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香菇转色和原基形成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草菇菌丝体糖原磷酸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草菇菌丝体糖原磷酸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赵妍;汪虹;李正鹏;禄连静;陈明杰【期刊名称】《食用菌学报》【年(卷),期】2014(21)4【摘要】在0℃低温胁迫下比较低温敏感型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 V23和耐低温型菌株 VH3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pyg 基因的表达情况。
以α-微管蛋白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测定pyg 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低温处理4 h时,V23的 pyg 基因相对表达量仅为0 h 的0.49倍,低温处理6 h时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处理0 h的水平。
VH3的pyg 基因相对表达量从低温处理2 h时急剧下降,至低温处理8 h时达到最低值,仅为0 h的0.28倍。
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pyg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 V23和 VH3中均呈下降趋势,相同的低温处理时间下,该基因在菌株 V23中的下降幅度小于 VH3中。
【总页数】4页(P1-4)【作者】赵妍;汪虹;李正鹏;禄连静;陈明杰【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 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140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小鼠血糖和肝糖原的影响 [J], 汤旭蓁;关腾;钱贻崧;李运曼;孙宏斌;黄景慧;章宇2.低温胁迫下草菇海藻糖磷酸化酶基因表达变化研究 [J], 李亚鹏;陈明杰;赵妍;汪虹3.脑型糖原磷酸化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J], 袁婷;韦四喜;夏英;夏万松;李红羽;杜洪;金泳;黄海4.脑型糖原磷酸化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J], 袁婷;韦四喜;夏英;夏万松;李红羽;杜洪;金泳;黄海5.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积雪草酸对糖代谢的影响 [J], 柳军;毛利飞;尚靖;孙宏斌;张陆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菌种的温型及菌筒含水量对袋栽香菇转色后出菇有何影响?
菌种的温型及菌筒含水量对袋栽香菇转色
后出菇有何影响?
菌种的温型对袋栽香菇转色后出菇有何影响?
一般秋栽代料香菇品种为中温型,出菇菌龄为60~80天;若用低温型的,菌龄需要150~210天,则当年不可能出菇。
有些高山地区或北部地区,选用了高温型菌种,制筒期又较迟(9月份以后),转色后就遇上寒潮。
气温低于15度,抑制了原基形成,即使有的已有原基,也发育困难。
因此,菇农在选用菌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合理选用品系。
若已选错了温型,当年通常难以出菇,只好先把菌简适当晾干,以防污染或烂筒,待来年气温回升至15度以上时,再浸水催蕾出菇。
菌筒含水量对袋栽香菇转色后出菇有何影响?
菌筒含水量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出菇。
菌筒出菇时的含水量最适为60%,若含水量低于50%,通常难以形成原基。
在转色期间,若气温过高,通风过度,菌筒便会因严重失水而影响原基形成。
菇农只需用手托一托菌筒,若已明显变轻,说明已严重失水。
解决办法就是补水。
补水的方法有多种,如浸泡、注射、滴灌等。
因菌筒有菌皮保护,用喷雾方法很难吸水,最好采用浸简补水方法。
补水还可产生干湿差,促进原基大量发生。
如果菌袋浸水时间太长,菌袋内含水量太大,菌袋重量超过装袋时的菌袋重量,也会影响出菇。
- 1 -。
香菇转色管理措施
香菇转色管理措施作者: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15年第06期香菇菌袋转色是其菌丝发育的一个特殊生理过程,也是菌丝发育成熟的标志。
在香菇转色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在管理上不可忽视。
1转色太浅或不转色表现为菌袋呈现黄色或白色。
原因:一是菌龄不足,脱袋过早,菌丝没有达到生理成熟。
二是菇床保湿条件差,湿度偏低,不适合转色需要。
三是脱袋时气温偏高,喷水时间太迟,或脱袋时气温低于12℃。
管理措施:一是喷水保湿,结合通风,连续喷水2~3天,每天1次。
二是检查菇床罩膜,修理破洞,罩紧薄膜,增强菇床保湿性能。
三是将菌袋卧倒在地面上,利用地温,促进一面转色,转色后再翻另一面。
四是若因低温影响,可把菇棚覆盖物揭开,引光增温,中午通风;若是由高温引起的,应增加通风次数,中午将菌袋两头薄膜打开,早晚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
2菌丝徒长不倒伏表现为菌筒洁白,菌丝长2cm还未倒伏。
原因:一是湿度过大,菌丝生长旺盛。
二是缺乏氧气,菌丝开始洁白后,没有适当进行通风换气,或掀动膜次数太少。
三是培养料配方不合理,营养过量,菌丝生长过盛。
管理措施:一是加大通风量,选中午气温高时,揭膜1~1.5小时,让菌袋接触光照,促使菌丝倒伏,待菌袋表面晾至手摸不黏时,盖紧薄膜,第2天表面出现水汽,菌丝即已倒伏。
二是采取上述措施仍未能解决倒伏问题的,可用3%的石灰水喷洒菌袋1次,晾至不粘手后盖膜,3天后菌丝即可倒伏。
三是如果10~15天仍不转色,以至菌筒脱水,应连续喷水2~3天,每天2次,通风时间缩短至30分钟,补水增湿促进转色。
3菌膜脱落表现为脱袋2~3天,菌袋表面瘤状菌丝膨胀,菌膜翘起,局部片状脱落,部分悬挂于菌袋上。
原因:一是脱袋太早,菌丝没有达到生理成熟度。
二是脱袋后温度突变(高温或低温),表面菌丝受刺激,缩紧脱离,使菌袋内菌丝增生,迫使外部菌膜脱落。
三是管理失误,一般脱袋后3天,在25℃条件下不揭膜通风,但有的因当时气温较高,中午揭膜通风,致使菌丝对环境条件不适应。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气温的波动性也越来越大。
在冬季或者高海拔地区,植物往往会遭遇到低温胁迫的情况。
低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的生长与适应低温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抑制;其二是对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如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三是导致植物产生生理和生化反应以适应低温环境。
在这些方面,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是植物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研究低温对植物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来探讨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它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低温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受到了抑制,从而导致植物的生长速度下降,光合产物的积累减少。
低温抑制光合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低温导致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影响了叶绿体膜上蛋白质的构象和功能,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反应的进行;低温对植物光合酶的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低温还可导致植物叶片的气孔关闭,限制了CO2的进入,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合成和降解产生了影响。
由此可见,低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对于提高植物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来探讨低温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叶绿素荧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光信号,用来反映叶绿体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作用应激的程度。
低温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也反映了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在低温条件下,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温导致了植物叶绿素a/b比值的增加,表明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低温条件下,植物叶绿素荧光的最大荧光效率(Fv/Fm)降低,表明了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低温条件下,植物叶绿素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加,表明了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应激程度增加。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气温波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极端低温的概率逐渐增大。
低温胁迫因此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气温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白及光合作用更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核心过程。
低温条件下,光合色素产生和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变薄,导致叶片的生理学功能下降。
尤其是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速率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
低温胁迫会破坏光合膜系统的完整性,降低ATP合成速率,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下叶片的最大光能利用效率和潜在光合速率均受到抑制。
同时,低温胁迫还会影响光系统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实验证明,在低温胁迫下,植物叶片光系统II和I的反应中心的活性和可逆性降低,导致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减弱,使得能量耗散增加而产生损伤。
叶绿素荧光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低温胁迫下光合系统的响应。
低温胁迫会对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显著的影响,反映出光能转化过程中的失衡情况。
主要表现为:首先,低温胁迫能够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的起始强度;第二,低温胁迫能够降低叶片光系统II和I和总光合能力。
随着低温的加重,光响应曲线的高峰位置的红光波段逐渐减小,光响应曲线的曲率也逐渐降低;第三,当光照强度增大时,低温胁迫下光能量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表现为荧光效率增加。
结论低温胁迫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能力降低。
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农作物长期处于低温胁迫状态下,将导致其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损害。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如调整种植时间、增施有机肥料和施用生物制剂,以增强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其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低温胁迫是指环境温度低于植物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胁迫因子。
许多植物在低温胁迫下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包括影响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够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会下降,导致固碳能力减弱。
低温胁迫会引起植物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抑制,导致光合作用的光合电子传递链受损,进而降低ATP合成和NADPH供应。
低温胁迫还会改变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和分解速率,导致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叶绿素荧光参数是利用植物叶片自身特有的荧光特性来评估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
低温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荧光特性和荧光动力学参数。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荧光特性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在正常温度下,植物的荧光中心气体帕瓦蒂量(F_0)较低,荧光中心最大荧光(F_m)较高,导致荧光效率较高。
而在低温胁迫下,F_0会增加,F_m则降低,荧光效率下降。
这反映了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光能捕获和传递过程的破坏,导致光能不能被高效利用。
低温胁迫还会影响植物的荧光动力学参数。
荧光动力学参数是指峰值荧光(F_v/F_m)、有效量子产量(Yield)、非光化学淬灭(NPQ)等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和防御机制。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峰值荧光下降,有效量子产量减少,非光化学淬灭增加。
这表明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下降,同时植物通过加强非光化学淬灭来保护自身免受过量光能的损害。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这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表现,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了解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保护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低温胁迫会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一些作物在低温条件下会出现叶绿素含量降低的现象。
低温胁迫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颜色变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低温胁迫还会引起植物叶片衰老,导致叶绿素分解加速,进一步减少叶绿素含量。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减少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温胁迫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参数。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而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参数。
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会显著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低温胁迫会影响光合色素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低温胁迫还会影响植物的气孔导度和气孔密度,进而影响植物的CO2吸收和光合作用效率。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是造成植物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
除了影响光合作用参数外,低温胁迫还会对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其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植物受到胁迫后的生理状态。
研究发现,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呈现出一系列变化。
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叶绿素荧光猝灭值上升,表明植物受到了光合作用的抑制。
低温胁迫还会引起植物光化学效率降低,表明植物受到了光合作用的限制。
低温胁迫还会影响植物非光化学猝灭,进一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通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状态。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低温胁迫是指植物受到较低温度影响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其中包括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合成和光合酶系统的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研究还发现,低温胁迫会引起叶绿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加,导致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的产生,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低温胁迫会影响植物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合成和光合酶系统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二、低温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叶绿素荧光是反映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评估植物在应激条件下的生理状态。
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变化,反映出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的生理响应。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表明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叶绿体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基本光化学效率)增加,表明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叶绿体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Ⅱ(光合效率)降低,表明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研究还发现,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Kautsky曲线)的变化,表明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快速响应发生变化。
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变化,反映出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的生理响应。
综合以上所述,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会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对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寻找相应的适应机制和调控措施,以提高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香菇的褐变过程与化学原理
香菇的褐变过程与化学原理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然而,当我们将新鲜的白色香菇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们逐渐变成褐色。
这种褐变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下面我们将探讨香菇的褐变过程以及背后的化学原理。
一、香菇的褐变过程香菇的褐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
1. 酶促反应当香菇受到损伤或切割后,细胞内的酪氨酸酶会与氧气接触,产生氧化酶。
这种氧化酶能够催化酪氨酸的氧化反应,将酪氨酸转化为多种具有褐色的化合物,如酪氨酸酮酸和酪氨酸酮醇。
这些化合物的存在使得香菇表面逐渐变成褐色。
2. 非酶促反应除了酶促反应外,香菇的褐变还受到非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非酶促反应中,香菇中的多糖和氨基酸会发生糖基化和氨基酸糖基化反应,生成具有褐色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形成进一步加速了香菇的褐变过程。
二、香菇褐变的化学原理香菇褐变的化学原理主要涉及酪氨酸的氧化反应和糖基化反应。
1. 酪氨酸的氧化反应酪氨酸是一种含有酚基的氨基酸,它在氧化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具体来说,酪氨酸的苯环上的羟基被氧化酶氧化为酮基,形成酪氨酸酮酸。
同时,酪氨酸的侧链上的羟基也会被氧化酶氧化为酮基,形成酪氨酸酮醇。
这两种化合物的存在使得香菇表面逐渐变成褐色。
2. 糖基化反应香菇中的多糖和氨基酸可以发生糖基化和氨基酸糖基化反应。
在这些反应中,多糖和氨基酸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具有褐色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形成进一步加速了香菇的褐变过程。
三、如何延缓香菇的褐变虽然香菇的褐变是一种自然的化学反应,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延缓褐变的速度。
1. 降低温度温度是影响香菇褐变速度的重要因素。
较低的温度可以减缓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的进行,从而延缓香菇的褐变过程。
因此,将香菇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中,可以有效延缓褐变。
2. 酸性环境酸性环境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减缓酶促反应的进行。
因此,将香菇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如柠檬汁或醋水中,可以延缓褐变的速度。
香菇菌袋转色应注意哪些事
香菇菌袋转色应注意哪些事
香菇由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袋面白色菌丝体变色形成棕色菌膜,称之为转色。
香菇菌袋转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时间、产量和质量,因此转色期间我们应该抓好以下几点管理:
1、抓好温度管理。
转色适宜的温度为15-25℃,15℃以下25℃以上都不利于转色。
温度低,转色浅,可能造成出菇质量差,菌袋抵抗能力弱,寿命短。
温度高会造成烧菌或黄水多、颜色深等不良影响。
在转色阶段如果温差过大,容易刺激出菇消耗营养,所以必须控制好温度,温度低时注意盖棚保温,温度高时要揭棚通风降温。
2、注意湿度控制。
要求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湿度低时,可以通过地面洒水或空间加湿。
3、光照要求。
转色要求散光环境,一般能看清报纸就行。
4、保持养菌环境通风良好。
5、及时处理袋内黄水。
转色过程菌袋往往会分泌出黄色汁液,要及时翻堆刺孔排出,以免造成菌袋杂菌感染。
温度高、通风差、温差刺激都会造成黄水增多,特别是棚温高时颜色变深,淤积袋内形成软斑块,造成局部菌丝自溶,导致杂菌和坏袋,遇到这种情况时,可提前脱袋,刮掉污染处,用生石灰涂抹,加强通风,防止继续漫延。
6、合理翻动菌袋。
为了促使均匀转色,在翻袋时要调整菌袋位置,使其均匀受光转色,但转色期不宜过多翻动,否则会造成菌皮增厚,转色深,出菇迟,出菇困难。
菌袋转色和生理成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现象,在温度管理方面,没有给以菌丝生理成熟所需的温度,菌袋达不到生理成熟,既是转了色,也不能正常出菇,所以转色以后,要尽量管控袋温,以25℃左右为佳,使其尽早达到生理成熟,一直到出菇前,再给以温差刺激,促使出菇。
影响香菇菌棒转色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香菇菌棒转色的因素有哪些?
当菌丝长满菌棒并具有一定成熟度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照条件下,表层的气生菌丝逐渐倒伏,同时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水,颜色由黄色转为浅棕色再变棕褐色,最终形成层具有保温保湿避光、抗杂菌作用的棕褐色菌膜,这个过程称为转色。
转色是代料香菇菌棒的正常生理现象。
一、影响转色的因素
1.温度:温度是影响菌棒转色快慢的决定性因素,转色最适宜温度为20℃~25℃。
温度高,转色快;温度低,转色慢。
温度高于26°℃或低于15℃,均不易转色。
2.湿度:湿度影响菌棒转色的质量。
在袋内自然转色的菌棒,转色的深浅主要受培养料的含水量影响,发菌棚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对菌棒的转色影响较小。
培养料含水量高,菌丝分泌的红水多,形成的菌膜厚,转色深;培养料含水量低,菌丝分泌的红水少,形成的菌膜薄,转色浅。
菌棒脱袋强制转色时,空气相对湿度对菌棒转色影响较大。
空气相对湿度大,菌棒转色深;空气相对湿度小,菌棒转色浅。
出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
测定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干湿球湿度计等仪器测量;二是手感测定法:当用手触摸菌棒表面有柔软的感觉,不刺手,手指触摸时会留下指纹印时,表明出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适宜。
3.氧气:发菌棚或出菇棚空气越流畅,氧气就越充足,
菌棒越容易转色。
出菇棚通风时要适当喷水,防止出菇棚空气相对湿度降低。
4.光线:光线充足,菌棒转色快而且深;反之,转色则慢。
香菇转色不正常的原因及防治
龙源期刊网
香菇转色不正常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年第11期
手机尾号为1149的用户问:香菇在转色的时候不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应如何防治?
专家解答:香菇转色不正常由于多数出菇少,质量差,后期易染杂菌,易散团等原因。
香菇转色不正常表现:转色不正常或一直不转色,菌袋表层为黄褐色或灰白色,加杂白点。
原因:脱袋过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没有按照脱袋的标准综合掌握。
菇棚或转色场所保湿条件差,偏干,再生菌丝长不出来。
脱袋后连续数天高温,没及时喷水或12℃以下低温。
防治
措施:喷水保湿,连续2~3天,结合通风每天1次。
罩严薄膜,并向空中和地面洒水、喷雾,提高空间湿度达85%。
可将菌袋卧倒地面,利用地温、地湿、促使一面转色后,再翻另一面。
如因低温造成的可引光增温,利用中午高温时通风,也可人工加温。
如因高温造成,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风或喷冷水降温。
气温低时采用不脱袋转色。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的正常生理
和生化过程发生紊乱,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低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
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低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叶绿体结构和功能,降低光合酶的活性,减少
光合作用所需的辅助酶和电子传递物质的合成,从而导致光合效率下降。
低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
片的光合产物合成量,而净光合速率是扣除呼吸消耗后的光合产物合成量。
低温胁迫会降
低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从而减少葡萄糖和氧气的产量。
低温胁迫还会影响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其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植物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作用的状态。
低温胁迫会增加叶绿素的荧
光发射,降低荧光光化学效率,增加非光化学淬灭过程,表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低温胁迫还会导致植物的光抑制现象加重。
光合作用中的光抑制是因光合速率超过植
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而导致的。
低温胁迫会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导
致光抑制现象加重。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在低温胁迫条
件下,光合效率降低,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减少,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变化,光抑制现
象加重。
为了减轻低温胁迫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提高植物的抗寒性能,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引入耐低温基因、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合成等。
香菇菌棒一旦转色失败,则明显减产!
香菇菌棒一旦转色失败,则明显减产!
香菇袋料栽培过程中,转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旦转色失败,则明显减产且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无收。
1、失败原因
如培养料配方中麸皮用量过多,造成菌丝营养过剩;脱袋时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脱袋后菌丝继续营养生长,造成菌丝徒长;脱袋后气温偏高(25℃以上)造成菌袋表面气生型菌丝徒长;脱袋后气温偏低(18℃以下),表面气生型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滞;脱袋后菇床内湿度不足或遮阳不够,造成菌棒失水,抑制了表面气生型菌丝的正常生长;发生病虫害。
前三种情况往往造成菌棒转色太慢,菌皮过厚,颜色发黑,出菇明显推迟,菇量少、个体大,潮次不明显,秋冬菇比例大大下降。
后三种情况可导致不转色或转色很浅,菌皮太薄,保护作用差,生产上表现为出菇快,朵小,畸形菇多,产量品质大幅下降。
2、预防措施
①培养料的配方控制麸皮的比例在20%-22%,用桑枝木屑的麸皮用量应小于20%。
②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再脱袋,其标志是:袋内瘤状凸起由硬变软,接种穴附近变成咖啡色,有香菇原基形成,菌棒富弹性。
成熟度适宜的菌棒,转色容易控制,出菇整齐、潮次明显。
③掌握好栽培季节,脱袋时气温在20-25℃为宜。
脱袋后遇高温天气,则要加厚遮阳物,加强通风,提高菇床及环境湿度,防止菌棒脱水;如遇低温,则盖严薄膜,增加迎风面篱笆的厚度,防冷空气直接吹入菇床,中午前后要增光增温。
④脱袋后菌棒失去了保护,易失水和遭病虫害侵入,因此在脱袋前,菇床要进行消毒,并保持湿润状态,做到边脱袋边覆盖,膜内湿度保持在60%-95%。
初次栽培香菇的农户,可采用破袋后先出一潮菇再逐步脱袋的办法,虽然费时但容易掌握。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气温的变化成为了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低温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低温环境下,一些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会降低,叶片颜色变浅,叶干物质积累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减少。
本文主要讨论低温对白及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 白的影响低温环境下,一些植物会出现白化现象,也就是叶片变白。
白化现象是由于低温下的光合作用受到了抑制,导致了气孔关闭,从而影响了二氧化碳的进入。
同时,低温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导致了光合细胞膜系统受损,使植物出现白化现象。
2. 光合作用的影响低温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CO2 吸收和转化方面。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作物的产量降低。
据研究发现,当温度降低1摄氏度时,玉米和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分别降低10%和30%。
3. 其他影响低温环境下,还可能影响作物的呼吸代谢。
低温会导致植物呼吸过程中能量合成的减少,从而导致了生理活动的降低。
此外,低温还会影响植物的生殖系统,如影响坐果率和实果率等。
叶绿素荧光参数是评估植物对于气候条件变化的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植物叶绿素荧光通常由两个成分组成:瞬时荧光和永久荧光。
其中,瞬时荧光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能力,如光强、水分和温度等。
研究发现,在低温环境下,瞬时荧光的值会减小,这表明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较为显著。
另外,永久荧光值的变化也可以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通常表现为叶片损伤或氧化压力。
研究显示,低温环境下,永久荧光值的变化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要评估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总之,低温环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对于低温环境的响应能力,同时可以为农业生产的调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机制,以探索更有效的防御措施,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预防香菇转色失败措施
发掘香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如药用、保健等,拓展香菇市 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控制温度和湿度
香菇菌丝生长和转色的适 宜温度和湿度不同,需要 根据菌株特性和当地气候 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增加光照强度
适量的光照强度可以促进 香菇菌丝的生长和转色, 需要根据菌株特性和当地 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保持通风良好
良好的通风可以提供香菇 菌丝生长和转色所需的氧 气,同时排除二氧化碳等 有害气体。
控制适宜的培养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 照等环境条件,以满足香菇
生长需求。
在香菇转色阶段,适当调整 环境条件,促进菌丝成熟和
转色。
避免环境条件突变对香菇生 长造成不利影响。
防治病虫害
1
建立严格的消毒措施,防止病虫害入侵。
2
定期检查香菇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 防治措施。
3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有益微生物等,减 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的措施,如喷水、加湿器等。
更换菌株或培养基配方
• 如果多次尝试调整培养条件但仍然无法改善转色失败的情 况,可以考虑更换菌株或培养基配方。选择适合当地环境 、产量高且质量好的菌株以及营养丰富的培养基配方能够 有效提高香菇的转色效果。
加强病虫害防治
香菇转色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细菌性病害、真菌 性病害以及虫害等。加强病虫害防治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对 香菇转色的影响。
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清洁培养室、消毒等,以及使 用生物农药等安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能够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和传播。
05
香菇转色失败对产量的影 响及预防措施效果
转色失败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转色失败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外部环境条件对香菇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外部环境条件对香菇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作者:牟超来源:《新农业》2020年第11期摘要:以香菇菌株0912试材,以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为指标,探究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稳渗剂种类、稳渗剂浓度及菌丝菌龄等7个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几种因素在固定限度之中时,都能够提升原生质体的产量以及再生率,并且具有明显的效果。
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pH为5.0的条件下,使用0.5摩尔/升硫酸镁作为稳渗剂,在温度达到28℃时,对5日龄菌丝进行酶解3小时。
最佳再生条件为,在pH为5.5的条件下,使用0.5摩尔/升蔗糖作为稳渗剂,在温度达到27.8℃时对6.5日龄菌丝进行酶解2.9小时。
关键词:香菇菌种;外部环境;原生质体产量;原生质体再生率香菇富含多种营养(包括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同时具有宜人的香气,食之味道鲜嫩,口感绝佳,食用价值较高。
香菇又被称为冬菇或香蕈,在分类学中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是一种为人们所喜爱的常见食用菌。
中国是香菇消费和生产的大国,并且中国的香菇栽培规模也位列于世界的前端,然而在香菇的育种研究方面却有些许落后。
所以,当务之急是香菇新品种研发以及原有品种的改良工作。
目前较为常用的育种手段是原生质体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缩短食用菌的育种周期,但是,此项技术还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实施,目前由原生质体技术所派生出的育种技术主要有以下4类,原生质体诱变、原生质体转化、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单核化。
相对于其他育种方式而言,原生质体育种具有育种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对于食用菌的品质、产量以及抗性都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进而提高香菇的育种水平。
这个过程里面原生质体育种的基础是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所以,本文重点研究外部环境条件对于香菇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以此作为食用菌类的原生质体育种工作的参照。
香菇菌棒未转色先出菇的成因及补救措施
香菇菌棒未转色先出菇的成因及补救措施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
这种现象倘若未依其生物学特性寻找产生原因和采取技术措施加以补救,则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
为此笔者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未转色先出菇现象,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其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以供栽培者商榷。
1 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产生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全菌筒后,菌丝具备一定成熟时,在一定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步倒伏,从而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
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的标志。
普通香菇栽培,一般菌丝培养2个月左右转色。
香菇菌筒转色快慢、颜色深浅以及菌被厚薄,与菌株特性、出菇多少、品质好坏等有密切关系。
实践证明,袋栽香菇的转色与菌株、温度、湿度,通气、光照,碳氮比等都有密切关系。
正常袋栽香菇一般是菌丝走满后先转色后出菇。
然而有些地方菌草栽培香菇或反季节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迟迟不转色,而菇蕾却大量形成,菇农把菇筒脱袋出菇,怕杂菌污染的菌筒断散;不脱袋出菇,大量菇蕾闷死压死于袋内,出现上述情况原因,主要是低温与光照等引起的。
首先,香菇菌丝生长发育的温度一般为5-34℃,其转色最适温度为22-27℃,温度低于l5℃一般菌株都不转色;而普通香菇原基分化在8-21℃,最适10-12℃;子实体发育5-24℃,最适8-16℃。
从以上香菇生物学特性中可以看出,倘若在菇筒未转色之时寒流来得早,气温持续低于15℃,时间一久,就出现未转色先出菇。
其次是光照,香菇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一般在200lx以上。
所以把菇筒放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培菌,也会出现未转色先出菇现象。
2 补救的技术措施在袋料栽培香菇中,倘若出现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的情况,切不可掉以轻心,须抓紧时间,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从管理上及时采取技术措施,促使菇筒转色出菇,否则将产生菇蕾闷压致死,诱发霉菌,菌丝退化等现象。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低温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许多地区都会出现较低的气温,这些低温环境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开花,从而降低植物的生产能力。
因此,了解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保护植物的方法。
低温胁迫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都会减缓,并且氧化和还原作用之间的平衡也会被破坏。
这些影响会进一步影响植物体内的养分吸收、传输和分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为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也是植物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
光合作用的光合速率(A)被认为是衡量光合作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
众所周知,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减弱,光合速率也会随之降低。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如5℃)下,近30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显著下降,通常降低20%至70%不等。
此外,低温胁迫还会导致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过程发生异常,如叶片发黄、叶片坏死、植物生长受阻等。
这些现象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的积累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研究表明,低温胁迫可能会降低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这些分子是叶绿体正常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温胁迫会影响植物体内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光合色素,其荧光参数可以作为反映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参数。
实验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叶绿素荧光参数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明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具体来说,在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叶绿素荧光的最大荧光(Fm)和暗偏极化荧光(Fo)均会下降,从而减小叶绿素荧光量子效率(Fv/Fm)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o),进而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不同,往往取决于植物的种类、低温程度、低温处理的时间等多种因素。
总结低温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有直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胁迫对香菇转色和原基形成的影响冯志勇1,2,潘迎捷1*,程继红2,3,高君辉2,3,赵明文1,刘晓东3(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南京 210095;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 201106;3.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401) 摘要:香菇是变温结实型大型真菌,低温刺激是香菇子实体形成的重要诱发条件,测定了低温刺激对香菇菌丝转色和产生原基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差为15℃的低温胁迫能促进原基形成但不能促进菌丝的转色,在低温胁迫处理后如不能给予合适的栽培环境,低温胁迫对原基形成的诱导效应将会消失。
生理成熟的香菇菌丝经温差为15℃的低温胁迫处理后,能使原基发生提前1~2d ,且原基发生的整齐度大大提高。
该结果对香菇商业化的设施栽培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香菇;低温胁迫;转色;原基形成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5)04-0020-03香菇子实体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发育生理过程,其形成除固有的遗传控制外也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而低温刺激就是出菇前一个重要的诱发条件。
低温刺激的作用可能是多层次的:或通过离子浓度的变化与酶的活性来改变香菇菌丝的生理代谢;或通过调节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来影响香菇的生长发育。
迄今为止,虽然有不少与香菇子实体发生有关的酶以及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的报道,但香菇子实体的发生形成机制仍不清楚,低温胁迫在此过程中的生理意义也不明确。
对香菇原基在低温胁迫后开始发育成子实体,一说是低温解除了高温对香菇原基发育的抑制[1];近年来则有观点认为菌丝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也是一种对抗逆境的反应,而合适的低温环境正是营造了某种逆境。
由于温度是影响香菇子实体发生最重要的因素,说明香菇子实体发生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若后一种说法较为正确,则可能是适宜的低温胁迫诱发了香菇子实体发生的某些因子。
为此,我们就低温对香菇转色和原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探明低温在香菇子实体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香菇(Lentinula edodes )苏香,菌种保藏号0818(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
1.2 供试栽培基质桦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1%,玉米粉1%,含水量63%。
1.3 栽培方式培养基装于17×33cm 聚丙烯塑料袋,压实,每袋湿料重1060g ,中间打孔通气,表面等量接种。
置于25℃恒温培养,培养湿度65~75%,间隙性散射光。
人工气候栽培房出菇,出菇温度16℃,湿度90~95%,200lux 日光灯光源间隙补光,每小时光照15min 。
1.4 低温处理方案在苏香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的不同时间点,用10℃的低温处理24h ,具体方案见表1。
子实体成熟后,分别采收、称重。
表1香菇菌丝的低温处理方案序号处理时间点处理后栽培管理1发菌至料袋4/5,菌龄30d培养至菌龄65d 转移至栽培房出菇2料袋上表面转色,菌龄45d 培养至菌龄65d 转移至栽培房出菇3菌龄64d 16℃栽培出菇4不作处理(CK )菌龄65d 转移至栽培房出菇2 结果与分析2.1 低温胁迫对香菇转色的影响在菌龄30d ,即在菌丝尚未长满菌袋时对栽培基质进行10℃的低温刺激,低温胁迫持续时间24h ,刺激完成后继续培养。
从图1可以观察到,低温刺激后菌丝转色时间及转色程度与对照相当,至菌龄65d 与对照同时进行脱袋出菇,第一潮菇的平均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单个子实体的平均重量略高于对照,平均每袋子实体的发生量略少于对照(表2)。
收稿日期:2004-12-28*本文的通讯作者20中国食用菌 E 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24,No .4DOI :10.13629/j .cn ki .53-1054.2005.04.006图1 对照与处理1在低温刺激时即转色发生后的形态特征2.2 低温胁迫对原基发生的影响 菌龄45d时,菌袋上端的菌丝已经完全转色,此时将菌袋移到10℃的低温环境下刺激24h,刺激结束后在22℃恒温培养室继续培养,菌龄达65d时与对照同时进行出菇,表2结果显示,处理2的第一潮菇子实体发生数与对照相当,单个子实体的平均重量略小于对照,每袋平均产量略小于对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2香菇低温胁迫不同处理时间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处理第一潮菇的平均朵数每朵平均重量(g/朵)第一潮菇的平均产量(g/袋)CK6.35±3.3319.14±5.55121.54处理15.75±2.0220.53±6.46118.05处理26.72±4.1117.05±6.07114.58处理36.67±4.9218.03±3.27120.26 当菌龄至64d,即香菇菌丝基本达到生理成熟时,将菌袋放置于10℃的低温环境下处理24h,与对照同时转移至16℃的栽培房出菇,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3与处理2在第一潮菇平均朵数、每朵平均重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出菇的整齐度明显好于对照以及处理1和处理2,发生的子实体能够在2d内全部采收,而其他试验组均需4~5d才能采收完毕。
表3低温胁迫对原基形成的影响处理第一潮菇原基形成天数第一潮菇采收天数CK7~114处理17~125处理27~1143 讨论3.1 低温胁迫能促进子实体形成但不能促进转色香菇转色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转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2],转色前液滴的出现是香菇发育的第一个征兆。
菌丝色素的形成与降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胞外酶活性相关,尤其是兼具发育调控功能的漆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5]。
虽然Song等用5℃的冷水浸没发菌完成的固体培养基24h或用5℃的低温刺激合成培养基24h均能使原基发生提前,且能提高产量[6],但本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立即置于合适的栽培环境下可以诱发子实体的形成,在适宜培养的环境条件下却不能诱发菌丝转色。
由于培养过程中是顶端间隙性散射光照射,从图1可以看出,转色从栽培袋的上端开始,在稳定的培养条件下,光刺激可能更能诱发菌丝的转色。
3.2 低温胁迫的时间与子实体发生发育的关系香菇是变温结实型担子菌,温度对子实体发生的影响最大,原基只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才开始分化,恒温条件下,一般不能形成原基,而需要短暂的低温变温刺激。
生产实践中常用浸水处理刺激出菇,当气温和水温相差10℃以上时,把成熟的菇木浸在水中若干小时,给予温差、湿差,排除草酸、二氧化碳,造成无氧呼吸等刺激,促使香菇一齐发生[1,7]。
本实验结果显示,虽然低温胁迫处理后(处理3)苏香子实体在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子实体形成的整齐度大大提高,这种处理方式对商业化的设施栽培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给予低温刺激后,如果不能立即在一个合适的、低于培养温度的栽培环境下出菇,低温胁迫的生理效应就会丧失。
米朔甫[8]等研究了苏香菌株低温刺激下差异显示的基因21第24卷 第4期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发现,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在6~12h数量最多,而在24h后因低温胁迫而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逐渐消失,本研究处理1和处理2的结果从栽培生理上对上述发现作了进一步的验证。
Song等[9]研究了低温刺激对脂肪酸在香菇生长中含量变化的影响后发现,低温刺激后,葡萄糖和天门冬氨酸转运增加,菌丝体内极性类脂的比例及其不饱和程度均增加,而几种磷脂的水平也有显著变化。
他们认为这与低温刺激下细胞中间产物的生物合成增加以及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相关。
这种变化可能是子实体形成的诱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低温胁迫的诱因如果得不到现实的利用,将会失去作用,这也说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胁迫的强度可能比温度本身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1]张晓昱.香菇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3,259-262. [2]黄年来主编.中国香菇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246-247.[3]L eatha m GF.and Stahamann MA.Study on the laccas e ofLe ntinus edodes:s pecificit y,localization and associationwith development of fruiting bodies.J.Gen.M icrobiol.1981.125:147-157.[4]Turston CF.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ungal laccas e.Microbiology.1994.140:19-26.[5]Zhao J.and Kwan HS.Characterization,molecularcl oning,and differential express ion anal ys is of laccasegenes from t he edible mus hoom L entinula e dode s.Appl.Environ.M icrobiol..1999.65:11,4908-4913.[6]Song CH,Cho KY.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 hock treat-ment on s porophore initiation,lipid profil e and nutrienttransport in Le ntinul a edodes.M ycol ogia.1991.83:1,24-29.[7]杨新美主编.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8]米朔甫等.mR NA差异显示法分析冷刺激对香菇菌丝的影响.中国食用菌,2003,22:2,13-15.[9]Song CH,Cho KY.Growth sti mulation and lipid s ynthesisL entinula edodes.Myc ologia.1989,81:4,514-522.The effects of cold stress on color changingand primordial initiation of Lentinula edodesFeng Zhiyong1,2,Pan Yingjie1*,Cheng Jihong2,3,G ao Junhui2,3,Zhao Mingwen1,Liu Xiaodong3(1.Key Laboratory ofM icrobiol ogical Engineering of Agricul tural Environ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Nanjing Agricul 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2.Edibl e Fungi Institute,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ghai201106,China;3.Shanghai Finc Bio-tech Inc.,Shanghai201401,China)A bstract:Lentinula edodes(Berk)Peglaer.is a fungus whose fruiting body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emperature alterations,and cold stress is a key factor in fruitin g body inducement.The effects of cold stress on my celium color chang-ing and primordial initiation was determined in the study.The result showed that:a temperature gap of15℃can promote primordial in itation but not mycelium color chan gin g.Without proper conditions of fruiting body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inducing effects of cold stress on primordial initation would disappear.Primordial formation would be1-2days ahead as compared to control,and the synchronization of primordial formation would be highly enhanced too,which are of greatl y significance in Lentinula edodes'commercial production.Key words:Lentinula edo des,cold stress,color changing on mycelium,primordial initiation新《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即将颁布【中国食用菌信息网】讯:1996年农业部制定的《全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条例》随着时间的变迁,已有很多条款不能适应现在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