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结构分类和渊源
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司法考试知识点
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司法考试知识点
考友有没有好好复习司考宪法呢?要想早日通过司法考试,就必须努力看书弄清知识考点才行!以下资讯由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宪法的渊源
1.成文的宪法典。
宪法文件不同于宪法典。
2.宪法性法律,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如英国规定宪法问题的所有法律都叫宪法性法律,因为没有宪法典。
在我国成文宪法国家,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
因此在成文宪法国家,既存在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既宪法典,又存在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即普通法律中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如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立法法、代议机关议事规则等等。
3.宪法惯例,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并为国际机关、党政及公众普遍遵循,且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违反宪法惯例不构成违宪。
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惯例很多,成文宪法国家也有宪法惯例,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如今,凡是人大开会的时候,政协就同时开会,政协委员可以列席人大会议,任何法律法规均未作此规定,这种事实上“人大政协一同开会,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即我国的宪法惯例。
4.宪法判例,是指实行宪法法院监督或普通法院有宪法审查权的国家,他们的法院在判决宪法案件过程中作出来的判决,而且这个国家又是实行判例法的国家,判出来的判决对下级法院或者以后的判决能够发生法律效力能够作为法律来引用的宪法。
5.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二、宪法的结构
序言,正文,附则
附则的地位(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该与一般条文相同)和作用,两大特点:1.特定性;2.临时性。
第二节 宪法渊源与结构
⑴概念(P30)
3.宪法惯例
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但在政治生活 中长期演变形成的政治习惯与传统。 惯例成立的三个条件:长期形成;反复沿用;普遍认 可。
(2)作用
①弥补宪法立法不足或使其具有适应性 ②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是宪法典的补充、修正 和发展;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是创设宪法制度 的基本形式 。 (3)效力
①不具有宪法的形式效力,但事实上得到人们的遵守。 ②成文法国家,成文法优于习惯法,惯例可以被立法机关的 法律所变更。
4.宪法判例
⑴概念 ( P31)
判例是指具有典范意义的、具有拘束力的判决书。 通常存在于英美法系的国家。 宪法判例是指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特别是最高法 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所形成的具有宪法规范内容, 为下级法院所尊重而具有约束力的判决。
这是在196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Mirnada V. Arizona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 一案的判 决中确立下来的。 1963年的一个深夜,美国亚利桑那州某影院女营 业员下班回家,路上被一男子劫持,并遭强奸。嫌疑 犯米兰达被警察抓获后,受害人指认他就是罪犯,经 讯问,米兰达供认不讳,写了供认书,签了字。米兰 达因犯绑架罪和强奸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0年和 20年。审判中,经米兰达的辩护律师的追问,警察 承认了在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时没有告知被告有拒绝自 证其罪的权利和聘请辩护律师的权利,但主审法官仍 认可将米兰达的供述作为认定犯罪的证据。
(2)特点
①内容上:是对宪法规范的补充、具体化与发展 (是在不变更立法原文的基础上说明或推断立法 原意)
②效力上:与宪法规范具有同等的效力,违法宪 法解释的行为是违宪行为。
香 港 无 证 儿 童 案
第二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简称香港居民, 包括永久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 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为: (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 港出生的中国公民; (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 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的中国公民; (三)第(一)、(二)两项所列居民在香港 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
宪法学第 六 章 宪法渊源和宪法结构
第二节
宪法结构
一 宪法的一般结构体系 所谓宪法结构 , 是指成文宪法 ( 宪法典 ) 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 。 不成文宪法由成文的宪 法性法律 、 法院判例及宪法惯例等组成 , 因 而 不存在内 容的 体系和安排问 题 。 ( 一 ) 序言 所谓宪法序言 , 是指由 该宪法或该国传统 、 习 惯 、 理论以 “ 序言 ”( 或 “ 前言 ” 等 ) 的名义所确认的 , 位于宪法正文之前 , 具有相对 独立性 , 并成为 该宪法正式文本之有效组成部分 的叙述性文字 。
8
( 二 ) 正文 宪法的正文是宪法的主要内容 , 也是宪法的 重心 , 其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 1. 总纲 有的宪法称 “ 基本原则 ”“ 总 则 ” 或 “ 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 ”。 这一部分主要规定了 国家的基本制度 , 如国 家性质 、 国 家的政治制 度 、 国 家结构形式 、 政党制度 、 选举制度 、 社会经济制度 、 基本文化制度以及作为国家象征 的国 旗 、 国 徽 、首都等 。
1
( 三 ) 宪法惯例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 , 并 被反复运用 , 为 国 家机关 、 政党及人民所普遍 遵循而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 是一 种不成文的政治行为规范 。 ( 四 ) 宪法判例 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文本和宪法制度无明文规定 , 由 司 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宪 法效力 的判例 。
10
( 4 ) 教育文化 。 教育文化政策的目的是 为了 提升国 家与 民族的 文化水准 , 教育文化的 宗旨是发展人民的民族精神与自治精神 、 国民道 德 、 健全体格 、 科学及生活智能 。 ( 5 ) 国防外交 。 国防与外交既密切相 关 , 又是两种不同 的 事务 。 它们的 共同点之一是 涉及国家主权 , 是主权国家设定的具有对外性质 的防务与外交方面的政策性规定 。
5.宪法原则6.宪法规范
(3)在效力上 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 在效力上,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 在效力上 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 因而具有与法律相同的一体遵行的效力,违反宪法解释 因而具有与法律相同的一体遵行的效力 违反宪法解释 行为。 的行为是违宪 行为。 (4)在作用上 宪法解释表现有三 在作用上,宪法解释表现有三 在作用上 宪法解释表现有三: 一是明确已有宪法的内在含义,去除歧义 平息纷争,便 去除歧义,平息纷争 一是明确已有宪法的内在含义 去除歧义 平息纷争 便 于执行; 于执行 二是推断出具体的宪法规则,弥补已有宪法规定过于原 二是推断出具体的宪法规则 弥补已有宪法规定过于原 则之不足; 则之不足 三是根据宪政精神在原宪法规定的基础上顺向推出新 的宪法规则,或者赋予原宪法规定以新的精神和含义 或者赋予原宪法规定以新的精神和含义,使 的宪法规则 或者赋予原宪法规定以新的精神和含义 使 宪法条文发生内容变迁。 宪法条文发生内容变迁。
第二章 宪法
根据« 宪法» 第 111 条的规定ꎬ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 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ꎮ 基层政权与它们的关系是指导关系ꎬ 它们在 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ꎮ
25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真题演练
1������ ( 单选) 我国的政体是( ) ꎮ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国家政策: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ꎮ 国有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主导力量ꎮ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ꎬ 对集体经济实行 鼓励、 指导和帮助
基本经 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 位还表现在自 然资源归国家 和集体所有
矿藏、 水流、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2
第一篇 法律知识
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ꎬ 在历次宪法中加以确定ꎮ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 构形式大致分为: (1) 普通的地方制度ꎻ (2)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ꎻ (3) 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高度自治制度ꎮ
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ꎮ
四、选举制度
普遍性原则
享有选举权 的基本条件
中国公民 年满十八周岁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3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平等原则
选举权平等 性原则的 含义
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投票权
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 职业、 财产状况、 家庭出身、 居住情况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不得歧视和非法限制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 县、 自治县、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ꎬ 由选 民直接选出 选出的代表受选民监督ꎬ 对选民负责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四)宪法序言的功能
1、它是国家的宣言书,宣告该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宣布该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和精神。
2、它是国家的总纲领,明确规定该国家在一定历史 时期的根本任务,有利于组织动员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 标前进。我国82宪法序言及第12条修正案规定:国家的根 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 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具体宪法规范、普通 法律原则和规范的制定、实施具有指引作用。
(五)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国际条约和习惯的效力。 目前,认可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两个著名的 人权公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节
成文宪法结构
一、宪法结构概述 从宪法表现形式的角度理解,宪法结构是指 宪法体系;从成文宪法典的角度理解,宪法结构 是指一国宪法典各组成部分的外部排列和内部组 合,包括形式和内容结构两个方面。
三、宪法的正文 从结构上说,宪法正文一般由总则、分则、附则三大 部分组成。 (一)宪法正文的总则 内容主要是根本制度;形式上则不一样,有的称“总纲”、 “基本原则”等 (二)宪法正文的分则——主体内容 (三)宪法正文的附则——生效时间、生效条件、最高法 律效力等,有的称“补则”、“最后规定”等。
【拓展资料】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宪政第一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1801年3月2日,即将卸任的总统亚当斯任命了42名 治安法官,一些人的任命状则因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而 未及发出。1801年3月4日,民主共和党领袖杰弗逊 (Jefferson)正式出任美国第3任总统。当他得知有17份 治安法官的任命状仍滞留在国务院的抽屉时,便授意他 的国务卿麦迪逊(Madison)不要发送这些已经 签署并经封印的任命状,而 将其“如同办公室的废纸、 垃圾一样处理了。”麦迪逊 之拒发任命状,自然引起了 已获任命但却未接到任命状 的人的不满。
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渊源与宪法的结构
一、宪法的渊源:宪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五类:1)宪法典;2)宪法性法律;3)宪法惯例;4)宪法判例;5)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注意宪法性法律只是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宪法惯例的特征有三个:1)没有具体的法律形式;2)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3)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
注意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虽然是宪法的渊源之一,但能否成为一国宪法的渊源,则取决于国家是否参与和认同。
二、宪法的结构:宪法典的总体结构一般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则三大部分。
注意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其法律效力与一般条文相同。
附则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只对特定的条文和事项适用的特定性,二是只对特定的时间和情形适用的临时性。
宪法学名词解释
宪法学名词解释缘分保存于 2011年03月23日 13:23∙字体:中▼o小o中o大∙转为日志∙编辑∙删除宪法: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宪法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承载宪法规范的载体。
宪法的体系结构:宪法的体系结构是指特定国家的宪法作为整体,它包含哪些规范作为其组成部分,些规范又是怎样编排,组合成宪法这一个有机整体的。
宪法的制定:简称制宪。
也就是宪法的创制,是指宪法制定者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创造宪法规范的活动。
修改宪法:简称修宪,也就是对宪法的修正,是指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文本的某些条款,语词或结构予以变动,补充或删除的活动。
宪法的意识:是人们对历史与现实中的宪法规范的认知和评价。
事先审查:事先审查是宪法监督方式的一种形式,又称预防性审查,是指在法律,法规生效前有关机关审查其合宪性的一种方式。
它是指在法律和其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由专门的机关审查其合宪性,如果发现其违宪,可以立即修改,纠正,以避免其在制定并生效之后产生不良的后果。
事先审查可以保证一国法律体系内部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事后审查:事后审查是宪法监督方式的一种,是指特定机关对已经生效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或在适用过程中,因对它的合宪性产生怀疑而予以审查,或者因特定的单位和特定的人就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宪法提出请求时,才予以审查。
审查的结果是宣布该法律法规无效。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事后审查。
附带性审查:附带性审查,宪法监督方式的一种形式。
是根据在监督法律,法规的合宪性过程中有无诉讼或纠纷而进行的一种分类或划分,又称为具体性审查或个案审查,区别于抽象审查。
宪法学-第五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从现有各国宪法序言来看,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陈述性序言;原则性序言;纲领性序言;综合性 序言
从表述上看,有明示序言和非明示序言两种
② 宪法序言产生的原因
宪法序言的产生原因有二:一是制宪 者的需要和宪法的规范性特点决定的。 二是宪法序言的产生和保留还有一国 文化传统和立宪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法的渊源形式和宪法的结构形式。 宪法的渊源形式是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
来源所形式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成文宪 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 和宪法解释等等; 而宪法的结构形式包括宪法体系和成文宪 法典的结构形式。
二、宪法渊源形式
1、成文宪法典 2、宪法修正案 3、宪法性法律 4、宪法惯例
③ 宪法序言的效力
考察各国宪法序言,其法律效力有以下四种情况。
A、记载历史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因为该部 分内容只是客观地将历史加以陈述,而历史事实 不能也没必要用法律规范加以强制执行。
B、宪法序言中确认的基本原则部分必须和宪法本 文的有关规定结合起来才具有法律效力。
C、宪法序言中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完全的法律 效力。
三、我国宪法的结构
1、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 系属成文宪法体系
2、从宪法典的体例上看,3、从宪法典的格式上看,新中国的四 部宪法均有名称、目录、序言、正文, 以及制宪机关、制宪时间、公布机关 和公布时间等等
4、从宪法的内容结构上,按照调整对 象的性质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 活动原则等等
D、有些国家的宪法明文规定序言具有法律效力。
第一章 宪法概论-宪法渊源
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 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 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惯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 国人民解放军实行绝对领导和直接领导, 国人民解放军实行绝对领导和直接领导,“党管军 队”这一惯例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原 并被誉为“不变的军魂” 则,并被誉为“不变的军魂”。
附:我国宪法的形式与结构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二、宪法结构
宪法结构是指一国宪法典在内容上的结构安排。
■序言 :用以规定制宪的宗旨、目的、制宪权的来源等 ■正文:
□国家基本制度:共和、原则、结构…… □国家机构的组成 □公民基本权利的宣示 □国旗、国徽、首都……
■附则 :规定了如过渡规定、非常时期规定、最后规定
等。
序言典例
1787美国宪法序言: 美国宪法序言: 美国宪法序言 我们合众国人民,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 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 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提供 共同防御增进公共福利, 共同防御增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 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 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特制定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美国宪法序言:不到80字;
宪政第一案:马伯里诉麦迪逊 宪政第一案:
基本事实:
1803年前的美国政治格局 “午夜法官”与委任状争议
法律问题:
原告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国家是否应该为侵权提供法律救济?
简述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简述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宪法渊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1. 古代法典:包括古代罗马的《吉斯塔斯法典》和《匹兹托法典》,以及18世纪晚期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颁布的《法典总章》等。
这些法典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君主的权力和行动范围。
2. 自由宪法:自由宪法源于17世纪的英国,包括英国《大宪章》和《英国权利法案》等。
这些宪法旨在限制君主的权力,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以及限制政府的权力。
3. 正统宪法:正统宪法源自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如《法国宪法》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等。
这些宪法强调民主原则和人权保护,以及分立的权力机构和制衡的原则。
4. 社会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的《宪法法典》和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这些宪法旨在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强调国家干预和计划经济。
5. 联邦宪法:联邦宪法常见于多民族或多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宪法》和德国《基本法》等。
这些宪法规定了联邦和各州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关系。
这些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构成了当今世界各国宪法的基石。
宪法的演变与国家制度和发展密切相关,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需求的变化。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和宪法结构
7.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是指各国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种 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8.宪法权威著作 仅在不成文法系国家,当没有宪法规定和 宪法判例尚未形成时,在不违背宪法原则和 精神的前提下,被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来引 用。 如:Dicey,Jennings,Bagehot,etc.
二、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 形式
• (二)宪法形式:指具有宪法效 力的规范或惯例所具有的外在表 现形式。
宪法的形式
成文宪法典
•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国际条约、国际习惯 宪法解释
权威性宪法著作等
1.成文宪法典 成文宪法典是指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由一种有逻辑、有系统的法律文书加以明确规 定而形成的宪法。
2.宪法性法律
序 言 (1794个字)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至第三十二条)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至第五十六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四章 国家机构(第五十七条至第一百三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国旗、国徽、首都(第一百三十六条至第一百三十八条)
二、宪法序言
1. 宪法序言的含义及类型
目的性序言
• 宪 法 序 言
原则性序言
纲领性序言 综合性序言
“宪法序言的产生,是由制宪者的需要和宪法的 规范性特点决定的。”
• 宪法序言的篇幅
• 美国宪法序言:包括副词52个单词 • 我国现行宪法序言:包括标点1794字 • 前南斯拉夫1974年宪法序言:一万多字
• • • • • • (一)我国的宪法渊源: 1、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家机关的政策、决定 3、执政党的大政方针 4、政治惯例 5、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宪法学说
第五章.宪法渊源与结构101
第五章: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第一节宪法渊源一、宪法渊源的概念宪法渊源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其一,指宪法的效力来源,包括制宪主体、制宪权限、制宪程序、和制宪方式等方面的涵要素。
同时宪法的效力渊源不同,往往导致其表现形式不同。
其二,指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二种意义上的宪法形式往往成为通说意义上的宪法渊源。
(课本对宪法渊源和宪法形式以及宪法的形式渊源作了区分,请参考。
)▲所谓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二、宪法渊源的种类(一)宪法典及其修正案1 宪法典是由制宪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典的所作部分修改,这是宪法修改的主要形式。
宪法修正案作为宪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正文有着同样的效力,成为宪法的基本渊源。
(二)宪法性法律1 定义宪法性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内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但形式上不具备根本法特征的法律。
2 特点①国家立法机关制定;②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③制定程序普通;④效力低于宪法典。
(二)宪法性法律3 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的渊源,在不成文宪法国家构成了宪法的主体。
在有成文宪法典的国家,也往往以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典的补充。
A 英国的宪法性法律包括如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911年和1949年的《国会法》、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等,甚至还包括了1925年的《自由大宪章》。
B 中国的宪法性法律包括:第一,关于国家象征及主权方面的法律。
例如,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领海及毗连区等。
第二,关于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的法律。
立法法第三,关于国家机构设置和权限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代表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等。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一般存在于以 判例法为主要渊源的普通法国家
宪法解释
对宪法条文含义进行的释义和说明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经参与和认可后,条约必须遵守
三、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一)我国的宪法渊源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制宪、修宪、释宪与违宪 审查 2.其他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 3.执政党的大政方针 4.政治惯例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宪 法学说 6.国际法和外国宪法
(三)我国的宪法形式
成文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1982年宪法 主要是宪法关联法,如立法法、选举 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等
即政治惯例,如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宪法惯例 员会首先提出宪法修改建议案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解释权,但在政 宪法解释 治实践中并不多见 我国参与签订和认可的国际法文件,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第二节 成文宪法的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一、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概念 宪法形式≠宪法渊源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法源,或者是宪法产 生的原因和途径。 宪法形式是具有宪法效力的规范和惯例所 表现出来的样态。
二、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分类
第二节 成文宪法的结构
一、宪法结构概述 宪法结构是指构筑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和有序 排列。 (一)从宪法外在形式理解,宪法结构是指宪法体系 宪法体系是指一国宪法由不同渊源形式的宪法规范所组成 的有逻辑、有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成文宪法体系和不 成文宪法体系两种宪法体系。 (二)从成文宪法典角度理解,宪法结构包括形式结构和内容 结构 1.成文宪法的形式结构(体例) (1)以“篇”开首:篇(印度)、编(巴西)、部分(俄罗 斯)等 (2)以“章”开首:大多数国家采用此体例 (3)以“条”开首:美国宪法 2.成文宪法的内容结构:序言和正文(总则、分则和附则)
宪法结构与宪法渊源
( construction and source )
一、宪法结构 二、宪法规范 三、宪法渊源
一、宪法结构
(一)定义 由单一宪法性文件组成的成为宪法
(成典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 排。
(二)一般的结构体系
1 、序言 2 、总则 3 、分则 4 、附则
(一)宪法典 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宪法渊源。
(二)宪法性法律 内容是宪法,形式是法律。
(三)宪法判例
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 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
。
形成宪法判例的两个基本条件: 1 )宪法判断机关具有宪法解释权 2 )先例约束原则
(四)宪法惯例
定义: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 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 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 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2 、德国( 1949 ) 序言 第一章 基本权利 第二章 联邦与各邦 第三章 联邦议会 第四章 联邦参议院 第五章 联邦总统 第六章 联邦政府 第七章 联邦立法 第八章 联邦法律之执行与联邦行政 第九章 司法 第十章 财政
3 、法国( 1958 ) 序言 主权 国家元首 政府 议会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司法机关 修正案
4 、日本( 1946 ) 第一章 天皇 第二章 放弃战争 (就第九条) 第四章 国会 第五章 内阁 第七章 财政 第八章 地方自治 第九章 修订 第十章 最高法规 第十一章 补则
(四)我国现行宪法的结 构
序序 + 序序序 138 序 序
1 、序言 13 段
(五)宪法解释 (六)国际条约
宪法第一章总结
宪法第一章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之法,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宪法第一章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宪法第一章总结(一)第一节宪法概述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确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英国宪法。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
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791年的法国宪法。
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正式成文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的1982年宪法。
第二节国家性质(国体)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一般地说,在经济上处于统治或领导阶级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权力。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安全。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与敌人专政的结合第四节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多种经济形式中居于主导地位。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特点:自愿组合、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宪法第一章总结(二)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含义:注意中外古代都有“宪法”这个词,但与近现代宪法涵义有根本的不同。
古代西方的“宪法”往往侧重于组织法方面的内容。
部分学者的重要评价:“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第三章宪法结构宪法学
•
返回
5-
5
二、宪法规范
• 1. 概念
• 2. 宪法规范的构成要素
• 3. 宪法规范的基本特点
• 4. 宪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
返回
5-
6
1. 概念
•
(1)规范:约定俗成、明文规定的标准,是人们在一定条
件下应该遵守的规则。
•
(2)法律规范:是组成法律的细胞;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全国的尊敬、信赖、荣誉和报酬,在被弹劾后,其还要作为平民接受审
判,这一审判的结果又可能使其失去生命和财产,一个机构同时拥有这
两项巨大的权力,对当事人而言是不公平(3)由联邦最高法院所有法
官与参议院联合组成弹劾法庭,其弊病与上述相同。而由最高法院首席
法官担任弹劾法庭的主席,既有利于提高司法机关的权威,又有利于弹
返回
5-
9
•
美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实际掌握行政权,
拥有巨大的权力。为防止总统违法和滥用权力,宪法设计了对总统的弹
劾程序。宪法规定弹劾案由众议院起诉,参议院审理,联邦最高法院首
席法官担任弹劾法庭的主席。在制宪时设计这一制度的基本考虑是:(
1)弹劾带有政治性,“其管辖范围属于担任公职人员失职所造成的犯罪
林顿案。
返回
5-
11
三、宪法渊源
• 宪法的渊源形式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 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
• 宪法的渊源具体包括:成文宪法典、宪 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 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等。
• 1. 成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 2. 不成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简述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简述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历史渊源和政治渊源。
1. 历史渊源:宪法的历史渊源指的是宪法起源于哪些历史事件、传统或文化背景。
例如,英国的宪法渊源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美国的宪法渊源可以追溯到1776年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的《宪法》;法国的宪法渊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历史渊源对于宪法的制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宪法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
2. 政治渊源:宪法的政治渊源指的是宪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包括政治权力的分配、制衡和保障等方面。
政治渊源对于宪法的内容和原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例如,美国宪法的政治渊源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三权分立和制衡,旨在限制领导权力的滥用;英国宪法的政治渊源强调议会主权和国家统一的原则;法国宪法的政治渊源强调民主和平等的原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
这两种类型的渊源通常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了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宪法的渊源也会因为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宪法渊源的研究对于理解宪法的起源、原则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包括:
1. 法理学基础:宪法渊源于法律理论、法治原则和法理学观念。
法理学基础强调宪政原则、司法独立、法治等法学原则,为宪法的制定和解释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2. 政治哲学基础:宪法渊源于政治哲学思想,涉及国家权力的起源、目的和制约。
政治哲学基础倡导公民权利、民主、平等和自由等基本政治价值观念,为宪法的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政府权力提供思想支撑。
3. 历史文化基础:宪法渊源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历史文化基础反映国家由来已久的治理传统、政治制度变革以及人民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对宪法的价值取向和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4. 制度借鉴基础:宪法渊源于其他国家宪法经验和国际法。
制度借鉴基础包括对其他国家宪法的学习和借鉴,以及对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法的吸收和运用,为宪法的法律文本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对象。
5. 社会理论基础:宪法渊源于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关注社会利益、公共权力和社会秩序。
社会理论基础强调社会公正、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价值观,为宪法的社会目标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结构指宪法典的结构 一、宪法的形式结构
二、宪法的内容结构
表述一: 表述一: (一)序言 (二)正文 (三)附则
表述二: (一)序言 (二)总纲 (三)正文 (四)附则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年宪法序言 美国
“我们美国人民,为建立更完美的合 我们美国人民, 我们美国人民 众国,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 众国,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 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 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印度宪法序言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 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 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 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经济与政 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 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信念信 仰与崇拜的自由; 仰与崇拜的自由;在地位与机会方面的 平等; 平等;在人民中间提倡友爱以维护个人 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 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 我们制宪会议于1949 11月26日通过 1949年 日通过, 我们制宪会议于1949年11月26日通过, 制定了本宪法,并将其公布于众。 制定了本宪法,并将其公布于众。
三、我国宪法的结构: 我国宪法的结构:
(一)形式结构 章 、 节 、条、款、项 共四章,138条 共四章,138条: 总纲; 第一章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下分七节); 第三章 国家机构(下分七节); 国旗、国歌、国徽、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四、宪法惯例
在国家长期政治生活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涉及国家基本制度问题、 形成的、涉及国家基本制度问题、 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 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并为国 家和社会公众认可而具有普遍约 束力的习惯和传统。 束力的习惯和传统。 不成文法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宪法惯例:
(1)人大和政协同期会议; 人大和政协同期会议; 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宪法; (2)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宪法; (3)中共中央提出宪法修改的建 (3)中共中央提出宪法修改的建 议。
不成文宪法
是指没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 由若干宪法性文件和宪法惯 判例等构成的宪法。 例、判例等构成的宪法。 特点:弹性较大、 特点:弹性较大、适应性强 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 法国家
注意: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 分类不是绝对的 分类不是绝对的 宪法的不成文可转化 可转化为成 2、宪法的不成文可转化为成 文
附则举例:
日本宪法附则(节选): 日本宪法附则(节选): 第100条 本宪法自公布之 条 日起六个月开始施行。 日起六个月开始施行。 为实施本宪法所必须制定 的法律, 的法律,参议院议员的选 举、召集国会的程序以及 为施行本宪法所必须的准 备程序, 备程序,得于上项日期之 前进行之。 前进行之。 第101条 本宪法施行之际, 条 本宪法施行之际, 如参议院尚未成立时, 如参议院尚未成立时,在 其成立以前由众议院行使 国会的权力。 国会的权力。 韩国宪法附则(节选): 韩国宪法附则(节选): 第1条 本宪法自 条 本宪法自1988年2 年 日起实行。 月25日起实行。 日起实行 第5条 本宪法实施当时的 条 法令和条约, 法令和条约,如不违反本 宪法,可继续有效。 宪法,可继续有效。 第6条 本宪法实施当时的 条 机关, 机关,行使职权到按本宪 法规定的、 法规定的、相应的新机关 成立时为止。 成立时为止。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一、形式分类 (一)按宪法在法律形式上 是否具有成文的文本形式, 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
指以成文的文本形式表现出 来的宪法,一般指宪法典。 来的宪法,一般指宪法典。 特点:规范明确、条文系统、 特点:规范明确、条文系统、 便于执行和监督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 1787年宪法 国1787年宪法
(二)内容结构
A 序言 1.中国历史上的四件 1.中国历史上的四件 大事:1840 :1840年 大事:1840年\辛亥革 新民主主义\ 命\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义建设 2.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的根本任务、 2.国家的根本任务、 根本原则 3.实现国家根本任务 3.实现国家根本任务 的国内国际条件、 的国内国际条件、统 一战线、 一战线、祖国统一等 4.宪法本身的地位 4.宪法本身的地位 B总纲: 总纲: 国体\政体\ 国体\政体\国家机构 组织原则\民族政策\ 组织原则\民族政策\ 法制统一\分配制度\ 法制统一\分配制度\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公共财产\私有财产\ 公共财产\私有财产\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军队制 行政区划\ 度\行政区划\外国人 权利保护等. 权利保护等. C 正文:公民权利和国 正文: 家权力\ 家权力\国家标志
三、功能意义上的分类: 功能意义上的分类:
名义宪法、语义宪法和规范宪法 分类依据:以宪法规定的内容在 实际中有无实际约束力、即宪法 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的功能
第三节 宪法渊源
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即载体 一、宪法典
是指国家依照制宪程序制定的、 是指国家依照制宪程序制定的、集 中规定宪法规范、 中规定宪法规范、一般在效力上高 于其他法律、 于其他法律、一般在修改程序上比 其他法律严格的法律文件。 其他法律严格的法律文件。
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是最主要 的渊源。
二、宪法解释
指国家宪法解释机关依照法 定的程序对宪法条文的含义、 定的程序对宪法条文的含义、 精神及其适用范围所做的具 有法律约束力的说明。 有法律约束力的说明。
三、宪法性法律
由普通立法机关依照普通立法程序 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或认可的,以宪法规范为内容 的规范性文件。 的规范性文件。 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相同, 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相同,内容与宪 法直接相关 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典的补充, 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典的补充,不 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规范的最重要 形式。 形式。
五、宪法判例
是指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所形 成的含有宪法规范, 成的含有宪法规范,并为下级法 院所遵循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判 决。 普通法系国、 宪法典、宪法解释、宪法性 法律、 法律、宪法惯例
(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按宪法的效力和 修改程序是否与普通法律相 同 一般来讲, 一般来讲,成文宪法都是刚 性宪法, 性宪法,不成文宪法都是柔 性宪法。 性宪法。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
标准:宪法体现的阶级本质 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 义宪法,又叫资产阶级宪法 和无产阶级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