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合集下载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稿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2、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指导本节内容与前面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边理解掌握孟德尔杂交试验现象及解释、测交验证、本质等,最终理解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相统—的观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生物的变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导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发现并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许多种性状,如豌豆在茎的高度上有高茎和矮茎;在种子的颜色上有黄色和绿色;在种子的形状上有圆粒和皱粒;在花的颜色上有红色和白色等等。

那么,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它们又遵循怎样的遗传规律呢?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活动:阅读并分析教材P9。

教师列出如下讨论题纲:(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2)F l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自由回答,教师不忙于评判谁对谁错,出示挂图“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指导分析:(1)相对性状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不能把黄与圆、绿与皱看作相对性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这个实验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进行的,他通过观察豌豆植物的杂交后代,发现了遗传规律。

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科学和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个实验。

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的目的。

孟德尔的初衷是想要找出遗传规律,也就是说,他想知道什么样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什么样的性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材料——豌豆植物。

豌豆植物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比如黄色和绿色的花瓣,以及高矮胖瘦的不同形态。

通过观察这些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传递方式,孟德尔希望能够找到遗传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的方法。

孟德尔采用了一种叫做“自交”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所谓自交,就是让同一株植物进行自花授粉,然后再观察后代的表现。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所观察到的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在实验中,孟德尔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豌豆植物——黄色豌豆(R)和绿色豌豆(r)。

他让这些植物分别进行自交,然后观察杂交后代的表现。

在实验过程中,孟德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进行杂交后,产生了一些具有黄色和绿色性状的后代。

这些后代中,有些表现出了纯合子的特点,比如只有黄色或绿色的花瓣;而有些则表现出了杂合子的特点,即同时具有黄色和绿色的花瓣。

通过观察这些后代的表现,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重要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的是,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彼此分离,形成不同的等位基因。

换句话说,一个性状要么来自一个亲本,要么来自另一个亲本。

例如,在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的杂交后代中,黄色基因只会从黄色豌豆那里传递过来,绿色基因只会从绿色豌豆那里传递过来。

这就是所谓的“显性”和“隐性”的概念。

自由组合定律则指的是,在杂交后代中,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一个等位基因与另一个等位基因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高一生物教学说课课件说课稿(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高一生物教学说课课件说课稿(人教版2019必修2)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说教材。

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基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事实和数据,运用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提出假说、建立模型、模拟实验、建构概念等教学活动;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分析问题,透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现象来看分离定律的本质,从中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基于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和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认同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三、学情分析说学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一些相关概念,知道了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基本概念,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还将继续深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学习本节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利用分离定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遗传学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我将以(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离定律。

(2)假说一演绎法。

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一演绎法的研究思路。

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教法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我们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主要采用教法:演示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教学法本节课的内容偏向于抽象,更重要的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探究过程,所以对于本节课抽象的内容,根据教材设计了小桶去求的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遗传因子在交配是的分离,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说课人:朱传利(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2,地位分析: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而本节课是拉开这一历程的序幕,认识到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才能使人类进一步去探究基因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编排向学生真实展现了科学发现史的历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2)阐明分离定律.2,能力目标(1)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2)通过课前的查阅,问卷调查任务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问题渐进探究教学法:结合实验现象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模拟实验教学法: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教学中采取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和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一)学情分析: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合作意识比较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1 教材分析1.1 内容与地位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接着介绍了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与原教材比较,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其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

最后,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

1.2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3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2 学情分析后代的许多特性与亲代相似,是随处可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

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学习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有关二项式幂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本章毕不可少的基础。

3 教学目标设计3.1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3.2 能力目标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4 教学方法设计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分析、推理解释性状分离的现象---模拟实验突破思维的难点---分析测交实验,领悟假说-演绎法---归纳、概述分离定律---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知识5 教学过程概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

讲述:简介孟德尔。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第一章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习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 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重点与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 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已有15株高茎,
第16株豌豆的表现型( )
A.一定为矮茎
(二)实验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 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 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 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 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 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 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 (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 比。
基础梳理探究
一、豌豆作为遗传材料的优点及方法 1.优点 (1)________传粉和________受粉。自然条件下,一般是 ________。
1.与豌豆繁殖有关的生物知识
(1)两性花和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 样的花称为单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 花称为两性花,如豌豆花(如图)。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 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两朵花之间 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 (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 (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课件 (二)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什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指奥地利植物学家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
纪50年代对豌豆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他通过对豌豆的杂交与后代的观察,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并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孟德尔选取了豌豆这种自交纯合的植物进行实验。

他选择了七个性状
进行观察,包括种子形状、花色、花粉颜色等。

他通过对不同性状的
豌豆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并统计了大量的数据。

-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表明,遗传因子以一定的比例遗传给后代。

他发现,某些性状的表现受到显性基因的控制,而其他性状则受到隐性基因的
控制。

他还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遗传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 孟德尔的实验对遗传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孟德尔的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实验结果揭示了
遗传规律的存在,为后来的遗传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基因分
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的研究中,成为了遗传学
的基本原理之一。

- 孟德尔的实验对现代生物学有何启示?
孟德尔的实验为现代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实验结果表明,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的表达受到复杂的调控机制控制。

这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生物的基因结构和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孟德尔的实验还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严格的实验设计
和数据统计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1 说教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介绍了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从而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主要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总结分离定律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规律的基石,是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基础,而且本身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所以,本节不仅是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知识上,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性状的分离现象,但并不理解分离现象发生的原因,也不了解孟德尔获得分离规律的过程及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生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缺乏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且该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尚且不足,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一学生的认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说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阐述基因的分离定律,并能形成遗传与变异的观点;通过解释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

4说重难点基于以上我的教学目标和我对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5 说教法学法我将采以启发式教学法、学案导学法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

用学案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用问题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学法方面,我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

6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讲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课题位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发送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能力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②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②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的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假说演绎法。

4、说教法选择:本节课为新课教学,虽然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染色体的初步知识,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毕竟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现象,所以要把它同生物的性状遗传结合起来有很大困难,再加上本节课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特别多,同时考虑到教学大纲对教材重难点的要求是最高层次,因此在教学上主要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本节科学思维严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来活化学生的思维,即进行过程性教学,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5、说学法指导:因本部分知识难度大,学生应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质疑和推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思考、观察、讨论展开学习活动,还应让学生读图、析图、写遗传图解,从而来掌握本课时的内容。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说课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一课时当城中学黄增喜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当城中学的生物教师黄增喜。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分析本课的教学: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分离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是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掌握遗传物质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后续章节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过程与方法(1)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让学生尝试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遗传中的概率,比率等问题(交叉相乘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更好的完成上述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按科学发现史的线索编写的,以遗传物质的自由组合定律为载体,带领学生分析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孟德尔冲破原有的观念,提出颗粒性遗传的假说,并通过大胆想象,进行推理解释自己的假说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何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很好的掌握遗传物质的自由组合定律,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理解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化解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对学生进行了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一、引言在遗传学史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现代科技,人们的生活非常简单。

但是,有一个叫做孟德尔的科学家,他发现了一种非常神奇的植物,这种植物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遗传。

你们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孟德尔却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是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研究遗传规律。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孟德尔是谁。

孟德尔是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和数学家,他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所以他从小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神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科学的热爱。

在做神父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教堂的钟表指针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

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开始研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

经过多年的研究,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一是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二是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这两个规律被称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两个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研究遗传规律的。

孟德尔选择了一些非常漂亮的豌豆作为实验对象,这些豌豆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

他把这些豌豆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基因组合。

然后,他让这些豌豆进行杂交,看看它们的后代会有哪些特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孟德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具有不同基因组合的豌豆杂交出的后代,他们的颜色和形状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基因是有传递给后代的,而且这些基因是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在一起的。

这就是孟德尔的第一个重要发现——基因的传递规律。

孟德尔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还想知道,基因是如何排列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孟德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这次,他关注的是基因的排列顺序。

经过一番努力,孟德尔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那些具有相同基因组合的豌豆杂交出的后代,他们的颜色和形状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2、地位分析:本节课是必修2的开篇,引导学生认识到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基因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做铺垫,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

(2)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3)阐明分离定律。

2、能力目标(1)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2)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课上小组汇报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及表达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四.教学方法:(一)方法:问题串法,画图法,实验法(二)学习方法指导:(1)通过课前完成小组任务(查阅资料,找概念)和课堂进行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结合教材跟随老师提出的问题串,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通过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3)适时地进行课堂练习和技能训练,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画概念图),同时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生物遗传实例,提高运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1 说教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介绍了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从而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主要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总结分离定律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规律的基石,是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基础,而且本身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所以,本节不仅是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知识上,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性状的分离现象,但并不理解分离现象发生的原因,也不了解孟德尔获得分离规律的过程及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生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缺乏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且该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尚且不足,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一学生的认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说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阐述基因的分离定律,并能形成遗传与变异的观点;通过解释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

4说重难点基于以上我的教学目标和我对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5 说教法学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对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进行解释。

3、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

教材设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孟德尔的假说。

4、孟德尔根据假说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分离定律
本节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及孟德尔所选的豌豆适于作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这为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然后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为主线,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过程,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这就是本节内容的思路脉络。

本节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力求通过师生互动,突破“分离现象的解释”和“性状分离的模拟实验的设计”这两个难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认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3)理解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和分离定律等概念。

(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相互交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体会孟德尔对杂交实验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

(3)自主学习:课前收集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教学重点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4、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现象的理解
3、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和用具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
课时安排
本节需要2课时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回顾初中学过的关于遗传的相关概念:遗传、性状、相对性状、表现型等
2、阅读导学案上关于孟德尔的相关资料,并分小组查找孟德尔其他相关的事迹。

3、阅读导学案上关于“融合遗传”的相关资料,判断“融合遗传”理论是否正确,它与孟德尔的理论有什么区别?
4、阅读教材,绘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

情境创设
利用融合遗传——颗粒遗传导入本节内容
师:同学们,如果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混合在一起,那还能再把二者分开吗?
生:当然不能
师:很好。

这种观点体现在遗传上我们称之为——融合遗传。

融合遗传是1868年由达尔文提出的。

它主张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而出现,也即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来推理,当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粉色的牡丹。

(展示图片)
生:颜色介于把红和白混合后的平均色之间。

生:花牡丹。

(展示图片)
师:那你们见过这样的牡丹吗?
生:————
师:几乎和达尔文在同一个时代的,还有一位科学家,现在我们知道,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孟德尔,他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后,发现子代出现的是高茎豌豆,而不是介于高茎和矮茎之间的中等高度的豌豆。

通过他的研究,提出了“颗粒遗传”的理论。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孟德尔的研究过程。

师生互动
师:必修二我们学习的是遗传和进化相关的内容,首先请大家回忆初中学过的关于遗传的相关知识,分小组解释遗传、性状、相对性状、表现型等概念。

师:那组的同学能给大家讲讲你所搜集到的关于孟德尔的资料呢?
师:大家分组阅读教材P1-3,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大致是怎么做的?
2、孟德尔为什么要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呢?
3、你觉得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符合“融合遗传”理论吗?有什么区别?
4、孟德尔对于杂交实验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分小组向全班回答本小组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师:大家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请问大家孟德尔所提出来的遗传因子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类型?与性状有何关系?又如何表示呢?
师:大家能用遗传图解的形式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表示出来吗?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遗传图解。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已经初步知道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流程,那么请问大家本节中出现了哪些遗传学名词?是不是都理解了?
学生分组收集遗传学名词,并讨论解释。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自交、杂交、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
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
教师精讲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巧妙之处?
1、选材合适。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简到繁的研究思路,先一对相对性状,再多对相对性状。

3、严格的假说演绎过程。

4、科学的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作出了哪些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相互独立,不会相互融合。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板书设计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回忆相关概念:
遗传、性状、相对性状、表现型
二、孟德尔的相关介绍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五、遗传图解的书写
六、总结相关概念: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自交、杂交、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预习和准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设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记录表。

情境创设
师:大家回忆上节课我们学到的,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了哪些假说?大家能不能用遗传图解的形式来帮孟德尔解释一下分离现象。

师:看来大家对孟德尔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我们来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来体液孟德尔的假说。

师生互动
师:大家分组,根据屏幕上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1、取两小桶:编为甲桶、乙桶
2、分装小球: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色球各10个
3、混合小球:分别摇动两小桶,使小桶中的彩色球混合
4、随机取球:用左手、右手分别从甲桶、乙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并记录
5、重复实验:将小球放回原桶中,摇匀,重复步骤“4”,共做50次。

6、统计结果
7、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师:分组展示实验结果,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生:F1自交得到F2,F2中会出现性状分离,其性状分离比为3:1.模拟实验成功,重复次数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
师:阅读教材P6-7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测交,孟德尔得到的测交分离比是多少?
2、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
3、分离定律有哪些内容?
师:孟德尔在研究并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中用到了“假说-演绎法”,大家回顾孟德尔研究的全过程,总结“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

步骤: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假说、演绎推理——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板书设计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步骤:取两小桶→分装小球→混合小球→随机取球→重复实验→统计结果→结果分析
二、分离定律的内容
三、假说-演绎法基本步骤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假说、演绎推理——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