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ce9a4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7.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引言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是指在进行项目管理时,为了保障项目参与方的权益,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该制度涉及到项目的决策、组织、执行等方面,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法人管理的意义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意义:1. 规范项目参与方行为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对项目参与方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各方的权责,避免因为不明确的权责分配而导致的冲突和纠纷。
2. 提高项目成果质量通过项目法人管理制度对项目的决策、组织、执行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可以提高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3. 保障项目参与方权益项目法人管理制度对项目参与方的权益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确保项目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 增加项目管理的透明度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增加项目管理的透明度,使项目参与方了解项目的详细情况,提高对项目管理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项目的整体效果。
1. 组织架构1.项目法人管理委员会2.项目法人管理办公室2. 决策流程2.1. 项目法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1.制定项目法人管理制度;2.审批项目法人管理相关事项;3.监督项目法人管理的执行情况;4.解决项目法人管理中的争议和纠纷。
2.2. 项目法人管理办公室的职责1.负责协调项目的法人管理工作;2.监督项目参与方的行为,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3.提供项目法人管理的咨询和服务;4.组织项目法人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
3. 权责分配1.项目法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项目的法人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2.项目法人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包括监督和执行。
4. 项目参与方权益保护1.项目参与方的权益保护,包括合同签订、支付工资、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保障;2.项目参与方在项目管理中享有的权利,包括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等。
1. 制度宣贯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进行宣贯工作,包括制度宣传、培训等,确保项目参与方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项目法人的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0fe8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0.png)
一、总则为加强项目法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安全。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项目法人成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班组设立安全员,负责本部门、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立即上报,妥善处理。
5.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6.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确保车辆、人员安全。
7.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8.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护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9.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规范临时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10. 应急预案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2. 对新员工、转岗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3. 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六、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项目法人规章制度范本
![项目法人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f9b6d8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e.png)
项目法人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项目法人的内部管理,规范项目法人的组织行为,保障项目法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项目法人的组织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项目法人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坚持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实现项目目标。
第四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内部监督,确保项目法人的稳健运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项目法人应当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负责决策、监督和经营管理,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
第六条项目法人应当设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验收等工作。
第七条项目法人应当设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财务预算、财务报告、资金管理等工作。
第八条项目法人应当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工作。
第九条项目法人应当设立风险管理机构,负责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等工作。
第三章项目管理第十条项目法人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要求。
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第十二条项目法人应当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项目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
第十三条项目法人应当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控制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
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应当加强项目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安全无事故。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五条项目法人应当根据国家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六条项目法人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合规、有效。
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https://img.taocdn.com/s3/m/094397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5.png)
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1. 为了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规范项目法人行为,明确其责、权、利,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制定本制度。
2. 本单位的重点建设项目均应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组建项目领导小组。
3. 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4. 项目法人应建立例会制度,讨论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宜,对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管理,并以决议形式予以确认。
5. 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行使以下职责:
(1)负责筹措建设资金;
(2)审核、上报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文件;
(3)审核、上报年报、年度投资计划并落实年度资金;
(4)提出项目开工报告;
(5)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6)负责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7)审定财务预算方案、年度决算方案和竣工决算草案。
6. 建立对项目法人和有关领导人的考核和监督制度。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概算控制、资金使用和工程组织管理情况;
(2)建设工期、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
(3)文明施工情况;
(4)其它需要考核的事项。
7. 对项目考核的结论作为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的依据。
8. 凡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因人为失误给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浪费以及在招标中弄虚作假的,对其责任人应分别予以撤换和解聘,同时应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9.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0. 本规定由新建办负责解释。
项目法人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da0d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0.png)
项目法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项目法人单位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项目法人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法人单位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劳动者等。
第三条项目法人单位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员工安全生产。
第四条本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及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第五条项目法人单位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六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
第七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体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及时发布和更新安全生产信息,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二章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第九条项目法人单位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
第十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确保工作环境、用具设备等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单位各级领导要带头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五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发挥全员的作用,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第十六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确保目标落实到每个环节。
第十七条项目法人单位要优化安全生产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人及其责任范围,形成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第四章安全教育及培训第十八条项目法人单位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
项目法人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ad85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法人安全管理,保障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所有在建、在建或已投产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监理、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营等环节。
第三条项目法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安全责任,确保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组织与管理第五条项目法人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决策和监督。
第六条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应包括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第七条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 审批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4. 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考核;5. 研究决定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第八条项目法人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负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和实施;2. 负责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3. 负责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4. 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5. 负责安全生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十条项目法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十三条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十四条项目施工、监理、设计、采购、安装、调试、运营等各方应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十五条项目法人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1f83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c.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1. 引言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具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本制度旨在规范项目法人的行为和职责,保障项目利益的最大化。
2. 职责与权限2.1 项目法人的责任 - 负责项目的目标规划和执行计划制定; - 负责项目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 负责项目进度的控制和监督; -负责项目质量的保证和监督; - 负责项目风险的分析和防控; -负责与项目相关的合同管理和谈判。
2.2 项目法人的权限 - 有权制定项目的政策和规范; -有权决定项目资源的分配和调整; -有权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和里程碑; -有权组织项目相关的会议和讨论; - 有权参与项目风险评估和决策;- 有权代表项目参与与外部单位的协商和合作。
3. 工作流程3.1 项目立项 - 项目法人负责评估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法人参与项目的立项审批流程; -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的明确。
3.2 项目计划制定 -项目法人负责编制项目的详细计划和里程碑; -项目法人与相关部门协同确定项目的资源需求; -项目法人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和确定项目的进度安排。
3.3 项目执行 - 项目法人负责项目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项目法人监督并指导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 -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 -项目法人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3.4 项目评估与总结 - 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绩效评估和总结; - 项目法人与团队成员一同分析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原因; -项目法人提出改进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 风险管理为降低项目风险,项目法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管理。
4.1 风险识别 - 项目法人与团队成员共同参与风险识别工作; - 项目法人负责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 -项目法人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4.2 风险控制 -项目法人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项目法人指导团队成员按照风险控制措施执行项目工作。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5cf3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4.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一、引言在项目管理中,法人管理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项目法人的行为举措,明确权责关系,维护项目利益,有效控制项目风险而建立的制度。
本文将从法人的定义、法人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法人的定义和作用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具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组织或者机构。
在项目中,法人通常是项目发起单位、项目组织形式中的主体或者项目参与各方中负责全权管理的机构。
法人的作用是具有合法性、承担责任、行使权利以及保护项目利益等。
三、法人管理的必要性1. 规范项目组织结构:法人管理可以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保证项目运行的顺利进行。
2. 统一决策权和执行力:法人管理制度可以明确法人在项目决策中的权力,使决策更加集中、高效,避免因为各方之间的不协调而导致的项目运行问题。
3. 维护项目利益:法人作为项目的负责机构,在项目中承担维护项目利益的重要职责,保护项目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权益。
4. 有效控制项目风险:法人管理可以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预警、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法人组织架构:明确法人在项目中的组织结构,包括法人的职责、权责关系和内外部协作机制等。
例如,项目法人可以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项目团队的合作机制。
2. 项目决策和执行:明确法人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确定决策的程序和流程。
例如,制定项目决策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和工作机制,确保决策的高效执行。
3. 项目风险管理:建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等环节。
例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应对措施,及时调整项目策略和资源配置。
4. 项目利益维护:制定项目利益维护的具体措施,包括政策协调、法律保障和资源分配等。
例如,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维护项目的权益。
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e043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6.png)
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完善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委托项目法人承担主体职责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装修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
第三条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依法经营、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四条本制度由项目法人依法制定、组织实施,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五条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包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具体原则由项目法人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
第七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工作。
第八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执法,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九条项目法人员工必须服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指挥,听从其工作安排,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并积极配合处理。
第十条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管理委员会:由项目法人设立,负责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二条项目法人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设备使用等环节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标准。
第十三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记录档案,对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应急处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员工了解施工现场的相关安全技术要求和处理方法。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第十五条项目法人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完成。
第十六条项目法人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七条项目法人应当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问题。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afc78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b.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逐年增长。
为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国家对企业法人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规范的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项目法人管理工作。
三、项目法人的定义项目法人是指在公司内部独立承担特定项目任务和责任,并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独立主体。
四、项目法人的设立1. 项目负责人向公司提出设立项目法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 公司领导层审核通过后,由公司行政部门协助完成项目法人设立手续。
3. 项目负责人作为该项目法人的代表签署相关文件并领取证书。
五、项目法人权利与义务1. 权利:(1)独立承担特定任务;(2)享有自主决策权和执行权;(3)依据合同约定收取相应报酬;(4)享有与其他单位平等交往权;(5)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享有合法权益。
2. 义务:(1)按照公司要求完成任务;(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3)保护公司利益;(4)及时向公司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和成果。
六、项目法人的管理1. 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法人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其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任务。
2. 公司领导层对项目法人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 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公司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和成果,同时接受公司的指导和监督。
4. 对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任务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项目法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变更与解除1. 任何变更都必须经过公司领导层审核批准,并在相关文件上加盖公章。
2. 如需解除该项目法人,必须经过公司领导层审核批准,并在相关文件上加盖公章。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对于本制度未涉及到的事项,参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其他制度执行。
3. 本制度解释权属于公司领导层。
项目法人的各项规章制度
![项目法人的各项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455f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2.png)
项目法人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项目法人的运作,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组织架构1. 项目法人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2. 董事会由多名董事组成,主要负责制定项目的发展战略和决策。
3. 监事会由监事组成,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
4. 经理层由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组成,负责具体的项目运作。
三、决策程序1. 项目法人的决策程序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
2. 项目的重大事项须经董事会讨论通过,监事会监督执行。
3. 经理层负责具体决策和执行。
四、财务管理1. 项目法人财务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 项目的收支情况由财务部门负责记录和汇总,提交董事会审议。
3. 经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财政预算。
五、人力资源管理1. 项目法人人力资源管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2. 人事部门负责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
3. 经理层负责管理员工日常工作和问题解决。
六、安全管理1. 项目法人安全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 安全部门负责项目的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
3. 经理层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和落实执行。
七、纪律管理1. 项目法人纪律管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2. 纪律部门负责处理员工违纪行为。
3. 经理层负责规范员工工作行为和纪律。
八、奖惩制度1. 项目法人实行奖惩并重的原则。
2. 表现突出的员工将受到奖励,违反规定的员工将受到惩罚。
3. 奖惩决定由纪律部门和经理层共同讨论决定。
九、知识产权保护1. 项目法人保护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3. 经理层负责确保项目在知识产权方面合法合规。
十、监督检查1. 项目法人设立内部监督机构,对公司日常运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外部监督机构定期对项目进行审计,确保项目合规运作。
3. 经理层配合内外部监督机构的工作,积极解决问题。
十一、附则1. 项目法人各项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规章制度如有修订,须经董事会通过后执行。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acca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b.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根据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和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为规范项目法人的行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项目法人的职责1.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目标和计划;2. 负责项目资源的调配和协调;3. 监督项目进展和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项目进度;4. 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的达成;5. 协调项目相关各方的利益,并解决冲突;6. 汇报项目进展情况给公司高层。
三、项目法人的权力1. 可向公司高层提出项目相关的建议和意见;2. 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调整项目资源的分配;3. 可协调项目相关各方的合作关系;4. 可根据项目需要委托和管理项目组成员;5. 可向公司提出项目立项申请和预算申请。
四、项目法人的义务1. 必须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2. 必须与项目经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3. 必须保守公司和项目的商业机密;4. 必须按照项目计划推进项目进展;5. 必须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
五、项目法人的聘任与解聘1. 项目法人由公司高层根据项目的需要进行聘任;2. 聘任项目法人必须符合公司规定的条件和资格要求;3. 项目法人的解聘必须经过公司高层的批准;4. 解聘项目法人的原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不履行职责、违反公司规定、严重失职等。
六、项目法人的评价与激励1. 公司将对项目法人进行定期的工作评价和绩效考核;2. 项目法人的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定激励措施的依据;3. 公司将根据项目法人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七、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或补充,将由公司高层进行审批并重新发布。
以上即为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敬请遵守和执行。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4d19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8.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法人管理制度,保障公司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法人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法人及其管理层、员工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公司法人负责人应当严格遵守公司法人管理制度,保证公司法人运作的合法、稳定和有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公司法人应当依法履行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五条公司法人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公司法人应当遵守商业道德,不得从事违法、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第七条公司法人应当加强对公司法人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第八条公司法人季度召开公司法人会议,对公司法人相关事项进行研究和决策。
第九条公司法人应当制定并定期修订公司法人管理制度,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
第十条公司法人应当建立健全公司法人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公司法人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章公司法人组织架构第十一条公司法人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等。
第十二条公司法人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任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等。
第十三条公司法人监事会是对公司法人进行监督的机构,负责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审计公司的财务状况、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等。
第十四条公司法人总经理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领导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
第十五条公司法人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进行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负责公司的某一特定方面的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法人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设立相应的部门,例如财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公司的具体业务。
第十七条公司法人各级领导人员应当加强领导和管理,保证公司的高效运作和健康发展。
第三章公司法人管理第十八条公司法人应当建立并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558c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5.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简介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是指在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法人的权责进行明确和规范的一项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是指在项目实施中所设立的负责决策和管理的最高管理层,承担项目全面管理和决策的主体。
制度建立的意义在项目管理中建立法人管理制度对于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提高项目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制度,可以明确项目法人的角色定位、权责分工,减少管理混乱和决策冲突,提升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制度内容1. 项目法人的设置项目法人的设立应符合项目组织结构,一般由项目发起人或经费承担方指定。
法人应具备一定的决策、管理能力,负责制定项目目标和计划、监督项目进度、协调资源等任务。
2. 项目法人的权力项目法人在项目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权力,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和调整项目目标和计划;确定项目资源分配和调配;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争议和问题;审核和批准项目决策;沟通与合作相关方。
3. 项目法人的责任项目法人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主要包括: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确保项目进度的控制和推进;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和问题。
4. 项目法人的职责项目法人在项目管理中有一系列的职责,如:确定项目目标和分工;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和监督项目进度;风险评估和问题解决。
5. 项目法人的运作机制项目法人的运作应符合一定的制度和流程,包括:开会制度:定期召开项目法人会议,讨论项目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决策制度:项目法人针对项目重要决策进行讨论、决定和执行;监督制度: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项目法人的决策和管理得到有效执行。
制度遵守和执行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遵守和执行,确保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关方在项目管理中应遵守制度规定,积极合作,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和实现目标。
结语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对于项目管理的有效进行和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权责与分工,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5cfd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d.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1. 决策机构:设立项目法人的公司或实体可以设立一个决策机构,包括董事会或项目管理委员会等,负责制定项目法人的发展战略、决策重大事项等。
2. 组织架构:项目法人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总监、部门经理等,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 决策程序:制定决策程序,明确决策的流程和权限,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4. 人员管理: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5. 财务管理: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包括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报告等,确保项目法人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6. 业务管理: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计划制定、执行监控、风险管理等,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7. 内部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合规管理等,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确保项目法人的运营安全和合规性。
8. 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监事会(董事会)、审计机构等,监督项目法人的管理和运营情况,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项目法人管理制度,具体制度的设计和要求可以根据项目法人所处行业和特点进行具体规定。
项目法人制度
![项目法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3a98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1.png)
一、引言项目法人制度是我国在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为提高投资效益、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项目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项目法人制度逐步完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项目法人制度的内涵、特点、实施意义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项目法人制度的内涵项目法人制度是指以项目投资主体为核心,由法人承担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责任,实现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一种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法人:指在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承担项目法人责任的主体,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2. 项目投资:指项目法人对项目进行资金投入,包括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
3. 项目建设:指项目法人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文件,组织项目实施,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4. 项目运营:指项目法人对项目进行经营管理,实现项目预期效益。
5. 项目管理:指项目法人对项目进行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项目法人制度的特点1. 明确责任主体:项目法人制度明确了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主体,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2. 保障投资效益:项目法人制度强调项目投资效益,促使项目法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3. 规范市场秩序:项目法人制度通过规范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行为,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4. 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法人制度注重项目长期运营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法人制度的实施意义1. 提高投资效益:项目法人制度促使项目法人关注项目投资效益,有利于提高项目整体投资效益。
2. 规范市场秩序:项目法人制度有助于规范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行为,促进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3. 保障项目实施:项目法人制度明确了项目法人责任,有利于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法人制度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06d0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2.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项目法人管理制度一、概述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公司内项目管理的运作,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二、目的1. 规范项目管理行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2.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运营成本。
3. 保护公司利益,减少项目风险。
4.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三、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内容1. 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管理和实施,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合理安排项目资源,并有效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及时向公司领导层报告项目进度、风险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项目团队的管理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需要组建符合要求的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工作目标。
鼓励团队协作,有效沟通,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及时了解团队工作进展,协调团队工作。
3. 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经理应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及时应对风险事件。
建立风险管理预案,规避潜在风险,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4. 项目绩效评估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项目实施进度和效果。
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奖惩措施。
5. 项目经验总结与持续优化定期总结项目经验,归档项目文件,为未来项目提供借鉴。
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持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四、监督和执行1. 公司领导层应加强对项目管理制度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全体项目管理人员遵守制度规定。
2. 项目经理应负责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领导。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项目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2. 制度内容如有修改,应提前通知全体项目管理人员,并获得公司领导层的批准。
以上是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学习和执行,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稳健发展。
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4d6a5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3.png)
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条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项目高效、安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
第四条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履行职责,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组织架构第五条项目法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经理办公室等机构。
第六条项目管理委员会由法人单位领导主持,成员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审计员等相关人员。
第七条项目经理办公室负责协调项目管理工作,落实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决策。
第三章项目立项管理第八条项目立项应提交项目计划书和预算,经法人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项目计划书应详细阐明项目的目标、范围、工期、成本等内容。
第十条项目预算应包括各项支出的预算金额,必须经过认真核算和审核。
第四章项目实施管理第十一条项目实施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
第十二条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启动、编制详细施工方案等,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第十三条实施阶段应根据施工计划和监管要求,监督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
第五章项目经费管理第十四条项目经费应按照预算和实际支出进行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
第十五条项目经费使用应按照预算制定支出计划,确保资金使用有序。
第六章项目质量管理第十六条项目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设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七条项目应定期进行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七章项目安全管理第十八条项目管理人员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项目施工安全。
第十九条项目施工现场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培训。
第八章项目验收管理第二十条项目竣工验收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十一条验收合格的项目应提交相关文件,完成项目移交手续。
第九章项目成果评估第二十二条项目竣工后应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二十三条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到项目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2023范文免修改)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2023范文免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f1d09b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a.png)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是对项目执行机构和项目经理的权责进行明确和规范,旨在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维护项目相关方的利益。
二、目的和范围项目法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明确项目执行机构和项目经理的权责,规范项目执行过程,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该制度适用于项目执行阶段的所有阶段和所有参与人员。
三、项目法人的职责项目法人是项目执行机构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其主要职责包括:1. 负责制定项目执行计划和项目管理策略;2. 组织和协调项目相关方,确保项目进展顺利;3. 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和项目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控;4. 监督项目执行过程,保障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完成;5. 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和纠纷,确保项目相关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四、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经理是项目法人直接下属,其主要职责包括:1. 根据项目执行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和任务,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2. 组织和协调项目团队,推动项目进展,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3. 定期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向项目法人汇报项目的风险和问题;4. 与项目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和纠纷;5. 根据项目合同要求,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进行。
五、权责划分和落实项目法人和项目经理的权责划分应在项目启动阶段确定并落实。
具体落实方式包括:1. 项目法人与项目经理签署权责划分协议,明确各自的权责;2. 项目法人对项目经理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履行职责的情况;3. 项目经理应向项目法人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风险情况;4. 如有必要,项目法人可以对项目经理进行调整和更替。
六、违规处理和纠纷解决如果项目法人或项目经理违反项目法人管理制度,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职、开除等。
如发生项目执行中的纠纷,双方应先进行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协议,将由公司相关部门介入进行调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项目法人建设管理行为,强化项目法人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充分发挥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效益” 控制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及县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枣强县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全县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程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责。
第四条项目法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依法依规组织工程建设。
第五条在我县境内从事大中型及重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自项目法人组建到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各项建设管理活动应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其他小型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可参照执行。
第六条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要求、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建设管理行为的监督管理,实施对项目法人的备案、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
县水利厅负责县级以上审批的工程项目的项目法人监督管理;各市水利局负责其他工程的项目法人监督管理。
第二章项目法人组建及资格条件第七条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按照批准的整体建设项目确定工程建设项目责任主体,组建或明确项目法人。
其中,跨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县水利厅直属项目以及总投资在 2 亿元以上的地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由县人民政府或县水利厅负责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定代表人。
其他地方项目由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并按照项目管理权限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提倡“一县一法人”专职项目法人集中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县可组建常设的项目法人,办理法人登记手续,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承担本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职责。
第八条项目法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法定代表人原则上应为专职人员,法定代表人兼职的,必须配备副职,专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法定代表人、专职副职应熟悉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水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兼任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法人代表。
2、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工程类高级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独立处理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3、人员结构合理,应包括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质量、经济、财务、合同、档案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一般不少于总人数的5 0%。
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应在工程现场进行管理。
4、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上岗前需经过培训。
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经培训且取得县水利厅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5、有适应工程建设需要,专门负责工程建设、财务、质量、安全和迁占移民、档案管理等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建立完善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廉政建设等规章制度。
6、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法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保持相对稳定。
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进行调整,应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三章项目法人职责第九条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对项目主管部门负责。
工程建设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支付、截留和挪用。
第十条项目法人需严格按照建设程序依法组织工程建设,严格实行“四制”管理,严格执行行业标准。
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并积极配合做好有关部门审计、稽察、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在前期工作阶段职责:1、通过招标择优选择勘察设计单位;2、组织编制初步设计报告;3、对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审核把关;4、协助主管部门完成前期工作的报批工作。
第十三条施工准备阶段职责:(一)在招标阶段职责:1、按照国家和县有关规定规范水利建设项目进入统一规范的市级以上公共资源市场进行交易,其中由国家和县负责审批且项目总投资在2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需进入县级市场进行交易;2、确定招标代理机构。
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并在县水利厅进行诚信备案信誉良好的招标代理机构。
3、及时提交招标报告。
招标前,按规定及时递交招标报告,内容包括招标具备的条件、招标形式、代理机构的选择、标段划分、资质要求、公告发布、评标办法、时间安排等。
4、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指派代表与在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评标专家库中抽取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
5、确定中标单位。
按照规定程序公示后,确定中标单位。
公示内容应包括中标价格及投标承诺主要管理人员。
6、提交总结报告。
按照规定的权限、时间和要求,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标投标书面总结报告。
7、按规定与各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其他职责:1、组织施工图设计(实施方案)的申报与审查;2、办理质量监督、开工前审计等报批手续;3、组织做好征地、拆迁和移民工作;4、组织做好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场地平整“四通一平”工作;5、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年度建设资金;6、及时组织设计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7、做好与群众、相关部门、政府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建设实施阶段主要职责:1、及时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2、严格按照《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规定》,加强工程施工分包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主要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不得进行分包;3、严格设计变更报批程序。
按照水利部和县水利厅关于设计变更的有关规定,做好重大设计变更的报批和一般设计变更的审核工作;4、组织并负责在建工程的安全生产及安全度汛;5、严格按照概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工程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支付工程款;6、设置负责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机构及人员职责,对质量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自觉接受政府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7、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经常性检查,督促监理单位定期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议,通报工程进展情况、质量安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8、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合同完工验收,验收质量结论和相关资料及时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或核备。
第十五条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阶段主要职责:1、组织验收资料的制备工作;2、协助做好各项专项验收;3、工程档案资料整理规范;4、组织编制竣工财务决算;5、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6、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并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第四章项目法人管理责任第十六条项目法人对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参建单位的建设行为依法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为强化对参建单位的管理,项目法人在组织工程建设中需严格执行四项制度。
1、执业证书暂存保管制度。
在施工、监理单位进场时,项目法人必须查验主要管理人员是否与投标承诺和合同的要求相一致,主要人员应挂牌持证上岗;主体工程建设期间,对项目负责人(建造师)和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证书实行“暂存保管”制度。
中标单位主要人员原则上不得更换,若因退休、调离等特殊情况需要更换的,须提出书面申请,项目法人审查同意后及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2、考勤制度。
对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考勤,确保人员到岗到位;3、签字签章制度。
监督施工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注册建造师施工管理签章文件(试行)》(建市监函〔2008〕 49 号)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 SL288— 2003)》要求,认真执行项目负责人(建造师)、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签字签章制度;4、公示制度。
项目基本情况及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主要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照片及基本信息要在工地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七条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主要任务为:1、对项目法人的组建情况进行审核备案;2、对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3、组织开展项目法人岗位培训,颁发资格证书;4、负责考核项目法人;第十八条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工程进行稽察、督察和专项检查,并督促落实整改。
第十九条对质量与安全事故和发现的重大问题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第二十条建立项目法人考核制度,实行奖励惩戒机制。
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项目法人进行考核。
第二十一条考核工作由年度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1、年度考核由县水利厅每年安排部署集中开展,或结合专项检查、稽察一并开展。
原则上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的,项目法人参加当年考核;项目下半年开工的,参加次年考核;2、过程评价以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稽察、审计情况为主。
第二十二条项目法人主要考核内容:1、执行建设程序情况;2、执行“四制”管理情况;3、招标工作开展情况;4、合同签订及合同管理情况;5、资金使用管理情况;6、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情况;7、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第三方检测单位评价和政府监督相结合“五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情况;8、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建立和执行情况;9、对参建单位的管理情况;10、安全生产标准化与文明工地建设情况;11、信息与档案管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项目法人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考核实行量化赋分制(量化评分标准见附表)第二十四条考核组织程序:县水利厅负责监督管理的项目法人,首先由项目法人按本办法规定和量化评分表要求进行自评,并形成书面报告后报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各市结合过程评价情况逐个项目进行考核,形成初审意见报县水利厅,县水利厅对各市初审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根据需要进行随机抽查,并确定考核结果。
各市水利局负责监管的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自评后报市水利局进行考核。
第二十五条考核等次标准(一)优秀1、量化考核评分在90 分以上;2、无质量与安全事故;3、无违法违规事件;4、按期完成建设任务;5、地方配套资金到位;6、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等级。
(二)合格1、量化考核评分在75 分以上;2、无质量与安全事故;3、无违法违规事件。
4、按期完成建设任务;5、地方配套资金基本到位;6、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以上等级。
(三)不合格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定为不合格等次。
1、量化考核评分在75 分以下;2、存在较大以上质量与安全事故;3、存在违法违规事件;4、未按期完成建设任务;5、工程质量较差。
第二十六条对考核优秀的项目法人按照考核权限由县市主管部门进行通报表扬。
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的项目法人,可推荐其参加全县建设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
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法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建议取消其法人代表资格。
对管理混乱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的,三年内不得再担任项目法人代表。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枣强县水利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