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学案1

合集下载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案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案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

3.知道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4.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分析归纳导致朝代兴亡的主要原因,得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的历史结论。

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难点】1.重点:夏朝的建立,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自主学习】一、夏朝建立1.夏朝建立(1)建立:约年, 建立。

(2)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王朝。

2.“家天下”:禹的儿子继承父位, 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统治(1)措施: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

(2)统治中心: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南部一带。

4.考古发掘: 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出土的青铜酒器等文物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5.灭亡: 统治残暴,约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汤灭夏1.商朝建立:约年, 建立商朝都城在亳。

2.迁都: 迁都至 ,保持了相对稳定。

3.统治: 对外征伐,施用酷刑。

三、武王伐纣1.过程: 年, 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决战。

2.结果:周军占领商都, 朝灭亡。

建立周朝,定都 ,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

(2)依据: 远近和功劳大小。

(3)对象:宗亲和等。

(4)内容①诸侯权力:管理和人民的权力,建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在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②诸侯义务:向周王 ,并服从周王调兵。

(5)结果: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士。

(6)作用:保证周王朝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西周灭亡(1)背景: 年, 与民争利,引起“”,厉王逃亡。

到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2)标志: 年,西周王朝被族所灭。

3.东周建立: 年,周平王东迁 ,史称东周。

【当堂达标】1.(十堰中考)我国古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夏朝C.商朝D.西周2.(齐齐哈尔中考)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第4课大学之道学案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第4课大学之道学案

第4课大学之道(第1段)大学..(美好的德行),..(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根本原则),在明.(彰明)明德在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在止于至善..(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请概括段意:提出了大学的三条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第2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推究事物的原...(获得知识。

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致知在格物理)。

物格而后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概,..(平民百姓),壹是一律)皆以修身为本.(根本)。

请概括段意: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一、古今异义致知在格.物古义:推究。

今义:规格,格式。

二、一词多义1.本(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根本)(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3)若止印三二本.(书册的计量单位)2.诚(1)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使……诚实)(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帝感其诚.(真心,诚心)(4)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果真,如果)3.则(1)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连词,那么)(2)年十岁则.诵古文(连词,就,便)(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却)三、词类活用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使动用法:正,使……端正;诚,使……诚实) 3.在明.明德(使动用法,使……明显,彰明)四、文言句式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案《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案一、考点解读考点 1: 剖析生产和花费的关系生产决定花费⑴人们的花费不是由主观梦想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⑵生产决定花费的;生产决定花费的;生产决定花费的;生产为花费创建。

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计和发展的。

从必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花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 花费拉动经济增添 , 促使生产发展 .⑴花费是生产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停知足人民民众日趋增添的物质文化需求。

⑵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

⑶花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花费热门的出现,常常能一个家产的出现和成长。

⑷花费为生产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踊跃性。

考点 2: 理解鼎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⑴必需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计和发展的基础。

②鼎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趋增添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伍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一定。

③鼎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

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拥有重要意义 . 所以,必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摇动,坚持以为中心,全神贯注搞建设,全心全意牟取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鼎力发展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⑵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只有鼎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稳固社会主义制度成立起雄厚的,才能挣脱经济文化落伍状态,减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追上以致超出发达国家,充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才能不停增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⑶如何鼎力发展生产力?①一定坚持党基本路线不摇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神贯注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鼎力发展生产力,一定尊敬,尊敬,尊敬人材,尊敬,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第四课第一框题《青春的情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种类;懂得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

2.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把握情绪的多样性;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保持乐观心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情绪不同,结果不同【教学难点】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歌曲导入:(情境导入,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自然得体的感觉。

)听歌曲《今个真高兴》,学生谈听了这首歌之后的心情怎样?师:高兴,笑容满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我们的情绪。

(出示课题)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1、播放2016年里约奥运会“洪荒少女”傅园慧。

出示:情绪是丰富多样的。

(运用归纳法,结论在师生互动中得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下面古语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怒发冲冠闻风丧胆请某些学生回答情绪感受,针对回答情况,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指出: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2、展示你的风采:请在观察他人和自己的基础上,画出人在不同情绪下的各种表情。

3、词语接龙: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把全班分成四组,各代表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看哪一组写出的这类词语多,如:喜: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等。

4、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喜忧参半、悲喜交加等。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 学案1生产与经济制度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    学案1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1课时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包括生产决定消费的________,决定消费的________,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________。

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________;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____________。

3.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________作用的环节;________和________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________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再大也不能说是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理论依据。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1)从理论上看,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现实上看,是由社会主义的______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从意义上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____________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不断增强____________,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措施(1)要牢牢扭住____________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必经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________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____________不相适应的部分。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案 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案学习目标 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懂得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知道我国是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难点: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自主学习: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 (2) (3) 2.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 (2) (3) 3.我们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 展的根本基点。

合作探究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活动一】列举中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例:略。

说明现在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正变得更 加开放。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活动二】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p47 说明了什么? 答:略。

说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 作为自己发能导致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三点 P47-48) 【活动三】讨论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 答: 利大于弊。

因为:A、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 能导致落后。

B、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 己的发展步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C、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

2、坚持对外开放 【活动四】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经济: 进出口贸易;中国的纺织品、电器产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场;中国重新“入世”等。

高中政治必修1学案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高中政治必修1学案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s\do5(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4.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1.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我国进入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提示: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汉代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3、通过了解两汉文化的成就,认识两汉文化成就的原因及其特点。

【课程导学】[问题导学]1.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隐患?提示:郡国并行制。

隐患: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威胁皇权,造成了“七国之乱”。

2.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在今新疆巴州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敦煌汉简中,有大量关于自都护府设立到西汉末年西域各族官员前往长安的记录。

试解读从中所得到的信息。

提示:西域都护府是中央管理西域的机构,实现了对西域的直接管理,说明西域已经纳入汉朝版图。

3.东汉时,豪门大族不但经济实力强大,而且往往通过“举孝廉”等方式推荐亲属做官。

试指出并说明“推荐亲属做官”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提示:“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豪门大族通过“举孝廉”等方式推荐亲属做官,说明豪强地主享有特权。

4.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提示:由大赋到小赋的转变,受当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是时代变化的结果。

5.《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

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

试说明这一叙史方式的时代意义。

提示:《史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专设民族列传,说明司马迁重视各少数民族历史,并将其列为黄帝后代,这一思想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6.1957年陕西出土的“灞桥纸”、1986年甘肃天水附近放马滩古墓中出土的纸地图,它们均发掘于西汉古墓和遗址。

据此可得到的基本认知是什么?提示:西汉已出现书写用纸。

初中语文古诗第四课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第四课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第四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岳》、《春望》、《月夜忆舍弟》和《泊船瓜洲》。

(2)理解每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领略诗中的自然美、人情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四首古诗。

(2)理解每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巩固旧知识。

(2)简介本节课要学习的四首古诗及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四首古诗,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2)结合诗下注释,解释诗中遇到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中的意境,领略自然美、人情美。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6. 作业布置(1)正确书写四首古诗,提高书写能力。

(2)熟读并背诵四首古诗,提高朗读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编写潍坊八中徐桂臻【课程标准】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1.借助于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

2.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3.通过与《南京条约》比较,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知识链接】回顾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危害?【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网络图,并记下发现的问题)①时间:②地点:③签约双方及代表:④主要内容:⑤影响:二、深挖教材,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 分析原因,认清实质材料一:日本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有的装扮成旅行家,有的装扮成商人,重点调查中国的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要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

日本为发动军事侵略战争绘制的军用地图,把中国的村庄、道路、桥梁,甚至水井、土丘等,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趁机大量出兵朝鲜,侵略矛头直指中国。

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半岛海面偷袭清军《马关条约》①爆发原因②起止时间:③著名战役:④日本的暴行:⑤战争结果:通过材料,你能分析出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吗?2. “生”“死”辩论,感悟英雄情怀(1)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已经被击沉,邓世昌完全有生还的机会,但是他选择了与战舰共存亡,你觉得他死得值得吗?如果你是邓世昌,你会选择“生”还是选择“死”,为什么?(2)像邓世昌一样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请写出下列“他”分别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情怀?“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他”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新疆——;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材料一: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臵船械,愈出愈精。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和朋友在一起课前预习一、填空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①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我的朋友圈随着②的增长,我们的交往发生了变化和朋友在一起对③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友谊的力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朋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④的朋友二、简答1.你最亲近的朋友是谁?请从其姓名、性格、特长、对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2.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发生了哪些变化?3.正直的朋友和友谊对我们有什么作用?课堂练习一、选择▲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1.七年级的小明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但他从小性格内向,不与人交往。

因此,上学、放学时他都独来独往,几乎没有朋友。

为了劝导小明,你最想和他说的一句话是【】A.在学习上继续努力,你会拥有很好的前途B.伙伴、同学、朋友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部分C.中学阶段要多交一些朋友,而学习是次要的D.开放自我,积极交往,与所有的人交朋友2.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刘某、李某,在好朋友赵某的影响下,每天早晨准时起床锻炼身体。

此后他们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这告诉我们【】A.好朋友会促进我们健康成长B.损友会对我们产生不良影响C.在生活中,要多多交朋友D.对任何朋友都要听之信之3.小红进入七年级后,认为自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于是她不再与其他同学交往,渐渐得孤僻起来。

她这样做【】A.能够赢得更多学习时间,值得肯定B.能培养自己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C.可以避免不良影响,促进健康发展D.不利于扩大朋友圈,影响身心发展4.在学校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品德培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从下列同学的言行中可推断出最受人吹迎的应是【】A.刘玲:你作业里这个字一错再错!真笨!B.孟非:我从小十分聪明,在班里我最牛!C.伍军军:这道题我做不出,你能帮帮我吗?D.李勇:我常说老师好话,是老师面前的红人!▲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5.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第四课九年级道法教学案(学用)

第四课九年级道法教学案(学用)

教学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知识梳理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1、法治的意义?(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P45、P47)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对个人的作用)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国家的作用)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P45-P46)(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P48)5、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P50)(记忆)(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1)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2)权力来源:人民。

(3)宗旨: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1(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才能使政府依法行政?)(P52-P53)(记忆)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4、怎样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P55)(记忆)(国家)(公民)(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社会)(法治与德治结合)5、怎样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P55)(记忆)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与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 4 课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一)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二)学习目标1、了解古典希腊、罗马、中古西欧、拜占庭、俄罗斯的历史分期及其空间环境,增强历史时空观念。

2、阅读原始文献的摘录,实证古典希腊、罗马、中古西欧、拜占庭、俄罗斯在文学、建筑、艺术、法律等方面的成就,增进史料实证素养。

3、围绕古典希腊、罗马、中古西欧、拜占庭、俄罗斯文化的成果,概括分析上述文化的特点,认识它们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进历史解释素养。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典希腊文化(1)概况: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2)成就①哲学a.产生: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b.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的□06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文学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③人物雕塑和建筑艺术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④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第4课 洋务运动学案

第4课  洋务运动学案

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管理】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技术,强兵富国,维护。

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为口号,发展近代工业。

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

文化教育:兴办,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的主张下,开办近代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

知识点3建立新式海陆军新式陆海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进行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80年代,初步建成、和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统一协调指挥。

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产生,对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基础过关】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1.如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

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发展海外贸易D.进行科学考察2.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包括( )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3.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的大致时间是( )A.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B.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C.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D.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4.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学案(含答案)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学案(含答案)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学案(含答案)第四课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首先一层意思是“知”,“知”也就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

“知其不可”是孔子与当时的隐者.智者的共识。

然而,在别人“知其不可”明哲保身的时候,孔子挺身而出,急流勇进。

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要做疾风中挺立的劲草,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这是孔子的独特之处,故而不同凡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固然是对孔子政治实践的评说,但又毋宁说是对孔子忠于理想的精神的描述;因为孔子的全部政治实践都渗透了忠于理想.坚持理想的执著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给予孔子的政治实践以独特的光彩。

孔子当了两千年的“至圣先师”,不能算是他的成功;一生追求理想而始终四处碰壁,也不能算是他的失败。

因为孔子一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确的。

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感动着当时的人们,也激励着后人。

孔子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却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1字音识记1殆di2桀溺n3接舆y4怃然w5耰而不辍yuchu6黍sh7击磬qn8荷dio2重要词语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匡正,挽回;追,及2趋而辟之快步走3使子路问津焉渡口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改变,改革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扛,担6不仕无义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7果哉末之难矣末,没有,不;难,辩驳8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完了,结束9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而,语气词“吧”;殆,危险3通假字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通“避”,逃避2植其杖而芸通“耘”,除草4“与”字的用法1是鲁孔丘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介词,和.跟3不得与之言介词,和.跟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动词,参与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5词类活用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止,使停下来,留;食,让吃;见,让拜见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使动用法,洁,使洁6特殊句式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介词宾语前置2晨门曰“奚自”介词宾语前置3有心哉,击磬乎主谓倒装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宾语前置7成语积累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已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第四课 学案1生产与经济制度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第四课 学案1生产与经济制度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学案1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学案 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走进生活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与家人的信息互通,可唐代 大诗人李白只能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1931 年美国经济危机时,凯恩斯提出著名的“消费爱国论”, 鼓励人们多买一些东西。 思考:(1)李白为什么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明月中? (2)经济危机中为何消费是爱国的表现? 提示:(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当时的生产力 水平不高,没有生产出李白与亲人即时互相联系的工具与设备。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度的消费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 增长。
学案1
目标导航 ①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②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懂得社会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意义; ③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 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通过本课时的学习,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社会生产力的概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要求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 即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想一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本 为心中的英雄加油。 学 案 太阳下山了,暮色渐染,于是人们渐渐散了,古时候的人们 栏 目 进入了单调乏味的夜生活„„期待第二天的精彩竞技。 开 关 2012伦敦开幕式现场:开幕式太精彩了,看得小青心中激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学案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学案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程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知识梳理】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认识与实践(1)认识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形式:感性认识和________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③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_,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_,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________、________,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2.(1)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__。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

(4)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______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_______。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________,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________。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_____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________________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________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________、观点、方法、知识水平、________、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________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____、再从_____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四课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四课教案

游泳柔韧动作训练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游泳柔韧动作的重要性,掌握柔韧动作的基本技巧和练习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训练,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完成游泳柔韧动作,提高关节运动幅度和游泳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的热情,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对游泳运动的喜爱程度。

4. 体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柔韧性,降低运动时肌肉内部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二、教学内容1. 游泳柔韧动作训练:肩部、腰部、膝部、踝部等关节的柔韧性训练。

2. 游泳技能训练:移臂、蹬腿动作的技巧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泳柔韧动作的技巧和练习方法。

2. 教学难点:游泳柔韧动作的规范性和坚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导入新课2. 教学阶段:讲解游泳柔韧动作的重要性,示范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3. 实践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游泳柔韧动作训练,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巩固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游泳技能训练,提高移臂、蹬腿动作的协调性。

5. 总结部分:讨论训练过程中的发现与纠正方法,强调游泳柔韧动作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组织1. 课堂常规:整队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记录考勤。

2. 热身活动:慢跑绕圈、关节活动、拉伸练习。

3. 教学分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训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游泳柔韧动作,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

2. 采用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训练,互相观摩、纠正,提高训练效果。

3. 采用即时反馈法: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确保训练质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游泳柔韧动作的技巧和练习方法。

2. 学生能够在游泳比赛中运用柔韧动作,提高比赛成绩。

3. 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喜爱程度有所提高,积极参与训练。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游泳柔韧动作训练教程。

2. 器材:游泳馆、游泳池、拉伸带、护具等。

第4课__紫藤萝瀑布学案及答案

第4课__紫藤萝瀑布学案及答案

16 紫藤萝瀑布课型:新授主备:刘艳审核:韩宝志授课人: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学习过程25.[学生活动]讨论: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二.学习·研讨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⑵读后讨论: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b.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c.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2.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本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示例:(1)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2)看了这流动的花瀑,欢笑的花穗,生长的花朵,作者被深深地感染了。

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3)提问: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4)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5)“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6)“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阅读全文,分别说说作者“停住”和“加快”脚步的原因。

3(7)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8)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三.巩固·延伸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学后感第二课时一、检查巩固1.检查字词(听、写训练),默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2.请两位同学回答第一课时的“巩固·延伸”练习(重点谈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二.学习·研讨1.提问: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2. [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3.学会赏析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案1(含答案)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案1(含答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案1(含答案)第第44课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的分封制。

2.夏.商.西周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3.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教材导言教材导言1.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一.夏.商和西周的王朝兴衰一.夏.商和西周的王朝兴衰时间建立者都城末代君主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阳城桀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亳殷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镐周幽王二.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二.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建立者是。

简述夏朝建立的意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启,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3.简述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4.夏朝制定的历法被称为“”。

5.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主要在。

三.商汤灭夏三.商汤灭夏1.商部落最早位。

2.简述商汤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使商朝强大起来商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从而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强大起来。

3.简述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的原因。

主要受到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4.商王迁都到殷以后,商朝统治长期稳定。

5.简述商纣的暴政表现。

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赋税,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四.武王伐纣四.武王伐纣1.公元前,在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2.公元前,与民争利,引起。

3.公元前,西周被族所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探究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1)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图示社会再生产判断: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提示:错误。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是只有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想一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有何不同?提示:二者内涵不同。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材料一随着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采用网络聊天软件等新式通信方式替代传统的通信方式,传统电信业务显出颓势,2013年一季度短信发送量同比下降10.9%。

(1)新式通信方式替代传统的通信方式告诉我们什么经济道理?答案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材料二随着网购市场日趋成熟,网上购物消费呈现几何式增长,促使一些生产企业增设网络物流、销售部门,并且也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2)网上购物消费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1.图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提示(1)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即家庭消费和居民消费。

(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

2.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对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要求(1)对国家来说,既要重视发展生产,又要引导需求。

如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创造消费热点,扩大内需有利于治理通货紧缩,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2)对生产者来说,生产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因此生产者要高度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3)对消费者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从而促进生产发展。

典例1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变身为“汽车生产王国”,而且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消费国。

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汽车消费高峰。

这表明()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答案 C解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A项说法错误,B、D项不符合题意。

探究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2.措施(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想一想: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吗?提示:不是。

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2)现阶段,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答案(1)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①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2.把握经济生活常识性问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典例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做了“总体部署”,中国改革将展开全面攻坚,用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动力,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社会进步。

这说明()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B.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C.改革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答案 C解析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改革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项正确。

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A项观点错误;B、D两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

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请运用社会再生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答案扩大消费需求需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1)生产决定消费。

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有利于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创造动力。

(2)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3)消费观念也是影响人们消费的重要因素。

鼓励文化、旅游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消费,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精神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有利于加快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1.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家庭轿车拥有量不断增加,省内、省际的“自驾游”开始成为部分人群旅游的新宠。

这表明()A.消费水平影响物价水平B.消费创造了新的劳动力C.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D.汽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答案 C解析“自驾游”作为新的消费方式,是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结果,故选C。

2.“农家乐”是适应城市人回归自然的心态而形成的旅游休闲方式。

目前,潍坊市“农家乐”蓬勃发展,到2013年末全市星级农家乐经营户达到100家以上。

这表明()A.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B.生产决定消费方式C.消费者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D.我国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答案 A解析“农家乐”是作为旅游休闲消费方式,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A项符合题意。

3.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

上述材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 B解析“轻装修,重装饰”引发家居饰品成为一种新兴行业,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体现了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因此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与题意无关。

4.在生产、分配、消费三者关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分配联结着生产和消费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动力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答案 B解析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说法错误;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④错误。

5.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③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④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③观点错误,其余三项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生产与消费1.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梦想能够使用可视电话,如今iPhone手机让我们梦想成真。

通过WLAN连接两部iPhone手机,只要轻轻一点,你就可以与地球另一端的人面对面交谈。

可见()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③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生产决定消费方式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与消费,如今iPhone手机出现让人们能够使用可视电话,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决定消费方式的变化,①④的说法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消费的反作用,②③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A。

2.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因为()A.居民消费的增长是由个人收入决定的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只要是有消费需求的产品,就可以扩大生产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即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A、B两项不符合这一角度,D项说法片面。

3.“制造成本价”“批发价”“零售价”,这些“价”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的环节分别是()A.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交换、分配C.生产、消费、消费D.生产、交换、交换答案 D解析“制造成本价”对应的是生产环节,“批发价”、“零售价”对应的是交换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