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绪论(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

绪论(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病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疾病变化。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
1 疾病的形态与结变化
病理学通过观察疾病时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
2 疾病的发生机制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等的作用。
3 疾病的发展过程
病理学研究疾病从起始到发展的过程,并探索治疗、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病理诊断的意义和方法
病理诊断的意义
病理诊断通过判断组织和细胞的变化,提供疾病的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病理诊断的方法
病理诊断方法包括组织切片的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病理学的应用
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病理学的发展趋势
1
组织工程学
2
组织工程学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培养
技术,修复和重建受损组织和器官。
3
分子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为个性化治疗提供基础。
个性化医学
个性化医学基于个体遗传信息和环境 因素,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学习目标总结
通过学习病理学,你将了解疾病的形态与结构变化、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以及病理诊断的意义 和方法等内容。
绪论(病理学基础教学课件)
病理学是疾病形态学的学问。通过观察和研究组织、细胞和器官的病理变化, 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的定义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的学科。
病理学的分类
病理学包括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器官病理学和系统病理学等不同层次的研究。

病理生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
․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时机和合法 的依据
谢 谢!
病理生理学
绪论与疾病概论
绪论
․ 概念 ․ 内容 ․ 主要研究方法 ․ 发展简史
关于“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是“桥梁”学科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 验依据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任务
把医学生从学习正常人 体的有关知识,逐步引向对 患者机体的认识。
第三节 发病学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因果交替 ․局部与整体关系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损伤反应是指引起机体发生功能、代 谢及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反应。
․抗损伤反应是指对抗这些损害的反应 ,包括生理性防御适应性反应和代 偿反应。
在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交替的 链式发展中,某几种变化又可以互为 因果,周而复始,形成环式运动,而 每一次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称 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vicious cycle)。
局部与整体关系
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局部的病变反应可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影 响机体整体;
机体整体状态也可影响局部病变的发 展。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神经机制 ․体液机制 ․组织细胞机制 ․分子机制
神经机制
主要是指致病因素通过作用于神经反 射系统的各个环节导致该系统功能紊乱而 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的异常变 化。
体液机制
主要是指致病因素通过引起体液 中活性成分及体液量的改变,造成内 环境紊乱而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及形 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意义

病理学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ppt课件

病理学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ppt课件

作用—— 是通过阐明疾病的本质,为临
床诊治和疾病预防提供了科学 的理论依据。
2020/11/13
14
(二) 病理学的任务
1、 病因学 (Etiology) 2、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3、病理变化 (Lesions) 4、 转归结局 (Result)
2020/11/13
15
二、病理学的范围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2020/11/13
12
第一节 绪论
一、病理学及其任务 (一)概念
病理学 (pathology) 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 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 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形态结构 功能代谢 病变转归
2020/又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 的学科,称为诊断病理学或外科病 理学。
2020/11/13
18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
鲁道夫·魏尔啸(Rudolf Virchow) 1821~1902 德国病理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改 革家。
19世纪中叶 魏尔啸(P.Virchow) 创立细胞病理学
2020/11/13
19
(一)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人体病理学
(1) 尸体解剖(Autopsy)
病理学基础
昆明医学院
杨涵
2020/11/13
邮箱:
1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研究对象不同
研究角度不同
正常机体 患病机体 功能代谢 形 态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PPT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PPT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疾病状态下,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或降低,影响机体能量供应。
糖代谢紊乱ຫໍສະໝຸດ 脂肪代谢异常蛋白质代谢失衡
疾病时,脂肪代谢可能发生异常,导致脂肪堆积或消耗过多,影响机体能量储备。
疾病时,蛋白质代谢可能失衡,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肌肉消耗等,影响机体修复和免疫功能。
总结词
由环境因素和职业暴露引起的疾病,具有地域性和行业性特点。
详细描述
环境与职业性疾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某些环境因素或职业暴露引起的疾病,这些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化学物质暴露等。环境与职业性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预防和治疗环境与职业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总结词
坏死是细胞因各种原因死亡的现象,表现为细胞肿胀、核溶解等特征。
详细描述
坏死是细胞受损或死亡的一种形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缺血、感染、中毒等。坏死细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可引发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根据坏死的原因和程度,坏死可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干酪样坏死等类型。
修复与再生是机体对损伤的自我修复和替换过程,表现为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恢复。
1
2
3
注重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全面康复
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科学评估
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随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长期跟踪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酸碱平衡失调
疾病时,酸碱平衡可能发生失调,导致机体酸中毒或碱中毒。
05
CHAPTER

病理生理学课件-绪论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课件-绪论疾病概论
/_xbwy/bs/xbjj.htm 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重要系统器官出现的病理 生理变化及机制(综合征)。
风湿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
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特点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是医学发展的两大支柱
1. 动物实验
◆ 复制(诱导)人类疾病的模 型 ◆ 动物的自发性疾病
突变系的遗传疾病 近交系的肿瘤模型
◆基因工程技术
转基因或基因敲除
自发性高血压
动物实验优点:
避免在人身上进行实验; 可以在动物身上复制临床上不易见到的
疾病; 克服了某些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
病率低的特点; 可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的手段; 全面认识疾病本质。
2.临床研究
◆ 临床观察
◆ 临床实验
3.流行病学研究
4、其它:离体器官模型、细胞模 型、数学模型等。
病理生理学 生 理 学
研究对象不同
患病机体度不同
功能、代谢
形态
(肉眼观、镜下观)
研究对象
病人(patient) 患病机体 (机能代谢) 疾病模型(animal model)
地位
1、综合性边缘学科 (医学基础课) 2、桥梁学科
病理生理学——核心(学位)课程
基础医学 桥梁 临床医学
不仅与解剖学、组织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理 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密切相关,而且与临床各 科密切相关。
与人文、心理、社会学也密切相关
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
正常
充血期
红色肝变期
消散期
灰色肝变期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简史
17-18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Morgagni(1692-1771) 提出“器 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的概念。

第一章绪论及疾病概要PPT课件

第一章绪论及疾病概要PPT课件

损伤的修复
普通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总论)

炎症

肿瘤
(共同规律)
学 系统病理学(各论) (一般规律)
病理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显微镜,免疫荧光,电镜,流式细胞,基 因芯片等
-
7
病理学的任务
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 因、发病机制,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 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 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 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基础
主讲人:凌波
-
1
-
2
-
3
-
4
息肉病
-
5
什么是病理学?
概念: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人体疾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发展规律、 机体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 基础学科。
目的:认识和掌握揭露疾病的本质和发生 发展规律,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 供理论基础。
-
6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
27
死亡(death)
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包括大脑 皮层功能和脑干功能的丧失。
脑死亡
自主呼吸停止; 不可逆昏迷;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瞳孔散大或固定; 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
28
讨论: 临床宣告死亡, 以哪个作标准?
-
29
-
13
病理学的进展
器官病理学
解剖病理学
(organ pathology) (anatomical pathology)
组织病理学
(histopathology)
细胞病理学
(cytopathology)
超微结构病理学

病理学.疾病概论幻灯片PPT

病理学.疾病概论幻灯片PPT
〔3〕生物学死亡期 死亡的不可逆阶段,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的代谢和功 能相继停顿。
*脑死亡* 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标准。 〔1〕自主呼吸停顿 〔2〕不可逆性深昏迷或对外界刺激完全失
去反响。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瞳孔散大、固定 〔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6〕脑血管造影示脑血液循环完全停顿。
组织化学观察--组织化学 LiXuenong (Histochemistry)
v 化学反响显示组织 细胞特殊化学成分
v 显色反响 v 银染色--网状纤维 v PAS染色---糖元 v 特殊染色(Special
staining)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免疫病理学 LiXuenong (Immunopathology)
大体观察-器官病理学
Li Xuenong
(Organ Pathology)
大体标本 specimens
大体检查 Gross exam
尸体剖验 autopsy
Specimens of cerebrum
组织学观察---组织病理学
LiXuenong (Histopathology)
n 手术、内镜标本 n 石蜡切片(slide,5μm) n HE染色 (常规染色)
Pathology lies at center of medicine
Li Xuenong
n Etiology - cause of disease n Pathogenesis - mechanisms of disease n Morphology - Structural Changes n Consequences– Outcomes & Complications n Diagnosis--Pathological Diagnosis n Treatment n Preven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
抗氧化
自由基
出血 8
二、疾病的原因 病因? 诱因?
9
二、疾病的原因
❖ 1.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 2.理化因素 ❖ 3.营养性因素 ❖ 4.遗传性因素 ❖ 5.先天性因素 ❖ 6.免疫性因素 ❖ 7.精神性因素 ❖ 8.社会性因素
10
三、疾病发展毒过物程中的共同规律
解毒
应激原
感染
3.尸体解剖(尸检)
4.组织细胞培养
5.动物实验
4
5
第一章 绪论与疾病概述
第二节 疾病概论
6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 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也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 的过程。
7
毒物
感染
免疫 屏障
解毒
应激原
应激
创伤
修复
18
•1.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生物性因素Biblioteka B.理化因素 C.营养性因素
D.先天性因素
E.精神性因素
•2.下列不属于临床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的是:
A.尸体解剖
课 B.动物实验 C.活体组织检查
D.脱落细胞学检查 E.对比研究法

小 •3.下列对普查和早期发现病变的病理学研究方法的是:
A.尸体解剖
第一章 绪论与疾病概述
第一节 绪论
1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 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 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 学课程。 桥梁作用。
3
病理学研究方法★
人体病 理学
实验病 理学
1.活组织检查(活检):
获得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2.脱落细胞学检查:
对普查和早期发现病变有重要意义
B.动物实验
练 C.活体组织检查
D.脱落细胞学检查 E.组织细胞培养
4.下列关于脑死亡的判断,错误的是:
A.自主呼吸停止
B.脑电波消失 C.瞳孔缩小或固定
D.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E.不可逆性昏迷
19
作业:
1. 复习第一章的内容,下节课课前抽问。
2. 完成P5的复习题;
3. 预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包括哪几种?
4.
变性的类型?
20
16
脑死亡的依据
❖ 1.不可逆性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 2.自主呼吸停止 ❖ 3.脑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 ❖ 4.脑电波消失 ❖ 5.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17
脑死亡的意义
◆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大脑:4—6分钟; 小脑:10—15分钟; 延髓:20—25分钟;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肝细胞:1—2小时。
(1) 损伤与抗免损疫伤:两者的强弱决应定激了疾病的发展
屏障 方向和结局
(2)因果交替规律
修复
抗氧化
(3)疾创病伤发展过程中局部与全身的关系 自由基
凝血
出血 11
四、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分期:
❖ 潜伏期 ❖ 前驱期 ❖ 症状明显期 ❖ 转归期
12
转归
康复 死亡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14
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 久性停止 脑死亡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