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1
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 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 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 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 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 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 素的统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 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 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 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 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 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民族区域自治 民 族 团 结 各民族共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 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 进事迹的描述,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第11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各民族共同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 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 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自治的实行”一 目的学习,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分析问题的 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 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 移能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演出的 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6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讲解法和图片展示法等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和现实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分析历史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逐步提升,本课内容较枯燥,我从导入新课就开始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钞票,切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入已退出市场的第四套人民币,上面的印刷图案体现出我国的不同的民族,考考大家能辨认出多少个民族名称?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多民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请欣赏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一幅图片,多么和谐,多么温暖!那么我们56个民族的大家庭怎样才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民族团结一探究竟。

二.授课与活动:活动一:品味民族风情开展民族知识的小竞赛,看看同学们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有多少?抢答的方式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迅速抢答。

点评和过渡: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懂得的民族知识还真不少,为你们点赞!从刚才的知识抢答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是悠久的,而且从中也感觉到了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切都为我们中华民族增添了靓丽的色彩,那么,我国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族到底是怎样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呢?我们党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2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3、增强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民族知识竞赛猜一猜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欢渡什么节日?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你能说出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哪位艺术家吗?二、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三、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进行基础知识梳理。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 的国家。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的关系。

并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各民族 、 的格局。

学生展示。

教师重点强调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出示 “我国民族分布图”,增强学生对民族分布格局的认识。

过渡:针对我国的这种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1)提出: 的时候。

(2)实施:(3)意义:学生展示。

教师出示并由学生齐读《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规定。

教师:谁能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布图,并告诉学生这些民族自治区并不是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的。

学生说出民族自治的含义,由于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也学过这个内容,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教师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从历史发展、民族关系、近代革命斗争等角度考虑)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展示交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上完之后,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的导入上,我利用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的视频,导入新课。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这一节课的内容较少,在讲述的时候我为学生的主要罗列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

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让学生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一点收到的课堂效果也较好。

3、在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上,我接受了苗老师的建议,化繁就简,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达到检测学生复习知识的目的。

4、在本节课的反馈总结上,我从基础训练上挑选了几道题,较好的考察了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的问题上,有一个小问题的设计不是很合理。

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政策采取了那些措施?学生在回答第二问时,很多同学找不到答案,并且书本中有些知识点也遗漏了,达不到预习的目的。

后来,我调整为,为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中央实行什么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这样,学生的预习就目标更为具体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3

《民族团结》教案《民族团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导入新课。

整体感受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通过听歌曲、看录像、读资料、识地图等,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活动,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历史。

4、学情: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历程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5、教法:提问探究法。

小组活动法。

讲述法、讲解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1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掌握各民族共同发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难点: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同学们,这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教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汉族遍布全国,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和高原地区。

[学生回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怎样的政策?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展示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自主学习】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好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与一般的省、市、县有什么不同?2、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呢?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A、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3、孔繁森是()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二、问答题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民族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2、我国有那几个省级自治区?分析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3、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何时开始实施?大开发的地区有哪些?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学习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民族团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民族团结

课题:第11课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标准知道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措施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的成果。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教学过程第一篇:忆往昔——峥嵘岁月为和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这一课。

展示:《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图。

思考:(1)、我国的民族构成有什么特点?(2)、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 (看图并结合课本第一、第二段)展示答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教师: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是大杂居。

小聚居是指夹杂生活在汉族中的少数民族又是生活在一起的。

(举班级的例子。

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分析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2

第11课民族团结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4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设想与方法】本课教学采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新知识。

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提炼总结。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师:我有一首歌曲,想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的主题。

师:我们国家由多少个民族构成?生:56个。

师: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里。

各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民族团结”。

二、讲授新课(板书)民族区域自治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古代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的史实。

提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

引到学生了解齐齐哈尔民族自治区域: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此加深学生对此项民族政策的理解。

,进行知识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拓展延伸,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课外的相关民族知识。

(板书)各民族共同繁荣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上的照片,了解齐齐哈尔市的民族中学,以此来化解难点,理解这项民族政策的含义。

出示图片及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及其作用。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合作意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民族团结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直观感受。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4.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同理心。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1)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感悟文章,要求不少于300字,重点阐述民族团结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民族团结相关知识,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2.选做作业:
(1)收集现实生活中民族团结的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民族团结传海报,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
3.拓展作业:
(1)观看一部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2)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了解民族团结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撰写实践报告。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6.视频观看:播放民族团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布置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征文、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处于朦胧阶段,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
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
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责任。

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
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唐朝时,有两位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了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了卓越贡献。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
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
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
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
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
橡胶基地。


2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
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
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
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4根据54页“动脑筋”,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