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_董祚继
第二届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嘉宾观点实录
第二届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主题:第二届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时间:2012年12月8日上午地点:开封开元酒店开元厅肖勤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聚集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要做一件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事情,说到地点的特殊,让我们回顾一千年前,有这样一个国度,人口一亿两千多万,GDP总量占世界的60%,人均GDP两千两百多美元,这个国家的首都人口过百万,它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艺术、城市的管理与运营的艺术、城市的商业、城市的文化等等都达到了当时人类文明所能企及的高度。
这个国家的这个都城就是我们今天所在的地方——开封。
十八大刚刚闭幕,我们聚集在这里探讨一千年之后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当中如何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的有关要求,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是一件十分重要、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这是作为几家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合作的第二届城市管理高峰论坛,第一界是在上海的崇明岛召开的,那是在两年前,那次会议也像今天一样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在那次会议上许多专家和领导提出的观点给城市规划者、管理者提出了许许多多启发。
今天我们也想做这样一件事情,并且把它做得更好。
十八大对我们如何走得又好又快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放到“四化”相互关系当中透视、观察和把握。
我们应当结合城市、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今天我们在这里结合开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做进一步的探索,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和方案。
接下来我先介绍光临本届论坛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先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先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王富卿先生;中国侨联副主席王永乐先生;中央党校进修部主任黄宪起先生;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先生;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先生;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先生;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刘勇先生;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先生;开封市市长吉炳伟先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先生。
以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土地红利
以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土地红利董祚继【期刊名称】《青海国土经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41-43)【作者】董祚继【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土地供需矛盾加大、用地成本上升和“土地财政”趋紧,土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现行土地制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正经受重大考验。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
这些实践表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土地制度优势依然存在,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完全可以释放更多土地红利。
现行土地审批制度仍有改革完善的空间。
一是审批环节仍然偏多。
建设项目从选址立项到落地开工,即使不把土地规划计划、占用基本农田等间接审批计算在内,直接审批环节就有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耕地占补平衡、先行用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审批、土地征收审批、土地供应审批等,相关部门还有城市规划许可、占用林地审批、占用海域审批等。
二是审批层次仍然偏高。
除村民建房和乡镇企业、乡村公益设施建设外,其他建设占用土地均需报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审批,其中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一般耕地超过35公顷、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以及土地规划由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批次用地,需报国务院审批。
三是重复审查仍然偏大。
不仅部门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审查,而且用地预审、农转用审批、征地审批、供地审批几乎都涉及到审查供地政策、规划计划、用地标准、占补平衡、补偿安置、社会保障等事项。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审批问题,短期内难以一步到位。
现阶段,一是可考虑先行整合建设用地预审和农用地转用审批,设立“土地用途转用许可”,主要审核建设用地是否符合规划计划、供地政策、用地标准和补充耕地方案,在项目批准、核准前完成;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土地用途转用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其他建设涉及土地用途转用由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许可文件向社会公示。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控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控摘要: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体制、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双碳”目标的战略谋划期和空间规划体系的转型变革期。
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协调好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促进经济系统绿色低碳、社会系统和谐共享,以及自然系统健康稳定。
国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既承载了作为碳汇实体的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资源,也承载了作为碳源的相关社会经济活动。
因此,国土空间重构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破解高碳锁定的重要着力点。
通过自然生态空间和人文社会空间的调控,可优化资源配置、重构城市秩序、提升生态功能,引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低碳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发展、碳汇市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畅通等,乡村地区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将重塑城乡关系及其互动机制,重新定义空间价值。
1理论转型1.1生态文明新时代:“两山转化”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塑造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各类要素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
碳排放控制是“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控的手段进行碳排放的规制管控,本质上是对地方空间发展权的统筹与调控。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董祚继司长在浙作“当前国土资源管理若干问题”报告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董祚继司长在浙作“当前国土资源管理若干问题”报告作者:省厅直属机关党委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3年第7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直属机关党委6月26日上午,2013年第二季度“浙江国土资源论坛”报告会在厅机关15楼大会议室举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应邀出席并作题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若干问题”报告,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盛乐山主持报告会。
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及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部分干部职工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国土资源问题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
董祚继司长分别阐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设用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四个当前被十分关注的国土资源管理问题。
他指出,要通过新增用地、内涵挖潜、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废弃地复垦、未利用土地开发、围填海造地等多渠道稳定土地供应,做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设用地保障问题。
粮食是安天下之本,耕地保护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通过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三种途径,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各方面都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
要从陆海、区域、城乡、产业、功能等五个层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国土规划编制实施,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问题方面,董祚继司长着重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如何看待现有土地管理制度在过去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推进中的作用;二是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土地管理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新挑战;三是如何通过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释放更多的土地制度红利,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最后,他对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持原则,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二要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重大问题着力突破制度瓶颈;三要创造条件,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进。
低碳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doc
低碳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1研究方法与指标构建1、1脱钩指标与脱钩类型划分将脱钩指数用于低碳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碳耗度是环境压力,土地集约利用作为经济驱动力,如果综合碳耗度增长率与土地集约利用增长率呈现不平行的现象,即称发生了脱钩现象。
参考国外学者Tapio[16]及国内学者陈百明等[17]针对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构建的低碳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指标计量模型。
低碳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脱钩状态类型的划分,本文采用国外学者Tapio[16]的划分方法,将脱钩指数DI=08和DI=12作为划分脱钩状态的临界值,并将脱钩状态划分为8种类型,如表1所示。
1、2脱钩分析指标体系构建1)低碳经济发展指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低碳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而要评价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必然要考虑社会经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要素。
因此,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也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具体来讲,经济系统方面,有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比重代表经济发展指标。
能源系统方面,有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单位GDP能源消耗、人均碳排放量等指标。
社会系统方面,有城市化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
环境系统方面,有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环保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
2)土地集约利用指标。
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
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和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4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8-19]具体指标包括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密度、地均道路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地均非农生产总值、地均财政收入、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专家为昆明建言:盘活土地存量 做大做强现代产业
专家为昆明建言:盘活土地存量做大做强现代产业昨日上午,中共中心党校·中国领导科学讨论会“中国城市改革与进展”课题调研组进行了调研研讨沟通,7位专家从“昆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对策讨论”和“昆明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思路和对策讨论”两个议题着眼,为昆明进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要在土地存量盘活上做文章昆明推行城镇化,必需坚持做大做强产业,引导人口有序流淌和加强空间规划,防止“过度城市化”。
推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的可持续供应”。
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还是要大力推动节省集约用地。
我们应在“存量盘活”上做文章,有效途径为:城镇低效用地开发、旧工厂的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二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城镇用地扩大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削减相挂钩。
关键是操作规范,不能违反意愿。
把它放大到一个市区、省域来看,这个政策的空间就大得多。
最终是实行差别化的用地政策。
昆明要进展旅游业业、新兴产业,这需要用地,可采纳三种模式。
一是“租让结合”,许多产业寿命不长,该出让的出让,该出租的出租,以后企业没了,这个地照样可以发挥作用。
二是采纳“只征不转”,旅游业许多用地不需要转变用途,但是要征收,这将大大节约用地指标。
三是推动集体土地入市,以后在农村的土地可直接用农夫的土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后,支持产业进展。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庆瑞:以规划连接实现协调进展昆明要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应在理念上以生态文明引领建设。
每一个城市的进展规划都应留意环境容量、环境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环境资源的承载力气等。
良好的生态是旅游城市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基本内涵,也是打造旅游品牌的责任点。
推动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可为生态供应推动力气。
昆明应从途径上以规划连接实现协调进展。
当前,我国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连接不协调,环保要求难以落实到城市进展的空间管控体系中……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通过规前、规划连接、规后掌握来实现。
双碳变革下如何走出国土空间规划固有思维
双碳变革下如何走出国土空间规划固有思维7月16日,“面对碳中和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沟通伙伴关系”正式成立。
多位生态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共聚一堂,见证了伙伴关系的启动仪式,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议题。
清华高校中国新型城镇化讨论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教授在会上作题为《双碳变革下如何走出国土空间规划固有思维》的报告。
“面对碳中和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沟通伙伴关系” (CNTPP)是由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讨论院、北京高校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高校-林肯讨论院、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智库平台,在探究和创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方法和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宗旨下,致力于搭建学问传播、观点沟通、资源共享的桥梁,推动碳中和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讨论。
今日会议的主题词是“双碳”和“国土空间”,其实这两者都处在变革时期,对于国土空间的规划到现在应当说还没成体系,至少国家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还没有公布,省、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也还都在同步进展过程当中。
其实碳达峰也好、碳中和也好,都是一个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在发生重大结构的系统性变革的时候,对这种技术目标的趋势性猜测往往是靠不住的。
国土空间规划同样处于这样一种系统性变革的时期,也同样面临相像的问题。
01 双碳目标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变革、双碰头挑战从历史视角来看,在技术革命对城市空间规划带来的一系列颠覆性的影响当中,规划的主要理论、主体学问框架在不同的时期始终追随着技术革命的进步发生着一系列重大的转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求空间规划的思维和学问重构,最终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框架才能解决问题。
既有从国家视角和基层视角对进展关系重新支配的问题,也有固有学问和全新学问的重构问题。
同样,规划历来是追求确定性的、追求完善主义的,但在现实世界当中,大量的黑白噪声——即“不确定性”——其实是高强度存在的。
这些年我们也在推动区域协同性的城市进展,其实是把一个相对静态的封闭系统放到一个更大的动态开放系统当中去看这个问题,双碳目标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其实也是这样的关系。
董祚继:全方位思考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董祚继:全方位思考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尊敬的绍史部长,我发言的题目是“全方位思考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社会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科学发展能否切实保障,是现阶段改革的关键环节。
考虑到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应当全方位思考、确立改革的总体框架,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一、土地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须总体设计、协调推进。
近年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倍受关注,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对"改什么"、"怎样改"应有一个总体把握,这又取决于我们对现状怎样看待,对改革方向如何把握。
土地具有自然、经济、社会三重属性,承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多重功能;土地管理不仅关系发展效率和发展公平,还关系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前提:第一,有利于切实保护耕地。
我们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粮食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重视保护耕地、发展农业,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而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78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7%,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5.7%,但并未出现发展中人口大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城市贫民窟化现象。
这条被国际社会普遍赞誉的"中国经验"今后仍须坚持,各种改革设计都应当有利于保护耕地,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第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尚处在中期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远未完成,人均GDP位居世界一百多位,发展任务极其艰巨。
现行征地制度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未来各项改革设计仍须充分考虑发展的要求;第三,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董祚继一浙江省农村全域土
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董祚继一浙江省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前瞻作者:董祚继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8年第10期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浙江日报》2018 年7 月16日刊发陈铁雄同志的《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于我省农村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系统阐述了浙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面临问题和对策措施,展示了这一制度创新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可以说,浙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既顺应当代国际乡村治理和生态修复发展大势,坚持全域规划、全要素整治、全产业链发展,又充分发挥我国土地制度优势,坚持从实际出发打好农村土地管理组合拳,构筑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又一成功范例,值得深入总结探讨。
一、浙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领跑全国诚如《调研报告》所言,近年来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得益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得益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得益于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破解农民建房难专项行动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管理系列组合拳。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则是上述一系列行动、措施的集成和深化,其改革力度、实践成效和示范价值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概括而言,浙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全域规划,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浙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坚持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着力以科学规划引领整治实践,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夯实乡村振兴的自然基础。
一是以整乡整村为对象,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理念,统筹全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路村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加强多规融合,重点落实“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培育中心村”的要求,优化村庄布局。
马克思主义在国土规划中运用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国土规划中的运用摘要: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综合型的学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
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国土规划的实际问题,对我国科学合理的利用国土资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土规划;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是指导我们工作的行动指南。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理论、观点、方法上正处于探索的阶段,缺乏高度的概括和统一,属于我国自己的城市规划体系还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国土规划的工作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共产党人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
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做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产生与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他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又具有中国的特色。
二、引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国土规划的困境国土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它是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客观需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土规划是实现宏观控制和指导的手段。
中国是一个资源总量大国,但人均资源较少,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土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顺势而为,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安徽、江苏、深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的启示
偿款预存制度 。
安 徽省 规 定 ,凡 申报 建 设 用
江苏 省出台文件 ,对征地 补偿安 置 地未 附具征地补偿 准备金进账凭证 争议协调 裁决范围 、程序 、救济 途 的不予受理 。江苏省从2 0 年起在 07 径 、承办机关 等作出明确规定 。
112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l
益分配关系, 着力破解 城乡 土地 二 结构, 元 推动城 乡 同繁荣和 统筹发展。 共
关键词 :农村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集体建设土地 ;宅基地 ;土地整理 ;土地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 :F 0 . 3 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95 ( 0 11- 0 7 0 62 69 ( 1) 00 - 7 2 0
立被征地农 民基本生 活保 障制度 ,
以土地 或开发为标准厂房等形式 出
集体 土地使 用证的同时 ,发放房屋
江 苏 省 2 0 年 在全 国率 先建 让 、出租。深圳市拟对原农村集体 所有权证 ;同金融部 门衔接 ,进一 05 经济发展保留的非农建设用地和征 步明 确 集 体 流转 土 地 的 抵 押 权及 各地 政府从土地 出让金 等土地有偿 地返还地 ,允 许在符合规划 、纳入 抵押值 。安徽 省2 1 年 1月 出台办 00 1 使用收益 中,提取一定数额 的资金 土地 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开发建 法 ,全 面放开 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 进 入被征地农 民基本生活保 障资金 设 ,并签订土地使用权 出让合 同。
囫
专稿
Sp ci a e alP pc
囵
顺 势 而 为 ,深 入 推进 农 村 土 地 管 理 制度 改 革冰
安徽 、江苏 、深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探索的启示
_ 董祚继/ 田春华 ( 国土资源部规划 司,北京 )0 1) 082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方向发布时间:2022-10-24T05:49:35.34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1期6月5卷作者:胡梦滢[导读] 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社会变革,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价值观。
胡梦滢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57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社会变革,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价值观。
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习总书记指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
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借助国土空间规划中各层面的规划管控,更能从工业、交通、能源、建筑、基建等领域助理实现“碳中和”伟大目标,从减碳排和增碳汇两方面出发建设“碳中和”城市。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国土空间规划“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全球已经有127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远景,全球十大煤电国家中的六个已经做出相应承诺。
我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同样从能源系统、行业减排、技术路线、固碳项目布局等方面提出相应具体对策。
“碳中和”城市建设借力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中具体落实低碳措施和碳排放管控措施,可全方位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重大部署,增加“绿色碳汇”和“蓝色碳汇”,维护城市基础建设,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助力达到碳中和。
一、国际层面的双碳措施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从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世界范围内共通过了若干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法律文本,目前虽已有多国实现碳达峰,但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大国实现碳中和。
2020年芬兰政府宣布,芬兰计划在203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国家。
奥地利、冰岛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瑞典等国和地区均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哥本哈根表示计划2025年达到碳中和目标,阿姆斯特丹预计2040年实现“无天然气城市”,纽约计划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从控规层面,巴黎低碳策略以多规传导为机制,建立不同层级低碳规划战略;伦敦构建“总体规划+实施导则+监测报告”的规划减碳政策体系,多维度开展年度动态监测并实施有效规划反馈。
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研究
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在提高公众参与度与意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机遇方面的作用。
文章强调了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建立反馈机制和树立榜样典型在提升公众对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认识方面的作用。
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机遇。
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趋势,包括深化低碳理念、强化韧性建设和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
最后,文章提出了研究结论和建议,强调了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深化、多元化低碳韧性策略的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加强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推动等方向。
目录第一章引言 (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二、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 (2)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第二章气候变化对国土空间的影响 (5)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二、气候变化对城市建设的挑战 (6)三、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7)第三章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8)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8)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9)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1)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2)第四章低碳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 (13)一、国内外低碳韧性城市建设案例介绍 (13)二、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14)三、对我国低碳韧性城市建设的启示 (15)第五章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路径 (17)一、制定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标准 (17)二、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力度 (18)三、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韧性技术 (19)四、提高公众参与度与意识 (20)第六章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 (22)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22)二、低碳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的机遇 (23)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4)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25)一、研究结论 (25)二、研究展望 (26)第一章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国土空间规划中“双碳”理念的应用
国土空间规划中“双碳”理念的应用摘要:“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当今时代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新理念。
同时,随着国土空间体系的逐渐完善,在国土空间愈发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深入研习空间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的关联,同时客观评估“双碳”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以“双碳”为背景,归纳了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并就其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双碳”;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前言:“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两项理念是新时期为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国土空间规划愈发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城市空间与改变土地用途等新策略亟待全面落实,以降低碳排放量,促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开发更多利用低碳能源的策略,也需要深入调研全国范围内能源使用情况,促进各地都能对新能源使用环节做出积极响应。
因此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全面明确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路径,使碳排放量有效缩减,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一、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一)明确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新时代科技与经济等各方面不断发展,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也日渐复杂,如人口、科技、建筑用地、经济等各领域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排放量。
其中人口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又可细化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情况、增长率等各项细致指标。
而经济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则可细化为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例、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消费品零售情况等。
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影响因素则可细化为能源使用情况、能耗情况、能源强度指标等。
建筑方面的影响因素可细化为建筑形态、建筑结构、建筑用地情况等。
此外公共服务、交通、工业等各方面对碳排放量都存在一定影响因素,尤其新时代城市空间日渐紧凑的情况下,空间度量指标等数据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深入研习的重要课题[1]。
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理性规划的视角
第34卷 第5期2020年5月Vol.34 No.5May,2020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收稿日期:2020-03-05;修稿日期:2020-04-20基金项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课题“规划实施配套政策和机制研究”(全国纲要课题11)。
作者简介:董祚继(1964-),男,湖北咸宁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
E-mail:*****************1 引言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多规合一”的规范性文件和编制标准相继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的雏形已经呈现。
新的规划体系在形式上较多继承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做法,特别是“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则,更是一直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所遵循。
为适应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需求,需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方向、发展目标和时代使命有更深刻的把握。
新形势下,对科学理性规划精神的追求也更加重要。
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讨论了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在观念、体系、任务、方法、实施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以期为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2 规划观念:革故鼎新以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决定推进“多规合一”为标志,中国空间规划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并带动了空间治理方式的重大调整,而在相关改革和调整的背后,则是空间规划观念的重大创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主要内容是农林牧副渔用地和农村居民点规划,着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建立良好的土地条件。
从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开始,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为各级政府的职责,到2008年,先后组织开展了三轮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
其中,第二轮规划(1997—2000年)的主要任务是:以耕地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第三轮规划(2006—2020年)的主要任务是:严格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农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优化结构布局、统筹区域土地利用[1]。
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分析报告
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分析报告“多规合一”改革取向: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0月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主要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和环保部正在研究起草“多规合一”的改革方案,拟于年底之前上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巡视员董祚继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多规合一”主要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四类规划,它们之间的核心关系主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
董祚继建议,在“十三五”空间规划体系里,以国土规划(宏观层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观、微观层面)为基本规划,推进区域布局、城乡建设、交通发展、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生态保护等空间规划编制过程的统一、成果要求的融合。
董祚继,曾在XX年10月-XX年5月任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现任国土资源部调控和监测司巡视员,长期关注并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1世纪》:为什么要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董祚继:开展“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区域规划为主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现行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横向看,各部门牵头编制的规划确实存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的问题,影响管理效率。
第二,纵向看,不少地方规划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存在地区分割、各行其是,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等问题,有的甚至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张目,导致国家规划的管控作用在逐级落实中层层衰减,影响国家空间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战略和政策的有效实施,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规划过程中科学论证不够,随意修改规划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出现党政“一把手”规划专权乱象。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控
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控摘要:本文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旨在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机体,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有机结构以及共同打造零碳单元社区试验场。
本文结合云南局地气候环境多样复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包括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与生态修复工程、保护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多中心发展与城市网络的建立、减少交通拥堵与能源消耗的优化布局、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低碳交通方式的推广以及节能建筑与碳减排措施的应用。
通过这些举措,云南地区将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的未来做出贡献。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双碳目标;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区引言: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制定并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碳减排相协调。
云南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生态资源和多样文化的地区,不仅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
因此,制定适合云南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涝、暴风雪等,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危害。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明显,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加剧,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系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制定了双碳目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碳减排相协调。
在云南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云南地处亚热带和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但也面临着干旱、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同时,云南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农业产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
更高的定位 更严的要求——就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访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
要 目标 、政 策 导 向 、重 大 任 务 等 方 面 内 容 , 都 对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T作 提 r新 的更 高 要 求 。首 允 ,科 学
发 展 丰 题 、加 快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主 线 ,与 旧土 资
法 监 管 作 为 国土 资 源 管 理 的 重 要 保 障 ;坚 持 把 解 放 思 想 深 化 改 革 作 为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的 强 大 动 力 。 这 是
对 指导 思 想 的 进一 步细 化 。
“ 地 保 有 量 1.8 亩 ” ,这 次 将 其 作 为 约 束 耕 81亿 性 指 标 ,意 味 着 从 现 在 起 到 2 1年 ,耕 地 不 能 减 05 少 , 必须 采 取 更 严 格 的保 护 措 施 予 以落 实 。 “ 位 单 国 内生产 总 值 建设 用 地 降 低 3%” 首次 写 入 国 家 五年 0
面 ,提 出 _ 『规划 实 施 的 保 障措 施 。( 吕苑 鹃) 圜
4 0 1 A D&R S U C S 2 /1 2 N L EO R E 5
就 国家 “ . 5" 规 划 纲 要访 部 规 划 司 司 长董 祚 继 十 -: - .
日 前《经 社 展 二 年 划 民 和 发 十 五 规要 济 会 第个 ,》发 纲 正布 国式
,
记 者 : 国 享 “ 二 五 ”规 划 纲 要 定 布 后 . 国 土 十 资 源 系统 内的许 多人 士 都 表示 很 受鼓 舞 ,为什 么?
碍 ,营 造 有 利 于 科 学 发 展 的 闰 土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和 政
意 识 和 节 地 责 任 ,引 导 地 方 切 实 转 变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双碳”战略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双碳”战略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做好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需要从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城乡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满足国家在大方向的发展战略和计划。
碳中和和碳达峰作为当下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决策,要求各行各业都必须围绕“双碳”积极进行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和优化,作为影响国家社会发展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也需要全面响应“双碳”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和措施,全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因此,文章先对“双碳”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双碳”战略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战略;国土空间规划;策略1“双碳”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间的关系分析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人类活动都需要以国土空间为基础,所以国土空间几乎承载着所有的碳汇要素。
要想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就必须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入手,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国土空间科学规划。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和双碳战略在目标方面存在一致性。
“双碳”是目标,而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合理进行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多规合一”为重要目标的一次规划体制机制变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加强化央地事权的划分、国家意志的高效传导和落实,更加突出底线和安全,是从空间供给侧视角将空间作为产品、要素和资产进行科学配置,推动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
其次,系统的关联性。
双碳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土空间这一要素,做好对各方面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1]。
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对生态、生产、生活等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空间规划施策不是孤立的,需要从整体战略目标入手,兼顾减碳和增汇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开展规划设计。
最后,双碳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都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现阶段我国工业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已经步入中后期阶段,但是在此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双碳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该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董祚继(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北京,100812)【摘要】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评价为基础,探讨了今后国土规划领域在低碳理念下合理组织国土开发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国土规划;碳排放【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会签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上报的《关于推进国土规划工作的请示》,这意味着国土规划在沉寂十多年后,重新提上了重要日程。
新时期国土规划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实施手段等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而在低碳经济成为当代各国共同价值观念的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国,国土规划中无疑要将低碳发展作为重点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国土规划内容丰富,因时间所限,这里简要介绍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的初步研究成果及其对编制国土规划的若干启示。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土地利用不仅直接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碳吸纳过程,而且间接影响地区碳排放水平,因此,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问题,也关系到国土空间开发组织、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是国土规划应对碳排放的关键着手点之一。
国土资源部高度关注节能减排以及土地利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08年设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与调控研究》科研专项①,力图在揭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机理的基础上,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以下数据资料主要引自该研究成果。
1.1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据著名碳循环研究专家Richard Houghton估算:1850—199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引起的碳排放是人类活动影响总排放量的1/3;中国195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累计碳排放量为106亿t,占全部人为源碳排放量的30%,占同期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的12%。
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范围植树造林和生态退耕,吸纳了同期人为源碳排放的1/4 1/3,使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水平明显提升。
土地利用碳排放可进一步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
直接碳排放又可细分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和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前者是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变导致生态系统类型更替造成的碳排放,如采伐森林、围湖造田、建设用地扩张等;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是指土地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或生态系统碳汇所驱动的碳排放,包括农田耕作、草场退化、养分投入、种植制度改变等。
间接碳排放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上所承载的全部人为源碳排放,包括聚居区的取暖、交通用地的尾气排放、工矿用地的工艺排放等等。
(表1、2)1.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评价1.土地利用的直接碳排放。
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呈现为明显的碳汇,年均碳汇水平约在1.54 1.67亿t。
从分类来看,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都呈现碳汇功能,其中年均植被碳汇在1.08 1.21亿t,土壤碳汇较弱,占植被碳汇的1/3强。
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碳汇功能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约占2/3。
从区域看,华东、华南和华北土地利用碳汇效应比较显著,而东北和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较为明显,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汇(源)效应则不甚显著。
(表3)表1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机理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对碳蓄积影响土地类型变化森林砍伐地上生物量排除,土壤呼吸加剧-森林转变为农田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耕作导致土壤侵蚀森林转变为草地地上生物量排除-土壤碳蓄积可能减少草地转变为农田促进土壤呼吸-减少碳素向土壤的分配烧荒造成的生物量排除草地转为森林植被生物量增加+土壤生物量可能减少农田转变为森林植被生物量提升+土壤有机碳积累农田转变为草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建设用地对农林牧的占用生物量清除-土壤掩埋、收集湿地的转出水淹条件改变,土壤碳大量释放-土地经营管理植树造林幼龄林的强同化效率+森林覆盖率增加树种轮伐可持续轮伐,提升林分同化效率+木材产品使用延长碳排放时间+耕作影响微生物环境-影响碳素空间分布碳素矿化速率提升免耕和少耕减缓碳素矿化和有机质分解+减少侵蚀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还田有机质投入加强+作物轮作、草田轮作加速土壤碳蓄积+有机肥施用有机质投入加强+化肥单施用增加营养元素投入+or-破坏土壤结构,土壤板结肥料配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灌溉和水淹灌溉和水耕熟化+排水促进土壤呼吸-水土保持防止有机质流失+四旁绿化/城市绿化增加植被碳,防止水土流失+2.人为源的碳排放核算。
以1995年中国四部门碳排放综合水平为例,当年共计排放二氧化碳26.42亿t,甲烷0.32亿t,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为33.0亿t。
到2005年,中国共计排放二氧化碳55.5亿t,甲烷0.38亿t,二氧化碳当量约63.4亿t。
从区域碳循环的角度来看:1985年中国人为源排放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3倍;到2005年,中国人为源排放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10倍多。
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为源碳排放增长远远快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吸纳能力的提升。
(表4)表2基于IPCC指南2006的碳排放核算项目表分类项目核算明细燃料燃烧固定源(点源)、移动源(线源)能源燃料溢散石油、天然气开采碳存储清洁生产和CDM项目采掘业水泥生产、玻璃生产工业化学工业合成氨、纯碱、乙烯等产品排放钢铁工业钢铁和冶金焦、铁合金、原铝、镁、铅、锌林地保持的林地、转为林地的土地农田保持的农田、转为农田的土地、水稻CH4排放土地草地保持的草地、转为草地的土地利用与林湿地保持的泥炭地水淹地、转变为泥炭地水淹地的土地业管理聚居地保持的聚居地、转为聚居地的土地裸土、冰川和其他用地保持的其它用地、转为其它用地的土地牲畜和粪便管理肠道发酵、动物粪便管理过程中的CH4排放土壤管理石灰施用,尿素施用过程中的CO2排放采伐的木材产品HWP固体废弃物处置MSW、工业废弃物废弃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垃圾堆肥、沼气利用物废弃物焚化和露天燃烧废弃物的焚化、废弃物露天燃烧废水处理和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表31985—2005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单位:106t 项目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植被碳库108.2108.6116.5120.7林地碳汇66.465.765.968.6灌木碳汇12.012.212.111.7疏林和其他林地7.07.4 6.9 6.5草地碳汇11.311.011.110.9湿地碳汇11.511.011.013.3覆被类型转变- 1.29.89.8土壤碳库46土地利用大类转变-3.3水田旱地转变 2.3农地管理13.1草地管理 5.4森林土壤碳蓄积量变化25.9(25.6-26.1)小计154.2154.6162.8166.7表4基于IPCC指南2006的主要年份中国碳排放单位:108t 年份项目能源部门工业过程与产品使用土地利用与农林业废弃物合计1985年CO2排放15.7290.980-5.4630.03711.283 CH4排放0.0480.0000.1320.0490.229CO2当量16.7390.982-2.699 1.07616.098总C排放 4.3260.267-1.3910.047 3.249 1995年CO2排放28.946 2.906-5.4410.00526.416CH4排放0.0770.0000.1620.0760.315CO2当量30.556 2.910-2.047 1.61033.029总C排放7.9520.793-1.3630.0597.441 2000年CO2排放30.545 3.321-5.0490.01028.826CH4排放0.0590.0000.1550.0590.273CO2当量31.779 3.326-1.798 1.25534.562总C排放8.3740.906-1.2610.0478.067 2005年CO2排放54.800 6.467-5.7990.00855.476CH4排放0.1250.0010.1730.0760.375CO2当量57.424 6.479-2.160 1.60863.351总C排放15.039 1.764-1.4520.05915.4113.土地利用的间接碳排放。
综合各部门的碳排放,可以对中国的碳源/汇给出整体性评价。
1985年中国净碳排放量水平较低,只有约323TgC(106t)的水平;到1995年,净碳排放量快速上升至740TgC的水平,升幅一倍多;1995 2000年,净碳排放量有小幅上升,达到805TgC的水平;2000 2005年,净碳排放量迅速上升,达到1.54PgC(109t)的水平。
近20年中国净碳排放年均增速约为7.8%,每9 10年翻一番。
4.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
在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变化估算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核算的基础上,可对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类型保持和土地载体上的社会经济排放等各类碳排放进行全方位审视,以辅助决策者从土地调控的角度来促进碳减排。
表5和表6分别给出了保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碳排放核算标准(“+”表示有碳蓄积效果;“-”表示碳排放效果)。
表5保持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核算标准单位:tC/ha项目农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湿地和水面未利用地用地碳排放强度0.5020.0330.24155.8100用地碳吸纳强度0.130.520.050.2040.0450.005净吸纳/排放强度-0.3720.487-0.191-55.6030.0450.005表6转变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核算标准单位:tC/ha 地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湿地和水面未利用地耕地-0.5020.362 3.197-0.781-56.7270.5-3.985园地-0.897-0.033 2.802-1.176-57.1220.5-4.38林地-3.732-2.868-0.033-4.011-59.9570.5-7.215牧草地0.0380.902 3.737-0.241-56.1870.5-3.445建设用地0.418 1.282 4.1170.139-55.8070.5-3.065湿地和水面-9.377-8.513-5.678-9.656-65.6020-12.86未利用地 3.483 4.3477.182 3.204-52.7420.50以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评价是初步的,但仍然可以对新时期国土规划提供许多有益启示。
2对新时期国土规划的若干启示2.1关于国土开发强度国土开发强度是指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经济社会投入规模,用以衡量国土开发的合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