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私人劳动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收入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私人收入。

私人收入的存在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加深了贫富差距,因此应该废除私人收入制度。

首先,私人收入的不公平性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私人收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使得少数人拥有巨额财富,而大多数人则处于贫困和剥削的境地。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它使得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因此,废除私人收入制度可以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此外,私人收入的存在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私人收入使得富人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

正如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私人收入的存在使得富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重要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废除私人收入制度可以促使富人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私人收入。

私人收入是个体努力和创造的结果,废除私人收入制度将剥夺个体的劳动成果和激励,对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己劳动的成果。

”私人收入制度激励了个体的努力和创造,使得个体有动力去创造财富和提高生活水平。

废除私人收入制度将消除这种刺激机制,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下降。

此外,私人收入的存在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私人收入制度推动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私人收入制度是一种自发的秩序,它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的分配。

”私人收入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的经济繁荣。

废除私人收入制度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停滞。

综上所述,尽管私人收入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公平性,但废除私人收入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选择。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导论-第八章)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堂在线)(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生产关系受生产力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决定,同时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一章商品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

商品的交换本质上是等量抽象劳动相交换。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内,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由于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生产者所有,商品所有者都是独立的进行生产并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私人的行为。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是:(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对此有这样的论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呢?【理论分析】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简单商品生产。

所谓简单商品生产,就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这跟雇佣劳动者用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社会化大生产有一定的区别。

这就说明简单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而要把握这对基本矛盾,关键在于“交换”。

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前提下,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

因此,他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但同时这种简单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换,交换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得不牵扯到所交换对象的需要,因而私人劳动也就具有了社会劳动的性质。

因此连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桥梁就是交换,也就是商品流通。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而具体劳动产生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就包含了这一系列的矛盾。

而商品的生产是由私人劳动来完成的,但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私人劳动才有可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商品不能够发生交换,私人劳动就不肯被社会承认而转化为社会劳动。

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存在于商品的拥有者中,只有通过交换,它的使用价值才能够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才能够转化为抽象劳动,因此,要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必须先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问题。

政治经济学主观题

政治经济学主观题

第一章二、辨析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答:错误。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改造、制定和废除经济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掌握经济规律,进而利用经济规律造福人类。

2、科学技术不是直接的生产力。

答:正确。

科学技术不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只有应用于生产,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第二章三、辩析题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答:正确。

因为在商品经济关系下,人们要在交换中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计量和比较各自的劳动,为此,就要将有差别的劳动转化为无差别的价值。

所以价值总是与商品经济关系相联系,它体现商品经济关系,是价值的社会属性。

2、只要纸币发行量增加,就会引起物价上涨。

答:正确。

纸币发行量增加,意味着流通中的纸币量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需求的增加必然会推动物价上涨。

3、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答:正确。

由于价值要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所以,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正确。

金银先于货币产生,并非天生的货币,金银之所以成为货币,只不过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金银固有的自然属性如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存;质地均匀,便于分割等,决定了它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最佳材料,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5、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答:正确。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能够用来交换的属性。

商品能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交换价值,只能通过商品的交换过程加以证明。

只有交换成功了,才能证明该商品的确具有交换价值,所以,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与关系。

四、问答题1、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4点:商品的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价值量决定的理论以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理论。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收入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私人收入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私人收入。

首先,私人收入的存在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是不公平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收入不仅是劳动者劳动所得的一部分,也是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所得。

这种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不断固化,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收入是剥削劳动者的产物,是不公平的。

”。

其次,私人收入的存在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富人拥有更多的私人收入,他们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资源,而穷人却无法享受到这些资源。

这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正如约翰·罗斯金所说,“私人收入的存在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这是社会不公平的根源。

”。

最后,私人收入的存在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

富人拥有更多的私人收入,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穷人却无法享受到这种权利。

这种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正如托马斯·皮凯蒂所说,“私人收入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这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

综上所述,私人收入的存在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社会的不平等。

因此,我们应该废除私人收入,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私人收入。

首先,私人收入是劳动者劳动所得的一部分,是对劳动的一种回报。

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私人收入是对劳动者劳动的一种正当回报。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私人收入是劳动者劳动的一种正当回报,是对劳动的一种鼓励。

”。

其次,私人收入的存在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如果没有私人收入,劳动者就没有动力去劳动,社会的生产力就会受到限制。

私人收入的存在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私人收入的存在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

最后,私人收入的存在也可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 私人劳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2 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3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4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5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6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7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

它体现者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8 个别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的各个商品生产者各自花费的劳动时间。

9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 简单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变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1 扩大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变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12 一般价值形式: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统一的集中的变现在某种商品上。

13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4 价值尺度:指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15 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16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

17 支付手段:指货币以来借贷债务或支付赋、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18 世界货币: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19 等价形式: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交换的形式。

20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1 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22 价值形成过程:即指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程。

23 价值增值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5分1、指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3分2、但是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如果使用价值不是为别人的、为社会生产的,那么,物品也不具有价值,不是商品。

3分3、此外,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不仅要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应该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同时,还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领域,即具有交换的属性。

7分4、总之,作为商品,不仅应该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应该具有价值,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能成为商品。

2分二、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25分1、指出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5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和社会性质。

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是商品生产者自己的事情,生产多少,生产什么都由个人决定,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同时,商品生产者又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生产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用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它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属于社会劳动。

2、指出这个矛盾是小商品经济的一切矛盾的根源,其它矛盾都是在这个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并由它来决定的。

(详细分析)10分3、指出这个矛盾决定着小生产者的命运。

(分析)5分4、指出这个矛盾贯穿于小商品经济的始终,并最终使小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这一矛盾也就同时被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代替。

5分三、为什么说劳动两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5分1、指出劳动两重性的基本内容。

4分2、指出劳动两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科学的基础,并加以适当分析。

8分3、指出劳动两重性学说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说明没有这个理论,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剩余价值理论。

8分4、指出这个学说也是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和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积累、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的前提,并适当地加以提问。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一1、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2)它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3)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两项要素构成。

(2)生产力的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紧密的联系:第一,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也就愈高;第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愈发展,生产工具也就愈先进。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3、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原因有二:(1)导致经济规律产生,发挥作用,发生变化的条件是客观的。

(2)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5、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取适合本人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了生产过程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6、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当中内在的,本质的,一定的联系.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二1、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它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关系怎样?(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

2、试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对立同一的关系。

(1)二者是同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处于同一体中,缺少就不成其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当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一)1.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生产总过程有什么重要作用?(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2)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

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第三,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

(3)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第二,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状况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4)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共同组成物质生产总过程,形成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理解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重要性就可以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

2.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是什么?(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或改造规律。

(3)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人们的经济行为绝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如果违背经济规律,就会遭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从而使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失败。

(4)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相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绝大多数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第二,经济规律是不能离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的。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带有阶级性。

(5)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第一,有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即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自考政治经济学简答题01

自考政治经济学简答题01

三、简答题4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42.简述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作用。

43.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44.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5.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46.试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47.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

48.试述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简答题4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42.简述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因素和特点。

43.为什么说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44.简述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影响。

45.简述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四、论述题46.试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47.试述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联系和区别。

48.试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简答题41.简述资源配置实现的经济机制。

42.为什么说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43.简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作用。

44.垄断统治并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有哪些?45.简述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论述题46.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47.试述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48.试述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结构及特点。

三、简答题41.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42.简述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它有哪些基本形式?43.简述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共同点。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4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四、论述题46.试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7.试述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持续发展的原因。

48.试述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三、简答题41.简述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43.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如何进行的?44.简述金融寡头实现其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统治的方式。

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

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

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一、引言政治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和政府的经济政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生产力的概念和作用生产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工人、机器和其他生产要素能够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生产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

生产力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生产力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

2、促进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发展,从而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3、加速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从而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4、减少资源浪费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三、生产关系的定义和类型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基础,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产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奴隶制奴隶制是一种以保护奴隶主的所有权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奴隶的劳动力和产品。

奴隶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农业生产,奴隶主通过奴隶的劳动生产农产品,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2、封建制封建制是一种以领主的权力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领主通过控制土地和农民的劳动力而获取经济利益。

封建制的生产方式是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主要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完成。

3、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劳动力获得经济利益。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工业生产和商品生产,主要是由工人完成。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刘诗白先生商榷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刘诗白先生商榷
经 济 中 .商 品 生 产 的 私 人 劳 动 和 社 会 劳 动 之 间 存 在 着 矛 盾 。 … 商 品 的 内 在 矛 盾 , 使 用 价 值 和 价 值 的 … 即 矛 盾 、具 体 劳 动 和 抽 象 劳 动 的 矛 盾 都 根 源 于 私 人 劳
由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刘 诗 白先 生 任 主 编 的 《 克 思 马 主 义 政 治 经 济 学 原 理 》 书 ( 下 简 称 《 理 》 , 用 一 以 原 )使
关 于 私 人 劳 动 和 社 会 劳 动 之 间 的矛 盾 问题 ,原 《

收稿 日期 :00 0 ~ 0 2 1— 5 3 作者简 介 : 潘永强 (9 2 )男 , 16 一 。 吉林长春人 , 海南师范大学 经济 与管理学 院院长 、 教授 ,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 院博士研究
生 , 事 马克 思 主义 经 济 学研 究 。 从

要 : 人 劳 动 和 社 会 劳动 之 间 的 矛 盾 。 应 该 被 看 作 是 仅 仅 存 在 于 简 单 商 品 经 济 社 会 。 简 私 不 是
单 商品 经 济 的 基 本 矛盾 , 应 该 看 作 是 商 品 经 济 的 基 本 矛 盾 。 存 在 于 一 切 商 品 经 济 社 会 。 产 社 会 而 它 生 化 和 生 产 资料 归 资 本 主 义 私 人 占有 形 式 之 间 的 矛 盾 与 私 人 劳 动 和 社 会 劳 动 之 间 的 矛 盾 同 时 并 存 于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者 之 间 不 存 在 一 种 替 代 的 关 系 : 额 剩 余 价 值 不 仅 仅 来 源 于本 企 业 工人 的 剩 余 劳 二 超
不 同。
关 键 词 : 人 劳动 ; 会 劳动 ; 额 剩 余 价 值 ; 动 资 本 私 社 超 流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生产方式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生产资料所有制4、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生产工具D、劳动力5、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劳动对象B、劳动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科学抽象法B、唯物辩证法C、定量分析法D、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7、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是()A、批判资本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揭示经济规律D、学习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理论来源是()A、重商学派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2、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B、人类唯一的实践活动C、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C、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可以转化为生产力D、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B、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C、政治经济学要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D、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经济基础研究生产关系E、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力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C、人们可以改造经济规律D、人们可认识经济规律E、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7、关于生产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C、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条件D、生产力是生产的社会形式E、生产力反映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8、关于生产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B、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C、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D、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E、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B、经济规律存在的条件是客观的C、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D、人们不能创造但可以改造经济规律E、人们不能创造但可以利用经济规律二、辨析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政治经济学的问答题

政治经济学的问答题

1、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经济规律有何特点?(为什么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例如,违背了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过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经济规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2、为什么说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1)私人劳动是指具有私人性质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2)在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其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社会劳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的产生和解决,决定着商品经济内在的其他两对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

3、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

(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着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

(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率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陈小莉简答题:一、请简要回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1、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解释生产力是什么)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解释生产关系是什么)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和变化程度。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4、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超前或者落后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总结)二、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原因是什么?1、商品是社会主义最普遍的形式,也是资本主义的细胞。

2、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商品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从分析商品开始时历史方法的需要。

3、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之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

三、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最基本的矛盾?1、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虽然具有社会性,但是这种社会性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它只能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它的劳动的社会性能否实现取决于他所生产的商品能否卖的出去,若其商品不为社会所需,卖不出去,它的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能让渡,价值也无法实现,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其他各对矛盾的根源所在。

2、小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是在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的,往往容易产需脱节,那些适销对路,而且个别劳动量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生产者,其私人劳动就实现为社会劳动,就会在竞争中发财致富,反之,私人劳动就会与社会劳动产生尖锐的对立,就会在竞争中受损变穷,甚至破产,所以这对矛盾是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根源。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1.简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

一、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前者4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商品二因素具有统一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三、商品二因素又具有矛盾性,是互相排斥的。

商品生产者为占有价值必有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持价值。

2.平均利润形成后,部门内部的各企业是否还有利润率的差别?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只是各部门之间利润率平均化,并不排除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二、平均利润形成后,部门内部各企业仍存在着商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别。

三、个别企业由于生产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3.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4.解释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一、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耗。

二、无形磨损分为两种情况:A、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B、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5.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会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马哲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马哲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自然经济是以分散、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它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6、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7、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8、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消耗。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11、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2、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只能转移。

13、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能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14、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1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7、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8、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9、资本的技术构成就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私人劳动问题的探讨
通观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就会发现很多教材在关于私人劳动这一问题上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私人劳动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到了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以后,私人劳动就不复存在了”。

例如,岳福斌主编的《政治
经济学原理》中认为“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会随着商品生产的复杂化过程而发展。

当商品生产不再以个体劳动形式出现时,将不再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而是代表不同利益主体要求的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认为“在资
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已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等等,这都是在说,到了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后,私人劳动就不复存在。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笔者认为,私人劳动作为社会劳动的对立面,应存于整个商品经济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之中。

一、从词源上看
关于私人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英文版中用的是“the labour of private individuals”这个短语,而“private"在牛津
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有:①[usually before noun] belonging
to or for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person or group; not for public use 私人的、私有的、私用的;个人的;②intended for or involving a particular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not for people in general or for others to know abou;不公开的;秘密的③[usually before noun] owned or managed by an individual person or an independent company rather than by the state 个
体(经营)的;私营的、民办的;不受国家控制的等多种含义;在汉语中,“私人”也有:①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
事的;非公家的,如私人企业;②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如私人关系;③因私交、私利而依附自己的人等多种含义,并且,作为与私人劳动相对立的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的体系下,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

它是一种公开的并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劳动,因此笔者认为,作为被社会普遍承认接受的社会劳动对立面的私人劳动应
是指按照劳动者私人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劳动,应是一种不公开、秘密的劳动。

这种不公开、秘密的、按照劳动者利益进行的私人劳动,应是整个商品经济中生产劳动一个特点,所以仅仅将私人劳动理解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所特有的,是有失偏颇的。

二、从产生的条件上看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作为一对矛盾,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在简单商品经济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生产者劳动是以个体形式独立进行的,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私有者,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有由他自己决定,生产的成果也归生产者所有,生产的盈亏也由生产者自己承担,从而使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了私人劳动的性质。

因此,私人劳动也就必然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之中。

当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不仅没消亡,反而得到更深一步发展。

因此,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里应同样存在私人劳动。

不同的是,在简单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表现为个体劳动,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由于社会化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不再作为个体存在,而是作为劳动者的集合体出现,但他们的劳动都是按照私人的目的和利益进行的,都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私人劳动依然存在。

因为,第一,虽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采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形式,但全民所有制并不等于国家直接经营,也不等于全民统一经营,而是由国家授权企业来自主经营。

这种授权企业尽管有利是益的一致性,但由于同一生产资料所有
制内部多层次复杂关系,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差别。

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全民所有制企业具有了两层性质,从所有权上来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一个统一的主体,从产权上来看,由于企业有了占有权、使用权、依法处置权和相应的收益权,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经营体,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第二,虽然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虽然有利益上的一致性,但它们毕竟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不同所有者,也必然会存在不同的利益要求。

这样,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体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
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必然要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在商品生产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应都由企业自己决定,盈亏也由企业自己承担,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在市场上是被别的企业看作一个私有者而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
行商品交换,从这些方面看,各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是私人劳动。

综上所述,私人劳动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但这种私人劳动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劳动存在着区别。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人劳动虽然也表现为个体劳动,但更多地表现为联合劳动,而在简单商品经济社会仅只表现为个体劳动。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劳动与资本主义件下的私人劳动,虽然都表现为企业里的联合劳动,但它
们存在着根本区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行的是生产资实公有制,因此,企业里的劳动者是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是自己劳动的主人,是在为自己进行的联合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是以雇用工人的身份存在的,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是为资本家进行的联合劳动。

三、从商品内各种矛盾关系上看
众所周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体内其他矛盾的根源,即商品体内所包含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是由它引起和决定的。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要得到解决,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可商品生产劳动一开始是具体劳,商品要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具体劳动必须要还原为抽象劳动。

因此,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是由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引直和决定的。

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又是由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的,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中其他矛盾产生的根源。

那么,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社会只要存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等其他矛盾,就必然会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那么,也就必然存在私人劳动。

我们知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不仅存在简单商品经济
社会,也存在于整个商品经济社会之中,因此,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必然存在于整个商品经济社会,那么,私人劳动也必然存于整个商品经济社会之中,而不应只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的专有物。

综上所述,私人劳动存在于整个商品经济社会之中,而不应该只存于简单商品经济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