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夫”和“姑父”--兼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异名同指现象

合集下载

姑父姨夫称谓由来与区别

姑父姨夫称谓由来与区别

姑父姨夫称谓由来与区别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1代表尊卑中国是个重视亲情的国家,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混得多么有成就,都不能不认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姑姑姨妈、伯父叔父以及舅父舅妈。

如果不认了,就是六亲不认,就是大逆不道。

在六亲中,姑姑和姨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自己父亲的妹妹,一个是母亲的姊妹,他们都是至亲。

而姑父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妈的老公,他们也是自己最亲的人。

所以,作为六亲的基本成员,“姑父”和“姨夫”的称谓不是现在才有,古代的时候就出现了。

我们知道孔孟之道主导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是中国历代统治者认可的的价值观。

而三纲五常,等级观念、男尊女卑是孔孟之道的精髓。

虽然姑父和姨夫都是近亲的配偶,但一个是父亲妹妹的爱人,一个是母亲姊妹的爱人;按照男尊女卑的说法和“三纲五常”中夫为妻纲的条理,父亲的亲戚应该是主要的,比如姑妈的配偶是排在前面的;同时,母亲的亲戚姨妈的配偶,就应该次之,地位稍逊之。

自古就有。

这样一来,姑的爱人用父亲的“父”,姨妈的爱人只能委屈一点用这个丈夫的“夫”了。

2代表亲疏心细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们家的孩子无论姨妈对自己如何好,他们心里还是姑妈最亲。

而在古代人的眼里,同姓的亲人血缘关系更近,应该算是“宗亲”,姑姑跟自己的同姓,应该是自己人。

而跟父亲不一姓氏的人,只能算是外姓人,外亲,这样一来,亲疏立马显现出来。

姑姑和自己同姓,关系“近”点,相对来说,姑姑的丈夫就亲一点,她的爱人我们就能用“父”字;而姨妈和自己不同姓,关系“疏远”,她的丈夫就只能委屈一点用“夫”字,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封建社会造成的尊卑亲疏。

3与时俱进正因为“姑父”和“姨夫”的“父”、“夫”使用是陈旧观念的产物,与新时代格格不入,它是逆历史潮流,违背现代文明和价值观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陈旧观念被扔进历史垃圾堆。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父亲的亲戚跟母亲的亲戚也不分尊卑,更不分远近,都是最亲的人,叫法也不该有所区别。

亲属称谓名词中的不对称现象

亲属称谓名词中的不对称现象

亲属称谓名词中的不对称现象作者:王灿龙来源:《语文建设》2013年第02期亲属称谓名词是人类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其构成随语言不同而表现各异。

汉语里的亲属称谓名词十分丰富,而且较为复杂。

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构成形式上,也表现在内部的系统性上。

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某些亲属称谓名词呈不对称关系。

比如汉语里用“前”和“后”来组成亲属称谓名词,其结果是,可以说“后爸”“后妈”,而不能说“前爸”“前妈”;相反,可以说“前夫”“前妻”,但不能说“后夫”“后妻”。

这种情况跟“前任”与“后任”“前者”与“后者”所具有的对称关系明显不同。

这是约定俗成的偶然,还是具有某种理据的必然呢?答案自然是后者。

下面略作分析。

为一目了然,我们先将“前”“后”与“爸”“妈”“夫”“妻”的组合关系表示如下(“+”号表示可以组成词,“-”号表示不能组成词):爸妈夫妻前--++后++--从亲属称谓的源头上来看,是先有“爸(爸)”“妈(妈)”和“(丈)夫”“妻(子)”,然后才产生“后爸”“后妈”和“前夫”“前妻”这样的词语。

因此可以说,“爸(爸)”“妈(妈)”和“(丈)夫”“妻(子)”是基本词,“后爸”“后妈”和“前夫”“前妻”是派生词。

我们先看“爸”“妈”的组合情况。

“爸(爸)”和“妈(妈)”是表示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词语,而血缘关系一旦形成,就是永久的,无法改变。

比如当甲成为乙的“爸(爸)”或“妈(妈)”时,则甲和乙之间的亲属关系就是永恒的,不随任何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甲永远是乙的“爸(爸)”或“妈(妈)”。

这种不随时间、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血缘关系,在人类社会所有的亲属关系中,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因而它是无标记的。

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确立了“爸(爸)”或“妈(妈)”的身份,则即使他(她)另组家庭,使子女的生活中出现另一个女人或男人,“妈(妈)”或“爸(爸)”的所指永远不会改变,即子女不会特地改称不在一起生活的亲爸或亲妈为“前爸”或“前妈”(汉语中“先父”“先母”的称谓是为了表达“已故”这个信息而生成的,属于另外的情况)。

亲属称谓差异的文化透视

亲属称谓差异的文化透视

亲属称谓差异的文化透视摘要:亲属称谓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

在各民族中,亲属关系的构成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各种语言中,汉语的亲属称谓词最多,分类最复杂。

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这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选取了属于希腊罗马文化圈的意大利语和与汉语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语,将他们的亲属称谓词与汉语进行对比,并从价值观、家庭观念、等级制度等多角度进行文化透视,试着找出各语言中亲属称谓词差异的文化理据。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亲属称谓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

对于“亲属”一词,《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彼此间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社会关系”。

可见,亲属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血缘亲,姻亲,和由法律认定或由收养、拜认而产生的关系。

其中,前两种是亲属称谓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各民族中,亲属关系的构成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各种语言中,汉语的亲属称谓词最多,分类最复杂,详细地区分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宗亲和外亲,以及长幼尊卑。

而其他语言的亲属称谓远没有这么复杂。

本文将选取属于希腊罗马文化圈的意大利语和与汉语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语,将他们的亲属称谓词与汉语进行对比,并从价值观、家庭观念、等级制度等多角度进行文化透视,试着找出各语言中亲属称谓词差异的文化理据。

一、意大利语和汉语亲属称谓的差异(一)长幼辈分汉语的亲属称谓词长幼辈分的规定十分严格和清楚,不仅晚辈对于长辈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称谓称呼,就连同辈也要做到长幼有序。

例如,弟弟妹妹一定要叫哥哥的妻子为“嫂子”或“嫂嫂”;爸爸的哥哥和弟弟也要区分清楚,伯父和叔父的称呼绝对不能弄错。

即使有的称呼并不区分长幼,如“舅、姨”,既可指妈妈的哥哥、姐姐又可指妈妈的弟弟、妹妹,在使用时仍然要按长幼之别加上区分词,如“大舅”“二舅”“大姨”“小姨”。

而在意大利语同英语一样,长幼辈分的区分并不明显。

sorella既指姐姐也指妹妹,fratellp 既指哥哥也只弟弟。

亲属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

亲属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

湖南常德桃源话与湖北随州广水话在亲属称谓上的差别班级:11级国际汉语教育2班学号:11024067姓名:龙凤亲属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化石。

不同民族的亲属称谓系统往往折射出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纷繁复杂,其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将称谓对象加以细致的区别和分类,层级分明,系支清楚。

亲属称谓之湖南常德桃源话曾祖父——老嗲嗲diā dia曾祖母——老奶奶niānai曾外祖父——老嘎公曾外祖母——老嘎嘎爷爷——嗲嗲diā dia奶奶——奶奶niānai外公——嘎公gāg ong外婆——嘎嘎gāga父亲——爹爹diêdiê或者iá音同“牙”、老倌子母亲——姆妈m(上声)ma (母亲那一辈的人是这样称呼)恩娘ēnlia 或娘(奶奶那一辈的人是这样称呼)伯父——大大dāda 或者bêbê伯母——伯妈bêma伯娘bêliang叔父——交交jiāojiao或叔叔叔叔辈排行第四称俍交交liàngjiaojiao排行最小称幺交交yāojiaojiao或者幺幺yāoyāo叔母——婶妈sěnma 婶婶儿姑姑——娅娅iáia 姑儿gū er姑父——姑爷或叔叔妻子——媳妇儿、堂客丈夫——男客kei儿媳——媳妇女婿——郎弟弟——佬儿亲属称谓之湖北随州广水话曾祖父——太爹(可简称为太)曾祖母——太婆(可简称为太)曾外祖父——男太太曾外祖母——女太太爷爷——爹爹diē diē(在桃源话中“爹爹”是用来称呼父亲的)奶奶——奶奶、婆婆外公——嘎爹gā外婆——嘎婆父亲——爹diē(单音节)、伯bè母亲——妈妈儿、嫫、老娘伯父——老爹伯母——老妈叔父——小爹、爷叔母——小妈姑姑——姑妈、干妈姑父——姑爷妻子——堂客、媳或儿丈夫——男将nànjiǎng儿媳——媳妇女婿——姑爷弟弟——兄娃就以上的这些亲属称谓发现,桃源话与广水话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之处,这是因为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

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

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

索取号:密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研究生:周晓敏指导教师:张美霞培养单位: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完成时间: 2011年4月20日答辩时间: 2011年5月20日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研究摘要对同在东方文化这一框架下的两个不同国家中国和日本的语言和文化进行比较一直是比较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于两国称谓文化的异同和语言用法异同进行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汉、日的亲属称谓做了简要综述和对比分析。

从微观角度,对亲属称谓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父母称谓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三大总体特征。

即,从整体角度来看,汉语的父母称谓受到了多个民族语言的影响,而日语父母称谓几乎没有受到汉语以外的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从构词角度来看,日语的父母称谓有固有词、汉字词和汉字词词根+固有词词尾三种形式,汉语所独有的亲属称谓主要是口语称谓;从方言的角度来看,日语的方言差异程度较小,而汉语方言称谓具有丰富性和内部差异性等两大特征。

从宏观的角度,本论文通过对汉日亲属称谓的构成体系、使用状况和使用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整体对比,总结出汉日亲属称谓的一些特点和异同。

另外鉴于和亲属称谓的关联性,本文还对属于社会称谓语范畴的拟亲属称谓进行了汉日对比分析。

关键词:汉日对比亲属称谓父母称谓目录序论 (3)0.1 先行研究 (3)0.1.1 汉语亲属称谓的先行研究 (3)0.1.2 日语亲属称谓的先行研究 (5)0.1.3汉日亲属称谓对比的先行研究 (7)0.2 选题理由 (8)第一章汉日父母称谓对比 (9)1.1 汉语父母称谓 (9)1.2 日语父母称谓 (10)1.2.1 关于父亲的称谓 (10)1.2.2 关于母亲的称谓 (11)1.2.3 汉日父母称谓的总体特征 (11)第二章汉日亲属称谓对比 (13)2.1 汉日亲属称谓构成体系 (13)2.1.1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词汇 (14)2.1.2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体系的特征 (13)2.1.3 现代日语的亲属称谓词汇 (13)2.1.4 现代日语亲属称谓体系的特征 (13)2.2 现代汉日亲属称谓的使用状况 (15)2.2.1 汉语中亲属之间亲属称谓的使用事例 (15)2.2.2 日语中亲属之间亲属称谓的使用事例 (16)2.2.3 拟亲属称谓的使用事例 (17)2.3 汉日亲属称谓的使用特征对比 (20)2.3.1 汉语亲族称谓的使用特征 (20)2.3.2日语亲族称谓的使用特征 (21)2.3.3 汉日亲属称谓使用特征异同 (23)第三章结语 (23)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3)序论0.1 先行研究0.1.1 汉语亲属称谓的先行研究亲属称谓始于何时,一时难以证明。

浅议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

浅议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

浅议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一、引论所谓“亲”,《中国大百科全书》说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此间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的社会关系”[1],“称谓”就是呼方式,杨应芹、诸伟奇在《古今称谓辞典》的“自序”指出,“称谓,就是人们可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

”P1)孙维张先生指,“称谓就是称呼,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别人和自己。

”(P114)由此可见,“亲称谓”就是指对与自己有亲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及其用语。

“一犯罪,九族连诛”是封社会最残酷的刑罚,而所谓的九族”据《尔雅·亲》可知是以本人为中心上推四世延四世,即高祖父母、曾父母、祖父母、父母、本人及兄弟姐妹、子、孙子、曾孙、孙。

就此一端,可见国亲属关系的复杂,由此带来了称谓系统的复杂。

亲属称谓语在世界民族中有种类型:一种是类型,另一种是描述型。

分型的亲属称谓语,不标明系或母系、直系或系及排列的顺序,只标明尊卑辈。

描述型的亲属称谓语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辈分及同一辈分的幼的排列都非常明确。

(P37)国汉语的亲属称谓描述型的。

比如英语中aunt相当于汉语中的姑母、婶、姨母、舅母、伯母等。

因此,一说英语的人学习汉语时,常常不道该怎么用汉语去示某种亲属关系,而中国人学习语时,也时常想知道对所说的uncle或aunt和说话人到底是什么系。

《尔雅·释亲》将亲称谓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党和婚姻。

宗族即父系亲;母党即母系亲属;妻党即妻;婚姻即由婚姻关系形成的亲。

现代汉语的亲属称谓几乎袭了古代的亲属称谓体系分为三类: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和系称谓。

父系称谓是示自己与父家血亲及其配偶之关系的称谓,包括父、父亲、伯父、叔父姑母、哥哥、弟弟、姐姐、妹、儿子、女儿、孙子、女等。

母系称谓是表自己与母家血亲及其配偶间关系的称谓,包括外祖父、父、姨母、表兄弟、表妹等。

姻系称谓是示婚姻关系的称谓,纵横交错,远比前两者复杂,括公公、婆婆、媳妇、大姑子大伯子、弟媳、小叔子、小姑子嫂嫂;岳父、岳母、女婿、内兄、姨姐妹、姐夫、妹夫亲家公、亲家母等。

汉语亲属称谓中“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语言学浅析

汉语亲属称谓中“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语言学浅析

汉语亲属称谓中“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语言学浅析罗雪萍【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1(016)006【摘要】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itle and the reality,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Chinese appellations of relativ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kinds: the same title indicates many different relation of relatives and many different titles indicate the same relation of relatives.If we examine the matter from the angle of linguistics,the meaning of a word,the using of a language,and dielect phenomenons are the main causes.%纷繁复杂的汉语亲属称谓,从"名"、"实"关系来看,有同一个称谓表好几种亲属关系的"同名异实"和同一种亲属关系有好几个称谓形式的"异名同实"两种现象。

从语言自身因素来看,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受到词义、语用、方言等因素的影响。

【总页数】2页(P51-52)【作者】罗雪萍【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74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相关文献】1.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现象分析——以“姑”和“姨”的发展演变为例 [J], 张翠玲2.汉语词汇“异实同名”现象研究——以《礼记》用器类名物词为例 [J], 刘兴均3.古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的根源及其思维基础初探--以《广雅疏证》动植物名词为例 [J], 黄晓冬;胡继明4.古汉语植物名的同名异实研究 [J], 谭宏姣;李烨;赵丽娜5.雷州话亲属称谓中“同名异实”与“同实异名”现象之浅析 [J], 唐七元;周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摘要:现代汉语亲属称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词汇系统,其称谓语语素的组合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本文从语素的构成、组合方式和组合顺序等几方面全面分析亲属称谓语素的构成特点,并进行成因考察,以期以一个较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亲属称谓系统。

关键词: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一、引论所谓“亲属”,《中国大百科全书》说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彼此间具有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社会关系”[1],“称谓”就是称呼方式,杨应芹、诸伟奇在其《古今称谓辞典》的“自序”中指出,“称谓,就是人们可以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

”[2](P1)孙维张先生指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

”[3](P114)由此可见,“亲属称谓”就是指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及其用语。

“一人犯罪,九族连诛”是封建社会最残酷的刑罚,而所谓的“九族”据《尔雅·释亲》可知是以本人为中心上推四世下延四世,即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本人及其兄弟姐妹、子、孙子、曾孙、玄孙。

就此一端,可见中国亲属关系的复杂,由此也带来了称谓系统的复杂。

亲属称谓语在世界民族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类分型,另一种是描述型。

类分型的亲属称谓语,不标明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系及排列的顺序,只标明尊卑辈分。

描述型的亲属称谓语,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系、辈分及同一辈分的长幼的排列都非常明确。

[4](P37)中国汉语的亲属称谓是描述型的。

比如英语中的aunt相当于汉语中的姑母、婶母、姨母、舅母、伯母等。

因此,一个说英语的人学习汉语时,常常不知道该怎么用汉语去表示某种亲属关系,而中国人学习英语时,也时常想知道对方所说的uncle或aunt和说话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尔雅·释亲》将亲属称谓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妻党和婚姻。

宗族即父系亲属;母党即母系亲属;妻党即妻族;婚姻即由婚姻关系形成的亲戚。

现代汉语的亲属称谓几乎沿袭了古代的亲属称谓体系,分为三类: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和姻系称谓。

中国亲属称谓详解及图例

中国亲属称谓详解及图例

中国亲属称谓详解及图例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

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

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外甥和侄子的区别你知道吗?父亲亲戚的孩子都是“堂兄妹”吗?中国人的亲戚关系还真不是一般的复杂,以上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不然,微博上这张“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也不会如此火爆,被网友争相转发近2万次,评论几千条。

有人说这张图来得太及时了,过年必备啊。

这张图可以让你叫对亲戚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不是一般的复杂,在当前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现实社会里,除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外,再就没有其他亲属了,称谓很是简单。

可是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称谓就复杂多了。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快失传的东西,收藏一下吧,省得叫错了!”近来,不少热门微博都发布了这张图,转发率都很高。

这张图非常直观和清楚,一下就能看明白。

下面还配有表格,分称呼对象,称呼,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等详细说明,另外还有一些补充说明。

这张图让不少网友产生了共鸣,也可以说解救了不少网友,你看,“木木川oO”就发自肺腑地大叫:“天哪!我太需要啦!家里亲戚乱喊乱叫好丢脸!”网友“小進-王”说:“这个必须转,我一直就搞不清楚亲戚关系,唉,从小就那样,见了,不知道如何称呼,赶紧走人。

”“翾Kevin”也表示:“总是叫错,除了经常叫的。

”“蒋玥Claire”说:“家里人太多了,是应该转个学习一下!”网友“赵庆伟”也深有同感:“小时候傻不拉几的都分不清楚亲戚怎么叫。

”署名为“爱就_个字”的网友很直接地表示:“最搞不懂这些东西了!”“蕾蕾-lillian”有些羞涩地说:“确实不会。

中国的亲属称谓为何最复杂大象公会

中国的亲属称谓为何最复杂大象公会

中国的亲属称谓为何最复杂大象公会第一篇:中国的亲属称谓为何最复杂大象公会中国的亲属称谓为何最复杂大象公会为什么汉语的亲属称谓非常复杂,而有的文化亲属称谓则非常简单,今后中国的孩子会怎么称呼亲戚。

文/郑子宁中国孩子在学说话时,正确掌握七大姑八大姨之类亲属的不同称谓,恐怕是件极难过的槛。

中国亲属称呼之复杂举世罕见,仅与父亲同辈的男性有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五种称谓。

虽然各地亲属称呼有所不同,但任何一个汉族社会都不会像英语那样把与父亲同辈的亲属男性用一个uncle 就打发了。

更能体现汉语称呼复杂的还是同辈人,英语中用cousin大而化之的概念在汉语中则必须根据具体的亲属关系选用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这八个中的一个指代。

对亲属的称谓一般有类分法和叙称法两种类型。

类分法将同等、同类的亲属用同一种名称表示,不管该亲属与自己的具体关系。

英语中的cousin就是典型,只要是自己的同辈,不管是伯父、叔父还是舅舅、姨妈家的孩子,都是cousin。

叙称法则正好相反,一个叙称法的称呼明确表示了该亲属与自身的关系,如汉语中的堂弟一定是父亲兄弟的儿子,而且比自己年纪小。

显然,一个社会类分法使用的越多,其亲属称谓系统越简单,而叙称法用得越多,则其亲属称谓系统就越复杂。

世界上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19世纪,人类学家摩根将全世界的亲属称呼分为六个大类,分别以对应的五个印第安部落和南苏丹土著命名,今天,世界上绝大部分社会的亲属称呼都可归结为当中的一类。

六大亲属称谓体系在摩根的分类系统中,最简单的亲属称谓系统为夏威夷系统,该系统差不多把类分法用到了极致,只区分性别和辈分:如家族中跟母亲同辈的女性都叫makuahine,跟父亲同辈的男性都叫makuakane,和自己同辈的女性则都是kaikuahine,男性则是kaikua ?ana。

最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则为苏丹系统,苏丹系统中大量采取叙称法,一个亲属称谓对应的亲属关系非常少。

姑父和姑夫有何区别

姑父和姑夫有何区别

姑父和姑夫有何区别结婚几年了,对于姑父和姑夫的概念还停留在“丈夫”的层面上,甚至认为只要有男人结婚了就是姑父、姑夫。

但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姑父姑夫是一样的,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都是比较重要的,并且都能够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后来才慢慢发现原来姑父姑夫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别。

“其实我姑父和姑夫都差不多,反正都是亲戚,并且我也知道他们肯定会帮助自己的女儿、媳妇什么的,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

”不管我们怎么认为,这两个称呼带给我们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虽然我的姑父姑夫和我关系都很好,也经常去看望他们,但有时也会和我提出质疑:你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了,这是你表达亲切的一种方式。

可是我总是无法反驳他们,因为即便是和我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男性应该叫“姑父”,而女性应该叫“姑妈”,不论是否出于调节气氛的目的,都应该是女方改口的时候了。

每当我从姑妈家回来,都可以看见桌子上放着一碗饭菜,当我饿的时候不免会问:“这饭菜谁做的呀?”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是姑父。

”我心想:“哦,原来姑父也不过如此嘛!”然而每当有外人在的时候,比如我的同学或者同事,或者是在酒席上,大家又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位是我的姑父,那位是我的姑夫。

”我不免有些吃惊,心想:“看来表面上的礼貌并非真的礼貌啊。

”姑父也爱打麻将,这倒和姑夫不太一样,姑夫基本上不玩,他的兴趣不在这儿。

看了这些你可能会问,他们两个长得挺像的,难道还有什么区别吗?这也是有区别的,首先要从最明显的长相说起吧。

一般来说,姑父和姑夫还是有所不同的。

姑父的眼睛更大一些,鼻梁更高一些,脸型更瘦一些,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比姑夫长得更加帅气。

不过姑父也有缺点,那就是太瘦了,瘦成纸片人似的,骨头都清晰可见。

由此可见姑父和姑夫还是各有千秋的,但其实他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在婚姻生活中可以和女性互补的。

说到这里,有的人又会问了,既然二者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姑父姑夫究竟有何区别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好解答的。

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差异及其文化阐释

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差异及其文化阐释

语言应用研究20世纪80年代,吕叔湘(1984)曾对“cousin”一词作过这样的表述:“如果你翻译一本小说,遇到主人公有一位“cousin”,你译作‘表弟’,后来发现他是女性(代词用“she”),就改作‘表妹’,后来又发现她年纪比主人公大,又改作‘表姐’,再翻下去又发现原来她不是主人公母亲一边的亲戚而是他父亲一边的,又只好改作‘远房姑妈’……”[1](P140-141)从“cousin”一词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英汉亲属称谓词的差异和不对称。

“cousin”年龄大小、性别界限相当模糊,可以被用来称呼堂(表)兄弟姐妹中的任意一人。

这种情况在汉语世界里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每个人的角色都配备有一个精确的亲属称谓词。

目前,英汉亲属称谓词在翻译互译、社交语用等领域研究相当丰富,不过将词汇对比与文化分析结合起来的著作为数不多。

鉴于亲属称谓有背称、面称之分,面称容易受地域、语境等不同因素制约,故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着重阐述英汉亲属称谓背称语义场的差异,并进一步探寻差异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比较分析亲属称谓语义场时,本文采用义素分析法,即引入“男性”“直系”“辈分”“血亲”“父系”5个义素标准,并用符号“+”和“-”表示亲属称谓词是否具有某一特征。

在对比辈分时,主要遵循“以自己或本人为轴心,向上下左右不同侧面延伸”的原则,平辈用符号“=”表示,上一辈记为“+1”,上两辈记为“+2”,下一辈记为“-1”,下两辈记为“-2”。

另外,这里选用的15个英语亲属称谓词主要参照了英国社会语言学家特鲁吉尔(1974)的提法。

具体分析如下:grandfather=[+男性][+直系][+2][+血亲] 祖父=[+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 外祖父=[+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grandmother=[-男性][+直系][+2][+血亲] 祖母=[-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 外祖母=[-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father=[+男性][+直系][+1][+血亲] 父亲=[+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mother=[-男性][+直系][+1][+血亲] 母亲=[-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brother=[+男性][+直系][=][+血亲] 哥哥=[+男性][+直系][=][+血亲][+父系] 弟弟=[+男性][+直系][=][+血亲][+父系]sister=[-男性][+直系][=][+血亲] 姐姐=[-男性][+直系][=][+血亲][+父系] 妹妹=[-男性][+直系][=][+血亲][+父系]son=[+男性][+直系][-1][+血亲] 儿子=[+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daughter=[+男性][+直系][-1][+血亲] 女儿=[-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grandson=[+男性][+直系][-2][+血亲] 孙子=[+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 外孙=[+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granddaughter=[-男性][+直系][-2][+血亲] 孙女=[-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差异及其文化阐释□许 漫摘 要:亲属称谓是反映人们之间亲属关系的语言符号体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构成了特定文化的亲属称谓体系。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曹炜(苏州⼤学⽂学院, 江苏苏州215021)[摘要] 称谓语和称呼语应该重新界定,两者存在着⼀种交叉关系。

称谓语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两者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

称呼语可以分为亲属称呼语、社会称呼语及姓名称呼语三⼤类。

称谓语同称呼语的差异体现在: (1)称谓语是⼀种相对处于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具有⼀定的系统性、稳定性;⽽称呼语则是⼀种处于使⽤状态的动态的词汇现象,具有⼀定的⾮系统性、灵活性。

(2)称谓语在⼀定的区域内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全体成员都会按照社会的约定⾃觉使⽤;⽽称呼语则更多地带上了使⽤者的个⼈⾊彩,往往具有特殊性、个性化。

(3)称谓语在本质上具有书⾯语性,⽽称呼语在本质上具有⼝语性。

称谓语和称呼语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关键词] 称谓语;称呼语;界定;构成;类别;基本特征;差异[中图分类号] H164[⽂献标识码] A[⽂章编号]1671 - 6604 (2005) 02 - 0062 - 08 ⼀、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什么是称谓语? 什么是称呼语? 两者是⼀种什么关系? ⼀直以来众说纷纭。

概括⼀下,⽐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1)称谓语就是称呼语,是⼈们⽤来表⽰被称呼者的⾝份、地位、职业等的名称。

《辞源》和《汉语⼤词典》均以“称呼”释“称谓”,⽽称呼则是指“表⽰被招呼对象的⾝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

[ 1 ] (p. 2312) [ 2 ] (p. 4772)杨应芹、诸伟奇在其《古今称谓辞典》的“⾃序”中也指出:“称谓,就是⼈们可以⽤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

”[ 3 ] (p. 1)孙维张先⽣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和⾃⼰。

”[ 4 ] (p. 114) (2)称谓语包含称呼语,称谓语是⼈们⽤来表⽰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份、职业等的名称;⽽称呼语是称谓语中那部分可以⽤来当⾯招呼的名称。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现象分析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现象分析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现象分析作者:张翠玲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7期摘要:“姑”和“姨”是亲属称谓语中两个重要的词汇,文章通过二者的发展演变探讨了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并在生活交际中准确运用。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语姑姨同名异指异名同指引言亲属称谓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亲属称谓语是一种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是汉语亲属称谓语体系中的两个特殊现象。

所谓同名异指,指同一个亲属称谓词指称不同的亲属身份;异名同指,指不同的亲属称谓词指称同一个亲属身份。

本文从“姑”和“姨”两个亲属称谓词的发展演变,探讨这两个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姑”和“姨”的同名异指(一)单音节词的同名异指1.“姑”的同名异指。

(1)指称父亲的姊妹。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毛传:“父之姊妹称姑。

”(《诗经·邶风·泉水》)(2)指称丈夫的母亲。

“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

”又“吾闻之先姑。

”韦昭注:“夫之母曰姑。

殁曰先。

”(《国语·鲁语下》)(3)指称妻子的母亲。

“昏(婚)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

”郑玄注:“舅姑,妻之父母也。

”(《礼记·坊记》)《尔雅·释亲第四》中对“姑”的解释是“父之姊妹为姑。

”“妇称夫之父为舅,称夫之母为姑。

”“妻之母为外姑。

”《释名》:“父之姊妹曰姑。

姑,故也,言于己为久故之人也。

”“夫之母曰姑,亦言故也。

”由此看来,“姑”在古代分别指称三个不同的亲属,即同名异指。

从“姑”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姑”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对女性久故之人之称”①,到父系氏族社会后,指称“父亲的姊妹”。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时期开始,盛行姑舅表婚制。

如果舅父之女嫁给姑姑之子,姑姑就成了婆婆”,“舅舅之子娶了姑姑之女,…姑‟遂成为岳母。

中国的主要亲属称谓及释义

中国的主要亲属称谓及释义

中国的主要亲属称谓及释义我国的祖先在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定制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好多称谓被后人沿用至今,它标示了浓重的人文情感和厚重的文明历史。

我国实行“一对夫妇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已30余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亲属之间的称谓除直系长辈和晚辈亲属称谓、姻亲亲属的长辈称谓和拟制亲属称谓外,大部分亲属之间的称谓如直系平辈和所有旁系亲属称谓或将消失殆尽,因为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就意味着他的下一代将没有堂亲、表亲,这些亲属称谓不久的将来必将淹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今将中国主要亲属称谓整理如下,权作留给我们这代人及父辈们的记忆吧!一、直系亲属㈠长辈父亲、爸爸、爹:称自己的父亲。

母亲、妈妈、娘:称自己的母亲。

祖父、爷爷:称父亲的父亲。

祖母、奶奶:称父亲的母亲。

外祖父、外公、姥爷:称母亲的父亲。

外祖母、外婆、姥姥:称母亲的母亲。

曾祖父、太爷:称父亲的祖父,祖父的父亲。

曾祖母、太奶:称父亲的祖母,祖父的母亲。

曾外祖父、太姥爷:称母亲的祖父,外祖父的父亲。

曾外祖母、太姥姥:称母亲的祖母,外祖父的母亲。

㈡平辈哥哥、兄:称自己的兄长。

嫂子、嫂:称哥哥的妻子。

姐姐、姊:称自己的姐姐。

姐夫:称姐姐的丈夫。

弟弟:称自己的弟弟。

弟媳、弟妹:妹妹:称自己的妹妹。

妹夫:称妹妹的丈夫。

㈢晚辈儿子:称自己的儿子。

儿媳:称儿子的妻子。

女儿:称自己的女儿。

女婿、姑爷(ye,轻声):称女儿的丈夫。

孙子:称儿子的儿子。

孙媳:称孙子的妻子。

孙女:称儿子的女儿。

孙女婿:外孙:称女儿的儿子。

外孙媳:称外孙的妻子。

外孙女:称女儿的女儿。

外孙女婿:称外孙女的丈夫。

曾孙子:称儿子的孙子。

曾孙媳:称曾孙子的妻子。

曾孙女:称儿子的孙女。

曾孙女婿:称曾孙女的丈夫。

曾外孙:称女儿的孙子。

曾外孙媳:称曾外孙的妻子。

曾外孙女:称女儿的孙女。

曾外孙女婿:称曾外孙女的丈夫。

二、旁系亲属㈠长辈伯父、大爷(ye,轻声):称父亲的哥哥。

汉语亲属称谓中“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语言学浅析

汉语亲属称谓中“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的语言学浅析

要 : 繁 复 杂 的 汉语 亲 属 称 谓 , “ ” “ ” 系来 看 , 同一 个 称 谓 表 好 几 种 亲 属 关 系 的 “ 纷 从 名 、实 关 有 同名 异 实 ”
和 同一 种 亲 属 关 系有 好 几 个称 谓 形 式 的 “ 名 同 实 ” 异 两种 现 象 。从 语 言 自身 因素 来看 , 种 语 言 现 象 的形 成 受 这 到 词 义 、 用 、 言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语 方
古今称谓一万两千三百多条 ;. 2词义交叉严重 , 同一个称 谓表
和“ 异名 同实 ” 这一语 言现象的产生 。 () 1词面相 同, 义项 多寡不 同。大部分北方方言的“ 只 儿” 指 “ 子” 陕北话 的“ 则 主要是野 蛮 、 儿 , 儿” 不讲道理 的意思 , 如 “ 这人 可儿嘞” “ 、儿人 ” 在“ , 儿女 ” 对举时指 “ 儿子” 但大多数 ,

个儿子 。
() 3 词面对应 , 义交 叉。如陕北话的“ 词 婆姨” 关 中话 的 、 “ 婆娘” 指妇 女和妻子 , 普通话 “ 妇女 ” 是妇女 ,妻子 ” “ 是妻子 ; 如, 神木 话 的“ 老姑 ” 包括 大多 数北方 方 言 的“ 奶奶 + 姑 姑姥
姥 ”“ ,老姨 ” 则包括“ 姨奶奶+ 姨姥姥” 。
如 .后 ” “ “ 、 元妃 ” “ 、 君妇 ” “ 、 小君 ” “ 夫人 ” “ 、君 、 细君 ” “ 、 浑 家 ”“ 、 内子 ” “ 、 内人 ” “ 、 室人 ” “ 、 山妻 ” “ 配” “ 阁 ” “ 、德 、令 、命
即包括儿子 和女儿 , 没有性别之分 。如 , 我三个娃 , 两个女子
关键词 : 亲属称谓 ; 名实关 系; 语言 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 H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2 (0 10 — 5— 2 10 — 0 0 2 1 )6 0 10

姑父和姑夫有何区别

姑父和姑夫有何区别

姑父和姑夫有何区别大家知道吗?大自然赐给人类很多财富,其中有一种就是“亲情”。

不管是爸爸妈妈对儿女、爷爷奶奶对孙子,还是姑父和姑夫对侄女和外甥,都充满了关爱与温暖。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

这不,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亲情!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姑父”和“姑夫”,我先来说说“姑父”吧!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了:北京的一个男子,为了在新婚之夜与妻子亲热一番,竟把自己的双眼皮变成了单眼皮。

事后,他才发现眼睛的不同。

回家后,他怕妻子骂他,就说是出车祸,在医院里住了三个月,但他的妻子却没有怀疑。

最后他向妻子提出离婚,妻子什么也没说,两人就这样分开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此。

本来可以白头到老,最后却走向了离婚的结局。

唉!希望天下所有的人们能够珍惜亲情。

还有一次,我和姑姑去买冰淇淋,姑姑问:“是三个还是五个?”我们说:“是三个!”结果姑姑却买了五个,我又叫她退回去,她还一口答应了,真的又拿了回去,我就说:“你真是一个傻瓜!”她又连忙解释:“谁叫你们自己要吃呢!”从这件事情中,我明白了姑父和姑夫不同的地方。

姑父对我姑姑总是有求必应,即使她做错了,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而姑夫就恰恰相反了。

姑夫对待姑姑简直比严冬更加寒冷。

有一次,姑姑和姑夫去姑姑娘家玩,晚上10点钟姑姑准备睡觉时,发现有一封信躺在了桌上,打开一看,原来是姑姑的一位朋友寄来的,这位朋友得了重病,正在上海治疗,家里面没钱,她又十分思念她,所以托她姑姑帮忙转告一下她最近好吗?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她担心。

姑姑看完信后十分激动,立马跑了出去,抱着姑夫就哭了起来。

我感叹到,这就是亲情啊!姑姑和姑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这种亲情。

最后,再说说“姑父”吧!每次我和姑姑一起坐公交车,姑父总是喜欢站在姑姑旁边,当车开了,他就默默地走到车门那里,把门打开,如果车停了,他就会主动帮姑姑推门。

姑父对我们的爱,不是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而是从点滴中体现出来的,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

上下各九代亲属的称谓

上下各九代亲属的称谓
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对丈夫的称呼】:
良人、郎、郎君、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男人、我家那口子、孩子他爸、老板、老公
【对妻子的称呼】:
锌童、夫人、拙荆、执帚、贱内、妻子、娘子、婆姨、太太、老婆、媳妇、老伴、对鼻子、孩子他娘、伢、爱人、内子、达令、那口子、心肝、宝贝、亲爱的、那娘们、家里的、屋里头的、堂客、老布、老婆子、孩儿他玛玛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11)姨: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浅谈汉语亲属称谓

浅谈汉语亲属称谓

语言研究浅谈汉语亲属称谓吴晓梅【摘 要】所谓称谓是指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的特定的身份角色的称呼。

这种称呼一般会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种称呼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民族文化,有助于从语言中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亲属称谓 简化 泛化人和人在社会中所建立的这种社会网络关系会随着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改变,也会因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表示特定身份角色的称谓也会随之改变。

但这种称谓与我们的姓名的称呼有所不同。

我们需要区别姓名和称谓的区别。

一、姓名与称谓的区别姓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称呼”。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之后都有姓名,是区别于社会其他成员的符号,比如“李四”,具有区别于社会其他成员“张三,徐二”的功能。

但“李四”这个名字并不包含身份角色的含义。

假设一个女孩生下来就起名为“李小月”,尽管她生下来就担任了在家是女儿的角色,但“李小月”三个字并不能标示出她在家中的这一身份角色。

她长大后要读书,成家,工作,她的身份会变成学生,母亲,医生……等角色。

但她仍然叫“李小月”。

因此,称谓可以随着地位,身份改变,而名字一般都不会变。

所以称谓有别于姓名。

二、称谓的分类称谓根据其人与人之间是否表示亲属关系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

本文主要探讨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一定的婚姻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就有不一样的亲属称谓的体系,中国现代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根据这一婚姻制度汉语的亲属称谓可分为三小类:第一,父系亲属称谓,也就是说对父亲这一方亲属的称呼。

父亲一方三代的亲属称谓,如:第一代: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第二代:父亲的同辈称为:伯父(伯母)、叔叔(婶子)、姑姑(姑父);我的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父亲兄弟的儿女称为:堂兄弟、堂姐妹;父亲姐妹的儿女称为:表兄弟、表姐妹。

第二,母系亲属称谓指对母系一方亲属的称谓如:第一代:外祖父、外祖母;第二代:母亲的同辈称为,舅舅(舅妈)、姨妈(姨夫);第三代: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称为,表兄弟、表姐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第 3期
( 总第 7 5期 )
桂林 航天 工 业学 院学报
J O UR NA L O F G UI L I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E R OS P AC E T E C HNO L O G Y 汉 语 言 文 字
中不 同时 间层 次 的 语 词 叠 加 导 致 异 名 同 指 现 象 。 2 “ 姑夫” 和“ 姑父” 的 纠结
有语 音方 面 的 。例 如 : “ 大” 本不 是 亲属 称 谓 , 大 约
在 明代 , 一 些 地 区人 声 消 失 , 清 浊不 再对 立 , “ 大” 成
2 . 1 关于 “ 姑夫 ” 和“ 姑父 ” 的研 究
“ 亡夫 ” 是专 门称 谓 , “ 父 亲” “ 丈 夫” 是 普 通称谓 。 面 的原 因主要 有 : ( 1 ) 对 同一 客 体 从 不 同角 度命 名 父 ” 特别 是语 言 学方 面 的各原 因一般 很难 导致 异名 同指 现象 , 这 是语 言 中产生 异名 同指 现象 以上各 原 因 , 往 往你 中有 我 , 我 中有你 。 的主要 原 因 。例如 : “ 父、 严、 父亲、 老 爷子 、 老子 ” 等 严格 区分 , 就是 对父 亲 的不 同角度 的称 谓 。( 2 ) 语 言演变 过程
汇 有 底 层
爹” 字, 就 有可 能来 自北 方少 数 民族语 言 (s u b s t r a t u m) , 也 有 上 加 层 和父 亲 的“
胡士云 , 2 0 0 7 : 3 7 3 ~3 7 5 ) ; 现代 产 生 的 “ 爹地、 妈 ( s u p e r s t r a t u m) ( 梅祖麟, 2 0 0 0 : 5 3 5 ) 。汉 语 历 史 悠 (
汉 语亲 属 称谓语 的异 名 同指 现象 非常普 遍 , 引
为“ 爹” 字 早期 读 音 的 白字 ( 胡 士云, 2 0 0 7 : 2 7 5 ) , 与 起 关 注和研 究 兴趣 的并 不多 。古今 汉语 指称 “ 姑 姑 “ 爹” 一直 共存 至今 。有 词汇 方 面 的 。例 如 : 丈夫 的 的丈夫 ” 的称谓 语有 “ 姑夫、 姑婿、 姑丈 、 姑父 、 姑爷 、 父母 , 先秦 汉 语 称 “ 舅、 姑” , 唐 代 以后 称 “ 公公 、 婆 姑 爹 ” 六类 ③。《 现 代 汉语 词 典 》 ( 第 5版 , 2 0 0 5 ) 收

作者简介 : 沈思 莹 , 女, 合 肥 人 。讲 师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汉语词汇语法研究 。
称 谓语 明显受 到 西方语 言 的影 响 。社 会 学方 面 久, 古 今不 同时间 层 次 的亲 属称 谓 语 层 层 叠 加 , 加 咪”
( 1 ) 面称 和 背 称 的区别 。这 一 点 与 上汉 语 的方言 多而 且分 歧 大 , 使 得现 代汉 语亲 属称 的原 因主要 有 : 但 并 不 完 全一 致 , 一 谓语 不仅 丰 富 庞杂 , 而 且 异 名 同 指 现 象 十 分 普 书面语 和 口语 的分 化 有 交 叉 ,
家父” 是谦称 , 别 人 称 自己父 亲 “ 令尊” 是 尊 是两方 面 原 因协 同作 用 的 结果 。本 文 不 打算 深 入 父 亲“ 3 ) 专 门称 谓 和 普 通 称 谓 的 区别 。例 如 : “ 先 探讨 , 只 大致 归纳 一下 两个 方 面的原 因 。语 言学 方 称 。(
遍 ②。
般 说 背 称 多用 书 面 语 , 面称 多 用 口语 。例 如 : 丈夫
公公、 婆婆” , 面 称 时 多从 夫 称 “ 爸爸 、 形 成现 代 汉 语 亲属 称 谓 语 异 名 同指 现 象 的 原 的父母 背称 “ 。( 2 ) 谦称 和尊 称 的 区别 。例 如 : 对 人称 自己 因非 常复 杂 , 有语 言学 方面 的 , 也 有社 会 学方 面 的 , 妈 妈”
妈 妈” 是 口语 称 谓 。 ( 5 ) 语 言 接 触 的影 响 导 致 异 谓制 比较 接 近 苏 丹 亲 属 称 谓 制①; 另 一 方 面 也 因 爸 、
现代 汉语 中广 泛用 来称 呼祖 父 为, 语 言是 人类 社 会 在 历 史 过 程 中发展 出来 的 , 词 名 同指现象 。例如 :
1 亲 属 称 谓 语 的异 名 同 指 现 象
婆” 。( 3 ) 共 同语 和方 言 的差异 造成 异名 同指 现象 。
“ 父亲 、 爸 爸” 是 共 同语称 谓 , “ 爹爹、 大大、 爷” 亲属 称谓 语属 于基 本词 汇 , 是每 种语 言 中都较 例如 : 4 ) 书面 语 和 口语 的分 化造 成异名 早 出现并 沿袭 至 今 的一 类 词语 。汉 语 的亲 属称 谓 等 是方 言称 谓 。 ( “ 父亲、 母亲” 是 书面 语 称 谓 , “ 爸 语 以 复 杂 而 多 样 著 称 。 一 方 面 是 因 为 汉 语 亲 属 称 同指 现象 。例 如 :
“ 姑 夫" 和“ 姑 父"
兼 论 现代 汉语 亲 属称 谓 语 的异 名 同指现 象
沈 思 莹
( 阜 阳师 范 学院 文 学 院 , 阜阳 安徽 2 3 6 0 4 1 )
摘 要
采用历时 和共 时相 结合的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在调 查“ 姑夫 ” 和“ 姑 父” 古今使 用情况 的基础 上得 出结 论 , 认 为“ 姑 夫” 和“ 姑
父” 是 亲 属 称 谓 语 的异 名 同指 现象 。“ 姑父” 的 产 生 以 及 现 代 汉 语 中“ 姑父” 有取代“ 姑夫” 的倾 向 是 语 言 系 统 化
的结 果 。
关键 词
姑夫 ; 姑父 ; 异名 同指 ; 系统化
中 图分类 号 : H1 3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4 8 5 9 ( 2 0 1 4 ) 0 3 — 0 2 7 9 — 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