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
浮力探究实验题目
浮力探究实验题目
以下是关于浮力探究实验的题目:
1. 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探究不同密度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规律。
3.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
5.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形状是否有关。
6.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7.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表面的张力是否有关。
8.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9.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10.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气压的关系。
请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实验题目,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八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八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__________。
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________2.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4次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流的大小 1.2 1.4 1.6 4.8 2.0 2.2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是:________。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
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从起点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五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100道
五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100道
第一题
问题:如何用水和油进行分离?
实验目的:观察不相溶液体的分离方法,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差异。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杯水和一杯植物油。
2. 将植物油缓慢地倒入水杯中。
3. 观察油和水的现象,记录你的观察结果并思考原因。
第二题
问题:拜物教,哪些物体会引起静电?
实验目的:了解导电和绝缘物体的不同,并通过实验观察静电现象。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块橡皮和一根金属钥匙。
2. 用橡皮摩擦钥匙。
3. 靠近一些小纸片或头发并观察现象。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但这次用手摩擦钥匙。
5. 记录你的观察结果,并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
(继续写入其余98个实验题目)
第一百题
问题:金鱼在黑暗中是否会游动?
实验目的:观察金鱼在黑暗环境中的行为变化,并了解光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将一个金鱼放入一个透明的中。
2. 将置于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例如一个黑盒子。
3. 关闭灯光,观察金鱼的行为。
4. 打开灯光,观察金鱼的行为是否有所变化。
5. 记录你的观察结果,并给出解释。
注意:进行实验时请注意动物的福利,确保实验过程不会对金鱼造成伤害。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100道》的部分题目,请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用于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探究题中,通常会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等。
以下是一些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和拓展。
1. 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
在解决实验探究题之前,需要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问题。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并确定实验方案。
2. 设计实验方案。
在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后,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的具体内容、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变量和指标等。
3. 进行实验操作。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实验的细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收集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
5. 得出结论。
在得出结论时,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6. 撰写实验报告。
在完成实验探究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
实验报告应该具有简明扼要、清晰易懂的特点,以便他人阅读和理解。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撰写实验报告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细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实验探究专题(附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8题;共95分)1.为了探究“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屠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如下图。
(1)研究“温度对糖丸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时,我们应该选择()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2)在上述三个杯子中,分别放入10克糖丸,溶解得最慢的是()A.①号B.②号C.③号(3)糖丸在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面最甜B.水底最甜C.各个地方一样甜(4)下列装置能将溶解在水中的糖分快速分离出来的是()A. B. C.(5)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实验过程中,万一遇到酒精洒到外面燃烧,我们可以________。
2.“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1)我的问题:________ (2)实验材料:________(3)实验步骤:(请给实验步骤排序)()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先取大约40克食盐一份,再把它平均分为10小份。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通过计算,得出总共溶解的食盐的量。
()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
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克食盐。
3.观察分析。
面对不知名的岩石或矿物你怎样去认识它?(至少写出三个步骤)4.气象站测得余姚12月7日和12月14日的天气数据记录情况。
12月7日和12月14日气温记录表;12月7日和12月14日气温变化柱状图(1)将12月7日的气温变化柱状图补充完整。
(2)根据气温变化柱状图将气温记录表补充完整。
(3)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4)12月7日的降水量为5毫米和12月14日的降水量为11毫米,共中可能下雪的是()。
A.12月7日B.12月14日C.两天都没有下雪5.出发前几天,小奇还查看了接下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下图是天气预报屏幕截图:(1)根据气预报,1月1日的天气是________。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实验探究专题(二)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题(二)一、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3分)1.在探究水在什么温度结冰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在试管中加入10 mL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
②拿一只保温杯,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内的温度变化。
③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④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水结冰的温度记录表时间0分钟3分钟6分钟9分钟12分钟温度25℃() 4℃()0℃状态水水水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1)该同学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2)该同学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3)在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时,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A.仰视B.平视C.俯视(4)在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时,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A.仰视B.平视C.俯视(5)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
(6)在碎冰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
(7)由实验记录表中可知:水结冰时的温度为________℃。
(8)由实验记录表中可知:水结冰时的温度为________℃。
(9)水在结成冰的过程中水由________态变成了________态(填水的形态)。
(10)水在结成冰的过程中水由________态变成了________态(填水的形态)。
2.空气的奥秘。
(1)图片中的阿姨们,她们在愉快地水中漫步,她们的脸会不会湿?(2)把一团纸塞入一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水中,杯底的纸不会湿,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图片中的阿姨们,她们在愉快地水中漫步,她们的脸会不会湿?3.简答题。
小水滴旅行记同学们好!我是小水滴,我的家在大海。
有一天,我想和我的小伙伴们去旅行。
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去旅行,于是放射万丈光芒,照得我们都暖烘烘的。
不一会儿,我们的身体就变轻盈了,慢慢向空中飞去,小伙伴说,我们变成了水蒸气。
科学实验探究题汇总(有答案)
23、(5分)小明的妈妈想买一件毛衣,她没有找到关于毛衣品质的标签,她想知道毛衣是纯羊毛的还是腈纶的,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她鉴别。
24、(6分)在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移动一株千年古樟。
施工人员先将古樟的枝叶作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使古樟连根带土,宛如一个长方体的大“花盆”被挖起(如右上图)。
然后施工人员在其下铺上平行轨道,并用4个千斤顶将古樟沿直线轨道缓慢滑动了35米。
在平移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请举两例。
.25、(6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氮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4/5。
请试用这样的推理方法:“如果氧气有颜色,那么空气就会有颜色;而空气是无色的,所以推测氧气是无色的。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对氮气物理性质进行推测,填写下表:26、(3分)目前我国火车的最高速度为140千米/时,上海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为25米/秒,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___________。
8、27、(8分)下面的月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后半夜在东南方天空可见的月相是,通宵可见的月相是,前半夜在西南方天空可见的月相是,月初几天出现在西南方夜空的月相是。
28、(3分)在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适量水,立即塞上瓶塞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被压扁了。
请你分析软塑料瓶被压扁的原因:。
29、(6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实心正方体,边长a为10厘米,质量m为5千克。
在大小为10牛顿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时间t为5秒钟内,匀速向右移动路程s为6米。
请你利用上述数据,结合示例格式,任意选择至少三个未知量,填写下表(答案越多越好,答对一个即可得2分,答错不扣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为6分)。
(g=10牛/千克)30、(5分)取一个大纸盒,在纸盒底层放一层湿土,以纸盒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纸盒就可形成明暗两种环境。
在纸盒中放入20只鼠妇(一种小动物)。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3七上·长兴期末)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
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
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
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2.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
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初一探究实验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一探究实验试题大全及答案【实验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掌握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滴管、清水、30%的蔗糖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紫色洋葱表皮,用镊子平铺在载玻片上。
2. 用盖玻片轻轻盖住洋葱表皮,避免产生气泡。
3. 用滴管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观察细胞变化。
4. 用吸水纸吸去另一侧的水分,然后滴加30%的蔗糖溶液,再次观察细胞变化。
实验结果:1. 滴加清水后,细胞膨胀,颜色变浅。
2. 滴加蔗糖溶液后,细胞收缩,颜色变深。
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膨胀,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失水收缩,说明细胞具有渗透作用。
【实验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实验材料:种子若干、培养皿、水、纸巾、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将种子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入四个培养皿中。
2. 第一组保持湿润,第二组保持干燥,第三组置于低温环境,第四组置于高温环境。
3. 观察并记录每组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1. 第一组种子萌发良好。
2. 第二组种子未萌发。
3. 第三组种子萌发缓慢。
4. 第四组种子部分发芽,但生长不良。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实验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材料:鼠妇若干、纸板、湿土、透明塑料盒。
实验步骤:1. 将湿土均匀铺在塑料盒底部。
2. 将鼠妇放入塑料盒中,用纸板在塑料盒一侧遮挡光线。
3. 观察鼠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活动情况。
实验结果:鼠妇在阴暗条件下活动频繁,在明亮条件下活动减少。
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结束语:通过上述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实验探究题——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训练精品附答案
实验探究题5——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特训练习1.(2022·舟山)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小舟进行如下探究:(1)[制取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气体时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图甲中的(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2)[探究性质]用图乙装置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舟还想用该装置来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
若他将氧气倒入装有两支带火星的蜡烛的烧杯中(如图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2.(2022·奉化模拟)碱式碳酸锌[Zn x(OH)y(CO3)z]是制备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OH)y(CO3)z熔烧ZnO+CO2↑+H2O (x、y、z为整数)。
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选填“200”“300”或“400"),才能彻底分解碱式碳酸锌。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
实验过程中,可根据哪一装置中的什么现象来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答:。
3.(2022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请回答下来问题:(1)沉淀1是(2)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4)这包粉末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4.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1)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____(填字母)。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规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
获得数据如下表:(1)B组实验的作用是。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答案】(1)对照(2)A(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熬夜2.【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
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装成一个摆,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L(摆球重心到悬挂点O的距离)有关。
【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D和质量m,计算出b摆球的密度ρ;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使摆长为800.0mm;④在0<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30;⑤计算周期T;⑥用不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1)【思考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T30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T,这是为了。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填“有关”或“无关”)。
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3)【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做摆球呢?3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T=2.023s。
初中生物:精选十道探究实验题目+解析及答案
初中生物:精选十道探究实验题目+解析及答案一、练习题1.2009年8月15日,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对酒后驾驶的行为一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定处罚上限实施,“禁酒令实施以来,广大驾驶员遵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文明驾驶行为.全国各地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在直线行驶时车子走了”S”型轨迹,当他经过收费站停车缴费时,车离缴费窗口很远就停了下来,上坡起步时车子后滑一米多,发动机好几次熄火还没将车子起步.以上多种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______,至使手脚动作失去协调与准确性.(2)“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A.“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⑤视觉中枢⑥视神经B.某驾驶员看到发红灯亮就停车做出反应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______.C.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此反射属于______.(3)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A.酵母菌B.青霉菌C.曲霉菌D.乳酸菌(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在15℃的室温条件下,选用40只大小一致、生命活力相同的成年水蚤分成四组,分别放置在体积分数为5%、10%、15%、20%的酒精溶液中,A.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真实可靠,应在表格中增加一组用______进行的对照实验,以了解水蚤的正常心率.B.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的体积分数越大,水蚤心率______,由此可以推论,酗酒会______(填“危害”或“促进”)人体健康.C.请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图绘在下边的方框内.(5)请你设计一句关于禁酒令的宣传词______.2.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某研究小组就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问题进行了探究.取两个底部有网格透气的鼠笼,分别标注为甲组、乙组.两组各放入一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同的小白鼠,相同条件下饲喂.甲组不点香烟,乙组笼外底部点燃香烟持续烟熏.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最后痉挛、休克.(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科学,请指出:______,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2)若改进不当之处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变,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损伤人体的哪一系统?______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运动系统(4)当你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吸烟,你会怎么办?______.3.生活中我们常发现酗酒后,一些人面红耳赤;一些人摇摇晃晃,站立不稳;一些人情绪激动,喜怒无常;还有一些人甚至呕吐…酗酒对人体健康会有危害吗?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影响加以说明(1)提出探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问题,并作出假设①提出问题______.②作出假设______.(2)实验方案及步骤:①用75%的酒精分别配制成5%、10%、15%、20%等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②选取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10S内心律在40次以下)放置在水温15℃左右的水槽中.③观察水蚤在清水中和在5%、10%、15%、20%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的心律次数及现象分别是:33和24、21、18、死亡(10S内心跳次数,多次实验的平均值)(3)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要设计清水中观察这个对照实验?______.②请自行设计表格将上述实验数据记录下来.③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______.得出结论:______.4.对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菜青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B.科技人员用一种蜕皮激素(加速幼虫的变态)喷洒在菜青虫身上,可加速其蜕皮变蛹,缩短菜青虫取食嫩叶的时间C.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说明此植物体内有着特殊的物质吸引菜青虫、菜粉蝶D.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5.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实验用的菜青虫是由虫卵孵化来的B.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C.使用玉米的叶片最好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6.探究“蟾蜍的学习行为”提出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作出假设:______?制定并实施计划;材料用具:蟾蜍,小蝗虫(若干),大野蜂(若干),细线等.方法步骤;(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2)用线吊着一只大野蜂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3)用线吊着另一只大野蜂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4)最后,还用线吊着另一只小蝗虫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问题思考:(1)实验步骤1.2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行为.(2)实验步骤3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行为.(3)实验步骤4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这证明了蟾蜍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建立起的______(行为)7.下列探究活动中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A.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8.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叶片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2)[______]_____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为它能在______的控制下张开或者闭合.(3)1和5属于______组织,2和4应属于______组织.9.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制成的玻片标本是.()A.涂片B.装片C.切片D.临时装片10.在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永久装片时,看到的有叶绿体的细胞是()A.保卫细胞B.上表皮细胞C.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D.下表皮细胞二、解析与答案1.【解析】(1)、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小脑能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可见题中叙述的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小脑,至使手脚动作失去协调与准确性.(2)、A、B、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①角膜→④瞳孔→②晶状体→玻璃体→③视网膜.C、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3)、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题意可知,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中,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可见A符合题意.(4)A、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因此可以假设:酒精浓度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浓度.B、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酒精浓度的不同.再者为了显出酒精的影响,应在表格中增加的一组对照组为:只有清水不加酒精的一组.C、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当酒精的体节分数分别是:5%、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24、21、17、0(死亡).表明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因此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酒精中毒,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胎儿畸形等.(5)、酒后和醉酒驾驶机动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我们要禁止酒驾,可以这样写宣传标语:珍爱生命,禁止酒驾【答案】(1)小脑(2)A.①→④→②→③→⑥→⑤B.视网膜和腿部肌肉 C.复杂反射(3)A(4)A.清水B.慢危害C.见右图(5)合理即可2.【解析】(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科学,就是小白鼠的数量太少.这样偶然性太大,容易出现误差.结论没有科学性和说服力.(2)、若改进不当之处后,如各放入5只小白鼠,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最后痉挛、休克.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吸烟有害健康.(3)、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故选:A(4)、吸烟者不但危害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因此,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吸烟,我们应该劝说吸烟者不要吸烟,并介绍吸烟的危害等【答案】(1)小白鼠数量太少;偶然性太大,容易出现误差.(2)吸烟有害健康(3)A(4)劝说吸烟者不要吸烟,并介绍吸烟的危害等.3.【解析】(1)①根据生活现象和表格数据可知.提出的问题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对照实验的问题、假设和结论最好一致.②因此可以假设: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①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酒精溶液的浓度的不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增加实验结果的说服力.②根据题干信息水蚤在清水中和在5%、10%、15%、20%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的心律次数及现象分别是:33和24、21、18、死亡(10S 内心跳次数,多次实验的平均值)设计表格如下:③通过表格可知,表明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因此本次实验的结论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因此较高浓度的酒精具有麻醉作用,会减缓心脏的跳动,酗酒对人体健康有危害.(1)①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②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①设计对照实验用来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增加实验结果的说服力.③实验结果: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减小,在浓度达到20%时,因为酒精体积分数过大而导致死亡.得出结论:较高浓度的酒精具有麻醉作用,会减缓心脏的跳动,酗酒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以上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4.【解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A、菜青虫的发育是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菜青虫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加速其蜕皮变蛹,可以从促进菜青虫的发育,缩短菜青虫取食嫩叶的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十字花科植物体内能分泌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吸引菜青虫、菜粉蝶,因此菜青虫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5.【解析】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A、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因此试验用的菜青虫最好是由虫卵孵化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菜青虫总是喜欢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因此试验最好应用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如萝卜叶,菜青虫不取食玉米的叶片.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因此滤纸颜色和叶子一样.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C6.【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根据提出的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可以假设蟾蜍具有学习行为,或蟾蜍不具有学习行为.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蟾蜍具有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1)实验步骤1、2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些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2)实验步骤3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3)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这证明了蟾蜍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建立起的新的学习行为.蟾蜍还能区别出蝗虫与大野蜂的不同,并能够分别对待,说明它已经建立了新的行为活动,属于新的学习行为.【答案】蟾蜍具有学习行为;蟾蜍具有学习行为;(1)先天性;(2)学习;(3)学习7.【解析】需要求平均值的实验多数是一些具有实验数据的实验,例如: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在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这个实验中,探究的是营养搭配的问题,不需要测定平均值.【答案】 D8.【解析】(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图示中的1上表皮和5下表皮合成表皮,2栅栏组织和4海绵组织共同构成叶肉;3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2)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6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它的开、闭可以控制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与植物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多数陆生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分布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3)观察图示可知: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是海绵组织;因此靠近上表皮的叶肉部分的颜色深、比重大,落叶时会导致背面朝上.构成叶肉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植物的营养组织.1和5叶片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答案】(1)表皮;叶肉;叶脉(2)[6]气孔;保卫细胞(3)保护;营养9.【解析】A、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而成如血液涂片,故不符合题意;B、装片--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故不符合题意;C、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切下的叶片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是临时切片.故符合题意;D、永久装片在染色时需要预先将材料染色,且需防止材料中的细胞脱水变形,所以需要进行封片--用加拿大的树胶密封载玻片和盖玻片,防止水分蒸发.临时装片--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故不符合题意.【答案】 C10.【解析】我们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是结构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保卫细胞因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状不同,保卫细胞成半月形.并且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而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答案】 A-。
小学生必备的科学实验探究题
小学生必备的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小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科学实验探究题。
一、水的三态转换实验材料:冰块、水杯、火柴或蜡烛、锅子、温水、冰水、热水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水杯中。
观察冰块的外形和触摸它的温度。
2. 用火柴或蜡烛点燃,将火焰接近冰块。
观察冰块的变化。
3. 将一半锅子加满温水,另一半锅子加满冰水,然后将锅子加热。
观察温水和冰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冰块在接近热源时会融化,变成水。
这是因为热能使冰块中的分子振动加剧,从而使冰块变热并融化。
2. 温水加热后,温度上升,水开始沸腾,直到沸点。
这是因为加热使水中的分子增加能量,从而扩大了分子的振动幅度。
3. 冰水加热后,温度上升,但当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温度停止升高,直到所有冰块融化。
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热能被用于融化冰块而不是提高温度。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苦瓜、塑料袋、透明胶带、笔实验步骤:1. 从苦瓜上剪下一片叶子。
2. 将叶子放入塑料袋内,并将塑料袋的口用透明胶带密封。
3. 用笔在塑料袋上画出正面和背面的标记。
4. 将塑料袋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两天后观察叶子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叶子正面的标记会变绿,而背面的标记保持原样。
这是因为正面的叶绿素能够反应光合作用,而背面的叶绿素没有接触到光线,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气体的特性实验材料:气球、瓶子、小面包若干、醋、小苏打粉末实验步骤:1. 将小面包放入一个瓶子中。
2. 用小苏打粉末和醋混合,然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3. 将气球上的小苏打粉末倒入瓶子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当小苏打粉末与醋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_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__问题详解
1、探究实验题:(1)是获取科学知识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A、调查B、分类C、实验探究D、观察(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发现生活现象:夏天馒头或面包保存不当很容易长霉菌,在冬天或在冰箱里的馒头或面包比较不容易长霉菌。
①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吗?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对照实验:一组是温暖潮湿,另一对照组是潮湿④实验结论:。
2、请你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设置实验:先在甲乙两块萎蔫的萝卜中间挖洞,然后,往甲洞倒入蒸馏水,往乙洞倒入20%的食盐水,经过30分钟后测得甲洞的蒸馏水减少,乙洞的食盐水增多了。
设计的变量的值是和。
(4)得出结论:。
3、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__________。
而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
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适量(一定的)______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 ____ ,乙组_____ 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________ _ ,乙组植株________ _。
5.实验探究题:有同学在养金鱼时,发现金鱼的体色变浅了。
他想证明:金鱼的体色是否会随鱼缸内壁颜色深浅的改变而改变。
六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探究实验题附答案实验一:浮力的探究材料:一个透明的容器、水、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塑料球、木块、金属片等)步骤:1.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
2. 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现象。
观察结果:1. 容器中的水面上升的高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较大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高,质量较小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低。
2. 相同质量的物体,形状的大小会影响水面上升的高度,较大体积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高,较小体积的物体水面上升的高度较低。
结论:浮力是水或其他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材料:一个电池、导线、铜钢纸、木头块步骤:1. 将一个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用手握住。
2. 用另一个导线的一端触碰铜钢纸,观察现象。
3. 将另一个导线的一端触碰木头块,再观察现象。
观察结果:1. 触碰铜钢纸后,导线和铜钢纸之间会有电流通过,导线感觉到的电流会产生一定的刺痛感。
2. 触碰木头块后,导线和木头块之间没有电流通过,导线感觉不到电流的刺痛感。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导体具有良好的电流导电性,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够传导电流;而绝缘体则不具备良好的电流导电性,几乎不会让电流通过。
实验三:光的折射材料:一个直立的透明容器、水、笔步骤:1. 将透明容器中注满水。
2. 将笔放入容器中,观察现象。
观察结果:当笔从空气中插入水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笔折射的现象,即看起来笔在水中变形了。
结论: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的角度受到光线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导致物体看起来发生了形变。
实验四: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材料:显微镜、新鲜的洋葱和鲜豆胚芽、刀片、甲醇、碘酒、苏木精染液步骤:1. 将洋葱切成薄片,放入甲醇中浸泡片刻。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声学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有关.2.(2011•金平区)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ﻫ(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2.音调,响度的变化1.声音的探究(一)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ﻫ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ﻫ(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ﻫ(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二)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用力大小小大较大尺的振动幅度小大较大尺拍打桌子的声音小大较大(1)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ﻫ存在的是:(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ﻫ(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ﻫ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ﻫ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是正确的.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3.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ﻫ(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2(ﻫ)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ﻫ(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ﻫ(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ﻫ(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ﻫ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 F 铜100 0.76B 铜60 0.89 G钢80 1.02C铜60 1.02 H 尼龙80 1.02D 铜80 0.76 I 尼龙100 1.02E 铜100 1.02 J(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ﻫ(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ﻫ(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ﻫ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光学1.光的反射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ﻫ(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ﻫ(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ﻫ(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5(ﻫ)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ﻫ(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ﻫ)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ﻫ(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像.试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30°30°2 40°40°3 50°50°2. 平面镜成像1.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ﻫ)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4(ﻫ)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ﻫ)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的位置,同时还说明;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3. 光的折射1.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ﻫ(1)分析图(a)和图(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2)分析图(b)和图(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以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折射角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2.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ﻫ(1)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2(ﻫ)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如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射入玻璃砖内.ﻫ在实验中,发现折射角比入射角大,而且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而且光强越来越弱,反射光强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光线.小明同学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让光从半圆形玻璃砖直边上射入玻璃砖,则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找不到前面实验中出现的现象.ﻫ他把这个发现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ﻫ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让光从水中射向水面、再让光从水面入射到水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ﻫ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②.小宇从课外资料上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入射角i 0°30°39°39°30´40°50°折射角r 0°51°79°82°90°反射的能量4.7%6.8% 36% 47% 100% 100%(1)由表格可知:当入射角i≥时,不发生折射现象;由表格和图象可知: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2(ﻫ)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凸透镜1.(2012•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cm;2(ﻫ)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ﻫ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ﻫ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 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2.(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下)调整.ﻫ(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ﻫ(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变大/变小/不变)3.(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 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ﻫﻫ(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6012 缩小2 3015 缩小3 2020 等大4 15 30 放大5 12 60 放大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ﻫ答:4.(2011•呼和浩特)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ﻫ(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选填“大”或“小”)ﻫ(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2011•抚顺)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像未画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填“上”“下”)移动.ﻫ(2)调节好凸透镜的高度后,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填“倒立”或“正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ﻫ(3)实验中小平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ﻫ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ﻫ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ﻫ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 ).(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ﻫ(7)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图.(8)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ﻫ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ﻫ(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ﻫ(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ﻫ(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10)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ﻫ(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学1. 熔化.(2012•莆田)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ﻫ时间/min 01 2 3 4 5 6 7 8 91011温度/ -8-6 -4 -2 0 0 0 0 12 3 4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3)在第2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或“液态”).(4)细心的小李发现: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较大.(5)实验时,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②..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段吸收的热量较多.4(ﻫ)已知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4.2×103J/(kg•℃),从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J/(k g•℃).2012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设计实验]ﻫ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的理由是、[测量数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如图2).ﻫ[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2可知: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其中浓盐冰的熔点是℃.ﻫ[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拓展思维]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 蒸发(2011•莆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ﻫ(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ﻫ(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的高低;c、液体快慢.ﻫ(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ﻫ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相同.ﻫ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ﻫ)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法.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ﻫ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ﻫ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ﻫ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ﻫﻫ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ﻫ(2)通过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3(ﻫ)通过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ﻫ(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ﻫ3. 沸腾、(2008•滨州)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ﻫ(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ﻫ(2)如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ﻫﻫ(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ﻫ(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问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物质酒精水煤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共4套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共4套附参考答案骑自行车时会出现哪些运动方式?请观察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1)把手的运动方式是什么?2)车轮的运动方式是什么?3)脚踏板的运动方式是什么?4)小猫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实验探究题(二)以下是某组同学设计的过山车轨道图,请完成以下问题:1)用文字标明轨道的起点和终点。
2)在测试搭建的过山车时,小球停滞在A处(如图所示),你该如何修改设计图?3)判断设计图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什么?A.美观B.简单C.测试过程中,小球滚动流畅实验探究题(三)观察蚕卵,完成以下问题:1)我们可以先用肉眼观察蚕卵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然后借助显微镜细致观察。
2)在观察中发现有白色的蚕卵,且上面有小孔,这是已经孵化出蚕的卵壳。
3)蚕卵仔细观察很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4)蚕卵颜色的变化顺序是: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后变为淡绿色,再变为淡红色,最后变为淡褐色。
蚕卵的形状为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
实验探究题(四)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亮在我们看来大小差不多。
1)实验材料及其用途:圆纸筒模拟太阳,小圆纸片模拟地球视角,大圆纸片模拟月亮。
2)实验过程: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模拟的是太阳、地球、月亮。
2)如果___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前移动距离,直到看到的太阳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
3)丙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比较或估算的办法测量自己和乙分别与甲之间的距离大小。
3)得出结论是因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相差很远,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对较近,所以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图A中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用时间来比较,而图B中是用路程来比较。
这表明物体的运动快慢与所用的比较方法有关。
人们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___用两种方法比较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分别是:(a)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b)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
四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
四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一、光的传播实验探究题1. 当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时,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2. 当把其中一张硬纸板移动,使小孔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又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题目解析:1. 当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时- 现象:会看到光透过三个小孔在后面的屏(如墙壁等)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
- 原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时,光可以依次穿过小孔,按照直线传播的路径到达后面的屏上形成光斑。
2. 当小孔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现象:看不到光在后面屏上形成光斑。
- 说明:这进一步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只要传播路径被阻断(小孔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光无法按照直线穿过所有小孔),就不能继续传播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光斑。
二、声音的传播实验探究题1. 在逐渐抽出空气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 在逐渐放入空气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题目解析:1. 逐渐抽出空气时- 声音变化: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
- 原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当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声音传播受到阻碍,所以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
2. 逐渐放入空气时- 声音变化: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
- 说明: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一种介质,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增多时,声音传播的介质增加,声音又能较好地传播,所以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大。
三、溶解实验探究题题目:在探究溶解实验时,我们取三个相同的透明杯子,分别放入等量的水。
在第一个杯子中放入一勺盐,在第二个杯子中放入一勺沙子,在第三个杯子中放入一勺面粉,然后用筷子搅拌相同的时间,观察现象并回答问题:1. 搅拌后,三个杯子中的物质有什么不同的现象?2. 哪些物质在水中溶解了?哪些没有溶解?如何判断?题目解析:1. 不同现象- 第一个杯子(放盐):盐逐渐消失在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小升初科学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南娟同学准备进行“研究热水是否加快方糖的溶解”的实验,请你帮她补充完成以下实验计划:⑴研究问题:研究热水是否加快方糖的溶解?⑵研究假设:________。
⑶材料准备:200毫升的热水、________、温水,3个相同大小的烧杯(500毫升),________重量的方糖(50克)。
⑷研究步骤:①将相同体积的不同温度的水________3个500毫升的烧杯中,编号为1、2、3。
②15分钟以后________各烧杯中剩余方糖的多少。
【答案】热水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冷水;相同;分别倒入;观察比较【解析】本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改变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
本实验研究热水是否加快物质的影响,只有热水冷水这一个条件不同,其它保持一样。
2.实验:光的传播特点(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A. 尝试移动纸板,让纸板下的地面出现光斑。
B. 观察两块纸板上的孔和地面上光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C. 描述光是怎样传播的。
D. 在阳光下,将两块带孔的纸板上下摆放。
(2)实验结论是( )A.光线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
B.光线不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
【答案】(1)D;A;B;C(2)A【解析】小孔成像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中:(1)甲图,地球是绕着地轴________(填方向)旋转;太阳光与地轴________。
乙图,地球是绕着地轴________(填方向)旋转;太阳光与地轴________。
(2)甲图会出现________现象;乙图会出现________现象。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1)自北向南;平行;自西向东;垂直(2)全是白昼或全是黑夜;昼夜交替(3)光线与地轴基本垂直时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解析】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实验探究题
1.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
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_____cm;
(2)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16)。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o= ㎝。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3.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4.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
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
得出的结论是。
(4)小刚为了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他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他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请问他的探究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5)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为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
○1g值相同的城市是;g值差异最大的城
市是.②猜想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是.
5.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
纠正错误后,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学生通过增减
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重来改变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
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学生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木块放在水平玻璃表面上)
表二(木块放在水平木板表面上)
表三(木块放在水平棉布表面上)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
(2)分析比较序号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归
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
7.
学们有如下猜想:A .重力跟质量有关;B .重力跟位置有
关;C .重力跟形状有关。
为
了验证猜想C ,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
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
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8.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 .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B .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C .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
关 D .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小娟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 (填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就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 (填序号)正确或者错误,请你把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操作过程叙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08春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1)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②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为_______N ,③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 。
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_______cm 3,雪的样品密度是_________kg /m 3。
(2)若屋顶面积为100m 2
,雪的厚度为30cm ,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__________N 。
图9-5 图9-12
易错题
1. 体育课上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时,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叫______力;握力越大,握力计的_________越大。
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是:弹簧的_______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测出拉力的大小。
2. 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
3. 月球对它的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引力的1/6,一个质量为60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是_______,在月球上重力是_______N 。
4. 足球运动员罚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奋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头也受到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5. 当你拉动一辆板车时,板车对你______拉力(选填“可能有”、“一定没有”或“一定有”) ,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
6.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7.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8.如图9-3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0N
B .2N
C .4N
D .8N
9.你在使用钢笔答题时,笔中墨水的哪个量是
保持不变的( )
图9-1
图9-2
图9-3
A .密度
B .质量
C .重力
D .体积
10.2002年 12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
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C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 .在跑步机上跑步
1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船浆
B .湖水
C .同学
D .龙舟
12.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 .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 .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1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14.如图9-6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
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
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
都有关 15.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9-7所示位置,
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16.如图9-4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
意图。
(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
用点)
17.如图9-8所示,一个重l00N
的物体静止在墙角处,请画出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8.如图9-10所示,一物体以某
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
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图9-10 图9-4
图9-6
图9-7
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