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_密州出猎武陵春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案
第12课词四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2课词四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设计,初步了解苏轼词风,理解诗词大意。
2.抓住文眼“狂"字,品析词句,理解少年“狂”的丰富内涵。
3.知人论世,探究“狂"蕴含的情感,学习苏轼旷达胸襟。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设计,初步了解苏轼词风,理解诗词大意。
2.抓住文眼“狂”字,品析词句,理解少年“狂"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探究“狂”蕴含的情感,学习苏轼旷达胸襟。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讲述法;演读法;合作讨论法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布置任务一年一度的电影艺术节即将来临,某剧组打算将《江城子·密州出猎》翻拍成微电影,特邀我们班协助微电影的创作。
经过研讨,确定以下创作任务:任务一:指导电影朗读配音任务二:确定电影中心元素任务三:明确电影主题思想请各位同学为微电影剧本的创作出谋划策吧!任务一:指导电影朗读配音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有好的配音。
《江城子·密州出猎》微电影拟配乐朗诵诗歌,本环节的任务需要同学们为配音演员设计诗歌朗诵脚本。
朗诵脚本设计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意;③读出节奏、语调、重音、情感等。
读准字音聊发( fā) 擎( qínɡ)苍貂裘( diāo qiú) 千骑( qí)平冈( ɡānɡ) 酒酣( hān ) 鬓( bìn ) 遣( qiǎn )2.读懂词意①解题“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地名;“出猎”,外出打猎。
题目点明了本词的主要内容:记一次在密州时的外出打猎。
②根据文下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大意。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
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精选3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江城子密州出猎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案背景密州位于江城子,这里环境优美,山水交融,是一个适合进行户外活动的地方。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体验野外生活,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本教案设计了一次密州出猎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密州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提高学生的户外活动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地图、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
猎狗、陷阱、捕鸟器等。
食物、水和急救箱等。
教师和助教对于导航和急救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步骤1.介绍密州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让学生对密州有一定的了解。
2.分组安排学生出猎任务,每个小组至少三人,分别担任导航员、猎手和记录员角色。
3.给学生讲解如何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注意事项和急救处理方法。
4.让学生学习如何识别各种野生动植物,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特征。
5.指导学生设置陷阱、饲养猎狗和使用捕鸟器等捕捉技巧。
6.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出猎活动,学生按照小组分工进行任务完成。
7.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助教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8.活动结束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
2.学生能够识别野生动植物,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特征。
3.学生能够熟练设置陷阱、饲养猎狗和使用捕鸟器等捕捉技巧。
4.学生能够合理分工、团队合作,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六、教学评估1.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2.观察学生的导航、观察和捕捉技巧是否熟练。
3.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方面的表现。
七、延伸活动1.让学生使用照相机记录下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野餐,让他们有机会欣赏和品尝到本地特色美食。
3.组织学生观察和研究密州的环境变化,并撰写观察报告。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出猎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密州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优秀7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二、教材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
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
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
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2、学案反馈:(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活动指导: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一、理解诗意活动指导: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第12课 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目标】反复吟诵,体会音韵之美、豪放之风细细涵咏,把握诗文意蕴悟读感受,品析词人跌宕起伏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体会音韵之美、豪放之风细细涵咏,把握诗文意蕴【教学难点】悟读感受,品析词人跌宕起伏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经典咏流传》中歌曲《少年狂》请学生寻找里面出现的诗词名篇及作者。
设计意图:从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二、初识东坡请同学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苏东坡及学过的诗词,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呈现。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回忆,发挥学生主动性,调动课堂积极性。
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整体把握。
三、初读,入境(一)诗词是流淌的音乐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2.同桌讨论,寻找《江城子·密州出猎》朗朗上口的原因。
明确:押韵。
韵脚:狂、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
感受豪放派的词风,说一说应该怎样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明确:抓住意象,如:黄、苍、平冈、虎、雕弓、天狼。
读出激昂铿锵之感。
(二)诗词是有声的画面请同学们结合呈现的图片,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诗词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吟诵,体会其音韵之美、豪放之风;细细涵咏,把握诗文意蕴。
四、品读,入味诗词是翻腾的内心叹息1.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最能表现苏轼心情一词。
明确:狂小组讨论,上阙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狂”态?明确:装备齐全,何其威武!随从众多,何其雄壮!倾城观猎,何其感人!自比孙郎,何其豪气!词的下阕进一步抒发“老夫”的“狂”情。
出示【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
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
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
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豪放词的风格。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音律美和情感美。
3.紧扣“狂"字,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爱国忧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音律美和情感美。
2.紧扣“狂"字,知人论世,感受以苏轼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爱国忧民”的情感,感受中华传统诗词的诗教精神。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抓关键字赏析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4.知人论世法教学过程01导入以黄州苏东坡祠楹联"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02朗读诗人余光中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朗读是诗词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所以,以朗读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通过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互读,推荐读,读出语气语调。
然后在文本解读地过程中,采用个人读、齐读、范读等方式慢慢地读出豪放词的情韵和情感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03赏析为了帮助学生赏析理解课文,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了三个体现梯度性的问题:①词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②“狂"在何处?③为何而“狂”?第一个问题词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明确:这首词无论是上阕中对打猎的实写,还是下阕中对理想抱负的虚写,都体现了一个“狂"字。
学生通过粗读,找出一个“狂”字,也就初步读懂了作者的心境。
第二个问题“狂"在何处?明确: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探究,通过细读上阕,抓住“聊发”、“少年狂"、“卷”“看孙郎"这些字词的语气、重音、情感的朗读指导,概括出上阕中“狂”的四个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典故的作用。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读词以入境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余光中)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
词是一定要读的。
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师:题目是“江城子”吗?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师:谁在密州出猎?师:你怎么知道?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
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
(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
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
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
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江城子_密州出猎》课件

3 、是用《史记· 冯唐传》的故事(汉文帝时, 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谏文帝不应 该为了小过失罢免魏尚,文帝就派他持节去 赦魏尚)
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刚四十岁。 他是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 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 边郡的。他在任上除了致力于 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 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 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 环、庆二州。就在作者写作此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文学上 造诣非凡,在诗词文赋、书法 绘画、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 有极高的成就。与父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 下片抒情言志。你能看出这首词: 上片写了什么景或事?下片抒了 什么情,言了什么志? ——结合注释,研读探究,把握 内容及主旨。
上片要点: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 下打猎的场面,体会其特点;② 正确理解“狂”字的含义(豪气、 豪情);从哪些细节可以体会到 作者的满腔豪情?③用典的写法。
下片要点:①这部分哪里体 现出作者的豪情?②有无用 典之处?(探讨:用典的作 用。)③把握末句作者的思 想感情。
1、《梁书· 张充传》:“充少时出猎,左手臂鹰, 右手牵狗”)。 2、《三国志》:孙权曾亲自射虎,马被 虎伤,权用双戟掷过去,虎为倒退。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 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 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 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 去。’公为之绝倒。”
当堂达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文中作者表明自己英武的句子是:
2、文中希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句子是: 3、表现作者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 精神的句子是: 4、描写诗人决定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词五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武林春》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词五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3、赏析词作好词好句,抒情言志句,感受词的情感和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歌诗合为时而做,读诗词讲究知人论世,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的方式上整体把握文意,进而把握词的主旨,理解其意蕴及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作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吟咏品味词作,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教学难点:掌握吟诵词的技巧与方法,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理解词的内容主旨;背诵并默写词。
学法指导:诵读品味法。
通过“诵读——解读——赏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教学手段:PPT、课本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
不同的时期往往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比如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词,体会一下词的文学魅力。
明确:两首词都是婉约词,都表现了词人的愁思,都用了形象的刻画、细节描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把握其主值。
1、作者介绍,回顾与词人相关的知识,做到温故知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史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
2、介绍写作背景,便于学生理解诗歌情感。
(采用PPT进行介绍)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3、学生自读课文,认知字词、作者、词牌名及题目4、学生齐读词,做到音准,情充沛,重点强调其中不常见生僻字5、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词意的疏通文意的把握并做学法指导。
12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理解词意,了解三个典故的意义审美鉴赏与创造:抓住文眼“狂"字,通过咬文嚼字析“狂”之表现和知人论世析“狂"之原因,理解少年“狂”的丰富内涵,感受词人“爱国忧民"的情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理解词意,了解三个典故的意义2.抓住文眼“狂”字,品析词句,理解少年“狂"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知人论世,探究“狂”蕴含的情感,感受词人“爱国忧民"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经典咏流传》视频,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相关片段二、读“出猎”,明词作之意(一)析标题,知背景1.从标题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呢?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其中地点——密州,事件——外出打猎,连起来就是在密州的一次外出打猎。
密州在今天的山东诸城。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杭州通判,三年后迁为密州知州。
苏轼在密州的两年共写了19首词,其中有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第一首豪放词,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扩大了词的题材,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仕途坎坷,饱尝艰辛。
但他生性豁达乐观,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作此词。
(二)读“出猎”,明词意1.听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听准字音。
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准节奏。
骑(jì) 为(wèi)擎(qíng)貂(diāo)鬓(bìn)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懂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3.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注释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介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6. 作业布置(1)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
(2)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心得体会。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12 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 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次的艺术风格和豪放词派。
2.、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跨越时空,和古人对话,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敢于献身的传统精神和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词人的创作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质疑解疑法讲授法提问法课前准备查阅与本课相关资料,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素材,紧扣教学目标制作体现教学流程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
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一)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出示相关图片)1.按照创作时间梳理初中三年苏轼的作品,明确学习目标。
.梳理作者作品(请学生在PPT 1.简介苏轼生平留白处填写)明确:1071年,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
1074年调往密州任知州。
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1076年中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二、学X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L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学X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自学指导一:内容:《江城子》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分钟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手中资料及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自学检测一:2、唐宋八大家指:、、、、、、、o3.背景简介: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自学指导二:内容:《江城子》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分钟要求:1.听朗读,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和节奏,体会其中的感情。
2.请结合手中资料或课下注释,概括出词的大意。
1.理解词意:(上)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下)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狂)(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江城子_密州出猎武陵春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教案【教学目标】Array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风格和两大流派。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在感悟中同古人的心灵交融,使学生多一份宝贵的情感经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比较鉴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方案一:1 竞猜A 他擅长书法和绘画,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
B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
C 他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扩大词的题材,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D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2 你学过哪些他的作品?从作品中可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观旷达;《记承天寺夜游》:安闲自适《惠崇春江晚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师: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态的人,一个乐观旷达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注定不是等闲之辈。
一起来欣赏他的《密州出猎》板书:密州出猎方案二: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的发展源远流长。
不同的时代都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是诗,宋词、元曲等。
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宋词优美的意境,泛起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驶向诗歌的殿堂,领略那优美的风光。
二、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1.背景提示:苏轼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糜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
公元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祁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这首猎词。
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

信心
忠心 雄心
下片
之志
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3、请你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4、请你说说这首词的艺术风格。
点此播放教视频
赏析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
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 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 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 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 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 “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 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 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 《竹石图》等。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 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上阕 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 请你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 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来下诏,就像汉文帝派遣冯 唐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那样啊?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 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江城子__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材: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著名词人苏试的生平,及词的风格。
⑵品词之妙感悟作者的情感。
⑶积累诗词并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朗读,品析达到教学目的,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多情的性格,立体的人生。
在学习中感知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伟大,学其博才,学其隐忍,学其洒脱等。
教学重点: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抓住词中关键字词品词之妙及作者的情感。
3.通过拓展了解苏试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1、学会欣赏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2、通过扩展阅读试着走近诗人,学会评价诗人。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课时:1课时。
教学媒介:课件。
教学流程:导入:教师用自创现代诗导入。
引出作者简介及本文写作背景。
红尘有你千年前的一瞥纠结在宋词里只柔肠一寸心便如花开放跌落在红尘虽不欲捞月我已失足阳关唱到千万遍满袖秋风却已无手可握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仰望千年后一颗痴心在尘世醉情的吟唱让我再触摸这红尘和红尘中你的脸可以说这一首朦胧诗,书写了我对宋词刻骨痴迷,在烟波浩渺的词海里,我更钟爱于苏试的那一份或刚劲豪放,或柔情似水的浪漫。
今日书赐良媒,不防让我们师生再次纵情在他心豪放的情怀里,请出苏试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检查预习:1、介绍你的新朋友苏轼?2、请说说本词的背景?小结: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
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江城子_密州出猎》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课件(1)

拓展延伸
比较这两首词在思想感情和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理解上阕重点词意:
词的题目 (1)江城子: 词牌名。 (2)密州出猎 (3)老夫: 作者自称,时年四十。(4)聊: 姑且。 左手牵着黄狗,右臂 (6)左牵黄,右擎苍 (5 )狂: 豪情。 擎着苍鹰。 (7)锦帽貂裘 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 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 (8)千骑卷平冈: 掠过。千骑:形容从骑很多。平冈:指山 脊平坦处。 (9)为报倾城随太守, 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 亲射虎,看孙郎: 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 的英姿。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 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 自喻。《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载:“二十 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作业:
课后积累背诵苏轼的诗词。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谢谢!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江城子· 教学视频
朗读: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 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少年得志, 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 的赏识;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法都 有很高的造诣;他又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 开创了豪迈奔放的词风。为后世留下了丰富 宝贵的文化遗产。
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设计第1 篇一.教学目标: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
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
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课件)(豪放、豁达、浪漫、幽默)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
(课件)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
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
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
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
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
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
”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
”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
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
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
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读。
(激发情感。
)(四)课文分析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
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
”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
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
放
《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教案
【教学目标】Array
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风格和两大流派。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在感悟中同古人
的心灵交融,使学生多一份宝贵的情感经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比较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方案一:1 竞猜
A 他擅长书法和绘画,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
B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
C 他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扩大词的题材,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
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D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2 你学过哪些他的作品?从作品中可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观旷达;《记承天寺夜游》:安闲自适《惠崇春江晚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师: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态的人,一个乐观旷达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注定不是等闲之辈。
一起来欣赏他的《密州出猎》板书:密州出猎
方案二: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的发展源远流长。
不同的时代都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是诗,宋词、元曲等。
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宋词优美的意境,泛起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驶向诗歌的殿堂,领略那优美的风光。
二、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1.背景提示:
苏轼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糜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
公元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通判迁为
密州太守。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祁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这首猎词。
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欢喜:“近
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
2.听录音范读,注意把握字音、语气、节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练读,要读的抑扬顿挫,荡气回肠。
4.结合注释,疏通词句,理解诗意;对照书上插图,想象当时的场景。
上阙: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了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驾着苍鹰,戴着锦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像疾风席卷越过山岗。
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
下阙: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一定会挽起雕弓,为国家杀敌立功。
5.师生共同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
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主问题:(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各借用什么典故来抒发感情?
(3)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
6.语言赏析
赏析“千骑卷平冈”这句话。
“卷”字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描绘了出猎的壮观情景。
7.课堂小结:〈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豪放词的开山之作,“狂”字贯穿全篇,在词中既有外在表现也有内在心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遭到贬谪却依然保持一种达观态度,有着一腔报国热情的英雄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读来铿锵有力,
威武豪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狩猎、打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豪情壮志。
8.课堂自测Array(1)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装备)的句子吗?“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请你找出表现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3)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4)找出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5)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鬓微霜,又何妨!”(6)找出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重返朝廷)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9.背诵
三、赏析《武陵春》
(过渡:宋词的天空中闪烁着许许多多美丽的星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宋代另一位写词高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落花时节的心语。
)
1.联系旧知〈醉花阴〉(此词反映的是婚后夫妻小别时的思人之苦。
)2.介绍《武陵春》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绍兴五年(1135)她寓居浙江金华,此时她已53
岁了
其间,她经历了:北宋败亡,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
乡青州失陷,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
明诚病故;金人挥兵南下;为避战乱只身各处流亡┅┅不幸遭
遇,处境凄惨。
3.师范读,生初步把握作品表现的“愁”情。
4.(导语:我们一下就抓住了作品中的“愁”字,其实,此词句句皆愁,字字皆愁)深入品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的呢?
(重点点拨最后一句: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化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思重得连船都承载
不动。
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
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
5.试背全诗。
6.点出此词感情上与《醉花阴》的不同之处(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物尽一系列遭遇后的李清照词中所流露出的“愁”要比早期象《醉花阴》一类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愁”浓重的多,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的多)。
四、将《江》《武》比较阅读,初步感受豪放婉约词风的不同(着重从抒发的思想感情方面来看)
五、比较课外词《一剪梅》《念奴娇》的风格。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江城子》《武陵春》这两首词,了解到了宋词有婉约、豪放两种风格。
它们的文辞或清丽或健拔,情思或哀婉或豪壮,都是词人至情至性的真实流露,至纯至真的生命表白,至美至善的人生追求。
解读宋词,与宋词人物亲密接触,我们一起或期盼或怅惘,或激情四溢或扼腕叹息,我们与古人同悲愁同欢喜。
感谢这些文采飞扬的文字给予了我们精神的营养。
让我们吟诵着它们,和着青春的节拍,唱出强劲的人生欢歌!
七、作业:
自由品读《江城子》《武陵春》,任选一首改写成记叙文。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