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望江南》公开课教案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设计04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背景本课所选的两首词词风格接近,词作经典,韵味深厚,值得学生吟诵赏析。
教学时可以按照词作风格接近来进行,我将《望江南》与《武陵春》两首婉约派闺情词合讲,更具系统性,更利于教学中的整体把握及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讲解诗歌要做到知人论世,在了解作者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去诵读和理解诗歌,感悟作品思想感情,赏析诗歌写作艺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抒情言志句,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歌内涵。
能力目标1.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2..利用想像、联想、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难点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教学突破1.制作课件,形象的展示一些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结合优美的画面感受诗词的境界。
播放朗诵带,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2.组织学生探讨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通过不同要求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理解词作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比较教学法:通过相似流派和主题的合并阅读和比较阅读,多维联系比较,体会词作中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文本,导入新课当王菲用灵动的声音唱起《但愿人长久》,当周杰伦深情地演绎《东风破》的离情别绪,当岳飞《满江红》的豪壮之词被雄浑豪迈的声音唱响,我们顿时感到,宋词千年的风姿卓越。
今天,让我们步入词作的精美殿堂,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出示文体:词。
板书《望江南》、《武陵春》)二、读你“千遍”自由读这两首词,并根据注释理解大致意思.(自由发言)《望江南》大意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
《武陵春》公开课教案
《武陵春》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武陵春》的背景和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等知识。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武陵春》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和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武陵春》全诗2.2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难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诗歌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简介,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武陵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3 分析与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欣赏诗歌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理解和欣赏诗歌方面的进步。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理解。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材料:《武陵春》全文及其注释。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资料。
5.2 多媒体材料:李清照的画像和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
与《武陵春》相关的音乐、视频等素材。
5.3 辅助教材:相关诗歌鉴赏的教材和参考书。
写作和表演活动的指导资料。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熟悉《武陵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如文本、图片、多媒体等。
设计教学活动和讨论问题。
6.2 教室准备:安排合适的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朗读和活动。
24公开课《望江南》《武陵春》
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歌,请找出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为“花间鼻祖”。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 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 --清丽婉转)。 称“温李”;词与
武陵春 望江南 yún 舴艋(zéměng) 李清照 温庭筠 蘋(pín) 风住尘香花已尽, 梳洗罢, 脉(mò)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独倚望江楼。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过尽千帆皆不是, 闻说双溪春尚好, 斜晖脉脉水悠悠。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感知内容:
•1、这两首词作中的女子她们各自 在愁什么? •2、词作中的女子究竟有多愁?用 词中句子印证回答。 •3、词中还有哪些字词、语句来体 现出这种愁情?作者是通过怎样的
体味情感:
《望江南》写一个因心爱的人远行而 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 感,表达了女子因为心上人远离被相 思折磨柔肠寸断的情感。 《武陵春》写词人经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丈夫病死,表达了女词人因
《望江南》 《武陵春》 《渔家傲 秋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yún
学习目标:
•感知词的内容 •体味词的情感 •比较词的异同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 晚唐诗人、词人。 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其词多写女性生活, 擅长白描,被称为“易安 多反映闺阁的相思 体”。现传《漱玉词》其 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 之情。是“花间派” 个时期。 的重要作家,被誉
望江南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 风住尘香花已 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 尽,日晚倦梳头。 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 自己依然觉得疲倦,无心梳洗。 物是人非事事休,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 欲语泪先流。 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 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 闻说双溪春 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尚好,也拟泛轻 听人说双溪春色很美,我也
2019年《词两首》说课稿(《望江南》《武陵春》)精品教育.doc
《望江南》和《武陵春》说课稿一、说课综述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0 课所选的五首词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作,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从词的风格意境来看,《望江南》和《武陵春》均具有语言凝练细腻,意境柔美凄怨的婉约之境,从词中刻画女子的情感来,都起伏跌宕,曲折多变,令人一读三嗟叹。
其余三首则是抒发或雄或壮或悲的豪放情怀的爱国之词。
而愁思更是每个人或刹那或长久曾刻骨铭心缱绻的或浓或淡的似曾相识心绪。
所以设计教案时特意把《望江南》和《武陵春》放到一块让学生去读、去品,去感悟两个女子不一样的愁思情怀。
教学时需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词,以读为针,以想象为线,通过对这两首词读中解意、读中赏句、引导学生融入词中,拓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获得审美享受。
特别是《武陵春》一词,更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词人的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词的写作艺术。
二、学情分析根据文体特征解读之后,还要依据学生学情设计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如下:1、关于《望江南》,学生对古代男女的情感生活了解不够,无法深刻体味温词中女子思念期盼之切。
2、关于《武陵春》,对于李清照写此首词的背景不甚明确,不能更好理解李词中如此深重之愁所为何来。
3、学生愁思也有时有,只是概说泛泛,不能细笔描出。
4、学习古诗词往往浅尝辄止,缺乏理性品析词句的能力,5、对诗词整体把握能力欠缺,整体感受往往支离破碎,不能有效整合审美感受。
那么,本课的教学内容可做浅入深出的设计,由浅及深,在了解作者,朗读两首词并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两首词中两位女子愁的对象、愁的表现、愁的深度、愁的结果的探讨,反复吟咏,赏析字词从而达到理解两首词的思想情感,体味两首词的意境的教学目的。
设计了“朗读指导,动情读愁——整体感知,初步识愁——细细品味,纷纷说愁——结合材料,深入悟愁——拓展延伸,别样愁思” 五个环节。
两首词中,《望江南》又教易理解,故先引领学生赏析品味此首词,再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借助材料,把握《武陵春》的情感。
2024年武陵春公开课教案
武陵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武陵春》的作者、背景、体裁等相关文学常识。
(2)正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3)学会分析、品味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结合课文,进行仿写、扩写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友情、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分析、品味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1)对诗歌意象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2)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有“词中之神”之称。
(2)展示课文背景:描绘武陵春景,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好意象,感受词人的情感。
2.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感受。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2)小组汇报:各组展示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深入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2)结合实例,分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
5.实践活动(1)仿写: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艺术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扩写: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故事情节的扩写。
6.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诗词,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宋代诗词。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
3.搜集宋代诗词,进行欣赏与比较。
《望江南》和《武陵春》教学设计
《望江南》和《武陵春》教学设计发表时间:2017-09-26T09:07:05.88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作者:咸婧李嵩颖[导读] 第一项课标要求是三维目标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学习内容是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情感。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新华农场学校点评: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新华农场学校课标要求及分析《望江南》和《武陵春》与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二)阅读1、能用普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7、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有关。
本节课与有感情的朗读、体验感人的情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有关。
它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是三维目标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学习内容是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情感。
第二项课标要求是三维目标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习内容是学会比较阅读。
教材分析《望江南》和《武陵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3课,本课所选的五首词代表了不同时期词的发展和流派,都是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进行了教材重组,将《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婉约词和其他三首豪放词分开教学,这样更便于集中学习相同词风的词,从而让学生更系统地把握词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词,结合时代背景和词人的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词的情感内容。
以想象为线,通过对这两首诗词读中解意、读中赏句、引导学生融入诗词,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诗词学习的方法。
学情分析优势: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再加上他们的思想正从幼稚向成熟阶段过度,对表达爱、恨、情、愁的文章颇感兴趣,特别是对类似的比较经典、简短的古诗词更是偏爱。
《武陵春》公开课教案doc5(2024)
2024/1/29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9
7
文本概述及结构分析
《武陵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的作品,属于婉约词派代表之一
。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暮春之景和 作者心中的愁绪,表达了词人内
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结构上,词作采用了层层递进、 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景与情紧密
其中,“物是人非”四字,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词人面对现实时的无奈
和感伤。
03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这句词以乐景写哀情,通过描绘双溪春光的美好,反衬出词人内心的愁
苦和孤独。同时,“拟泛轻舟”也暗示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9
文本风格特点及表现手法
风格特点
全词委婉含蓄,感情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李清照婉约词 派的独特魅力。其中,词人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等手法,将 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武陵春》公开课教 案doc5
2024/1/29
1
目 录
2024/1/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 • 学生互动与课堂表现 •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9
3
《武陵春》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29
《武陵春》背景
介绍该词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 背景、作者遭遇等,帮助学生理 解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024/1/29
表现手法
词人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强词作的艺术感染力,如借景 抒情、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等。同时,词人还注重运用叠字 、押韵等技巧来增强词作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读者在朗读 时更能感受到词作的韵律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两首》教案
三维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3、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4、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词风。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词人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
请看这副对联:“上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下联: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猜一人名。
李清照。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她从历史风云中款款走来,洋溢着聪慧与才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她的刚毅,“凄凄惨惨戚戚”又是她难解的愁情,她以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独树一帜。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再次感受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我们先来欣赏第一首词《武陵春》。
”(出示画面)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请一名学生简介李清照情况。
师补充介绍:李清照的前半生是幸福得让人羡慕的。
她和夫君赵明诚才子才女结成佳偶,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夫唱妇随、琴瑟和谐。
但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为避兵乱,只身流亡,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因此,李清照词作分前后两期。
前期比较活泼,轻快。
如我们学过的《如梦令》。
而写《武陵春》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3岁了,她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2、读一读词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词作,读准字音。
(2)、老师看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
遍。
(一名学生朗读),(你为什么要这么读?)“愁”(板书)教师指导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3、说一说大意
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愁绪的,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词的大意。
4、品一品语言(抓关键词)
(1)、师:在朗读过程中,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作者的愁绪?(“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欲语泪先流”还没说话眼泪就流下来了,说明她变得很愁。
日晚倦梳头)
师小结:“大家找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作者有直接写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有间接抒情,抓住典型细节如‘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非常传神。
”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
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2)、“人非”(丈夫去世)事事休体现在什么地方?日晚倦梳头。
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3)、想起曾相亲相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
可又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4)师: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5)师:“诗情画意总相连,此时此刻,在满地落花的暮春时节,我们仿佛看到了满面愁容,情绪不佳的作者,可曾几何时,她是多么醉心游山玩水,我们读过她的《如梦令》”
生齐背《如梦令》。
(6)师:“多么富有情趣的生活啊,那么现在对于出游,她又是何种心境?能不能找出最传神的表达出她心情变化的词语?”
(7)小结:“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
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
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请女生读前两句,最后一句齐读。
(8)师:“这几个字极富表现力,写出了作者心境,是啊愁重舟轻,情何以堪,其内心凄苦之情令人动容,你还知道那些写愁的名句。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小结:“对,化无形为有形,具体真切,而作者又如何比喻”。
把愁比作有重量的东西,连小船都载不动。
可谓别出心裁,创意出奇。
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请同学们带着对词作的理解齐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的愁绪。
点名学生背诵。
(9)师带领学生回忆归纳诗词学习方法,明确为朗读——理解——赏析——积累,并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用此方法学习《望江南》,同时大屏幕出示学习提示:“读一读词作——读出情感,说一说大意——理解内容,品一品语言——赏析,背一背词作——积累”。
我们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意境等方面来赏析诗词。
三、根据学习《武陵春》的方法学习《望江南》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我们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学习《望江南》。
老师要求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10分钟,然后展示其中一个环节即可。
生开始读,批注,讨论,师巡回指导。
十分钟后,生开始展示成果。
1、作者及花间派的简介。
2、朗读词作。
3、说一说大意
4、品一品内涵
教师小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而又含蓄、细腻的特点。
5、背诵课文
四、总结婉约词的特点
师:大家说说为什么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学习。
生:因为它们都抒发“愁”,因为它们都是写女子的内心。
师:这类词称为“婉约词”。
词分婉约和豪放。
婉约如李清照,柳永。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
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
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
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五、拓展延伸
1、绘一绘意境: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发挥合理的想象,走进词人的内心,描绘词的画面和意境。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预习其余的三首词。
总结:同学们,有人说婉约的宋词如一杯浅装的酒,扑面的书香历经千年仍令人淘醉依旧,邂逅一首好词就如同在舂之暮野。
让我们邂逅宋词,去感受一首宋词背后的美丽与哀愁,收获诗意盈袖。
七、板书设计
直接写愁
间接抒愁
愁细节传愁
触景生愁
比喻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