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 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 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是指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或组织,是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控制全国货币供给、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与社会体系之中、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和发展、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矛盾(银行券差异大、票据交换与清算业务需求增长,银行破产倒闭使信用体系和经济受到冲击、缺乏统一的竞争规则)·第一家中央银行——瑞士银行(1688)、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1694)德意志联邦银行(1876)、法兰西银行(1894)、日本银行(1899)·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政府融资、信用货币的发行、票据交换与清算、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与最后贷款人、对金融业的监管·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发展(英格兰银行)、政府直接组建(美联储[1914])·1920,布鲁塞尔会议建议建立中央银行,1922日内瓦会议重申推广特点:政府组建、稳定币值、严格和增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制度变化的特点(制度规范化、经济目标统一化):国有化、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进一步成熟、中央银行成为各国政府进行政策协调窗口的作用越来越大2、中央银行的性质: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中央银行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控制权、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国库和向政府提供融资,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货币发行机构)政府的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代理国库、参加国际金融活动)银行的银行(最后贷款人、存款准备金、票据交换与清算)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是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志、是统一货币发行和流通的保证、是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是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1、管理职能:制定金融政策、法令集规章制度,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定期公布于金融有关的信息资料2、服务职能:政府、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3、调节职能: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和社会信用规模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宏观调控部门。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中央银行P5 中央银行制度P5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她所有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得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得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

2、最后贷款人P15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她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向中央银行融资就是最后得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就是承担最后贷款人得角色,否则便就是发生困难银行得破产倒闭。

3、货币政策P187就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得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与控制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等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得方针与措施得总与。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得政策工具、监测与控制目标实现得各种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与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P57就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与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得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得种类、规模与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点得资产负债表上。

5、货币发行P80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就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得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得业务库流到社会;二就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得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得数量。

两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6、存款准备金制度P74就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得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得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得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得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得比率与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得变动对既定比率与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得制度。

7、发行基金P85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得待发行得货币,由设置发行库得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8、道义劝告P230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得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得政策。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中央银行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客观经济因素是中央银行得以产生的内在条件,国家对经济金融的管理则提供了外部推动力。

中央银行的产生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成。

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大银行某些特权,使其逐步具有某些中央银行的特征,最终成为中央银行;二是政府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国有化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管理当局需要采取中性立场,以社会利益为目标;第二,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标;第三,信用货币发行产生的巨额利益应归于国家。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信用制度的枢纽:(1)银行信用构成一国信用制度的基础,在整个社会信用中居于主导地位。

银行既是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信用活动的调节者。

而中央银行又处于银行体系的核心,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行为,达到控制社会信用规模、调节信用结构的目的。

(2)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整个社会信用工具的总供给者。

通过改变货币发行量,实现对信用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中央银行虽不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贷款,但由于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商业银行的唯一货币供应者和作为社会信用活动的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决定社会信用的规模。

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贷款规模的调整、管理货币流通,实行在信用规模不变情况下信用结构的调整。

(3)中央银行既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引导者,在金融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信用规模;通过调整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政策工具,引导信用活动按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进行。

中央银行与政府存在特殊关系(1)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各种金融法规(2)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不少国家通过对中央银行实现产权国有化和将中央银行作为隶属政府的行政部门,确保政府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权(4)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市场(5)代表国家管理国库和向政府提供融资(6)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管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1)体现在稳定货币和稳定经济方面稳定货币就是要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客观经济的需要。

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第一篇:中央银行学复习材料1.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存款有何不同?(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应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是出于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而商业银行是为了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

(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只吸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特定部门的存款,而商业银行直接吸收社会个人、工商企业的存款。

(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除经济关系之外,还有行政性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商业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

2.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1)垄断发行原则。

有利于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便于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得到发行钞票的经济利益。

(2)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否则将会出现通货不稳,扰乱正常流通和生产的运行,以至引起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动荡。

(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既要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避免因通货不足而导致经济萎缩,也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避免因通货过量供应造成经济混乱。

3、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和作用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有何不同?中央银行债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债券,其特殊性表现在期限较短,具有可控性,抗干扰性和预防性,也是为了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债券的发行是一种主动负债业务,其发行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

其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到期时则体现基础货币的投放。

中央银行债券的发行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买进已发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单一式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

2、货币发行: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的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3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

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

是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基础,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

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6二元式中央银行: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7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8、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再贴现业务其他条件来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9、窗口指导:日本银行经常采用的通过指导性计划贯彻政策意图的辅助性货币政策工具。

它类同于一般所谓的“道义劝说”。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作用所经历的全过程。

二、简答题1、简述决定中央银行体质选择的主要因素(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高的国家,大多数趋于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体制。

(2)经济运行机制。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

(3)国家体制。

联邦制国家多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型集权国家多实行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2、简述货币政策的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详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详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

2、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

3、最后贷款人:又称最终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

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4、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5、银行的银行:(1)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汇、贷”业务的特征;(3)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表现: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6、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7、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学》复习专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专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专题一、名词解释:准备金、再贴现业务、正回购、不动产信用控制、基础货币、经济发行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负债、通货膨胀、经济发行、再贴现业务、复合中央银行制二、简答题库1.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1)正确评价货币政策的功能,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2)完善经济金融统计和公布制度,加强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3)改进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运用,慎重选择货币政策标的,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型向间接型的转变。

(4)继续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2、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有何不同?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性质和职能决定其存款业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同(站在中央银行的立场来说):(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办理业务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时遵循一国的金融法规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例如存款准备金制度。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是为了利润最大化,即扩大资金来源,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存款成本,从而扩大资金运用,争取盈利;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是为了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即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调控社会信贷规模,达到稳定币值的目的。

(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直接吸收社会个人、工商企业的存款,中央银行却不直接面对个人、工商企业,而是吸收不易脱离中央银行的控制,以便更顺利的执行货币政策的存款,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存款。

(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平等互利经济关系。

而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除了经济关系之外还有行政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3.论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类型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他由自存准备金(库存现金)、缴存央行的法定准备金、缴存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组成。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一、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答: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集中他们的准备金,为它们提供信用,办理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等。

表现在:1.集中存款准备金,首先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其次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最后是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

2.最后贷款人,通常采用再贴现和抵押贷款两种形式。

目的是,首先当个别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使,提供贷款,防止挤兑以及信用危机;其次增加金融机构短期头寸的调剂渠道;最后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

3.票据交换和清算。

二、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答: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包括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3.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和地区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一种是没有建立中央银行的数个国家组建一家联合中央银行;另一种是联合建立跨国中央银行的各国本来就建立了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一、概念解释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若干国家联合组成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3.准中央银行制度: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4.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7.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有负债业务(资金来源业务)、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业务)与清算与代理。

8.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经理国库、金融统计、金融稽核、征信管理等。

9.货币发行:若从货币发行的过程来看,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若从货币发行的结果来看,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10.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存款类型金融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11.适应性预期: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12.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13.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生产方的行为,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下,社会所有厂商愿意且能够供给的产量。

14.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对产出的需求总量与物价水平的对应关系。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A)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2.最早的中央银行是(D)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于(C)通过并开始实施。

A.1993年5月 B.1994年5月C.1995年3月 D.1995年9月4.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D)。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 D.意大利银行5.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B)。

A.提高贴现率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卖出国债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6.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C)。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7.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C)。

A.强制性B.有偿性C.自愿性D.特殊性8.在我国,(D)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财务公司B.信用合作社C.金融租赁公司D.证券公司9.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短期的流动性贷款或季节性贷款,很少有(B)。

A.抵押贷款B.长期贷款C.信用贷款D.利率浮动贷款10.在我国,再贴现利率由(D)制定、发布与调整。

A.银监会B.国务院C.全国人大D.中国人民银行11. 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是指何种结算方式(B)。

A.净额结算 B.全额结算C.定时结算 D.实时结算1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G SYSTEM,CNAPS)于哪年启动(C)。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8年13. 1995年颁布的(C)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经理国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 关于中央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是(D)。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题型:填空题(15)、单项选择(20)、名词解释(20)、简答(25)、论述题(20)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公认的最早产生的中央银行是哪2个?书3页最早产生的中央银行是1656年设立的瑞典银行和1694年设立的英格兰银行。

2,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有几个?(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银行数量不断增加,银行竞争加剧,由于本身经营不善而导致银行券无法兑换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影响较大;由于银行实力、资信状况等不同,银行券被接受程度和使用范围不同,造成不便。

银行提供的信用货币若超过客观需要会给经济发展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终国家以法律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一几家或一家银行。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不断增长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与原有的票据交换和清算方式产生较大矛盾。

银行数量增加,业务扩大和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由单个或少数银行自行处理结算和清算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清算机构,作为银行支付体系核心。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随着银行业务的规模扩大和业务活动复杂化,风险不断增加,单个银行资金调度困难和支付能力不足现象经常出现,金融业不稳定加剧。

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以及整个金融业稳定,客观上需要一个权威机构,适当集中银行一部分现金作为后盾,在银行困难时,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

(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金融运行的稳定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的稳定运行需要一个公平、健全的规则和机制。

为了保证银行的有序竞争,保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减少金融运行风险,政府监管及其必要。

政府监管机构既要有技术能力和操作手段,又必须与银行联系紧密,以便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可以很好的实施。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银行体系松散,政府融资不便,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和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复合中央银行制度不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由一家国家大银行兼行。

中央银行职能充当银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担当最后贷款人监管商业银行执行货币政策道义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特种存款特种存款是指中央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出现过剩超额储备时,要求其按一定比例把这种超额准备缴存中央银行冻结起来的一种存款方式。

金融监管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拉德克里夫报告“拉德克利夫报告”指出,流动性才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重要环节。

社会总支出取决于社会的流动性。

拉德克利夫报告又指出,利率变动对总支出有间接的影响。

利率的变动,特别是利率结构的变动是流动性变动的主要原因。

货币政策指在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准中央银行制度没建立中央银行,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及其授权某些商业银行综合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非介入准备金功能监管存款性公司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中央银行的存在形式、法律地位、业务集合、与政府的关系、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

充分就业有能力并志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中介目标(相对)短期的、数量化的、比较精确的金融数量指标,又称为中介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信贷规模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度。

信贷规模的数量构成包括存、贷款总额两大部分,且存、贷款总额一般表现为同增同减的变动趋势。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

中央银行学总复习

<中央银行学》课后总复习一、解释并比较下列每组概念1、一元式中央银行与二元式中央银行:①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一国由独家中央银行及其众多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取这种形式。

②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多采取这种形式。

如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

2.、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自身所吸收存款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3、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①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

货币一般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有时也包括中央银行发放的贷款。

财政发行是经济发行的对称。

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②财政发行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或财政透支而增加的纸币发行。

国家通过财政发行能够取得财政收入。

财政发行具有无偿性,人们叫它“发行税”或“隐蔽的税收”。

其强制性表面不明显,实际上由于货币是国家规定流通和使用的,所以财政发行具有很强的强制性。

4、贴现与再贴现:①贴现: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人以未到期票据向商业银行兑取现款,商业银行从票据中扣除自贴现日起到期日止的利息,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资金融通行为。

银行放款的一种形式。

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对贴现公司或银行来说则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

②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5、差额清算与实时全额清算:①差额清算系统清算系统将在一定时点(通常为营业日结束时)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帐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帐金额总数,得出净余额(贷方或借方),即净结算头寸。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名词:1.《皮尔条例》:确定英格兰银行垄断发行货币权的特许条例。

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

2.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即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

3.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两层含义○1中央银行应与政府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又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政府,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简答论述:1.中央银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其发展至今经历了哪些阶段?中央银行的产生。

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客观经济原因。

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客观经济原因: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3)调节资金供求,为商业银行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的需要4)对金融业统一管理的需要中央银行的形成1)初创时期:1656年设立瑞典银行——1913年美国联邦储蓄体系建立2)普遍推行时期:一战后——二战后3)强化时期:二战结束到现在2.中央银行是如何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的方式融通资金,在特别情况下,也可直接采取提供贷款的方式。

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对整个金融体系都起到“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从而起到避免金融恐慌的作用。

“最后贷款人”职能确立了中央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对宏观经济有何影响?1)独立性较强的类型: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对其发布命令、指示。

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享有较强的独立性,当中央银行与政府发生矛盾时,要通过协商解决。

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填空:1、中央银行在分析国际收支账户时,将不同性质的对外交易划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其中,线上部分净额在贷方为国际收支(顺差),在借方则为国际收支(逆差)。

2、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基本因素是:(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和(基础货币)3、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早期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一条(垂直)线。

4、选择货币政策指标的主要标准包括:(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和(抗干扰性)。

5、法定准备金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降低)的趋势。

6、若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则选择中介目标时应侧重于(货币供应量)。

单选:1、在国民账户的统计方法中,支出法着重于研究( C )的形成及其结构A总消费B总投资C总消费D总供给2、M1占名义GDP的比重指标,反映了(A )A.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过程的作用程度B.货币供应量对一国金融深化的作用程度C.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程度D.一国金融深化程度3、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实际上是指(A)A.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B.货币供给对实际经济变量是否有影响C.货币供给能否真正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D.是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4、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中,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的是(A)A.法定准备率B.超额准备率C.通货存款比率D.储蓄存款比率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C)A.针对总量进行调节B.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C.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D.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6、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B)A.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B.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C.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D.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各指标可控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D)A.最终目标、操作指标、中介指标B.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C.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D.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8、货币政策时滞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它一般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而外部时滞又细分为(C)A.决策时滞和操作时滞B.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C.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D.认识时滞和市场时滞9、90年代以来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是:(C)A.中央银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B.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C.中央银行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D.中央银行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10、偿债率是指一国还债额占多年该国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以不超过(A)为界。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doc

中央银行复习资料.doc

一、中央银行体制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2、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的两种形式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几乎集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混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a3、准中央银行制度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V·格里利、D·马希安达罗和G·塔贝利尼:“我们的结论证实了其他作者以前的发现,这些发现是通过采取不同样本国家并对其独立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级而得出的。

”A·布施:“几个学者验证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率反向关系这一假设,并提供了实际的经验支持。

”S·埃吉芬格和J·哈恩:“足够证据已表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呈负相关。

”conclusion: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呈现反方向变化关系。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一)概括来说1.服务职能为政府服务—经理国库,为财政筹资,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为金融机构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清算,作为最后贷款人2.调节职能总的来说,调节货币流通、货币供给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实现3.管理职能体现在中央银行制定金融法规,管理银行和金融机构,规范其经济行为。

(二)传统职能1.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其发行的纸币为无限法偿的货币。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中央银行定义特征的精髓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服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政府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地位超然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他们的监督者和管理者。

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集中存款准备金。

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向政府融通资金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持有和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四、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演进从发行的银行考察,中央银行更多的承担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职责,使货币供给总量和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货币稳定。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DOC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7世纪的欧洲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1587 )1656年,瑞典银行成立;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其他银行发行的钞票逐步收回,瑞典银行此时才真正成为中央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是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公认的中央银行鼻祖。

3.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见下图)。

--货币信用关系的普遍存在和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银行券的分散发行使得被社会接受的程度差异很大;�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的迅速增长使交换和清算的速度减缓;�缺少统一规则的竞争使金融秩序经常出现混乱;�银行的破产倒闭使信用体系和经济运行不断受到冲击。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1.统一信用货币的发行2.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3.解决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4.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5.为政府融资提供便利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享有特定授权并承担特定责任的银行便成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与商业银行交易的产物将货币发行等特权交给商业银行→交换→商业银行承诺并履行为政府提供融资便利,尽力协调解决财政亏空等职责。

政府(1)为了解决财政亏空;(2)通过央行调控经济;(3)通过央行监管金融业;(4)通过央行发行货币、维护支付稳定;(5)通过央行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等。

商业银行(1)资本实力雄厚;(2)社会信誉卓著;(3)与政府有特殊关系(股份关系、人事关系等)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通过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差额清算:在一定时点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账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账金额总数得出的净金额。

全额清算: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的一一对应的结算。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行间往来、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黄金和外汇交易、货币市场交易及跨国交易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

小额支付系统:服务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个人消费者、其他小型经济交易的参与者。

金融监管:金融管理当局运用一定的监管手段、采取一定的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及经营活动、金融市场及交易行为等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

信贷渠道: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加或者减少刺激或者抑制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

、货币政策内部时滞:作为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货币政策外部时滞:从中央银行实际执行货币政策到这一政策在经济中产生相应效应之间的时间。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

(美联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职责时: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力、司法和政府;法律赋予的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各国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各种货币形式的总量。

货币需求:一定时期内社会公众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资产的需要总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后,从选择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作用于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最终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最终目标和逐次传递过程。

货币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作出的现实反映。

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内生变量,又称非政策性变量,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不是由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得货币政策决定而是纯粹由经济机制内部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量的外生性:外生变量,又称政策变量,指这一变量的变动不是由客观经济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决定的。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又称为公开市场政策或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选择题: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

P286 图三个渠道里面的小类别1)投资支出渠道:①利率对投资的效应:货币供给→利率(投资住宅)②托宾q的理论:货币供给→股票价格→q理论(投资)③信贷渠道:货币供给→贷款可得性(投资住宅)④非对称信息效应: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投资)2)消费支出渠道:①利率对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货币供给→利率(耐用品消费支出)②财富效应: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财富价值(消费)③流动性效应: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财富价值→财务困难的可能性(住宅、耐用消费品支出)3)国际贸易渠道:汇率对进出口的效应:货币供给→利率→汇率(进出口)金融监管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分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就是金融管理当局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采用一定的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及经营活动、金融市场及交易行为等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

1)统一监管制:把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监管,由一个监管机构(一般是该国的中央银行)全面承担监管职责。

2)分业监管制: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以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一般是由多个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

简答题:1、简述货币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的主要区别(课件P15)答:(1)经济发行。

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包括增加现金发行和存款货币在内的货币供应总量。

经济发行既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又避免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通货膨胀。

为保证货币经济发行,必须建立健全货币发行制度,包括发行程序、发行准备制度。

(2)财政发行。

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弥补国家财政赤字不再以直接发行货币来解决,主要是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发行国债,迫使中央银行额外增加货币发行。

财政发行没有商品流通和经济增长为基础,增加的货币发行容易导致物价上涨。

各国一般都限制货币的财政发行。

2、简述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标准和客观条件答:1.标准:可测性:即这些指标能够准确预测并能迅速获得统计数据可控性:即这些指标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方向和力度变化相关性:是指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抗干扰性:这些指标能够准确的反应货币政策的效果,正确判断和把我货币政策的适当与否和力度,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2.客观条件:指标的选取要能较好的适应一国的金融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金融体制。

补:阶段性中介指标的选择及原因1.长期以来,我国选择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2.1970年以前,由于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单一、中国封闭型经济、财政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方针、信贷管理"统存统贷"的体制,使得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是合理的。

但进入1990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我国金融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居民储蓄迅猛增加、国家银行体制被多种金融机构替代、直接融资迅猛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仅仅控制国家银行贷款已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

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现金发行量一直是判断经济金融形势的重要中介指标,但其可控性低、与货币政策相关性也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金指标不能有效的反映社会货币供应状况及经济形势。

4.利率作为中介指标有几个基本条件:利率完全市场化、利率变动有弹性、微观经济基础具有较健全的利率机制。

我国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尚不完全具备把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条件。

5.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我国央行加速了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分析与研究,1996年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

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有如下优点:可测性符合要求、可控性强、相关性好、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

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答: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1.最终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

包括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2.中介目标是介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最终目标产生直接作用,为此,银行需要选定一些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变量作为观测指标,这些变量就称为中介指标。

主要包括利率、货币供给量、汇率、通货膨胀。

3.操作指标是指中央银行选定的能被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又与中间目标联系紧密的金融变量,主要包括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

4、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货币主义学派的核心思想及区别答:凯恩斯学派:货币供给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变动,利率又影响投资支出,投资支出引起的总支出的变化,最终影响总产出。

Ms↑→R↓→I↑→E↑→Y↑封闭经济环境的利率传导机制:R↑→M↑→i↓→I↑,C↑→Y↑开放经济环境的利率传导机制:Ms-货币供给量 R-准备金 M-社会货币存量i-利率I-投资C-消费Y-国民收入 E-本币汇率NX-净出口货币主义学派: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总支出水平,总支出水平的变化影响总产出的变化。

M↑→E↑→Y↑M-货币供给量;E-总支出;Y-总产出1.凯恩斯学派重视利率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货币主义学派则重视货币供给量。

2.凯恩斯学派认为,投资直接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

3.凯恩斯学派认为,传导机制首先在货币市场进行调整,然后引起资本市场的变化,最后影响到商品市场;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传导机制可以同时对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发生影响。

5、简述货币供给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课件P22)答:1.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因为任何需求都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通过货币的支付,需求才得以实现。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一般来说,货币供求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形成总需求。

2.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供给。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总体上来说是属于买方市场,不再是过去由供给决定需求,社会的需求倾向越来越影响着社会供给方向,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以顾客需求为取向。

社会总需求对总供给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总量和结构的变动发生的。

价格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

3.社会总供给决定真实货币需求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表现或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

因此,有多少社会总供给,必然就需要相应的货币量与之对应。

4.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就货币的供求关系而言,客观经济过程的货币需求是基本的前提条件,货币的供给必须以货币的需求为基础。

6.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产量价格水平的影响1.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推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使经济的均衡点发生移动来实现的。

2.当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上升,但经济增长水平高于通货膨胀水平;随着货币供给的进一步增加,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上升,但经济增长水平低于通货膨胀水平。

3.当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下降,随着货币供给的进一步减少,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都下降,但经济衰退的速度加快,而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减慢。

7. 什么是信贷渠道传导理论?信贷渠道传导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加或者减少刺激或者抑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

若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应量扩大,会增加银行可用资金。

如果银行愿意贷款,那么贷款增加将引起投资支出的增加。

其传导过程可描述为:M ↑→贷款↑→ I ↑→ Y ↑8国债和央票比较.国债是一国政府为了募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央票是一国的中央银行为了调节货币供应而对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