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婉约词鉴赏 第6讲 秦观词鉴赏教案
浣溪沙秦观教案
浣溪沙秦观教案【课程名称】:中国古诗词赏析【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唐代诗人秦观的《浣溪沙》诗意境及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3.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人文精神。
【教学内容】:1. 北宋诗人秦观及其代表作《浣溪沙》的背景介绍;2. 《浣溪沙》的诗意境、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3. 分析《浣溪沙》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1. 《浣溪沙》的意境及艺术特点;2.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秦观及其诗作,引导学生对《浣溪沙》产生兴趣;2. 通过展示古代绘画作品或音乐,营造诗意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二、讲解与分析(20分钟)1. 老师讲解《浣溪沙》的背景、内容、意境和艺术特点;2. 分析诗句中的具体表现手法和意象,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
三、思考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浣溪沙》中的诗句和意境,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2. 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开阔。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诗歌的价值和魅力;2. 学生朗读《浣溪沙》并展示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针对《浣溪沙》撰写读后感或诗评,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2.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与《浣溪沙》相关的古代绘画或音乐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古诗词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文学修养。
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感受诗歌的魅力。
《鹊桥仙》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了解秦观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3)分析并欣赏《鹊桥仙》的词风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鹊桥仙》。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的真挚描绘,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2)领悟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鹊桥仙》。
(2)分析《鹊桥仙》的词风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词中抽象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秦观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欣赏环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鹊桥仙》,感受诗词的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鹊桥仙》的词风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意象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领悟诗词中的哲理。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爱情的真挚描绘。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鹊桥仙》。
2. 写一篇关于《鹊桥仙》的鉴赏文章。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解析和情感体验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鹊桥仙》的词风和艺术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使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对爱情的真挚描绘,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婉约词鉴赏 讲 李清照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第八讲李清照词鉴赏[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李清照词的创作与艺术成就了解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教学难点与重点]李清照词的艺术性[教学内容]《如梦令》、《碎花阴》、《声声慢》、《永遇乐》一、李清照生平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
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
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
浙江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婉约词鉴赏全册教案
第一讲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词的起源,了解词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学难点与重点]婉约为词的正宗[教学内容]一、词的起源二、词的性质一、词的起源与发展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词的流派主要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令。
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
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收词30首,抄写时间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比《花间集》的编定(后蜀广政三年,940),早出近三十年。
所用词调,除《内家娇》外,其馀12调,《教坊记·曲名表》均有著录。
其中有慢词,亦有联章体。
敦煌词创作的早期与作者成分来源的民间性,使作品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都表现出这些初期的词,初步脱离一般诗歌的大文化系统,开始独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
朱祖谋跋《云谣集杂曲子》云:“其为词拙朴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
”可以用于对整个敦煌词的评价。
在晚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
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
歌曲的歌辞,就是后来词的鼻祖,当时叫做“曲子词”。
秦观的《浣溪沙》教学设计
秦观的《浣溪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词中描写的景物及作者的情感。
2. 品味古诗词凝练的语言,深入理解作品意境。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自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中情感,深入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凝练的语言,探究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品意境和作者情感。
2. 探究法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鉴赏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众多的古代文人中,有一位被誉为“北宋风流才子”,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写下了许多清新动人、脍炙人口的佳作。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风流才子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词章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官员。
他出生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为苏轼倡导的豪放词风不受当时广大听众的欢迎,而在文人中广为传播。
秦观为了弥补这种艺术缺陷,从过去诗词传统的表现手法中汲取营养,学习前辈词人善于铺叙、曲折取舍的长处,形成自己的词风。
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而尤以婉约词最为出色。
这首《浣溪沙》就是他优秀的词作之一。
三、整体感知1. 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停顿和重音。
3.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停顿和重音。
4. 学生齐读,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问题探究1. 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霜草苍苍,残阳依依”一句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凄凉之景。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将老鸦等晚景描绘得凄凄惨惨。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给人一种安静详和的感觉。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则刻画了马之瘦、路之古、风之凄凉的景象。
“斜阳”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它不仅与起句“霜草苍苍”相呼应,而且再次强调了时间特征。
秦观踏莎行教案范文
秦观踏莎行教案范文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一.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
三十六岁中进士。
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
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
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
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秦少游所写的常是那种最柔婉的、最幽微的一种感受——一种很敏锐的感觉。
他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早期的词,表现了一种柔婉幽微的感受;一类是他经过政治挫伤以后,所写的寄慨身世的词。
第一类的词举例: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其中没有流露出什么具体的事情。
找不到什么寄托。
没有像韦庄的一个爱情故事,也没有像温庭筠的可以引起寄托的联想,也没有像晏殊、欧阳修那样的怀抱和修养,就只是一种敏锐的感觉。
“小楼”“轻寒”“淡烟”“画屏幽”“轻似梦”“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都是轻柔的叙写,一个沉重的字都没有。
“逢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一般人常把抽象的事物比作具体的事物,这里却把具体的事物比作抽象的感情。
后句中的“愁”只是一种闲愁。
但是如果不是有轻似梦的感受的人,能够写出“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句子吗?如果不是有纤细愁思的人,能写出“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句子吗?他还有一首《八六子》,这样来写女子的美丽“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一种内在的美丽。
《蒿庵论词》:“他人之词,词才也。
少游词心也。
秦观的词赏析课件
• 集评 • 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 • 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 贵态。(李易安) • 少游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 •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 知味。(张叔夏) • 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四 库提要》) • 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 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 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 可相提并论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借眼前之景,而含万里不尽之情”。(《跋米元覃书秦少游词》) • 黄庭坚:“语意极似刘梦得楚、蜀间语。” • 周辉”语尽而意小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清波杂志》 • 《瞿髯论词绝句》:“秦郎淮海领宗风,小阕苏门亦代雄。等是百身 难赎语,郴江北去大江东。”
• 过片以常见典故,表示亲友间的寄赠和慰藉。 •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 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 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典出《玉台新咏》题名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诗 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 尺素书。” • 虚实相间,互为生发; • 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上下两结饮誉词坛. • “有我之境”,最为凄婉; • 情韵兼胜,境辞相生.
• 南宋洪迈《夷坚志》及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认为是作者馈 赠长沙义倡. • 现在认为这首词的内容与义倡事无涉,主要是表达作者的贬 谪羁旅之苦。 • 此词作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作于初抵郴州贬所.秦观受新 旧党争的波及和株连。作为旧党的苏轼弟兄遭到贬谪,秦观 先后由京师被贬到杭州、处州,继而又遭到谒告,被削秩, 再贬郴州。面对接踵而来的政治迫害,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 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 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 人殷勤致意、安慰。 • 叶嘉莹:“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 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 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 • 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灵感 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 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王士祯云:“高山流水 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2019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第6课时 导学案
五 . 课 时 作 业
(2)“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
答: (1)借“茅檐” 、 “蓬窗” 、 “风雨”及“人静” 、 “灯暗” ,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 雨凄迷的景象,为“杜宇”的出场作铺垫.(2)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 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邯郸冬至 夜思家 作者: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①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②驿:驿站,古代 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出差的官员中途歇息的地方.③远行人:指诗人自己.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学案(第六课时) 课题
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课时)--语 言特色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老师点拨 学习过程
重 点 难点
☆重点: 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 式;鉴赏语言的角度. ☆难点:理解语言
【解析】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点是诗歌的语言特色.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要 着眼全诗,尤其是要抓住诗中的典型词语.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词人把清 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足见山水美丽可爱,用语清丽 戏谑.“春归”让人满怀伤春之愁, “人归”再添别恨,而“千万和春住”寄寓了对朋友真 诚、 美好的祝愿.这里的 “春” 不仅是季节方面的, 还是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 “春” , 便是与家人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参考答案】 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 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 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四 . 拓 展 延 伸 概括特色要抓住关键词语 不同类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 .诗人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 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隐晦朦胧、温庭筠 的绮丽香艳等.命题形式为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 或指出诗歌的语言特色要求评析.这类试 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语言特 点,用来答题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但不能简单孤立地用这样的词语来回答.一般为用一两个词点明 语言特色,用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还可以指出表现感情、主旨的作用.如金昌绪 的《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清 新自然,口语化.儿化音“黄莺儿”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后两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黄 莺是因为它惊扰了思念丈夫的美梦 . 该诗非常自然地表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 试对“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的景象描绘作简要分析.
〖2021年整理〗《婉约清丽的秦观词》优秀教案
婉约清丽的秦观词韩国彩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
哲宗元佑间,历官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
后新党掌权,因与苏轼关系密切,连遭贬斥。
徽宗即位,赦还途中卒于藤州。
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齐名,号称“苏门四学士”。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恋情和放逐后的愁苦。
笔法致密,蕴藉含蓄,语言清丽,音律和美,为婉约派正宗。
有《淮海词》《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与苏轼情兼师友,关系密切,但是苏轼、秦观两人的性格与词风却截然不同。
苏轼面对挫折,乐天知命,旷达不羁,对生活、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其词作多豪放;秦观则不同,他在仕途不顺、屡遭打击之后,长期不能从深重的悲哀中解脱,常常处在忧郁悲伤的状态,其词作擅长描绘含蓄隐约的情感世界。
秦观作词更多地接受了晏殊、欧阳修和柳永的影响,参以本人幽微深细的词心,沿着主情致、尚阴柔之美的方向,把曲子词要眇宜修、言美情长、音律谐婉的艺术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词;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
”《古今词话》[1]张炎云:“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词源》[2]明代的张则在首次标举“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的同时,把秦观尊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可见,秦观词的当行本色是公认的。
1 秦观词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婉约词凄美幽约、纤柔婉丽的审美特质“婉约”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词”。
“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
“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词是在花前月下、酒宴之间发展起来的,传唱于歌儿舞女之口,注定了词的浓厚的女性气息。
而词在产生之初,又多是精微幽美、温柔委婉的作品。
所以后人以“婉约”来概括此类型的词作,秦观词则是婉约派的代表。
如:漠漠轻寒上小楼,小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教学ppt
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巧”、“恨”二字展示了七
夕独有的抒情氛,寓寄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
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悲剧性特征,尽显练达与凄美。
析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
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
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 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 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
生的严酷打击,愈加消沉绝望;
(二)写情最真挚深切抒情醇厚优雅。秦
点
观“情辞相称”,既不离男女情事;抒情
பைடு நூலகம்
婉约本色,又含蓄醇雅,更符合文人士大
夫的审美趣味,被称为“本色词手”。
“ (一)借景抒情。常用细腻轻柔的意象, (二)不平铺直叙,善于运用顿断层折的手法。 (三)一笔多顾,写景、叙事、抒情兼融,妙于 能“糅”。以最精炼的语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谢谢!
秦 观 诗 碑
文 艺 创 作
秦观作品集
秦观书法《辋川摩诘图跋》 临 摹 秦 观 诗 帖
二、思想内容
秦观诗文亦为北宋一大家。明胡应麟于《诗薮杂 编》卷五言:“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 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秦观诗感情深厚,意境 悠远,风格独特,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散文以政 论、哲理散文、游记、小品文最为出色。其策论文 笔犀利,说理透彻,引古征今,富有说服力和感染 力。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少游《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作。”
张炎《词源》:“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 滓,久而知味。”
张耒:“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故后之为文者,喜为穷人之辞。 秦子无忧而为忧者之辞,殆出此耶!”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婉约词鉴赏第6讲秦观词鉴赏教案
第六讲秦观词鉴赏[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秦观凄凉身世与词的创作了解秦词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与重点]秦观词的艺术特征[教学内容]《鹊桥仙》、《踏莎行》、《满庭芳》一、秦观生平秦观,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
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
他后来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
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
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其散文“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云)等。
《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
南宋张炎之《词源》:“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文苑传》。
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作品。
其所编撰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极善书法,小楷学钟王,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行楷学颜真卿。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后世称之为“淮海公”。
二、作品赏析(一)《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流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本词是根据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写的。
词人突破俗套,以全新的独特手法反映出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
凄美迷人秦观词牌教学方案设计
凄美迷人秦观词牌教学方案设计一、引言秦观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凄美深情闻名。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通过秦观词牌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秦观词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设计一套凄美迷人秦观词牌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秦观的生平和代表作品;2. 熟悉秦观词牌的特点和结构;3. 分析秦观词作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4. 能够朗读和欣赏秦观的词作;5. 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秦观生平和代表作品介绍教师通过演讲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秦观的生平、家庭背景,同时展示并讲解秦观的代表作品,如《踏莎行》、《青玉案·元夕》等。
2. 秦观词牌的特点和结构教师向学生解释秦观词牌的特点和结构,如调子清新婉约、用字简练明快、描写对象广泛等。
同时,通过举例分析秦观不同词牌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
3. 秦观词作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教师选择几首秦观的经典词作,解读其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例如,通过分析《踏莎行》中的意境描写和《青玉案·元夕》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凄美与浪漫。
4. 朗读和欣赏秦观的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秦观词作的朗读和欣赏活动。
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秦观的词作进行朗读,通过朗读的方式体味其中的情感和韵律美。
5. 学生创作秦观风格的词作鼓励学生在欣赏秦观的词作之后,进行创作。
可以给学生一些秦观词牌的题目和词牌格式,引导他们在秦观的词风格下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运用秦观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秦观的生平和作品,以及秦观词牌的特点和结构。
2. 分析法:通过分析秦观的词作,解读其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以提升学生对秦观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朗读法:组织学生进行秦观词作的朗读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中的凄美情感和韵律美。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在学习秦观词之后,进行秦观风格的词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秦观词选教案教学设计
秦观词选教案教学设计【导言】秦观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词界"徐志摩"。
他的词作以婉转深情、含蓄细腻著称,为后世广泛传诵。
针对教授秦观的词选,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秦观的词作风格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秦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秦观词选的基本情况;2. 分析秦观词选的意境、表达手法等,理解秦观词的独特魅力;3. 培养学生对于秦观词选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组中合作完成词选解析和词作演唱等任务。
【教学内容】一、秦观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1. 秦观的生平简介;2. 秦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 南宋时期的文化环境和秦观的创作背景。
二、秦观词选分析和鉴赏1. 选择2-3首具有代表性的秦观词作进行分析;2. 分析词作的意境、表达手法等;3. 解读词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4. 赏析秦观词作的音乐性和美感。
三、秦观词作演唱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秦观词作;2. 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包括主唱、合唱和伴奏等;3. 制定演唱计划和编排,进行排练;4. 在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中进行演唱展示。
【教学过程】一、秦观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简要介绍秦观的生平;2. 分享秦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 通过多媒体展示形式,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化环境和秦观的创作背景。
二、秦观词选分析和鉴赏1.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2-3首秦观词作进行分析;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词作,准备词作分析的PPT或展示稿;3. 学生小组轮流展示词作分析,全班进行讨论和点评;4. 教师总结词作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推动学生深入理解秦观词的独特魅力。
三、秦观词作演唱1. 学生自主组队,并选择一首秦观词作进行演唱;2. 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制定演唱计划和编排;3. 鼓励学生进行多次排练,提高演唱的质量;4. 在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中进行演唱展示。
秦观词二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鹊桥仙》(纤云弄巧)-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秦观词二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鹊桥仙》(纤云弄巧)-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秦观及其代表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认识秦观《浣溪沙》和《鹊桥仙》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内涵;3.熟悉秦观词的韵律、格律、押韵等基本特征;4.掌握秦观词的阅读方法和欣赏技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浣溪沙》和《鹊桥仙》的情感内涵;2.熟悉秦观词的基本特征。
难点1.掌握秦观词的阅读方法和欣赏技巧;2.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秦观简介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花隐居士,汉族,山东济南人,北宋文学家,与柳永并称“南宋二大家”。
秦观的作品以词为主,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浣溪沙》等。
他的词具有婉约、含蓄、精致的特点,最大的特色在于语言的美和情感的真。
他主张词应该具备真情实感,追求深刻的内蕴,不追求炫技和华丽的修辞。
2.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穹庐。
暗随流水走花径,有时抱膝对山咀。
四、教学设计1. 导入本节课的导入可采用秦观的简介作为开篇,通过简单介绍其生平及代表作品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主题。
2. 阅读与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浣溪沙》和《鹊桥仙》的阅读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1.带领学生朗读秦观的词作品,注重韵律、语气,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2.分析文本的表层与深层含义,提高学生对秦观词深刻内蕴的理解;3.借助情感图像等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秦观词的精神内涵。
3. 词格与韵律在秦观词中,格律和韵律是非常重要的创作形式。
教师可通过充分的例子对此进行解释,同时提供相应的课堂练习,加强学生的词格与韵律认知。
4. 欣赏与评析欣赏与评析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带领学生进行参与式欣赏和交流分析,加深学生对于秦观词的审美理解和对于文学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诗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等。
秦观《鹊桥仙》教学案例
秦观《鹊桥仙》教学案例秦观《鹊桥仙》教学案例《鹊桥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气氛,“巧”与“恨”,那么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秦观《鹊桥仙》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进步审美情趣,培养诗词欣赏才能。
【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p 意境,理解情、景、理交融的特点,背诵《鹊桥仙》。
难点:以短暂与永久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学生情况分析^p 】职一学生缺乏诗词欣赏才能,不擅长背诵。
【教学内容分析^p 】秦观的《鹊桥仙》是中职语文试验教材上册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的课文。
本单元要求学生理解古诗词的知识,培养诗词欣赏才能,并能熟读成诵。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讴歌了美妙的爱情,提升人的认识,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及策略】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设计运用思维导图。
它通过整体把握,条理分析^p ,抓住【关键词】:^p 来整理大脑混乱的思维,帮助学生品读揣摩,理解课文,纯熟背诵,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从所学的诗词中找出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说说里面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明确学习目的。
请学生看星座图。
老师运用想象性的语言结合图片描绘这首词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老师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并齐声朗读此词。
三、品读揣摩老师抓住【关键词】:^p 从情、景、理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这首词,并逐一显示思维导图。
三、拓展交流请学生结合所学的诗词说说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中包含的思想情感。
老师适当补充。
并指出“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观升华到一种极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显示思维导图的全貌:景情理上阕纤云飞星银汉相会前:传恨一相逢与人间无数金风玉露短暂与永久下阕水鹊桥相会时:如梦久长与朝暮临别前:忍顾四、熟读成诵在朗读的根底上请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
〖2021年整理〗《秦观词风格赏析》优秀教案
秦观词风格赏析李艳军(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宋代婉约派词人秦观有一颗敏锐善感、感情投入的心灵。
冯煦在《蒿庵论词》中说:“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冯煦此番评论确为精到之言,正是在这种极其细腻幽微的心灵之光的映照下,通过其词作,读者与少游的内心世界得以沟通,得以交流,从而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一秦观对于自然,社会及人事都有着极为纤细敏锐的感触,且感情投入,纯真无暇,毫无矫饰。
而从其少年时之强志盛气与遭遇挫折后的凄惨之状来看,更突出说明其此种特色。
《宋史•秦观传》中相关记载曾谓其“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辞”,又谓其“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
读兵家书,以为与己意合。
”在秦观《淮海集》中曾经编有他的《进策》及《进论》多篇。
其议论所涉及者,上则有《国论》、《治势》之策,下则有《法律》、《财用》之制,论文治则有《主术》、《任臣》之篇,言武功则有《将帅》、《边防》之论,而又旁及于《辩十》、《用奇》、《谋主》等纵横之说,其包含之范围可谓甚广,而莫不与治国安邦大计紧密结合,所以张綖在其《淮海集序》中,曾经称述秦氏之著作,以为可以“灼见一代之利害,建事撰策与贾谊、陆挚争长。
”其少年时之强志盛气从而可想。
秦观经历坎坷,在37岁才登焦蹈榜进士第,同年被任为定海县主簿,接着又调任为蔡州教授。
次年,即哲宗元祐元年,由苏轼推荐被召回京,但又受到中伤攻击,被迫称病回到蔡州。
直至元祐三年,由范纯仁推荐又被召回京师。
自此他先后任宣教郎、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及国史院编修等职。
此间以“苏门四学士”著称于世,也是其较为得志的一段时期。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重新任用新党之人,元祐时旧党大小在朝之臣无一侥幸免于难。
苏轼、黄庭坚相继遭贬,厄运同样落在秦观头上,同年春他被贬为杭州通判,在途中又再贬为“监处州洒税”。
在处州,他寂寥而又多病,其间写有《千秋岁》词: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婉约词鉴赏第6讲秦观词鉴赏教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秦观凄凉身世与词的创作了解秦词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与重点]秦观词的艺术特征[教学内容]《鹊桥仙》、《踏莎行》、《满庭芳》一、秦观生平秦观,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
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
他后来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
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
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其散文“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云)等。
《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
南宋张炎之《词源》:“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文苑传》。
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作品。
其所编撰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极善书法,小楷学钟王,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行楷学颜真卿。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后世称之为“淮海公”。
二、作品赏析(一)《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流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本词是根据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写的。
词人突破俗套,以全新的独特手法反映出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
尤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扫陈腐,翻出新意,成了千古绝唱。
上阙:写佳期相会,感叹相逢之艰难与可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以极其简约而又经济的笔墨,以轻盈明的态度。
“银汉迢迢暗渡”写的是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的夜里悄悄地渡河相会的场景,是情节的推进。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里,作品由前三句的描写与叙述转为议论,进而直接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态度:他们虽然难得见面,每年才能有一次难得的如“金风”、“玉露”般短暂的相聚,然而她们却千百年来守候在遥远的银河两岸,经年守望,心心相印,至死不渝。
难得的一年一度的聚会,难得的互诉衷肠,互吐心中无尽的思念和柔情,却要远远胜过人世间那些伴侣的日日夜夜长相厮守。
下阙:写依依惜别之情,揭示爱之真谛。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三句话极言牛郎织女情之缠绵,相聚之短暂,离别之苦痛难忍。
“柔情似水”,一年才难得一次相聚和倾诉,这缠绵悱恻的柔情,婉如这天河中的悠悠流水,短暂的一个夜晚怎说得完呢。
“佳期如梦”,这相聚梦一般短暂,梦一般转瞬即逝,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如幻的难以名状的心境。
“忍顾鹊桥归路”,巧妙地表现了牛郎织女临别时的依恋与怅惘。
一年才有这短暂的一聚,又要匆匆惜别,各回其岸边重新守候,那分别的路,看不忍,不看也不忍,复杂、痛苦、无奈多种感受跃然纸上。
读之令人揪心,思之催人泪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致笔,使全词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思想极致高度。
作品以写景、叙事、议论、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独特手法,以构思的奇巧,以新颖的意境,以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的风格,将古老的题材,古老的爱情故事,绽放出了新鲜耀眼的火花,是对传统的言情作品的一个挑战。
(二)《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
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
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
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
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
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
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
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
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
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
“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
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
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
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
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
“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
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
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
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
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
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
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
“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
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
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
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
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
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
”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
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
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
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
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
依笔者拙意,对这两句蕴意的把握,或可空灵一些。
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
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总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
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
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王国维(静安),以东坡赏其后二语为“皮相”。
持论未免偏颇。
深味末二句“郴江”之问,其气格、意蕴,毫不愧色于“可堪”二句。
所谓东坡“皮相”之赏,亦可谓“解人正不易得”。
(三)《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
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
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
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
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
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
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
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
“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
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