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东新区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农民是农村的主要人口群体。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增收的状况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样本包括农民、农村合作社和相关农村经济组织等。
三、调研结果1. 农民增收形势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农村经济广泛依赖于种植和养殖业,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增加。
2. 农民增收问题和原因调研发现,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薄弱,农村金融服务不健全,农业政策支持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
3. 农民增收的机遇和挑战调研显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农村人口流失、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挑战。
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培训农民的技术能力。
3.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支持,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
4. 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5. 完善农业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以上是本次农民增收调研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希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中国人口中最大的群体,农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农民增收的状况、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民的增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进行。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在乡镇和村庄的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位农民作为样本,并针对他们的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与农民代表、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等进行深入交流,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 农民收入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副业和务工。
其中,农业生产依旧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活动,但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副业和务工则成为了一些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2. 农民收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整体上仍然相对较低。
大部分农民家庭的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农民收入差距也较大,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甚至低于贫困线。
3. 农民收入分配: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大规模农业企业垄断土地资源,导致一部分农民无法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农民工人数的增加也使得农村副业和务工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农民仍然面临着就业和收入的困难。
四、问题和挑战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的问题和挑战:1. 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受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难以依靠传统农业增收。
2. 农村副业和务工就业压力大:尽管农村副业和务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加剧,一些农民难以找到稳定的副业和务工机会。
3. 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大规模农业企业垄断土地资源,一些农民无法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限制了其增收的空间。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中央政府为了使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但事实却不是很乐观,农民的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
二、调查目的1、探究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2、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方法,使农民摆脱贫穷的新路子。
3、培养自身关注生活,关注生产的良好习惯。
三、调查方法1、资料收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媒体。
如:上网查询、电视新闻、图书馆相关书籍以及报纸刊物等)2、实地调查(走访劳动力市场,职介所,回到自己所住村庄调查等)3、汇总分析和讨论(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四、调查内容(一)、农民收入现状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其主要特点是: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反弹。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6.6%,2000年6.3%,2001年反弹明显,达到9.8%。
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
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01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171.5%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5%,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125.2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73.1%,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2.3%。
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
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137.8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3.7%,比上年增长17.5%,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5%。
浦东新区农民增收问题探析
浦东新 区农 民增收面 临 区农 村 地 区居 民有 8 . 人 ,其 中 农 业户 05万 籍 人 口 3 .6万 人 ,农 业 从 业 人 员 19
局作 为根 本 要 求 ,并 明确 提 出 了到
2 2 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要 翻 一番 的 0 0年
距 ,加 快 解 决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问题 ,
既是 推 进 国 家 综 合 配套 改 革试 点 的
目标 。 中共 上 海 九 届 市委 七 次 全 会 必 然 要 求 ,又是 推 进 城 乡经 济 社 会
提 出要 建 立 农 民增 收 长 效 机 制 ,努
力缩 小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 ,率 先 建
快 速增 长的愿 望非 常迫切 。
三 、促 进 农 民 增 收 是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 维 护 农 村 和 谐 稳 定 的 重
促进 农 民增 收 ,破 除 二 元 结 构 ,率
部 比南部 高 3 .% 76 。二 是城 乡差距 不 小 ,2 0 0 9年 城 乡居 民 收入 差 距 比 为
是 与兄 弟 区县 相 比差 距 不 小 ,浦 东
、
促 进 农 民 增 收 是 浦 东综 合
个 他 们 的收 入 水 平 、 生活 状 况 已 经 成 农 民收 入 在 全 市 9 郊 区县 中处 于
为 影 响小 康 社 会建 设和 农村 地 区和
第 5位 。
配套 改革 、推进 城 乡一体 化 发 展 的
一
促 进 农 民增 收 对 于 浦 东新 区经
出了 巨 大 牺牲 ,他 们 把 赖 以 生 存 的 土 地 资 源 贡 献给 城 市 发 展 ,但 目前
济社会发展有着特殊而重要的 意 义
最新整理农民增收工作完成情况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农民增收工作完成情况调研报告农民增收工作完成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第25条(农民农民增收情况)的考核要求,我区圆满完成了市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下达给我区的农民增收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目标完成情况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89亿元,比的18.4亿元增长13.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78元,比的10845元增长15.98%,高于市考核增长12%的目标近4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农业招商引资协议资金3.1亿,到位资金6000万元。
全区种植业收入2404万元,花卉苗木收入955万元,畜牧业收入1112万元,渔业收入55万元。
全区现有生猪存栏8477头,母猪264头,鸡存笼2.3万羽,生猪出栏18000头,肉鸡出栏28万羽。
柑橘总产量1.5万吨,总销量1.4656万吨。
(一)传统农业收入下降。
全年传统农业收入4645万,种植业、畜牧业收入同比都有大幅下降。
农业收入下降主要是随着全域城市化发展征地拆迁日益加快,柑橘面积减少,其他可用农业用地也减少明显;从城市生态环保的大局出发,对辖区内不达标的规模养殖户实行了禁限养措施。
(二)农村二、三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按照区委“努力实现全域城市化”的要求,区乡通过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上项目、上好项目、上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了大发展。
全区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农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意识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对土地的依赖中解脱出来,转向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非农行业,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显著增加。
(三)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积极。
随着城市发展,农用土地被征收,农业发展萎缩,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农民倾向外出积极寻找发挥自己的空间;另一方面,于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导致种植业收益下降,也促使农民向其它行业转移。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一)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年=月==日)是个农业县,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
我到锻炼期间,把从理论上解决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此次到农村锻炼的主要任务之一,多次深入乡镇、深入各村民小组和部分农户家中,采取向群众了解情况和同群众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了专题的调研,调研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
具体表现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
(二)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
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
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称。
因此,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甚至没有什么收入。
(四)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
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
因此,我们的农民难以充分业变,就业困难很大。
(五)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
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
因此,在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农民增收的现状、困难和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共计调查了100名农民和20名相关部门和专家代表。
调研结果:
一、农民增收现状:
1. 大多数农民的增收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其他农业项目收入相对较少。
2. 农民增收的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市场化意识。
3.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
4. 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存在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成本高等问题,降低了农民的收益。
二、农民增收困难:
1. 资金问题: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
2. 缺乏市场渠道:农产品销售面临营销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 技术问题:农民缺乏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4. 政策问题: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支持。
三、农民增收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加强资金支持:提供贷款和优惠政策,支持农民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大。
2. 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开拓城乡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4. 完善扶持政策:建立长效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长期保障。
调研结论:为了帮助农民增收,需要加强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2)
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2)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2、一些村组织经济状况内外交困,制约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是债务包袱和农民负担仍然很重。
沉重的债务包袱不但影响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精力,而且影响严重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增收的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
二是金融政策的影响。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银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存贷款政策向服务效益转变。
贷款受担保、质押、抵押等影响,农民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
这些镇基层的银行,只吸-储,不放贷。
因资金缺乏,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影响了农民增收。
3、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田被占用、征用的现象也同步上升,农用耕地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
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主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
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
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
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目标。
围绕国际市场的价格和需求。
在确保“三增四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粮田,多种弱筋小麦、同时发展一些其它促进农民增收的渠道。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在农村地区中,农民的增收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人都希望了解农民实际的增收情况。
为了了解农民的增收状况,笔者进行了一次农民增收状况调研。
在本次调研中,共调查了100户农民家庭,其中男性占50%,女性占50%,年龄分布在18岁至65岁之间。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农业生产情况、教育程度、社会保障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基本生活水平已得到保障,许多农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一个家庭的平均年收入达到了2.5万元以上,相比于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家庭收入来源方面,农业生产依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达到了60%左右,其中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渔业等收入也有所提高。
另外,非农业经济占比也在逐渐增加,现有企业、打工等收入占比约为40%。
与此同时,农民的产品价格也得到了提高,菜价、水果价格等都在稳步增长,因此农民在相同的农产量下,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教育程度方面,受访者家庭中,大部分农民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少数人继续接受了高中教育,但仍有一些老年农民缺乏教育,教育水平较低,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增收方面,造成了影响。
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受访者中,有70%的农民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各种保险,能够有效地降低农民在生病和意外事故时的经济负担。
不过,这次调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些农民仍然存在增收难的问题,仍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另外,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和扶贫技能,亟需培养和引导。
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种植周期过长、产量不高等,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户科技兴农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表明,农民的增收状况有了大大的改善,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仍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努力,共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
我县同样也面临着农民增收难的困惑,因此,找准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制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时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与人大相关委室同志先后到赵庄、欢口、师寨、孙楼等镇进行调研,分别采取了入户调查、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县农民增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民增收基本情况根据今年夏秋两季形势初步分析,全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态势呈现“四增一平”,即:家庭经营收入增、劳务与工资性收入增、转移性收入增、财产性收入增,农民负担平。
今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同比增加元,增长%,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收元,劳务输入增收元,转移性收入增收72元,财产性收入增收元。
其增收特点为: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强劲。
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元,增长%,对今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元,增加元,增长%,是今年农民收入各项收入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三是家庭经营收入中牧业收入增速加快。
今年牧业人均收入增加131元。
增长%,增速较快。
取得如此成效,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深化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促增收。
今年,全县夏粮作物面积55万亩,单产382公斤,总产万吨,因单产比去年同期增加24公斤,价格较去年收购价格上升3分,总收入增加1980万元,人均增收20元,大(苔)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苔蒜2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亩收益2088元,总效益亿元,比去年增收2976万元,人均增收31元。
设施菜总面积为1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总效益达亿元,总收入较去年增加6336万元,人均增收66元,大蒜因价格下降和出售困难等原因,亩均减收200元,人均减收49元。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面临较大难题。
针对农民增收问题,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我们在农村地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并结合专家、农民合作社的意见进行访谈,有效地获得了相关数据和意见反馈。
三、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1.收入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以农业收入为主,但其增长率较低。
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都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2.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农民普遍面临
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
这些制约
因素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导致农民收入无法显著提高。
3.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也是农民增收的难题之一。
农村道路、通
信设施、市场网络等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困难,
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和附加值的提升。
四、农民增收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是农民增收面临的重要挑战。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年龄结构的改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
了不小的压力。
2.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消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农民创造了新的增收机遇。
同时,国家农业政策的积极扶
持和农技进步的推动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农民收入依旧不稳定,增收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为深入了解农民增收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本次调研将着重从农民们的角度进行调查。
二、调研目的1.了解农民在增收方面的情况,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农民在增收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1.调研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广大农民,我们首先考虑到的群体是种植和养殖业者。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关注有其他职业的农民,并对他们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解。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送问卷。
其中,线上方式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和应用软件发送问卷,而线下方式主要向当地的农民协会、村委会、乡政府等机构进行调研。
四、调研结果分析根据统计,我们将调查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的收入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农民的收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现在,绝大多数农民每年的收入仅能保证一年基本生活所需。
其中,种植业者由于和自然灾害、市场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年收入呈现波动状况,而养殖业者则能获得更稳定的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种植业的收入波动性更高,养殖业反而更稳定。
2.农民的就业状况农民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农民依旧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工作,在农闲时期还会在附近的城镇找一些兼职工作。
虽然这些工作会带来一些收入,但因数量有限,对整个增收过程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3.农民的教育状况农民的教育状况和他们的增收问题之间具有较大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的农民群体中,要想增加收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4.农民的支出状况调查显示,农民们的支出主要是农业生产费用和生活支出。
其中,农业生产费用包括化肥、农药、种苗等费用,而生活支出则包括食品、衣着、住房、微信支付等。
关于浦东新区农民增收主要补贴政策研究
关于浦东新区农民增收主要补贴政策研究■马佳张孝宇马莹王丽媛为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自2010年起,浦东新区(简称“新区”)出台并完善了《关于务农农民直接补贴实施办法》《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贴实施办法》《2011年村级组织运行费用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
2016年11月,新区又出台《浦东新区农民增收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将农民增收补贴聚焦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补贴、涉农经济组织吸纳本区农村户籍劳动力就业补贴、务农农民直补等。
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有机结合以往下发的相关文件思路及举措,调整并完善新区农民增收补贴政策,形成合力,配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浦东新区农民增收主要补贴政策2011年,新区在精心谋划和统筹下制定了促进新区农民增收的顶层设计方案,区农委在此方案的指导思想下制定、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务农农民直补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等若干政策。
该系列政策提出了“人头”直补、“龙头”激励和“田头”引导等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政策思路。
在此基础上,新区从“人头”“龙头”和“田头”等几个方面相继出台了相关完善和改进的政策。
具体来说:“人头”政策主要是对直补政策实施的范围进行了调整。
2013年将直接从事涉农领域工作的农民调整为直接或间接从事涉农领域工作的农民,扩大了补贴的范围;并且对不在补贴范围的对象进行了调整,将不符合补贴条件的人员排除在补贴之外,使农民直补政策更精准、高效。
“龙头”政策主要是明确和扩大了涉农经济组织的定义。
2015年明确将注册地和经营地均在浦东新区的各类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含加工、流通、服务等类型涉农经济组织)纳入补贴范围,增加了家庭农场的就业补贴,并取消了补贴期限不超过两年的规定,使涉农经济组织能吸纳本区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提高。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然而,我国农民的增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对农民增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逐渐走出传统种田养殖领域,投身于城市化建设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一万多元,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户进行了深入了解。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了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困难、政策支持情况等方面;实地访谈则更侧重于了解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包括农产品生产销售及质量问题等。
三、调研结果1、收入来源调研结果显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收入、劳动收入和转移收入。
其中,农业生产收入最为稳定,但收入较低;劳动收入较为不稳定,但受到政策支持较多;转移收入来源不同,稳定性不强。
2、主要困难调研结果显示,农民的主要困难包括了生产技术困难、销售渠道不畅、资金压力较大等。
其中,生产技术困难是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之一。
3、政策支持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对于农民增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规范等。
但是,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一定的落实问题。
四、建议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应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应加强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和规范,推广网络销售、直接采购等模式,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3、政策落实应加强政策宣传,完善政策的落实机制,同时注重政策的实施,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政策。
五、结论综合上述调研结果及建议,可以看出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浦东新区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 内容提要] :
我国是一个长期积弱、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发展的
良好态势。
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农”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
展的瓶颈。
文章认为:浦东新区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但“三农”问题
也是存在的。
课题坚持以“三个代表”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思想指导,根据上海较发达地区——浦东新区①农民结构;②收入现状;③动因透析;
④怎样增加农民收入等角度调查研究、理性分析、思考建议,探索制约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症结,从①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②加快拓宽非农就业渠道;③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④扶持并鼓励农
民投资创业;⑤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困和扶
持的力度等途径,增加农民的收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提出,其
核心是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讲“基
础不牢,地动山摇”,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
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的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
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根据市物价局的要求,围绕浦东新区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我们把
握契机,设计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研框架。
同时,发挥各镇联络员
队伍作用,采取了发放“调查函”、召开镇和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特别是随机抽取覆盖新区农村化地区12 个镇(每镇10 个村,每村10 户)1200 户农民家庭近 2 年的收入情况,对新区农民收
入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调查。
一、浦东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浦东新区在行政管
理体制上于1995年11 月在全区24个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2000 年新区加大对镇级行政体制改革,通过撤销、合并等形式,由原26 个镇调整为现有的13 个镇。
目前,随着浦东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浦
东新区农村化地区、农民人数呈不断缩小的态势。
浦东新区2003年共有生产队1783个,户数12.77 万户,人口35.47
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为 2.8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口19.58 万人的14.7%。
2003 年末浦东新区农业用地面积合计15505 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10321 公顷,林地面积4007 公顷(含苗圃、果园),渔
业养殖面积1037 公顷,竹园面积140 公顷。
从耕地面积看:2001 年末
为12391 公顷,2002年末为11795 公顷,2003年末为10321 公顷,呈逐
年递减的态势,与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相吻合。
2003 年末农业总产值14.08 亿元(现价),比2002年13.71 亿元稍
高,浦东新区除水果产量大幅增加,油菜籽产量稍有增加外,其它产品
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二、近两年浦东新区农民增收的现状
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保持收入稳定增长的关键。
浦东新区在撤乡建镇,精简机构后,各镇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相继成立工贸科、
招商办等职能部门,负责招商引资,在保持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
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部分乡镇形成了以房地产为
龙头,商贸业为主体,加工型工业为基础,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
经济新格局。
经济的逐年发展带来了收入的稳步提高,新区农民的生活
质量明显改善。
从统计年鉴看:2002年浦东新区农村总收入为862 亿元,2003 年总
收入为1349.4 亿元,2003年比2002年农村总收入提高487.4 亿元,增
收效果明显。
(一)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增收萎缩。
2003 年四项总收入6.73 亿元,比2002 年 6.66 亿元稍高,仅占当年总收入的0.5%,可见纯
农业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增收效果不明显。
除种植
业2003 年收入5 亿元,比2002 年4 亿元增收 1 亿元外,林业、牧业均
比2002 年减收4300 余万元、渔业减收455 万元。
(二)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服务业等增收扩张。
2003 年五项总收入达1194.32 亿元,比2002年788.92 亿元的水平高出405.4
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88.5%,是农村增收的主渠道。
其中:工业从2002 年422.84 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567.86 亿元;商饮业从2002年279.57
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452.93 亿元;建筑业从2002年57.78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94.83 亿元;运输业从2002 年11.05 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
18.34 亿元;服务业从2002 年17.69 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60.35 亿元;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浦东新区这五项产业迅速发展和新区农村小城镇
建设取得的良好效果。
(三)房屋出售成为增收亮点。
2003 年总收入为147.97 亿元,比2002 年66.49 亿元涨81.48 亿元,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浦东
各镇农民房屋出租率和出租价格,给浦东农民带来的实惠。
(四)净收入增长。
2003 年总支出为1208.6 亿元,净收入为140.81
亿元;2002年总支出为754.75 亿元,净收入为107.32 亿元。
尽管2003
年总支出比2002 年增加了453.85 亿元,但2003 年净收入比2002 年仍
增加33.49 亿元,
(五)人均收入增加。
2003 年浦东新区农民实际收益分配总额22.76
亿元,比2002年20.59 亿元增加 2.17 亿元;2003年浦东新区平均每劳
力12875 元,比2002 年10616元增加2259元;2003 年浦东新区平均每
人7447 元,比2002 年6450元增加997 元。
(六)免征农业税有效落实。
2003 年新区农民基本上缓征或免征农
业税。
以合庆镇为例:2000 年该镇上缴农业税99.16 万元,2001年上缴
95.12 万元,2002年上缴61.96 万元,2003 年缓征农业税。
随着国家关
于农村税费的进一步改革,必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
(七)保险意识增强。
浦东新区95%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保;2003 年10 月开始推行的小城镇养老保险,81%的农民参加了镇保;15%在三资
企业工作的农民享受到社保待遇。
三、浦东新区农民增收的特点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浦东新区在整体发展、推进中农民收入和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上世纪未就建立了供党和政府正确决策、跟踪落实的
网络体系,确保了浦东新区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
展。
据对浦东新区12 个镇1200 户农民家庭近 2 年收入情况调查,农民
增收呈现如下特点: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据了解,在上世纪90 年代后期,上海市农民收入曾经出现持续 5 年左右人均收入冲不破6000 元大关的徘徊期。
2001 年出现“拐点”,农
民收入增长开始提速,并在2002年一举冲破6000 元大关。
2003年,随
着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郊农民收入由恢复性增长期进入平稳增长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50 元,比2002 年增长7.2 %,增幅为近 6
年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上海市经济整体性的强劲发展,浦东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快
速提高。
从纵向看,2003 年浦东新区农民人均毛收入为8685元,比2002 年7924 元增加761 元,增幅为9.6%;人均纯收入为8077 元,比2002
年7517 元增加560 元,增幅为7.4%。
从横向看,2003年浦东新区农民
人均纯收入8077 元,与上海市郊完成的6650 元相比,高出1427 元。
(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带来镇级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并推动镇内
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又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一良性循环,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收入由过去单纯依赖农业生产
呈现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工资性收入比重增加,非农收入占主导地位。
2003 年浦东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完成6420 元(以下简称“人均收入”),比2002年5909 元增加511 元,增幅为8.6%;2003 年浦东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来自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别为4309 元和721 元,两者合计为5030 元,占当年
工资人均收入的78.3%。
2、财产性收入比重明显提高,租金收入呈跳跃式增长。
2003 年新区农民取得的财产性收入为742 元,比2002 年564 元增加178 元,增幅
为31.6%;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5%;在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中,租金收入占近60%,这已成为浦东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2003 年浦东新区农民人均租金收入为439 元,比2002 年286 元增加153 元,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