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4 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代+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一章 2第二节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一章 2第二节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掌握梭伦改革中除旧布新的措施。

分析雅典工商业发展与梭伦民主政治改革的关系。

探究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

一、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1.梭伦执政(1)原因:梭伦是一个被贵族认可的政治家,被平民看做公正的“仲裁者”,被时人誉为希腊的“七贤”之一。

同时,他又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他率领将士,从麦加拉手中夺回了雅典的宝岛——萨拉米岛,成为战功赫赫的民族英雄。

因此,在贵族和平民中,他都享有崇高威望。

(2)执政:公元前594年,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兼平民与氏族贵族双方斗争的仲裁者,被赋予改革的全权。

[深度点拨]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而梭伦的社会威望、政治立场成为他当选首席执政官、缓和社会矛盾的最大优势。

2.改革的内容(1)发布了解除广大平民痛苦的“解负令”。

宣布废除平民所欠的全部债务,永远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2)废除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打破了贵族对公职的独占权,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恢复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设立新的政权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改变了贵族会议大权独揽的局面,公民大会成了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取代了贵族会议的大部分权力。

(4)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令,使整个雅典法典具有比较人道的色彩。

(5)实施保护妇女儿童和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大大促进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深度点拨](1)“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和平民、贵族一样成为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雅典公民,从而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2 明治维新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2 明治维新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二)(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

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A [明治维新中,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打破了原来的等级身份制度,废除了武士特权,有利于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故A项正确。

]2.马克思说“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 )A.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措施B.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措施C.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措施D.明治政府的“近代天皇”制度B [解答本题要抓住限定语“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故选B项。

]3.1887年,首相伊藤博文专门在鹿鸣馆和自己的官邸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

鹿举办了大型化装舞会,鸣馆和化装舞会的出现主要表明( )A.日本的达官显贵生活豪华B.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化C.日本等级特权依然明显D.日本教育“和魂洋才”的原则B [在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方针的指引下,鹿鸣馆成了日本近代欧化主义的象征,不但开日本人穿西服、跳交谊舞的先河,还成了日本社交界的启蒙。

伊藤博文在鹿鸣馆举办大型化装舞会,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

]4.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A [日本的倒幕维新运动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维新政府,本质上是个藩阀政府,这就使封建传统观念和专制主义政治得以保留。

日本1889年宪法之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正是这种保留的反映。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4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4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春秋战国时期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日益破坏,其根本因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私田增多C.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D.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

]2.公元前594年,与梭伦改革的同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鲁国实行“初税亩”B.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C.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D.魏国制定《法经》,法制得到加强A[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同一年,雅典的梭伦开始进行改革。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

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

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难以维持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A[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于周王,而且从材料中来看,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士大夫夺权的现象。

这都说明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统治已难以维继下去。

]4.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

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了促进作用C[“食有劳而禄有功”,意思即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

该做法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为新兴地主阶级参与和控制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5.人类历史是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改革往往出现在社会矛盾复杂或激化的时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D[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他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地进行变革,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服务,故选D 项。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①废除平民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解负令”只适用于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雅典公民,而对于非雅典公民的奴隶是不适用的,故③错误;④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但不是“解负令”的内容。

] 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D.创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扩大公民权C[由材料中“有产阶级……获得势力”“氏族制度……新的失败”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意。

]3.梭伦为打破贵族的专权,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他执政时期,雅典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越来越少B.四百人会议被公民驱散C.某人因买卖婚姻受到法律审判D.某位奴隶有幸成为陪审员C[梭伦在改革中制订了一些新法律,明确禁止买卖婚姻,故C项有可能出现。

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A[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排除,本题选A项。

]5.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是()A.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平民权益B.大刀阔斧地向氏族贵族开刀C.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公民平等D.完完全全地解放了所有奴隶B[梭伦改革的最主要特点即是“折中”色彩浓厚,虽然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但平民和奴隶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故A、C、D三项错误,本题选B项。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18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版含解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18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版含解

课时分层作业(十八)(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亚历山大二世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拟定解放农奴方案的根本目的是维护()A.农奴的利益B.“十二月党人”的利益C.俄国进步文学家的利益D.地主阶级的利益D[亚历山大二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项。

]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C[由题干可知,列宁指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农民需要用高价赎买份地是对农民进行的无耻掠夺。

]3.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政治改革。

这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包括()①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②俄国人要求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③推动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④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A[亚历山大二世政治改革涉及许多领域,自然有利于西方思想传入俄国,推动俄国政体的演变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与西方国家差距的加大,俄国人要求变革的愿望也就日益强烈。

]4.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行,俄国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审理案件时有陪审员和律师B.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缩短了服役年限C.禁止引进西方书籍D.个人创办的学校增多C[在教育改革方面,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C项表述与改革内容不符,故选C项。

]5.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

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A[就题干提供的材料来看,俄国的司法改革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明显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大改革与大转型的时代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认识春秋战国期间的时代特色及其表现。

知道春秋战国期间各国改革的基本理解各国变法的详细举措及深层原由,剖析比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期间的时代特色。

较春秋改革和战国改革的异同点。

认识秦国变法的历史必定性。

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表现(1)铁器和牛耕渐渐推行:在今河北战国期间的燕下都旧址就出土有大批铁器;战国大思想家孟子曾有过“以铁耕乎”的问话。

(2)兴修水利:楚国在今安徽寿县修筑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

战国期间,魏国西门豹渠、秦国都江堰和郑国渠,成为三大有名水利工程。

2.影响(1)经济:促使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私田大批增添。

以井田制为标记的土地国有制被损坏,渐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2)政治:新兴地主阶层日趋壮大,他们要求取销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各国统治者也希望经过改革富国强兵,在吞并战争中取获成功。

这样,在春秋战国期间,各诸侯国纷繁推行变法,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

[深度点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必定惹起政治制度的改革。

跟着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定。

二、赋税改革和诸侯国的卿医生夺权1.赋税改革(1)内容①管仲改革:早在春秋期间,齐桓公到任用管仲进行赋税改革,推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衰”义为等级次序。

②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 594 年鲁国的“初税亩”,取销了井田制度,公然认可私田的合法性,规定不论公私土地一律按亩收税。

③秦国的“初租禾”:战国期间,秦国推行“初租禾”,其做法与“初税亩”大概同样。

(2)影响:田赋制度的一系列变化,使土地国有制度渐渐遇到损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新兴地主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农民较前有必定程度的自由,生产踊跃性提升。

2.卿医生夺权(1)表现:诸侯国的卿医生渐渐取代诸侯获得统治权,鲁国三桓执政、韩赵魏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代表了这类政治改革的潮流。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历史选修1 全册单元检测+模块综合检测 (3)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历史选修1 全册单元检测+模块综合检测 (3)

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此后,俄国通过改革()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答案 D解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因而推动了工业化。

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故D项正确。

2.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B.推广改良农具,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C.实行土地和赋税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开凿苏伊士运河,便利农产品出口答案 D3.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答案 C4.史学界认为,日本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这里的“不成熟”主要是指明治维新前的日本()A.资本主义尚不发达B.未产生资本主义因素C.封建统治仍很牢固D.已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答案 A解析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所谓的条件不成熟应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有关。

本题应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排除C、D。

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尚不发达,故A正确,B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5.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A.列强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列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C.列强的贷款提供了资金D.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答案 A解析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创办近代工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不是客观影响,排除B;清政府同列强的贷款主要用于甲午战争赔偿,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仅是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排除C、D。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历史选修1(课件+讲义)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2)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历史选修1(课件+讲义)第4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2)

3.对改革的总体评价 (1)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 现代化 迈出的重要步骤。 (2)这次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的严重不公,引起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 强烈愤慨。
四、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
事件
日俄 战争
概况 1904~1905年,为争夺 朝鲜和中国东北而进行 的帝国主义战争
性质 帝国主义 战争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说明改革的必要性。(重点) 2.从近代化的角度把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难点)
内容索引
壹贰叁
基深达 础化标 落探检 实究测

基础落实
一、克里木战争和变革的呼声
1.克里木战争 (1)战争目的: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 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遗产”的斗争。 (2)战争进程 ①1853年,俄国以保护生活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为名,对土耳其发动战争。 ②1854年,法国和英国加入土耳其一方作战,战争转到俄国的 克里木半岛 进行。 ③英法联军攻占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④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苛刻的《 巴黎和约 》。 (3)影响: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 会矛盾。
史论总结
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1861年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 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2)从内容上看 ①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 ②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 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四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四章 章末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章末优化提升一、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

2.不同点(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对应训练]1.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B.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土地所有制C.是否限制了贵族特权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解析:选B。

两次变法最大的不同应体现在性质方面。

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而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其中心措施是理财,并未涉及土地制度的变化。

二、对改革的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和从中得到的启示1.坚持的原则(1)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2.从中得到的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4)改革要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对应训练]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遭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被革职。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9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9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课时分层作业(九)(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北魏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它能说明的问题是()A.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手工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B.孝文帝改革促成了北方人民对佛教的向往C.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A[根据题干“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即可得出它反映了北魏丝织业的发达。

]2.下列史料无法直接反映出北魏时期洛阳繁荣景象的是()A.“宫阙壮丽,列树成行”B.“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C.“京畿之内,路有行馑”D.“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C[A、B、D三项都反映了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兴盛,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无法体现民族融合的是()A.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等与汉民趋同B.北魏经济得到显著发展C.鲜卑人生活习俗的变化D.孝文帝受到北方汉人的拥戴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孝文帝改革经济方面的作用,与题干“民族融合”不符,故选B项。

]4.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

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

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魏D[鲜卑语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主要语言,秦朝、西汉和唐朝时期汉族接触不到鲜卑语,故A、B、C三项错误;故D项正确。

]5.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A[孝文帝改革是在黄河流域完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表述错误。

] 6.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章第1节+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教学素材)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章第1节+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教学素材)

2、1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教学素材)深化探究【材料】图一春秋战国时期图二战国时期贵族的铁制农具用的牛形酒容器图三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思考(1)图一和图二各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两幅图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图三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什么?答案(1)①图一反映出生产力发展,出现铁制农具。

图二反映出牛耕推广。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推动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图二也是社会存在——牛耕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

(2)战争是战国时期的显著特点。

【课堂练习】1.《国语》载:“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这反映了( )A.西周时期祭祀活动盛大B.春秋时牛耕技术应用C.战国时铁器广泛使用D.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答案 B解析材料的含义是牛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的祭品,现在成为种田的主要帮手,结合图片信息可知B项正确。

2.“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这两种现象分别是出自于春秋时期的( )A.齐国和鲁国 B.魏国和鲁国C.鲁国和楚国 D.齐国和楚国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春秋时期齐国任用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所以选A。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

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答案 A解析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于周王,而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士大夫夺权的现象,故选A。

4.战国时期各国争相改革和变法的主要动机是( )A.缓和与旧贵族的矛盾B.缓和与自耕农的矛盾C.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D.推动民主政治的需要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此时改革变法运动的理解能力。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国要想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实现富国强兵,方能达到目的,因而主要动机在于此。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4 百日维新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24 百日维新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各项对光绪帝坚定变法信心有利的因素是()①民族危机日益深重②康有为的多次上书③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④《定国是诏》的颁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B[《定国是诏》的颁布标志着维新变法的开始,故④不符合题意,①②③均正确。

]2.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A[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具体提出变法建议,成为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

]3. 19世纪末,梁启超呼吁中国应“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下列维新派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活动中,体现了此观点的是() A.发起“公车上书”B.改革旧的官僚制度C.组建强学会D.成立保国会D[“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是保国。

其余各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4.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A.精简机构,裁减冗员B.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C.向海外派遣留学生D.提倡私人开办工厂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A项措施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官职与权力,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因而遭到他们的反对。

]5.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维新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

”其中,维新派的“布新”措施不包括() A.允准旗人自谋生计B.鼓励官民上书言事C.编制国家预算决算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A[考查对戊戌变法内容的理解。

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的改革措施,A项是“除旧”的体现,B、C、D三项是“布新”的体现。

]6.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

在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B[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讲义:第2章第1节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代及答案

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突破讲义:第2章第1节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代及答案

2019-2020 同步北师历史选修一新打破讲义:第 2 章第1节大改革和大转型的时代及答案第一节大改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学习目标要点难点1.要点:春秋战国期间各国变法的内容、1.知道春秋战国期间各国改革的基本史作用。

实。

2.难点:对春秋战国期间时代特点的认2.认识春秋战国期间的时代特点。

识。

知识点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表现(1)春秋战国期间,铁器和牛耕渐渐推行,社会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

(2)楚国修筑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

魏国的西门豹渠以及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成为三大有名水利工程,遗惠到现在。

2.影响(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私田大批增添。

(2)土地国有制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3)新兴地主阶层日趋壮大,掀起改革浪潮。

[深度点拨 ]春秋战国期间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记,当时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其典型代表。

知识点二赋税改革和诸侯国的卿医生夺权1.赋税改革(1)表现①齐国:推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本质上认可了土地的私有。

②鲁国:推行“初税亩”,取销了井田制,公然认可私田的合法性。

③秦国:推行“初租禾”,也经过法律的形式认可了土地的私有。

(2)影响①使土地国有制度逐渐受到损坏,小农经济和新兴地主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

②农民较前有必定程度的自由,生产踊跃性提升。

2.诸侯国的卿医生夺权(1)背景:跟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春秋战国期间各诸侯国的政治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2)表现:鲁国三桓执政、韩赵魏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

(3)影响①是春秋战国期间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变化在政治上的反应。

②周王朝的分封制已不再有效,宗法制的统治难以持续。

[深度点拨 ]春秋战国期间赋税改革和诸侯国卿医生夺权的本源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土地私有现象产生,致使赋税改革;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惹起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的变化,随之各诸侯国的政治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卿医生夺权等现象。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2.1《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学案(含答案)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2.1《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学案(含答案)

学案1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发展的表现(1)铁器和牛耕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

(2)兴修水利工程,战国三大著名水利工程有魏国的西门豹渠、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遗惠至今。

2.发展的影响(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大量增加。

(2)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3)新兴地主阶层力量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4)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革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概念阐释]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重点精讲]想一想哪些因素促使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大变革的时代?(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出现的根本原因。

春秋末期,随着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封建生产关系出现,且逐渐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

(2)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掌握政治权利。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进行要求各国国君通过内政改革增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取得战争的胜利。

(4)法家思想提供了变法改革的理论武器。

深化探究材料图一春秋战国时期图二战国时期贵族的铁制农具用的牛形酒容器图三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思考(1)图一和图二各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两幅图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图三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什么?答案(1)①图一反映出生产力发展,出现铁制农具。

图二反映出牛耕推广。

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推动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图二也是社会存在——牛耕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2第二节 孝文帝的改革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素养突破讲义:第三章 2第二节 孝文帝的改革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孝文帝的改革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主要内容。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孝文帝改革中关于移风易俗的改革内容。

一、冯太后主持的改革1.实施:北魏中期,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年仅5岁,由冯太后临朝听政。

她以孝文帝的名义推行许多改革措施,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度:规定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按级别发放。

各级官吏不得征收自筹,违者严惩。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吏治。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民族融合的作用,为北魏政权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3)实行三长制:规定全国的百姓每五户设一邻长,合五邻设一里长,合五里设一党长。

三长制的推行,加强了国家对地方基层的控制,使得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

(4)改革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加速了鲜卑和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深度点拨]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荒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孝文帝亲政与迁都洛阳1.孝文帝亲政: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将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2.迁都洛阳(1)原因:平城农业生产条件差,交通不便,不利于对中原统治;保守势力大,不利于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2)迁都:493年,以讨伐江南齐国为名,亲率大军,到达洛阳,正式迁都至此。

(3)意义:北魏迁都洛阳,既便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又利于对汉文化的学习和吸取,从而为深入开展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深度点拨]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

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二章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学案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二章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学案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
答案 (1)①图一反映出生产力发展,出现铁制农具。图二 反映出牛耕推广。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推 动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图 二也是社会存在——牛耕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
(2)战争是战国时期的显著特点。
互动·探究区
[概念阐释]
学案5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和 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 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形状像“井”字,因 此称做“井田”。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 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学案5
学案5
学案 5
[课程标准]
大变革与大实,认识春秋战 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自主·学习区
学案5
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1.发展的表现 (1) 铁器 和 牛耕 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 (2)兴修水利工程,战国三大著名水利工程有魏国的西门豹 渠、秦国的 都江堰 和 郑国渠 ,遗惠至今。 2.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大 量增加。 (2)井田制逐渐被封建 土地私有制 所代替。
初税亩 ”,公开承认私田的 (2)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
合法性,规定无论公私土地一律按亩收税。 (3)秦国实行“初租禾”。
自主·学习区
2.卿大夫夺权
学案5
(1)概况:鲁国 三桓执政 、韩赵魏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 (2)影响:冲击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三、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 1.魏国李悝变法 (1)内容:①废除旧贵族世代享受 爵禄 的制度,起用贤才。 ②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农民尽力耕作。③实行“平籴法 ”, 平衡粮食价格。④制定《 法经 》 ,用法律保护新兴的封 建制度。 (2)作用:魏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四)
(建议用时:2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春秋战国时期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日益破坏,其根本因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增多
C.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
D.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

]
2.公元前594年,与梭伦改革的同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鲁国实行“初税亩”
B.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
C.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
D.魏国制定《法经》,法制得到加强
A[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同一年,雅典的梭伦开始进行改革。

]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

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

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难以维持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A[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于周王,而且从材料中来看,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士大夫夺权的现象。

这都说明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统治已难以维继下去。

]
4.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

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了促进作用
C[“食有劳而禄有功”,意思即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

该做法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为新兴地主阶级参与和控制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 5.人类历史是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改革往往出现在社会矛盾复杂或激化的时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D[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他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地进行变革,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为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服务,故选D项。

]
6.“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
D[材料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破坏,“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是动荡变革。

]
[能力提升练]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图二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的牛形酒容器
材料二下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

其中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

它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是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

材料三《孙膑兵法》曰:“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又曰:“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材料四《史记·管晏列传》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和“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强调法治的作用。

吴起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1)你能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哪些影响当时我国社会转型的有价值信息?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远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应对这一形势,采取了什么策略?其原因如何?试以战国前期魏国为例说明。

[解析]第(1)问,“信息”可以从图片中直接提取,“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

第(2)问,“特点”要结合两段材料进行全面总结,精确提炼。

第(3)问,结合魏文侯改革的措施来回答。

[答案](1)信息:都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图一出现铁制农具,图二说明牛耕的使用和普遍推广。

影响:私田数量增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和地主阶级兴起,从而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特点: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发展的主线。

(3)策略:改革。

原因: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

举例:战国前期的魏国首先进行改革,魏文侯先后任用李悝和吴起进行变法。

魏文侯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同时开启了战国百年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