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合集下载

管理知识(非营利组织理论概述)

管理知识(非营利组织理论概述)

管理知识(非营利组织理论概述)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

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

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

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

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

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

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

发展演变产生原因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

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

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就是社会公益部门。

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

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三大部门内在也发生了变化。

逐渐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改造和建设,进行了市场化改革。

因市场化的选举竞争和规则的执行使政府腐败逐渐消除,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

非营利性组织则通过公平的竞争主体和公行的自律互律准则,促进公益市场的透明化,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增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研究理论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北美和欧洲,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急剧增加,即使在东欧,对非营利组织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非营利组织名词解释

非营利组织名词解释

非营利组织名词解释1. 引言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公益事业为宗旨,通过自愿参与、捐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从事慈善、教育、文化、环保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分类和运作等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详细解释。

2. 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牟利为目的,追求社会公益目标的组织形式。

相对于营利性企业而言,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标是服务社会和公众,而不是追求经济效益。

这些组织通常由一群志愿者或慈善家发起成立,并依靠捐赠、赞助和政府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来实现自己的使命。

非营利组织可以包括慈善机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环保机构等各种类型。

它们的活动范围广泛,可以涉及到救助贫困人群、推动教育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倡导环保理念等多个领域。

3. 特点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非盈利性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追求社会公益目标。

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是捐赠和赞助,而不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盈利。

3.2 公共性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通常是公众或特定群体,其活动对社会具有普遍意义和影响力。

它们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来实现自己的使命。

3.3 自愿参与非营利组织的成员和志愿者都是出于自愿参与其中,并且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努力。

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和服务。

3.4 独立性非营利组织在开展活动时享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受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控制。

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目标和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4. 分类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活动领域,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4.1 慈善机构慈善机构是最常见的非营利组织形式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

慈善机构通常通过筹集资金、物品和志愿者等方式来开展救助活动,如救助贫困人群、关爱儿童、支持老年人等。

4.2 教育机构教育机构是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概述第一节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特征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一)不同术语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organization)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免税组织(tax-exempt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公民社会(socialsociety)……(二)定义方式面界定法:法律上的定义;根据组织的资金来源加以定义;根据组织的目的或功能进行界定;“结构——运行”型定义余界定法:非政府的界定;非市场的界定;非营利的界定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以被看作非政府组织”。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52年288(x)号决议和1968年的1296号决议.在一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即使如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

工会、商会、政党、利润共享的合作社或教会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

——世界银行非营利组织指符合下列要求的信托机构、公司或者其他团体:1.为了公共目标而设立;并且2.其收入和财产不得分配给成员或者其负责人员,除非是作为对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合理补偿。

——《南非1997年非营利组织法》日本的重富真一在结合亚洲国家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认为一个组织如果具备了下述六个特征就可以被称为非政府组织,这六个特征分别是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发性、持续性、形式性、利他性、慈善性。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正式性;非营利-非分配性;非政府性;自治性;自愿性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类型一、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体系(ICNPO)文化与休闲:文化与艺术;休闲;服务性俱乐部。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

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汇还有“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

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

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

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

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他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因而应将利他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以区别那些以相互扶助为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来看,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换言之,是否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资金是否来自向受益者收费之外的其他来源,即慈善性。

第一章_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章_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引言第一章我们来学习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等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最基本的常识,却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非营利组织”成了世界性的话题。

小到社区的邻里纠纷和垃圾分类,大到各种国际纷争和区域冲突,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几乎都牵涉到这些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千家万户。

与之相适应,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迄今为止一共囊括了41个国家,世界各国的数千名学者参加其研究;著名管理学大师彼特·德鲁克(Peter F.Drucker)和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先后推出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畅销书。

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热”也开始悄悄升温,近两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国际会议先后有四次,出版的相关书籍越来越多地陈设在了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有的还颇为走俏。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它们?非营利组织活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领域里?其中包括了哪些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如何从理论上把握或理解这些组织?等等。

本章将概要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这一章分为四节:第一节说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属性,这是学习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前提;第二节介绍非营利组织主要的六个活动领域;第三节阐述作者关于非营利组织分类的基本观点;第四节说明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本章要点z非营利组织是NPO的译名,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其基本属性包括三个方面: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z非营利组织活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性组织

• 3)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者正在寻找解决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钥匙;
• 4)非营利性组织可利用的资金来源正在向更商业化的渠道倾斜。争 夺慈善性资金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但如果项目更具商业化基础,就 更容易筹到钱; • 5)竞争对手也促使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者将商业性融资作为传统资 金来源的替代品。
非营利性组织的领导人首先确定所 有可能的商业收入来源
非营利性组织的资金来源
• 根据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部门比较所1996年所作的 一次多国研究,在社会及私人捐款这一类别中,个人捐款 最重要,在美国占非营利组织收入总额的13.9%,在英国 占6.5%,在法国占3.8%,在德国占2.1%。 • 在基金会最发达的美国和英国,它们提供的资金也仅占非 营利组织收入总额的2%。在其它国家,基金会的捐款几 乎可以忽略不计。 • 企业捐款的作用要稍微重要一些,但平均起来,也只占非 营利组织收入总额的2%左右。 • 平均而言,在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总额中,只有 10.5%是来自所有国家的社会及私人慈善捐款。相比之下, 在所有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几乎一半(48.2%)是来 自其产品销售和服务费,另外41.3%则来自政府。
非营利性组织的划分
• 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体系(即ICNPO体系) • 主要根据经济活动的领域,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12大类, 27小类,具体内容是: • 1)文化与休闲,包括文化与艺术;休闲;服务性俱乐部。 2)教育与研究,包括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 其他教育; 研究。3)卫生,包括医院与康复;诊所;精神卫生与危 机防范;其他保健服务。4)社会服务,包括社会服务; 紧急情况救助;社会救济。5)环境,包括环境保护;动 物保护。6)发展与住房,包括经济、社会、社区发展; 住房;就业与职业培训。7)法律、推进与政治,包括民 权与推进组织;治安与法律服务;政治组织。8)慈善中 介与志愿行为鼓动。9)国际性活动。10)宗教活动和组 织。11)商会、专业协会、工会。12)其他。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盈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什么是非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又称作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在不以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实体,旨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福利的组织形式。

尽管它们不会以盈利为目的,但它们仍然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运营和实现组织的目标。

分类非盈利组织可以按照企业类型、目的、规模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分类方法:按照组织运营类型分类1.慈善组织:慈善组织主要通过募捐资金和筹集物品来支援贫困的人的生活,为慈善事业提供物质帮助。

这种组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透明度要求很高,必须在保障财力公开的前提下,以专业化的方式审核与避免慈善生意。

2.文化和教育组织:这类组织致力于帮助人们增进教育和文化认识,为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文化资源。

3.健康组织:这类组织主要于提高社会公共卫生、医疗水平、普及健康知识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展公益医疗、急救、保健、防疫等方面的活动。

4.环境组织:这类组织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致力于为当地的环境提供持久的保护和监管服务。

按照组织目的分类1.社会救助组织:主要提供生命基本需求,如食品、住房和,保健等,并提供就业机会和帮助脱贫计划。

2.社区组织:以组织社区居民为主,为社区提供康娱活动、兴趣爱好培训、宗教活动等服务。

3.政治和人权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推动社会基本人权;维护个人和执政方向上的正义。

按照组织规模分类1.宗教组织:宗教组织是规模较大且制度化的,组织结构非常严谨。

作为一个大型的非盈利组织,它们通常由教团或教会负责管理,并依赖于信徒的捐赠和奉献来维持运营。

2.民间发展组织:这类组织通常是由志愿人员组成,运作规模比较小,但在解决当地社区发展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结论总之,非盈利组织在各个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靠活跃的公民社会和勇于创新的姿态,探索着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的新模式。

相信在未来,更多的非盈利组织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

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汇还有“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

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

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

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

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他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因而应将利他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以区别那些以相互扶助为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来看,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换言之,是否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资金是否来自向受益者收费之外的其他来源,即慈善性。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第一种是给出法律上的定义。

例如,美国税法501(C)(3)规定,免税组织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该机构的运作目标完全是为了从事慈善性、教育性、宗教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或者是为达到该税法明文规定的其他目的;二是该机构的净收入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三是该机构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不是为了影响立法,也不干预公开选举。

而能够享受免税资格的组织便是非营利组织。

第二种是依据组织的资金来源加以定义。

例如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划分为5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家庭。

非营利组织与其他4类社会组织的却别在于,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于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如果一个组织的一般收入以上来自以市场价格销售的收入,就是营利部门,而一个组织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资助则是政府部门。

第三种是依据组织的“结构与运作”定义。

这一定义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提出的,它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

凡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组织即是非营利组织:一是组织性。

组织性意味着有内部规章制度,有负责人,有经常性活动。

纯粹的非正式的、临时积聚在一起的人不能被认为是非营利领域的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应该有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合法身份,这样才能具有契约权,并使组织的管理者能对组织的承诺负责;二是民间性。

非营利组织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主导的董事会领导。

但这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能接受政府的资金支持;三是非利润分配性。

非营利组织不是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

非营利组织可以盈利,但所得必须继续用于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在组织缔造者种进行分配;四是自治性。

非营利组织能控制自己的活动,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五是志愿性。

无论使实际开展活动,还是在管理组织的事务中均有显著程度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形成有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工作人员。

第四种是根据组织的特征加以定义。

会计实务: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定义和分类

会计实务: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

与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的来源渠道多。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因组织的性质不同,收入的来源渠道比较多,主要有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收入、政府部门的补助收入、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形成的收入等。

 2.收入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如有些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在取得时,带有时间限制或用途限制,或者两者都有。

 (二)分类 收入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包括四种分类) 1.按照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等7种。

 2.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的主次分类:可分为主要业务收入(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净收收益、无形资产处置净收益)两种。

 3.按照收入是否受到限制分类:可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两种。

如果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时间限制或者(和)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收入为限定性收入;否则为非限定性收入。

如捐赠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应当视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是否设置了限制,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进行核算;而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投资收益等一般为非限定性收入,但并非绝对如此。

 4.按照收入是否为交换交易形成的分类:可分为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和非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捐赠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等两种。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定 义与分类
第一节 定义和属性
► 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对非 营利组织的定义方法有较大差别:
► 从法律上定义 ► 从资金来源上定义 ► 从目的或功能上 ► 从“结构-运作”上定义
定义
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 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第四节 地位
►第一部门:国家,缺乏效率 ►第二部门:市场,缺乏公平 ►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在国家与市场之间
第一部门 国家:为民服务
第二部门 市场:创造利润
第三部门 NPO:改善人类
第四节 地位
与国家和市场相比较有这些不足: 1、无论国家体系还是市场体系,都是相对独立的整
体,第三部门却不构成一个整体,比较分散; 2、非营利组织动员的社会资源无论在规模上、构成
相似概念:NGO
基本属性
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 红);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
非政府性--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属于竞争性的 公共部门。
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志愿者和社会捐赠 ;社会公开性与透明性;提供 两种竞争性公共物品
第二节 活动领域
►环境保护 ►扶贫发展 ►权益保护 ►社区服务 ►经济中介 ►慈善救济
第三节 分类
➢ 按构成分类——会员制组织,非按会员制组织;
➢ 按活动领域分类——环保组织,妇女组织,人权组织,行业协

会,商会,工会,学校,医院,俱乐部

组织,社区组织;
➢ 按资源来源分类——政府资助的组织,自主经营的组织,慈善组

织,互助组织与合作社,非营利企业;

非营利组织管理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管理定义和分类
❖权益保护 ❖ 这里的权益保护指的是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1.2 活动领域
❖行业协会
❖ 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中的特殊部分,是活跃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非营利组织,指那些由作为 市场主体的企业或企业家,基于一定的经济关联 性和利益共同性而结成的,具有共同体特征的社 会团体。
1.3 分 类
会员制
❖ 非营利 ❖ 组织
非会员制
公益型
非公益 型
基金型
实体型
1.4 地位
❖ 第一,政治权力是国家体系的核心,也是各种国家机器运行和发挥作 用的内在动力;
❖ 第二,以各种形式的税收为基础的经济权力是国家体系赖以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也是各种国家机器得以维持的基本保证;
❖ 第三,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不仅是决策及其执行的基本框架。 ❖ 第四,国家体系运用政治权力,以税收的形式集中经济资源。 ❖ 第五,国家体系的主体或最高组织形式。
织和企业、政府的本质区别分别是什么? ❖2 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为什么? ❖3 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被称为“第三部门”?
这种看法有什么缺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指的是环境、生态与资源的保护。环境保护是当 今非营利组织非常集中和活跃的领域之一。
❖公益服务
❖ 公益服务指的是面向各种受益人群直接提供具有公益性的 社会服务。
1.2 活动领域
❖扶贫发展 ❖ 扶贫发展指的是救助贫困与促进发展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 ❖ 日益成为非营利组织活跃的重要领域。
第一章 定义和分类
❖ 本章要点
❖ 非营利组织是NPO的译名,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 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 非营利组织活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概念特征一、NPO定义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二、属性(一)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其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

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

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二)非政府性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也是它们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

第一,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第二,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

第三,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三)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内在驱动力不是利润动机,也不是权力原则,而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和互助主义。

第一,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

第二,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与透明性。

第三,非营利组织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

萨拉蒙对NPO的特性总结如下:(一)组织性: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二)民间性:在制度上与政府相分离(三)非营利性:强调组织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四)自治性: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五)志愿性:组织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六)公益性: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功能一、基本政治功能1.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在没有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当中,政府是全能型的,治理当中管理会导致税收上升,效率下降,侵犯公民个体自由,产生合法性危机。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分担了政府职能,减少开支,提高效率,避免了合法性危机的出现。

2.政府权力的监督者: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发动舆论宣传、游说政府和议员/人大代表等活动,对政府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3.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非营利组织可以代表民众,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表达诉求,对政府的施政产生影响,避免了公民以其他非民主的方式表达诉求,培育了公民的民主意识。

4.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非营利组织可以代表民众,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表达诉求,对政府的施政产生影响,有效推动了公民参政议政,以民主方式表达诉求。

所得税与非营利组织的税务特殊规定

所得税与非营利组织的税务特殊规定

所得税与非营利组织的税务特殊规定所得税是一种由个人或组织按照其所得额支付的税收。

然而,对于非营利组织,有一些特殊的税务规定。

本文将讨论所得税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非营利组织在税务方面的一些特殊规定。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分类非营利组织是指为了提供公益性服务而设立的组织,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牟利。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运营方式,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慈善组织、教育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等多个类别。

二、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特殊规定1. 免税和减免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一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或减免税的待遇。

这些组织需要向税务部门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证明,以证明其合法性和符合免税或减免税条件的资格。

2. 扣除特殊支出非营利组织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扣除一些与其目的相关的特殊支出。

比如,慈善组织可以扣除用于救助贫困人口的费用,文化组织可以扣除用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费用等。

这些扣除项需要在年度报表中详细列出,并提交给税务部门审核。

3. 财务报表要求与营利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需要按照特定的财务报表要求来编制和提交报表。

这些报表需要包括组织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以及特定活动的收入和支出等信息。

税务部门将根据这些报表来确定非营利组织的纳税义务。

4. 受赠人的税收优惠对于向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个人或企业,一些国家允许其在纳税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比如,捐赠者可以在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中扣除其捐赠金额。

这一政策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为非营利组织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税务合规与非营利组织管理虽然非营利组织在税务方面享有一些特殊规定和优惠,但是它们仍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税法和税务规定。

合规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1. 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法律和相关规定。

这包括建立正确的账簿和账目记录,制定预算和财务计划等。

2. 审计和报告要求非营利组织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并向税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交财务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发现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

社会实践报告发现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

社会实践报告发现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目录】一、引言二、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意义四、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模式五、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挑战六、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与发展趋势七、结语【正文】一、引言非营利组织,顾名思义,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组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作用与意义、运营模式、管理与挑战、社会影响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群体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非营利组织是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社会公众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形式。

根据组织的性质、目标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慈善组织、教育组织、文化艺术组织、环保组织等多种类型。

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意义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着多方面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填补了政府和市场无法满足的公共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服务。

其次,它们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另外,非营利组织还发挥着社会监督和参与的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模式非营利组织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依赖捐赠和资助、提供有偿服务、自产自销等几种常见形式。

捐赠和资助是非营利组织最常用的筹资方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

五、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挑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关注组织的社会责任、透明度和运营效率。

同时,非营利组织还需要应对资源有限、融资难、人才短缺等挑战,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与发展趋势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倡导社会改革,对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未来,非营利组织将继续发挥其作用,不断创新和适应社会变革,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七、结语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深度解析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

深度解析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

深度解析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法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法是一个重要的法规,它为非营利组织的注册、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对中国非营利组织法进行深度解析,着重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注册程序和相关管理规定。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根据中国非营利组织法,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公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组织,非政府、非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包括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基金会等。

二、非营利组织的注册程序1. 名称登记:非营利组织首先需要完成名称登记。

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名称必须合法、合规,不能与已有的组织名称重复,同时需要符合宗旨和性质。

2. 申请注册:在完成名称登记后,组织可以准备申请注册。

申请人需要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交必要的证明文件,如组织章程、组织成员名单等。

这些文件需要详细阐述组织的宗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审批程序:非营利组织的注册需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

审批审查主要包括组织名称合规性、组织章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成员的合法性等方面。

4. 注册登记:通过审批后,非营利组织可以完成注册登记手续。

注册登记主要包括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管理规定1. 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账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同时,组织还需要依法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财务报表的备案。

2. 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合适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

组织管理主要包括成员的招募、培训、考核等事务。

3. 公开透明:非营利组织应该保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开组织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项目执行情况等。

另外,组织还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4. 监管与执法:中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管和执法。

监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的登记注册、守法经营、财务监督等。

同时,在组织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时,执法机关将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四、非营利组织法的意义和挑战非营利组织法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合法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组织的权益,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复习材料

非营利组织复习材料

非营利组织复习材料第一章定义与分类1.术语:非营利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政府组织: 非营利组织同时有非政府性。

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公民社会: 从社会关系上指称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2.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有哪些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和互益性3.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政府的本职区别分别是什么非营利性是与企业的根本区别, 非政府性是与政府的根本区别。

4.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那些方面为什么慈善救助、环境保护、公益服务、扶贫发展、权益保护、社区发展、行业协会5.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被称为第三部门这种看法有什么缺点针对政府和市场而言的。

但非营利组织整个体系仍不能构成一个整体, 太分散。

其所包含的社会资源的规模上、构成上还有能量上都远不及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大, 同时没有相对平等的关系。

6.分类会员制组织: 公益型组织(面等级公益型社会团体、一般公益型社会团体)互益型组织(互益型社会团体、经济团体、行业协会)非会员制组织: 基金型组织(慈善募款协会、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实体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1.: 境外的非营利组织2.术语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早期, 17实际开始出现的非盈利组织和资本注意的民主、资质、慈善等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精神有关, 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19实际以来非盈利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影响增大, 战后非营利组织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速, 80年代蓬勃发展, 在全球各国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

3.什么事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决策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与联合国体系有关, 在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 并通过会议机制等决策机制参与影响国际决策。

第三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术语: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双重管理: 国家队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以及日常管理, 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与运作模式分析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与运作模式分析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与运作模式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非营利组织中,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然而,对于这些组织的目标和运作模式,很多人并不熟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和运作模式。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为了某种社会公益目的而组织的、不以谋求利润为目的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可以是慈善组织、教育组织、文化组织、环保组织等,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社会或者环境,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等。

二、非营利组织的目标1.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非营利组织的最主要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他们致力于为弱势群体和社会最需要的人提供服务和援助,例如贫困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

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如提供食品和住所、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就业支持等,他们将弱势群体和社会最需要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到更好的水平。

2.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也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关注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促进环保技术的应用等,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

非营利组织的环保活动是为了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生态平衡,从而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也会积极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他们在社区和城市中推广各种公共服务项目,如开展教育、卫生和儿童保健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提高社区的发展水平,也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待遇。

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模式1. 筹集资金非营利组织需要筹集资金来支持他们的运营和项目。

他们的资金来自不同的途径,如捐赠、政府赞助、商业合作和社会资本等。

通过与投资者或商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非营利组织可以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可和支持,进而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

2. 推广项目和宣传活动非营利组织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工作,需要进行宣传和推广活动。

通过与媒体、社交平台合作等方式,他们可以提高其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

同时,推广各种社会项目和服务,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目标和理念,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其使命, 其鲜明的使命及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公共 服务取向。
(2)捐赠免税;
排除了部分民办非企业和事业单位。 免税不意味着全部免除。
一、非营利组织是什么?
(4)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没有经营收入。 组织盈余不分红; 资产与经营所得不能转化为私有财产。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到底包括哪些组织?
社团
民办 非企
企业
事业 政府
非营利组织名称众多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NPO); 注意:NGO=NPO,但要区分场合。 公益团体:public organizations; 到底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
二、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型?
国际通用分类: (2)按照组织的运作机制:
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维护会员共同利益或追求共同兴趣的组织 (大多属互益性的),如企业家协会。
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以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提供服务(大多属公益 性组织),如基金会。
二、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
两个分类标准并不矛盾,两个标准相 结合可以划分两种类型:
(6)民间性。 排除了所有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科教文卫。
二、非营利组织有哪些类型?
国际通用分类: (1)按照组织公益性的程度: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
受益对象是社会上不特定的多数人,因而公 益程度高,如慈善组织。
互益性非营利组织;
受益对象是该组织的成员/会员,因而公益程 度低,如行政管理学会。
四、非营利组织举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本章我们来学习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等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最基本的常识,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非营利组织”成了世界性的话题。

小到社区的邻里纠纷和垃圾分类,大到各种国际纷争和区域冲突,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涉及到这些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了千家万户。

与之相适应,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迄今为止一共涉及到42个国家,世界各国的数千名学者参与了这一研究。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和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先后推出了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畅销书。

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热”也开始悄悄升温,近两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国际会议先后有五次,出版的相关书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有些还颇为畅销。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它们?非营利组织活动主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领域里?其中包括了哪些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如何从理论上把握或理解这些组织?等等。

本章将概要地回答这些问题。

本章分为四节:第1节说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属性。

这是学习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前提;第2节介绍非营利组织主要的六个活动领域;第3节阐述作者关于非营利组织分类的基本观点;第4节说明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1定义和属性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这一概念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

在本书中,我们遵循常规采用这一概念,并将它定义如下: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上述概念中包含了三层含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这是非营利组织的三个基本属性。

1.1.1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它们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千差万别,但都以获取利润即营利为目的,不存在非营利的企业。

但是非营利组织则不同,它们不是企业,而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作为非营利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以营利为目的。

企业的宗旨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营利这一本质,所以营利是企业的根本宗旨。

作为非营利组织来说,其宗旨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不以营利为目的则是一切非营利组织的根本宗旨。

换句话说。

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不是为了获取利润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而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或者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实现整个社会范围的公共利益,叫做“公益”;实现社会中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谓之“互益”。

]。

2.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

非营利组织可以开展一定形式的经营性业务,在这些业务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超出经营总成本的剩余收入。

如果是企业,高于经营总成本的剩余收入当然地被作为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红,但是作为非营利组织,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经营业务,其经营收入都不能作为利润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分红),而只能用于组织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自身发展。

3.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企业的资产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其产权界定是明确的。

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严格地说并不属于组织所有[非营利组织在资产运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积累。

因积累形成的新资产在形式上属于组织自身,但严格地说它和企业因资本积累形成的新资产一样,其产权归原有资产的所有者。

],也不属于捐赠者,它们是一定意义上的“公益或互益资产”,属于社会。

[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属于社会,并不等于说非营利组织实行的是“社会所有制”。

这里的社会是一种虚拟的范畴,可以说是一种假定。

]所以,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受托人来行使公益资产的所有权的。

因此,如果非营利组织解散或破产,它们的剩余资产不能像企业那样在成员之间分配,而只能转交给其他公共部门(政府或其他的非营利组织)。

1.1.2非政府性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也是它们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

相对于企业来说,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都属于社会的公共部门,这是它们的共性。

但是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不同,它们不是政府机构或其附属部分,而是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作为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非政府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政府作为统一完整的国家政权,尽管其各个部门、机构以及各级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否则就难以行使国家的职能。

非营利组织则是相互独立的自治组织,它们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隶属于企业,是一个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在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表现为法人组织,如日本的“NPO法人”、“社团法人”等。

在我国,按照现行的《民法通则》,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是中国四大法人之一。

],每一个非营利组织都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机制与能力,都属于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2.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

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的组建原则和权力行使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形成的是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结构。

非政府组织无法按照国家政权的形式自上而下构建起来,也难以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它们依靠的是广大的公民,通过横向的网络联系与坚实的民众基础动员社会资源,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

[这里的“自下而上”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基本属性的一个方面,即扎根于社会的属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

]3.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政府作为以政权为基础的公共部门,无论资源的获取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其基本方式都是垄断性的。

非营利组织则不同,它们不能操纵政权力量,而只能采取各种竞争性的手段,来获取各种必要的社会资源并提供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1.1.3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三个基本属性,也是非营利组织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

非营利组织的内在驱动力不是利润动机,也不是权力原则,而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和互助主义。

正像企业是组织化的资本、政府是组织化的权力一样,非营利组织可以说是组织化的志愿精神。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

企业主要以资本的形式获取社会资源,政府主要通过税收集中社会资源,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社会资源则是基于志愿精神的志愿者和社会捐赠。

志愿者是志愿精神的直接体现或人格化,表现为那些为追求一定的价值观并无偿地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或互益性活动的人们;社会捐赠则是志愿精神的货币化或物质化,表现为人们为各种社会公益或互益性活动无偿提供货币或其他物资。

这两者构成了非营利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源。

2.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和透明性。

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其活动具有一定的内部性或排他性,政府则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安全或保密等问题。

非营利组织使用的是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是社会公共物品,其运作过程和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要向社会公开,保持透明,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3.非营利组织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

企业提供的是私人物品,政府提供的是垄断性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是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其中包括两类:一是提供给整个社会不特定多数成员的所谓“公益性公共物品”,其受益者是社会大众,但无法界定受益者,比如公害治理、植树绿化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二是提供给社会中某一部分特定成员的所谓“互益性公共物品’,其受益者尽管也是多数社会成员,但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界定受益者,比如行业互助、会员福利等等。

后者有时也被称为“准公共物品”。

同时具备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这三种属性的社会组织,我们称之为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问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在他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主要列举了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等五个方面。

从内容上来说,这五个方面事实上已经体现在上述三个基本属性中了。

在现实生活中,非营利组织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商会、行会、会馆、学校、医院、福利院、文化院、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文艺团体等等。

严格地说,非营利组织中不应包括政府出资成立的各种政府附属性组织或外延性组织,如某些政府机构下设的服务中心、医疗室等,以及各种形式的特殊法人等。

[这里强调的是一般而言的非营利组织。

关于中国转型时期事业单位的定性,下文将特别指出。

]非营利组织中一般也不包含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

对于这两类组织,在萨拉蒙的研究中使用了“政治性”和“宗教性”的标准,将它们与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加以区分,即把那些不具有明确的政治性宗旨和宗教性宗旨的组织也作为非营利组织来看待。

我们认为:尽管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但是这样的标准是可取的,它们表明非营利组织中不包含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与非营利组织一词相近的其他一些概念。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一致,可以互换使用。

所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强调的是和企业的区别,非政府组织强调的则是和政府的区别。

相对于非营利组织一词来说,非政府组织一词在国际社会更为通用,其历史也更悠久。

[在本书的行文中,我们主要使用“非营利组织”一词,但有时根据需要也使用“非政府组织”或“NGO”的概念。

主要考虑的是在有些场合,特别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非政府组织或NG0更常用一些,而并非有意混用。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从社会关系上指非营利组织。

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外延比非营利组织要宽泛些,但内涵基本一致。

它不是一个否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积极肯定的概念,并突出了新型社会关系的主体,在这种意义上它比非营利组织一词更准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这一概念。

志愿者组织(V oluntary Organization,VO)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这一概念更强调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特征,在北欧和英国较为流行。

草根组织(Grass Roots Organization,GRO)特指非营利组织中那些扎根于城乡社区的基层民众组织,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基层组织。

1.2活动领域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遍及现代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经济活动如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地域活动如城市、乡村等方面,社群活动如各种专家人群、青年、妇女、华侨等方面,社会活动如文化、健康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