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考研《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2018年武汉工程大学840有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
《有机化学》考研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应化等专业
试题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3小时
参考教材: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熟悉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了解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能够较熟练地解决有机化学的基本问题。
二、题型及分布
1.完成反应式(填空方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应条件,内容涉及基本反应),约30分;
2.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基本规律等),约40分;
3.简答题(包括反应机理、实验现象分析等),约25分;
4.鉴别或分离,约15分;
5.合成题,约30分;
6.结构推导,约10分。
难易分布:较易题型40%;中等题型40%;较难题型20%
三、考试范围
(一)命名与写结构式
1. 系统命名法:烷、烯、炔,螺及双环化合物,含1个手性碳的手性分子,取代芳烃,卤代烃,醇,醚(含冠醚),酚,苯醌萘醌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物如肟、腙等),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如羟基酸、卤代酸,酯、内酯、酸酐、酰胺、内酰胺等),硝基化合物,胺(包括季铵盐、季铵碱),偶氮化合物,五元六元杂环衍生物。
2. 典型结构
构造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互变异构;。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复试《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2小时
分数:100分
教材:资源加工学,王淀佐,邱冠周,胡岳华,科学出版社。
一、考试内容
1.绪论
①资源加工学的学科体系
②资源加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物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
①物料的鉴别
②物料的物理性质
③表面化学性质
3.粉碎与分级
①粉碎
②分级
4.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①流体的基本性质
②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
③流体中颗粒的相互作用
④气泡在流体中的运动
⑤流体中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5.物理分选
①重力分选
②磁场分选
③电场分选
④复合物理场分选
6.表面物理化学分选
①概述
②颗粒表面润湿性与浮选
③双电层
④聚集与分散
⑤泡沫
7.矿物加工药剂
①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药剂
②大分子药剂
③无机盐类药剂
8.化学方法
①化学分选概述
②化学浸出
③化学沉淀
④溶剂萃取
⑤离子交换法
⑥膜分离过程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物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熟悉常用粉碎及分级方法,掌握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2. 掌握几种常见的资源加工方法及其原理。
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4有机化学部分
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4有机化学部分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有机化学属我校自主命题的考试科目,其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二、考试的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有机化学的命名、结构、旋光异构、光谱解析、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有机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正确掌握和理解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2.熟练掌握基础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应用范围;3.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反应机理等,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问题;4.熟悉各类重要有机合成化学反应、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5.正确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方法。
6.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考生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9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反应)约50%有机合成约28%反应机理约6%推断结构(含波谱分析)约10%实验约6%五、参考书目1.《分析化学》第七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有机化学》第七版,陆涛,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绪论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3.共价键的基本性质4.有机酸碱理论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二、烷烃1.烷烃的同系列与同分异构现象2.烷烃的命名3.烷烃的结构与构象4.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卤代反应的机理三、烯烃1.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烯烃的制备4.消去反应机理5.加成反应机理四、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2.炔烃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3.炔烃的制备4.二烯烃五、环烷烃1.环烷烃的分类与命名2.环烷烃的结构与构象3.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环烷烃的制备六、立体化学基础1.旋光性、对映异构、手性、分子的对称性2.对映异构和非对映异构3.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4.旋光异构在反应机理中的应用七、芳香烃1.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2.苯的结构3.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4.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5.多环芳香烃和非苯芳香烃6.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机理7.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8.休克尔规律八、卤代烷1.卤代烷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卤代烷的物理性质3.卤代烷的化学性质4.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5.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6.卤代烃的制备九、醇、酚、醚1.醇的结构、分类、命名2.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醇的制备4.酚的结构、分类、命名5.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6.酚的制备7.醚的结构、分类、命名8.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9.醚的制备10.环氧化合物十、醛、酮1.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醛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醛酮的制备4.α,β-不饱和醛酮5.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及机理十一、羧酸及取代羧酸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羧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羧酸的制备4.取代羧酸十二、羧酸衍生物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酯水解反应机理4.羧酸衍生物的制备十三、有机含氮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2.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硝基化合物的制备4.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5.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6.胺的制备7.季铵盐和季铵碱8.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十四、杂环化合物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五元杂环化合物3.六元杂环化合物4.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制备十五、糖类1.单糖2.双糖十六、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1.氨基酸2.多肽和蛋白质3.核酸十七、萜类和甾族化合物1.萜类2.甾族化合物十八、周环反应1.电环化反应2.环加成反应3. -迁移反应十九、有机波谱分析(UV、IR、1H NMR和MS等)二十、有机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合成方法)分析化学部分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该考试大纲适用于湖北大学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专业)课程编码:X学时:96 学分:3开课学期:第四、五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过程操作考核和笔试考核额外携带的考试工具:无考试持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讲解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报告等]×80%+期末考核成绩×20%一、课程简介《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独立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
先修的实验课程有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
其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技术和鉴定的方法。
通过实验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从事有关化学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依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化学专业。
共分三个部分。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一、考试知识点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知识以及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各种玻璃仪器的使用、洗涤与安装;预习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的书写;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及有机化学实验文献二、考核要求1、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知识、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机化学实验文献2、学会各种玻璃仪器的使用、洗涤与安装;3、掌握预习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第二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术一、考试知识点加热和冷却;干燥和干燥剂的选择;搅拌和搅拌器的使用;简单玻璃工操作;物理常数的测定;有机化合物提纯方法(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升华、色谱);溶剂选择的原则及方法等。
二、考核要求1、了解加热和冷却的方法;干燥和干燥剂的选择;搅拌和搅拌器的使用。
2、学会溶剂选择的原则及方法。
3、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升华、色谱等。
898《有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大纲(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通用)试卷结构(一)内容及比例有机化学部分50%分析化学部分50%(二)题型及比例有机化学部分:简答题约13%合成题约19%推断结构题约9%机理题约9%分析化学部分:简答题约20%计算题约20%实验方案设计题约10%有机化学部分一、烷烃考试内容: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历程。
考试要求:掌握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sp3杂化,掌握烷烃卤代反应的自由基历程。
二、不饱和脂肪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考试内容: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和制法,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
考试要求: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和制法,掌握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sp2、sp杂化及键的结构特点,掌握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三、脂环烃考试内容:脂环烃的性质,环烷烃的环张力和稳定性,环烷烃的结构。
考试要求:掌握脂环烃结构及其同分异构现象,掌握脂环烃的性质,掌握环烷烃的结构与环的稳定性的关系。
四、芳香烃考试内容: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稠环芳烃,非苯芳烃。
考试要求:掌握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掌握稠环芳烃、非苯芳烃的性质。
五、立体化学考试内容:手性和对映体,旋光性和比旋光度,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
考试要求:了解立体异构、对映异构、手性碳原子、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旋光性、比旋光度、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等基本概念,掌握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
六、卤代烃考试内容:卤代烷的制法,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卤代烯烃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卤代芳烃的性质。
考试要求:掌握卤代烷的制法,掌握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反应历程,掌握卤代烯烃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掌握卤代芳烃的性质。
05522 有机化学(五) 自考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编号:0552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有机化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性质变化规律、分离鉴定、合成以及相互间转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有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后续课程例如《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制药》等学科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有机化学基本发展过程,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的价键理论和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价键理论,酸碱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重点)识记:离子键和共价键;原子轨道理论;碳原子的三种杂化(sp3杂化、sp2杂化、sp杂化)方式;离子型反应和自由基反应;质子理论和路易斯电子理论。
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的性质、异裂和均裂的两种断裂方式。
应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有机化合物的成键方式。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法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次重点)识记:凯库勒结构式和构造异构、立体异构的概念以及区别。
理解: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应用:构造异构、键线式和立体异构的表示方法3. 分子轨道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一般)识记:分子轨道法的原理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应用: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自由基反应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烷烃的结构和命名,掌握烷烃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烷烃的结构、命名、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重点)识记:系统命名法;乙烷和丁烷的Newman式、锯架式两种表示方法;卤代反应。
.理解:烷烃的自由基反应历程和环烷烃的化学反应。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34《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等,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信号与系统》(美)奥本海姆等著,刘树棠译等,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备注:以1为主,2、3为辅。
)二、考试方法、考试时间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三、试题形式试题考查考生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试题以计算题为主,应用分析题为辅,试题题型不定。
四、考试要求及主要内容《信号与系统》是电子通信、控制科学与工程等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时间域与变换域的数学分析对系统本身和系统输出信号进行求解与分析,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为了组织好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便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考试试题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水平,并有利于高等学校的择优选拔。
故试题的难度系数在原本科生该门课程结业考试试题难度系数的基础上,适当加大。
考核的主要内容如下:1.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定义;基本信号的描述、特点与性质;信号的基本运算;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系统的定义、分类与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分类、与分析方法。
2.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积分的定义、运算规律及其性质;会运用卷积积分法求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卷积和的定义、运算规律及其主要性质;会用卷积和法求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3.傅里叶变换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LTI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应用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求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取样定理。
829有机化学大纲
829有机化学大纲摘要:1.有机化学简介2.碳原子与键的性质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4.基本有机化学反应类型5.功能团及其性质6.合成策略与方法7.生物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8.实际应用与前景正文:一、有机化学简介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又称碳化合物的化学。
在自然界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包括生命体、食物、石油等。
有机化学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碳原子与键的性质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间的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甚至可以形成环状结构。
碳原子还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如sp3、sp2、sp杂化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有机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功能团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烷烃、烯烃、炔烃、醇、醚、酮、羧酸、酯、胺等。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如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法。
四、基本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机化学反应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等。
这些反应具有可逆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等特点。
五、功能团及其性质功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部分。
常见的功能团有:羟基、醚键、酮基、羧基、胺基、酰基等。
了解功能团的性质对预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六、合成策略与方法有机合成旨在通过构建新的化学键或改造现有化学键,获得具有特定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合成策略有:逆合成分析、构建合成策略、多步骤合成等。
合成方法包括:经典合成、现代合成、绿色合成等。
七、生物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药物化学则是研究药物的合成、活性、代谢和毒性等方面的学科。
生物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和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八、实际应用与前景有机化学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等。
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842分析化学考研真题电子版
武汉工程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42分析化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1)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2) 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3) 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4) 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A)1,3 (B)2,4 (C) 1,4 (D)2,32.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1)系统误差能找出原因,因此可以消除(2)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提高测量的精密度(3)系统误差在理论上说是可以测定的(4)随机误差可以通过校正的方法消除(A)1,4 (B)2,3 (C) 2,4 (D) 3,43.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A)五位(B)四位(C)三位(D)二位4.某溶液的pH为9.180,其氢离子浓度为------------------------------------------------------------( )(A)6⨯10-10(B)6.6⨯10-10(C) 6.61⨯10-10(D) 6.607⨯10-105.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A)pH =7 (B)[H+] = [OH-] (C) pH+pOH =14 (D)pOH = 76.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A)0.1mol/L NH4Ac (B)0.1mol/L NaAc(C) 0.1mol/L HAc (D)0.1mol/L HCl7.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若弱酸和NaOH的浓度都比原来增大十倍,则滴定曲线中--------------------------------------------------------------------------------------------------------( )(A)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增大(B)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均减小(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后0.1%的pH增大(D)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后0.1%的pH增大8.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 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是----------------------( )(A) 2 (B) 4 (C) 6 (D) 89.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A)αY(H)-pH 曲线(B)pM-pH 曲线(C) lg K'(MY)-pH 曲线(D) lgαY(H)-pH曲线10.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 )(A)加NaOH (B)加抗坏血酸(C)加三乙醇胺(D)加氰化钾11.为测定Pb2+,先将其沉淀为PbCrO4,然后用酸溶解,加入KI,再以Na2S2O3滴定,此时n(Pb2+) :n(S2O32-)是------------------------------------------------------------( )(A)1:1 (B)1:2 (C)1:3 (D)1:612.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A)0.09V (B)0.18V (C) 0.27V (D) 0.36V13. 0.05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已知此条件时ϕ' (Sn4+/Sn2+)= 0.14 V]ϕ' (Fe3+/Fe2+)= 0.68 V,(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14.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配制Fe2+标准溶液时,为防止Fe2+被氧化,应加入------------------( )(A) HCl (B) H3PO4(C) HF (D) 金属铁15.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A) KMnO4 (B)NaOH (C) K2Cr2O7 (D) FeSO416. 在重量分析中,有_______存在时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程大学
《有机化学》考研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应化等专业
试题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3小时
参考教材: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考试旨在了解和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熟悉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了解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能够较熟练地解决有机化学的基本问题。
二、题型及分布
1.命名与写结构式,约20分;
2.完成反应式(填空方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应条件,内容涉及基本反应),约30分;
3.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基本规律等),约30分;
4.简答题(包括名词解释、反应机理、实验现象分析等),约15分;
5.鉴别或分离,约20分;
6.合成题,约25分;
7.结构推导,约10分。
难易分布:较易题型40%;中等题型40%;较难题型20%
三、考试范围
(一)命名与写结构式
1. 系统命名法:烷、烯、炔,双环化合物,含1个手性碳的手性分子,取代
芳烃,卤代烃,醇,醚(含冠醚),酚,苯醌萘醌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
物如肟、腙等),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如羟基酸、卤代酸,酯、内酯、酸酐、酰胺、内酰胺等),硝基化合物,胺(包括季铵盐、季铵碱),偶氮化合物,五元六元杂环衍生物。
2. 典型结构
能够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
构造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互变异构;
构型异构:顺反异构及Z/E异构;乙烷丁烷构象,环己烷衍生物构象(椅式、船式、平伏直立键及最稳定构象);对映异构及R/S构型的标记
与命名,手性分子的Fischer投影式、透视式、Newman式及其转
换。
熟悉常见基团的结构与名称,熟悉伯仲叔季碳、伯仲叔氢、伯仲叔卤、伯仲叔胺等的特征;了解衍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
(二)基本概念
1. 杂化轨道:sp3、sp2、sp杂化轨道特征;
2. 共价键:σ键、π键,键的极性,极化度;
3. Brônsted酸碱、Lewis酸碱、共轭酸碱对;
4.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共轭体系(π-π共轭、p-π共轭、σ
-π超共轭)、芳香体系与芳香性;
5. 手性、手性分子、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外消旋化、构型转化;
6. 构造异构、构型异构、互变异构、构象异构、对映异构;
7. 亲电试剂、亲核试剂、亲电性、亲核性;
8. 活性中间体:自由基、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苯炔;
9. 定域轨道、离域轨道、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10. 旋光度、比旋光度、对称面、对称中心;
11. 屏蔽效应、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δ值)、偶合常数、伸展振动、弯曲
振动;
12. 了解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
(三)基本规律
1. 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沸点、熔点、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 次序规则,芳烃亲电取代定位规律,马氏规则,过氧化物效应,查衣采夫
规则,霍夫曼规则,休克尔规则;
(四)基本理论
1. 酸碱理论,化合物酸碱性比较
2. 电子理论,利用电子效应(共轭效应、诱导效应、超共轭效应等)和空间效应分析和比较反应活性(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核取代、消除)、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自由基、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反应机理、反
应取向、取代苯的定位规律、α-H的活性、酸碱性等;理解空间效应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如顺反异构及a、e键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对亲核取代的影响,对醛酮的亲核加成的影响等;
3. 反应类型与反应机理
⑴自由基反应历程:不同结构烷烃卤代,烯丙位(α-H)的选择性与活性;
⑵亲电加成反应机理:正确判断不对称烯和炔的加成取向、反应难易,正确写出主要产物;
⑶亲电取代反应机理,一取代、二取代芳烃的取代定位规律,反应的主要产物;
⑷饱和碳上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SN2历程及其特征,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主要因素,能够比较不同结构卤代烃SN1或SN2反应的活性及立体化学;
⑸消除反应历程:E1、E2反应历程、立体化学及其影响因素;
⑹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⑺分子重排:掌握碳正离子重排、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
了解Wagner-Meerwein重排、Hofmann重排、Claisen重排等;
⑻了解酯化和水解历程;
(五)基本反应(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1. 烷烃:卤代反应,烷烃的制法(武慈反应,不饱和烃加氢);
2.烯烃:加成反应(加氢,加X2、HX、H2SO4、H2O、HOX),硼氢化-氧
化反应,臭氧化-还原反应,KMnO4氧化,环氧化,α-H卤代、过氧化物效应;
烯烃制法:炔烃选择性加氢,RX、ROH的消除,Wittig反应
3.炔烃:加成反应(加氢,加X2、HX、ROH、HCN、CH3COOH),氧化,
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烃基化;
4. 共轭二烯烃:1,2-加成和1,4-加成,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5. 脂环烃:卤代,环丙烷衍生物的开环加成(如加HX);制法:双烯合成;
β-二羰基化合物的应用;
6. 芳烃:环上亲电取代(卤代、硝化、磺化、傅-克烷基化和傅-克酰基化、
氯甲基化),氧化(侧链氧化,环的破裂);烷基苯α-H的卤代;烷基苯制法;
7.卤代烃: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氨解、与NaCN的反应、与AgNO3的
反应、卤素置换),SN1、SN2;消除反应(E1、E2);与金属的反应(格氏试剂及其应用、武慈反应、与锂的反应);
卤代烃制法:由烯烃制备,由醇制备;
8.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HX、PX3、PCl5、SOCl2的反应,分子内脱
水,分子间脱水,酯的生成,氧化和脱氢,α-二元醇的反应(HIO4氧化、
Pinacol重排);
醇的制法:烯烃水合,硼氢化-氧化反应,卤代烃水解、格氏合成,醛酮、羧酸、酯的还原
9.醚:羊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环氧乙烷制法及性质;
醚的制法:醇分子间脱水,Wiliammson合成法;
10.酚:酸性,氧化,酚醚、酚酯的生成,环上取代,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
应;
酚的制法:异丙苯氧化法,磺化碱熔法,重氮盐水解;
11.醛、酮:亲核加成反应(加HCN、NaHSO3、ROH、RMgX、氨及其衍生物),
Wittig反应,α-H的反应(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氧化(K2Cr2O7或KMnO4氧化、银镜反应、铜镜反应),还原(金属氢化物还原、Clemmensen还原、Wolf-Kishner-黄鸣龙反应),Cannizzaro歧化反应(包括交叉歧化及分子内歧化);
醛、酮制法:炔烃水合,醇氧化,傅-克酰基化,Rosenmund还原,乙酰乙酸乙酯及丙二酸酯的应用等;
12.羧酸:酸性,衍生物的生成,脱羧反应,α-H的卤代,二元酸的反应;
卤代酸的反应;羟基酸的性质;
羧酸的制法:不饱和烃、醇、醛的氧化,腈的水解,格氏试剂与CO2的反应,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法;羟基酸的制法;
13. 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的水解、醇解、氨解,酯的还原,
Claisen缩合(包括交叉缩合和分子内缩合),酯与RMgX的反应,酰胺的Hofmann降级反应;
14. 腈:水解,还原,制法;
15. 硝基化合物:硝基烷烃的弱酸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硝基的还原,芳环上的取代;
16. 胺:胺的碱性,烃基化,酰基化,磺酰化,与亚硝酸的反应,芳胺环上
的取代;季铵碱的Hofmann消除;
胺的制法:氨的烃基化,硝基化合物还原,还原胺化,Hofmann降级反应,盖布瑞尔合成法;
17. 重氮盐:制法;应用:放氮反应(重氮基被氢、羟基、卤素、氰基取代),
保留氮的反应(偶氮化合物的生成);
18. 杂环化合物:五元杂环的亲电取代,六元杂环的亲电、亲核取代;(六)化合物的鉴别
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化合物常见的鉴别方法。
每组3~4个化合物的鉴别,所用方法必须有明显的直观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出现等),格式简单明了。
(七)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能够熟练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基本实验技术进行常规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每组2~4个化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即从混合体系中将化合物一一分离出来或除去化合物中少量的杂质。
(八)结构推导
1. 据性质及反应现象推导有机物结构,并能写出各步反应式;
2.了解红外和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
化规律及IR、NMR光谱数据推导有机物结构,并能写出各步反应式。
(九)有机合成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设计合成路线,解答常规多步有机合成问题。
1. 由指定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
2. 自选适当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
内容涉及烷烃、烯烃、炔烃、酚、RX、ROH、醛酮、羧酸、胺等;
要求方法正确,合成路线合理可行。
(十)基本实验技术
掌握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技术及应用;能够解答常见的实验问题(如如何提高酯化产率、制备格氏试剂时为何要用绝对乙醚做溶剂等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