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简单研究
ABS、REITs与PPP研究
ABS、REITs与PPP研究
一、资产证券化
举例简单通俗地了解一下资产证券化:
•
A:在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
•
B:上述资产的原始所有者
•
•
C:枢纽(受托机构)SPV
•
•
D:投资者
•
过程:
•
B把A转移给C,C以证券的方式销售给D。
•
•
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现金;D在购买以后可能会获得投资回报;C获得了能产生可见现金流的优质资产。
•
•
投资者D之所以可能获得收益,是因为A不是垃圾,而是被认定为在将来的日子里能够稳妥地变成钱的好东西。
•
•
SPV是个中枢,主要是负责持有A并实现A与破产等麻烦隔离开来,并为投资者的利益说话做事。
•
•
SPV进行资产组合,不同的A在信用评级或增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组合、调整,目的是吸引投资者,为发行证券。
•
点评:一切有稳定现金流的可特定化资产都可以证券化。
如果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把供应链金融证券化了吧
如果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把PPP证券化了吧
如果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把信用卡债权证券化了吧
如果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把物业租金证券化了吧
如果有稳定的现金流,就把高速公路收费权证券化了吧......
二、REITs
三、PPP。
资产证券化(ABS)简单介绍
资产证券化(ABS)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升级,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证券的过程。
这些资产都具有质量和信用可被准确评估、有担保、能产生可预见的现金流等必备特征。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优点突出的新兴工具,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被争论得较多的是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的选择,即应该从哪一类资产开始进行证券化。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该以基础设施收费项目证券化为切入点。
一、证券化的标的资产的四大要求要讨论从哪一类资产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首先要明确进行证券化的资产的要求。
从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看,通常对证券化的标的资产有四个基本要求:1.该类资产必须有一定的存量规模,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相似条件的资产组群,才能有效构建资产池进行信用担保和信用升级。
2.必须有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
当ABS的现金流出为既定时,若其现金流入不稳定甚至“断流”,那么ABS的发行人或担保机构就不可避免地面临支付风险甚至支付危机。
3.资产必须具有可重组性。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要求组合中的各种资产的期限、风险、收益水平等基本相近。
4.资产的信用等级要十分明确,即必须有明确的担保支持。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还不能成为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目前占据主流观点和实践得最多的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不可否认,住房抵押贷款由于其收益流稳定、风险相对较小、发展潜力大等一些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优势,但它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的改善还需要一定时间,将之作为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为时过早。
(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存量规模限制了进行证券化的可能性一类资产要进行证券化,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该项资产要有一定的规模。
而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虽然在迅速发展中,但是目前市场仍然较为狭小。
在我国,截止2000年末,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3212亿元人民币,仅占当年各项贷款余额的3.23%,其差距可见一斑。
资产证券化中的评估方法探究
资产证券化中的评估方法探究一、引言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帮助机构化投资者规避风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同时也为资产端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然而,由于资产证券化涉及到众多的标的资产,且这些资产的不同属性和特性可能会对证券的发行和定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估标的资产的价值,成为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资产证券化中的评估方法探究角度出发,对当前业界对于标的资产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思考。
二、常见的评估方法1.现金流分析法现金流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资产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估标的资产未来的现金流及其价值,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具体而言,现金流分析法利用投资回报时间、净现值等指标,通过模拟未来现金流的情况,来评估标的资产的真实价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标的资产的价值,但是它需要对标的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进行研究,消耗的时间较长,且对于复杂的标的资产,可能无法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分析。
2.市场对比法市场对比法是一种直接将标的资产与市场上已有的类似资产进行比较的评估方法。
根据市场上已有的同类型资产的成交价格,来确定标的资产的价值。
该方法快速简便,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如无法全面反映标的资产的真实价值等。
3.资本化收益法资本化收益法是一种基于当前的收益水平而做出标的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预测未来的利润水平,然后根据近期市场的资本化利率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计算标的资产的价值,但是也存在对未来利润的不确定性的局限性。
三、创新的评估方法既然现有的评估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缺陷,那么有必要对评估方法进一步加以探索。
下面,笔者对一些创新型的评估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人工智能评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评估机构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评估标的资产。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国有企业的资产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证券,以便于投资
者进行购买和购买后的交易。
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可以使投资者
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
过去,国有企业融资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
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证券化的方式越来越
受到关注。
其主要优势包括: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拓宽融资渠道等。
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发行对象一般是机构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一般会关注证券
化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及那些重要的信息,例如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管理方案、交易市
场安排、净值核算规则等。
在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例如,在证券化产品
设计与发行过程中,需要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进行。
此外,还需要遵守会计准则和
税收规定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最后,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预期。
例如,在投资者眼中,证券化产品是一个与市场流动性和安全性相关的投资工具。
因此,证券化产品的设计和发
行需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趋势。
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研究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及 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
强化透明度和公信力。
鼓励市场主体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信息,加强与投 资者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互信。
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
01 设立投资者权益保护机构,为投资者提供法律、 调解和援助等服务。
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风险
总结词
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投资者在证 券违约时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从而造成损失 。
详细描述
在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投资者保 护机制至关重要。如果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 善,当证券违约时,投资者可能无法得到及 时、有效的赔偿,从而导致损失。这将对投 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
总结词
信息披露不透明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证券的风 险和收益特征了解不足,从而做出错误的投 资决策。
详细描述
在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息披露 至关重要。如果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可 能无法全面了解证券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从 而无法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这可能导致投 资者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或错失投资机会。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总结词
REITs是一种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购买、经营和管理房地产的金融工具,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与房地产相关的投 资收益。
详细描述
REITs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购买和管理房地产,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和公寓等。REITs的收益主要来源 于租金收入和房地产增值,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资产增值机会。
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 化研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CONTENTS
• 资产证券化概述 • 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作用 • 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 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挑战 • 房地产市场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与展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摘要】资产证券化会计是一个重要的会计领域,不仅在金融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历史发展、基本原理、相关规定以及各国制度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挑战与展望、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揭示了资产证券化会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会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资产证券化会计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概念、历史发展、基本原理、相关规定、国际比较、挑战、展望、理论与实践、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包括如何准确反映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特殊性质、如何规范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1. 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探讨资产证券化与传统金融活动之间的差异和联系;2. 调查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情况,探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趋势;3. 探讨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定,分析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4. 比较各国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的异同,总结经验和借鉴,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特定的资产(如房地产、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进行转让和融资的过程。
这种金融工具允许资产持有者将其资产转化为证券,从而获得现金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投资选择。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通过资产证券化,原本较为复杂和不易流动的资产得以标准化和分散化,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风险。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呈现出较为持续的增长态势,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资产证券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
首先,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证券化产品开发仍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多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为主。
相对于国际市场上更加多样化的证券化产品,我国银行业在证券化产品创新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二,市场规模较小。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和监管力度较大,而且投资者对于这类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有限。
第三,缺乏专业机构和技术支持。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机构和技术支持,包括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缺乏相关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的支持。
面对以上现状,我国银行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改善和提升。
第一,完善监管政策和制度。
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和监管,同时减少监管层级,提高审批效率。
此外,应加强对证券化产品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第二,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是我国银行面临的一大问题,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减轻银行的资本压力,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政府可以建立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专门机构,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政策,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第三,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持。
鼓励银行业培养和引进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人才,提高银行机构的专业能力。
同时,加强对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支持,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第四,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政府和银行业应加大对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可以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发布政策文件等方式,把银行资产证券化作为重点推进的金融创新业务。
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
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并通过发行这些证券来获取资金的过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创新工具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末期。
当时,由于银行业监管的松散以及高通胀率等因素,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是1970年成立的第一家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Fannie Mae)。
房地美的成立标志着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
它通过将抵押贷款打包成可交易的证券,发行给投资者,并以此方式获得了资金。
这一模式的成功,迅速引发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效仿。
美国成立了更多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如房屋贷款公司(Freddie Mac)等。
同时,其他领域的资产,如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也纷纷进行了证券化。
二、影响因素1. 法律与监管环境:美国的法律体系和监管环境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机构监管确保了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的透明度。
2. 投资者需求:由于投资者对不同风险和回报的需求差异,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同时,发行这些证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流动性。
3. 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能够将不同种类的资产进行组合,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这种创新也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4. 技术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处理和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风险。
三、未来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在美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继续增强,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大的发展。
首先,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政府和监管机构将会持续加强对这一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为资产证券化创造更多的机会。
资产证券化原理、功能及模式研究
资 产 证 券 化 原 理 、 能及 模 式 研 究 功
。
摘要
赵胜来
陈 俊 芳
研 究 了资产证 券化 的核 心 原理 和基 本原 理 , 分析 了资产证 券 化 的具体 功 能 , 其参 与方 和运作 程 及
序 , 此基 础上 , 出了如 何确 立 资产证 券 化 的可行 模 式 , 在 提 以促进 中 国金 融 结构 的调整 和优 化 。
有 某 种 可 预 测 现 金 收 入 属 性 的 资 产 或 资 产 组 合
( 础 资 产 ) 出售 给 特定 的发 行 人 , 者 将 该 基 础 基 , 或 资 产 信 托 给特 定 的受 托 人 , 过 创 立 一 种 以 该 基 通
步 分 析 , 资 产证 券 化 核 心 原 理 的 深入 。 是 资 产 重 组 原 理 的核 心 思 想 是 通 过 资 产 的重 新
中 , 何 通 过 基 础 资 产 的 风 险 和 其 他 资 产 ( 要 是 如 主
所 产 生 的现 金 流 为 支 持 的 。可 预 期 的现 金 流 是 资
产 证 券 化 的基 础 。换 句 话 说 , 产 证 券 化 所 “证 资 券 化 ”的 不 是 资 产 本 身 , 是 资 产 所 产 生 的 现 金 而
流 。
基 础 资 产 原 始 所 有 人 的 其 他 资 产 ) 险 的 隔离 , 风 提 高 资 本 运 营 的效 率 , 而 给 资 产 证 券 化 各 参 与 方 从 带 来 收 益 。风 险 隔离 主要 以 “ 实 销 售 ” “ 托 ” 真 或 信
原 理 着 重 从 资 产 风 险 的 角 度 来 进 一 步 分 析 现 金
流 , 关 于 资产 风 险 重新 分 割 和 重组 的原 理 ; 用 是 信 增 级 原 理 则 是 从 信 用 的 角 度 来 考 察 现 金 流 , 如 即 何 通 过 各 种 信 用 增 级 方 式 , 保 证 和 提 高 整 个 证 来
资产证券化通俗理解
资产证券化的通俗理解
【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种或多种资产进行整合,发行证券以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把资产(如房产、汽车、信托、贷款等)进行打包,然后将这些打包后的资产通过发行证券(如债券、股票、基金等)的方式转让给投资者,以获取所需资金。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将传统的单一、分散的资产,经过打包和结构化,形成符合投资人需求的证券产品,以便更好地满足投资人的需要。
在资产证券化中,汇集资产的过程称为资产打包;将这些资产通过改造和设计形成的证券称为证券化产品,以供投资者选择购买。
投资者在购买证券化产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风格、不同收益、不同风险级别的产品,将所投资的资本转化为预期的投资收益。
简而言之,资产证券化是通过将资产进行打包和转化为证券的方式以获取融资,同时,通过将证券化产品供给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多
元化的投资选择,从而实现各方的共赢。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增级方式研究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增级方式研究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价值。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增级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用于增加证券的信用质量。
信用增级是指通过引入额外的信用支持和保护措施,提高证券的信用质量,从而增加投资者对证券的信心和需求。
信用增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进行研究。
担保是一种常见的信用增级方式。
担保是指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引入一个第三方机构作为担保方,为证券提供担保。
担保方可以是一个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
担保方会对证券进行评级,并对资产进行追踪和监督,以确保证券的安全性和偿付能力。
担保可以提高证券的信用评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降低证券的融资成本。
信用保险也是一种常见的信用增级方式。
信用保险是指发行人购买一份信用保险合约,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以获得对证券的违约风险的保障。
如果证券出现违约情况,保险公司将根据合约约定进行赔偿。
信用保险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额外的信用保障,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证券的信用评级。
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其他一些信用增级方式,比如结构改良、实物抵押等。
不同信用增级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和市场条件,发行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投资者需求,选择合适的信用增级方式。
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引入额外的信用支持和保护措施,可以提高证券的信用质量,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和需求。
担保、超额保证金、信用保险等都是常见的信用增级方式,发行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信用增级对于提高资产证券化的效果和市场参与度有着重要作用。
资产证券化方式及路径研究
资产证券化方式及路径研究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特定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募集资金的
方式。
资产证券化可以有多种方式和路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1. 资产选择:选择适合证券化的资产,通常是具有稳定现金流和可量化的资产,比如
房地产租赁收入、信贷债券等。
2. 资产封包:根据资产的特点和现金流规律,进行封包,即将多个相似或相关的资产
进行汇集,形成一个资产池。
3. 资产评估:对资产池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和风险,以确定证券化的规模和结构。
4. 证券化结构设计:根据资产的特点和投资者需求,设计适合的证券化结构,包括发
行的证券种类、还本付息方式等。
5. 发行和募集资金:根据证券化结构,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
6. 证券流通和交易:资产支持证券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流通和交易,投资者可以通过证
券交易所进行买卖。
7. 还本付息:资产支持证券按照约定的还本付息方式进行还款,通常是通过资产池的
现金流进行偿还。
8. 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包括资产质量管理、流动性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化的稳定性。
总之,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和路径主要包括资产选择、资产封包、资产评估、证券化结构设计、发行和募集资金、证券流通和交易、还本付息和风险管理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资产的特点、市场需求以及投资者的需求,以确保证券化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及问题研究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及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各类资产转变为可以流通的证券,以便投资者进行交易。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资产证券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证券化标准不统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透明度不足等。
加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深入探讨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展望未来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及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对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总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全面掌握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提高国家整体金融竞争力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对于解决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研究
资产 证 券化 是 将 资产 原 始权 益 人或 发起 人 ( 卖
方 ) 流 通 的存 量 资产 或可 预 见 的 未来 现金 流 量 , 不 构 造 和转变 为 在 资本 市场 上 可 销售 和 流 通 的金 融产 品 的过 程 。基 本 方法 是 :资产 的原 始权 益 人 或发 起 人 将 存 量 资产 包 装后 转 让 给一 个受托 人 控制 的特设 载 体 (p ca P roeV hce 简称 S V) 受 托人 通 S e i - up s e il, l P , 过 资 本 市 场 向投 资 者 发 行 资 产 担 保 证 券 ( se — A st B c e e uie. 称 A S 获取 资 金 , 以购买 所 ak dS c r i 简 ts B ) 用 受 让 资产 , 发起 人得 到进 一 步发 展 业 务所 需 的 资金 ; 受 托人 拥 有 的受 让 资产 所 产 生的 现金 流 量 用 于支付 投 资 者 回报 。 资产 证 券化 的具体 步 骤 为 : 1 .证 券化 资 产 的剥 离 和重 组 。 证 券化 资 产应 可 该 是 那些 缺 乏 流动 性 ,但在 可 预见 未 来 能 够产 生 稳 定 现 金 流量 的 企业 存 量 资产 , 应 收账 款 、 业银 行 如 商
5 .特设 机 构 在经 过 信用 评 级后 , 以所 受 让 的资
产 为 支撑 , 资本 市场 上发 行 证 券 , 在 筹集 资 金 。 6 .特 设 机 构 用 发 行 证 券 取 得 的 收 入 向发 起 人 支付 价款 。 7 .实 施 资产 管 理 , 立投 资者应 收 积 累金 。在 建
维普资讯
含 鬲 教 学 与 研 宓 舌
20 年第 3 总第 8 期) 02 期(
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述评
随着资产证券化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风险报 酬 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这两种方法所存在 的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益显 现 出来。 后续涉人法采用部分销售 的概念 , 在解决资产证 券化的 会计确认和计量 问题上优于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 法。需 要特别指 出的是 , 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 , 不同方式 的后 续 涉人往往有着不 同的性质。 在后续涉人法下 , 不区分后续涉
、
资 产 证 券化 的会 计 确 认 问 题 研 究
1 国外 资 产 证 券 化 的会 计确 认 问题 研 究 。 .
() 1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 。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 认问题 的核心就是 , 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作 为销售处理( 即 在资产负债表 中终止确认证 券化资产 ,从而达到改 变发起人
了这一方法。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对于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 作为销售处理还是作为表外融 资 处 理 ( 即属于终止确认 )主 , 要取决于转让者是否放弃了对该 资产 的控制权 ,而不是取决 于交易形式 。 而且 , 金融合成分析法还将金融资产与负债分割
成不 同的组成部分 ,它将 已确认的金融资产 的再确认和终止
认 。20  ̄9 F S 又颁布了《 4 号财务会计准则——金融 0 0 月,A B 第1o 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偿还会计》F S4 )取代了F S 2。 ( A 10 , A 15
但 是 ,A 10 进行 相关 的会计 确 认时仍 沿用 F S 2 的方 F S4在 A 15 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A C) 19 年颁布的《 IS 于 98 国际会计 准则第3 号——金融工具 : 认和计量 》I S 9 也 充分运用 9 确 ( 3) A
适合我 国国情的会计 确认模式 。
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分析与研究
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行业不仅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各地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变化,酒店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资金压力、经营风险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和资产管理方式。
借助资产证券化,酒店企业可以将自己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发行给投资者,从而融资和转移风险。
通过资产证券化,酒店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资产和负债,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财务效益。
对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当前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可以为未来酒店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模式、风险控制策略和实践案例。
通过对酒店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旨在为我国酒店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支持方式,促进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制定依据,以推动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健康发展。
最终目的是为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推动我国酒店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进一步壮大和壮实。
1.3 研究意义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践分析与研究引言砠背景介绍砠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酒店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资产证券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的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通过对酒店资产证券化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意义还表现在对我国酒店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的探讨,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应对策略建议。
本研究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相关学者提供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资产证券化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创新产品频出,基础资产范围不断扩大、交易结构不断完善,证券化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
重要创新亮点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中加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尝试、车贷证券化循环购买结构的创新、首单信托型ABN的成功发行、REITs在交易所市场的推出等等。
白皮书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为依托,从不同角度对2023年度重磅创新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以下是从中提炼的创新产品简要概览。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在银行也不良连续“双升”,各机构具有寻求创新性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与方式的迫切需求的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牵头各部委,出台重要文献,部署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工作。
与2023-2023年重要以国有资产公司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格局不同,本次拟定试点范围仅在大型商业银行中,总额度500亿元。
2023年4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及其配套的表格体系,为进一步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高效、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重启不良资产化后,我国信贷ABS市场累计发行1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156.10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信贷不良资产510.22亿元;其中,成功发行7单对公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9.82亿元,累计处置银行对公类信贷不良资产301.53亿元;7单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6.28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个贷类信贷不良资产208.69亿元,占总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金额的40.90%。
重启初期,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不断。
自首单信用卡类不良产品和萃2023-1问世以来,小微类、房贷类、个人抵押类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相继问世,具体涉及:信用卡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3单,分别为和萃2023-1、工元2023-2、建鑫2023-3;小微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单,分别为和萃2023-2、和萃2023-4;住房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1单,分别为建鑫2023-2;个人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1单,工元2023-3。
202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资产证券化概述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的创新工具,其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通过特定结构安排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还有助于分散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逐渐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融资方式。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迅猛。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形式。
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涉及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转让。
企业资产证券化则主要涉及非金融机构的资产转让,如企业应收账款、租赁资产等。
不良资产证券化则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等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尝试通过资产证券化来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投资者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识和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
然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参与者数量有限;市场结构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监管套利和监管空白等。
三、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一)市场规模与市场参与者有限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参与者数量有限。
这主要是由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认知度不足,很多潜在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缺乏了解和信任。
此外,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也限制了市场参与者的数量。
(二)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结构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
一方面,市场中的产品类型和发行机构相对单一,主要以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主;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大型金融机构和少数专业投资者之间,普通投资者参与度较低。
资产证券化定价研究
资产支持证券
美国市场的资产支持证券是一种以非抵押贷款和租赁资产为基础的证券,通过打包、分级、信用增级等手段,将风险分散并降低,从而吸引投资者。
抵押贷款证券
欧洲市场的抵押贷款证券类似于美国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证券,但欧洲市场更注重对风险的分散和降低。因此,欧洲市场的抵押贷款证券通常会采用更加复杂的打包和分级手段,以吸引投资者。
总结词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导致证券化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
总结词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市场因素的波动。这些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证券化资产的价值和回报率。为了降低市场风险,需要对市场走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利率对冲、汇率对冲等。
缺点
模型原理
期权调整利差模型
模型参数
优点
缺点
03
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VS
信用风险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风险之一,它指的是资产发起人可能违约或无法按时支付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资产发起人的信用状况。如果资产发起人出现违约行为,将直接影响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从而影响证券的定价和回报率。因此,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对资产发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在过去几十年中,资产证券化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和市场的波动,但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趋势。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通过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分级和信用增级,可以创造出不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证券,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这些证券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和流通,从而实现了资产的流动性和风险的分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课程报告资产证券化简单研究班级:XXX学号:XXXX姓名:XXX2017年5月26日摘要资产证券化是一项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工具,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被认为是近4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之一。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和问题,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概念讲起,重点讲述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对法律监管方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简单研究,旨在弄清楚国内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以及希望能为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法律监管国内现状目录一、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2)1.产生背景 (2)1.1 发展历程 (2)1.1.1国外发展历程 (2)1.1.2中国的发展历程 (3)二、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运行机理 (5)1.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5)2.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5)3.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 (6)3.1信贷资产证券化 (6)3.2券商资产证券化 (7)3.3资产支持票据 (8)三、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与思考 (9)1.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与问题 (9)1.1资产证券化的结构相对简单 (9)1.2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银行互持现象严重 (10)1.3证券化处于试点阶段,政府干预过大 (10)1.4商业银行缺乏积极性 (10)1.5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不配套 (11)2.对现有发展问题的思考 (11)四、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监管思考 (12)1.现行资产证券化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12)2.对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的思考 (13)2.1对资产证券化过程加大监督力度 (13)2.2加强对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的监督 (13)2.3建立资产证券化滥用的追责机制 (14)五、总结 (14)参考文献 (15)一、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1.产生背景资产证券化是发源于美国的一项金融创新,最初目的是为了推动和支持美国政府的住房制度改革,是“大萧条”后美国公共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时间跨度来看,这项创举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间。
由于其具有提高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以及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的特殊功效,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和提高金融资产效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继采用并发展了这项金融创新技术。
目前,可供证券化的资产已覆盖企业应收款、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消费品分期付款等多种具有未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资产证券化己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潮流。
1.1 发展历程1.1.1国外发展历程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目前大家公认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源阶段,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至60年代末期。
该阶段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并无太大进展,但是住房抵押贷款从中短期气球型贷款向标准化长期贷款的转型和二级市场的成立与发展为MB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阶段,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
该阶段是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孕育成长时期,作为典型代表的MBS逐步完善并初具市场规模,同时新型的MBS创新品种陆续出现。
成熟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该阶段资产证券化也得到普遍认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和发展。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最为迅速,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最发达。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出现第一支住房按揭支持证券开始,到今天证券化资产己遍及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款、高速公路收费等广泛领域。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
直到2006年年末,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达8.6万易美元,约占美国债券市场全部余额的31%,为市场第一大产品,对美国经济和金融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但大家也认为2008年的次贷危机罪魁祸首就是资产证券化,可见这个金融工具是把双刃剑。
再看欧洲的资产证券化的的发展历程。
欧洲是除了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
尽管传统的“表内证券化”在欧洲许多国家的资产关联证券市场上存在了很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化直到年代中期才在欧洲出现,其标志是英国发行了欧洲第一笔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此后资产证券化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由于在金融体制和法律体系上与美国不同,而且欧洲各国之间均存在差异,因此欧洲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在各国之间并不均衡。
总体来看,英国由于在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上与美国相似,具有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比较优势,因此在欧洲证券化市场中规模最大、发展也最快。
而类似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由于其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传统上以间接融资为主,证券市场相对并不发达,在发展上稍显落后。
最近几年,以英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德国等国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为阶段标志,欧洲市场的资产证券化获得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年度新发行量从年的亿欧元左右,上升到年的亿欧元左右。
年前三个季度新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资产证券化在欧洲市场进入成熟运用和快速发展阶段。
尽管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和欧洲己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但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亚洲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基本上处于萌芽状态。
1997年7月,以泰株遭受对冲基金的狙击为开端,亚洲地区遭遇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在打碎了“东亚奇迹”神话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国际投资者对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预期,该地区的借款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融资形式。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却“因祸得福”,作为一项新兴的融资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为亚洲的借款人所青睐,从而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目前,资产证券化技术已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截至年末,整个亚洲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从1998年的70亿美元,上升到1200亿美元。
1.1.2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资产证券化探索较晚,还没有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这既与国际水平存在显著差距,也与中国巨大的资产证券化潜在市场规模不相协调。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资产证券化道路源于1992年海南省三亚地产的投资证券。
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以三亚单洲小区800亩土地为发行标的物,公开发行了2亿元的年期投资证券,此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尝试走出的第一步。
1996年8月,珠海为了支持珠海公路的建设,以本地车辆登记费和向非本地登记车辆收取的过路费所带来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持在国外发行了2亿美元债券,这是国内第一个全按照国际化标准运作的离岸资产证券化案例。
1997年7月央行颁布《特种金融债券托管回购办法》,规定由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特种金融债券,均需办理资产抵押手续,并委托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相关事项。
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不良资产支持债券的发行成为可能,此后出现了由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几笔大额不良资产证券化。
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住房贷款证券化试点单位,标志着资产证券化被政府认可。
(2)政策出台——2001年至2004年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正式通过,为资产证券化扫除了法律障碍。
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
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四条“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表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2004年12月15日,央行公布实施《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从而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流通扫清了障碍。
(3)破冰之年——2005年进入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道路有了新的发展,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分为两个部分展开,一个方向是银行系统展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另一个方面是证券系统展开的探索,即企业资产证券化。
从2005年初至2013年9月,中国累计发行175只资产证券化,总规模达到1348.5亿元,可是比例在存量只数与票面总额依然占市场的很小比例,发展道路依然是道阻且长。
二、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运行机理1.资产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指将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其他债权性资产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进行一系列组合、打包,使得该组资产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产生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用增级提高其信用质量或评级,最终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收益权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债券的技术和过程。
比较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担保债务凭(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s, CDO)和狭义的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
对于资产证券化不同学者有不同定义与理解,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般证券化的资产是指流动性较差,但在未来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有着“二级证券化”的思想。
笔者认为。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转嫁风险,分离风险,利用未来资金的来有利现在的一种金融手段。
2.资产证券化的分类3.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理根据以上部分的分类,接下来将以具体例子来具体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证券化三种资产证券化手段的运行流程和机理。
3.1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包括组建资产池、债券设计、发行和发行后管理等四个环节。
下面将以2013年工元一期信贷资产支持债券为例介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过程。
首先,工商银行(发起人)将来自全国15个分行,向29个借款人发放的63笔正常类贷款出售给中海信托(发行人)设立的特殊目的信托(SPT),此SPT 以上述贷款资产为基础组建资产池;第二,SPT根据上述信贷资产池的期限结构和现金流的特点,设计发行三只资产支持债券,并委托中信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前两只优先级债券进行评级;第三,SPT委托中信证券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为主承销商复杂债券的发行,债券发行后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最后,SPT委托建设银行进行资金管理,负责将资产池的收益通过登记托管机构支付给投资者。
具体流程如下图:3.2券商资产证券化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证券化是指由证券公司设立SPV,以计划管理人的身份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收益凭证,按照约定用受托资金购买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并将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券商转型资产证券化由证监会审批和管理,基础资产涵盖债权、收益权和不动产三种资产类型,是三种证券化业务中基础资产范围最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