明这里是默认“知行合一”的前提,外界有问题,你就要用儒家的那一套“反求诸己”。

这样看,以前是不是对这一点理解有误呢?以上就是我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了。

略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略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略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面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带给明王朝统治的不利影响,王阳明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知行合一”,以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

“知行本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及“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可视为“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标签: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观一、“知行合一”思想背景王阳明(1472-1529)是明代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王阳明所处时代为明朝中叶。

此时明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权,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中央统治受到严重威胁。

从社会阶层角度来看,当朝权贵及士大夫之流表面上宣称“仁义道德”,暗地里却是“男盗女娼”,讲的是“忠孝之道”,行的却是不忠不孝。

由于统治黑暗,老百姓被迫为恶,甚至搞起了农民起义。

作为封建王朝维护者的王阳明,看到这样的情况痛心疾首。

因此,他倡导统治阶层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从而正人心、安百姓,以维护封建统治,同时积极教化民众,使其认识到“一念而恶,即恶人”的道理,避免由于冲动而酿成农民起义的大患。

从社会思想角度来看,程朱理学是明朝当时的官方统治思想,科举考试便是以朱熹学说为主要内容。

然而,到了社会动荡的明朝中期,程朱理学的种种弊端也就暴露了出来,那种知行不一思想为统治阶层的言行不一提供了依据。

程朱所主张“以吾心而求物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朱子语类》卷九)等论断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知先行后”主张,把“知”与“行”的关系人为割裂开来,导致了当时空谈义理却终身无用的风气。

为了破解这种状况,王阳明批评当时学者“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察,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传习录》上)。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将知行这“两事”并作“一事”,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答顾东桥书》),积极倡导力行,并特别强调要在“事上磨练”。

王阳明希望以这种方式来消除程朱理学教人先知而后行所带来的后果,这就是他的“立言宗旨”。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二: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二: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二: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二:知行合一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三大核心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其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公元1509年,龙场悟道的后一年,阳明先生应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在贵阳书院讲学。

在这一年,阳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为何提出“知行合一”?为什么“知难行易”?(这一点有悖于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知易行难”)“知行合一”的“一”是什么?关于“知行合一”,我们有三个要点与大家分享:知行本一阳明先生原文:“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这一个功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阳明先生说,知行原是一个功夫,即知行本一。

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

有错知,就有错行。

有浅知,就有浅行。

有深知,就有深行。

有真知,就有真行。

没有真行,则说明也没有真知。

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反过来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认知水平。

能够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行不出来的都不是真知。

比如,我们普通人都“知道”不应该说谎,知道孝养父母,知道忠诚担当,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些。

事实上,这个“知道”只是停留在头脑里的知识,并非自己内心的真知。

先以说谎为例。

为什么明明知道不能说谎但仍然会说谎呢?因为,我们觉得与人交流要顾及自己的面子,也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说实话会伤害他人,说假话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因此,我们内心深处的认知并非“不说谎”,而是“说谎挺好,对自己好对他人也好”。

既然心里认为“说谎挺好”,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撒谎,这即是“知行本一”——有什么样的内心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再如,大家都知道忠诚于家庭,但是有些人仍然会婚内出轨,这是因为他们心底的深层认知是“人生苦短,及早行乐”。

很多人都说这样一句话:“我听过很多大道理,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你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践行这些大道理。

称手的“知-道”:旅游研究的知行合一

称手的“知-道”:旅游研究的知行合一

称手的“知-道”:旅游研究的知行合一
杨振之;谢辉基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年(卷),期】2017(32)11
【摘要】一、称手与上手状态的中断"称手"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
出的一种学术观点,用于解释将事物带到近旁的那种状态。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词叫"照面",照面有揭示和指引的意思。

依海德格尔的理解,与物的照面被揭示为一种上
手的状态,上手的物相互指引,进而呈现出称手的状态。

以用于修固的"锤"为例,【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杨振之;谢辉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称手(zuhanden)的"知—道"——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象学分析 [J], 林丹
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王阳明知行合一原旨 [J], 周月亮
3.有知亦行·知行合一
——教师领导力视域下的中学英语区域化教学研究 [J], 赵娟
4.有知亦行·知行合一——教师领导力视域下的中学英语区域化教学研究 [J], 赵娟
5."知主行从"与"知难行易"
——贺麟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观的批判与重构 [J], 叶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阳明的知与行

王阳明的知与行

王阳明的知与行
摘要:
1.王阳明的简介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3.“知行合一”的具体实践
4.“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正文:
【提纲】
1.王阳明的简介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创立了“阳明心学”,是中国儒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王阳明的学说主张“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在我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王阳明认为,知识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他主张,知识不是通过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积极的实践和体验获得的。

3.“知行合一”的具体实践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实践,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贯彻到底。

他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

在政治实践中,他积极推行改革,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

在军事实践中,他亲身体验战争,以
实际行动保卫国家。

4.“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们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知识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而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心即理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

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

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

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

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

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

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

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

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

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

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

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

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

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

知善知恶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第一要义

知善知恶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第一要义

龙源期刊网 知善知恶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第一要义作者: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19年第06期当下,随着人们对道德修养问题的愈益看重,阳明心学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显然已成当代官方的高频用语。

今天我们对知行合一的领会也要落实到以下三点来说。

首先,知行合一要合于真心。

所谓真心,就是没有私欲掺杂的赤诚之心。

阳明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孩提之童无不爱其心,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

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

”这个不为“私欲遮隔”的孩童之心,就是王门“四句教”中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个“无善”是指不有意为善。

真正的善不是故意为之,有意为善就使善从目的转化为手段,往往有利己的动机在里面,其本质不是善。

我们现在强调的不忘初心,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其次,知行合一要合于真意。

良知既然人人“天然自有”,那为什么人们做事有善有恶,“晓得当孝悌而不能孝悌”呢?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人的本心虽是至善的,但人心动之后的意念是有善有恶的。

他将朱熹说的格物致知变为致知格物,并说为善去恶的是格物。

习总书记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三严三实”,并说党性修养是“心学”,也正是这个道理。

最后,知行合一要合于真知。

阳明认为“知者,良知也”。

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合于人内心的“知善知恶”的良知,而不是朱熹说的那个高置于人心上的天理。

他指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著实,不过养成一个空寂。

此个病痛不是个小小。

”想想当年“文革”时期凡事要问姓社姓资,正是由于“只去悬空想个本体”,少了问问百姓祸福之心。

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阳明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

”他晚年常把“致良知”说成是自己的“立言宗旨”,又称之为儒学“正法眼藏”“圣学之秘”“学问头脑”“究竟话头”等。

什么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

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

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王阳明原名王守仁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乃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哲学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阳明最著名的理论概括出来就是“知行合一”,最著名的两句话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知行合一如何去简单理解呢?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

那如何将“知行合一”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首先,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敢于担当的人,不蝇营狗苟,也不卑躬屈膝,看见恶的一面能够拿出勇气与义气去打击,看见善的一面能够让善的温暖洒遍每一个角落。

其次,无论你是在生活中、学习上、工作中甚至是对待爱情,你都要说到做到。

比如你列了很多计划与目标,你有很多雄心壮志与梦想,我的建议是先停止做梦幻想,去搞定你眼前的目标,不熬夜,早睡早起,先解决一个小目标,再去搞定大目标,这一点就是说你的行动要符合你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梦想大于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说要尽孝,要常常陪伴家人,要努力赚钱过理想中的生活,这些光是嘴巴上说没有用的,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你的行动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得到收获。

阳明学派的理论与实践

阳明学派的理论与实践

阳明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哲学史上,阳明学派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

他所提出的心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心学理论是阳明学派的核心。

它认为,心灵是能够感知和认识外界事物的核心。

而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着无穷的潜力和能力。

只要我们能够发掘和发挥这种潜能,就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世界的和谐。

这种理论被称为“知行合一”的思想。

阳明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心明白处,即天地皆明;人心不明处,即天地皆昏。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就能够透彻地认识世界的本质。

而相反,如果我们的内心处于迷茫和困惑的状态,就会导致对外界的模糊和混淆。

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本体性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结构和心灵面貌。

要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和约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价值。

阳明学派的实践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遂”和“格物致知”。

直遂是指直接跟随内心的感受和直觉,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影响,逐步深入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和意愿。

格物致知则是通过观察外界的事物和现象,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探求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从而增进自己的认知和洞察力。

这两种方法都要求人们认真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外部世界的真实面貌,摆脱偏见和陈规,以开放和自由的心态进行思考和行动。

在现代社会中,阳明学派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阳明学派所强调的自我反思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社会面临的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全面评估的能力,这与阳明学派强调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阳明学派的理论也能够很好地激发我们的自信和创造力。

在成功和挫折面前,我们都需要一个坚定自信的内心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而阳明学派所强调的人的本性是善良而有无穷潜能的观点,恰好能够为我们提供这种内心动力和精神支持。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及其指向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及其指向


由己,反己而必诚。”(《尚书引义·召诰无逸》,《船山全书Hale Waihona Puke 第二册,第376、380页。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8
38
是“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应当说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认知。但由于受制于其客观求知性立场,因而
王夫之并没有探讨王阳明所以如此的原因,而是直接依据其认知性立场来进行批评。于是,这就有了 阳
判性的批评;至于其结论,站在主客观之别的立场来看,如果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确实存在着“以
不行为行”的因素,那么其所谓“人之伦、物之理,若或见之,不以身心尝试”的结论恐怕就连王夫之
本人都无法接受了。至于其“不以身心尝试”的指责,与其说是一种批评,不如说是一种理论上的归
谬。因为从王阳明到黄宗羲,都屡屡申明其“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治当时学界的“空空穷理”之病。
六 年

f 王守仁:《语录》一,《王阳明全集》,第4-5页。


g 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船山全书》第二册,长沙:岳麓书院,1988年,第312页。

h 王夫之说:“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又说:“‘所’不在内,故心如太虚,有感而皆用;‘能’不在外,故为仁
学者溺于词章记诵,不复知有身心之学。先生首倡言之,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闻者渐觉兴起, 有愿执贽及门者。至是专职授徒讲学。a
这是王阳明第一次提出自己的为学主张,也代表着他对圣贤之学的一种基本理解。但这一为学主 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其一即“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其二则是明确地提出了“身心之 学”的方向。如果说“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就是其圣贤之学的基本出发点,那么“身心之学”就不 仅表明他对圣贤之学的基本理解,而且也代表着圣贤之学的人生落实与具体入手。而从其对“学者溺 于词章记诵,不复知有身心之学”的感慨来看,则其所谓“身心之学”首先也就意味着对当时学界各种 弊端进行纠偏的希冀。

阳明子曰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阳明子曰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阳明子曰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原文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传习录》
今译
知道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所知的完成。

解说
在王阳明看来,真正的“知行合一”是认识和实践不可分离。

“知”就是对于事物的了解,“行”就是将思考清楚明白的东西付诸实施。

思考和行动是人一生的问题,两者必须平衡。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经常拿写字来举例。

他说:“我要写'知’字,而提笔写的却是'行’字,想要知道一个字真正是如何写,就需要付诸实践才行。

”所以,有了“知”就一定要行动起来。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脱离行动的知是空知,同时脱离知的行也是盲动。

只有在实践中深刻的了解所学的知识,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实践来检验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为人处世,与其吹得天花乱坠,不如脚踏实地,方能日进千里,收获成功。

只有踏踏实实地去践行,这些大道理,才能化为我们生命的养料,让一个人坦荡无畏,富足丰盈。

文字 | 网络。

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

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

知行合一的深度解析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主张,也是通往阳明心学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

而要准确理解“知行合一”这简单四个字的意思,却并不容易。

本文将尝试探讨和总结一下这个问题。

一、“知行合一”的基本概念【知】今天的我们看到“知”与“行”两个字,直接联想到的是“知识”“知道”以及“行动”“实践”这么一些意思。

因此,直观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和要和他做的东西互相吻合,要合乎一致。

这种理解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却没能抓住阳明先生倡导“知行合一”四个字的良苦用心。

要真正实践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道,我们首先就要准确理解“知”与“行”两字的涵义。

“知行合一”的“知”,最好的理解应该是“真知”,就是真正的、真切的知道。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懂的是,阳明先生所讲的“知道”,其对象不是孤零零的自然知识,而是与人相关的道理和事理。

例如“仁爱”“孝敬”“亲情”等内容。

这些事理所强调的不是概念或知识,而是对我们实践的要求。

因此,所谓“真知”用今天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真切的追求”。

在阳明看来,“人的真切的追求”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就是他后来所提出的“良知”,本文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一点。

到这里,我们要弄明白的是,“真知”本身就蕴含着对“行”的要求,“行”是“真知”的具体体现,不“行”就不能称得上“真知”。

例如,一个人如果说他已经真正知道了“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那实际上就是说他正在确确实实的追求着“孝道”,他也就是在扎扎实实的做孝顺长辈的事。

否则,就不能说他知道或者懂得“人应该孝顺”这个道理。

这就是阳明所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知行合一”的“行”,理解起来稍微有些复杂。

它不能简单被理解为“行为”“实践”。

阳明心学中的“行”,还包括了人的“思考”甚至想法。

动一动歪脑筋,心生一个不好的念头,这些都是属于阳明所说的“行”的范畴。

这一点必须要多加注意。

《中庸》中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一般人所认识的不同,在阳明看来,这五项都属于“行”的范畴。

人人都谈“知行合一”,你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意?

人人都谈“知行合一”,你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意?

人人都谈“知行合一”,你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意?我们知道,“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

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

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近年来,王阳明的心学因被肯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受到大众的追捧。

在这股了解心学的热潮中,人人都在谈论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那你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意?王阳明挑战朱熹:知与行是一件事到了朱熹的时代,学者们对“知”与“行”的论述已经非常精微。

朱熹曾提出“先知后行”说,认为必须首先认清万物之理,然后才能去实践,否则实践就会变得毫无根据。

朱熹的这一认识在当时被认为是常识,是绝对的真理。

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爱徒徐爱最初也难以理解老师的“知行合一”说,所以曾与自己的同门师弟黄绾和顾应祥展开辩论,试图去理解“知行合一”说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龙场,向王阳明当面请教。

徐爱向王阳明提问,知行很显然是两件事,怎么会是一件事呢?王阳明让他举例。

徐爱举例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实际上却都做不到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王阳明说:“这种人的知与行已经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了。

世上从未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就是未知。

圣人和先贤教人知行之道,正是要恢复知行的本来面目,并非随便地告诉你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

因此,《大学》举了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例子给人看,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什么意思?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什么意思?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是什么意思?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出处:《传习录》,哲学著作。

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作者:王守仁(1472~1528),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因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

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正德三年时发生重要的思想转变,以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于是背弃朱熹向外穷理的格物致知说,并在当地建立龙冈书院。

内容:《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解读阳明先生:知行合一

解读阳明先生:知行合一

钱穆先生言
“阳明讲学,偏重实行,事上磨练,是其着精神处。讲王学的人,自然 不可不深切注意于阳明一生的事业。”《阳明学述要》 “阳明是一个多方面有趣味的人” “他似乎是经历过剩,而一时没有找到发泄的出路” “一方极执着,一方又极跳动”
“他在极踌躇的境地,吐出极超脱的话;他在极困厄的时候,发越出极 自在的情态”
“心即理”是阳明哲学的第一命题,是阳明先生的心学 思想得以确立的标志, 所以我们将其“知行合一”说置于 “心即理”的基础上来理解,使得这个思想更加丰富、成体 系。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 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 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传习录》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弟自然知第,见孺 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天理。
钱穆先生说,这是阳明先生论知行合一最剜切的一番话。私欲割断 了知和行,阳明先生又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精至一 处便是”,“至善”、“明德” 、 “精”、“一”都是不曾被私欲所隔 断的心,这种心的自然流露就是天理,强将知行分说,就坏了那自然的 好事了。
所以阳明先生说:未有知而不 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徐爱录》
可见,阳明先生对“知”字的阐释有所转变。在宋明理 学的语言体系中,“知”主要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比如 书本知识之类。而“知”、“性”、“天理”、“良知”在 这里有了相互统一的内涵,如此一来就将“知”的释义由一 般意义扭转至道德领域,诠释为人的道德良知。以人的道德 良知为本体,那求理必是只需求诸人的本心了。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 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 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 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 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 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 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爱曰: “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 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 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 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 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 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 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真。” 《徐爱录》

阳明心学核心|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核心|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核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思想的核心。

目前对这句话的解释大致有下面几种。

一、说到做到。

二、理论结合实际。

三、知道了就做。

四、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但这四种解释都不能说完全对,原因如下:《论语》里讲,“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孟子也说,“夫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由此可见,孔子和孟子对第一种“说到做到”也有一定的理解,并不是单纯的说什么就一定要做到什么,而是要在一定的前提之下说到做到才行。

就比如:我说要害人,难道就必定得去害人才能叫说到做到么?所以他一定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和前提条件下,才可以完成说到做到。

再例如我懂得了如何爱一个人,但一定要把自己的爱强加于他或她才能叫做知行合一么?如果这份爱是一种伤害呢?最后一种,“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这句话表面看没毛病,但到底怎么做?是边做边想、边知边行,还是先想一会儿做一会儿,再做一会儿想一会儿?因此,这四种解释都是把“知”和“行”当作两件事,这不符合阳明先生的中心思想。

《传习录》里讲:“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有个故事把这他的核心思想完美的解释清楚了:一天阳明先生带着几个弟子去爬香炉峰,他提议,等登顶以后,大家都来吟诵诗歌。

结果上山以后,弟子们气喘吁吁,有的只能吟一句,有的只能吟一段。

轮到阳明先生的时候,他宛若平常,一点事没有。

弟子不解,求问老师。

王阳明说,“我爬每一个台阶,只关注眼前这一步。

”所以他用脚在爬山,是他的“行”,而他心里只关注眼前这一步,这是他的“知”。

他的知和行是合一的,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不会觉得累。

弟子恍然大悟,难怪一般人爬山会觉得累,因为人们在山脚的时候心早就飞到山顶了,忙于想象山顶是怎样的美景。

所以当今世界里,很多目标远大的人一定会觉得生活很累。

不是他们本身容易累,而是他们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和重担,让他们觉得非常的累。

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辨析

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辨析

关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辨析作者:卓涵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20期摘要:知的含义、知行关系、知行先后等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自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这一哲学史上著名命题以来,争论也未停止过。

本文通过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诠释,界定了“知”的含义、“知行合一”的内涵,并针对后世学者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批评做了简单回应。

关键词:知行合一;阳明心学;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但后世学者中不乏一知半解之人,故误会者有之,诋毁者也有之。

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知行合一”展开探析,以正视听。

一、明确,“知行合一”的知,乃良知,不包括见闻之知阳明先生说:“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 [1]意即圣人之学,原来只是致自家的良知而已,简单易行。

《传习录》中多次出现知识、闻见之知,便是为了与“知”和“良知”有个区别。

但后世学者据此认为阳明先生轻视知识技能,空谈性理,则近乎污蔑。

阳明先生本人,在治理地方、平叛靖乱、教育弟子等方面事功显赫,根本不像是个轻视知识技能的人。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而求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落在第二义。

” [2]只是表明德性之知要重于见闻之知,他反对的也只是不在天理上著工夫、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的人。

无数社会现实证明:知识技能,不由良知统率,则易为祸社会。

二、明白,“知行合一”并不探讨知行先后问题知行并非无先后。

阳明心学沿袭孟子性善论,主张“心即理”,也即良知天赋,则自然也就承认知在行先。

如初生的婴儿,虽尚无孝悌的行为,但早已有天赋的孝悌之知,故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并未着笔墨于知行先后问题。

陶行知因错会“知行合一”之意,才会在改名“陶知行”和“陶行知”之间反复。

陶行知从信奉到怀疑,到宣扬“行先知后”,是因为将“知行合一”误解为了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行动。

但即便是知识,也是知先行后的。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知行合一所包含的思想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知行合一所包含的思想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知行合一所包含的思想王守仁思想被后世尊称为阳明先生和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他将前人关于心学的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发展并结合了禅学的精华部分,从而产生了心学,一个比前两者更加细致完整的学说。

这一学说是相对于朱熹的理学而存在的。

王守仁心学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部分内容。

“致良知”就是指一个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标准即可。

“良知”不仅仅是指自身内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

王守仁认为每一个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而“知行合一”则是指知要与行相互依存,两者不可分离。

“知”是指认知,知善知恶知万物。

“行”则是一个人在“知”的基础上保留善去除恶。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有关于某一种事物善恶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遵循自己内心的认知,将行动付诸实践。

假如一个人并没有将其的心中的认知付诸于行动,那么简单来说就是他并没有达到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

从该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

而“致良知”则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准则,两者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没分离知与行两者的关系,认为只要两者相结合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这也是其思想成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

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里,心学对我们认识自我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守仁知行合一被后人敬称为王文成公、阳明先生的一代大儒王守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心学,他一生对心学这一明代主流思想的贡献良多,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心学除却“致良知”,“心即理也”等一系列精华思想外,更有“知行合一”这极具深刻含义的理论。

在王守仁的认知中,从来没有将“知行合一”这一精华思想中的“知”和“行”分开过,一直从根本上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有认知就会有行动。

这一思想观点在现今看来更是有着极大地借鉴意义,在其著作《传习录》中有一句:“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手(zuhanden)的/知)道0)))王阳明/知行合一0思想的现象学分析林 丹内容提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0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0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

阳明思想中的/心0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0的/投入0体验。

此/理0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0,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

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0的。

把知与行分作/两件0时,已不是/知行本体0,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

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0的关系。

/行0是/知0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关键词:王阳明 心即理 知行合一 现象学 境域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心即理0之说。

早年尝循朱子之学,虽若有得,仍叹/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0¹。

解决这一困惑是王阳明发展出其独立于朱子学的思想的重要动力。

正德三年之/龙场悟道0是标志其思想成熟的重要事件;/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0(5全集6,第1228页)而随即讲学内容却是论/知行合一0º。

阳明后来说道:/某今说知行合一,使学者自求本体,庶无支离决裂之病。

0(5全集6,第1230页)这些都说明,阳明/知行合一0之论与其/心即理0说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并且二说都与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0的问题密切相关。

一、/是执0的融释与身体的原发(primordial)意义/心即理0一语,按其字面意义似乎为/心就等于理0、/心就是理0。

熊十力说:/心即理,这里即字的意义,明示心和理是一非二。

如云孔丘即孔仲尼。

0»牟宗三亦说:/-心即理.不是心合理,乃是心就是理。

0¼这涉及到中国思想中的特有的表达方式问题,仍需辨之。

阳明说到:/夫物理不外吾心。

0(5全集6,第42页)这并无/物理0即是/吾心0之意,而是指(原本的)物理与吾心的关系之紧切,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阳明又说: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

(5全集6,第14页)(程子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

(5全集6,第59页)子惟虑夫心之于道,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诚切也,而何虑夫甘苦妍媸之无辩也乎?#87#¹º»¼5王阳明全集6,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24页。

以下引此书时在括号中给出,简称5全集6。

见5全集6第1228)1229页。

另阳明弟子钱德洪论其师/学凡三变,教亦三变0时说:/,,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

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

0(5全集6,第1574页)这也说明,阳明悟入圣人之道时,首先即论/知行合一0。

熊十力:5新唯识论6,中华书局,1985年,第272页。

牟宗三:5从陆象山到刘蕺山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5全集6,第238页)/心体即所谓道0似乎是说/心体就是道0,而又曰/心通于道0、/心之于道0等(此处暂可不必分辨/心0与/心体0之异)。

后者显然并非指心即是道,而是指心与道之间的真切的相通和当场(相互)构成。

这描述了一种/在事情本身之中0的状态,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而不同于/谈味论色0(5全集6,第239页))))未真见/事情本身0,犹如胡塞尔所谓与聋子论声音。

¹可见这种/即(是)0的表达方式并不表示二者的等同或抽象同一,而是指示出使二者相互构成的一个发生境域。

又如: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5全集6,第72页)从/逻辑0上说,既然/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0,就不能说/良知即是天理0º。

但这种/逻辑0的基础其实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是)0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0。

这种/存在0论,尤其是在传统西方哲学的历史上,可谓形成了一种/是0执,并一直导向那种永恒的、不生不灭、自我同一的/理型0(idea,Form),/实体0(substance),而完全漏过了构成性的发生境域。

反观阳明所说/良知即是天理0,这种/是0容纳了/昭明灵觉0)))吾与天理共同参与其中的一个敞开域。

中国思想中无此/是执0。

又如: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

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

(5全集6,第90页)显然,这里的/是一件0之说,并非指身等同于心,而是指二者在被对象化之前的相通相融。

阳明经常/身0/心0并提,如:/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0(5全集6,第75页);/体认于身心0(5全集6,第163页)等等。

又常单举一/身0字:/道之不明,皆由吾辈明之于口而不明之于身。

0(5全集6,179)180)/止于至善岂外求哉?惟求之吾身而已。

0(5全集6,第1195页)这里的这些/身0字,似乎本应是/心0字。

(对比:/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至善是心之本体。

05全集6,第2页)之所以未加以明确/界定0,带有这种/含糊两可0,正是暗示了/事情本身0带有的/两可0:原本的/身0与/心0就是即身即心,亦身亦心的。

/身心,,是一件0之/是0容纳了这种原本的/两可0»。

胡塞尔的还原思想对于/存在0加以悬置,暗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即/存在0只是自然意义上的存在。

胡塞尔最终仍把/身体0归于意识的意向性,就是这一思路的结果。

故这一/悬置0漏掉了/存#88#5中国哲学史62008年第1期¹º»见胡塞尔:5现象学的观念6,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36)37页。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下同。

朱子说到:/今之人,多是理会得半截,便道了。

待人看来,唤做好也得,唤做不好也得。

自家本不曾识得到,少刻也会入于老,也会入于佛,也会入于申韩之刑名。

只缘初间不理会到十分,少刻便没理会那个是白,那个是皂,那个是酸,那个是咸。

故5大学6必使人从致知直截要领会透,方做得。

不要恁得半间半界,含含糊糊。

0(5朱子语类6,卷17)又说:/若似是而非,似有而未尝有,终自恍惚,此最学者之大病。

0(5朱子语类6,卷118)朱子所批评的这种/含糊0、/恍惚0,并未真正融入生活境域之中,并未实见其理,以身体之、以心见之,故/做好也得,做不好也得0。

然而正如孔子论仁,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论述;朱子本人其实也注意到这一点:/孔门之教说许多仁,却未曾正定说出。

盖此理直是难言,若立下一个定说,便该括不尽。

0(5朱子语类6,卷20)/仁0可谓具有一种/家族相似性0,乃是由于生活本身就是/两可0的,充满了/重叠交叉的视域0。

(H wa Yo l Jung:J en:A n Ex is -tential and Phenomenolog ical P roblem of I nter s ubj ectiv ity ,载P hilos op hy E as tand W es t ,V olume XV I,N umber 3)4,1966,第187页)它根本就不可被概念化为一个抽象的/本质0、/性0、/理0。

若此/家族相似性0亦姑且称之为/含糊0,朱子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两种/含糊0的根本不同。

/须是见得实方是。

见得铁定,如是便为善,不如是便为恶,此方是见得实。

0(5朱子语类6,卷120)在某种情境下的确可说/铁定如此,不如此便为恶0,但不可脱离情境而把这种/铁定0衍变为/定理0。

朱子多是为了批评前一种/含含糊糊0,就把境域中的切实领会当作某种确定的/定理0,从而与生活境域不再能够贯通。

阳明思想基本上解决了朱子思想中存在的这个问题。

在0和原本的/身体0,漏过了意识与存在、心与身/之间0的发生领域。

若现象学只停留在/纯粹意识0或/先验自我0,/身体0的原发意义就不能得到揭示。

如波格勒(P Êggeler)所说,胡塞尔的/先验自我0只是一/纯然的看0,它只有在离开书桌,以便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事物,充分地描述这个事物时才需要它的/身体0。

¹这样的/先验自我0和/身体0观仍然与中国思想中的/身体0观相距较远。

海德格尔的/存在(是)0论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正是破除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是0执;/存在0就成了在一切对象化的/是态0(存在者)之前的境域构成问题。

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0(In -der -Welt -sein)就是根本的存在方式,与/世界0的技艺式的/打交道0而非/理论认识0才是人与世界的最原本的关系。

这一思路已经暗含了原发意义上的/身体0的不可还原性。

比如著名的使用/锤子0的例子,锤子的/锤性0只在/称手0(zuhanden)使用中)))而不是在静态的观察和理论的研究中)))被揭示出来;º这就与身体感密切相关。

海德格尔在5什么召唤思?6中说到:思也是一项手工活(Hand -Wer k),因而它与手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手所能具有的是一会言说、会思的本质,并能在活动中把它体现在手的劳作上。

手的每一劳作中的每一动作都体现着思的要素,手执着思的要素。

手的每一动作都植根于思。

»/手的每一动作都植根于思0这句话,不能按旧形而上学的方式来理解,海德格尔并不是说手植根于心灵(笛卡儿的我思)的思维(认识),他说的是,我们在明确地和反思性地理解和意识到之前,就总是已经通过我们的手,而与存在者的存在有了前存在论的关联。

这样,手的动作就决不只是/经验0或/经验材料0,决不只是偶然的、个别的现成存在。

它是具有根本的发生意义的境域式的构成方式,/身体0也就具有不可还原的原发意义。

我们的手能够做各种动作,拿东西,采花摘果,做木工活,这总是以浸泡于生存境域之中的存在领会为基础的,也说明我们总是已经有了对于存在的前对象化的领会。

先于反思和一切理论研究,我们通过手和身体总是已经与存在者的存在冥会暗通。

这既是思想,又是存在,乃即思即在,即在即思。

帕克思认为,尽管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一手工活0和/手之思0的思想是他后期著作的论题,但在5存在与时间6中已经以不明显的方式贯穿着这些思想:比如描述我们在日常中/称手地(zuhanden)0与事物打交道。

帕克思把庄子的思想与海德格尔作了对比。

入道之人并不是在孤立于世界的沉思中生活的,他们往往都是些手艺人,他们首先是用手来工作的。

在道家的许多故事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如果一个人断开论证性的思维,而从身体的智慧作出回应,那么手就会做出它本身的思。

¼梅洛-庞蒂在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和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对于/身体0的原发意义作了更为充分的进一步肯定。

原发意义上的/身体0(Leib)决不同于/事实0性的/躯体0(K Êrper),它是根本的知觉场、意义发生场和/活生生的意义的纽结0½。

比如在舞蹈中,是身体/明白0和/理解0了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