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西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传染病报告规范及常见问题分析

传染病报告规范及常见问题分析

报告病种分型的变迁
自1990年起部分传染病实行分型报告。病毒性肝炎: 1990-1996年按4种 类型报告,即甲肝、乙肝、非甲非乙型肝、其它未分型肝, 1997年按5型 报告,即甲肝、乙肝、丙肝、戊肝、肝炎未分型;痢疾:1990年起按2型报 告,即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十副伤寒:1990一1995年按伤寒 副伤寒报告,1996一2003年按伤寒报告,2004年起按伤寒+副伤寒报告;疟 疾:1990至今按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报告;梅毒: 1990-1996年按原 发性、继发性、先天性报告, 1997一2003年按Ⅰ期、Ⅱ期、胎传报告, 2004年起按Ⅰ期、Ⅱ期、Ⅲ期、胎传梅毒、隐性梅毒报告;炭疽:1990一 2004年按炭疽报告,2005年起按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报告;肺结 核:1990一1996年按肺结核报告,1997-2003年按菌(+)、菌(一)、未痰检报 告, 2004 年后按菌(+)、菌(一)、未痰检、仅培阳报告。脊灰: 2000 年 起不再报告。
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 传染病报告卡),由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人报告卡信息,由县 (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审核。
法定传染病报告规范(报告流程)
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
1990年以前,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进行传染病的登记和报 告,1990年至今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06年)等规范管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并对一些传染病的病种报告做了调整。医 疗机构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单位,而卫生防疫站为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 染病疫情信息的主要负责单位。建国初期,疫情报告系统由自治区卫生局负责,报告只 限于县城及4个市;1956年以后成立自治区、地、市、县卫生防疫站和乡镇卫生院,疫 情报告系统由各级卫生防疫站负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始报告疫情,逐级汇总报告至 自治区卫生防疫站,一直延续至今;1969年农村逐步建立合作医疗卫生所,村级开始建 立疫情报告体系。2002年后由于卫生体制的改革,各级卫生防疫站划分为卫生监督所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管理。

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8.06.23•【文号】•【施行日期】1998.06.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1998年6月23日)一、背景新生儿破伤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建国前,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估计高达20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则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工作,从五十年代起,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消毒接生和住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对儿童健康的危害,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1990年9月世界儿童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正式向世界承诺在我国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

1992年3月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作为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

为促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开展,卫生部于1995年下发了《全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消毒接生;在高危地区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等策略。

(一)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现状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边远贫困、交通不便地区,住院分娩和消毒接生普及率低,新生儿破伤风仍然是部分地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1995年卫生部根据掌握的资料公布了542个新生儿破伤风发病超过1‰的高危县名单。

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1996年644个县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675例,随监测质量的改进,1997年全国840个县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962例。

(二)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现状由于新生儿破伤风这一疾病本身的特点和发病报告存在的问题,我国始终缺乏完整的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不能适应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要求。

传染病报告规范

传染病报告规范
•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 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要求报告。(接到报告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告)( 单病例预警信息2小时内确认,其他24小时确认)
实用文档
三、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及信息流程
•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 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 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由 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入报告卡信 息,由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负责审核。
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考核标准(试行)》和《山东省疾 控机构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日常督导记录(试行) 的通知》 • 《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评价调查方案( 第四版)(2009年全省检查方案) • 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实方用文案档
第二部分:大疫情传染病信息报告
•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 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 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1实验室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阳性的订正为其它传染病中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病2实验室检测布尼亚病毒阳性的订正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症病例分类为实3如果实验室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阴性但是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尚未出来的则维持发热伴血小板综合症疑似病例并在备注栏里注明人粒细胞无形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即人粒细胞无形体检测阴性
实用文档
• 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向诊断医生核实,并报 告分管领导; Ⅰ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 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 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 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Ⅱ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Ⅲ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 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 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

法定传染病监测和报告

法定传染病监测和报告

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
球菌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
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迟缓性
麻痹(AFP)、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
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和其它传染病。
编辑版ppt
15
法定传染病分类(2015年)
呼吸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动物源性及虫媒传 传染病
性肝细胞癌,按慢性乙肝报告;
3、跨年度既往病例诊断变更或因乙肝死亡应再报告。
需要报告
不报告
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
2、已明确报告的病例;
3、体检或术前常规检测结果阳性,但未经医生明确诊断或经 医生明确诊断不符合乙肝诊断标准者。
编辑版ppt
25
丙肝 1、医生首次诊断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2、既往病例已治愈,再次感染的,需再次报告; 3、HCV RNA阳性者,不论抗-HCV是否阳性,均须报告 实验室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区分急、慢性; 4、无HCV RNA检测条件,但抗-HCV阳性,并经医生诊 需要报告 断,报告临床诊断病例。
经血与性传 其它传
播传染病
染病
甲类 (2种)
霍乱
鼠疫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麻疹、肺结核、流 乙类 行性脑脊髓膜炎、 (26种) 百日咳、白喉、猩 红热、人感染H7N9
禽流感
甲肝、戊肝、肝炎(未分 型)、脊髓灰质炎、细菌 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
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 流感、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 炎、登革热、炭疽、布 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


疫 情控制


医 疗 救治

破伤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破伤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破伤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破伤风概述破伤风(tetanus)是指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毒素会侵袭患者的神经系统,使得患者出现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及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该病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但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英文名称:tetanu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外科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主要病因:破伤风杆菌感染检查项目:血液检查、痰培养重要提醒:一旦因意外情况出现外伤,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临床分类: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可分为3型。

1、轻型潜伏期在10天以上,症状于4~7天内逐渐发展,每日肌肉痉挛发作<3次。

牙关紧闭和颈肌强直均较轻,无吞咽困难。

2、中型潜伏期为7~10天,症状于3~6天发展至高峰,有明显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每日全身肌肉痉挛发作>3次,无呼吸困难。

3、重型潜伏期<7天,症状在3天内达高峰,有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伴频繁发作的全身肌肉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或窒息,还可有高热、大汗、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肢端发凉等表现。

二、破伤风的发病特点三、破伤风的病因病因总述: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粪便中,其滋生、繁殖需要无氧环境。

创伤组织缺血坏死、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为破伤风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污染严重的伤口、组织撕碎血运差的伤口、引流不畅合并有需氧化脓菌感染的伤口,均为易感染伤口。

破伤风也见于新生儿脐端处理消毒不严和产后感染。

少数破伤风可在无明显伤口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称为隐源性破伤风。

基本病因:破伤风杆菌仅停留在伤口局部繁殖,生成痉挛毒素及溶血毒素。

在伤口局部生成的痉挛毒素吸收后,引起全身横纹肌强直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

我国已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方针

我国已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方针

我国已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方针
昨日,江门市卫生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音讯称,经过WHO 严厉规范的现场查询认证程序,江门市和广西河池均已顺畅经过世界卫生安排展开的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场认证。

这也意味着,我国已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方针。

据了解,2012年7月,经卫生部请求,世界卫生安排对我国进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认证工作。

在我国挑选江门市和广西省河池市别离作为我国东、西部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预认证区。

经过“世卫”官员和国家项目组专家两周的训练辅导,经过现场入户查询四天内,江门累计出动工作人员1607人次,车辆151车次,深化62个镇街、96个村居,共查询户数2 .3万,查询人口数约8 .8万,查找出契合认证条件的婴儿1154名,没有发现该时段内有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作,一切数据均契合世卫查询规范,并提前一天完结查询使命,并得到“世卫”官员的认可和必定。

世卫安排据此以为,江门市顺畅经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场查询认证。

法定传染病监测及报告管理要求

法定传染病监测及报告管理要求

技术协作
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测数据报告方式
1950-1985
县为基础的月报, 邮寄报表
1985-2003
县为基础的月报, 电子文档
2004-
覆盖37种传染病、以互
联网为基础的实时报告
2003年SARS疫情以后,中国政府 加强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利 用现代通信手段,在全国建立统一、 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 形成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文件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06年版) •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
导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09〕391号)----对常规 工作的一次梳理
1989年2月2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
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一次会议对该法完成修订。2004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自2004年12 月1日起施行。
200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 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
卡片填报 报告卡填写中需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原则 网络直报系统新址迁移改造增加逻 辑校验内容 部分专病的报告
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与技术指南
报告卡填写中需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 卡片编号:不需录入,由病例信息保存 后系统自动生成。 • 报卡类别: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须 进行订正报告,并标注“订正报告”。 •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 者家长姓名。

《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

《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

《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我院第一季度网络报告各类传染病共例,其中一月份例,二月例,三月份例。

本季报告的传染病其中流行性腮腺炎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例(写本月具体报告病种),其它传染病本季无病例报告。

地区分布本季报告的传染病现住址都为本乡,职业分布本季报告传染幼托儿童例,散居儿童例,学生例,农民例,其它职业无病例报告。

本季报告主要传染病(有报告数量较多的病种就写,如。

本季报告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较多,且多发与幼托儿童和学生,应加强对学校和幼托机构腮腺炎的防控指导,防止该病的暴发。

)本季报告的传染病无暴发流行趋势和无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

传染病报告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措施;第二篇:传染病数据分析202x年传染病第三季度数据常规分析一、疫情概况根据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统计数据,第二季度全院共上报传染病报告卡3张。

网络直报3例。

卡片完整准确及时率为100%。

其中流感病例3例。

有效报告卡3张。

无甲类、乙类传染病报告。

丙类传染病。

报告发病3例,无死亡病例。

发病的具体病种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情况1.呼吸道传染病:发病3例,无死亡病例,占发病总数100%,三、传染病疫情分析1.与去年同期相比,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无报告,重点传染病监测无报告;相比较本季度流感增多。

2.本季度传染病发病病种排序:本季度报告发生的传染病中发病数在前三位皆为流感。

四、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估数据来源。

以录入网络直报的报告卡为准。

同期相比,报告卡的填写漏、缺项减少。

报告卡填写质量较前有提高。

五、此记录共打印4份,抄送门诊、住院部及医院办公室各一份。

202x年9月28日第三篇:传染病数据常规分析县中医院202x年传染病数据常规分析(4-6月)一、疫情概况第二季度共查阅门诊病例数51959例,化验室检查肝功能总数8258例,登记肝功能异常254例,确诊上报肝炎患者3例。

根据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统计数据,共上报传染病报告卡13张,重卡被删除1张,实际网报有效卡片12张。

重症破伤风的护理

重症破伤风的护理

重症破伤风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03-10T07:59:13.8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邓诗凤[导读]邓诗凤(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科;广西桂林541001)摘要:破伤风是临床上比较高发的一种普外科疾病,破伤风梭菌主要以黏膜伤口或者是皮肤为途径侵入人体内部,在缺氧环境为基础进行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会引起局部和全身的肌肉强直、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全身肌肉陈发性痉挛,常因喉肌痉挛发生窒息而死亡。

关键词:重症破伤风;护理进展;护理策略破伤风在临床上通常和创伤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感染,其中尤其以开放性骨折、伤口小但是比较深的刺伤、火气伤、含铁锈的伤口以及盲管外伤等受破伤风感染的概率更高。

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重症破伤风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本文主要以重症破伤风患者为中心,就其临床护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一般护理(一)基础护理1.1:皮肤护理:破伤风患者由于抽搐和应用镇静剂使皮肤处于高危压力性损伤状态,因此应做好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每隔2h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1次,背部垫翻身枕,防止皮肤受压、受损、保持皮肤完整。

维持患者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及时对患者的尿液、汗液等进行擦拭,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在患者因膀胱括约肌而发生尿潴留时需为患者留置导管等[1]。

1.2:口腔护理:由于患者张口困难、气管切开、禁食等易引起口腔感染,口腔溃疡的发生,故每日进行2-3次口腔护理,以患者口腔粘膜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清洗液进行选择。

1.3:会阴护理:留置尿管的患者应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每日清洁消毒2次,女性要消毒整个外阴,男性要翻转包皮,彻底清除包皮内板于阴茎头之间的包皮垢,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尿袋不得高于膀胱水平,以免尿液反流并发感染,每日更换尿袋。

《关于印发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的通知》解读

《关于印发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的通知》解读

《关于印发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的
通知》解读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10.22
•【分类】法规、规章解读
正文
《关于印发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的通知》
解读
非新生儿破伤风是指年龄超过28天,因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为规范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行为,2019年,我委印发《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对各地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质量和水平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领域有所进展,为进一步提高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我委组织专家修订了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形成了《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供各地规范使用。

2024年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分析现状概述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并发症。

新生儿破伤风疫苗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文对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情况。

市场规模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规模约为X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X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生儿破伤风疫苗的普及程度提高以及全球新生儿人口的增加。

市场驱动因素政府推动各国政府在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疫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举办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新生儿破伤风疫苗的认识,并推动医疗机构普及疫苗接种服务。

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要求新生儿必须接种破伤风疫苗。

这些政府推动因素有效促进了市场的增长。

增加医疗支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医疗支出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承担新生儿破伤风疫苗的费用。

这使得更多的家庭愿意为他们的新生儿提供充分的防护,从而促进了疫苗市场的增长。

增加妇幼保健意识新生儿破伤风疫苗作为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重视。

随着妇幼保健意识的提高,家长更加了解到该疫苗对新生儿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了疫苗接种率。

竞争状况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1.制药公司A: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疫苗技术和生产设施,产品质量有保障,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2.制药公司B:该公司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市场渗透力,能够迅速推广新产品。

3.制药公司C:该公司注重研发创新,致力于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疫苗产品。

竞争企业之间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竞争者,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市场机会和挑战市场机会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随着新生儿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重视,该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市场挑战然而,新生儿破伤风疫苗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

AFP和新生儿破伤风题库最终

2013年大练兵AFP和新生儿破伤风试题第一部分、单选题:1、所有()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 15岁B. 14岁C.16岁D.13岁2、国家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常见病例包括()种?A. 13种B. 15种C.16种D.14种3、某医院有一名儿童肉毒中毒入院,需要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吗?()A 需要报告B 不需要报告C可以报告也可以不报告D与AFP无关4、诊断高危AFP病例,如果患儿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患儿的年龄应该小于()岁?A.14B.15C.3D.55、聚集性高危AFP病例或聚集性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指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例或()例以上的高危AFP病例或临床符合病例,麻痹时间间隔()个月以内。

A.2、2、1B.3、3、2C.2、2、2D.5、5、26、聚集性AFP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个月内发生()例及()例以上AFP病例。

A. 2、2、2B. 1 2、2C. 1、5、5D.2、5、27、AFP病例的分类参照WHO推荐的分类标准。

应该由()级专家诊断小组根据脊灰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等资料对AFP病例进行诊断分类A.县区级B. 市级C. 省级D.国家级8、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指脊灰病毒分离株与SABin疫苗株病毒相比,病毒衣壳蛋白1区(VP1区)核苷酸序列变异超过(),或者是既往国内外流行过或与既往国内外流行过的脊灰病毒高度相似的野病毒。

A. 10%B. 15%C.20%D.30%9、VDPVs病例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循环事件指由相关的VDPV或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引起()例或()例以上病例的事件。

A. 3、3B. 5、5C. 2、2 D .10、101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需立即用下列选项哪项报告?()A.县区卫生局B. 市卫生局C. 网络直报D.旬报表报告1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小时、农村在()小时内填写AFP病例报告卡并通过网络直报。

广西南宁地区壮、汉族5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红细胞比容测定的结果分析

广西南宁地区壮、汉族5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红细胞比容测定的结果分析
符 宝铭 , 韦 蓉 , 袁 茜茜 , 邹 雄 。 , 黄柳梅 ( 广 西壮族 自治 区妇 幼保健 院 : 1 . 输 血科 ; 2 . 儿童 重症 监护 科 ; 3 . 医务科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3 )
摘 要 : 目的 检 测 广 西 南 宁地 区壮 、 汉族 正 常 足 月 新 生 儿 红 细 胞 比容 ( Hc T) , 为 临床 提 供 科 学 数 据 。方 法 选 择 5 0 0例 正 常足 月新 生 儿 为研 究 对 象 , 采 用 微 量 离心 法测 定新 生 儿 HC T, 并将其 结果与 正常值作 比较 ; 将 研 究对 象 按 民族 分 为 壮 、 族 组 和 汉 族组, 并 比较 两组 Hc T 差异 。结 果 本 地 区壮 汉族 正 常 足 月 新 生 儿 HC T平均值 为 ( 5 7 . 1 o 士0 . 0 6 ) , 与 正常参 考值 比较 , P > 0 . 0 5 ; 壮 族 新 生 儿 HC T 与 汉 族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 论 本 地 区 壮 汉 族 正 常 足 月新 生 儿 HC T测定平均值稍 高 于正常参考值 ; 本 地 区 新 生 儿 HC T 不 存在 民 族 性 差 异 。 关键词 : 血 细胞 比 容 ; 壮族 ; 参 考值 D 0I : 1 0 . 3 9 6 9 /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1 3 O . 2 O l 3 . 0 7 . 0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4 1 3 O ( 2 O 1 3 ) 0 7 — 0 8 2 2 — 0 1
a n d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d a t a f o r c l i n i c a 1 . Me t h o d s Ch o o s e 5 0 0 n o r ma l i n f a n t s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n e o n a t a l HCT

破伤风预防及处置规范

破伤风预防及处置规范
已知的最强的毒物:人致死量2.5ng / kg; 破伤风毒素由神经纤维的间隙向上,到达脊髓前角,上行达脑干; 通过淋巴转运到血流中,广泛扩散到组织中,使毒素广泛被神经 - 肌肉结
合处摄取,而快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
破伤风的致病机理
毒素通过干扰各种神经递质释放,包括抑制性介质释放 缺乏神经兴奋的抑制性介质及抑制神经元协调作用,导致伸肌及屈肌同时
每周都接诊外院转来的儿童外伤患者要求使用 “不过敏”的破伤风针(破伤风被动免疫 – 抗体)
真的需要吗?
每年都有无外伤史的破伤风病人来医院就诊
为 什 么 会 患 病?
尴尬的事实
我国每年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是发达 国家上万倍
我国每年的破伤风发病率也是发达国家万倍以上
一 破伤风概述
破伤风预防与处置规范
XXX 急诊科
汇报提纲
一、破伤风的若干思考 二、破伤风概述 三、国内外现状 四、破伤风免疫预防 五、外伤后破伤风预防规范
一 破伤风的若干思考
每天有大量外伤病人使用 “破伤风针”(破伤 风被动免疫 – 抗毒素 / 抗体) —— 患者强烈要求 —— 急诊外科医生建议
标准是什么?
强烈收缩,肌肉强直,造成破伤风特有的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症状
三 国内外现状
国外现状
各地区年发病率存在差异,从0到0.65/10万不 等,绝大部分病例(99.2%)发生在发展中国家[4]
美国报道破伤风发病率为0.16/100万人,60岁以上 老年人0.35/100万人
新西兰0.7/1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3.0/100万人 澳大利亚截止2002年数据报道发病率0.35/100万人,
2.典型症状:肌肉强直及阵发性痉挛 局 部 抽 搐 , 牙 关 紧 闭 , 张 口 困 难 面 部 肌 肉 强 直 表 现 苦 笑 脸 背 部 及 腹 部 肌 肉 触 之 坚 硬 , 呈 角 弓 反 张 咽 肌 痉 挛 , 吞 咽 困 难 ; 喉 肌 、 隔 肌 和 肋 间 肌 痉 挛 、 呼 吸 困 难 ,

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功能操作PPT课件

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功能操作PPT课件
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它传染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 系统功能操作
2 报告规则
• 3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 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 5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 • 6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 7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 • 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
其中一项。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 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 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 “日”。
2 报告 规则
• 有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通过网络 将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实时(在规定时限内 尽快)录入到《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 统》;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 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至属地有直报能力的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代为直报。
2 报告 规则
4 订正
•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 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 为地址不详。
•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 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 调查,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 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
• 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除传染病报告卡规定外 的其它信息,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和报告。
• 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报告、管理的地方性传染病, 可按当地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

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各级卫生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核心,积极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健康发展,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城乡公共卫生面貌和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1、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全国27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266.83/10万,死亡率0.81/10万,病死率0.30%。

与上年比较,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1.1%,死亡率上升7.0%,病死率与上年基本持平。

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淋病,与2005年相比,肺结核、痢疾和淋病的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梅毒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报告病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狂犬病、人禽流感、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和流脑(见表1)。

表1 2006年全国27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率注: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单位为1/‰;②*无报告病例。

2、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据30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亡原因统计,2006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0.4%。

与2005年相比,恶性肿瘤、呼吸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病的死亡率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3。

与2005年相比,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精神障碍的死亡率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3.1.2 本月所有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预防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

3.1.2 本月所有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预防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
10. 接种疫苗情况:
名 称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剂 量 剂次 接种时间 1 2 3 4 注:接种疫苗名称应填写通用名;接种部位指1上臂三角肌/2臀部/3大腿前内侧/4其它部位;接种途径指1 肌内/2皮下/3皮内/4口服/5其它(请说明);接种时间精确到分。
本月(次)应报单位数 本月(次)实报单位数 报告率 %
报告
单位 国标
编码
(县) 去年
人口
总数 去年
出生
人数 本月(次)基础免疫应种人数 本月(次)基础免疫受种人数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 卡

7. 监护人姓名:
8. 联系地址:
9. 联系电话:
② 应种和受种人数均包括12月龄内和12月龄以上的儿童;
③ 国标编码、去年人口总数、去年出生人口数仅在每年第1次报表填写。
填报人 审核人 填报单位(印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首剂及时接种 2 3 合计 备注:① 本表供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填报;
2. 发生年份 □□□□
3. 编码: □□□□
4. 姓名:
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首剂及时接种 2 3 合计 备注:① 本表供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填报;
实际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 制表人(签章):
3.1.6 第二类其他疫苗购进和接种情况统计(表3-1-6)
第二类其他疫苗接种情况统计表
疫苗名称 规格 购苗数量 受种人数 库存数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键 词 】 新生 儿 破 伤 风 ; 流 行 病 学 ; 监 测 关
为 了解 广西新 生 儿破 伤 风流 行 病 学监 测 情 况 , 笔 者 于 2 0 年 对 广 西 新生 儿 破 伤 风 监 测情 况 进 行 06 分析 , 现将 结果报 告如 下 。
1 材料 与方 法
2 5 % 。3 0 N .4 0 3 例 T病 例 中 , 常住 儿 童2 7 , 5 名 流动 儿
素 ,30 % 的患 儿 母 亲 接 受过 产前 检查 。结 论 2 .3 生 员培 训 , 低 不 洁 接 生 的机 率 。 降
不 洁 接 生 、 龄 妇女 未 接 种 百 白破 / 伤 风 类 毒 素 和 未 建 立 对 流动 人 口 育 破
有效 的管 理措 施 是 新 生 儿破 生 风 发病 的 主要 原 因 , 加 强健 康 教 育 和 健康 促 进 的力 度 , 员 孕 妇住 院接 生 , 强基 层 接 应 动 加
20 0 6年 广 西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监 测 报 告
李 艳, 钟 革, 黄 林, 周为 文 , 杨仁 聪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宁 5 0 2 ) 南 301
【 要 1 目的 摘 方法
分 析 2 0 年 广西 新生 儿破 伤 风 (T 的 流 行病 学特 征 , 消 除 与控 制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提 供 科 学依 据 。 06 N) 为
占 2 .3 3 0 %。
所 有 病 例母 亲 产前 均未 接 种
2 1 流行 特征 .
破 伤风类 毒 素 。7 6例病 例母 亲 曾经接 受产前 检查 的
2 4 主动监测情 况 . 全 区应 监测 医疗单位 1 9 个 , 8 5
2 1 1 地 区分布 30例新 生 儿破 伤风 病例分 布于 .. 3
N T发 病 年龄 主要集 中在
1 1 资料 来源 广西 2 0 . 0 6年 N T监 测汇 总资 料 、 个
案 调查表 和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法 定 传 染 病疫 情 资 料 ,
出生人 口数来 自广 西统计 年 鉴 。
对 集 中 在 5 1 份 。 各 月 份 病 例 分 布 见 表 2 0月 。
3 讨 论
2 0 年全 区新 生 儿破 伤风 高 危县 区 ( 病率 ≥ 06 发 l ) 有 9 , 2 0 年 减少 1 , 2 0 年 减少 ‰ 共 个 比 05 4个 比 0 4 2 个 , 中发 病率 较 高 的是凌 云 县 ,发 病率 为4 4 3 其 .8 ‰ ,其 次是 都 安 、乐业 县 ,发 病率 分 别为 2 6 % 、 . 1 o
析。 果 结
( 、 ) 7 市 区 有 O个报 告疑 似 病 例 , 发病 率 大 于 l 的仅 为百 色 市 , 诊 发 病 率 为 12% 。 区 病 例 以山 区 发病 为 主 , ‰ 确 .9 o 全 占总 病
例 的 5 .8 。5 3 %病 例 由 未 受过 培训 的接 生 员 接 生 ,1 1% 为不 洁 接 生 。 0 %患 儿 母 亲 未 接 种 百 自破 / 伤 风类 毒 84 % 4 .6 9 .7 10 破
训的 2 2例 ,占 7 2 % ;未 受 过 培 训 的 17例 , 占 .8 3
13 分 析方法 采 用 S S . P S软件 建 立数 据库 并进 行
分析处 理 。
2 结 果
4 .6 其 他 1 3 , 4 .5 5 3 %; 4 例 占 7 3 %。
2 3 患 儿母 亲 情 况 . P e Me e d.F b u r 2 0 e r a y 0 8.V0 4 o. l 1 N 1

疾 病监 测 ・
文 章 编 号 :63—78 20 ) 1 0 4 2 17 5X(0 80 —04 —0 中图 分 类 号 : 57 3 1 R 1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1 3个 地 市 的 7 0个 县 区 , 占 9 8个 报 告 单 位 的
7 .3 , 病例报 告 的县 区 2 个 。 告病 例较 多的 14 % 无 8 报
依 次是百 色 、 玉林 、 池 、 河 柳州 、 宁市 , 南 占全 部病 例
的 6 .0 9 7 %。见表 1 。
实 际监 测 医疗 单位 1 6 个 , 盖率达 9 .5 2 覆 5 7 7 %。
按照全国 N T监 测 方 案 并 纳 入 A P监 测 系 统 运 行 。采 用 SS F P S软件 建 立 新 生 儿 破 伤 风 监 测 资 料 数 据 库 并 统 计 分 20 年 N 06 T监 测 系统 共 监 测 到 病 例 3 0 , 亡 l 3例 死 9例 , 报 告 发病 率 为 04 % , 死 率 5 7% 。 区 9 年 .4 o病 .6 o 全 8个县
童 7 , 2 .2 流动 人 口病 例 主要分 布在经 济 3名 占 2 1 %。 发达 地 区 , 中贵 州 2 例 , 南 l , 南 2 。 其 1 湖 3例 云 例 省 内流动 3 例 , 1 不详 6 。 例 2 12 时间分 布 .. 全 年各 月均 有病 例发生 , 但是相
2 13 年 龄 与性 别分 布 .. 出生后第 2 0 占 8 .5%。 例 中 , 2 3 , —1d, 7 8 病 男 0 例 女
17例 , 2 男女 性 别 比为 1 6 :。 .0 1
12 监 测方法 .
按 照 19 9 9年 《 国新 生儿 破 伤风 全
监 测方案 ( 行 ) 试 》开展 监测 。依 托建 立起 来 的 A P F 监测 系统 , 由村 、 、 、 即 乡 县 市和省 组成 的监 测系 统 ,
2 2 出生 地点 分布 .
在 家 出生 32例 , 9 .2 ; 0 占 15%
每月作 病例报 告 、 例调 查 、 病 主动 监测 和“ ” 例报 零 病
告。
村 卫 生 所 3例 , 占 0 9 % ;乡 级 医 院 1 .1 5例 , 占
45 % ; .5 县级及 以上 医院 2 , 0 6 %; 他 8 , 例 占 .1 其 例 占 2 4 %。 0 例 在家 出生 病例 中 , 生人员 受过培 .2 3 2 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