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所见》PPT

合集下载

《所见》古诗鉴赏——古代汉语版

《所见》古诗鉴赏——古代汉语版

所见—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牧童: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很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今天真,读作chén,最早见于甲 骨文 ,其本义是蛰虫在惊蛰时苏醒后蠢蠢 欲动的样子,引申指震动(即《说文解字》 所谓的“震也”)。
想一想
“所见”是什么意思?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所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中哪里写了动态、静态? 牧童有没有抓到知了呢?
所见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
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袁枚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欲:心想。欲,想要。 捕:捉。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闭口:闭着嘴巴。 立:站立,站立不动。
我一定要想 办法抓住它

立字本义是人站在地上, 后引申为树立、设立、 建立等词义。
古诗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 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所看见的
所见
清 袁枚
诗人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 人、诗论家。字子才,号 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 塘(今浙江杭州)人。清 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 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 家。他与耕夫、蚕妇、工 匠、商贩、书生都有交往, 关心农事百业,百姓都称 他为”大好官”。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所见》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所见》课件
袁枚
学习目标
01
02
学习字词
03 04
学习诗文
布置作业
学习 目标
所见
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学习 字词
所见
suǒ 所见
mù 牧童 bì

chán

捕 鸣 蝉
闭口立
学习 字词
所见
shī 古诗
tóng 牧童 bì
lín 林樾
huáng
黄牛
学习 诗文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振:传遍。 林樾:茂密的树林。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 歌声回荡在山林中。
学习 诗文
所见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意欲:心想。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 然间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 下。
学习 诗文
所见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 事情?(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学习 诗文
所见
牧童是怎样捉蝉的呢?他捉到 了蝉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事,讲 给大家听。
学习 诗文
所见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学习 诗文
所见
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布置 所见 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含义。

闭口立
学习 字词
所见 中彩那天
诗 童 林
黄 闭 立
学习 诗文
所见
猜一猜这个小孩儿在干什么?
学习 诗文
所见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注意诗歌的节奏,并了解诗歌的大 意。(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最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所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所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所见》一、激趣导入1.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准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b.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

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

(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所见

诗意: 泉眼很珍地让泉水 (宋) 杨万里 悄悄地地流出, 倒映在水面的树阴 泉眼无声惜细流, 喜欢这晴天 树阴照水爱晴柔。 风柔和的风光。 荷叶尖尖的角刚 小荷才露尖尖角, 露出水面,就有 早有晴蜓立上头。 蜻蜓站在它上面了。 2 小池
押韵: • 柔 (rou) • 头 (tou) • 所以它们的韵脚是:ou
suǒ mù bǔ chán bì lì 放 牛 站 所以 牧 捕 捉 蝉鸣 闭 立 口 正 有 门 鱼 叫
chí xī

可 池 惜 子爱
yīng q íng rǒu

温 阴天 晴天 柔白露 凉 朗 和 出
shī tó ng 诗句 诗 童 童年 诗人 童话 诗词 儿童 huá ng lí n 林树林 出口
尖尖角
泉水无声细细流,(动) 树阴照水爱晴柔。(静)
小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 景物: • 泉水 • 树荫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 蜻蜓 后两句描写的景物: 小荷 从这两句可看出描 写的季节是: 初夏
才:刚刚的意思 早:已经
作者巧妙地使用这两个字,让整 个画面 生动形象起来,仿佛画面就在我 们眼前。
歌声 / 振 / 林越。 意欲 / 捕 / 鸣蝉, 忽然 / 闭口 / 立。
新词理解
珍惜,爱惜
小池
映照在水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水的出口处
细小的流水 晴天柔和美 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长出的 嫩荷叶 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 嫩荷叶的尖端
小池
quán yīn
chí
bì 闭闭会 闭门 闭口 lì 立 站立 立正 立冬
3.所见


袁枚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所见》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所见》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⑴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⑴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⑴欲:想要。

⑴捕:捉。

⑴鸣:叫。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鉴赏】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

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

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

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

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

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

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

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3古诗两首——《所见》

3古诗两首——《所见》

所见 作者:袁牧
• 牧童骑黄牛,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振林樾。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意欲捕鸣蝉,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忽然闭口立。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朗诵指导】
• 牧童/骑/黄牛, • 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 • 忽然/闭口/立。
【赏析】
•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 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 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 林都被他惊动了。 •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 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 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 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 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
古诗二首
所见 作者:袁牧
• 牧童 意欲
骑 捕鸣蝉
振林樾 闭口立郊外散 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 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所见
• 清袁枚作品。 “所见”,即诗 人偶然看到的一 幅生活画面。
•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 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 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 大家”。 •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 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 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 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 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 为当时诗坛所宗。 •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 话》等。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 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 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 三、古诗两首
•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 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是___清_代诗人 __袁牧______写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3课《古诗两首-所见》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3课《古诗两首-所见》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 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 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 整个树林都被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 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 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 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 儿捉到手呢!
( 动)态
骑黄牛 从哪里可以看出牧童
意 欲 捕 鸣 蝉 , 忽 然 闭 口 立 。
( 静 )态
从哪里看出牧童想抓住蝉的决心?闭口立 前一句不是诗人的所见,而是诗人的______。
猜想 后一句体现了牧童 __________的变化
3、古诗两首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一天,清代诗人 袁枚在郊外散步, 走着走着,他停 下了脚步,他看 到了什么呢?
一、知诗人

袁枚,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乾隆四
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是乾隆、嘉 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 “乾隆三大家”。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
(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
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 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著有 《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清代——袁枚
` yue
bǔ chán
二、解诗题
“所见”,即诗人 偶然看到的一幅生 活画面。
所 见
放牛的儿童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你来想一想、说一说?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
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 读者自己去想象。把这些编成一个 故事,讲给大家听。

古诗两首所见

古诗两首所见

所见 作者:袁牧
牧童骑黄牛,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振林樾。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意欲捕鸣蝉,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
忽然闭口立。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荫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 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 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 林都被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 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 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 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 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忽然闭口立。
所见 作者:袁牧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动态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静态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 袁枚

Hale Waihona Puke •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 的歌声嘹亮。 • ⑶ 林樾:树荫。樾:指 牧童骑黄牛, 道旁成荫的树. 歌声振林樾。 • ⑷ 欲:想要。 意欲捕鸣蝉, • ⑸ 捕:捉。 忽然闭口立。 • ⑹ 鸣:叫。 • (7)忽然:突然。 • (8)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 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 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 家”。 •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 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 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 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 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 宗。 •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 等。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 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 作者的创新之处。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书所见》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书所见》优秀课件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宋] 叶 绍 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宋] 叶 绍 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主讲教师: 工作单位:
4 古诗三首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4 古诗三首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4 古诗三首
自读提示
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至少三遍,努力把每 个字音读准。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宋] 叶 绍 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4 古诗三首
sònɡ

4 古诗三首
tiăo

桃(桃花)
跳(跳舞) 逃(逃跑)
运用今天的方法,学习《泊船瓜洲》,体 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考:看着灯下嬉戏的孩子,诗人会想些什么?
4 古诗三首
他想起了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 烂漫;想起家乡的温馨美好。

古诗《所见》

古诗《所见》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 在鸣叫的蝉吧。
忽然闭口立。
闭着嘴巴 站立不动
忽然,就闭住嘴,静静地站住了。
我一定要 想办法抓 住它!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我一定要
想办法抓 住它!
第二层:这两句写了小牧童的静 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 又是多么专注。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蝉, 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放牛的孩子 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振林樾。茂密的树林。
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他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第一层:这两句写了小牧童的动 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 头,何等散漫、放肆。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意欲捕鸣蝉,
心里想 捉 正在鸣叫的知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所见
(清)袁枚
牧童 黄牛 林樾 鸣蝉
(活泼顽皮、快乐有趣)
所见
(清)袁枚
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
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
了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说写结合,扩展思维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 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 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 事,讲给大家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骑 振蝉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振:震荡。
樾:树阴。
林樾:林中的 树阴。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欲:想 意欲:心想
捕:捉。 鸣蝉:正在鸣 叫的知了。
所见 牧童骑黄牛, 作者所看见的。
歌声振林樾。

古诗《所见》

古诗《所见》

suǒ jiàn 所见
mù tó ng qíhuá ng niú ,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童 骑 黄
牛, 歌




k ǒu
樾。

yì y ù bǔ míng chán, hū rán
意 欲 捕

蝉, 忽 然


立。
骑 蝉
振 樾
要求:
读每句诗,讨 论诗句的意思。
所见
所见
(清)袁枚
考考你:
心情?(愉快) 理由? (歌声振林樾)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枚
考考你:
季节?(夏天) 理由? (意欲捕鸣蝉)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


意 忽


欲 然


牛,

捕 闭

鸣 口
樾。
蝉, 立。
振:振荡
樾:树阴 林樾:林中成阴 的地方
第一、二句诗意
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 间小路上,嘹亮的牧歌声透过树林, 回环呼应。
欲:想。
意欲:心想。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第三、四句诗意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 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 高声唱歌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见:所看见的事物
作者介绍
袁枚: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一生做 过几个地方的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 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 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 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PPT课件
译文: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 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 我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是诗人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夜泊” 的环境,烘托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月亮、乌鸦、 秋霜、枫树、渔火”都是诗人看到的景物,一个“愁” 字点明了诗人久久不能入睡的原因。
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同时,这里人迹 罕至,一般人不会想到山中有人。“空山”二字说明此处犹如世 外桃源。“空”实为“静”,人静、树静、水静、山静,让人心 也静。这种静中透出心的空明与纯净,所以空山不是空荡荡的山, 而是宁静的山,纯明的山。
“空”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你能联想到王维其他 含有“空”字的诗歌吗?
识字方法

加一加:田+半=畔

换一换:暝-日+目=瞑
河畔 暝色
我会写
孙泊愁眠寺 榆畔
sūn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造句
横撇/横钩、竖钩、提、竖 钩、撇、点 。
孙子 王孙
爷爷爱抚地抚摸着孙子的头, “真是好孩子” 。


我会写
笔顺
点、点、提、撇、竖、横折、 横、横。
组词 停泊 泊船
造句 河岸边停泊着几只帆船。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清泉图(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夜采莲图(动)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秋日 傍晚雨后的山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一静一动,写出了山间景物的幽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所见月落霜满天江帆渔火乌啼夜半钟声凄凉愁闷所闻层次梳理图解课文主旨归纳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来到苏州城外的枫桥泊船靠岸的所见所闻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愁闷孤寂忧愁的思乡感情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

过河准备
读古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 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与 同桌一起交流识字方法。
立 诗 童 黄
shī lì


捕 牧

huánɡ tónɡ
chán bì bǔ
suǒ





捕 闭 诗



suǒ



换一换
比一比
问 闪
闻 闯


立正 站立

站立 闭口
黄牛 树林 蝉鸣 古诗 捕捉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两把扇, 四把油锤两把钻。
(打一动物)
我去上学校, 树梢知了叫。 平时看不见, 夏天凑热闹。
(打一昆虫)
有一天啊,夏天傍晚的太阳,照在人身上十分舒服。 这 时,有一只老牛缓缓地走过来,它长着一对长长的,大大的, 尖尖的角,一边走还一边“哞哞”地叫着,好不快活!老牛的 身上驮着一个小牧童,他穿着灰色的上衣,白色的裤子,时不 时地还哼着歌曲。那声音穿越整个树林,非常好听。突然,草 丛中隐隐传出小虫子的“歌声”,“知了,知了”的叫声传入 小牧童的耳中,他立刻停止歌唱,顺着叫声四处张望。终于, 他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只扑扇着翅膀的蝉,于是,小牧童抿 紧嘴巴、屏住呼吸,他伸出手想要捕捉,“扑扑”两声,蝉飞 走了。小牧童又唱起了欢快的歌曲,“山儿青,水儿秀,牛儿 壮,草儿绿,我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这欢快的歌声又在山 谷中回荡。
所见 牧童
所 见
袁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古诗《竹石》《所见》

古诗《竹石》《所见》

古来征战几人回。
平明送客楚山孤。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光懒困倚微风。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孤城万仞山。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shirley清 郑 燮源自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清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 ,
歌 声 振 林 越 。
意 欲 捕 鸣 蝉 ,
忽 然 闭 口 立 。
黄河远上白云间,
醉卧沙场君莫笑, 寒雨连江夜入吴, 劝君更尽一杯酒, 故人西辞黄鹤楼, 莫愁前路无知己, 黄师塔前江水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撑着 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 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愉 愉快
偷偷 小偷 偷偷摸摸
隐藏
一种水草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知道,懂得
回来的时候,他不知道怎样掩盖留 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 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朗诵】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学生字· 组词】

zhèn chán
骑 振 蝉
所见
(清)袁枚
振:震荡。
樾:树阴。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林樾:林中的 树阴。
我一定要 想办法抓 住它!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我一定要 想办法抓 住它!
第二层:这两句写了小牧童的静 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 又是多么专注。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描写动态的,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作者看到的。
心想捕捉鸣叫的蝉, 描写静态的,
作者想到的。 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一动一静,突出小牧 童活泼可爱。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所见
(清)袁枚
牧童 黄牛 林樾 鸣蝉
(活泼顽皮、快乐有趣)
所见
(清)袁枚
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唱歌捕 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 了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说写结合,扩展思维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 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 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 事,讲给大家听。
所见
(清)袁枚
பைடு நூலகம்欲:想
意欲:心想 捕:捉。 鸣蝉:正在鸣 叫的知了。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所 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作者所看见的。
牧童骑黄牛,
放牛的孩子 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振林樾。
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茂密的树林。
他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描写动态的, 作者看到的。
第一层:这两句写了小牧童的动 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 头,何等散漫、放肆。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描写静态的, 作者想到的。
意欲捕鸣蝉,
心里想 捉
正在鸣叫的知了。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 在鸣叫的蝉吧。
忽然闭口立。
闭着嘴巴 站立不动
忽然,就闭住嘴,静静地站住了。
池 小 tōu 偷 不 fú 浮 娃 采 解 pí ng 萍

tǐng
唐·白居易
自由读 读这首 诗。
撑 li 小 á n 白 莲 zōng 藏 踪 一 道
艇, 回。 jì 迹 开。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撑着 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 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偷偷地
《池上》是
代诗人 地作品。本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是 2、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 。 一道: 。

所见
(清)袁枚
【释题】
袁枚 ( 1719-1798),浙 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 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 集》与《随园诗话》等。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 的一幅生活画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填空: 《所见》一诗是( )代诗人 ( )的作品,读完诗后,在我们 脑海中形成了由( )、( )、 ( )、( )等景物组成的动静 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
小娃 撑小艇,偷采 白莲回。 不解 藏踪迹,浮萍 一道开。
痕迹 踪迹 印迹



浮起 浮动 浮力
浮萍 绿萍 萍水相逢
小组讨论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撑 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 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 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 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 清清楚楚的水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