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发展 情报支撑创新——写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之际

合集下载

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个人总结

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个人总结

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个人总结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时光荏苒,转瞬间,我们已经度过了2024年。

在这一年里,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取得了诸多成绩,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此,我要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下面是我对于2024年工作的个人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工作进展与成果在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在各项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

首先,我们在科技情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优化和建设情报数据库平台,我们成功收集了大量的科技情报信息,并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决策参考。

其次,我们加强了科技情报的传播和应用。

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发布研究报告和开展技术培训,我们将科技情报的应用推广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此外,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积极参与了国际科技情报组织的活动,拓宽了交流渠道,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二、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在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情报团队。

通过举办内部培训、引进优秀人才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我们提升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通过制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我们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自身能力,并激发其创新潜能。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科技情报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科技情报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保持在科技情报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还需要面对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地应对。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范文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范文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范文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各位有关领导同志们:2022年还有两个来月就结束了,面临着离别工作岗位之际,我敲打着键盘回忆着过去的岁月,盘点着这些年来我的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下面我要总结的是近年来在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的情况。

一、政治思想表现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活动。

有工作责任感,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有自制力;自重,有自信心;有社会集体责任感。

二、主要履行的工作职责1、阅览室的服务管理2022年,单位被评为市“文明窗口”,阅览室是单位的窗口之一,我为工作得到认可感到欣慰。

我的工作岗位十七年一贯制,看来一直到退休仍然在在阅览室这个工作岗位了。

我喜欢这个岗位。

首先,得天独厚的看书读报优越,新杂志新报纸先睹为快,不亦乐乎。

我生性喜欢静下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的工作正合我的性情,真正要感谢十七年来的历届负责人看准了我这个“坐得住的”人才“,而且一干十七年都不厌烦的难得的”人才“。

其次,与读者打交道中,我逐步地学着与不同人交往的技巧,也常常与读者一起谈论国事家事,并和读者成为了好朋友,这使我感到幸福,我们分享着知识和快乐!读者对我的工作和为人的肯定,就是对我最大的鞭策,我愿意以更好的质量服务于各位读者。

每年按时订阅5000多元报纸、杂志,认真做好报刊杂志的编目整理上架日常工作,过期的报刊能井井有条地整理装订。

整理编写12、科技信息港的业务3、职工工会工作某某年情报所成立工会后,我负责工会工作,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组织会员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服从配合局联合工会和所领导,把工会工作做得生机勃勃。

我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会员都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感觉自身的体面与尊严,从而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更好地开展工作。

慰问爱抚工作,面向职工及职工家属。

每当员工过生日会得到工会的祝福。

娱乐健身活动。

组织职工做工间操,锻炼身体。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科技情报所)作为依托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新型公共科技智库,成立于1958年,1995年和上海图书馆合并,成为国内第一个省级图情联合体,也是我国最大的科技情报研究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之一。

2012年上海科技情报所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首批软科学研究基地,2017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全国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机构,2019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为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2020年成为首批上海市重点智库。

上海科技情报所长期致力于研判国际科技创新趋势、跟踪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剖析国际大都市发展动向,建立了较为全面、反应及时的国际科技创新跟踪分析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趋势,为上海市抢先布局科技前沿、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上海科技情报所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情报研究的特色,运用专业科技情报研究方法,为政府制定科技、产业、城市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的决策咨询和情报支撑,很多研究成果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

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上海科技进步奖45项,近年来又获得上海决策咨询成果奖8项。

撰写的内参专报,有近40份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委员批示10次。

上海科技情报所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科技情报研究队伍,其中市政府参事1名、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3名、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2名、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4名,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7%,正高19名,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超过58%,平均研究经历超过10年。

上海科技情报所力争打造一支能够有效支撑政府科学决策、及时响应政府信息需求的专业研究队伍,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具有鲜明科技情报特色的新型公共科技智库。

战略信息部战略信息部秉持“情报信息服务科学决策”的理念,重点围绕国际大都市、文化两大核心研究方向,以“上图专递”系列内参产品和承担政府研究项目为载体,向上海高层决策机构、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优质的决策情报服务,曾多次获得上海主要领导批示,“上图专递”品牌形象在上海高层领导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

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

施雯. 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
“上情所60周年”专辑
报研究所还不断开辟国外情报资料来源的新途径。 1980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提出办好“国外产 品样本陈列室”,逐步建成样本中心,一边做好产品 样本展览会工作,一边积极打开直接向国外有关企业 索取产品样本和小件样本的渠道。而这些举措,对日 后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天,依旧有一批情报人,以文献检索和情 报调研为手段,帮助政府和委托人了解其科研生产内 容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先进性。
引·新知
随着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范围的扩大, 情报工作日益褪去神秘的外衣,逐渐为社会大众所 了解。
而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办公地点,是 一栋看起来安静而平凡的小楼。谁曾想,三十五年 前,这栋楼曾向公众开放,一度门庭若市。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根据当时中央提 出的上海产品要实行“外挤内联”的方针,上海的工 业产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质量,进一步开发新 品种,打向国际市场。但当时,仍有大批企业对产品的 国内外情况和发展动态缺乏了解,无法做正确的自我定 位。鉴于这种情况,当时的上海市经委等有关领导认 为,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则“产品要提高质量,发展 品种,赶超先进水平”将是一句空话;迫切需要能有 一个部门开展“查明真相,知己知彼”的工作。�
这六十年的时光里,情报成为一种无形的生产 力,推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持续发展。情报人的付 出,就像牡蛎里的珍珠那样静默无言,却闪着光。
蓄·信息
搜集各方面的科技信息,是情报的第一步,也是 日后所有工作得以展开的基石。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之初,就明确了针 对工业技术、应用科学和新技术领域的文献信息收集 的定位。
据原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情报人陈熙莱回 忆,“1960年初,上海市委在闵行1召开科技工作会 议,讨论本市科技远、近期规划。与会代表非常希望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能够提供各门学科的发展动 向和有关国外资料,但当时所里收藏的国外资料极 少。陶毅同志坐镇闵行,指挥所内将仅有的一套苏联 《塔斯社消息》科技电讯稿,连夜突击翻译后提供大

推进情报科技发展,实现社会治理与情报技术支撑

推进情报科技发展,实现社会治理与情报技术支撑

推进情报科技发展,实现社会治理与情报技术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情报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成为支撑社会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因此,要实现社会治理与情报技术支撑,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开展一系列推进情报科技发展的活动。

首先,完善情报科技的技术体系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这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情报科技技术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为社会治理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其次,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情报科技提供基础性支持,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的自动化,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

再者,健全情报科技质量管理机制也是促进情报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因为在利用情报科技进行社会治理之前,必须保证情报科技的技术质量。

为此,应该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情报科技的质量。

此外,加强情报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推进情报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

目前,情报科技人才队伍仍然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迫切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情报科技凝聚力,还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治理。

最后,要进一步研究情报科技的法律法规,保护情报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合法使用。

目前,情报科技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诸多空白,为了更好地推进情报科技的发展,保护情报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合法使用,应该立即研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几项活动,可以实现社会治理与情报技术支撑的较好效果,从而推动情报科技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技术支持。

走进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上海科技情报所的实践与思考

走进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上海科技情报所的实践与思考

一、发展历程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

60年来,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忘情报的初心,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立足国情与市情,服务大众、科研和决策,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科技情报所坚守与变革协同,传承与创新并重,从科技情报到竞争情报,发挥“耳目、尖兵和参谋”的作用,推动了科技、经济的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上海科技情报所坚持图情并重,追求图情并茂,拓展了科技情报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面向大众、专业和决策,初步形成了科技、产业与文化三位一体的知识服务新格局,上海的科技情报事业又在图情一体化进程中得到了新发展。

二、创新实践(一)积极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内参简报在帮助决策部门制定政策、落实政策,为科研体系确立方向、制订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及时提供信息、当好参谋,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情报与情报研究成果。

(二)为科技产业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上海科技情报所积极参与各时期上海科技发展五年规划。

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上海科技进步奖45项。

近十年,上情所紧密围绕上海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等决策咨询服务,承担和参与多个上海“十二五”“十三五”产业前期研究和规划编制。

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三)为科技创新发展点燃智慧火花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率先引入、介绍、传播国外最新颖理念、最前沿知识,在坚持科技产业为主的同时,把情报服务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推进了高端服务发展。

(四)为城市知识系统搭建服务平台1995年10月上情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坚持图情并重,追求图情并茂,为城市的知识服务系统搭建了重要的服务平台。

牵头成立行业情报服务联盟、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上海科技情报所的实践与思考1998年从事媒体宣传管理工作;2003年任闸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管该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2006年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现在主要负责决策咨询服务和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等方面工作,分管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文献提供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和上海图书馆东馆筹建办公室等部门,兼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

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

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

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序]本文将探讨钱学森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通过对他的贡献和成就的深度细致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钱学森及其科技情报工作的机会。

通过了解他对科技情报的研究和领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并从中汲取灵感。

[1]钱学森是中国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对科技情报的贡献不可磨灭。

作为中国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不仅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科技情报工作上开创了新的天地。

钱学森致力于研究和发展中国的科技情报系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2]钱学森的科技情报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外科技情报的收集和分析。

他创立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院,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倡导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钱学森深谙信息的价值,他致力于搜集国际科技动态,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他在科技情报工作中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和原则,为后来的科技情报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3]通过对钱学森的相关学术文选的研究,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在科技情报领域的贡献。

他撰写的相关学术文选广泛涉及科技情报的理论和实践,从情报搜集和分析的方法论到科技情报的战略性作用都有所涉及。

他的学术文选见证了他对科技情报研究的深入思考和全面掌握,并为后来的科技情报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4]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不仅在科技情报工作上有着杰出表现,还在科技创新和教育方面也有卓越贡献。

他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的研究开拓了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并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他还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推动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5]总结回顾,钱学森的科技情报工作及相关学术文选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他的努力和智慧,中国在科技情报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他的丰富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后来的科技情报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

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科技情报工作如同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承载着知识的宝藏,穿越信息的海洋。

而情报学,则是这艘巨轮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探索未知、揭示真相。

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旅程,思考其深远的影响和未来的走向。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科技情报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

它像是一棵参天大树,根植于深厚的土壤之中,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和成长,才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从最初的手工检索到如今的智能分析,每一步的跨越都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和汗水。

在这个过程中,情报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科技情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更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就像一位慧眼识珠的匠人,不断雕琢着这棵大树的每一个细节,使其更加完美和精致。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情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筛选和分析变得异常困难,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又带来了新的竞争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科技情报工作的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回归本质,重新审视情报学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

我们要明确一点:情报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

它关注的不仅是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是人类智慧的发掘和传承。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将情报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相结合,探索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路径。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科技情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

比如,过度依赖技术手段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追求效率而牺牲质量;盲目跟风而缺乏独立思考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确保科技情报工作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最后,我想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话来概括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发展的关系:它们就像是一对舞伴,在历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时而紧密相依,时而各自独舞;时而激情四溢,时而沉静内敛。

情报中心庆祝国庆60周年征文

情报中心庆祝国庆60周年征文

情报中心庆祝国庆60周年征文情报中心庆祝国庆60周年征文金秋十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遥想一九四九,建国伊始,百废待兴。

科学院内,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汇中华之英杰,扬科学之风帆。

风雨兼程,探究自然神秘;革故鼎新,推动生产进展。

敢于探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求真务实,别负中华首领之重托。

爰至一九九八,矢志创新,锐意进取。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凝练目标,整合机构,配置人员,改革机制。

十年间,硕果累累,丰景明亮。

载人航天工程突飞猛进,基因图谱成功破译。

基础研究常有新突破,应用技术推动生产力。

立脚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

科学院别愧为中华科技火车头,知识创新领跑者。

乃我中科院之英杰,戮力同心,共赴创新伟业。

名家迭出,别可胜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后起之秀,宏图将展。

胸次之中,包罗丘壑万千;眉睫之前,尽显豪情万丈。

抚今追昔,承前辈之圣训;继往开来,实我辈之义务。

重任在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前途似海,共创中华锦绣改日。

“[学校计划]下学期英语教研组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别详一、指导思想: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协调好各备课组间的关系。

仔细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巩固进展爱校爱生、教书育人,富有进取精神、乐观积极向上的融洽的教研新风貌,在上届中招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为把我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具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奋斗目标:1、开展学习新大纲的活动,稳步扎实地抓好素养教育;2、加强教研治理,为把我组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一具新层面而奋斗;3、协调处理好学科关系,在各备课内积极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备课组按照"五个一"要求,做好教研工作,即"统一集体备课,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4、配合各备课组,搞好第二课堂活动,把创新教育理念灌输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三、具体措施:1、期初及期中后召集全组教师会议,布置教研活动安排及进行新大纲学习;2、降实各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及教学打算;3、有的放矢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初一年组织学生单词竞赛;初二年组织学生进行能力比赛;初三年组织学生进听力比赛;其中初一年有条件的话多教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含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常识。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范文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范文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范文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职务,主要负责科技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和发布等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深入学习和掌握了科技情报的收集和利用技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

1. 科技情报收集分析:在这一年中,我收集了大量的科技情报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平台、专业数据库、相关论文、专利和公开信息等。

我建立了有效的科技情报收集和管理体系,并利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科研开发及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和支持。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行业内的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市场动态,以更好地指导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2. 科技情报利用研究:我对大量的科技情报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求出其中的价值和利用潜力。

我编制了一份科技情报利用手册,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将科技情报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我为企业实现了成本节约、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等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科技情报发布宣传:我编制了一些科技情报研究报告和分析报告,以表格、图形等形式向企业内部管理层和更广大的公众传递信息。

为更好地弘扬科技文化,我与企业合作策划了一些科技论坛和科技展览活动,同时也通过网络新媒体发布企业科技成果、技术优势和行业动态等信息。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积极参与科技情报研究的工作实践,全面了解了科技情报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运用,也知道了如何把握科技情报的价值和利用效应。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强自身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储备,通过更深入、更广泛的调研,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情报服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技发展呈现更加良好的态势。

使命薪火 代代相传

使命薪火 代代相传

刊首语
使命薪火 代代相传
文/本刊编辑部
60年斗转星移,60年春华秋实。

2018年金秋十月,广东科技情报事业和广东省科学技术
情报研究所(简称广东省科技情报所)迎来60华诞。

在这一
喜庆时刻,我们推出“甲子荣耀 筑梦前行——广东科技情报
事业创立暨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建六十周年纪念”
专题,用淡淡笔墨、浅浅细语和微微泛黄的老照片,与新老
情报人一起,回首那段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重温那些过往
的艰难与辉煌,铭记下我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60年风雨兼程,60年薪火相传。

60年来,几代广东科技情报人坚守使命、不忘初心,用
智慧和拼搏迎接每一个灿烂的科技春天;60年来,广东省科
技情报所与时代同行、与创新相伴,用开拓与奋进铸就出全
国科技情报界的排头兵。

带着喜迎60华诞的喜悦和对成长印
迹的温馨记忆,怀着对新时代的无限憧憬和创造明天的满满
激情,广东省科技情报所将在创新引领发展、建设科技创新
强省的新征程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7。

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

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

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施雯
【期刊名称】《竞争情报》
【年(卷),期】2018(14)5
【摘要】1958年11月27日,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始建制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归口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成立时,仅9人.从工交、教卫等系统调来的专业人员和工会、团委调来的行政人员,都不懂得什么叫情报工作.“情报”二字,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总页数】8页(P4-11)
【关键词】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分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纪念;中国科学院;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情报工作
【作者】施雯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9.222
【相关文献】
1.在广东省科技情报事业创立暨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建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J], 贺德方
2.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上海科技情报事业创立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建60周年活动侧记 [J],
3.战疫行动中的情报思维:对话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J], 徐宏宇
4.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事业创立暨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建五十周年! [J],
5.科技引领发展情报支撑创新——写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之际[J], 陈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第8次发布《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第8次发布《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第8次发布《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
能力评价》
顾震宇;黄吉
【期刊名称】《竞争情报》
【年(卷),期】2023(19)1
【摘要】2022年12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布了《2022国际大都市科技
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创新趋势、创新热点、创新质量、创新主体、创新合力五个角度,通过三级指标体系共计23个指标进行评分和排名,研究对象为包括全球主要国际大都市在内的50座科创城市。

此外,以十大新
兴技术、全球顶尖科学家、领先技术研发机构和领先学术研究机构、高质量专利与高质量论文等榜单作为补充,全面展现全球科创城市的发展动态。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顾震宇;黄吉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城市时代”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话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缪其浩研究员
2.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第二期科技创新情报技能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开班仪式暨首场主题报告会成功举行
3.《2020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
价》发布4.《2021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研究发现5.科技引领发展情报支撑创新——写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之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2024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时光荏苒,转眼间2024年即将结束,回首过去一年,我心情激动而内心充实。

在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这一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成长,通过努力和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在2024年的工作中承担了许多重要的项目。

作为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成员,我参与了多个科技情报调研项目的设计、执行和分析。

在这些项目中,我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科技情报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其次,在2024年,我积极参与了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我通过参加这些会议,了解到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对科技情报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还与其他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通过交流,我不仅得到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结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科技情报领域专家,对我的个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积极参与了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公共科学宣传工作。

我与团队成员一同编写了一系列科普文章,向公众普及了一些前沿科技知识,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

这些文章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对提高我个人的科学传播能力和科普知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回顾自己的工作,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还有待提高。

受到多个项目的压力,有时难以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

其次,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能力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有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过于强调个人观点,忽视了团队的整体利益,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效果。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并在____年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我制定了以下改进计划:首先,我将加强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事记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事记

第14卷 第5期2018年10月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Vol.14 No.5Oct. 2018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事记121958年11月27日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情所)成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办公地址延安西路238号。

1959年3月8日-4月1日召开第一次上海市科技情报工作会议,贯彻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精神。

会上通过《关于加强上海科技情报工作的意见》,明确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是全市科技情报事业中心,也是市科委管理科技情报工作和保管部分绝密资料的单位,负责建立基层科技情报组织和情报网。

1959年5月25日-31日与上海图书馆、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上海市首次科技情报资料展览会,展示1958年以来国内外与本市有关的科技成就方面的技术资料。

1959年6月12日市科委印发《关于加强上海科技简报工作的意见》,要求科技情报工作必须围绕生产、科研计划提供资料。

1960年7月所内成立科技情报工作的基础业务科室:办公室、资料室以及研究和联络科,办公地址迁至岳阳路170弄1号。

1960年11月5日-6日召开上海市第二次科技情报工作会议。

会议形成3个文件:《上海市1961年摸清主要学科水平任务表》《国内外科技文献翻译选题》《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制度》,还通过《当前开展情报工作意见》的报告。

1961年7月市科协会同上情所等有关单位成立上海科技编译馆。

1961年7月成立上海市科委情报处(简称情报处),与上情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处长由陶毅兼任。

1961年设立驻京工作组,由专职人员常驻北京,和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中国图书进口公司、中国外文书店等单位保持联系,搜集和复制资料。

1962年1月召开第一次华东各省市科技情报所所长座谈会,会议讨论了国外文献的收集与利用以及如何加强华东各省市科技情报工作的联系与协作等问题。

同月召开第三次上海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会议重点交流了国外文献和资料利用的经验,并形成了关于科技情报工作的9条意见,同时还拟定了有关汇集1961年重大科研成果,编写国内外科技主要发展动向、加强国外科技文献的收集与利用的意见等文件。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出版物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出版物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出版物情报工作研究系列丛书《情报的初心——纪念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著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页数:252 定价:168元 ISBN:978-7-5439-7773-0记录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60年来一步一步发展成长的点滴回忆。

《走进真实的情报圈——CI访谈录》 徐宏宇 陈煦 张左之 著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页数:223 定价:78元 ISBN:978-7-5439-7768-6全书共分海外掠影、专业探索和情报实践三个部分,收录了2007年以来对一线情报人员进行的访谈记录。

《信息技术新兴领域趋势》 杨荣斌 曹磊 等 著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页数:319 定价:98元 ISBN:978-7-5439-7749-5从信息产业新兴技术的生态变化入手,概述当前产业市场规律、资本市场动向和技术变革趋势等,筛选出重点技术领域展开具体讨论。

《2018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顾震宇 等 著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页数:193 定价:128元 ISBN:978-7-5439-7767-9以20个国际大都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条研究主线考察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新兴技术弱信号监测机制研究》 党倩娜 著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页数:173 定价:68元 ISBN:978-7-5439-7743-3融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低关注度、低清晰度信息进行研究,形成具体可行的监测方法体系。

第i 情报研究丛书。

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

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科学技术情报领域的理论和应用问题,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提供科技情报服务和决策咨询。

研究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科研人员。

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科技情报学、科技创新与竞争情报、科技政策与管理等。

在这些领域,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研究所的主要业务包括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科技情报人才培养、科技情报咨询等。

在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方面,研究所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技情报,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决策支持。

在科技情报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所拥有一流的研究生培养项目,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在科技情报咨询方面,研究所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情报服务,帮助其进行创新和决策。

研究所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研究所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为科技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研究所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竞争情报的发展。

研究所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科技决策、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等领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研究所还致力于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总之,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研究机构,积极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通过开展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科技情报人才培养、科技情报咨询等工作,研究所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研究所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建设,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的话
科技引领发展 情报支撑创新
03 60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继往开来。

到2018年11月,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将走过60年峥嵘岁月,几代情报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上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和智力支持。

新中国的科技情报事业起步于1956年。

60多年来,我国科技情报事业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改革创新实践发挥着“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为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面对国家赋予科技创新伟大而重要的使命,科技情报要成为贯彻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在新时代,这两个“牢牢把握”就是对科技情报工作最本质的核心能力要求。

上海的科技情报事业是以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创立为标志的。

60年来,上海科技情报所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忘情报的初心,始终具备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立足国情与市情,服务大众、科研和决策,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科技情报所坚守与变革协同,传承与创新并重,从科技情报到竞争情报,发挥“耳目、尖兵和参谋”的作用,科技情报成为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推动了科技、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21世纪到来之前,上海的科技情报事业又在图情一体化进程中得到了新发展。

1995年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以来,坚持图情并重,追求图情并茂,拓展了科技情报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面向大众、面向专业和面向决策,初步形成了科技、产业与文化三位一体的知识服务新格局。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市)级图情联合体,最近二十多年来上海科技情报所在“图情合一”模式下对科技情报工作和服务的新机制、新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有益的探索。

科技创新大潮汹涌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从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科技是发展之源,情报是创新之要、决策之基。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科技情报工作的本质就是要“察势”。

任何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可能无中生有从天而降,科技情报就是要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动力、创新灵感。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这对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科研工作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科技管理和决策的艰难。

在新时代,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已经刻不容缓,科技情报研究机构要努力成为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咨询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智库和专业研究力量之一。

其实,岂止科技决策,任何领域的科学决策都需要决策咨询体系支持。

因此,“支撑科技创新、支持科学决策”要成为每一个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始终不渝的战略定位,这也是每一个科技情报工作者应有的初心。

——写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立60周年之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