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_诗歌与小说(最终) (1)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_诗歌与小说(最终) (1)

《离骚》—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 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 余而文治不足。“风”是 指《诗经》中的《国风》, “骚”即《楚辞》中的 《离骚》。《诗经》《楚 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 的代名词。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3、汉赋
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 的带韵散文;
1、时代背景:
汉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2、赋的特点: 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 法描写诸侯、天子游猎盛 况,和宫苑的豪华壮丽, 歌颂大汉帝国的权势、大 汉天子的威严。
3、汉赋
3、主要代表:司马相如、班固等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1、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 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2、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 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明朝“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四大奇书”之称与明 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 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 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 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 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 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 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向的社 会现实相关联。
2、楚辞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 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1)楚辞的主要特点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 哀 民 生 之 多 艰 。 长 太 息 以 掩 涕 兮 ,
楚辞特点:不是 整齐的四言体, 采用自由灵活的 句式。
(2)屈原和《离骚》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同步练测(含解析)岳麓版必
修3
答案与解析
1.D 楚辞句式自由灵活,与《诗经》不同。

2.B 杜甫创作的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3.C 提取题干中的“继东坡”“南宋”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B 解答本题可从散曲、小说繁荣的原因方面考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是这两种文学体裁发展的重要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B项。

5.B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结合屈原的遭遇以及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可知,他借诗歌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6.A 本题在解答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多角度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7.(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政权分裂、南宋偏安一隅、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
未酬的悲愤。

(4)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解析:(1)(2)两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

(3)(4)两问则要注意文学作品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联系。

B'B39159 98F7 飷P528890 70DA 烚29698 7402 琂35672 8B58 識•33717 83B5 莵 32824 8038 耸27550 6B9E 殞1。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近几年高考题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近几年高考题整理

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

试题精选自2007年----2011年全国各地所有高考试题......分解而成,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版)名题分解组:吴霞(QQ:993934625)朱跃学智玉龚哲山(QQ:35152082)第9课诗歌与小说名题分解一、选择题2011年题组(备注:无)2010年题组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

2.(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009年题组1.(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解析】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课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课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单项选择题1.(08淄博高二期末考试)《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2.(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民间疾苦,笔底波澜”3.(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②科举制确立使中国下层文人自信乐观进取③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闲适的生活环境④唐朝诗人富有想象力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①传奇出现②词成为文化主流③瓦子、勾栏兴起④出现许多话本⑤杂剧产生⑥绘画成为商品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5.(2008年潍坊市高三质量检测卷)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反映的是作者: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B.忧国忧民情怀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D.寄托自己的政治报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6.(2008东海二模)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

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全国各地2015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

全国各地2015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

第9课诗歌与小说1.(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2.(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C.杜甫 D.白居易【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①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②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③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课件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课件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历史教材第九课《诗歌小说》,主要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歌与小说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诗歌的兴起”,详细解析白话文诗歌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二章“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高峰”,探讨该时期小说的特点、主要作家及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新文化运动对现代诗歌发展的影响,掌握白话文诗歌的兴起与发展历程;2. 理解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分析该时期小说作品的艺术价值;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白话文诗歌与古代诗歌的区别,理解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教学重点:掌握白话文诗歌的兴起与发展,以及20世纪30年代小说的特点和主要作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该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讲解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诗歌的兴起,分析其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2)讲解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高峰,分析该时期小说的特点、主要作家及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朗读白话文诗歌,感受其与古代诗歌的区别;(2)选取一部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4. 例题讲解:(1)分析《再别康桥》的诗意;(2)解读《边城》中的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仿写一首白话文诗歌;(2)选取一部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让学生进行简析。

六、板书设计1. 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诗歌背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徐志摩、闻一多等代表作品:《再别康桥》等2. 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背景:社会动荡特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主要作家:沈从文、巴金等代表作品:《边城》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再别康桥》的诗意;(2)简析《边城》中的人物形象。

历史必修一第9课诗歌与小说

历史必修一第9课诗歌与小说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现实主义诗歌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2、中唐:现实主义诗 歌——白居易
红绒毯 白居易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 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 作地衣。
现实主义诗歌 盾尖锐。 政治黑暗、矛
【词语解释】
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在太阳照耀之下呈现出紫色。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对联赏析:
泰岱日洞庭月,黄山松西湖堤,漓 江水南海潮,花果布故宫殿,昆仑雪珠 穆峰;点神州锦绣河山增吾胸中丘壑;
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右 军帖道玄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雪 芹梦;数中华灿烂文化壮我笔底波涛。
思考:结合同学们语文所学知识,分 析对联中涉及哪些文学体裁?
先秦诸子散文、屈原 “骚体”诗、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 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 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的伴奏乐器, 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来代表二者的不同, 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派?各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
永遇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一、单选题1.柳永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但其作品内容却大相径庭,原因是()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C.才学气质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2.《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

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回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

这主要反映了()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 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3.两宋时期出现较高艺术成就的主要条件是()A.隋唐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D.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4.(题文)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明代的精神文化则是适应平民阶级情趣的。

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明代心学的发展②长篇白话小说的发展③京剧的出现④散曲的兴盛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5.“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②中国的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③《诗经》和楚辞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7.(题文)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

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柳永B.苏轼C.辛弃疾D.关汉卿8.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屈原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明志。

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A.《诗经》 B.《两都赋》C.《梦游天姥吟留别》 D.《红楼梦》9.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10.“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

第9课诗歌与小说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诗经》、楚辞与汉赋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B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说明孔子认为《诗经》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长沙岳麓山上某祠堂门前有副这样的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根据对联内容判断此祠堂最有可能纪念的是( B ) A.孔子B.屈原C.贾谊D.诸葛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材料的能力。

由“湘流应识九歌心”就可以分析得出答案,“湘流”也就是汨罗江,屈原投江于此。

《九歌》是屈原的著名诗篇。

所以选B。

3.汉赋的突出特征是( D )A.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B.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C.粉饰太平歌功颂德D.是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

训练点2唐诗、宋词与元曲4.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C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生在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在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而杜甫生活于唐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造成两人不同诗风的主要因素是两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杜甫则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从词风格上看,下列词作与之迥异的是( C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词的不同风格。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课件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课件

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历史第9课《诗歌小说》。

我们将重点探讨教材中第二章节“古代文学艺术的繁荣”,具体内容包括唐宋诗词的鼎盛时期、明清小说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这些文学形式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宋诗词的繁荣背景,掌握主要诗词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

2. 理解明清小说兴起的社会背景,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唐宋诗词的繁荣、明清小说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难点: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山水画,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进而引入本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唐宋诗词的繁荣背景,介绍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诗词大家的生平与代表作品,分析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模仿古代文人进行诗词创作,体会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4. 例题讲解: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明清小说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给出的诗词和小说片段,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唐宋诗词繁荣背景2. 主要诗词家及代表作品3. 明清小说发展背景4. 小说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给出的诗词和小说片段,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诗词的韵律、意境以及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拓展延伸:阅读一首唐宋诗词或明清小说,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唐宋诗词和明清小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相关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分析;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9课诗歌与小说 测试 精品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9课诗歌与小说 测试 精品

第9课诗歌与小说(测试)一、选择题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以上诗文的文体是( )A.唐诗 B.汉赋 C.楚辞 D.元曲3.优秀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背景有很大益处。

唐代诗人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有“诗仙”的美誉。

从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是( )A.唐代的盛世 B.唐代由盛转衰C.安史之乱后的景象 D.历经沧桑的社会景象4.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 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 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5.“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列文化现象与商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的是( )①《诗经》的出现②楚辞的盛行③宋词的兴盛④话本的兴起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6.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B.爱国忧民的情怀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热爱和平的态度7.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名著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西游记》8.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

自我小测1《诗经》中的风主要反映了()A.统治阶级的腐化生活B.残酷的战斗场面C.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D.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2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体为主。

”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3“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5高中生张壮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

他应该多读下列哪位文人的作品()A.杜甫、杜牧B.屈原、李白C.白居易、但丁D.陶潜、陆游6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7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A.苏东坡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8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励志佳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上述佳句对应的文学体裁,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汉赋、唐诗、宋词B.楚辞、唐诗、宋词C.楚辞、汉赋、唐诗D.诗经、楚辞、唐诗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A.《聊斋志异》B.《水浒传》C.《西游记》D.《儒林外史》10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密切相关的是()①《诗经》的问世②词的兴起和流行③元杂剧的繁荣④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全国各地2019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DOC

全国各地2019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解析).DOC

第9课诗歌与小说1.(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2.(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C.杜甫 D.白居易【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 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①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②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③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④正确,选择C 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诗歌与小说
1.(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
【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词
【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①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②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③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2015·福建文综·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
的是( )
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元曲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个无所畏惧、毅然赴约的英雄形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可知,关汉卿借用关羽独赴单刀会的典故来吊古抚今,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大江东去浪千叠”,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有类似,体现的是豪放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