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选择性必修三综合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综合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综合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传播与发展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提出上述主张的根本目的是()A.实行独尊儒术B.改变“无为而治”的政策C.加强集权统治D.遵循“儒法并重”的思想2.元青花中的重要图案——藤曼最早来自古埃及,后来传入希腊、罗马,此后这种图案也融入伊斯兰文化,而阿拉伯人很喜欢白色和蓝色,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中国元朝诞生的青花瓷器大量采用了这种白底蓝色葡萄藤的图案。

元青花的形成反映了()A.元朝商品经济繁荣B.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战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区分了列强侵略性的“民族帝国主义”和受压迫民族之反侵略的“民族主义”,他认为“民族主义”正是抵抗“民族帝国主义”而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A.丰富我国民族主义内涵B.源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理念C.旨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D.承继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4.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

”其实在16世纪前后,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欧洲社会风靡的是中华文化。

材料表明()A.欧洲文艺复兴的动力源于中国文化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强C.16世纪前后中国文化开始向外输出D.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胜于外国文化5.汉谟拉比说过:“天神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一汉漠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光耀大地。

”他还自比为“众神之王”。

这说明汉漠拉比的统治()A.以成文法替代过去的习惯法B.建立起了庞大的官僚机构C.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D.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的统一6.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泾渭分明,他们虽然都描写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又必然有好有坏,但“喜剧的目标是把人描述的比我们今天的人坏,而悲剧则是把人描述得比我们今天的人更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至三单元综合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至三单元综合训练

第一至三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

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2.韩愈在《原道》中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由此可知,韩愈对“道”的解释意在()A.复兴儒学B.推动佛教本土化C.传播道教D.阐明天理的内涵3.近代中国在文化反思上,经历了“文化自卑”向“文化自强”的转变,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古今”“中西”之争异常激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

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B.包容性C.连续性D.多样性4.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气节。

对这种民族精神产生影响的思想是()A.黄老之学B.董仲舒新儒学C.佛道思想D.理学思想5.“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A.天人合一的精神B.爱国忧民的情怀C.自强不息的态度D.革鼎创新的思想6.明清射柳运动传承于辽金元,但在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又与之不同,据史料记载,万历朝“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令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1.印欧人是生活在今乌克兰东部和俄罗斯南部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

关于印欧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们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数字符号B.他们创作的《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C.他们培植了玉米、南瓜、西红柿等作物D.他们驯养了马匹并制造了马拉战车解析:A、B、C 三项分别是古印度人、日本人、印第安人所取得的文明成就,因此均可排除。

印欧人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并制造了马拉战车,故选D项。

答案:D2.公元前2千纪中期,从中亚进入印度河流域的游牧部落被称为 ( )A.雅利安人B.日耳曼人C.凯尔特人D.法兰克人解析: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印欧人开始迁徙,一部分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印欧人被称为“雅利安人”,后来推进到恒河流域,成为印度主要居民,因此A项正确。

答案:A3.公元前6世纪,某一种族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

该种族是( )A.赫梯人B.希腊人C.波斯人D.雅利安人解析: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经过一系列征服战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因此题干中的“某一种族”是波斯人,C项正确。

答案:C4.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

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

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 )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匈奴人西迁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为日耳曼诸国的建立提供了机会,B项正确。

这一迁徙浪潮是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这一迁徙浪潮促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产生,而不是“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排除C项;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便已掌握马拉战车技术,排除D项。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练习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练习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

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

”作者意在说明(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C.中华文明起源争论激烈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解析】选D。

根据材料“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可知作者意在强调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故选D。

【补偿训练】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的态度,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解析】选B。

“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选B。

3.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排除A 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排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1·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

理学的形成()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卷1.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

据此可知宋代()A. 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B. 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 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D. 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2.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

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A. 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B. 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C. 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D. 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3.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

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

这些状况()A.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B. 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C. 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D. 便利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4.下列是对京师大学堂的评述,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②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③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④曾是清朝最高教育行政机关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5.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建立的负责收集和保存本国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图书馆,其历史沿革起源于()A. 天一阁B. 京师图书馆C. 北平图书馆D. 北京图书馆6.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该规定()A.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B. 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C. 使教育事业开始重新走上正轨D. 便利了国家收回教育主权7.1905年南通博物院建立,这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家公共博物馆,其创办者是()A. 韩伯禄B. 梁启超C. 张謇D. 蔡元培8.下表是中国近代中小学课程的设置。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

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充当着转运枢纽的作用,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项。

广州在西汉时期是联系中外的枢纽,不能说其率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并无造船技术高超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广州已成为南方经济中心,排除C项。

2.《旧唐书》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

”据此可知,唐朝时()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旧唐书关于《散乐》杂戏的记载中阐明了幻术的来源,实质上体现了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交流,故B项正确;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近代,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题干关于幻术的记载不能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D项排除。

3.有学者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故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故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练习)

第二单元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同步练习)1.埃及象形文字的书写主要材料是( )A.龟甲B.石块C.莎草纸D.陶片2.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据此可知,中世纪的拜占庭()A.发展古希腊民主传统B.保存并完善了古典文化C.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D.成为东西文明的汇融体3.9世纪开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4.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

以下成就属于埃及文明的是( )①楔形文字②象形文字③《吉尔伽美什》④制定太阳历⑤人首飞牛石雕⑥计算圆周率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5.日耳曼统治西欧之后,创造了基督教的神学观,古希腊,罗马文化被视为“异教”训以抛弃。

在公元8~10世纪的百余年中,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场有组织的翻译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运动,大量相关典籍以阿拉伯语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据此可知,该运动()A.表明阿拉伯与西方文化同根同源B.体现了中古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C.对欧洲文明的存续产生深远影响D.加速了对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吸收6.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2.《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3.孟子认为“良知”是人性内在本能的朴素情感和道德意识,能催生出巨大能量而实现天下大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愚皆同、人人自有、各个自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是不待思虑而能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真诚恻坦之意。

这表明王阳明心学()A.否定了传统的孔孟儒学B.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C.高度肯定人的主体意识D.顺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4.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同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以“浮屠害政,桑门蠹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来斥佛。

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老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D.排斥外来文化现象突出5.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6.王夫之在《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

”他又说:“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材料反映出王夫之()A.主张建立民主政治B.对传统政治的否定C.否定传统伦理思想D.深化传统民本思想7.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检测题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检测题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选必三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希腊化时代”是近代史学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到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之间希腊世界的历史(有时也从亚历山大东侵算起),这是一个希腊文化不断向东方传播,即东方在希腊人统治下不断希腊化的过程。

在今天看来,这个理解不免简单化,是因为()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但不是东方文明源头B.东方希腊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东方罗马化的过程C.野蛮的征服者总要被所征服地区先进文明所征服D.希腊文化向东传播过程也是希腊文化东方化过程2.亚历山大曾发行过一系列带有希腊神祇(如图1所示的“宙斯”)的纪念币,其继承者们也模仿打造了大量的相似钱币,这些钱币在中亚与印度流传,直接或间接地唤起人们对希腊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的回忆。

据此可知,亚历山大帝国()A.推广了希腊文化B.传播了基督教义C.促进了贸易繁荣D.宣扬了君权神授3.在1235年窝阔台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上,“为迅速传递帝国的消息,决定在帝国全境设立驿站……帝国的几条主要驿路,将窝阔台、察合台和拔都的驻帐联系起来”,这一决定()A.加快了蒙古西征的进程B.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C.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D.导致了欧洲封建制的瓦解4.在希腊化时代,通俗希腊语成为通行的混合语言,城市中的上流阶级,不管是何种出身和文化背景,都希望被人视为标准的希腊人。

他们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

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A.希腊民主政治的广泛影响B.政权更迭带来的连锁反应C.基督教在当地传播的需要D.经济发展弘扬了人文精神5.十字军东征(1095—1291年)是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在罗马教廷组织下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

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绵)、muslin (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等。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课时练习题 第6,7,8课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课时练习题 第6,7,8课 含解析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6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 1 -7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 5 -8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 11 -6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建议用时:40分钟)1.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共同点是()A.他们有共同的祖先B.他们生活的区域相同C.他们的宗教信仰相同D.《荷马史诗》记录了他们的历史A[波斯人和希腊人都是由印欧人发展而来的,故A项正确。

]2.赫梯人形成的时间是()A.公元前3000年左右B.不会早于公元前2千纪前期C.公元前2000年前D.印欧人进入小亚细亚之前B[从公元前2千纪初期开始,印欧人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群,其中就有赫梯人,故B项正确。

] 3.在印欧人的早期迁徙平息下来之后,按其迁徙的路线和大致时间判断,形成的帝国不包括()A.亚述帝国B.赫梯帝国C.波斯帝国D.阿拉伯帝国D[阿拉伯帝国形成于7世纪,与印欧人迁徙的时间不符。

]4.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现代学者称这些移民为“海上民族”。

对这一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们的构成相当复杂B.他们被赫梯人雇佣充当雇佣兵C.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国家D.他们的冲击是造成赫梯帝国瓦解的重要原因C[由所学知识可知,“海上民族”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也没有文化传世,故C项正确。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具有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被认定为当时国内船体最大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22日成功打捞出水。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沉船的出发地有可能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港的泉州B.沉船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定制的瓷器C.沉船地点位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D.沉船上有大量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2.下面为元朝对外贸易交往情况表,其中最能说明当时()城市物品商人北方大都外国输入:珠玉、药材、珍禽异兽、食品中国输出:丝绸和瓷器中国、阿拉伯和欧洲商人南方泉州、广州、庆元A.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C.对外交流海陆交通发达D.阿拉伯失去东西方交流中转作用3.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对古希腊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起到巨大作用。

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开始不断入侵东罗马,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由此可见()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4.1583年,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1585年出版了西班牙文的《大中华帝国重要物及习俗史》,简称《大中华帝国史》。

该书的编纂宗旨是()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5.当我们研究美国历史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提到近代非洲黑人因奴隶贸易被贩卖到美洲的事实。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持续到二战后B.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英国C.英国黑奴贸易的目的是给美洲的工厂提供劳动力D.黑奴贸易为欧洲带来大量的资本,造成非洲的落后6.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课时练习题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课时练习题 含解析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3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 1 -4 欧洲文化的形成.......................................................................................................... - 6 -5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 11 -3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建议用时:40分钟)1.某旅行社为配合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广告词是()A.沿着印度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金字塔的壮美B.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狮身人面像,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感叹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故A、B两项错误;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C项错误;“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感叹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2.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C[根据材料“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可知,材料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综合训练(B)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综合训练(B)

综合训练(B)一、选择题1.战国时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国君主提出治国方略,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

该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主张,这不符合当时兼并战争剧烈,逐步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因此得不到当权者的响应,故选C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两项;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符合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统治者所推崇,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D.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题干材料中诸家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富民思想不能等同于民本思想,且无法从题干材料中看出其成为主流思想,排除A 项;提出富民思想的是思想家,而非统治者,排除B项;“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的表述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而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反映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并未出现价值观念日益趋同的现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而不是说明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故D项错误。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综合测试一、单选题1.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能够申遗成功,主是得益于其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它那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还有那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共同呈现出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有力地将中国文明推到了5000多年前。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说明()A.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考古发现会影响历史研究C.考古发现能够还原历史面貌D.考古是历史研究最佳途径2.2021年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元宵节特别节目《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惊艳全国,这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让历史文物走进大众视野,从而引发了河南博物院的参观热。

这体现了()A.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光彩B.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C.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过度娱乐化D.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世界价值3.古代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罗马是16世纪文艺复兴的中心。

以下选项中,搭配错误的是A.图拉真广场——中轴对称,功能齐全B.万神殿——古罗马最宏伟的建筑C.《创世纪》——文艺复兴的一座丰碑D.大斗兽场——建筑力度与外观美感相结合4.“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是唐代诗人汪遵写的《咏长城》诗。

下列有关长城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秦长城西到临洮,东至辽西的山海关①汉新修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①明代对长城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①晚清在长城居庸关建“人”字形铁路A.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苑内二楼半圆型的月台上,悬挂着张謇手书的一副著名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该对联的宗旨是()A.以实业教育为国育才B.传承中华传统文化C.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D.抵制外来文化入侵6.下表展示的是洪堡和蔡元培两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成就及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选择性必修三综合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这反映了A.开埠通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
C.西方文明渗透到国民生活中D.人们生活的彻底西化
2.对于希腊人来说,没有娱乐的生活是不值得去生活的。

为此,希腊各城邦都建有剧场,为了便于观赏,剧场多利用山坡营造成半圆形。

许多剧场至少可容纳一两万人,部分大剧场能容纳5—10万人。

这反映了
A.希腊各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B.希腊各城邦文学艺术气息浓厚
C.整个希腊社会享乐主义盛行D.对人的重视和世俗生活的追求
3.孔子曾与弟子宰予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

宰予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以改为一年,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孔子问他如此是否心安,回答说:“安。

”孔子说:“如果安心,你便去做吧。

”但孔子认为宰予不仁。

这表明
A.孔子教育学生未做到表里如一B.孔子奉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C.礼在当时已丧失了社会约束力D.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
4.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

据如表内容可知,两者都
A.关注“人伦物理”B.倡导心外无物
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
5.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这一思想
A.反对重农抑商B.否定君主专制
C.主张社会变革D.主张经世致用
6.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许多具有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的古村落涌现出来,其中有一个被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该古村落
①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
②拥有被誉为“中华一绝”的人工水系工程
③保存着徽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刺史牌坊
④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754〜816年,阿拉伯帝国存在着一个专门的翻译机关——“智慧宫”,该翻译机关搜集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文献,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得等人的科学成就。

可见,此时期的阿拉伯人
A.在文化上缺乏创造性B.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C.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D.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
8.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如一汽与大众、奥迪、丰田;上汽与大众、通用;东风与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现象主要体现了世界经济
A.全球化B.制度化C.多极化D.体系化
9.鸦片战争后,西学全面东渐。

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姚莹的《康輶纪行》等。

作为最早一批由国人自撰的著作显得弥足珍贵。

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10.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
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

这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B.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
C.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D.“主权在民”的原则
二、简答题
11.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留下了深深的步痕。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

(1)就治理国家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以儒家、法家思想为例加以说明。

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2)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12.从古至今,中国教育制度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