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docx
[精品]几何模型之一线三等角
一、定义:两个相等的角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在该直线的同侧或异测,第三个与之相等的角的顶点在前一组等角的顶点中所确定的线段上或线段的延长线上,另外两边分别位于一直线的同侧或异测与两等角两边相交,会形成一组相似三角形,习惯上把该组相似三角形习惯上称为“一线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
通俗地讲,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相等的角一般就会存在相似的三角形!二、基本模型(1)一句话总结:“一线三等角”是初中数学综合题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模型,没有之一。
“一线三等角”图形的基本特征摘要:通过帮助学生感悟“一线三等角”在相似三角形判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利用基本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建立几何直观。
关键词:一线三等角;基本图形;几何直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对基本图形的运用,不断地运用这些基本图形去发现、描述问题,理解、记忆结果,这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关注的目标。
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中,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这种判定方法应用特别多。
而“一线三等角”这种特殊图形中,正是因为存在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才会一定出现一对相似三角形。
任何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都是由若干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将一个复杂图形中的基本图形"离析"出来,是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这种"离析"是在真正理解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
在不同背景中,特别是“一线三等角”这种情况在矩形、等腰三角形及等腰梯形中的应用都比较广泛。
首先看“一线三直角”这一基本图形在矩形中的应用。
例,在矩形ABCD中,直角三角板MPN的直角顶点P在BC上移动时,直角边MP始终经过点A,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与CD交于点Q,判断△ABP与△PCQ是否相似,说明理由。
分析:在这个运动变化中,图形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结论也发生变化呢?下面在运动变化中去寻找图形所体现的变与不变。
解:相似,理由如下:如图,∠B=∠C=90°又∵∠1+∠3=90°,∠2+∠3=90°∴∠1=∠2∴△ABP∽△PCQ.一线三直角基本图形:如上图,此图形的特点:∠B=∠APQ=∠C=90°,且这三个直角的顶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初中几何 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一线三等角的起源上面这个图是一线三等角的老祖宗了,旋转一下又会有所变化,如下图。
旋转到更特殊的位置,如下图。
(其实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一线三等角”模型一线三等角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义乌通常称为“K 形图”,哈尔滨通常称为“M 形图”,以下统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一线三等角的两种基本类型1.三等角都在直线的同侧2.三等角分居直线的两侧l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由∠1=∠2=∠3,易得△AEC∽△BDE. 2.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当CE=ED时,易得△AEC≌△BDE.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特殊性质如图,当∠1=∠2=∠3且D 是BC 的中点时,△BDE ∽△CFD ∽△DFE .如图,加画两条垂线......,“一线三等角”就与“四边形中的半角模型”联系在一起了。
半角模型:EF =EM +FN .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 如图,当∠1=∠2且∠AOC =90°+21∠BAC 时,点O 是△ABC 的内心.易证∠4=∠5=∠6,以下就省略了。
四、一线三等角的常用构图下面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说明一线三等角的常见构图。
由于角顶点位置的改变,或角绕顶点旋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构造相似三角形列比例式解决问题。
当然,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全等。
五、一线三等角的应用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个层次⑴初级阶段: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⑵中级阶段: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补上“一等角”构造此模型;⑶高级阶段:图形中只有直线上的一个角,补上“二等角”构造此模型。
2.在张角问题中,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之一。
对坐标系中的张角问题,在x轴或y轴(也可以是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上构造“一线三等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知识讲解
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一.一线三等角概念“一线三等角”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一线三等角的分类全等篇同侧锐角直角钝角P异侧相似篇A同侧锐角直角钝角异侧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如图 3-1,由∠1=∠2=∠3,易得△AEC ∽△BDE.2.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图 3-1,若 CE=ED ,则△AEC ≌△BDE.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如图 3-2,当∠1=∠2=∠3,且 D 是 BC 中点时,△BDE∽△CFD∽△DFE.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了解) 如图 3-3,当∠1=∠2 且1902BOC BAC ∠=︒+∠时,点 O 是△ABC 的内心.可以考虑构造“一线三等角”.如图 3-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通常与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相关,1902BOC BAC ∠=︒+∠这是内心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内心.在图 3-4(右图)中,如果延长 BE 与 CF ,交于点 P ,则点 D 是△PEF 的旁心.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 )图 3-5其实这个第 4 图,延长 DC 反而好理解.相当于两侧型的,不延长理解,以为是一种新型的,同侧穿越型?不管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定相似三角形来进行解题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种情况.a.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b.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不上“一等角”构造模型解题;c.图形中只有直线上一个角,不上“二等角”构造模型解题.体会:感觉最后一种情况出现比较多,尤其是压轴题中,经常会有一个特殊角或指导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经常构造“一线三等角”来解题.2.在定边对定角问题中,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尤其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张角问题,在 x 轴或 y 轴(也可以是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直线)上构造一线三等角解决问题更是重要的手段.3.构造一线三等角的步骤:找角、定线、构相似坐标系中,要讲究“线”的特殊性如图 3-6,线上有一特殊角,就考虑构造同侧型一线三等角当然只加这两条线通常是不够的,为了利用这个特殊角导线段的关系,过 C、D 两点作直线 l 的垂线是必不可少的。
(word版)初中数学突破中考压轴题几何模型之相似三角形中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线三等角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根本模型A字型X字型反A字型反8字型母子型旋转型双垂直三垂直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变化模型AD EB C一线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是以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或者等边三角形为背景,一个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的顶点在底边所在的直线上,角的两边分别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如下列图:等角的顶点在底边上的位置不同得到的相似三角形的结论也不同,当顶点移动到底边的延长线时,形成变式图形,图形虽然变化但是求证的方法不变。
此规律需通过认真做题,细细体会。
典型例题【例1】如图,等边△ABC中,边长为6,D是BC上动点,∠EDF=60°A〔1〕求证:△BDE∽△CFD〔2〕当BD=1,FC=3时,求BEE FB D C【例2】如图,等腰△ABC中,AB=AC,D是BC中点,∠EDF=∠B,A求证:△BDE∽△DFEFEB D C【例3】如图,在△ABC中,AB=AC=5cm,BC=8,点P为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交AC于点M,使∠APM=∠B;〔1〕求证:△ABP∽△PCM;〔2〕设BP=x,CM=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当△APM为等腰三角形时,求PB的长.B B、C重合〕,过点P作射线PM AMP C【例4】〔1〕在ABC中,ABAC5,BC8,点P、Q分别在射线CB、AC上〔点P不与点C、点B重合〕,且保持APQ ABC.A①假设点P在线段CB上〔如图〕,且BP6,求线段CQ的长;QB C②假设BP x,CQ 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P 定义域;〔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如图12〕,点P、Q分别在直线..CB、DC上〔点P不与点C、点B重合〕,且保持APQ90.当CQ 1时,写出线段BP的长〔不需要计算过程,请直接写出结果〕.A DAB CC备用图B图12点评:此题是典型的图形变式题,记住口诀:“图形改变,方法不变〞。
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 (最终版)
初中几何模型之“一线三等角模型”一.【一线三等角概念】“一线三等角”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一线三等角的分类】2.1 全等篇_同侧A PA P锐角直角钝角2.2 全等篇_异侧PDPP锐角直角钝角2.3 相似篇_同侧DCA BPP锐角直角钝角2.4 相似篇_异侧PDPP锐角直角钝角三、【性质】1.相似,如图 3-1,由∠1=∠2=∠3,或者α=α2=α3易得△AEC∽△BDE.2.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下图,若 CE=ED,则△AEC≌△BDE.异侧结果同样。
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相似中多了一位兄弟如图 3-2,当∠1=∠2=∠3,且 D 是 BC 中点时,△BDE∽△CFD∽△DFE.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了解)如图 3-3,当∠1=∠2 且1902BOC BAC ∠=︒+∠时,点 O 是△ABC 的内心.可以考虑构造“一线三等角”.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图 3-5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1.应用的三种情况.a.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b.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构造“一等角”模型解题;c.图形中只有直线上一个角,构造“二等角”模型解题.注意:感觉最后一种情况出现比较多,尤其是压轴题中,经常会有一个特殊角或指导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经常构造“一线三等角”来解题.2.适应场景:在定边对定角问题中,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尤其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张角问题,在 x 轴或 y 轴(也可以是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直线)上构造一线三等角解决问题更是重要的手段.3.构造步骤:找角、定线、构相似【引例】例 1如图,l1、l2、l3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线,l1、l2之间的距离是21/5,l2、l3之间的距离是21/10,等边△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l1、l2、l3上,求△ABC 的边长.思路引导:【脑洞大开-三角构造】例 1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C=∠BAD=90°,∠ACD=45°,AB=3,AD=5.求 BC 的长.横向构造纵向构造斜向构造斜A相似构造:例 2 如图,△ABC 中,∠BAC=45°,AD⊥BC,BD=2,CD=3,求 AD 的长.纵向横向斜向一线三垂直的补形:角含半角补形练一练:1.如图,在△ABC 中,∠BAC=135°, AC= 2AB, AD⊥AC 交 BC 于点 D,若 AD = 2,求△ABC的面积思路提示:【中点型一线三等角】例1、如图,在Rt⊿ABC 中,AB = AC =2,∠A = 90°,现取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将45° 角的顶点放在BC 中点O 处,三角板的直角边与线段AB、AC 分别交于点E、F,设BE =x,CF = y,∠BOE = α( 45° ≤ α ≤ 90°) .( 1) 试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 试判断∠BEO 与∠O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在三角板绕O 点旋转的过程中,⊿OEF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 若能,求出对应x 的值;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例2.如图,△ABC和△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DF=90∘,△DEF的顶点E与△ABC的斜边BC的中点重合。
(完整版)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线三等角模型一.一线三等角概念“一线三等角”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 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 不同的称呼,“K 形图”, 二•一线三等角的分类 全等篇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 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 “弦图”三、“一线三等角” 1. 一般情况下,如图2•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易得△ AE3A BDE..如图 3-1,若 CE=ED 则厶 AE3A BDE.锐角同侧异侧相似篇 锐角同侧异侧“三垂直”,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的性质3-1,由/1 = / 2=7 3,AVABOCff构造模型解题在图3-4造“一线三等角如图3- 4 如图3-3,当/仁/ 2且 BOC 90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了中点时,△ BD 0A CFS A DFE.阳3-1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如图3-2,当/仁/ 2=7 3,且 D 是BC^3-3图 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通常与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相关,1 90BAC 这是内心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内心 .2(右图)中,如果延长 BE 与CF ,交于点P ,则点D 是厶PEF 的旁心-BAC 时,点0是厶ABC 的内心.可以考虑构 2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图3-5其实这个第4图,延长DC 反而好理解.相当于两侧型的,不延长理解,以为 是一种新型的,同侧穿越型?不管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定相似三角形来进 行解题 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 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种情况.a. 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b. 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不上“一等c.图形中只有直线上一个角,不上“二等角”构造模型解题•体会:感觉最后一种情况出现比较多,尤其是压轴题中,经常会有一个特殊角或指导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经常构造“一线三等角”来解题•2.在定边对定角问题中,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尤其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张角问题,在x 轴或y轴(也可以是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上构造线三等角解决问题更是重要的手段•3.构造一线三等角的步骤:找角、定线、构相似在DC的延长銭上截取CE= —, CD的延怅:規上藪取DF= —>贝I」mZAEP= t3nZPFB= t3M J»JZAEP= ZPFH= a= ZAPR ,所1^APAlw ABPF .在CP上蔵取CE= —, 1£ DP蒙取DF=—,则tmZAEC= tanZBFD=taDGiWlZAEC= ZBFD= a= ZA?B^^iPAE«iBPF ・坐标系中,要讲究“线”的特殊性如图3-6,线上有一特殊角,就考虑构造同侧型一线三等角当然只加这两条线通常是不够的,为了利用这个特殊角导线段的关系,过C、D两点作直线I的垂线是必不可少的。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K型图)模型(从全等到相似)
专题05 一线三等角(K 型图)模型(从全等到相似) 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三角形与其它知识点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其变化很多,难度大,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如果大家平时注重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模型,再遇到该类问题就信心更足了.本专题就一线三等角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一线三等角(K 型图)模型(全等模型)【模型解读】在某条直线上有三个角相等,利用平角为180°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证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常见模型及证法】同侧型一线三等角(常见):锐角一线三等角 直角一线三等角(“K 型图”) 钝角一线三等角条件:A CED B ∠=∠=∠+ CE=DE证明思路:,A B C BED ∠=∠∠=∠+任一边相等BED ACE ⇒≅异侧型一线三等角:锐角一线三等角 直角一线三等角 钝角一线三等角条件:FAC ABD CED ∠=∠=∠+ 任意一边相等证明思路:,A B C BED ∠=∠∠=∠+任一边相等BED ACE ⇒≅1.(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在ABC 中,90BAC ∠=︒,AB AC =,直线l 经过点A ,过点B 、C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 、E .(1)特例体验:如图①,若直线l BC ∥,2AB AC ==,分别求出线段BD 、CE 和DE 的长;(2)规律探究:①如图②,若直线l 从图①状态开始绕点A 旋转()045αα<<︒,请探究线段BD 、CE 和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如图③,若直线l 从图①状态开始绕点A 顺时针旋转()4590αα︒<<︒,与线段BC 相交于点H ,请再探线段BD 、CE 和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尝试应用:在图③中,延长线段BD 交线段AC 于点F ,若3CE =,1DE =,求BFCS △. 【答案】(1)BD =1;CE =1;DE =2(2)①DE =CE +BD ;理由见解析;②BD =CE +DE ;理由见解析 (3)258BFC S ∆= 【分析】(1)先根据得出90452ABC ACB ︒∠=∠==︒,根据l BC ∥,得出45DAB ABC ∠=∠=︒,45EAC ACE ∠=∠=︒,再根据90BDA CEA ∠=∠=︒,求出45ABD ∠=︒,45ACE ∠=︒, 即可得出45DAB ABD EAC ACE ∠=∠=∠=∠=︒,最后根据三角函数得出1AD BD ==,1AE CE ==,即可求出2DE AD AE =+=;(2)①DE =CE +BD ;根据题意,利用“AAS”证明ABD CAE ∆∆≌,得出AD =CE ,BD =AE ,即可得出结论;②BD =CE +DE ;根据题意,利用“AAS”证明ABD CAE ∆∆≌,得出AD =CE ,BD =AE ,即可得出结论;(3)在Rt△AEC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225AC AE CE =+=,根据DF CE ∥,得出AD AF AE CF=,代入数据求出AF ,根据AC =5,算出CF ,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1)解:△90BAC ∠=︒,AB AC =,△90452ABC ACB ︒∠=∠==︒, △l BC ∥,△45DAB ABC ∠=∠=︒,45EAC ACE ∠=∠=︒,△BD △AE ,CE △DE ,△90BDA CEA ∠=∠=︒,△904545ABD ∠=︒-︒=︒,904545ACE ∠=-=︒︒︒,△45DAB ABD EAC ACE ∠=∠=∠=∠=︒,△2sin 212AD BD AB DAB ==⨯∠=⨯=,2sin 212AE CE AC EAC ==⨯∠=⨯=,△2DE AD AE =+=. (2)①DE =CE +BD ;理由如下:△BD △AE ,CE △DE ,△90BDA CEA ∠=∠=︒,△90DAB DBA ∠+∠=︒,△90BAC ∠=︒,△90DAB CAE ∠+∠=︒,△DBA CAE ∠=∠,△AB =AC ,△ABD CAE ∆∆≌,△AD =CE ,BD =AE ,△DE =AD +AE =CE +BD ,即DE =CE +BD ;②BD =CE +DE ,理由如下:△BD △AE ,CE △DE ,△90BDA CEA ∠=∠=︒,△90DAB DBA ∠+∠=︒,△90BAC ∠=︒,△90DAB CAE ∠+∠=︒,△DBA CAE ∠=∠,△AB =AC ,△ABD CAE ∆∆≌,△AD =CE ,BD =AE ,△BD =AE =AD +DE =CE +DE ,即BD =CE +DE .(3)根据解析(2)可知,AD =CE=3,△314AE AD DE =+=+=,在Rt△AE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5AC AE CE =+=,△BD △AE ,CE △AE ,△DF CE ∥,△AD AF AE CF =,即345AF =,解得:154=AF , △155544CF AC AF =-=-=,△AB =AC =5,△1152552248BFC S CF A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证明ABD CAE ∆∆≌,是解题的关键.2.(2022·黑龙江·九年级期末)(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证明△DE =BD +CE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 =BD +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 ,若△BDA =△AEC =△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答案】(1)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3)△DEF为等边三角形,证明见解析【分析】(1)因为DE=DA+AE,故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证△ADB△△CEA,得出DA=EC,AE=BD,从而证得DE=BD+CE;(2)成立,仍然通过证明△ADB△△CEA,得出BD=AE,AD=CE,所以DE=DA+AE=EC+BD;(3)由△ADB△△CEA得BD=AE,△DBA =△CAE,由△ABF和△ACF均等边三角形,得△ABF=△CAF=60°,FB=F A,所以△DBA+△ABF=△CAE+△CAF,即△DBF=△F AE,所以△DBF△△EAF,所以FD=FE,△BFD=△AFE,再根据△DFE=△DF A+△AFE=△DF A+△BFD=600得到△DEF是等边三角形.【详解】解:(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又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成立.证明如下:△△BDA =△BAC=α,△△DBA+△BAD=△BAD +△CAE=180°-α.△△DBA=△CAE.△△BDA=△AEC=α,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3)△DEF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2)知,△ADB△△CEA,BD=AE,△DBA =△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DBF=△F AE.△BF=AF,△△DBF△△EAF(SAS).△DF=EF,△BFD=△AFE.△△DFE=△DF A+△AFE=△DF 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3.(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感知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是平面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模型之一,请根据以下问题,把你的感知填写出来:①如图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C ∠=︒,AE =BD ,则AED ≌_______; ②如图2,ABC 为正三角形,,60BD CF EDF =∠=︒,则BDE ≌________;③如图3,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在直线l 上,分别过点A 、C 作AE l ⊥于E ,CF l ⊥于F .若1AE =,2CF =,则EF 的长为________.【模型应用】(2)如图4,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模型变式】(3)如图5所示,在ABC 中,90ACB ∠=︒,AC BC =,BE CE ⊥于E ,AD △CE 于D ,4cm DE =,6cm AD =,求BE 的长.【答案】①△BDF ;②△CFD ;③3;(2)(31)-,(3)2cm【分析】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和角关系,可得△AED △△BDF ;②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和角关系,可得△BDE △△CFD ;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和角关系,可得△ABE △△BCF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EF 的长;(2)分别过A 、C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 、E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和角关系,可得△COE △△OAD ,从而可求得OE 、CE 的长,进而得到点C 的坐标;(3)由三个垂直及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明△BCE △△CAD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BE 的长.【详解】①△△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90゜△△A =△B =45゜△△BDF +△BFD =180゜−△B =135゜△△EDF =45゜△△ADE +△BDF =180゜−△EDF =135゜△△ADE =△BFD在△AED 和△BDF 中A B ADE BFD AEBD ∠=∠⎧⎪∠=∠⎨⎪=⎩△△AED △△BDF (AAS ) 答案为:△BDF ; ②△△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BDE +△BED =180゜−△B =120゜△△EDF =60゜△△BDE +△CDF =180゜−△EDF =120゜△△BED =△CDF在△BDE 和△CFD 中B C BED CDF BD CF ∠=∠⎧⎪∠=∠⎨⎪=⎩△△BDE △△CFD (AAS )故答案为:△CFD ; 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 =90゜,AB =BC△△ABE +△CBF =180゜−△ABC =90゜△AE △l ,CF △l △△AEB =△CFB =90゜△△ABE +△EAB =90゜△△EAB =△CBF在△ABE 和△BCF 中AEB CFB EAB CBF AB BC ∠=∠⎧⎪∠=∠⎨⎪=⎩△△ABE △△BCF (AAS ) △AE =BF =1,BE =CF =2△EF =BE +BF =2+1=3 故答案为:3;(2)分别过A 、C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 、E ,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AOC =90゜,AO =OC△△COE +△AOD =180゜−△ACO =90゜△AD △x 轴,CE △x 轴△△CEO =△ADO =90゜△△ECO +△COE =90゜△△ECO =△AOD在△COE 和△OAD 中CEO ADO ECO AOD OC AO ∠=∠⎧⎪∠=∠⎨⎪=⎩△△COE △△OAD (AAS )△CE =OD ,OE =AD △(1,3)A △OD =1,3AD =△CE =1,3OE =△点C 在第二象限△点C 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 (3)△△ACB =90゜△△BCE +△ACD =90゜△BE △CE ,AD △CE △△CEB =△ADC =90゜△△BCE +△CBE =90゜ △△CBE =△ACD在△BCE 和△CAD 中CBE ACD CEB ADC BC AC ∠=∠⎧⎪∠=∠⎨⎪=⎩△△BCE △△CAD (AAS ) △BE =CD ,CE =AD =6cm △BE =CD =CE -DE =6-4=2(cm)【点睛】本题是三角形全等的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关键.模型2.一线三等角模型(相似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一线三等角”型的图形,因为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相等的角,一般就会有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角相等”,再利用平角为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就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的另外一对角也相等,从而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1.(2022·四川·一模)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1)如图1,已知: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α∠=∠=∠=.试猜想DE 、BD 、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老师鼓励学习小组继续探索相似的情形.于是,学习小组又研究以下问题:如图2,△ABC 中,(060)B C αα∠=∠=<<︒.将一把三角尺中30°角顶点P 放在BC 边上,当P 在BC 边上移动时,三角尺中30°角的一条边始终过点A ,另一条边交AC 边于点Q ,P 、Q 不与三角形顶点重合.设CPQ β∠=.当β在许可范围内变化时,α取何值总有△ABP △△PCQ ?当α在许可范围内变化时,β取何值总有△ABP △△QCP ?(3)试探索有无可能使△ABP 、△QPC 、△ABC 两两相似?若可能,写出所有α、β的值(不写过程);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DE AE AD BD CE =+=+;证明见解析;(2)30α=︒;75β=︒;(3)可能;30α=︒,30β=︒或52.5α=︒,75β=︒.【分析】(1)证明△ADB △△CEA (AAS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 =BD ,AD =CE ,则可得出结论;(2)由β=△2或△1=△CQP ,即△2=30°+β-α=β,解得α=30°,即可求解;由β=△1或△2=△CQP ,同理可得:β=75°,即可求解;(3)①当α=30°,β=30°时,则△2=△B =α=30°,即可求解;②当β=75°,α=52.5°时,同理可解.【详解】解:(1)如图1,△BDA BAC α∠=∠=,△180DBA BAD BAD CAE ∠∠∠∠α+=+=︒-,△DBA CAE ∠=∠,在△ADB 和△CEA 中,DBA EAC BDA AEC BA AC ∠=∠⎧⎪∠=∠⎨⎪=⎩,△△ADB △△CEA (AAS ),△AE BD =,AD CE =, △DE AE AD BD CE =+=+;(2)在△ABP 中,2230APC B αβ∠=∠+∠=+∠=︒+,△1150β∠=︒-,同理可得:230βα∠=︒+-;由2β=∠或1CQP ∠=∠,即230βαβ∠=︒+-=,解得30α=︒,则△ABP △△PCQ ;△当β在许可范围内变化时,30α=︒时,总有△ABP △△PCQ ;由1β=∠或2CQP ∠=∠,同理可得:75β=︒.△当α在许可范围内变化时,75β=︒总有△ABP △△QCP ;(3)可能.①当30α=︒,30β=︒时,则230B α∠=∠==︒,则△ABP △△PCQ △△BCA ; ②当75β=︒,52.5α=︒时,同理可得:115075ββ∠=︒-=︒=,23052.5βαα∠=︒+-=︒=,△△ABP △△CQP △△BCA .【点睛】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2·河南新乡·二模)如图,△ABC 和△ADE 是有公共顶点A 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AE =△BAC =90°,AD =AE ,AB =AC =6,D 在线段BC 上,从B 到C 运动,点M 和点N 分别是边BC ,DE 的中点.(1)【问题发现】若点D 是BC 边的中点时,BD MN= ,直线BD 与MN 相交所成的锐角的度数为 (请直接写出结果)(2)【解决问题]若点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探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N 点运动的路径长,及CN 的最小值.【答案】(1)2,45° (2)成立,理由见解析(3)N 点运动的路径长为6,CN 的最小值为3【分析】(1)证明△A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2)结论不变.连接AM ,AN ,证明△BAD △△MAN ,可得结论.(3)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垂线段最短解决问题即可.(1)解:如图1中,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AB =AC ,△AD △BC ,AD 平分△BAC ,△△CAD =△ADE =45°,△AC △DE ,△AC 平分DE ,△点N 落在AC 上,△BM =AM =2MN ,△NMC =45°,△BD MN=2,故答案为:2,45°. (2)解:如图2中,连接AM ,AN .△AB =AC ,△BAC =90°,BM =CM ,△AM △MC ,AM =BM =CM ,△AB =2AM ,同法可证AD =2AN ,△△BAM =△DAN =45°,△△BAD =△MAN ,△AB AM =AD AN ,△△BAD △△MAN ,△BD MN =AB AM=2,△ABD =△AMN =45°.(3)解:如图3中,当D 在线段BC 上,从B 运动到C 时,由(2)问可知,△AMN =45°,所以点N 的运动路径是图3中的线段MN ,MN =12BE =6.当CN △MN 时,CN 的值最小,最小值=12AC =3.【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2022·山东菏泽·三模)(1)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点P 为AB 上一点,当90DPC A B ∠=∠=∠=︒时,求证:AD BC AP BP ⋅=⋅.(2)探究:若将90°角改为锐角或钝角(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3)应用:如图3,在ABC 中,22AB =,45B ∠=︒,以点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 ADE △.点D 在BC 上,点E 在AC 上,点F 在BC 上,且45EFD ∠=︒,若5CE =,求CD 的长.【答案】(1)见解析;(2)成立,理由见解析;(3)5CD =【分析】(1)由△DPC =△A =B =90°,可得△ADP =△BPC ,即可证到△ADP ∽△BPC ,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由△DPC =△A =△B =α,可得△ADP =△BPC ,即可证到△ADP∽△BPC ,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3)先证△ABD ∽△DFE ,求出DF =4,再证△EFC ∽△DEC ,可求FC =1,进而解答即可.【详解】(1)证明:如题图1,△△DPC =△A =△B =90°,△△ADP +△APD =90°,△BPC +△APD = 90°,△△ADP = △BPC ,△△ADP ∽△BPC ,AD AP BP BC∴=,△AD ⋅BC = AP ⋅BP , (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BPD DPC BPC ∠=∠+∠,又BPD A ADP ∠=∠+∠,DPC BPC A ADP ∴∠+∠=∠+∠,DPC A ∠=∠,设DPC A α∠=∠=,BPC ADP ∴∠=∠,ADP BPC ∴∽△△,AD AP BP BC ∴=,△AD ⋅BC = AP ⋅BP ,(3)45EFD ∠=︒,45B ADE ∴∠=∠=︒,BAD EDF ∴∠=∠,ABD DFE ∴∽,AB AD DF DE∴=,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DE AD ∴=,22AB =,4DF ∴=,45,45EFD ADE ∠=︒∠=︒,135EFC DEC ∴∠=∠=︒,EFC DEC ∴∽,FC EC EC CD ∴=, 5EC =,4CD DF FC FC =+=+,()245EC FC CD FC FC ∴=⋅=⋅+=,1FC ∴=,5CD ∴=.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三角形的相似;能够通过构造45°角将问题转化为一线三角是解题的关键.模型3.一线三直角模型(相似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一线三直角”模型的图形,实则是“一线三等角”型的图形的特例,因为这种图形在正方形和矩形中出现的比较多,对它做一专门研究,这样的图形,因为有三个角是直角,就有两个角相等,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另外一对角相等,从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1.(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如图1,在矩形ABCD 中,4AB =,6BC =.点E 是线段AD 上的动点(点E 不与点A ,D 重合),连接CE ,过点E 作EF CE ⊥,交AB 于点F .(1)求证:AEF DCE ∽;(2)如图2,连接CF ,过点B 作BG CF ⊥,垂足为G ,连接AG .点M 是线段BC 的中点,连接GM .①求AG GM +的最小值;②当AG GM +取最小值时,求线段DE 的长.【答案】(1)见解析(2)①5;②35DE =+或35DE =-【分析】(1)证明出DCE AEF ∠=∠即可求解;(2)①连接AM .先证明132BM CM GM BC ====.确定出点G 在以点M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当A ,G ,M 三点共线时,AG GM AM +=.此时,AG GM +取最小值.在Rt ABM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M ,则问题得解.②先求出AF ,求AF 的第一种方法:过点M 作∥MN AB 交FC 于点N ,即有CMN CBF ∽△△,进而有12MN CM BF CB ==.设AF x =,则4BF x =-,()142MN x =-.再根据∥MN AB ,得到AFG MNG ∽△△,得到AF AG MN GM =,则有()21342xx =-,解方程即可求出AF ;求AF 的第二种方法:过点G 作GH AB ∥交BC 于点H .即有MHG MBA ∽△△.则有GM GH MH AM AB MB ==,根据5AM =,可得3543GH MH ==,进而求出125GH =,95MH =.由GH AB ∥得CHG CBF ∽△△,即可求出AF .求出AF 之后,由(1)的结论可得AF AE DE DC.设DE y =,则6AE y =-,即有164y y -=,解得解方程即可求出DE .(1)证明:如图1,△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 D ∠=∠=︒,△90CED DCE ∠+∠=︒.△EF CE ⊥,△90CED AEF ∠+∠=︒,△DCE AEF ∠=∠,△AEF DCE ∽;(2)①解:如图2-1,连接AM .△BG CF ⊥,△BGC 是直角二角形.△132BM CM GM BC ====. △点G 在以点M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当A ,G ,M 三点不共线时,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箒三边得:AG GM AM +>, 当A ,G ,M 三点共线时,AG GM AM +=.此时,AG GM +取最小值.在Rt ABM 中,225AM AB BM =+=.△AGGM+的最小值为5.②(求AF 的方法一)如图2-2,过点M 作∥MN AB 交FC 于点N ,△CMN CBF ∽△△.△12MN CM BF CB ==. 设AF x =,则4BF x =-,△()11422MN BF x ==-. △∥MN AB ,△AFG MNG ∽△△,△AF AG MN GM=, 由①知AG GM +的最小值为5、即5AM =,又△3GM =,△2AG =.△()21342xx =-,解得1x =,即1AF =. (求AF 的方法二)如图2-3,过点G 作GH AB ∥交BC 于点H .△MHG MBA ∽△△.△GM GH MH AM AB MB ==, 由①知AG GM +的最小值为5,即5AM =,又△3GM =,△3543GH MH ==.△125GH =,95MH =. 由GH AB ∥得CHG CBF ∽△△,△GH CH FB CB =,即1293556FB +=,解得3FB =. △1AF AB FB =-=.由(1)的结论可得AF AE DE DC. 设DE y =,则6AE y =-,△164y y -=,解得35y =+或35-. △0356<+<,0356<-<,△35DE =+或35D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2·山东济宁·二模)情境观察:将含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R 放在直线l 上,分别过两锐角的顶点M ,N 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 , Q ,(1)如图1.观察图1可知:与NQ 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与NRQ∠相等的角是_____(2)问题探究直角ABC 中,90B ∠=︒,在AB 边上任取一点D ,连接CD ,分别以AC ,DC 为边作正方形ACEF 和正方形CDGH ,如图2,过E ,H 分别作BC 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K ,L .试探究EK 与HL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拓展延伸:直角ABC 中,90B ∠=︒,在AB 边上任取一点D ,连接CD ,分别以AC ,DC 为边作矩形ACEF 和矩形CDGH ,连接EH 交BC 所在的直线于点T ,如图3.如果AC kCE =,CD kCH =,试探究TE 与T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PR ,PMR ∠,(2)EK LH =,证明见解析;(3)ET HT=,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R RN ,90MRN ∠=︒,根据余角性质得到PMR NRQ ∠=∠,再证明MPR NRQ ≌△△,即可得到QN PR =,NRQ PMR ∠=∠;(2)证明ABC CEK ≌△△,得到EK BC =,再证明DCB CHL ≌△△,得到BC HL =,可得到EK LH =;(3)证明ACB ECM ∽△△,得到BC kEM =,证明BCD NHC ∽△△,得到BC kHN =,得到EM HN =,证明NHT EMT ≌△△即可得到ET HT =.(1)解:△MR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R RN ,90MRN ∠=︒,△MP PQ ⊥,NQ PQ ⊥,△90MPR NQR ∠=∠=︒,△90PMR MRP MRP NRQ ∠+∠=∠+∠=︒,△PMR NRQ ∠=∠,在MPR △和NRQ △中,PMR NRQ MPR NRQ MR NR ∠=∠⎧⎪∠=∠⎨⎪=⎩△MPR NRQ ≌△△,△QN PR =,NRQ PMR ∠=∠,故答案为:PR ,PMR ∠;(2)解:△四边形ACEF 是正方形,△AC CE =,90ACE ∠=︒,△EK BK ⊥△90B EKC ∠=∠=︒,△90BAC ACB ACB ECK ∠+∠=∠+∠=︒,△BAC ECK ∠=∠,在ABC 和CEK △中,BAC KCE B EKCAC CE ∠=∠⎧⎪∠=∠⎨⎪=⎩△ABC CEK ≌△△,△EK BC =, △四边形CDGH 是正方形,△CD CH =,90DCH ∠=︒△HL BC ⊥,△90B CLH ∠=∠=︒,△90DCB LCK LCK CHL ∠+∠=∠+∠=︒,△DCB CHL ∠=∠,在DCB 和CHL △中,B CLH BCD CHL CD CH ∠=∠⎧⎪∠=∠⎨⎪=⎩△DCB CHL ≌△△,△BC HL =,EK LH =, (3)解:过E 作EM BC ⊥与M ,过H 作HN BC ⊥与N ,△四边形ACEF 是矩形,△90ACE ∠=︒,△90BAC ACB ACB ECM ∠+∠=∠+∠=︒,△BAC ECM ∠=∠,△ACB ECM ∽△△,△BC AC k EM CE==,△BC kEM =, 同理:BCD NHC ∽△△,△BC CD k HN CH==,△BC kHN =,△EM HN =, 在NHT △和EMT △中,HNT EMT NTH MTE HN EM ∠=∠⎧⎪∠=∠⎨⎪=⎩△NHT EMT ≌△△,△ET HT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余角的性质,(3)证明ACB ECM ∽△△,BCD NHC ∽△△是解题的关键.3.(2022·浙江·嘉兴一中一模)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一条直线经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过另外两个顶点分别向该直线作垂线,即可得三垂直模型”如图①:在△ABC 中,△ACB =90°,AC =BC ,分别过A 、B 向经过点C 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我们很容易发现结论:△ADC △△CEB .(1)探究问题:如果AC ≠BC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可得到结论;△ADC △△CEB .请你说明理由.(2)学以致用: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12x 与直线CD 交于点M (2,1),且两直线夹角为α,且tanα=32,请你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3)拓展应用:如图④,在矩形ABCD 中,AB =4,BC =5,点E 为BC 边上一个动点,连接AE ,将线段A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点A 落在点P 处,当点P 在矩形ABCD 外部时,连接PC ,PD .若△DPC 为直角三角形时,请你探究并直接写出BE 的长.【答案】(1)见解析(2)41577y x =-+(3)4或372+ 【分析】(1)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CE =△DAC ,且△ADC =△BEC =90°,可得结论;(2)过点O 作ON △OM 交直线CD 于点N ,分别过M 、N 作ME △x 轴NF △x 轴,由(1)的结论可得: △NFO △△OEM ,可得NF OF NO OE ME MO== ,可求点N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1)解:理由如下,△△ACB =90°,△△ACD +△BCE =90°,又△△ADC =90°,△△ACD +△DAC =90°,△△BCE =△DAC ,且△ADC =△BEC =90°,△△ADC △△CEB ;(2)解:如图,过点O 作ON △OM 交直线CD 于点N ,分别过M 、N 作ME △x 轴,NF △x 轴,由(1)可得:△NFO △△OEM ,△NF OF NO OE ME MO==,△点M (2,1),△OE =2,ME =1, △tanα=ON OM =32,△3212NF OF ==,△NF =3,OF =32 ,△点N (32-,3), △设直线CD 表达式:y =kx +b ,△12332k b k b =+⎧⎪⎨=-+⎪⎩△47157k b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47x +157; (3)解:当△CDP =90°时,如图,过点P 作PH △BC ,交BC 延长线于点H ,△△ADC +△CDP =180°,△点A ,点D ,点P 三点共线,△△BAP =△B =△H =90°,△四边形ABHP 是矩形,△AB =PH =4,△将线段A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AE =EP ,△AEP =90°,△△AEB +△PEH =90°,且△BAE +△AEB =90°,△△BAE =△PEH ,且△B =△H =90°,AE =EP ,△△ABE △△EHP (AAS ),△BE =PH =4,当△CPD =90°时,如图,过点P 作PH △BC ,交BC 延长线于点H ,延长HP 交AD 的延长线于N ,则四边形CDNH 是矩形,△CD =NH =4,DN =CH ,设BE =x ,则EC =5-x ,△将线段A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AE =EP ,△AEP =90°,△△AEB +△PEH =90°,且△BAE +△AEB =90°,△△BAE =△PEH ,且△B =△EHP =90°,AE =EP ,△△ABE △△EHP (AAS ),△PH =BE =x ,AB =EH =4,△PN =4-x ,CH =4-(5-x )=x -1=DN ,△△DPC =90°,△△DPN +△CPH =90°,且△CPH +△PCH =90°,△△PCH =△DPN ,且△N =△CHP =90°,△△CPH △△PDN ,△DN NP PH CH =,△1x x -=41x x --△x =372± △点P 在矩形ABCD 外部,△x =372+,△BE =372+, 综上所述:当BE 的长为4或372+时,△DPC 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是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课后专项训练:1.(2022·贵州铜仁·三模)(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 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过点A 作AD l ⊥,过点B 作B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CD BE =. (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N 的坐标为()4,2,求点M 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44y x =-+与y 轴交于点P ,与x 轴交于点Q ,将直线PQ 绕P 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 轴于点R .求点R 的坐标.【答案】(1)见详解;(2)点M的坐标为(1,3);(3)R(203,0)【分析】(1)先判断出△ACB=△ADC,再判断出△CAD=△BCE,进而判断出△ACD△△CBE,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判断出MF=NG,OF=MG,设M(m,n)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Q作QS△PQ,交PR于S,过点S 作SH△x轴于H,先求出OP=4,由y=0得x=1,进而得出Q(1,0),OQ=1,再判断出PQ=SQ,即可判断出OH=5,SH=OQ=1,进而求出直线PR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ACB=90°,AD△l,△△ACB=△ADC.△△ACE=△ADC+△CAD,△ACE=△ACB+△BCE,△△CAD=△BCE,△△ADC=△CEB=90°,AC=BC.△△ACD△△CBE,△CD=BE,(2)解:如图2,过点M作MF△y轴,垂足为F,过点N作NG△MF,交FM的延长线于G,由已知得OM=ON,且△OMN=90°,△由(1)得△OFM△△MGN,△MF=NG,OF=MG,设M(m,n),△MF=m,OF=n,△MG=n,NG=m,△点N的坐标为(4,2)△42m n n m +=⎧⎨-=⎩解得13m n =⎧⎨=⎩△点M 的坐标为(1,3); (3)如图3,过点Q 作QS △PQ ,交PR 于S ,过点S 作SH △x 轴于H ,对于直线y =﹣4x +4,由x =0得y =4,△P (0,4),△OP =4,由y =0得x =1,△Q (1,0),OQ =1,△△QPR =45°,△△PSQ =45°=△QPS .△PQ =SQ .△由(1)得SH =OQ ,QH =OP . △OH =OQ+QH =OQ+OP =4+1=5,SH =OQ =1.△S (5,1),设直线PR 为y =kx+b ,则451b k b =⎧⎨+=⎩,解得435b k =⎧⎪⎨=-⎪⎩.△直线PR 为y =35x +4.由y =0得,x =203,△R (203,0).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2·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一模)(1)模型建立,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CB =CA ,直线ED 经过点C ,过A 作AD △ED 于D ,过B 作BE △ED 于E .求证:△BEC △△CDA ;(2)模型应用:①已知直线AB 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交于B 点,sin△ABO =35,OB =4,将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线段BC ,过点A ,C 作直线,求直线AC 的解析式;②如图3,矩形ABCO ,O 为坐标原点,B 的坐标为(8,6),A ,C 分别在坐标轴上,P 是线段BC 上动点,已知点D 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 =2x -5上的一点,若△APD 是以D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答案】(1)见解析;(2)①137y x =-+;②D (3,1)或1923,33D ⎛⎫ ⎪⎝⎭【详解】(1)解:由题意可得, 90ACB ADC BEC ∠∠∠===︒ ,△90EBC BCE BCE ACD ∠+∠=∠+∠=︒ ,△EBC ACD ∠=∠ ,在BEC △和CDA 中EBC ACD E D BC AC ∠=∠⎧⎪∠=∠⎨⎪=⎩,△BEC CDAAAS ∆∆≌() , (2)解:①如图,过点C 作 CD x ⊥ 轴于点D ,在Rt △ABO 中 sin△ABO 35=,OB =4, △设AO =3m ,AB =5m ,△OB =4m =4,△m =1,△AO =3,同(1)可证得CDB BOA ∆∆≌,△4CD BO == ,3BD AO ==,△437OD =+=,△74C -(,),△03A (,),设直线AC 解析式为 3y kx =+ ,把C 点坐标代入可得734k -+=,解得 17k =- , △直线AC 解析式为137y x =-+; ②设D 坐标为(x ,2x -5),当D 在AB 的下方时,过D 作DE △y 轴于E ,交BC 于F ,同(1)可证得△ADE △△DPF ,△DF =AE =6-(2x -5)=11-2x ,DE =x,△11-2x +x =8,△x =3,△D (3,1),当D 在AB 的上方时,如图,过D 作DE △y 轴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F , 同(1)可证得ADE DPF △△≌,△DF =AE =(2x -5)-6=2x -11,DE =x ,△2x -11+x =8,△193x =,△1923,33D ⎛⎫ ⎪⎝⎭,综上述D (3,1)或1923,33D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弦的定义、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方程思想,作辅助线构造模型是解本题的关键. 3.(2022·黑龙江·桦南县九年级期中)如图1,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由图1,证明:DE AD BE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请猜想出DE ,AD ,BE 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又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DE AD BE =-,证明过程见解析;(3)DE BE AD =-,证明过程见解析【分析】(1)先证明△ADC △△CEB ,得到AD=CE ,DC=BE ,进而得到DE=CE+DC=AD+BE 即可;(2)同(1)中思路,证明△ADC △△CEB ,进而得到DE=CE -DC=AD -BE 即可;(3)同(1)中思路,证明△ADC △△CEB ,进而得到DE=DC -CE=BE -AD 即可.【详解】解:(1)证明:在ABC 中,△90ACB ∠=︒,△90ACD BCE ∠+∠=︒,△AD MN ⊥,△90ACD CAD ∠+∠=︒,△BCE =∠∠CAD ,又△AC BC =,90ADC CEB ∠=∠=,△()≌ADC CEB AAS ,△AD CE =,DC BE =, △直线MN 经过点C ,△DE CE DC AD BE =+=+;(2)DE ,AD ,BE 的等量关系为:DE AD BE =-,理由如下:△AD MN ⊥于D ,BE MN ⊥于E △90ADC BEC ACB ∠=∠=∠=︒,△90CAD ACD ∠+∠=︒,90ACD BCE ∠+∠=︒,△CAD BCE ∠=∠, 在ADC 和CEB △中90CAD BCE ADC BEC AC CB ∠=∠⎧⎪∠=∠=⎨⎪=⎩,△()ADC CEB AAS △≌△ △CE AD =,CD BE =,△DE CE CD AD BE =-=-;(3)当MN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DE 、AD 、BE 所满足的等量关系是DE BE AD =-,理由如下:△AD MN ⊥于D ,BE MN ⊥于E △90ADC BEC ACB ∠=∠=∠=︒,△90CAD ACD ∠+∠=︒,90ACD BCE ∠+∠=︒,△CAD BCE ∠=∠, 在ADC 和CEB △中90CAD BCE ADC BEC AC CB ∠=∠⎧⎪∠=∠=⎨⎪=⎩,△()ADC CEB AAS △≌△ △CE AD =,CD BE =,△DE CD CE BE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求解的关键.4.(2022·山东·九年级课时练习)(1)课本习题回放:“如图①,90ACB ∠=︒,AC 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为D ,E , 2.5cm AD =, 1.7cm DE =.求BE 的长”,请直接写出此题答案:BE 的长为________.(2)探索证明:如图②,点B ,C 在MAN ∠的边AM 、AN 上,AB AC =,点E ,F 在MAN∠内部的射线AD 上,且BED CFD BAC ∠=∠=∠.求证:ABE CAF ∆∆≌.(3)拓展应用:如图③,在ABC ∆中,AB AC =,AB BC >.点D 在边BC 上,2CD BD =,点E 、F 在线段AD 上,BED CFD BAC ∠=∠=∠.若ABC ∆的面积为15,则ACF ∆与BDE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直接填写结果,不需要写解答过程)【答案】(1)0.8cm ;(2)见解析(3)5【分析】(1)利用AAS 定理证明△CEB △△AD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由条件可得△BEA =△AFC ,△4=△ABE ,根据AAS 可证明△ABE △△CAF ;(3)先证明△ABE △△CAF ,得到ACF ∆与BDE ∆的面积之和为△ABD 的面积,再根据2CD BD =故可求解.【详解】解:(1)△BE △CE ,AD △CE ,△△E =△ADC =90°,△△EBC +△BCE =90°.△△BCE +△ACD =90°,△△EBC =△DCA .在△CEB 和△ADC 中,E ADC EBC DCA BC AC ∠=∠⎧⎪∠=∠⎨⎪=⎩△△CEB △△ADC (AAS ),△BE =DC ,CE =AD =2.5cm .△DC =CE −DE ,DE =1.7cm ,△DC =2.5−1.7=0.8cm ,△BE =0.8cm 故答案为:0.8cm ; (2)证明:△△1=△2,△△BEA =△AFC .△△1=△ABE +△3,△3+△4=△BAC ,△1=△BAC ,△△BAC =△ABE +△3,△△4=△ABE .△△AEB =△AFC ,△ABE =△4,AB =AC ,△△ABE △△CAF (AAS ).(3)△BED CFD BAC ∠=∠=∠△△ABE +△BAE =△F AC +△BAE =△F AC +△ACF△△ABE =△CAF ,△BAE =△ACF又AB AC =△△ABE △△CAF ,△ABE CAF S S =△ACF ∆与BDE ∆的面积之和等于ABE ∆与BDE ∆的面积之和,即为△ABD 的面积, △2CD BD =,△ABD 与△ACD 的高相同则13ABD ABC S S =△△=5 故ACF ∆与BDE ∆的面积之和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2022·无锡市九年级月考)(1)如图1,直线m 经过等腰直角△ABC 的直角顶点A ,过点B 、C 分别作BD ⊥m ,CE ⊥m ,垂足分别是D 、E .求证:BD +CE =DE ;(2)如图2,直线m 经过△ABC 的顶点A ,AB =AC ,在直线m 上取两点 D 、E ,使∠ADB =∠AEC =α,补充∠BAC = (用α表示),线段BD 、CE 与DE 之间满足BD +CE =DE ,补充条件后并证明;(3)在(2)的条件中,将直线m 绕着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到如图3的位置,并改变条件∠ADB =∠AEC = (用α表示).通过观察或测量,猜想线段BD 、CE 与DE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证明.【答案】(1)证明见详解,(2)∠BAC=α,证法见详解,(3)180º-α,DE=EC-BD,证明见详解.【分析】(1)根据已知首先证明∠DAB=∠ECA,再利用AAS即可得出△ADB≌△CEA;(2)补充∠BAC=α.利用△ADB≌△CAE,即可得出三角形对应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3)180º-α,DE=CE-BD,根据已知首先证明∠DAB=∠ECA,再利用AAS即可得出△ADB≌△CEA,即可得出三角形对应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BD⊥m,CE⊥m,∠ABC=90°,AC=BC,∴△ADB和△AEC都是直角三角形,∴∠DBA+∠DAB=90°,∴∠ECA+∠EAC=90°,∵∠BAC=90°,∠DAB+∠EAC=90º,∴∠DAB=∠ECA,又∵∠ADB=∠CEA=90°,AB=BC,所以△ADB≌△CEA(AAS),BD=AE,DA=EC,DE=DA+AE=EC+BD,BD+CE=DE.(2)∵等腰△ABC中,AC=CB,∠ADB=∠BAC=∠CEA=α,∴∠DAB+∠EAC=180°-α,∠ECA+∠CAE=180º-α,∴∠DAB=∠ECA,∵∠ADB=∠CEA=α,AC=CB,∴△ADB≌△CEA(AAS),∴CE=AD,BD=AE,∴AD+BE=CE+CD,所以BD+CE=DE.(3)180º-α,数量关系为DE=CE-BD,∵∠ADB=∠AEC= 180º-α,∠BAC=α,∴∠ABD+∠BAD=α,∠BAD+∠EAC=α,∴∠ABD=∠CAE,∵AB=AC,∴△BAD≌△ACE(AAS),∴AD=CE,BD=AE,∴DE=AD-AE=EC-BD.【点睛】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根据已知得出∠DAB=∠ECA,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2022·河南新乡·九年级期中)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相似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1)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k,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I,CE上直线l,垂足分别为D、E.求证:BDAE=k.(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都不是直角,那么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做以下修改:在ABC中,ABAC=k,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在。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一线三等角]
模型中的相似三角形(2)【基本模型】CBBC C BAAA1. 如图1,BDEEDFC B ∆⇒∠=∠=∠∽CFD ∆(一线三等角)如图2,ABD ADE C B ∆⇒∠=∠=∠∽DCE ∆(一线三直角) 如图3,特别地,当D 是BC 中点时:BDE ∆∽DFE ∆∽CFD ∆⇒ED 平分BEF ∠,FD 平分EFC ∠。
2. 一线三等角辅助线添加:一般情况下,已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等角(直角)或一个直角时,可构造“一线三等角”型相似。
【巩固提高】1. 已知ABC ∆中,120,6︒=∠==BAC AC AB ,D是BC 的中点,AB 边上有一点AC E ,延长线上有一点F ,使.C EDF∠=∠ 已知4=BE ,则=CF427提示:,120,6︒=∠==BAC AC AB ,D 是BC 的中点∴33==CD BD由BDE ∆∽CFD ∆ ∴CF DBDCBE =, 427=CF2. 如图,等边ABC ∆中,D 是边BC 上的一点,且3:1:=DC BD ,把ABC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D 处.那么ANAM 的值为75 .ABC提示:由翻折可得:A MDN DN AN DM AM ∠=∠==,,设:,3,1==DC BD 则4,4=+=+DN CN DM BM ∵BDM ∆∽CND ∆, ∴753414=++===∆∆CND BDM C C DN DM ANAM3. 在矩形ABCD 中,6=AB ,8=AD ,把矩形ABCD 沿直线MN 翻折,点B 落在边AD 上的E 点处,若AM AE 2=,那么EN 的长等于FE提示:作AD NF ⊥于F ,则6==AB FN∵MAE ∆∽EFN ∆, ∴EFAM FNAE=∵AM AE 2= ∴53,321===EN FN EF4. 在矩形ABCD 中,15=AD ,点E 在边DC 上,联结AE ,△ADE沿直线AE 翻折后点D 落到点F ,过点F 作AD FG ⊥,垂足为点G ,如果3:1:=AD DG ,那么=DENM GGAABEBE提示:作过点F 作MN ∥BC ,分别交AB 、CD 于M 、N 。
初中数学典型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
△ BND,∴
=
,∵ AD = BD,
BD DN
AM DM
图4
∴
=
,又 ∠A ∠EDF,∴ △
AD
DN
ADM∽△DNM,∴∠AMD=∠NMD,又∵DG⊥MN,DH⊥AM,
∴DG=DH,即在∠EDF 绕点 D 旋转过程中,点 D 到线段
MN 的距离为定值 .
评注:对于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线三等角”,当第三
个角的顶点恰好在底边中点时,图中中间的三角形与两
边的两个三角形也相似,可称之为“中点型一线三等角”.
二、等边三角形中的“一线三等角”
等边三角形的“一线三等角中,更多关注的是全等
三角形,且第三等角位置变化时,研究有关线段不变的
数量与位置关系 .
[例 2]如图 5 所示,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
特约编辑安平????????????????????????????????????????????????????????????????????????????????????????????????????????????????????????????????????????????????????????????????????????????初中数学典型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山西寿阳县第四中学校045499赵丽红摘要中考数学试题一般以典型代数模型几何模型为依托熟悉和掌握初中数学的一些代数与几何模型的使用方法对解答中高难度的试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如图 3,在上述条件下,当点 D 运动到 AB 的中点
时,求证:在∠EDF 绕点 D 旋转过程中,点 D 到线段 MN
的两边和四边形中位线延长可以得到一个特殊的三角
2019年中考数学相似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经典,详细总结!!)
2019年中考数学相似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经典,详细总结!!)一.一线三等角概念“一线三等角”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一线三等角的分类全等篇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如图 3-1,由∠1=∠2=∠3,易得△AEC∽△BDE.2.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图3-1,若CE=ED,则△AEC≌△BDE.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如图3-2,当∠1=∠2=∠3,且 D 是BC 中点时,△BDE∽△CFD∽△DFE.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了解)如图 3-3,当∠1=∠2 且时,点 O 是△ABC 的内心.可以考虑构造“一线三等角”.如图3-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通常与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相关,Ð这是内心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内心.在图 3-4(右图)中,如果延长 BE 与 CF,交于点 P,则点 D 是△PEF 的旁心.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其实这个第 4 图,延长 DC 反而好理解.相当于两侧型的,不延长理解,以为是一种新型的,同侧穿越型?不管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定相似三角形来进行解题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种情况.a.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b.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不上“一等角”构造模型解题;c.图形中只有直线上一个角,不上“二等角”构造模型解题.体会:感觉最后一种情况出现比较多,尤其是压轴题中,经常会有一个特殊角或指导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经常构造“一线三等角”来解题.2.在定边对定角问题中,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尤其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张角问题,在 x 轴或 y 轴(也可以是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直线)上构造一线三等角解决问题更是重要的手段.3.构造一线三等角的步骤:找角、定线、构相似坐标系中,要讲究“线”的特殊性如图 3-6,线上有一特殊角,就考虑构造同侧型一线三等角当然只加这两条线通常是不够的,为了利用这个特殊角导线段的关系,过 C、D 两点作直线 l 的垂线是必不可少的。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五)一线三等角模型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五)一线三等角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指有三个相等角的顶点在同一直线上构成的相似或全等(相等角所对的边相等)图形,相等的角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直角或钝角。
(一)全等1、相等的三个角和全等三角形在直线同侧。
已知: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1=∠2=∠3,且CD=CE,则△ACD≌△BEC。
证明:∵∠BCD=∠1+∠D,∠BCD=∠3+∠BCE,∠1=∠3,∴∠D=∠BCE,∵∠1=∠2,CD=CE,∴△ACD≌△BEC(AAS)。
2、相等的三个角和全等三角形在直线异侧。
已知: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1=∠2=∠3,且CD=CE,则△ACD ≌△BEC。
证明:∵∠2=∠D+∠ACD,∠3=∠BCE+∠ACD,∠2=∠3,∴∠D=∠BCE,∵∠2=∠1,∴∠DAC=∠CBE,∵CD=CE,∴△ACD≌△BEC(AAS)。
一线三等角结论1:当等角所对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相似1、相等的三个角和相似三角形在直线同侧。
已知: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1=∠2=∠3,则△ACD∽△BEC。
证明:∵∠BCD+∠1+∠D,∠BCD=∠3+∠BCE,∠1=∠3,∴∠D=∠BCE,∵∠1=∠2,∴△ACD∽△BEC。
2、相等的三个角和相似三角形在直线异侧。
已知: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1=∠2=∠3,则△ACD∽△BEC。
证明:∵∠1=∠D+∠ACD,∠3=∠BCE+∠ACD,∠1=∠3,∴∠D=∠BCE,∵∠1=∠2,∴∠DAC=∠CBE,∴△ACD∽△BEC。
一线三等角结论2:一线三等角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一线三等角变式:中点型如图,点C在相等AB上,且AC=BC,∠1=∠2=∠3。
求证:△ACD∽△BEC∽△CED证明:∵∠1=∠2=∠3,∴△ACD ∽△BEC ,∴AD BC =CD CE , ∵AC=BC ,∴AD AC =CD CE ,∵∠1=∠3,∴△ACD ∽△CED ,∴△ACD ∽△BEC ∽△CED ,∴∠4=∠5=∠8,∠9=∠6=∠7。
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线三等角模型一 .一线三等角观点“一线三等角” 是一个常有的相像模型,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极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组成的相像图形,这个角能够是直角,也能够是锐角或钝角。
不一样地域对此有不一样的称号,“ 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二 .一线三等角的分类全等篇CD CAP BA PDDCBA P B同侧锐角DAB C相像篇CA P锐角D直角DPABCDCB A P直角D钝角DAPP BC异侧D DCBA P B同侧钝角DAB PABABPPC C C异侧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1.一般状况下,如图 3-1 ,由∠ 1=∠ 2=∠ 3,易得△ AEC∽△ BDE.2. 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 3-1 ,若 CE=ED,则△ AEC≌△ BDE.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如图 3-2 ,当∠ 1=∠2=∠3,且4. “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D 是BC(认识)中点时,△ BDE∽△ CFD∽△ DFE.如图 3-3,当∠ 1=∠2且BOC 901是△ ABC 的心里 . 能够考虑构BAC 时,点O2造“一线三等角”.如图 3-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往常与三角形的心里或旁心有关,?BOC1BAC 这是心里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心里. 90在图 3-42BE 与 CF,交于点 P ,则点 D 是△ PEF 的旁心 .(右图)中,假如延伸5.“一线三等角”的各样变式(图 3-5 ,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图 3-5其实这个第 4 图,延伸 DC 反而好理解 . 相当于双侧型的,不延伸理解,认为是一种新式的,同侧穿越型?不论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立相像三角形来进行解题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种状况 .a.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策应用模型解题;b.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不上“一等角”结构模型解题;c.图形中只有直线上一个角,不上“二等角”结构模型解题.领会:感觉最后一种状况出现比许多,特别是压轴题中,常常会有一个特别角或指导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常常结构“一线三等角”来解题.2.在定边对定角问题中,结构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特别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张角问题,在 x 轴或 y 轴(也能够是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直线)上结构一线三等角解决问题更是重要的手段 .3.结构一线三等角的步骤:找角、定线、构相像坐标系中,要讲究“线”的特别性如图 3-6 ,线上有一特别角,就考虑结构同侧型一线三等角自然只加这两条线往常是不够的,为了利用这个特别角导线段的关系,过 C 、D两点作直线 l 的垂线是必不行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三等角模型
一 . 一线三等角概念
“一线三等角” 是一个常见的相似模型, 指的是有 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相似图形, 这个角可以是直角, 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不同地区对此有不同的称呼, “K 形图”,“三垂直”,“弦图”等,以下称为“一线三等角” 。
二 . 一线三等角的分类
全等篇
C
D
D
C
A
P
B
A
P
B
锐角
直角
D
D
D
C
A
P
B
同侧
钝角
D
A
A
B
P
P
B
A
B
P
C
C
相似篇
C
异侧
D
C
D
C
A
P
B
A P
B
锐角
直角
D
D
C
A P
B
同侧
钝角
D
D
A
B
P
A
B
P
A
B
P
C
C
C
异侧
三、“一线三等角”的性质
1. 一般情况下,如图 3-1 ,由∠ 1=∠ 2=∠ 3,易得△ AEC ∽△ BDE.
2. 当等角所对的边相等时,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 如图 3-1 ,若 CE=ED ,则△ AEC ≌△ BDE.
3.中点型“一线三等角”
如图 3-2,当∠ 1=∠2=∠3,且 D 是 BC 中点时,△ BDE∽△ CFD∽△ DFE.
4. “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的变式( 了解 )
如图 3-3,当∠ 1=∠2 且BOC 901
BAC 时,点O是△ABC的内心.可以考虑构2
造“一线三等角”.
如图 3- 4“中点型一线三等角”通常与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相关,
BOC901
BAC 这是内心的性质,反之未必是内心. 2
在图 3-4(右图)中,如果延长BE 与 CF,交于点 P ,则点 D 是△ PEF 的旁心 .
5.“一线三等角”的各种变式(图 3-5 ,以等腰三角形为例进行说明)
图 3-5
其实这个第 4 图,延长 DC 反而好理解 . 相当于两侧型的,不延长理解,以为是一种新型的,同侧穿越型?不管怎么变,都是由三等角确定相似三角形来进行解题
四、“一线三等角”的应用
1.“一线三等角”应用的三种情况 .
a.图形中已经存在“一线三等角”,直接应用模型解题;
b.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不上“一等角”构造模型解题;
c. 图形中只有直线上一个角,不上“二等角”构造模型解题.
体会:感觉最后一种情况出现比较多,尤其是压轴题中,经常会有一个特殊角
或指导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经常构造“一线三等角”来解题.
2.在定边对定角问题中,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基本手段,尤其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张
角问题,在 x 轴或 y 轴(也可以是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直线)上构造一线三等角
解决问题更是重要的手段 .
3.构造一线三等角的步骤:找角、定线、构相似
坐标系中,要讲究“线”的特殊性
如图 3-6 ,线上有一特殊角,就考虑构造同侧型一线三等角
当然只加这两条线通常是不够的,为了利用这个特殊角导线段的关系,过 C 、D两点作直线 l 的垂线是必不可少的。
两条垂线通常情况下是为了“量化”的需
要。
上面就是作辅助线的一般程序,看起来线条比较多,很多老师都认为一下子不
容易掌握 .
解题示范
例 1 如图所示,一次函数一个动点(不包括 A 、B 三角形 ,求点P 的坐标 .
y x 4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 、B
两端点),C 是线段OB 上一点,∠
两点,点P 是线段
OPC=45 °,若△OPC
AB上
是等腰
例 2 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中,∠ C=90 °,∠ ABD= ∠ DBC=22.5 °, AE ⊥BC 于 E,∠ADE=67.5 °, AB=6, 则 CE= .
例 3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 ABC= ∠ BAD=90 °,∠ ACD=45 °, AB=3 ,AD=5. 求 BC 的长 .
例 4 如图,△ ABC 中,∠ BAC=45 °, AD ⊥ BC , BD=2 , CD=3, 求 AD 的长 .
.找出相似形,
一线三等角,补形最重要,内构勤思考,外构更精妙
比例不能少 .巧设未知数,妙解方程好
还是可以纵横斜三个方向构造,坐标系中一般考虑纵横两个方向构造
例 5 如图,在△ABC 中,∠ BAC=135°, AC= 2 AB, AD⊥AC交BC于点D,若AD = 2 ,求△ABC的面积
当然有 45°或 135°等特殊角,据此也可以构造不同的一线三等角
一线三等角所有的构造都是把分居定角两侧的数据集中在一起,是相似集中条件的一种.
大练身手:
例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1, 0), B( 0, 3), C(-3, 0), D 是线段 AB 上
一点, CD交y轴于 E,且 S△BCE= 2S△AOB.
(1)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求点 D 的坐标,猜想线段 CE与线段 AB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 F 为射线 CD 上一点,且∠ DBF= 45°,求点 F 的坐标.
y
B
D
E
C O A x
例 8:如图,直线y= x+2 与y轴交于点 C,与抛物线y= ax2交于 A、B 两点(A 在 B 的左侧),
BC= 2AC,点 P 是抛物线上一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 P 在直线 AB 的下方,求点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的最大值;
(3)若点 P 在直线 AB 的上方,且∠BPC= 45°,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
y
B
C
A
O x
练1: .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 C(-1,- 1),且经过点 A、点 B 和坐标原点 O,点 B 的横坐标
为- 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 D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且△ BOD 的面积等于△ BOC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 D 的坐标;
(3)若点 E 的坐标为( 0, 2),点 P 是线段 BC 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 OPE =45°?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B
E
A O x
C
课后作业:
如图,点A(0,-1),B(3,0),P为直线y= -x+5上一点,若∠APB=45 °,求点P 的坐标
在四边形ABCD 中,∠ ABC= ∠ BAD=90 °,∠ ACD=45 °, AB=3,AD=4, 求 AC 的长 .
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AB,BC,CD上,△EFG为等边三角形,求证:BE+GC= 3 BC
如图,△ ABC :△ DBA,且 AC= 2 BC,求证:CD=2AB.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C=90°,AB= 3, BC= 4, CD= 10,DA=5 5,求 BD 的长
如图,点2),点△A 是反比例( X >0)图形上一点,点
ABC 是等边三角形时,求点 A 的坐标
B 是
.
X 轴正半轴上一点,点 C 的坐标为(0,
如图,抛物线 y=ax 2++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 C,bx 4
直线 l:y=-17
),点 P 是直线 l 上方的抛2 x+m 经过点A,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D( 5,-2
物线上的动点,连接PC、P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 PCD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 P 的坐标;
(3)设△ PCD的面积为S,请你探究:使S 的值为整数的点P 共有几个,说明理由.
y
C
l
A O
B x
D
1.如图
y4x 222
交于点 A( 3, 6). 1, 已知直线 y=kx 与抛物线273
( 1)求直线 y=kx 的解析式和线段OA 的长度;
( 2)点 P 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 过点 P 作直线 PM, 交 x 轴于点 M (点 M、 O 不重合) , 交直线 OA 于点 Q, 再过点 Q 作直线 PM 的垂线 , 交 y 轴于点 N. 试探究:线段 QM 与线段 QN 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 求出这个定值 , 如果不是 , 说明理由;
( 3)如图 2, 若点 B 为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 点 E 在线段 OA 上(与点 O、 A 不重合) , 点 D( m,0)是 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 且满足∠ BAE=∠BED=∠ AOD. 继续探究: m 在什么范围时 , 符合条件的 E 点的个数分别是 1 个、 2 个?
y
P
y
A A
E
Q
N
B
O M x O D x 图 1图 2
如图,直线 AC:y=- 2x+ 2 与 x 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过A、 C两点,与 x 轴交于另一点 B( B 在 A 的右侧),且△(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 D 为抛物线上一点,∠ DCA= 45°,求点 D 的坐标;
2
C,抛物线y= ax + bx+c( a> 0)
y y
C C
O A B x O A B x
备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