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风骨”内涵
浅析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内涵
浅析刘勰《文心雕龙》“风骨”内涵摘要:《风骨》篇作为刘勰《文心雕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试从“风”、“骨”的解释入手,以《风骨》篇原文为根本,分析“风”“骨”的基本含义,以及刘勰对于“风”“骨”的美学认知,并从中得出“风骨”论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
“风”“骨”都是美学概念,但并不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概念。
“风”是今人所理解的“文气”,可描述为“刚健感人的思路”,“骨”是端直之言,可描述为“端直的构思定型后的言语结构系统”。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审美特征1.何谓“风骨”“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批评的关键术语。
追溯“风骨”的最初起源,可知“风骨”一词原是东汉以来上层社会品评人物风度气质的词汇。
当时人们对该词已有明确、稳定的理解。
即:“风”是一个人表现于外部的风度、风采;“骨”原是指人的骨相,借指人的内在品格、气质。
风表现于外,骨蕴含于内,骨力决定人的风神。
如果把人物品评中的风骨一词移植作文学术语,“风”最初的意思是指文学作品的形式方面,即鲜明的外部特色;骨则指文学作品的内容方面,即坚实的思想、感情、义理等等。
风骨不仅涉及人物品藻和谈书论画的社会风尚,而且涉及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文学领域中的风骨侧重于人的神韵、风度等方面的特点,例如沈约《宋书》记述宋高祖刘裕:“身长七尺八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
刘裕的相貌颇为奇特,这里的风骨着重指外貌和风度。
魏晋六朝时期的绘画领域也讲究“风骨”,谢赫在评论曹丕兴的画时说:“观其风骨,名岂虚哉!”这里的“风骨”侧重指书画作品中流露的气韵——画得生动就有风度;用笔遒劲,就是骨。
将“风骨”运用到文学理论中,进行具体阐释的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
释“风”刘勰《风骨》开篇直接援引了《诗经》中的“风”,可见二者基本同义。
此外刘勰又表述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风骨》篇原文道:“《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浅谈刘勰的“风骨”论
浅谈刘勰的“风骨”论论文导读: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风骨概念。
他主要从情感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论述风骨。
情感与思想是文学的终极目标。
情感,浅谈刘勰的风骨论。
关键词:风骨,语言,情感,思想阅读刘勰的《文心雕龙》,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风骨概念,它深深触及到文学的精髓所在,至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刘勰是在探讨文(包括《文心雕龙》中二十种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的基础上,延续并发展古已有之的风骨概念,他主要从情感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论述风骨。
情感与思想是文学的终极目标,语言则是文学实现终极目标必须依赖的手段,它们是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首先,看语言。
刘勰为语言列出骨的标准,认为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1]并说明什么样的语言能被称为有骨:第一,精,练于骨者,析辞必精;[2]第二,要有丰富的内涵;第三,条理清晰。
后两者,可以从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中运用逆向思维推理而出。
[3]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些特征,试举实例进行说明。
免费论文,情感。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这首诗至今没有定论,因为语言表达出较为隐晦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从自我的角度对其做出理解,也许正因为隐晦,才使诗中语言的内涵丰富起来。
由每一个字组成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同时在人的脑海中形成各种意象,互相碰撞,互相交织,但并不杂乱无章,而是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被内在的逻辑牵引着,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是条理清晰的语言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语言隐晦,才能有丰富的内涵,许多古诗词的语言简单、明了,却依旧意蕴深刻。
免费论文,情感。
当然精的特征更不必说,这首诗的语言无法替代、删改,每一个字已经占据应有的位置,不多不少,没有累赘与冗杂之感。
鲁迅的《狂人日记》可谓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
从语言角度看,第一,全篇没有多余话,干脆利落;第二,几乎每句话都意蕴深刻: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试论《文心雕龙》中的“风骨”
试论《文心雕龙》中的“风骨”作者:王雅琦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1期摘要:“风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被视为评价诗人创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风骨”这个词最早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并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风格特征单独阐述。
古今众家对于这个词的阐释见仁见智,本文谨在此基础上谈谈自己对刘勰“风骨”一词的理解。
笔者认为“风”是情志,是感情和志趣在文章上的体现;“骨”是文辞,是高峻劲健的语言。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风骨”一、前人之论风骨《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在《文心雕龍》中概括出的“风骨”一词极为精炼,对于它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黄侃先生的“风意骨辞”说,这个说法目前在学界是最具影响力的。
黄侃先生认为,“(风骨)二者皆假于物以为喻。
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
文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理,譬之于物,则犹骨也。
必知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然后不蹈空虚之弊”。
这一观点追随者甚多,周振甫先生阐释说,“先看风,是对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追求”,“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要求它写得峻快爽朗”,“骨是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是对有情致的作品要求它的文辞精炼,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
郭绍虞认为刘勰所言“风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
这些都是对黄侃先生“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观点的认可和发展。
王运熙先生也曾解释说,“风指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指语言端直刚健”,“风骨结合起来,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这个观点跟黄侃先生的说法有些相似之处,并且进一步把“意”具体定义为“作者思想、感情在文中表现的风貌”,把“辞”具体定义为“质素而劲健有力的语言”,他将“风”与“骨”结合起来阐说的做法也给今人在研究方法上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文心雕龙》“风骨说”浅议
《文心雕龙》“风骨说”浅议作者:贺媛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摘; 要:本文认为“风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经历史空间意义的积累,内含之间既有承继性,也有创新性,不可以肢解开来解释,“风骨”是一个刚健有力的审美范畴,其中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情志、个性、才力、积累,是众多因素的综合。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骨作者简介:贺媛霞(1994-),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02“风骨”是《文心雕龙》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范畴,也是历来“龙学”研究中聚讼纷纭的一个问题。
“风骨”这一命题论者各执一词,互相不能说服彼此,虽不乏睿智之辞,然而并没有统一具有公度性的看法。
“风骨”命题研究的这个局面恰恰说明了刘勰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的杰出贡献。
一、众说纷纭的“风骨”对“风骨”的研究至今可谓卷帙浩繁,多位学者对“风骨”的意义进行整理统计研究,但是并不能穷尽。
较为周详的统计是1988年陈耀南先生在《<文心>“风骨”群说辨疑》[1]一文,其中关于风骨解释的统计有66种,风骨篇之所以成为聚讼纷纭的场地,论者在研究之时多有反思,提出与《文心雕龙》的骈文写作有关系,篇幅和对句限制了意义的进一步阐发。
本文在此基础上认为《文心雕龙》虽然是一部体大而虑周之作,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部创作论集,因而对于有些概念不可以严密的西方逻辑来论证。
本文认为“风骨”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范畴,不可过于比照单字解读,当然这么说也并不意味着“风骨”不可以分开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也将二者分而论之的。
本文认为“风骨”这个命题是一种美学理想,是一种骏爽刚健之力为主导的、关乎作家个性情貌的、关乎表情达意自然通畅的审美理想。
二、“风骨”释义“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本文认为端与直强调的是结言正而非结言奇,是著文之要义,也是合乎儒家思想的中正与平直的思想气质与人格理想的体现。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内涵及审美理想阅读理解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内涵及审美理想阅读理解摘要:一、引言1.介绍《文心雕龙》2.阐述风骨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二、风骨的内涵1.风骨的定义2.风骨与其他文学要素的关系三、风骨的审美理想1.风骨在审美中的地位2.风骨的审美标准及其特点四、刘勰对风骨的论述与实践1.刘勰关于风骨的观点2.风骨在刘勰作品中的体现五、结论1.总结风骨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2.强调风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正文:《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巨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作品中,刘勰对风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们理解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围绕《文心雕龙》中风骨的内涵及审美理想进行解读。
风骨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
风骨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认为风骨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审美理想方面,风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风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它要求作品在表达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美感,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其次,风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它要求作品在内容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能够引人深思。
最后,风骨具有广泛的普世性。
它要求作品在传达情感上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
刘勰本人对风骨的论述与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详细阐述了风骨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风骨的内涵,而且充满了风骨的审美理想,为后世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
总之,《文心雕龙》中风骨的内涵及审美理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刘勰“风骨”论的形成及内涵述评
刘勰“风骨”论的形成及内涵述评“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南朝以迄唐代人们品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术界对风骨一词的意义曾进行过讨论,意见颇为分歧,尚无定论。
罗宗强说:“风骨论是刘勰最激动人心而又最扑朔迷离的理论命题,也是他的理论的最出色的成就之一。
刘勰的风骨命题的确切含义,它的理论价值何在,一直为学术界争论不休。
”刘勰的风骨论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给后人的学术研究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的遗产。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五四”以来的文学观念及入思、运思方式与古人已迥然有别,而与西人学术之精密,系统之严谨更为接近。
因此对于“风骨”的阐释最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得出统一的结论。
本文坚持“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标准的这种观点,并试图从“风骨”范畴的渊源、涵义、以及刘勰提倡风骨的原由等几方面来诠释观点,同时对《风骨》篇做简略的分析。
一、风骨论渊源“风”的来源,本于《诗经》中的国风。
刘勰以六义之“风” 为风骨之开篇,显然是取风诗的教化意义而言。
《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风有教化作用。
孔颖达《正义》:“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故曰风。
”风的具有教化的意义,最早是由比喻而来。
另外,刘勰又说:“志气之符契。
”《书?舜典》:“诗言志。
”《孟子?公孙丑》:“夫志,气之帅也。
”风又和志气联系。
风含有以情动人,移情性之义,风来自情志,故称其为“志气之符契”。
所以风诗的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之教化意义是风骨思想渊源之一。
风骨范畴的另一思想渊源,可能来自品藻人物的风气。
魏晋时期,“风”已被广泛应用于品评人物,魏晋南朝人品评人物,非常重视人物风度的清俊爽朗之美。
《世说新语》中品评人物时就大量用到“风”这一概念,如“闻其风采”“风姿特秀”“风神清冷”“风仪秀整“等,主要指的是人的生动的神态和内在气质的具体表现。
《世说?容止》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文心雕龙》的《风骨》的当代意义
《文心雕龙》的《风骨》的当代意义如何理解“风骨”?私以为“风骨”如人体,风为气血之气,骨为骨架,二者缺一不可。
如刘勰所说文辞需要骨就好像人需要竖起的骨架一样,表达的感情需要包含风,就好像人的形体需要包含气血之气。
既然要讨论《风骨》的当代意义,首先需要理解“风骨”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刘勰开篇说,“诗本六义,风冠其首”,在这里“风”是化感之源,是教化之义。
其次,刘勰又提到了“志气之符契”说明风骨之风是志气的外在表现,志气与风之间是“因内而符外”的“符契”关系,不仅如此,刘勰还花了大量的笔墨谈论风与气的关系,从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提到的“文以气为主”到曹丕评论孔融、徐幹、刘桢的语句,提出了古人的“重气之旨”,论证了风、情、气三者一致的辨证关系;最后一点要清楚是刘勰说的文风与当代意义上的文风意义并不相同。
“骨”本身指的是人的骨骼、骨架,刘勰认为文骨的形成是“结言端直”,即文章发措辞端庄正直、正确有力,这是对文辞方面的要求,但是文骨侧重的是对文章的语言表现力,是无形的,它与文辞并不等同。
风与骨的关系,我认为刘勰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即“缀虑成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翼。
”风骨是文章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那么,《风骨》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呢?《风骨》对文章写作提出的要求是“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
”这些要求有利于纠正现在部分文章华而不实,或者文辞粗糙的现象。
就拿曾经火遍中国的“梨花体”以及郭敬明的文章来说,前者语言粗糙毫无文采可言,而郭敬明的文章则是辞藻堆砌,二者都一样情志不显,缺少情志和气势。
所以我看郭敬明等人的文章也是如“雉窜文囿”。
不过我不认为现在有多少人能“风骨乏采”,因为文辞表达不好的话,基本上也难以读出风骨,容易辞不达意。
另外提到的是,文学本身就带有教化作用,“风清文峻”在任何时候对人类形成刚健正直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风骨的内涵
关于“风骨”的内涵近日,一些网友常与之探讨诗作,本人才疏学浅,不懂辞赋,便不敢妄言。
本人拙见,对于好诗的朋友,对“风骨”两字的内涵应有更深刻的认识。
“风骨”,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
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刘勰所撰《文心雕龙》是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
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风骨”一词本是南朝品评人物精神面貌的专用术语。
文学理论批评中的“风骨”一词,正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风”是要求文学作品要有较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即《诗大序》中的“风以动之”的“风”。
“骨”则是要求表现上的刚健清新。
“风骨”的理论,既是针对南朝浮靡的文风而发,也是从传统文学理论中概括出来的。
“风骨”之说,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文心雕龙》面世以来,有关风骨内涵的讨论及论争一直不少,其中有人认为:“风即文辞,骨即文意”;刘勰之所谓“风”,说是指的富有情绪色彩的语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所谓“骨”,就是指的纯洁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撇开对“风骨”所作的定义,也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
有人认为“风骨”是一种形象化了的抽象概念,这可能是人们对它见仁见智,长期聚讼纷纭的症结所在。
廖仲安、刘国盈的《释“风骨”》一文追溯“风骨”这个概念的来源,指出汉魏说以风和骨品鉴人物,后来才出现“风骨”合用的情形;东晋、宋、齐时代又陆续将风与骨移用品评绘画、书法和文章。
有的论者提出《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总钢的认识。
《神思》提出的情与物、言与情、言与物三者的关系,是创作论的总钢;就《神思》篇说,是讲文意怎样酝酿成熟,到用语言文辞一来表达,直到写成后的修改,也可以说是创作总论。
风骨内涵
“风骨”说的内涵刘勰《文心雕龙》曰:“诗总六艺,风冠其首”,指出“风”乃出自《诗经》。
在《风骨篇》里,刘勰提出自己对“风骨”的理解:“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
”即“风”乃是表达情感之始,“骨”则是文章结构所在。
可知“风骨”这一命题,当从“风”与“骨”两方面来看。
《风骨篇》曰:“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思不环周,莫索乏气,则无风之验也”,这是说“风”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必要性。
假如文章缺少“风力”,则枯燥无味。
那么“风”又是什么呢?《风骨篇》云:“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此乃风力酋也。
”司马相如乃汉赋第一大家,所作大赋《上林》《子虚》皆极尽铺陈,文采斐然。
而其“蔚为辞宗”,可见其文辞之功。
因此可以说,“风”即指文章的文辞表达,也是文章的表面形式。
如果文章没有文采,则干涩乏味,犹如道学家之言,这样的文章自然也不会是成功的。
在“骨”这方面,《风骨篇》提到:“练于骨者,析辞必精”,“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就是说,文章要有“骨气”。
如果文章缺少“骨气”,那么就会“繁杂失统”,即杂乱无章。
“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
这其中的“骨”即文章骨干、内涵,即文章的深层意蕴。
古人云:“文以载道”,“骨”虽说不全是“道”,然而却也包含“道”。
若文章空洞无物,没有思想内涵,那么就会失之流浮,如人之无心,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好文章。
然而“风”与“骨”绝不是互相独立而存在的。
一篇好的文章要讲究“风清骨峻”,即文采与内涵皆佳。
否则缺其一则不能称之为好文章。
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即文章空有好文采而言之无物,就是取悦他人,过于华丽。
比如魏晋时的宫体诗和骈体文、明清的八股,在开始时自然是文辞并茂,声色俱佳。
然而发展到以后越来越看重修辞与声律,只看重形式上的美感,而忽略了作为文章核心的思想内涵。
这就是有风而无骨,自然不是好的。
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内涵与思想深度,那么文章就会枯涩乏味,又有粗野之感。
风骨论
浅析“风骨”的涵义摘要:“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所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文论范畴。
“风”指的是作者通过文章传达出来的感情对读者的一种艺术感染力,通俗的说就是共鸣。
“骨”指的是文章的骨架,也就是关于辞(语言文字)方面。
而“风骨”就是指精炼的文辞中所包含的饱满的意义内容[1]。
关键词:风骨感染力气采辞刘勰的“风骨论”,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理论范畴,是形成民族化的理论体系。
“风骨”来源已久,自古以来,学者们对“风骨”一词的也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在这里我就说说我对“风骨”涵义的理解。
“风骨”一词最早起源于人物品评和书画艺术上,王充的《论衡*骨相》篇中论述了骨相和人命运的关系,而陶弘景在《相经序》里说:性命著于骨形,吉凶形于气貌。
后来人们逐渐把“风骨”上升到了文学理论的高度。
“风”:大块噫气,其名曰风。
汉代的纬书《春秋元命苞》记载:阴阳怒而为风。
《六书故*动物四》说: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为风。
从风这种自然流动之气出发后被人们引申为风气、风俗,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用“风”来比喻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品格的外扬,到了魏晋南北朝就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主要是指人外在神态与内在气质的体现,同时“风”也被引入到文学理论的领域,刘勰讲:“《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这里提到“风”的两大特征:第一,“志气之符契”,即“风”是情感和思想的具体表现或凭据;第二,“斯乃化感之本源”,即“风”是文学感化人的本源。
从上可以看出“风”主要是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对读者的感染[2],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文学作品中缺乏情感的,必然没有“风”,但是有情感和思想的存在,未必有“风”。
如果一部作品它的情感和思想不能够感染到读者的精神世界,那它有“风”,这“风”也是不存在的。
就如钟嵘在《诗品序》中强调诗歌创作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从刘勰《文心雕龙》的“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可以看出风还有清、明、显的特点,一是“清”,正所谓“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二是“明”,即鲜明,明畅,“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三是“显”,情感的表达要强烈明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解读_文心雕龙_风骨_
由此看来,“骨”既包含挺拔遒劲刚健的文章结构也包 就能呈现出风骨的外显特征:“力”。刘勰认为,文章无“风
含纯正精炼畅达的语言。“有骨之辞”有如坚强的骨架支撑 骨”也就难以有气势有“力”,“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
作品,使作品产生强烈的生命力。
采失鲜,负声无力。”“无力”文章便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价
因此,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所谓的“风骨”,就是指既 值,因此他认为写作应该“蔚彼风力,严此骨鲠。”六朝文风
既有挺拔遒劲刚健的文章结构,又有纯正精炼畅达的语言,从而使主观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富有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风骨”明显是以“气”和“力”为主要特征的。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201 0)23—01 86—02
一、有关“风骨”的阐释
有挺拔遒劲刚健的文章结构,又有纯正精炼畅达的语言, 之弊病也和风力、骨力丧失有关,出于批判的需要,刘勰把
从而使主观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富有强烈的艺术 “力”即气势作为文章的一个美学要求而提了出来。
感染力。事实上,从汉代的“品人”到魏晋的“品画”再到《文
总之,《风骨》篇是刘勰首先在总结我国优秀文学传统
W e n Xu e Ya n jiu
☆文学研究☆
即纯正、强烈、鲜明、遒劲的话,那么这就是含风的情,是具 连成一体,就会“索莫乏气”,是一种无风的症候。
有艺术感染力的情。情含“风”,则“风”深情显,情爽“风”
因此,在《文心》中, “气”是“风骨”之源。先人早就注意
清,才能“犹形之包气”。否则“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 到这点。如黄侃提出“气即风骨之本”。纪昀在《文心雕龙辑
刘勰《文心雕龙》之《风骨》篇
浅论刘勰《文心雕龙》之《风骨》篇【摘要】《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基石,融合道家,将齐梁时代之前的美学成果做了全面的总结,全书50篇,细致的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以及如何去鉴赏和创造美学规律。
其中《风骨》篇中“风骨论”是刘勰的首创,在当时有着进步的意义,更是写好文章该遵循的方向。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文章标准《文心雕龙》被称为“中国古代论文的秘宝”,鲁迅认为它可以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王元化认为它可以跟黑格尔的饿《美学》相并论,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史上的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内容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四个部分。
全书以总论为“文之枢纽”,分析各种文体,论述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提出批评鉴赏的方式以及作家的道德修养等等。
其中刘勰在创作论中详密深刻的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风骨》一篇。
文章的创作,离不开文风和文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上来说,应当是刘勰的首创。
刘勰在《风骨》篇中指出,《诗经》有“六义”,其中“风”排在第一位,因为国风是感化教育的本源,是表现思想感情和气质的重要方式。
在刘勰看来,“风”来源于国风,是毫不掩饰第表现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国风》中的很多诗歌都是作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情。
而后代尤其是建安时期的文人多继承了《诗经》的传统。
钟嵘在《诗品》中指出曹植、刘桢等人的诗歌都是以《国风》为源头的。
“骨”,《说文解字》解释为“肉之覈也”,原本指的是人的骨骼。
魏晋时期,“骨”成了人物品评的一个标准。
《人物志》中将“骨”和“仁”联系在一起,认为“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
弘毅也者,仁之质也”。
骨骼正直、身体柔韧,表现在品德方面就是有仁德。
《人物志》还认为“骨直气清,则修名生焉”,骨骼直正、气色清朗的人会有好的名声。
《世说新语》记载品评人物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文心雕龙·风骨》新释及分析
《文心雕龙·风骨》新释及分析风骨是中国文论中一个非常成熟的诗学范畴,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骨》篇最早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风骨做了阐释。
历来对《文心雕龙风骨》的解释丰富多样而又莫衷一是,又有研究者对不同的解释进行分类评述,形成解释的解释。
本文立足元典,首先从语义上解读《风骨》,试图接近风骨的本初意义;其次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及中国文化传统来探讨风骨所具有的深厚内涵;最后探讨风骨之包容的语义所拓展形成的艺术范畴。
一、《风骨》的多种解读《风骨》是《文心雕龙》中十分重要的篇目,然由于其涵义的丰富性与模糊性,研究者对之解释歧异甚多。
各种不同的解读有意义交叉之处,亦有一定的理解差异。
他们或从风与骨各自的含义出发进行阐述,或从整体上论述风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阐释场域。
第一类解释将风骨分属不同的意义,将风解释为文意、内容,将骨解释为文辞、用辞。
黄侃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他认为风是属于文意范畴的事,骨是属于文辞范畴的事,他重视从作品的文辞结构方面来理解风骨。
周振甫先生持类似观点,认为风是感动人的力量,是符合志气的,跟内容有关;骨是对构辞的要求,用辞极精练才有骨。
另有几家认为风为情志,骨为事义。
廖仲安、刘国盈等先生持情志事义说,他们认为风就是情志,骨是事义,前者是作家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现。
后者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一切材料观点逻辑的内容。
刘永济先生将风情、骨事相互关联,认为风是文之情思,骨是喻文之事义前者发于作者之心,运事义以成篇章;后者建立篇章而表情思。
罗宗强先生也指出,风为感情之力,骨为事义之力,感情之力借其强烈浓郁、借其流动与气概动人。
事义之力,借其结构谨严之文辞,借其逻辑力量动人。
风骨合而论之,乃是提倡一种内在力量的美。
宗白华先生从美学的角度来阐释风骨,强调其艺术性;从根本上,他认为骨与文辞相关,风与情感相关。
宗白华指出,骨是和词有关联的,它是一个词藻(铺辞)的问题。
_文心雕龙_风骨_篇义析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六年第六期 《文心雕龙・风骨》篇义析论金庆国1 《文心雕龙・风骨》篇义的关键问题,自然是对“风骨”概念内涵的理解。
“风骨”可以说是《文心雕龙》中歧说最多的概念之一了。
陈耀南先生在《文心风骨群说辨疑》一文①中,曾搜罗六十四种说法分为十类,并加以按断,可见纷纭的概况。
不过概要说来,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意见是将“风”“骨”分属意、辞,认为“风”指“文意”,“骨”指“文辞”。
黄侃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②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这一说法曾发生很大影响,后来也颇遭到一些人的非议,认为“风”不就是文意,“骨”不就是文辞。
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也包含对黄先生说法的某些误解。
如不以辞害意,综观《札记》全文,则黄先生的本意实是说,“风”是属于文意范畴的事,“骨”是属于文辞范畴的事。
故其释《风骨》篇之“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二句时说:“明言外无骨,结言之端直者即文骨也;意外无风,意气之骏爽者即文风也。
”于释“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二句时又说:“即谓辞精则文骨成,情显则文风生也。
”这说明黄先生并非说“风”即是文意,“骨”即是文辞。
“意”能达到“风”的高度,“辞”能达到“骨”的高度,是有其标格与要求的。
所以他又说:“辞精则文骨成,情显则文风生。
”辞不精则有辞而无骨,情不显则有意而无风。
范文澜先生深得其意,故在注《风骨》篇中阐释篇义说:“窃复推明其义曰:此篇所云风情气意,其实一也。
而四名之间,又有虚实之分,风虚而气实,风气虚而情意实,可于篇中体会得之。
辞之与骨,则辞实而骨虚,辞之端直者谓之辞,而肥辞繁杂亦谓之辞,惟前者始得文骨之称,肥辞不与焉。
”③不过,黄先生与范先生都没有对“风”和“骨”的内涵做更细致的分析罢了。
周振甫先生也是将“风”“骨”分属于意、辞的。
他说:“‘风’是感动人的力量,是符合志气的,跟内容有关。
”“‘骨’是对构辞的要求,用辞极精练,才有骨。
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
2013.07张少殿一.何谓“风骨”“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批评的关键术语,有关“风骨”的最早出处和具体含义却尚未有结论。
一般认为,“风骨”一词源于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和谈书论画的社会风尚,涉及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记述:“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
”韩氏是一个著名学者,但他胳膊肥胖、其貌不扬,时人认为他没有风度。
沈约《宋书》记述宋高祖刘裕:“身长七尺八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
刘裕的相貌颇为奇特,这里的风骨着重指外貌和风度。
韩氏和刘裕都是南朝的才俊人物,当时所谓“风骨”,大致指人的神韵、风度方面的特点。
除了文学领域,魏晋六朝时期的绘画领域也讲究“风骨”,谢赫《古画品录》说:“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
谢赫在评论曹丕兴的画时说:“观其风骨,名岂虚哉!”这里的“风骨”侧重指书画作品中流露的气韵———画得生动就有风度;用笔遒劲,就是骨。
将“风骨”运用到文学理论中,进行具体阐释的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
《文心雕龙·风骨》篇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是以惆怅述情,必始风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风”居六义之首,这里强调“风”是感化人心的根本力量,是志气的具体表现。
文学作品里,深厚浓烈的情感和志气正是“风”的体现:“情之含风,如形之包气”,蕴涵了深厚情感的作品正好比人的形体里包含了充沛蓬勃的志气。
“风”的解释出自《诗经》,“骨”的含义源自哪里,却不得而知。
在古代,“骨”侧重从生理角度来谈其含义。
《孟子·告子下》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认为个人锻炼成才的必经途径是经过筋骨上的磨砺,这里的“骨”是对人的生理体格提出的要求。
就像做人一样,写文章也要有骨,文章的“骨”指它的文辞和语言。
“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如形之包气”。
浅论“风骨”
浅论《文心雕龙》中的“风骨”摘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创作问题的文学理论杰作,《风骨》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作论中的第三篇,对文学创作提出了美学要求,推动了中国文创作的发展。
然而“风骨”的涵义众说风云,莫衷一是。
本文在列述前人众多观点的基础上,从《风骨》的文本本身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风;骨;风骨;文学创作启示;为人品质东晋、南朝,先是人物评价中较多运用风骨这一概念,稍后影响及于书画评论和文学评论。
在刘勰之前,少数文学评论中已出现风骨论,但比较零碎,《文心雕龙风骨》篇首次对文学风骨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概括,成为《文心雕龙》全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代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风骨”种种之说法在文学上,关于“风骨”的释义基本分成几个派别。
一派学者根据《风骨》篇的一些语句作解释,认为“风”是作品意气骏爽的表现,是抒情鲜明,属于情感内容方面; “骨”是作品结言端直的表现,是文辞精炼有力,属于形式方面。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龙学家黄侃,提出“风骨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权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贯譬之于物,则犹风骨也。
”(《文心雕龙.札记》,他认为“风骨”是假借于物的比喻,“风”即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内容—“文意”,“骨”即是文辞。
著名龙学家范文澜也是这一说法的忠实的维护者。
他在《文心雕龙注》中写道:“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祥矣”。
另一派认为该解释不准确,他们认为“风”指作品的情志,“骨”指作品的思想、义理。
他们解释“风”的含义与前一派有些接近,对“骨”的解释则与前一派完全不同。
他们主要依据刘勰在《体性》篇中“赞”说过的“辞为肌肤,志实骨髓”,在《附会》篇中说过的“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认为“骨”是志和事义,不属于语言文辞,而属于作品内容。
赵仲邑主张这种说法。
前一派的解释是符合《风骨》的有关词句的,后一派研究者坚决加以否定,从书中其他篇中找依据,对“骨”的含义另作解释。
刘勰风骨的概念
刘勰风骨的概念刘勰(约85~150年)是东汉末年文学批评家、学者,他的代表作品是《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著作中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出了“风骨”这一概念。
所谓“风骨”,是刘勰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评价标准。
他认为一个文学作品要想成为经典,就必须具备独特的“风骨”。
那么,什么是“风骨”呢?首先,“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独特并具有韵律美的风格。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品的灵魂和气质所在,是作品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一个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风格,就很难吸引读者的兴趣,也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
其次,“风骨”是指文学作品透露出来的独特情感和个性。
刘勰认为,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要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个性,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别人的风格和思想。
只有表达出个性化的情感,作品才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
另外,“风骨”还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创新和创造力。
刘勰认为,一个杰出的文学作品应该有突破常规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和创造,写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学成就。
此外,“风骨”还与作品的自然和真实性紧密相连。
刘勰主张文学作品应该追求自然和真实,而不是虚浮和做作。
他认为,作品的“风骨”应该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勉强制造出来的。
总体来说,刘勰对“风骨”的理解是多维度的,既包括了作品的风格、情感和个性,也涵盖了作品的创新和真实性。
刘勰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见解,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对“风骨”的讲述,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优秀文学作品所应具备的核心品质。
在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中,人们时常引用刘勰的观点,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
浅谈《文心雕龙·风骨》
浅谈《文心雕龙·风骨》作者:王瑶来源:《大众科学》2020年第13期摘要: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著《文心雕龙》,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理论化的文学作品。
刘勰继承了先秦两汉至魏晋齐梁中优秀文学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自身的理解和“唯物析中”的态度才创作出了这部旷世著作。
古有“体大而虑周”,现有“中国文论第一书”的评价。
《风骨》篇是《文心雕龙》中最重要的篇目以及文学理论之一,对后世有着极大影响。
本文试从《风骨》文章内容着手,分析出刘勰对于“风”、“骨”的含义以及“风骨”蕴含的美学。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美学特征,风,骨在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上,刘勰可以说是第一位提出“风骨”这一文学理论的人。
《文心雕龙》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指出文学风格中“新奇”与“轻靡”是不正确的,他认为这种风格形成原因是追求“危侧趣诡”、“缥缈附俗”的人,所以他提出“风骨”一说,以此观点来纠正南朝文学萎靡文风。
在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上,刘勰可以说是第一位提出“风骨”这一文学理论的人。
《文心雕龙》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指出文学风格中“新奇”与“轻靡”是不正确的,他认为这种风格形成原因是追求“危侧趣诡”、“缥缈附俗”的人,所以他提出“风骨”一说,以此观点来纠正南朝文学萎靡文风。
“风骨”一词出现于汉末,流行于魏晋。
南朝梁学者刘孝标曾在《世说新语?赏誉》中注:“(王)羲之风骨清举也”,其中“风骨”指的是人的精神和样貌;随着时代文化发展,“风骨”的品评对象从人转到绘画上。
如南齐谢赫用“观其风骨,名岂虚成”评价曹不兴绘画笔法与技巧,也认为“风骨”属于绘画的美学范畴;再到刘勰用“风骨”来品评文章,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论述文学理论中谈及“风骨”的人,也将“风骨”一词纳入来写作美学范畴中。
刘勰在《风骨》篇中开篇就提出《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中,“风”是首位,是感化与教化人的基础,也是表达情志与气势的依据,以此论证写文章想要“怊怅述情”,就必须先有“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风骨”内涵
作者:赵文晶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1期
摘 ;要:“风骨”作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后世对它的理解更是莫衷一是。
以黄侃为首的“意辞说”、以刘永济为首的“情志事义说”亦或者“风骨”合并式解释等观点均各执其义,本文将以《体性》—《风骨》—《附会》三篇为纵的发展脉络,讲述对“风骨”的理解。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风;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1
“风骨”本是人物品评中的一个概念,“风”指一种精神气度,“骨”指骨骼、骨相。
其最早大量运用于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中,后又用来评论书法和绘画。
由于“风骨”一词来源于人物品鉴,南唐刘勰将它运用到文论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重视直观与形象,善于从综合角度去分析问题的思维特点。
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内涵,后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将“风骨”一词作为独立篇章的题目,并在文中通过论述风骨的含义和作用、风骨与气的密切关系以及锻炼风骨的途径方法等三个段落进行阐述。
由此可见,按照“风骨”一词在《文心雕龙》各篇文章内容中的占比,刘勰对“风骨”的理解应以此篇文中的阐述为主。
《文心雕龙·风骨》开篇即阐明了“风”的出处及对“风”的赞颂之情,《毛诗序》中记载:“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有了“风”,才能动之以人,但“风”本身并非是教化及志气,而是教化的本源,志气的表现。
“风”是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根源,是作者情志气质的外在表现。
“风”和“气”的关系更为密切,没有“气”就不生动,没有“风”就感动不了人。
形不是“气”,但有“气”才活;情不是“风”,但有“风”才动人。
刘勰所谓“风”的意思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以及写得骏快而爽朗。
《风骨》篇中有五处论及“骨”,先阐述了“骨”重要性,表明铺辞以骨为先,骨是辞的主干。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是直接承上“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来的,“莫先于骨”从正面说明骨与辞的先后主从关系,“文骨成焉”则从因果角度说明了同样的关系,“沉吟铺辞”而能“结言端直”便是有了文骨。
“析辞必精”是“练于骨者”的必然成果。
“瘠义肥辞”句是以上各条的小结,
因为“瘠义”便不可能做到析辞必精,必然是繁杂失统,瘠义是造成辞之无骨的必然原因。
因此,“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
二、《文心雕龙·体性》篇中的“风骨”
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所体现出的“风骨”却是另一种相反含义。
“辞为肤根,志实骨髓”,表明了“骨”为文意,“风”为文辞。
但笔者认为《体性》主要论述的是文章体貌风格和作家情性、个性的关系,“风格”与“风骨”是两个不同的内涵。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因此,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
即风格是每个作家在其创作中必有的体现,同一作者也可以具备多种风格,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才、气、学、习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而“风骨”却不是每个作者在文章创作中所均具有的。
《体性》篇中,从“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的创作过程来探讨风格的形成,而非风骨。
只有在文末赞曰时,稍微提及“风骨”,笔者认为此处只是刘勰对于“风骨”的初次想法,而非是对“风骨”的真实感官。
三、《文心雕龙·附会》篇中的“风骨”
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骨”是指“情志”与“事义”,即所谓的情感与思想,这是文学创作的骨干。
没有骨干,就很难构成优美的文学,此观点与《风骨》篇中“沉吟铺辞,莫先于骨”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文章的表达,却依仗于文章的气势,“缀虑裁篇,务盈守气”。
“文气”即为“风”。
依笔者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风骨”的论述观点顺推,《附会》篇位于《风骨》篇之后,但为何刘勰关于“风骨”的观点会与《体性》中的观点相一致,而悖于《风骨》篇。
笔者认为,刘勰在除《风骨》篇以外的创作中,主要想表明、阐述的是“风骨”对于文章的重要性,而分“风”为何物、“骨”为何指。
再者,依《附会》篇中所言,倘若离开了言辞谈骨,便忽视了辞和骨的表里关系。
再辨析“辞”,其除了指“言辞”这种泛指的意义之外,往往又和
“情”“义”“理”“采”“藻”“文”等联合构成新的概念,“辞情”“辞义”“辞理”“辞意”是属于言辞内容领域,“辞采”“辞藻”和“文辞”则是属于言辞形式领域。
联系《文心雕龙》中的其他相关篇章,能够分析得知“骨”是对辞所表现的内容方面提出的美学要求,而非局限表意为本篇中的“情志”与“事义”。
四、结论
显然,“风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反映了刘勰的文学审美理想。
“风骨”体现为一种內在的力量和生气,它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大体上相当于一种明朗刚健的文风。
综上所述,以《体性》—《风骨》—《附会》三篇为纵的发展脉络,并以《风骨》篇为主导,刘勰所提出的“风骨”是通过创作两大要素的情与辞来对文学创作进行美学规范的。
笔者更赞同于“风”是对
文章情志方面的要求,“骨”是对文章辞语方面的要求。
“风”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而爽朗;“骨”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
而《体性》篇、《附会》篇中所提及的“风骨”是刘勰对于“风骨”一词的初次考量亦或是轻提之举,并非细细揣摩“风”与“骨”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刘光秋.“风骨”小议[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