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一中系列导学案(12)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氮气及化合物导学案--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氮气及化合物(导学案)①:复习巩固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硝酸的氧化性。
2、认识硝酸在相关反应中体现的性质,了解硝酸的保存方法。
3、了解SO2、NO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核心素养1、通过学习硝酸的性质及原子守恒法、电子守恒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酸雨的形成及防治认识化学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①:新课导入硝酸:1.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 化学性质: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b. 贮存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避光放置于阴凉处硝酸:2. 化学性质① 与Cu反应【实验】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
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①: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Al 2O 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 .H 2O 2是无色液体,可用作消毒剂C .Fe 2(SO 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 .液氨具有碱性,可用作制冷剂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收集SO 2气体B .用乙装置除去草酸中的乙醇C .用丙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D .用丁装置干燥Cl 23.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接触时,无明显现象的是A .铁和浓盐酸B .铁和稀盐酸C .铁和浓硫酸D .铁与稀硝酸 4.下列过程中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 .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B .工业合成氨C .闪电时,氮气转移为一氧化氮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3NaHCO 溶液中加入稀HCl :2322CO 2H CO H O -++=↑+B .Cu 溶于稀3HNO :3Cu+8H ++2-3NO =3Cu 2++2NO↑+4H 2OC .2Cl 通入NaOH 溶液:22Cl OH Cl ClO H O ---+=++D .3AlCl 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332242Al 4NH H O AlO 4NH 2H O +-++⋅=++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 +、NH 4+、2-4SO 、OH -B .Na +、H +、HCO 3-、Cl -C .H +、K +、NO 3-、SO 23-D .Na +、Ca 2+、-3NO 、ClO - 7.下列气体既能用碱石灰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 .NH 3B .SO 2C .O 2D .HCl 8.如图是某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型二维图。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氮的化合物 (第二课时)大纲要求:硝酸的化学性质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课前预习区】1、物理性质:硝酸具有 性。
2、化学性质(1)强酸性:酸的通性(2)不稳定性:硝酸 或 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久置的浓硝酸呈 色,因为: 存放硝酸时,应放在 试剂瓶里,置于冷暗处。
(3) 性①与金属反应(除Au 、Pt 外,大多金属都能与硝酸反应,但都不产生 气)a .铜与浓硝酸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铜与稀硝酸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b .铁、铝遇冷的浓硝酸发生 ,故可用铁、铝容器运输冷的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如木炭)反应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稀硝酸与Fe 2+、SO 32-反应 3、工业制备过程第一步(氨的催化氧化): 第二步: 第三步:【课堂互动区】 考点4 硝酸【问题与思考】:(一)常见的浓硝酸常显黄色,为什么?实验室应怎样保存硝酸?(二)硝酸不论浓稀都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金属与硝酸反应,不论金属活泼与否,也不论硝酸的浓度大小,一般 氢气放出。
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较不活泼的金属(如铜、银等)都能和硝酸反应,一般浓硝酸被还原为 , 稀硝酸被还原为 ,金属则变为相应的 。
这类反应中硝酸只有一部分体现 被还原,另一部分体现 生成硝酸盐。
Ag + HNO 3(浓)Ag + HNO 3(稀)3.铁、铝常温下遇浓硝酸,由于浓硝酸具有 ,所以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 , 阻止反应继续进行,这个过程叫 。
所以可用铁、铝容器装运浓硝酸(或浓硫酸)。
4.非金属(如碳、硫等)也可以和浓硝酸发生反应,非金属被 ,硝酸完全被还原成 。
C + 4HNO 3此外,硝酸还可以氧化很多还原性化合物,如:S 2-、SO 32-、I -、Fe 2+等。
5、酸性条件下NO 3-不与 等共存 [例1](2007年重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引发该喷泉实验的操作。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A.HCl和H2O
B.O2和H2
C.NH3和H2O
D.CO2和NaOH
1
空气
)铂丝继续保持红热,原因是
2
(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
是(填序号)。
a. 氯化铵溶液 b. 水 c. 四氯化碳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
_______,简述产生氨气的原因
3
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
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
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
解析:本实验装置为一封闭的体系,原溶液受热颜色发生变化,是由于其中某种物质以气态挥发所引起,冷却后,挥发出的气体又溶解在溶液中,得到原来的溶液。
能使溶液在红色和无色之间变化的物质在中学阶段最常见的是酚酞和品红,
5
6。
氮及其化合物的教案
氮及其化合物的教案教案标题:氮及其化合物教案目标:1. 了解氮的基本性质、特点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循环。
2. 理解氮的化合物的种类、结构和性质。
3. 掌握氮的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提出关于氮的问题,如:氮是什么元素?氮的化合物有哪些?氮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知识讲解:2. 通过投影或板书,向学生介绍氮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如:氮是一种气体,无色、无味、无臭,不可燃、不支持燃烧等。
3. 探讨氮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循环,如:大气中的氮占比例、氮的固定、氮的释放等。
4. 介绍氮的化合物的种类、结构和性质,如:氨、硝酸盐、氰化物等。
实验活动:5.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氮的一些性质,如:氮气的密度、不可燃性等。
6. 引导学生进行氮化合物的实验,如:制备氨气、制备硝酸盐等。
应用拓展:7. 分组讨论氮的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8. 引导学生思考氮化合物的环境影响,如:氮肥的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9.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氮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氮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教学资源:- 投影仪或黑板-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评估方式:-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学生对于氮及其化合物应用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教案扩展: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实验,如:氮气的制备和收集、氨气的制备和性质探究等。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氮循环和氮肥的研究,了解氮肥的使用原理和环境影响。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实地考察,如:化肥厂、农田等。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活动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 导学案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导学案
第一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学习目标:1.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2.掌握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三、巩固诊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B. NO 2与水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 CO 、NO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稳定存在D. 铁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2.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 .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 .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工业上用来替代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闯关题】汽车尾气中的NO 和NO 2是大气污染物。
(1)写出NO 造成酸雨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另外一种有害气体CO 和NO 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O 2-NaOH 吸收法可以除去烟气道中的N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16页完成右边的内容 1.SO 2、NO 2 主要来源 (1) SO 2 主要来源:煤、石油的燃烧,某些含 的金属矿物的冶炼。
(2)NO 2主要来源: 。
2.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形成酸雨(酸雨: 的降水。
)3.防治措施(1)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2)为汽车等交通工具安装尾气转化装置。
(3)对于生产化肥、硝酸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5.2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导学案
《5.2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氮的重要性质,了解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掌握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氮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及硝酸的相关注意事项。
(3)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理解氮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重点】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教学难点】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硫的相关性质,掌握非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那我们又知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气,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已有的学习方法,对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展开学习!二、知识讲解使用建议说明:《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
试题常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计算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考点1 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使用建议说明:考纲要求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氧化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一、氮气(N)2(1)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 N,氮氮叁键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2)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78%。
(3)化学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能与2H 、2O 、IIA 族的Mg 、Ca 等发生化学反应,即发生氮的固定(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形式)。
2N 中N 元素0价,为N 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与2H 反应:223N 3H 2NH +高温、高压催化剂②与2O 反应:22N O 2NO +放电③与活泼金属反应:232N 3Mg Mg N +点燃(4)氮气的用途:化工原料;液氮是火箭燃烧的推进剂;还可用作医疗、保护气等。
《氮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氮的固定。
2、掌握氮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4、掌握硝酸的性质,包括强氧化性。
5、了解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6、理解铵盐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二、知识梳理(一)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氮元素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气(N₂)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此外,氮还存在于一些无机物和有机物中,如硝酸盐、铵盐、蛋白质等。
(二)氮气(N₂)1、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沸点为-1958℃,熔点为-2098℃。
2、化学性质(1)稳定性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N≡N),键能很大,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氮气与氧气会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N₂+ O₂= 2NO(3)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₃):N₂+ 3H₂⇌ 2NH₃(三)氮的氧化物1、一氧化氮(NO)(1)物理性质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NO + O₂= 2NO₂②具有还原性,能被某些氧化剂氧化,如硝酸等。
2、二氧化氮(NO₂)(1)物理性质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3NO₂+ H₂O = 2HNO₃+ NO②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与一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四)硝酸(HNO₃)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2、化学性质(1)强酸性硝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具有强酸的通性。
(2)不稳定性浓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氧气和水:4HNO₃=4NO₂↑ + O₂↑ + 2H₂O(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一般不产生氢气,而是生成氮的氧化物。
【教案】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课题氮及其化合物单位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氮的原子结构,推断含氮物质可能的化学特性,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等性质,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
核心素养1.根据氮的原子结构知识,应用已经掌握的研究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基本思路预测氮的化学性质,加强学生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2.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和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教学关键教学重点根据氮的结构分析氮可能具有的性质教学难点NO、NO2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1+3+5教学手段希沃白板、板书、ppt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知识回顾一、氮原子的结构一、氮原子的结构【设问】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氮的原子结构,推断含氮物质可能的化学特性。
思考、交流、分析和书写。
加强学生能从物质的微新知讲授二、氮气三、氮的固定【讲解】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VA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二、氮气【讲解】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
2.强调液氮沸点低。
关联液氮的用途。
【设问】为什么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情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画出氮气的电子式并分析?【讲解】由于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结合,断开该化学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情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无法被大多数生物体直接吸收。
三、氮的固定【设问】思考、交流、分析和书写相关内容。
学生展示交流结果,教师评价和讲解。
【思考】氮是自然界各种生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氮及其化合物的导学案
氮及其化合物的导学案初三《氮及其化合物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1)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和反应;4)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中的相关理论知识;2. 过程能力目标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反应问题;3) 运用所学知识,总结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 情感态度目标能够尊重氮及其化合物,对氮及其化合物有全面的认识,并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它们。
二、教学重点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和反应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等。
三、教学难点1.t理解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或反应过程;2.t熟练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作用。
四、教学准备1.t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子教学。
2.t教学材料: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图片、图表。
3.t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t设计教学场景:在地球上,氮是一种重要的大气组成有机物,它在大气中以氮气形式存在,在地球表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以及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作用。
2.t学习过程:(1)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a.t什么是氮?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养分。
b.t什么是氮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是氮原子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物质,比如硝酸、硼砂、氮酸等。
(2)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作用:a.t氮的主要性质:氮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它能形成绝大多数化合物,并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等特性。
b.t氮的主要作用: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肥,并参与植物体内的生物反应,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导学案:氮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氮及其化合物1.氮元素概述〔1〕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A 族〔2〕原子构造示意图:〔3〕主要化合价:-3 价,-2 价,0 价,+2 价,+3 价,+4 价,+5 价〔4〕自然界存在形式:主要以游离状态的N2 形式存在,在空气约占78%。
2.氮气的相关性质2.1 氮气的构造化学式:电子式:构造式:N≡N2.2 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收集时用排水法而不用排空气法。
2.3 氮气的化学性质〔1〕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通常状况下性质很稳定。
〔2〕复原性〔与O2 反响〕:N2+O2==放电==2NO 雷电固氮的原理,光化学烟雾以及硝酸型酸雨的成因〔3〕弱氧化性〔与H2 反响〕: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即人工固氮的方法之一〔4〕弱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响〔如金属Na、Mg、Al〕N2+3Mg==点燃==Mg3N2【拓展】①Mg3N2+6H2O===3Mg(OH) 2+2NH3 反响剧烈②Mg 在空气中燃烧会得到 2 中含Mg 产物,MgO 和Mg3N2。
Mg+CO2==点燃==2MgO+C 2Mg+O2==点燃==2MgON2+3Mg==点燃==Mg3N22.4 工业获取别离液态空气,加压使其变为液态,利用N2 和O2 的沸点不同,蒸馏别离。
2.5 氮的固定〔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①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②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2+O2==放电==2NO③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
④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化为氨。
3.氮气的用途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②液氮可作冷冻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随堂练习】1.判断以下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展示几种氮肥的图片,通过氨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何将氮气转化为NH4+和NO3。
新课讲授一、氮气与氮的固定【PPT展示】展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上的价类二维图【师】氮气的物理性质: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提问】决定氮气性质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上氮气的电子式结构式等信息的书写。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结构决定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保护气,但在一定条件下,N2可以跟Mg、O2、H2等发生反应。
引导学生完成相应方程式:【学生】思考书写(1)N2与Mg反应:;(2)N 2与O 2反应:22N +O 2NO 放电或高温(3)N 2与H 2反应(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注意反应条件,通过氨气的合成历史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氮的固定(1) 定义: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2)分类:自然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雷雨天产生NO 气体 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
【PPT 展示】价类二维图,氮气如何转化为硝酸呢?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师】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水溶性 NO 无色 气体 无味 有毒 不溶于水 NO 2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有毒易溶于水【PPT 展示】魔鬼谷的故事【视频展示】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时的反应。
根据PPT 提供的NO ,NO 2相关性质引导学生写出氮气与氧气反应时的方程式【学生】思考书写,并展示部分学生书写的方程式(两种方程式对比展示)【PPT 展示】模拟演示氮气和氧气反应的数字化实验图,引导学生分析图像,得出氮气氧气放电情况下的反应方程式。
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22N +O 2NO 放电或高温2NO+O 2=2NO 2【师】生成的NO 2也不是硝态氮肥,还需要发生怎样的反应?雷雨发一、氮气的性质氮的固定(1)含义: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氮及其化合物》 学历案
《氮及其化合物》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氮的固定。
2、掌握氮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4、熟悉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5、掌握硝酸的性质,包括强氧化性等。
二、知识梳理(一)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氮元素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自然界中,氮主要以氮气(N₂)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此外,氮还以硝酸盐、铵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二)氮气(N₂)1、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
2、化学性质(1)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放电等,氮气能与氢气、氧气等发生反应。
(2)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₂+ 3H₂⇌ 2NH₃),这是工业合成氨的重要反应。
(3)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N₂+ O₂=2NO)。
(三)氮的氧化物1、一氧化氮(N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NO +O₂= 2NO₂)。
2、二氧化氮(NO₂)(1)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₂+ H₂O = 2HNO₃+ NO)。
(四)氨(NH₃)1、物理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700 体积氨气。
2、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₃+H₂O ⇌NH₃·H₂O),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NH₄⁺)和氢氧根离子(OH⁻),使溶液呈碱性。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NH₃+ HCl =NH₄Cl),产生白烟。
(3)氨气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催化氧化(4NH₃+ 5O₂= 4NO + 6H₂O)。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氮的化合物(第一课时)大纲要求:1.了解N2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N2的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氮的氢化物及氧化物、铵盐的性质难点:氮的氢化物及氧化物、铵盐的性质【课前预习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1)与水反应:使湿润的色石蕊试纸变氨水中所含有微粒:,氨水中溶质通常看作为,而不是。
2)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性: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3、铵盐1)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NH4Cl ;NH4HCO3②NH4Cl与NaOH浓溶液反应或NH4Cl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Cl与NaOH稀溶液反应3)NH4+的检验:取(固体或溶液均可),滴加并,若产生的气体能使的试纸变,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4.氨的制法1)、工业合成氨原理:2)、实验室制氨气方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1)原理:(2)装置:(画图)(3)收集:只能用法收集(4)干燥:只能用干燥(放在仪器中)(5)验满方法:a. 将的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b. 将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生成(6)环保措施: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可以防止NH3,也可避免污染空气。
方法2、将浓氨水滴到固体碱性物质上(、、)【课堂互动区】考点1 氮气的化学性质【问题与思考一】:1、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来解释这句农谚的含义。
2、什么是氮的固定?请你写出几个氮的固定的化学方程式考点2 氮的氧化物【问题与思考二】:1.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2O、、N2O3、、、N2O5。
其中和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NO是一种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2氧化生成,NO2是一种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氧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学案一.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极易,在常温下,1体积水最多可以溶解体积氨气。
熔沸点,易,因此液氨常作。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响.... “喷泉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氨气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即:NH3+H2θH^NH3∙H2θH^NHi+OH,那么氨水的成分有哪些?分子:;离子:。
【练习1】右图的装置中,枯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以下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A.Co2(浓NaOH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中含石蕊)/红色喷泉C.Sθ2(浓NaoH溶液)/红色喷泉D∙HCl(H2O中含石蕊)/白色喷泉【归纳】气体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气体易溶于或,使得容器内外能够形成。
【练习2】在标准状况下,用以下气体做喷泉实验,请根据情况,填写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烧瓶中溶质不能扩散出来)。
(1)用NH3做喷泉时,喷泉结束后水充满烧瓶,那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用NO2气体做喷泉实验,喷泉结束后,水充至烧瓶的2/3处,那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用No2和02按4:1体积比混合,喷泉结束后,水充满烧瓶,那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氨气与酸的反响φNH3+HCl=:NH3+HNO3=。
NH3+H2SO4=o②与酸性氧化物:NH3+CO2+H2O=NH4HCO32NH3+CO2+H2O=(NH4)2CO3【练习3】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如下图为气体扩散速率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以下关于物质甲、乙甲糠乙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J[6⅛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3.与盐溶液反响Al3++NH3H2O=CFe3++NH3H2O=。
4.氨气的复原性.... 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
【练习4】以下反响中,氨既表现复原性,又表现碱性的是OA PfA.2NH3+3CuO=3Cu+N2+3H2OB.4NH3+5O2==4NO+6H2OC.8NH3+3C12=N2+6NH4C1D.NH3H2ONH4+OH【知识小结】【练习5]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c)2、Hc1、NH3、NO2>NO、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氮气
N2的电子式,结构式,N2因为,所以不活泼。
与氢气反应,与氧气反应,与镁反应。
(2)NO与O2反应:
(3)NO2与H2O反应:
3.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形成。
(2)形成。
(3)破坏。
思考1 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二、氨和铵盐
1.氨
(1)氨的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
(2)物理性质
氨气是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体积氨气,氨气被液化。
(3)氨的化学性质
A.与水的反应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氨水为碱,易,稳定,易:。
B.氨气与酸反应
①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将浓盐酸改为,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
或。
C.NH3的还原性
①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
②与其他氧化剂反应
D.与盐溶液反应
如FeCl3、AlCl3、CuSO4和AgNO3等
(4)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②工业制法
2.铵盐及NH 4+的检验
(1)铵盐的概念
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 色固体,均 溶于水。
(3)铵盐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
NH
4Cl
(NH 4)2 3 =
②与碱反应
A .加热 ;
B .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
C .在浓溶液中不加热: 。
③水解反应。
④NH +
4的检验
未知液 → 呈碱性 → 湿润 色石蕊试纸变 色,则证明含NH +4。
三、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 ;挥发性: ;水溶性: ;发烟硝酸: 。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强酸性
△ △ △
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浓硝酸能使石蕊试液先变色,微热后褪色。
(2)不稳定性:
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说明浓硝酸具有
性,化学方程式为:。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a.除Pt、Au外,大部分金属均能与HNO3反应。
b.Cu与浓、稀HN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Fe、Al遇冷的浓HNO3或浓H2SO4能发生,故可以用铁、铝容器贮存冷的浓HNO3、浓H2SO4。
②与非金属反应
与浓HNO3反应时,非金属单质一般被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如碳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或离子的反应,例如:H2S、SO2、HBr、HI、FeCl2等。
④王水
王水由与按体积比1∶3混合所得,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使Au、Pt溶解。
思考2如何除去浓HNO3的黄色?
浓硝酸常呈黄色是因为HNO3分解生成NO2溶于HNO3中,去掉黄色的方法是通入少量O2(空气),使其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
思考3“浓HNO3与Cu反应产生NO2,稀HNO3与Cu反应产生NO,则稀HNO3氧化性强。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附1:守恒思想——氮的氧化物与O2、H2O混合的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1)NO、O2、H2O之间的综合反应式是
2.电子守恒法
NO和NO2转化为硝酸时是氧化还原反应,必然遵循电子得失守恒。
例1将容积为50 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或。
即时巩固1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双选)( )
A.1.2 mL B.2.4 mL C.3.6 mL D.4 mL
附2: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
2.计算中的守恒思想的应用
(1)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3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2)得失电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3)电荷守恒法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则有:c(NO-3)=c(H+)+nc(M n+)(M n+代表金属离子)。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3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3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例2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即时巩固2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