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探讨
最新 基于校企协同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模式创新与探索-精品
基于校企协同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模式创新与探索摘要:校企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富民金融学院为例,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方面分析总结校企互动协同创新实践模式的具体做法。
实践证明,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了该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校企协同;实践模式;战略联盟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
2012年部在制定关于全面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2014-2020年的现代体系建设规划中也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产教融合发展,走开放融合、改革创新的特色道路。
2016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正在研究制定的《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将从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落实现有鼓励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因此,“校企协同、深度育人”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成立的富民金融学院,在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校企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协同概念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哈肯(Haken)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而校企协同创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1],要求校企双方或多方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各自要素联合开展创新活动,以达致共同的目标。
何郁冰[2](2012)提出针对“战略一知识一组织”三重互动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了初步的校企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首先,战略协同是基础。
校企双方要在和价值观上、信任和交流愿景上、风险和利益观念上达成协同,找准“利益一风险”的均衡点,建设战略性伙伴关系。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建设探究-2019年精选文档_8898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前言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的优势,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和教育模式,从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1.现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概念和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是指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活动中,主要由企业和学校,以及学生等各方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规范、长期有效、符合各方利益及人才培养规律的过程和方式。
长效合作机制的建设,要求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并且在组织、机制上实现有力保障,同时要求双方在组织、激励、规范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办法。
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上走在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前列,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依然存在问题,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和持久。
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2.1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不协调目前,高职专业设置大多是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的,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专业设置的步伐与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急需的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不了产业发展要求。
而且对紧缺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太少,有的甚至空白,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大,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2.2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明显不足,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布局,缩小高职院校的相对差距,减少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形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2.3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与企业技术革新不协同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其原有师资缺乏应用技术研发意识,新进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毕业,缺乏生产实践,对企业最新与最前沿技术应用缺乏了解和掌握,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技术革新出现脱节现象。
2.4企业行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强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我们全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一、引言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培养模式。
本文旨在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
二、校企合作模式概述1. 定义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和深入合作的关系,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和项目开展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2. 校企合作模式分类(1)实习基地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将企业内部设立的实习基地纳入学生实践教育计划中。
(2)双向导师制度模式:学校派遣教师到企业担任指导老师,同时由企业派遣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
(3)项目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策划并实施一项或多项项目,如科研项目、实践项目等。
(4)就业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就业指导和招聘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三、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1. 实习基地模式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1)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亲身参与金融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2)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
(3)企业可以通过实习基地发现潜在的优秀人才,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
2. 双向导师制度模式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1)学校派遣教师到企业担任指导老师,可以及时了解行业需求,并将其反馈给学校进行课程调整。
(2)企业派遣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知识和经验。
3. 项目合作模式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1)学校与企业共同策划并实施科研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校与企业共同策划并实施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 就业合作模式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1)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并提供就业技巧和面试辅导。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摘要: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完成其肩负的使命。
通过建设校企创新协作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整合校企资源,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下促进校企共同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同;长效机制;分析1导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使职业院校实现和产业的对接,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其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的生产者和建设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振兴提供保障。
2校企协同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
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其师资队伍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一直紧随企业技术发展,国家在师资的新技术培养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可以更好地与企业需求接轨。
职业院校和企业依据设备、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实际供求需要,在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下,校企多方联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促进多项创新要素在校企之间双向有序流动。
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主要是弥补院校缺乏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及企业缺少创新成果的缺陷,利用院校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师的研发能力及企业技术应用能力,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高职保险专教学中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高职保险专业教学中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和进步,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在提职院校长远,培养高职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进步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以高职保险专业教学为例,高职保险专业教学中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精、业务不熟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与改善,但高职保险专业教学中校企长效合作在施行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对高职保险专业教学中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具体内容及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对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进行讨论和探究。
关键词高职保险专业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School-enterprise Long-term Cooperation Me AnalysisinHigher VocationalInsurance Professional Teaching ﻭZHANG Fengfan,LI Ping, MENG Leiﻭ(Shaanxi Vocational Techcal College, Xi’a n, Shaanxi710100)AbstractWith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 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dvancement,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del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enterprise ap plications bee increasingly n in the teachingprocess, to imp rov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vocational traing students'practicalabilityto work,to prote aspec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enterprises n progress andachieved good results.Insurancevocational teaching, for example,thepractice of insurance teaching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long—termcooperation meexisted inthepast,theteaching process is not fine,businessunfamiliarissues such as theeffective optimization a nd improvement,butvocational Insurance Professional Colonel teachingenterprise long—termcooperation intheimplementationof manyproblemsstill exist,caus ing some negative impacton theeffective functiong of coope ration mes.Inthis paper,the details andsigficance of vocational teachingColonelinsurance paes toanalyze lo ng-termcooperation me,andthus for long-term 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mes influencingfactors and meas ures to enhance discussion and exploration.ﻭ Key words vocational insuranceprofessional;school—enterprise long—term cooperation me;talent traing del ﻭ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不仅是高职院校过程中的战略目标之一,也是对当前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人才资源的有效补充,尤其是高职保险专业,在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非常需要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迅速熟悉保险业务,具有优良的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能够较好地在岗位上完成保险风险管理、业务拓展、客户服务、索赔、保险理财等业务.以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为例,为了更好地完成企业内部的人才革新与补充,江泰在XX的组织下于2012年展开了“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项目”,直接与院校挂钩,为企业培养专业的保险实用型人才,对当前高职教育的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的制度都进行了非常大的创新。
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论文提要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一、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二、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的企业竞争力;三、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增加就业机会。
其次,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二、校企合作的形式单调,管理上存在难度;三、校企合作的整体效果不佳;四、存在重岗位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
最后,提出了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四点建议:一、将企业引进校园;二、将学校办到企业;三、依托技术创新实现校企合作;四、依靠行业协会实现校企合作。
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企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即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各高职院校也普遍认同这种发展模式,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一)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八大”报告强调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两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培养技术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保险专业教育中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研究
理论 轻技 能 、 墨守成 规 、 与现 实 、 脱 节 。 这 样 很 难 找 出 问 题 的
根源 。
在 第八 位 。但 受 历史 原 因影 响 , 保险业存在着近 2 o年 的 人 才 培养 断层 , 与企 业 合 作 办 学 可 以提 高 教 学水 平 和科 研 水 平 。保 险企 业也 能 以较 低 的成 本 得 到 优 秀人 才 。但 是 目前
保险企 业对 发展 的前 景 、 对社 会 的社会 贡献价 值 和作 用 的认 识程度 看 法决定 着合 作 的效果 , 高 校办 学 目标 是 培养 出适 合 社会 需要 的合 格毕 业 生 。而保 险 企 业 追求 的是 最 小成 本 获 得最 大收 益 。 .合 作 动 机 直 接 影 响着 合 作 的 目标 及 其 实 现 。
业学 生 , 不会 给实 习学 生 安 排 具体 岗位 , 不 会 免 费 为 非 职工 提供 培训 。合 作 的动机 偏 差使 得 合 作 的效 果 和 深 度 受 到 了
一
定 的影 响 。
会 影响 力和 可信度 。从学 校角度 看 , 校企 合作 可 以帮助 学校 推 进教 学方 法改革 , 改 进 教 学设 备 , 提高 学 生 实践 能 力 方便
校 企合 作具 有较 强 的临 时性 和 随 机 性 , 规 模 一 般 比较 小 、 不
4 . 校企 合作 缺乏政 策支 持 目前 我 国还 没有关 于校 企合 作 的专 门法 律 , 相关 的政 策 扶持 也 比较 少 , 受 到各 种现 实 因 素 的影 响 , 高校 和保 险企 业 之 间订立 的协议 往往 无 法 保证 合 作 的 连续 性 。校 企合 作 表 面 上是学 校与保 险企 业 的合作 、 是理 论教 学与实 践锻 炼 的合 作, 其 实是科 技 与经 济 的结 合 。 校企 合 作 是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提 高劳动 力素 质 , 减少劳 动力 培养成 本 的有效 措施 , 应 制
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
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金融保险专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专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其发展趋势和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在高等教育中,金融保险专业在教育教学质量和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
一、现状分析1.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由于金融保险专业的一些课程涉及到金融和保险领域的实际操作,因此,需要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教授相关课程。
但是,一些大学中,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招聘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师之间因素过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机构不完善或者合作范围太窄,难以将学生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由于某些原因,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项目也存在着承接项目难度大、合作内容不清晰无法执行等问题,未能实现更好的融合。
二、优化措施1.完善教学质量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招募有优秀实践经验的专家,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其次,大学需要加强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实际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同时也应该注重经验分享,鼓励老师分享前沿的技术和实践知识,激励学生潜意识能力,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促进就业和实践的重要途径,一些大企业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求也非常高。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校企对接,搭建更多的技术实验室,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应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好合作内容和工作,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三、展望未来随着金融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保险专业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也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和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重视实践教学,并制定更多的校企合作计划和方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转职路线,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且实践能力强的金融保险人才,推进金融保险专业的卓越发展和繁荣。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摘要: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而建立起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包括机构运行的主体、内容及保障,因此本文从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建开放式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等方面来构成这样一个有机的系统。
关键词:高职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而建立起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本文以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为例, 探讨如何建立校企合作长效的运行机制。
一、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理事会的领导下,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系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9名成员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两名,采用聘任制,每届任期三年,由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主要是培养为各类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培养从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和保险、个人理财、风险资产管理及金融创新工具操作等具体业务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专业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全部来源于以上金融企业。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为: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教学计划、质量考核标准等有关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在师资、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相互共享,为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项目实践和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供方便;指导产学研合作、订单式培养,进行科研开发、技术服务,探索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运作的新模式,满足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
二、共建开放式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机制(一)深化以银行、保险企业为依托的人才共育机制首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共同分析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共同分析就业岗位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其次根据企业需求开设订单班。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就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保险高职院校所培养专业人才往往还不能满足金融企业的需求。
为此,笔者认为,开启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是培养实用型金融人才一大新方案。
本论文主要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之利益分析、存在问题、解决对策这三个方面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1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之利益分析1.1企业金融企业与高职院校实行培养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合作机制,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企业的人才链不被断开。
面对快速发展的金融保险业,往往会出现有人才稀缺的现象。
如果金融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那么学校所培养的大多数人才就可以为企业第一时间所选用。
1.2高职院校于高职院校而言,与金融企业进行合作无疑是为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
校企合作可谓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使得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提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为给毕业生就业扫清了部分障碍,减少了大学生毕业求职的压力,避免有能力的学生因个人求职无果而放弃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
2民办高校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缺乏政府有效的引导就校企合作的方案来看,目前校企合作的纽带一般由校企之间的感情牵合。
因而两者之间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时间的长短缺乏稳定性,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合作就很有可能戛然而止。
当地的管理部部门虽然都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上也存在着不足,对金融人才的信息、金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等信息的掌握和发布严重滞后。
在就使得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合作效果不明显。
2.2合作机制的有效性不足很多企业虽然与高校均有合作关系,但实质上是名誉上的合作。
企业并不参与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计划的修订和教材的选举,甚至是与学校的联系少之又少。
学生想到企业实习,让学校开个实习证明便可到企业实习。
3优化民办高校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3.1加强政府的直接参与和政策引导企业作为营利性机构,要与高职院校进行长久和有深度的合作,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探索和实践了校企合作模式,总结了其优势和挑战,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创新。
在展望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实践建议。
未来,该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金融行业实践,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该研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现状分析、优势、挑战、创新、发展趋势、实践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普及,校企合作已成为金融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旨在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金融行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就业率。
目前,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变化和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需求。
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金融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备受关注的学科之一,其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增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人才培养的更好对接需求。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可以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及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及对策研究①邓一冰(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一、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度影响因素(一)学校方面的因素1.学校领导对协同的认知度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学校领导对“协同”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学校在育人过程中与企业的协同程度。
调研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层,包括金融专业负责人严重缺乏对校企协同的理解和认知,并未深刻了解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和机制,他们仅把校企协同当作一种途径去给金融专业学生提供校外的实训基地,或者仅仅当作一种教育部和教育厅的号召和呼吁,甚至部分金融专业负责人与金融企业签订校企协同育人的文件只为完成本专业的年度考核指标,既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更没有专职人员去负责与金融企业的项目推进与对接,这些无疑都严重降低了学校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存在感,从而影响了双方的协同度。
反观金融类专业校企协同程度高的高职院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专业负责人,对校企协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规划,并且制定了完善的共建、考核、运行、评价等制度来规范金融企业、教师、学生的行为,以确保校企协同育人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2.学校与企业目标的融合度作为拥有不同性质的组织和单位,高职院校与金融企业在战略目标、运行机制、发展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尽相同。
高职院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金融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目标在于通过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利用金融企业的资源弥补自身在师资条件、实训设备、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不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拓宽学生实习渠道并提高就业率;作为人才需求方,金融企业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强化并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选拔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但比市场成本低的实习生和毕业生来完成自身人力资源储备,以提高行业竞争力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高职金融专业产教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探索
高职金融专业产教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探索摘要:产教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急需完成的目标。
但是,高职院校在实现产教融合这一目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各个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本文以金融专业为对象,在分析产教融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产教融合引言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毕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在制定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
一、高职院校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开展金融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一)课程设置不合理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似乎变成了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金融专业离不开数据分析,然而很多院校未设置数据分析类课程。
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之后就成为了行业的热点话题,现在90%的金融行业依托于科技发展,但大部分院校弱化了该领域的培养。
在目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大部分院校过分关注专业自身的理论课程,忽视相关交叉课程,不利于学生进入企业从事与金融相关工作。
(二)产业融合机制不明确在产教融合机制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定义和模式。
产教融合理念的提出发展至今,已经至少十年之久,但是目前,产教融合机制的研究仍然集中在职业教育中,大多数都是局部,微观,短期的,没有形成统一协调、自觉深入的产教融合机制,学校和企业缺乏有效合理的产教融合机制,产教效果成效甚微。
(三)专业教师能力有所欠缺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非常有利。
但是,这些老师基本都是没有在企业实践过的,实践经验非常欠缺,这也就决定了这些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和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一定是有所偏差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职院校聘请了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性不足的缺陷。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实现路径探索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实现路径探索作者:俞晓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0期俞晓东(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系,浙江绍兴312016)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背景及意义的阐述,阐明了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并从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紧贴金融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合作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38-03一、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背景及意义(一)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教育,注重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等岗位特性。
基于高职教育的这一特性,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校企联合办学、实行校企合作是我国今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他强调校企合作体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
这充分表明,校企合作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有效方式,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实现共同发展的有利方法。
具体到高职金融专业而言,该专业主要面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培养客户服务类及业务操作类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金融专业必须要紧紧把握金融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及其对高职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特性,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
(二)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对学校来说,有利于促进办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高校密切与社会和金融企业的联系,增强办学实力,打造专业品牌美誉度;有利于高校扩大社会影响,巩固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学校会得到充分稳定的教学实习条件和科研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水平。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初探——以金融类专业为例
/2020年第10期DOI:10.16309/ki.issn.1007-1776.2020.10.001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初探-------以金融类专业为例张炳达王殿安[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衔接贯通的战略性举措。
产教融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多方利益,需要充分考虑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努力构建涵盖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各参与方的合作动力机制。
文章结合上海市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工作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开展同类研究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作者简介]张炳达,男,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管理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王殿安,男,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换挡、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双主体育人功能,努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已成为职业教育寻求自身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性。
国家教育部的安排部署,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如火如荼,取得的重要成具义。
作为国「批试点建设的产教融合型,」重点区、重点产业#、政策、制度的整体,推进产业和教育全深度融合。
一、推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时代背景推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绝不是之计,而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力的必然要求。
(一)产教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的有力,是实现国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前所未有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了汉隹逢的发展机遇。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金融专业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前提下,通过校企共建开发微课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践机会、校外专家讲座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旨在通过改革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行业的需要,促使其就业,为我国的金融市场输送实务型人才。
隨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创新,现代人才培育模式与互联网信息化密切结合,翻转课堂应运而生。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自主性,因此开展金融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改善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以及创新能力,为推进浙江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通过改革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行业的需要,为我国的金融市场输送实务型人才。
一、高职金融专业课堂教学现状1.授课方法单一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知识综合性非常强,学生要深入理解课程中提及的知识点,仅凭理论教学远远不够。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讲,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且教师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从而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
2.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校企合作不完善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流于形式,例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场所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很难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脱离实践训练;教学内容,如应用案例比较滞后,与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严重脱节,使得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对实际行业规范和流程不够熟悉,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总而言之,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校企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提要]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引领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机制。
本文阐述该专业在校企合作实践创新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论证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本文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在省示范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实现行业企业与专业建设的互相促进,在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金融保险专业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程开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社会服务、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总体来说成绩是显著的。
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内容通过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一)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金融保险专业于2011年末重组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高管、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加入,校企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完成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定专业发展规划研究专业调整与建设、研讨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教学管理、协调学生实习、实训顶岗与就业、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定期举行研讨会,就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卓有成效的讨论,委员们对课程的开设门类、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构造、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经 济 学 的 角度 看 ,校 企 双 方 应 是 基 于各 自经
济 利 益 进 行 合 作 。而 目前 双 方 合 作 不 紧 密 、 不 深 入 的 根 本 原 因是 金 融 保 险企 业 认 为 校 企 合 作 不 能 带 来 收
互 渗透 , 为 高 职 院校 学 生 共 同搭 建 一 个育 人 平 台 , 以契 约 的形 式 明 确 高 职 院 校 和 行 业 企 业 在 人 才 培 养 中 的 主体 责 任 , 行业 企 业 全 方 位介 入 高 职 院校 整 个 “ 招 生一 培 养一 就 业 ” 过程 , 使 行业 企 业 文 化 和校 园文 化 互 相融 合 。校 企 一 体化 ” 育 人 长效 机 制 具 有 以下 特 点 。 ( 一) 人 才培 养 目标 和 标 准 的 一 致 性 行 业 企 业 需 要 的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专 门人 才 就 是 高 职 院 校 的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和 标 准 , 高职院校人才 的“ 供” 和行业企业 人才 的“ 需” 是一 致 的。因此 , “ 校企一体 化” 育 人长效机制 中 , 行 业 企 业 需 求 决 定 高 职 教 育 的
甚至存在不理解 、 不 合 作 的情 况 。在 已进 行 的校 企 合 作中, 具 体 工 作 也 多 是 以学 校 为 主 , 包括培养规格 , 培 养 目标 在 内 的人 才 培 养 方 案 都 是 由学 校 自 己制 定 , 金
融 保 险 企 业 不 参 与 ,最 多 提 出建 议 或 是 提 供 实 训 条
专业“ 校 企一体化” 育 人 长 效 机 制提 出相 关建 议 。
[ 关键 词 ] 高职 ; 金 融保险专业 ; 校 企 一 体 化 [ 作者简 介 ] 黄玉娟 ( 1 9 7 8 -) , 女, 硕士 , 济 南职 业 学 院 财 经 系讲 师 , 研 究方 向 : 保险、 市 场 营销 。 ( 山 东 济
和 行 业 企 业 的实 战 优 势 充 分 结 合 , 培 养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专 门人 才 。 二、 高职 金 融 保 险专 业 在 校 企 合 作 方 面存 在 的 突
出 问题
完 善支持政策 , 推 进 校企 一体 化 育 人 ” 。 “ 校企一体化 ”
育人长效机制 , 是指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 , 相
够深入 , 没 有 形 成 完 善 的合 作 机 制 和 合 作 链 , 没 有 达 到 理 想 的效 果 。在 招 生 环 节 , 金 融 保 险 企 业 完全 不 参
与, 教 学 环 节 参 与 较 少 。而 且 校 企 合 作 的需 求 方 多 为
学校 , 金 融 保 险企 业 积 极 性 不 高 , 有 的金 融 保 险 企 业
的全过程 , 提 升 校 园文 化 的核 心 价 值 。 ( 三) 教 学 资 源 建设 的共 享性 “ 校企一体化 ” 育人长效机制 中, 高 职 院校 和 行 业 企业 教学资源共享 , 共 同开 发 教 材 , 共 同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共 同制 定 教 学 计 划 并 完 成 教 学 , 共 同建 立 专 业 课 程 实 训 平 台 ,共 同对 高 职 院校 学 生 进 行 考 核 评 价 , 共
件, 即使 是 相 对 成 熟 的 “ 订单班 ” 合 作 模 式 也存 在 金 融
保 险企 业 参 与 较 少 、 不利 于 培养 学 生全 面 的 职 业 能 力
供条件等整个人才培养环节 中, 更 要 从 源 头 上 参 与 高
职 院 校 招 生 方 面 的工 作 。
( 二) 文 化 层 面 的合 作 的长 效 性
南 2 5 0 1 0 3 )
一
、
“ 校企一体化” 育 人 长效 机 制 的 内容
同对 行 业 企 业 员 工 进 行 培 训 , 将 高 职 院校 的理 论 优 势
《 国 务 院关 于 加快 发 展 现 代 职业 教 育 的 决 定 》 提
出“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 、 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
ZHUANYE J l AOXUE Y ANJ l U
高职金 融保 险专业“ 校企 一体化 " 育人长效 机制探讨
。黄 玉娟
[ 摘要 ] 高职 金 融保 险 专 业 作 为 与 金 融保 险 行 业 发 展 息 息相 关 的 新 兴 专 业 , 建设“ 校 企一体化 ” 育人 长效 机 制对推动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 , 提 高专 业 竞 争 力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本 文 阐述 了 “ 校企一体化” 育人 长 效机 制 的主 要 内容 和 意 义 , 深 入 剖 析 了 目前 高职 金 融 保 险 专 业在 校 企 合 作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 进 而就 如 何 建 设 高职 金 融 保 险
Hale Waihona Puke 和综 合 素 质 等 缺 陷 。
( 二) 校 企 合 作 内在 动 力 不足
通 常来 讲 , 校企 合作有 三个层次 : 第 一 个 层 次 是 物 质 方 面 的合 作 ,第 二 个 层 次 是 人 力 方 面 的合 作 , 第 三 个 层 次 是 文 化 层 次 的合 作 。 文 化 方 面 的 合 作 是 校 企 合 作 的最 高 层 次 , 是最长久 、 最有效 、 最 具 有 实 质 意 义 的合 作 。 “ 校 企 一体 化 ” 正 是 校企 合作 内 涵 提 升 的 表 现 形式 , 通过“ 校企 一体化 ” , 将 校 园 文 化 和 行 业 企 业 文 化进行对接 , 将 行 业 企 业 文 化 融 人 对 应 高 职专 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目标 ,行 业 企 业 不 仅 应 当 深 度 参 于 专 业 建 设、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开发相关课程 , 为 学 生 实 习 提
( 一) 校 企 合 作 机 制 不 完善 目前 高 职 金 融 保 险 专 业 的校 企 合 作 多 局 限 在 设
立 校 外 实 训 基 地 、提 供 实 习 岗位 等 浅 层 次 的合 作 ,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