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XX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
教学难点
运算定律的运用,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与师生活动
一、问题导入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呢?
2.你知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吗?
3.你知道哪些运算定律?你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学生讨论、汇报,师评价。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四则运算。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想一想,说一说下面的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教材第
109页第1题(4)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汇报发言,师评价。
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2、3、6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又复习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巩固和加深了该知识,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4、5、7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板书设计
同“整理归纳”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认识,能正确读写小数、改写小数及比较小数的大小。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学科
备课教师:
课 题
第10单元总复习:10.3 图形与几何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其三边、三角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
2.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和平移,能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画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运用平移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册书中所学习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涉及到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换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这些知识点,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前三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对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换算等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换算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换算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运用数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册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2.学生准备:回顾前三学期的数学学习,准备进行总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呈现,如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换算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十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十单元单元备课方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
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全面地复习。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是本册教材的全部重点和难点,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回顾所学知识。

复习时,既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各单元的知识要点,并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内容
总复习
数与代数(2课时)
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图形与几何(1课时)
观察物体;三角形;轴对称和平移
统计与概率(1课时)
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备目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和应用题。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算顺序和思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

3.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分数的加减法和应用题的教学PPT,包含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相关的图片或故事,用于引入和巩固教学内容。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加减法和应用题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有2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讲解如何将1/4和1/3相加,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10单元,主要内容是总复习。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本册书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本知识,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出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K12学习】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K12学习】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有: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运动;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有: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实践与综合领域的内容有: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综合与实践等。

所以,对本册教材的复习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过程体验,体现知识的概括、总结、分类、系统化的过程,要改变学生的复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复习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复习重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措施:这册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基本概念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

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恶化其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课时:8课时分课时:数与代数-------------------------------------------------------2课时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图形与几何-----------------------------------------------------2课时统计与概率-----------------------------------------------------1课时综合与实践------------------------------------------------------1课时数与代数课时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内容:P110页的第1题及P112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第6题。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减法的运算性质、平面图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这些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总结,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减法的运算性质、平面图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等知识,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减法的运算性质、平面图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等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减法的运算性质、平面图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等知识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一课时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内容:P109页的第1题及P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P 112第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3、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复习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1、什么叫做“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什么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5、什么叫做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7、什么叫做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8、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用字母表示这些定律?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b )+c = a + (b + c)10乘法运算定律有哪些?乘法交换律: a ×b = b ×a乘法结合律:( a×b )×c = a ×(b ×c)乘法分配律:(a+ b )×c = a ×c+ b× c二、总复习相应题目练习1、P109 T1①316+59 =375 ②375 ÷3=125 ③125×16=2000⑴根据第一个式子,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教案(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教案(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第十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紧密相连,分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后进一步学习的,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实用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对于加减法的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学习第九第十单元的内容时,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进一步深化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其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绘制和分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2.几何图形的特征及其分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加深对分数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3.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分数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练习题。

3.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加深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的相对性等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角的分类和图形变换的规律,以及位置相对性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角的分类、图形变换和位置相对性的基础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对图形变换和位置相对性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的相对性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角的分类和图形变换的规律3.位置相对性的理解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角的分类、图形变换和位置相对性的相关知识。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好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了其中的1/3,然后又吃了剩下的1/2,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巧克力?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角的分类,图形变换和位置相对性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第108~1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更牢固的掌握。

2.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知识领域的角度回顾梳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教材分析及建议本单元由3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即练习二十五)。

1.成长小档案。

这部分内容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教材呈现的四幅图基本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统计知识中的平均数内容。

因这些知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故教材在回顾与整理时将这些内容做了重点提示;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

2.数学活动。

教材在总复习的第二部分安排了4个数学活动;基本涵盖了本册教材所学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知识间的练习;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3.综合练习。

在对全册教材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练习二十五编排了21道习题;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进而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注意尽量给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练习时间;抓好基本训练;强化基本技能;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课时安排第1课时数与代数的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的复习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及数学广角的复习第4课时练习课第1课时 数与代数的复习教学内容总复习一:数与代数内容的复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梳理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出示:0.45。

教师:在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后;看到这个小数;你都可以想到什么呢?预设:这个小数读作零点四五;0.45表示10045; 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如果0.45保留一位小数;那么0.45≈0.5;0.45=0.450=0.4500;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如果把0.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0.45乘10;小数就扩大到0.45的10倍;是4.5;如果把0.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0.45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0.45的101;是0.045; 如果给0.45加上单位;可以进行单位换算;如0.45平方米=45平方分米;……教师:看到一个小数;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在解决实际应用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题的例子。

2.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分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算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过程,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
小数
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 0 就直接写 0,在个位
的意
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位上的
义和
数字。
性质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 大小比较
比较方法:先看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 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 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十单元
第十单元 总 复 习
教学设计
第 1 课时 数 与 代 数
知识板 块
要点梳理
具体内容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叫作加法。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
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 加减乘
四则运 除的意义和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
被除数= 商× 除数+ 余数 除数=( 被除数- 余 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 ×商
有关
有关“0”的运算:0 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
“ 0 ” 的 运 数;任何数减 0 还得原数;0 同任何数相乘都得 0;0

除以任何不为 0 的数都得 0。0 不能作除数。
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分位……
较大数 的改写
改写方法:先确定万位或亿位,然后在万位或 亿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最后在小数的后面写上 “万”字或“亿”字。
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的 加减法
相同。
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 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涵盖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统计等知识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本学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材以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对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运算错误和概念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统计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

2.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和掌握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针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学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重难点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于小数概念的正确认识、理解,能够灵活地进行运用,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复习所学的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4.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会分析统计图的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开放性的提出问题。

●课时划分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第1课时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明确学习内容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厘清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启发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让学生打开书本一起来回忆一下,看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课题: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口算。

2500÷5000÷250100÷25250×1 9×15 33×3+12.回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2.复习除法的相关知识。

3.复习对称性和平行线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的整数计算问题。

2.理解并应用对称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1.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规律。

•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题。

2. 除法的相关知识•复习除法的定义及步骤。

•解决带余数的除法运算问题。

3. 对称性和平行线的性质•复习对称线的概念及性质。

•复习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五、教学过程1.复习总结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辅助解答疑问。

3.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完成一些数学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方式1.演示教学结合练习。

2.学生独立练习和小组合作讨论。

3.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的教案内容,通过复习总结,不仅可以回顾所学知识,也可以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愿每位学生在复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单元 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单元  教案及反思

第10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2、3、6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相关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四则运算的计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运算定律的运用,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导入。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呢?
2.你知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吗?
3.你知道哪些运算定律?你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讨论、汇报,师评价。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四则运算。

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题。

(1)根据第①个式子,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2)根据第②个式子,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3)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4)问: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四则运算的顺序吗?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教案(人教版)闽侯县竹岐小学学区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单元内容第十单元总复习集备时间XX.5.24主备教师施莉佳授课班级集备教师李楚金钿陈如国施莉佳钟宙瑞陈允波洪启明谢春英教学设计我的增减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有:观察物体、三角形、图形运动;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有: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实践与综合领域的内容有: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综合与实践等。

所以,对本册教材的复习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过程体验,体现知识的概括、总结、分类、系统化的过程,要改变学生的复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复习方法。

学情分析:这册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基本概念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

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恶化其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时安排:六课时教学闽侯县竹岐小学学区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目标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的高。

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底的高的含义。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在图上描出来。

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小组交流后说一说。

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探索发现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分组运用准备的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汇报过程与方法。

师生交流:如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都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能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画出三角形后教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出示如下三个三角形:师:谁能说一说这三个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认识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教师边操作边说明: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高的画法。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写上“高”。

师:观察老师刚才画三角形高的过程,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提出:三角形一共有三条边,老师只是以其中的一条边为底画出了三角形的高,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教师适时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

师小结: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巩固发散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

作业设计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0页《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的高。

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底的高的含义。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在图上描出来。

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小组交流后说一说。

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探索发现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分组运用准备的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汇报过程与方法。

师生交流:如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都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能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画出三角形后教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出示如下三个三角形:师:谁能说一说这三个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认识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教师边操作边说明: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高的画法。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写上“高”。

师:观察老师刚才画三角形高的过程,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提出:三角形一共有三条边,老师只是以其中的一条边为底画出了三角形的高,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教师适时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

师小结: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巩固发散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

作业设计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课时课时教学设计我的增减教学内容:P109页的第1题及P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第3题、第6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二、自主探究.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20=75-55=25×8=200÷25=0÷50=100×0=师:你能说出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师: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师:根据乘法的意义,说一说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师:什么叫做除法,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从上面的题中可以看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四则运算中,你知道哪些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复习括号。

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①20×5=100②70-30=40③477-27=4500-100=5015×40=600450÷9=500+25=7527+600=6274500÷50=90师:通过上面的练习,谁能说说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生: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应该怎么办?生:要想改变某一个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括号,如果想改变一次就使用小括号,想要改变两次就使用中括号和小括号。

.整理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生:a+b=b+aa×b=b×a师:这两个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新课标网师:谁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的结合律?生:+c=a+×c=a×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个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

它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师:×c=a×c+b×c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说出这个式子的意思吗?它与乘法的结合律不同在哪里?生:式子×c=a×c+b×c是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只有乘法一种运算,乘法分配律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乘法结合律只能改变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改变运算顺序后是求两积之和。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还学习过哪些运算的规律?生:减法的运算性质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师:你会用字母表示出来吗?生:a-b-c=a-a÷b÷c=a÷师:这些运算定律或性质有什么实际应用?师:通过上面的复习,关于四则运算、括号以及运算定律等知识,你知道了哪些?下面看教材第109页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