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原因: ①根本: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时同盟——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对抗)
③其他:外交政策的变化(美国和苏联)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2、过程: ①冷战(二战后世界反战情绪高涨)
三、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 ①苏联解体: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根本); 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和直接); 和平演变(客观)东欧剧变(国际因素)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 景:戈氏就任苏共总书记,经济改革遇阻 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根本变化) 主要内容:对内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对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方针,寻求缓和 结 果:国内局势失控,民族矛盾、政治斗争、加盟共和国 独立;引起东欧剧变
(2009海南卷)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 “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 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09江苏历史)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 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 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 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表现:经济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②日本的崛起
影响:
对日本:经济大国,改变一边倒外交政策,实 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 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四)两极格局的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 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 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 军事上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割据。
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
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 地位。
3.“冷战”的影响
1)消极: 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 分裂为两部分. ②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 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 战”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基本一致,但手段各具特色。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苏, 既包括对西欧等国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但却是采取更为隐蔽
的经济手段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 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两者之间的关 系,犹如一个胡桃的两半,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表
概述: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对峙向“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演变 (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美苏“冷战”兴起,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对峙格局. 同时,新兴力量兴起, 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三)20世纪90年代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含义: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 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 议。 基础:美苏两国力量势均力敌。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 局做出两分天下的划分。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精品课件)
一、冷战政策
1、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 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2、定义: 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 “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杜鲁门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开始标志: 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 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北约和华约形成的目的是什么?回顾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世界体系是什么?比较一下两次 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的格局有什么异同点?
目的:争夺世界霸权,维护本国利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异:不再是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同: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争夺世界霸权
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 中占优势。(美攻苏守)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苏攻美守)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双方实现有限缓和直至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
2、影响:
美苏争霸,不仅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给两国带 来沉重负担,进而也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答: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
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 战后的敌对关系。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 家利益。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 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三、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美国是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和国家联盟实力不断增 2 定义: 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 影响:政治格局多极化,地区冲突 科索沃战争 概况: 1999年,由于南斯拉夫联盟内部民族矛盾激化,北约借口干涉, 科索沃战争爆发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影响: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2.《华沙条约组织》:最初的签字 国有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 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 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8国。 1968年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组织。 1991年解体
北约东扩前
北约东扩后
冷战与两极对抗的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造成当时世界动荡
不安的主要根源。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 (2)对自身的影响: 美国由原来最大的债权国转变为最大 的债务国,实力下降; 苏联因经济没有搞好而最终解体。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转变:
• 第一次:美国是一枝独秀 • 第二次:两大体系对峙,美苏 争霸 • 第三次: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发展
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转变:
• (一)第一次是在二战初期的时候: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苏联的势力也有所兴 起。但是苏联和美国的国力相比仍有一定 的差距,美国此时在世界强国中一枝独秀。 • 分析各国战后实力对比: • 英国: • 战争中大伤元气 • 殖民地、附属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美国势力的趁机渗透
苏联 858 1400 121 1015 1300 4500 32400 50000 4000 4600 320 2
核弹头
坦克 战术飞机 水面战舰
美苏争霸
• 美苏争霸又分为三个阶段:
• 美苏争霸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初。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 缓和:(1)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 合作,签订对奥地利和约 • (2)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 • 紧张:(1)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 • (2)美苏热衷军备竞赛 • (3)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给我们有何启示?
反对霸权主义和 维护世界和平
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专题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 局部热战——冷战在亚洲的发展 ①朝鲜战争
1950-1953:中、朝(苏援助)—“联合国军”
影响: •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②越南战争 1961-1973 越南(中、苏援助)—美国 影响: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导致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调整对华政策) 3、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四)中国的和平崛起 表现: •改革开放,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经济影响加强: 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 际交流与合作。对世界各国的共同 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
•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 ③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界尊重。
(3)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
局的框架。 (4)“铁幕”演说----揭开序幕
2、美苏两极对抗
——全面冷战 + 局部热战
(1)冷战
①含义:
泛指美苏之间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对抗形式。
②原因: 战后美国实力和野心空前膨胀,苏联妨碍其称霸计划; ③表现: 政治 美:1947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 军事
双方势均力敌、大战刚刚结束,都不敢、不愿轻易动武。
苏: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建立社会主义阵营 美:1948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稳定资义、遏制苏联 苏:1949经互会。 美:1949北约组织——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苏:1955华约组织——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高潮: 柏林危机(1948、1958、1961)—--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政治: 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4.20世纪90S年代至今—— 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形势
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又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 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背景
世界现代史部分
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纲要求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基本力量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 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20世纪, 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 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 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 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 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
数武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 指什么?杜目的是什
么?
指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
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苏联全球对抗
②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 是什么?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中欧
和东欧各国都处在苏联势力范围 之内受到社会主义幽灵的威胁….”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
核心内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三、两极格局最终解体——苏东剧变
2、影响: ⑴积极方面:两大军事集团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 俄关系转向对话与缓和,使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 显增长。 ⑵消极影响: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必然会导致国际关 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使世界动荡不安。
编辑ppt
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丘吉尔“铁幕”演说 编辑ppt
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 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编辑ppt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值得借鉴的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1、原因: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也是两极 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表现:美苏两国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与美 国差距缩小,政治上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 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增强。
3、主要影响: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彼此相互竞争、相互制 约,有利于世界的安全、编稳辑pp定t 和发展
编辑ppt
2、事件:
⑴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
⑵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核心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两极 格局的初步形成
⑶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实 施
⑷1949年北约组织和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两极格局最终 形成
3、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但彼此 势均力敌,在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编辑ppt
核心内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杜鲁门 主义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局部热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扶蒋 反共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 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 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 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 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 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 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 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 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 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 两德统一(The Germany unified) • 德国人民欢庆德国恢复统一 • (德文: 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的是原德 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通 过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的方式完成 的德国统一。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史上第一 次民主选举之后,东西德立即展开统一谈判,最 后两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德国的四国(美、 英、法、苏)达成二加四条约,允许统一之后的 德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四个占领国的特 权全部取消。统一后,德国继续留在欧洲共同体 (即后来的欧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争霸结束
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 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 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主张宗旨
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用和平共 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 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两 极格局
影响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 剧变
苏联 解体
1 2
原因: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 表现: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欧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概况: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原因: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倡导以“人道的民主的 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倡导“民主化”和“公 开性”,加剧政局动荡,激化民族矛盾
德国分裂
朝鲜分裂
古巴导弹 危机
1962年苏联冒险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苏关系紧张,最终苏联 从 古巴撤回导弹
越南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评价
积极: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 定的国际环境。 消极:1.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2.擅自划定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 导致日后局部地区纷争不断 3.美苏两国长期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形成 过程
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洲的政策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落后思想 原因 2.重视科技和教育 3.利用朝鲜战争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4.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策略 表现 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1.改变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 交 影响
专题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①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③苏联的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二)过程1.冷战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美国的冷战政策:(1)政治:杜鲁门主义①内容: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②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③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经济:马歇尔计划①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遏制苏联。
②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3)军事:北约建立①时间: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②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3.苏联的反击措施(1)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纪商经互会的成立:(3)军事上: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分裂: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高三历史(岳麓版)复习纲要:专题二十四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_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纲要专题二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雅尔塔体制——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
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史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国的“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1)实施“杜鲁门主义”(其实质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2)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3)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组织,简称“北约”。
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
3、苏联采取的反击措施(1)成立“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2)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3)成立“华约”——1955年,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苏联领导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3.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4.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①北约: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同年夏,条约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
②华约: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
1955年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
同年6月条约生效,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5.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②朝鲜分裂: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
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
1948年9月,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被美国发现,后经谈判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这一事件表明了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专题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根本原因 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2、表现 80年代日本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要求在国际事务中 增大日本的发言权;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席位;出兵参与美国的海外军事行动等。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 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发展经济,广大 发展中国家希望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 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3、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任务(行动纲领):政治上,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 霸权主义;经济上,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意义: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 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 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易错易混: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 面,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2、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是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缓和与动荡并存。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时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2)推动因素:(直接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瓦解;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欧盟实力的增强;日本 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提 高等。 (3)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 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 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注意: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的 多极化。多极化的格局并没有真正形成,还只是一个 趋势,它的形成还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四)中国振兴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面对咄
咄逼人的资本主义进攻,为了保卫国家安
全、捍卫二战胜利果实、支援
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采 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行动。
(二)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60年代末 至80年代末世 界政治斗争的 主要表现形式 是美苏争夺世 界霸权 。
ÃÃà ü · ÃÃÃÃà ü · Ãñ ÃÃ
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一)战后至60年代
这一阶段主要 表现形式为两大阵 营的斗争。这种斗 争集中表现在政治、 经济、军事三大领 域,并最终演化为 美苏争霸的世界政 治格局。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为了遏 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影响、扑灭民族 解放斗争的烈火、扩大其势 力范围,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领域与苏联展开了全面 的较量。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 顿发表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 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所有这些名城 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 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而 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 强的高压控制。”
冷战开始
“ 铁 幕 演 说 ” 1946 年 杜 马 鲁 歇 门 尔 主 计 义 划 第 的 推 一 出 行 1949 年 9 月 20 日 台 次 1947 1948
冷 战 中 的 从1948年到1952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对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 峙 慷慨的举动”。
1946 1947 1947 年 年 年
推马 行歇 尔 计 划
目的:
扶植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要点
美苏争霸的影响:
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 大战爆发
“星球大战”计 划
美 国 总 统 里 根
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崩溃呢?
由于与美国的全球争霸,背上了 沉重的包袱。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 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 于停滞,加上农、轻、重比例失调, 经济困难加剧。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 苏联落后于美、日两国而位居世界第 三。到80年代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 烈势头。
3、了解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的建立:
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1949.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 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从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的局面出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了解德国、朝鲜的分裂: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呈现出一种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的局面,其中,局部热战体现在: (1)德国分裂(1949年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2) 朝鲜分裂(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第十三单元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了解二战后“冷战” 出现的原因
(1)雅尔塔会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 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 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战后苏联实力、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美国敌视。
欧洲共产 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的成立
杜鲁门 主义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局部热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扶蒋 反共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美 国 总 统 杜 鲁 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知识结构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苏联 对抗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欧洲共产 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的成立
世 界 欧洲的联合 政 日本的崛起 实力上升 治 不结盟运动 格 局 表现 中国的振兴 多 极 强大的美国 实力下降 化 趋 强大的苏联 势 出 影响:冲击着两极格局 现
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苏联解体 (1)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原因:内因:①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是根源; ②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③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 外因: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直接原因); ②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3)表现:苏联解体,1991年 (4)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的主要影响: 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特点的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多 极化发展趋势
杜鲁门 主义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局部热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扶蒋 反共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1)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各国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 ③美苏争霸的影响 (2)欧共体和欧盟形成的过程 ①1951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后来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 洲联盟条约》; ⑤1993年,欧盟成立 (3)欧洲走向联合的意义 ①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 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②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张燕飞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
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动摇,直至终结。
一、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对于协调盟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表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它为战后世界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美、苏、英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苏联及民族独立、民主革命力量同美、英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雅尔塔体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形成(1)“冷战”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冷战”全面展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①内容:要求国会援助希腊和土耳其镇压共产主义运动②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3)马歇尔计划:(1947)①目的: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②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影响:使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西欧在战后初期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苏联的工具;迫使欧洲走上联合自强的一体化道路。
(4)两极格局的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3.两极格局的影响:(1)消极影响: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
具体表现:①德国分裂:1949年(冷、欧洲)②朝鲜战争(1950—1953):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热、亚洲)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最终从古巴撤出导弹,显示美苏争霸的优势在美国(冷、美洲)④越南战争: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热、亚洲)(2)积极影响: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古巴导弹危机)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战后美国继续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苏联在赫鲁晓夫改革中注意放宽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③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中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作者:吕茅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二战期间旧有国际格局在被摧毁的同时,新的国际秩序也在国家间的持久较量中不断衍化,自然涉及到了世界大国及其联盟。
在现实的矛盾冲突面前,大国以对抗、分化、组合等形式进行了无数次的争逐,也由此导致了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
整个过程既有历史的延续又有现状的发展,国际权力结构在二战中经历了三次变迁与调整,展示了不同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利益追求。
本文以结构现实主义视角对二战过程进行解析。
关键词:二战;国际权力结构;结构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D523;F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6-0053-02二战期间,国际权力结构发生了三次变迁。
而研究这段变迁历史有助于人们更好认识当下世界,把握国际格局,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
一、概念界定权力结构指“权力的组织体系,权力的配置与各种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国际权力结构则是将权力结构的范围国际化,内容体系化的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以国家行为体为主的国际行为体为追求安全与利益而在国际互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系列权力对比、组合及相互作用等权力配置方式。
“权力结构涉及到世界上主要国家权力的分配。
由于世界上的国家大小不一,强弱不等,因此权力体系的构成呈某种金字塔形状。
超级大国位于权力结构顶端,大国、中等国家和小国依次排列。
在这样的国际秩序中,受权力因素影响,超级大国与大国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中小国家在很多情况下则不得不服从于大国确立的制度安排。
”所以,当国际局势变动,考虑到现实战略安全及国家利益,不同层次的国家都会因时因势调整对内对外政策或实施不同行动以适应具体的利益需求。
国际权力结构具有可变性,“其变革源于国际权力不同的增长率。
通常,霸权国家非常关注其相对权力地位,因为相对权力的改变对其具有至关重要的安全意味。
在一个无政府的自助体系中,这些国家不得不时刻关注那些可能利用增大的相对能力反对它们的国家。
对于发起挑战的国家,它们有两种选择,要么提高自己的相对能力,要么削弱对手的实力。
”根本上,“最容易破坏现状稳定性的因素是国际体系内部成员间实力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实力增长点的差异最终会导致体系内部发生权力重新分配的根本变革。
”当某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相对于其他大国及国家集团,已经实力强大,且发现变革现有国际体系有利可图、困难较小时,它就会试图去变革现有国际体系,如果进程顺利,这个国家会逐步走上国际权力结构中更高层次的位置,最后站在国际权力结构的顶峰。
二、二战中国际权力结构变迁历程二战期间,国际权力结构历经了“由英法主导至未知多元”到“轴心国达到国际权力结构准顶层位置”再到“美英苏三国主导,美苏两国突出”三个阶段,有力诠释了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性。
(一)由英法主导到未知多元(1939-1940.6)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德军部队超过100万人,以装甲部队为前锋,配以强大的空军,使用“闪电战”有效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阻碍,波兰除南部以外都面临德国的强势进攻;而此时波兰的战略却不切实际,没有及时撤离到有利地形里,过分乐观地期待西方盟国援助,且波兰的武装力量弱,军队素质差,装备陈旧。
英法在9月3日宣布对德作战,但其大量部队呆在马奇诺防线里无动于衷,苏联也趁火打劫,波兰被并入德国版图。
随后,德国横扫北欧,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均被迅速打败;接下来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均在德国的装甲师与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中被打败,随后就是法国的战败。
英法在当时还是欧洲军事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完全有实力与德国决战,但“德军避开了马奇诺防线而发动西线战争,使防线内的几十万军队无所作为,同时法军对德军的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完全没料到德军会穿过阿登山区、强渡马斯河进入法国腹北”,德军依旧凭借“闪电战”把英法联军打得措手不及,为保存实力英法被迫实施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此时意大利对法宣战,攻其南部,加速了法国的溃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此终结。
从体系层面分析,当时德国、意大利及日本都处于明确的合作联盟阶段,德意两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联合作战及资源互补给英法带来了极大压力,欧洲一系列国家战败投降后也都倒向于德意两国,或者保持亲德中立,使德意暂时有更多的资源能源补充,特别是法国南部的维希政府,将数以万计的法国工人送去德国做苦力劳动,其中包括许多法国犹太人。
英法两国一方面由于对苏联缺乏信任与好意,没有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在欧洲大陆上也找不到合作反抗德意的伙伴;另一方面因为英法两国从一战结束到法国战败的这段时期一直是旧体系的获利者,享受其好处,又因为国内种种现实情况不愿意也无法对旧体系进行有效维护来制约德意两国。
德意两国倒是借助英法暂时获利的现状,步步挑战,以极小成本的举动有效地威慑了英法,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美国当时保持中立,没有被卷入到战争中。
这个阶段,德国壮大了自身力量,与苏联保持合作,苏联也未损失实力,英国暂时处于下风但仍有还击实力,美国则保持中立,有实力没作战。
法国的战败投降的确使国际权力结构的一角发生了坍塌,欧洲的小国的战败不足以引起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
因此,国际权力结构已经不再由英法主导,但各大国依旧对彼此有潜在的威胁,国际权力结构的顶层位置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这样的情况也最容易爆发更为激烈的霸权争夺战。
(二)轴心国达到国际权力结构准顶层位置(1940.6-1943.2)从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段时期,可谓轴心国的全盛时期,尽管轴心国遇到了一些挫折,但并不影响轴心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站在准顶层位置,也正是它们的准顶层位置迫使同盟国进一步走向联合。
1940年7月至1941年5月,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不列颠之战由此展开。
战争中,英国人顽强抵抗,英国的战斗机比德国的先进,又使用了雷达,有利地打击了德国空军,使之未获得制空权,德军对英国城市的轰炸也没有终止英国人的反抗与生产活动。
同时,苏联在德背后企图全面控制波罗的海地区,完成当地的苏化工作并对巴尔干地区施加影响。
德国因此向东出击。
由于意大利在巴尔干地区与北非作战不利,德军迅速出击征服了希腊与南斯拉夫,把罗马利亚、保加利亚与匈牙利拉入阵营,德军将领隆美尔在北非取得惊人战绩。
为夺取乌克兰粮食与高加索油井等资源,德军进攻苏联,苏联由于备战不足而节节败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入侵菲律宾,进攻关岛、中途岛、香港与马来西亚,轴心国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德意日同盟关系的形成时间比反西斯同盟要早,而且欧洲及北非战场上德意之间相互配合,但德国与日本没有做出协调彼此军事战略行动的计划。
苏联与美国在遭受了轴心国的进攻后,迅速扩大了反法西斯阵线,美英中苏等26国并于1942年1月1日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
整个时段,德意日取得诸多佳绩,但并不长久。
英国没有放弃抵抗,其军事力量依旧存在。
当斯大林从最初的惊讶中恢复过来时,撤换并调任一些军队领导人,重新凝聚全国力量来保卫苏联与德作战,苏联就不会节节失利了。
毕竟苏联凭借其国土面积占据了大量能源资源,其工业系统在北亚、东北亚均有部署且工作、运输情况正常,而且日本没有在远东进攻苏联,苏联的东北亚领土较为安全。
美国并未因珍珠港被袭而损失惨重,美国有技术先进的军工产业,丰富的能源资源,境内没有成为战场,其国民经济体系完全适应战时情况后,美军的作战能力不容小视。
所以,德意日在此阶段可以说达到了国际权力结构的准顶层位置,其经济与军事实力暂时不错,国际影响力很大,但这个位置是暂时的、不稳定的,随后必然会受到颠覆。
(三)美英苏三国主导,美苏两国突出(1943.2-1945)二战的最后两年进入了反攻时段,轴心国的地区霸权逐渐削弱,最终消失。
美英苏三国开始主导国际权力结构,在废墟上策划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国际权力结构的两极开始突出。
在苏德战场上,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大大受损。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之受到灾难性的挫折,其主力被牵制消灭。
库尔茨克战役后,德军彻底失败,完全失去东线的主动权。
此时苏联开始跨出国门,进入东欧与东南欧作战。
最后一年里,欧洲大部分地区都被苏联红军与在英美联军解放。
1945年5月1日,柏林解放,希特勒政权终结。
北非战场上,经过阿拉曼战役与突尼斯之战,非洲的轴心国军队被肃清。
最后通过西西里岛战役,地中海开放了,盟军登陆意大利后,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太平洋战场上,从中途岛战役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美国凭借资源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让日军连连失败,并向东京展开攻势,进行大规模轰炸,摧毁日本工业与海军残余力量。
苏联也对日宣战,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
在此过程中,同盟国举行了多次重要国际会议,商讨战时作战与战后规划问题。
最后阶段,德日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这使同盟国将其各个击破。
在德意关系上,更多的是德国在帮助意大利,而不是二者共同分担困难。
以前被迫推行亲德中立的一些欧洲国家,例如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和瑞典,“当战争形势发生转折后,盟国加大了对中立国的压力。
为了适应形势,四个中立国先后取消对德国的让步,向盟国靠拢”,切断了德国的一部分资源供应,使德国更为窘迫。
美英苏三国面对共同敌人,尽管存在利益分歧,但由于根本目的一致,选择了坚定合作,美国将装备大量运抵苏联,租借法案条款也适用于苏联。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直存在,成为二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与决定性条件。
大量的非政府的民间抵抗组织的联盟及它们与政府力量的联盟也不容忽视。
随着轴心国的投降,法西斯势力退出了国际权力结构,美英苏三大国在一系列的会议中重新构建国际权力结构。
二战使欧洲遭到极大破坏,欧洲力量大大削弱,走向分裂,英国地位降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苏联在战争中将自己的政治体制对外输出,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
美苏两国成为新的国际权力结构中的主角。
三、结语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取决于以国家为主的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各大国的实力对比,而大国的力量兴衰取决于其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可以归结到一个国家对相应资源的获取、分配及再创造的能力上。
这种能力是一个国家能够在国际权力结构中保持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终究会涉及到国际体系的构建,近代以来世界大国轮番上阵,国际霸权屡次更迭,因此国际体系多次在变迁中重构。
这个固化与变化并存的历史过程也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对此的认识不断深化。
为应对世界的变化,在重构国际体系时,体系构建者应注意该体系当下的包容性与未来的可变性。
参考文献:[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罗伯特·吉尔平(美),武军(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周永坤.权力结构模式与宪政[J].中国法学,2005(06).[4]]刘金源.法国史——自由与浪漫的激情演绎[M].台北:三民书局,2010.[5]陈安全.析二战欧洲中立国之“中立”[J].史林,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