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红叶黄栌种子育苗技术

红叶黄栌种子育苗技术
种子育苗是繁殖红叶黄栌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势,有利于大规模繁殖和推广应 用。
目前,针对红叶黄栌种子育苗技术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育苗技术和理论指导,限制了其繁殖和应用 效果。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红叶黄栌种子的育苗技术,掌握其生长规律和繁殖特性,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为推广应用提供 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红叶黄栌的发展前景
01
市场需求
02
生态环保
随着人们对美丽环境和宜居生活的追 求,红叶黄栌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 ,为红叶黄栌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
红叶黄栌的生态适应性和环保性使得 其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特别是在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领 域。
03
产业开发
红叶黄栌的种植和加工产业正在逐步 形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 景。
04 红叶黄栌苗期管理技术
苗期灌溉与施肥
要点一
灌溉
在育苗期间,定期灌溉是必要的。根据气候条件和土 壤湿度,确定灌溉的频率和量。保持土壤湿润,但避 免过度浇水,以防止根部腐烂。
要点二
施肥
在生长季节,红叶黄栌需要适当的养分。根据植物生 长阶段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一 般来说,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等是良好的选择。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种子采集和处理
红叶黄栌种子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育苗成功与 否有重要影响。
最佳采集时间
在9-10月或4-5月进行种子采集,此时种子成熟 度高,发芽率较好。
种子处理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然后进行沙藏或冷冻保存,以保持种子的活力。
研究结论
育苗方法
采用适当的育苗方法可以提高红叶黄栌的成 活率和生长质量。

2.1.2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测)-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解析版)

2.1.2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测)-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解析版)

北京课改版第2章第1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测)(满分30分,20分钟完成)1.为证明黄栌叶片变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需将黄栌盆景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进行处理,这种生物学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答案】D【解析】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测量法通过仪器来获得某些参数的方法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为证明黄栌叶片变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需将黄栌盆景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进行处理,这种生物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

故选:D 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大、小花生各随机抽取30粒D.“嫁接”实验时,要注意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合【答案】C【解析】A、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潮湿和阴暗潮湿作对照,而不是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错误;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错误;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大、小花生各随机抽取30粒,正确;D、“嫁接”实验时,要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而不是韧皮部紧密结合,错误。

故选:C3.下列有关控制无关变量(与实验变量同时影响实验结果,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株做饥饿处理B.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中,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答案】C【解析】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株做饥饿处理,属于控制无关变量;B、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中,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为鼠妇生活提供适宜的环境,属于控制无关变量;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属于设计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光,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属于控制无关变量。

林木种苗生产实用技术之黄栌

林木种苗生产实用技术之黄栌

林木种苗生产实用技术之黄栌
学名:Cotinus coggygria Scop
别名:红叶树
科属:漆树科、黄栌属。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分枝多,常呈丛生状,树冠圆形,叶入秋变红色,鲜艳如花。

黄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北等地,多野生于海拔600-1500米高度向阳河半阴而较干燥的山地,耐寒,也耐水湿,在长城沿线均能越冬,在瘠薄土壤和轻碱地上均能生长。

荫蘖性强,生长较为迅速。

黄栌树种如用来丛植于庭院草地,或栽于高燥向阳的坡地,或混植于树群边缘,红叶会使秋季的景色更加美丽多彩。

黄栌还可制作盆景,叶含芳香油,嫩叶可食,木材内含黄色素,可提取黄色染料,也可入药,树皮及叶含鞣质,能提制栲胶原料。

种子:花杂性同株,4月开花,6月初果实成熟,结实大小年现象不明显。

核果肾形,长约4.5-5毫米,宽2-3.5毫米,具有干燥的果皮,成熟时逐渐硬化,呈浅灰色、灰黄色、褐色或灰绿色等颜色。

种子千粒重6.3-11.7克,每公斤约116000粒,常有许多空粒,可用水选剔除,水选后发芽率60-80℅始温水浸泡,变温催芽处理。

催芽后有1/3的种子裂嘴即可播种。

也可用变温层积方法,先用30℃温水浸种一昼夜,混以湿沙,处于12-25℃ 4昼夜,移到寒冷地方使混合物冻结,再移到温暖处,4天后,再移到寒冷处,这样反复5次,25即可完成种子的催芽。

每亩地播种量5-7公斤,覆土厚度约1-1.5厘米。

10-20天后发芽出土。

幼苗期需防治立枯病。

一年生苗高80-100厘米,高的可达150厘米以上。

用黄栌做砧,可在春季萌芽之前嫁接红栌。

来源:齐鲁苗木网
作者:山东省林木种苗协会秘书长闫大成。

1 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 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 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黄檗是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褐色,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外层木栓发达,内层薄,鲜黄色,味苦。

木材髓心黄色,无特殊气味。

花单性,黄绿色,萼片5。

花瓣5。

雄花的雄蕊5,有退化雄蕊。

雄花的退化雄蕊鳞片状。

聚伞或伞房圆锥花序。

平均每穗有果21个,初时绿色,成熟时蓝黑色,内光泽,核果宿存,圆球形,径1 cm果皮浆质,有特殊气味[3]。

雌雄异株,15~20年生开始结实,有丰欠年之分,种子丰年间隔期2~3年。

种子通过食果实鸟类传播[4]。

黄檗为阳性树种,在林冠下更新不良,仅在火烧、采伐迹地上偶尔见到小面积纯林。

在分布区多为伴生树种,在黑龙江林区常散生在河谷及山地中下部的阔叶林或红松、云杉针阔叶混交林中,常与水曲柳、核桃楸等硬阔叶树种混交,下木层内包含原始红松阔叶林中常见的种,如茶条槭、青楷槭、东北山梅花等,草本层植物有毛缘苔草、四花苔草、小叶芹等[5]。

黄檗的抗寒能力较强。

从各采样点的气象资料来看,在年平均温度6-10℃,极端低温41℃,无霜期在150-200d 的气候条件下,都能健康的地生长发育。

群落结构:黄集在自然条件下处于伴生地位,单个散生在林内、路边,极少数黄檗群落处于优势地位,成片出现。

在不同区域,黄檗种群的年龄结构及种群数量差异较大,在调查的5处样地中,黄麋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山样地的黄檗均为成年或老年黄檗,树龄在50~70年,密度在1~2.3株/hm2,在样方内及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内未发现一株黄檗幼树,均为由中老龄树组成的成年塑或衰退型种群。

3黄檗资源的研究价值黄檗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4纪冰种期气候有科学价值[2]。

高等植物每种平均携带遗传基因40万个以上,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其中很多对人类来说是育种的好材料,它们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后备种质资源。

黄檗的价值:黄檗内皮即关黄柏,是名贵中药黄柏的主流商品,无论从品质还是供销情况看都是黄柏的第一品种。

黄柏具有消热燥湿、泻火解表、退虚热之功效,独特的抗真菌作用,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

黄栌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黄栌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黄栌种子育苗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4-09T11:32:53.8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4期作者:秦通安传志李辉[导读] 黄栌属于园林绿化观叶树种,并且具有一定的喜光秦通安传志李辉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河北省保定市 074200【摘要】黄栌属于园林绿化观叶树种,并且具有一定的喜光、耐寒、耐旱等特点,因此在土壤肥沃、以及灌溉、排水较为方面的区域,黄栌的存活率是相对较高的。

同时,在黄栌种植的时候,一般采用种子育苗技术,本文结合实例,对该项技术,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对于该项技术的具体实施,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黄栌;种子育苗技术;存活率;近几年,随着园林建设、造林等方面建设力度的加大,黄栌的种植量也越来越大,这样为了提升黄栌的存活率,通过采用种子育苗技术以实现该目的。

但是,黄栌种子育苗技术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养按照技术流程展开种植,并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黄栌种子育苗技术使用效果。

一、实例分析本文就以某黄栌种子育苗实例为主,播种培育黄栌容器苗约2.5万株,要求苗木质量达到国家黄栌一年生苗木质量分级合格苗标准,建立健全苗木生产档案。

同时,建设周期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黄栌种子育苗的时候,育苗地点为苗圃内一座大棚,其面积为0.325亩,通过采取平床育苗,要求床底平整,周边垂直,留40cm左右步道3个,以此保证育苗种植的合理性,并且实现了高存活率,建设效果如图1所示。

图:育苗大棚二、黄栌种子育苗技术分析黄栌种子育苗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在育苗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各项技术流程展开育苗处理,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效果【1】。

1、种实采集黄栌的花期在3~4月,并且在6月份上旬或者中旬,果子就可成熟。

基于此,在黄栌种子育苗的时候,需要个根据花期以及果子成熟期,选取形状优良,无病虫害、幼齢健壮的树苗。

同时,在黄栌种子选定,需简将其穗枝、果柄等去除,并且需要将其放入放入草木温水中浸泡,其浸泡的时间大概控制在24h~36h,并且需要揉搓果肉,将蜡质去除。

黄栌的播种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研究

黄栌的播种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研究

2019年7月第13期M 2科枝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黄榜的播种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研究郭赞,郭如刚(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甘肃天水741005)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建设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离不开绿化观赏树种。

主要介绍了我国重要绿化观赏树种——黄护的播种繁 育技术以及园林应用价值,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

关键词:黄护;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播种繁育技术;园林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Q949. 754.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3-0143-021引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设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离不开绿化观赏树种。

下面介绍一种我国重要的观 赏树种----黄杭,以供参考。

2生物学特性漆树科(Anacardiaceae )黄榜属(Cotinus )黄榜{Cotinus coggygria Scop,)落叶灌木,高度可达8 m,树 冠呈圆形。

单叶互生,长3~8 cm,宽2. 5〜6 cm,无毛或仅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 楔形,全缘,羽状脉,6〜11对,先端分叉,叶柄长1. 5cm,无毛,无托叶。

花杂性,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萼片披 针形.花瓣5,长圆形。

果穗圆锥状,长5〜20 cm,成紫色或绿紫色的羽毛状。

核果小而干燥,肾形,熟时红色. 花期4月,果期6月⑴。

3生态学特征喜光,耐荫,耐寒.耐干旱瘠薄,耐碱性,不耐水湿。

多生长于海拔1500 m 以下的向阳山坡及沟谷两旁,多为栋类的下木,为主要灌木。

在小陇山林区的南部林场广泛分布⑵。

4繁殖方法黄榜的繁殖多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用分株和根插繁殖。

4. 1 选地育苗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 风向阳的平地或者缓坡地,土壤以含砂土地最好,砂土 地通透性能良好,容易生根。

黄栌

黄栌

【用法用量】:水煎服。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枝叶(黄栌枝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华北、西南和浙江、陕西等地。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
黄栌 -
园林应用
黄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主要属于秋色叶树,秋色叶树景观在园林上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观。黄栌树冠浑圆,树姿优美,茎、叶、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叶片经霜变红时,色彩鲜艳、美丽壮观;其果形别致,成熟果实颜色鲜红,艳丽夺目。另外,在夏初不育花的花梗伸长成紫色羽毛状,簇生于枝梢,留存很久,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故又有“烟树”(smoke-tree)之称。
(2)黄栌立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方法:清洁庭园卫生,及时处理病株,喷洒50%的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12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
黄栌 -
盆景制作
1.树形制作:在我国北方山野的阳坡及半阴坡上,常密集生长着成片的黄栌,用其作盆景,可在春季黄栌发芽前的2~3月份,到山野掘取老桩。黄栌桩经多年砍伐和牲畜啃咬,植株矮小,枝干虬曲,老态龙钟,容易成形,故掘取老桩,是制作黄栌盆景的捷径。黄栌叶柄较长,叶片较大,经蟠扎、修剪,常制成自然式盆景。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和病枝上越冬.或以菌丝在病枝上越冬;翌年夏初闭囊壳吸水开裂放出子囊孢子,菌丝体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传染,生长季节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传染。一般五六月降雨早,发病亦早,反之则延迟。七八月降雨量的多少,决定当年病害的轻重,黄栌白粉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之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至8月上旬,病情发展缓慢,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病情发展迅速。在北京,6月底至7月初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一般树冠下部叶片以及地面根际萌蘖小枝先发病,树势衰弱时病重。山沟处发病重,山瘠发病轻;阴坡重,阳坡轻;纯林病重,混交林病轻。阴雨多、湿度大时发病重。病害发生早晚和严重程度与7~8月降雨量有关。

黄栌属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化学成分、叶色调控研究进展

黄栌属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化学成分、叶色调控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 2014,41(9):1833–1845 http: // www. ahs. ac. cn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E-mail: yuanyixuebao@黄栌属种质资源、栽培繁殖、化学成分、叶色调控研究进展葛雨萱1,周肖红1,刘洋2,3,王亮生2,*(1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北京 100093;2中国科学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北京植物园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摘 要:就黄栌属种质资源分布、栽培管理、繁殖及资源利用、化学成分及叶色研究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黄栌光照、水分、土壤营养等栽培管理条件,病虫害防治办法及种子繁殖、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进行了详细总结,重点对叶色研究、药用成分进行了阐述,从遗传育种、叶色、化学成分利用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黄栌新品种选育、叶色人工调控、功能成分研究利用及黄栌枯萎病的防治是黄栌属植物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黄栌属;栽培;育种;化学成分;叶色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4)09-1833-13 Recent Advances in Germplasm,Cultivation,Propagation,Chemical Components and Leaf Color Regulation of CotinusGE Yu-xuan1,ZHOU Xiao-hong1,LIU Yang2,3,and WANG Liang-sheng2,*(1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eijing Fragrant Hills Park,Beijing 10009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 and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93,China;3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Abstract:The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in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distribution,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propagation,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enus Cotinus were summarized,especially on 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of light,moisture and soil nutrients,the pest control,and propagation technologies which include semination,grafting,and tissue culture. In the meantime,the leaf color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enus Cotinu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future directions in genetic breeding,leaf color regul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prospected. More specifically,the breeding of novel cultivars,leaf color regulation,functional components utilization,and Verticillium wilt control are future research focuses of genus Cotinus.Key words:Cotinus;cultivation;propagation;chemical component;leaf color黄栌属(Cotinus)植物为漆树科(Anacardiace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也可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在中国北方常见的为灰毛黄栌(C. coggygria var. cinerea Engl.),著收稿日期:2014–07–16;修回日期:2014–09–09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2110100610000)*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wanglsh@)1834 园艺学报41卷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即为此变种,叶片秋天变为红色,观赏效果极佳。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红栌 与 黄 栌 苗期 生 理 生态 特 性 研 究
尚小 傅 李宏开 (徽 业 学安 合 33 泉, 松玲 , 安 农 大 ,徽 肥20) 06
摘要 [ 目的 ] 了解 黄栌 和红 栌 的光 合 生理 生 态特 性 。 方法 ] 室外条 件 下 , [ 在 以从 安徽 省林 科 院合 肥 苗 圃 引种 的 2 生 的 美 国红栌 和 年 黄 栌 为试 材 , 它们 的 光合 特 性及 相 关 的 生理 生 态 因子进 行 测 定 , 对 系统研 究 美 国红栌 和 黄 栌 的 生理 生 态特性 。结 果 ] 同等立 地 条 [ 在 件 下 , 引种 的黄栌 的 移栽 成 活率要 略 高于红 栌 , 成 活后 红栌 的生 长速 度要 明 显快 于 黄栌 。 晴天条 件 下 , 所 但 在 2个品 种 的净 光合 速 率 、 气孔 导度 和 蒸腾 速 率 的 变化 趋势基 本 一致 , 栌的 光饱 和 点和 补偿 点较 红栌 的低 。 个 品种 净 光 合速 率 的 日变化 曲线 呈现 不 对称 双 黄 2 峰 曲线 , 峰值 出现 在 9 0和 1: : O 5o 0左右 ; 光 合速 率在 中午 明 显 降低 ,午 休 ” 象 明显 。 结论 ] 净 “ 现 [ 该研 究为 美 国黄栌 和红栌 进 一 步 引种 与栽 培提 供 理论 依 据 。 关键 词 黄栌 ; 栌 ; 红 生理 特性 ; 合 生理 光 中图分类 号 ¥ 1. 文献 标识 码 A 78 3 文 章编 号 【 1— 6 12 0 )7 02 3 0 ) 7 6 1(08 1— 70 — 2 5
S ud n hePh il gc land Ec l gc t y o t yso o ia o o ia Cha a t rsiso ntn o y i L. v Pu pu e s l r c e itc fCo i usc gg gra c . r r u

黄栌新品种(新类型)生物学特征研究

黄栌新品种(新类型)生物学特征研究
Sc p Ne Culi a s o w tv r /Ty e ps
P N Qn - u ,I a—o g Z A G Y — i A i h a L il , H N u pn g H n g
(ntueo Pm l yadF r t , eigA ae yo A r u ueadF r t c ne ,e i 0 0 3 C ia Istt f o oo n o s y Bin cdm f gi l r n o s Si csB in 109 ,hn ) i g er j ct er e y jg
V0. 8 N . 12 o 4 De . 01 e2 0
黄 栌 新 品种 ( 类 型 ) 物 学特征 研 究 新 生
潘青华 , 李海龙 , 张玉平
( 京市农林科 学院 林业果树 研 究所 , 京 109 ) 北 北 003
摘要 : 对黄栌种质 资源进行调查和观 察过程 中, 现 了2个新 类型, 在 发 命名 为长叶黄栌和 光叶黄栌 , 同时观 测 了新品种 紫霞的植物学特征 , 并对其物候期特性进行 了系统地研 究和分析. 3个黄栌新品种 ( 类型 ) 新 与红叶黄栌 的相同点是生长规律基 本一致, 即年生长周期 中分 3个小生长期 ; 同点是 紫霞黄栌 的叶片全年呈现 紫红 色; 不 3个 黄栌品种 的物候期和生长期存在 差异 , 长叶黄栌 生长期最长, 光叶黄栌 生长期最短.
c a a tr f i a e r s a c e n n l z d. e s me p i to h h e t u c g y ra s o e h r c es o t r e e r h d a d a ay e Th a o n ft e t r e Co i s o g g i c p n w n

基于红叶黄栌生态特性论述其在山西地区育苗技术

基于红叶黄栌生态特性论述其在山西地区育苗技术
施3 0 ~ 5 0 k g 复合肥, 深翻耙细捡去杂物。
间苗与定苗 : 黄栌 幼苗应适 当密植。在苗木长出 2 - 3片真叶
时可进行 1 次 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间苗时
除去 发育不 良、 有病虫害、 有机械损伤 和过密的, 同时便苗间保持

定距离,株距以 7 - 8 c m为宜。另外可结合 1 - 2 次 间苗进行补
苗木即可出齐。
2 播 种 育 苗技 术
2 . 1 种 子采 收 与处理
红叶 黄栌 的优 良品种 一般选择北京地 区的长叶黄栌、 光叶黄 栌和紫霞黄栌。选择结果早, 品质优 良的健壮毋树, 于 6 月下旬~
2 . 5 苗木 培育 管理
灌溉与排水 : 在苗木生长前期灌水要足, 但在幼苗出土后2 0 d
同仁 学习、 参考 。
关键词 : 播 种 育 苗技 术 ; 黄栌 ; 探析 中图分类号 : ¥ 7 9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7 8 9 7 ( 2 0 1 7) 1 8 — 0 0 1 4 — 0 2
红叶黄栌作为园林绿化重要树种之一, 近年来在 山西地 区广 处理。 至 2月 中旬选择背风、 向阳 , 地 势高而干燥处挖深约 4 0 c m, 泛栽植。红 叶黄栌 的叶子秋季变红 , 色泽艳 , 具有很 高的观赏价 长宽约 6 0 ~ 8 0 c m的催芽坑 ,然后将种 沙混合物移入坑 内,上覆 值。其木材 可提 取黄色 染料 , 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树 皮和 l O c m左右 的细; 少, 中间插草束通气 , 坑 的四周挖排水沟 , 以防积
叶 可提制栲 胶 ; 枝 叶入 药有 消炎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热 之功效 , 可 以说红 叶黄栌 水。在催 芽过程中应注意经 常翻倒 , 并保持 一定的湿度 , 使种子

黄栌与毛黄栌区别

黄栌与毛黄栌区别

黄栌与毛黄栌区别汇报人:2023-12-14•植物分类与分布•形态特征对比•生物学特性差异目录•园林应用与观赏价值比较•养护管理与注意事项01植物分类与分布黄栌与毛黄栌的分类归属属于漆树科黄栌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毛黄栌属于漆树科黄栌属落叶灌木。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印度北部、苏联远东地区等。

生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坡林中。

黄栌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

生于海拔100-1500米的山坡林中。

毛黄栌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02形态特征对比0102叶片形态毛黄栌的叶片为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锯齿。

黄栌的叶片为圆形或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齿。

花序与果实特征黄栌的花序为圆锥花序,花小,黄绿色。

果实为核果,近球形,成熟时呈紫黑色。

毛黄栌的花序为聚伞花序,花较大,黄色。

果实为核果,近球形,成熟时呈橙黄色。

黄栌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形优美,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

毛黄栌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形紧凑,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

树形与生长习性03生物学特性差异黄栌的生长速度较快,寿命较长,能够生长成大型乔木。

毛黄栌的生长速度较慢,寿命较短,通常只能生长成中小型灌木。

生长速度与寿命繁殖方式与适应性黄栌主要通过种子繁殖,适应性较强,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长。

毛黄栌主要通过扦插繁殖,适应性相对较弱,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黄栌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少对环境和植物的伤害。

毛黄栌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需要注意用药安全和环保问题。

病虫害防治策略VS04园林应用与观赏价值比较园林应用方式及效果黄栌的园林应用黄栌在园林中常被用作观叶树种,其叶片在秋季变红,形成美丽的秋色叶景观。

同时,黄栌也常被用作背景树或点缀树,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色彩丰富度。

毛黄栌的园林应用毛黄栌在园林中多用于观果和观叶,其果实为红色或紫黑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尚小泉;傅松玲;李宏开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36)017
【摘要】[目的]了解黄栌和红栌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方法]在室外条件下,以从安徽省林科院合肥苗圃引种的2年生的美国红栌和黄栌为试材,对它们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的生理生态因子进行测定,系统研究美国红栌和黄栌的生理生态特性.[结果]在同等立地条件下,所引种的黄栌的移栽成活率要略高于红栌,但成活后红栌的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黄栌.在晴天条件下,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黄栌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较红栌的低.2个品种净光舍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现不对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9:00和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在中午明显降低,"午休"现象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美国黄栌和红栌进一步引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7203-7204,7213)
【作者】尚小泉;傅松玲;李宏开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3
【相关文献】
1.美国红栌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J], 杨朝霞;潘一展;杨艳敏;杨瑞卿
2.利用黄栌高枝嫁接红栌技术 [J], 杨明江;刘照银;刘德合;刘振怀
3.七子花苗期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J], 柯世省;金则新;李钧敏;张崇邦
4.干旱胁迫下俄罗斯大果沙棘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J], 崔大练;王书臻;马玉心
5.栾树、黄连木、黄栌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J], 杨吉华;张永涛;王贵霞;李红云;夏江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黄栌圃地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浅谈黄栌圃地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DOI:10.19904/14-1160/s.2021.03.044浅谈黄栌圃地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徐明智(国有凌源市北炉林场,辽宁朝阳122500)摘要:近几年,绿化造林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黄栌因具有特有的观赏性与适应性,必将成为今后造林主要用苗。

对黄栌圃地育苗及病虫害防治的一些经验方法进行了总结,供参考。

关键词:黄栌;圃地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1)03-0089-02中国图书分类号:S792文献标志码:B1黄栌生物学特性黄栌别称黄栌木,属槭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黄栌是喜光性树种,有耐寒、耐旱的特性,能在碱性土壤或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因黄栌不耐湿,所以在选择圃地育苗时,应注意圃地排水情况是否良好。

黄栌在初秋季节昼夜温差小于10℃时,叶片会由绿色变为浅红色,再逐渐变为深红色,所以常被作为园林景观用苗。

在北方地区常被作为与其他针叶树种混交造林的首选树种。

2种子采集在黄栌成林内,母树的选择标准一般为:结果早、种子颗粒较饱满、树高2.5~3m、树龄为8~13年的成年黄栌树,且没有病虫害。

采集种子时间一般选择6月中旬至7月末。

在采集种子时应做到:不破坏母树的枝条,为下一年种子的采集打下基础。

种子采集回来后,晾晒在水泥地面上,时间一般为5~12d,将晾晒后的种子用风车过滤一次,过滤掉种子间携带的杂质。

经处理的种子再用细网筛一次分出种子的等级。

最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背阴处存放,翌年播种备用。

3种子处理一般北方地区采用种子冬储的办法,因黄栌种子有一层坚硬的外壳,水分不能充足地被种仁吸收,所以将种子放置在缸内或容器内,用25~45℃的温水浸泡种子7~14d,让种仁充分地吸足水分;浸泡种子结束后,用笊篱将漂在表面的种子捞出,放在一边;将沉入容器底部的种子用同样的方法捞出;在背阴、干燥处挖一个深0.8m、宽0.5m左右的种子储藏坑,大小可根据播种数量的多少适当地进行调整。

储藏坑挖好后,用细网筛将提前准备好的沙子筛一遍,沙子与水按2∶1的比例搅拌好,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不散即可,在储藏坑内一层沙子一层种子铺好,在铺种子与沙子时在中间位置用秸秆插入其中,一般储藏坑内可放置3~4个秸秆,秸秆有较好的通气性,储藏坑填满后,在上面用通气性好的材质覆盖,再用沙子或土覆盖严;待翌年播种前的4月上旬将种子拿出储藏坑,此时有将近50%左右的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生态学特性及应用

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生态学特性及应用

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生态学特性及应用摘要:为查清河南省禹州市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的生态学特征,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植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的种群类型、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大鸿寨山野生黄栌有3个变种;有5种植被型,其中1种为纯林,4种为混生灌丛,经种群数量特征量化分析,属于大鸿寨山山地旱生生境的优势生态类群大多分布于山顶、缓坡上,具有耐土壤干旱、耐寒、种子萌发力强等特点,既可以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的保留树种,又可以当园林绿化观赏、药用、化工原料等资源型植物,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应用价值,应加快其野生引种技术的研究,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关键词:黄栌;种群;生态学特性;应用;大鸿寨山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tinus coggygria Resources in Dahongzhai Mountain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ecology characteristic of wild Cotinus coggygria Scop. population in Dahongzhai Mountain in Yu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field survey method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population types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 variations of wild C. coggygria in Dahongzhai Mountain; and 5 vegetation types, including 1 pure forest, 4 mixed shrub were find out. According to popul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 coggygria population belonging to the dominate population in mountainous drought environment in Dahongzhai Mountain mostly distributing in top hill and gentle slope. The population was resistant to drought and cold, and with strong seed germination activity, thus could be the retention species for secondary forest, as well as resources plant for ornamental, medicinal, chemical raw materials, which was with great development value. The wild technology research, balanced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use of this plant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Key words: Cotinus coggygria Scop.; specie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Dahongzhai Mountain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属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黄栌属[Cotinus(Tourn)Mill.]落叶灌木植物[1]。春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花梗如粉红色的羽毛摇曳在枝头似云似雾;秋季红叶似火、鲜艳夺目,是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2];其花、果以及木材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良好的绿化造林树种[3]。作者在2007~2009年的野外考察中发现,河南省禹州市大鸿寨山的野生黄栌种群类型多样、自然分布面积大、耐寒耐旱,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野外样方调查和查阅前人研究资料[4-12]的基础上,作者尝试对大鸿寨山的野生黄栌种群特征、生态分布及资源属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园林绿化应用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自然概况大鸿寨山地处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鸠山乡西10 km,西北接登封市,西南毗邻汝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13′-34°16′, 东经113°05′-113°08′,其主峰海拔1 156 m,有禹州市屋脊之称,被称为禹州市第一山。大鸿寨山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4.6 ℃,极端最高气温41.9 ℃,极端最低气温-19.6 ℃,年活动积温5 284.7 ℃,年无霜期218 d;年平均降水量685 mm,多集中于夏季;在土壤类型上,海拔300 m以上为山地棕壤,山下缓坡和平地分别为褐土和砂姜黑土及少量的潮土;土壤质地为壤质或沙壤质[13],自然肥力较高。自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主要有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林、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林、黄栌灌丛、荆条[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Franch.)Rehd.]灌丛;林下优势草本类群主要有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Thunb.)DC.]、紫花堇菜(Viola grypoceras A. Gray)、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Lindl.)Druce]等植物。1.2 研究方法2008年4~10月,采用植物群落野外样方调查法和全球卫星定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法[14,15],经过春季花期和秋季红叶期2次实地调查和3次线路勘查,把调查地点选在大鸿寨、摘星楼阴坡落叶林下和圪垃垛北坡灌丛;共取乔灌木样方30个,每个样方面积10 m×10 m。样方调查记录乔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名、多度(Abundance,对物种个体数目在样方中出现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野外群落调查)、盖度(Coverage,指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的百分率)、频度(Frequency,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率)、高度(Hight,从植物立地的地表至植物主干最上面伸直的干尖的物理测量长度),并记录样方内出现的各物种的个体数[16-18];经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群众、查阅标本图鉴和前人研究资料[4-11],基本查清了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的植物学特征、生态分布及自然繁殖特性。在此基础上,对野生黄栌资源的引种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2 结果与分析2.1 种群区系特征黄栌属植物全球约有5种,主要分布于南欧、东亚和北美温带东区。中国有3种,河南省有3个变种[10],分别是紫叶黄栌(C. coggygria Scop. var. purpurens Rehd.)、毛黄栌(C. coggygria Scop. var. pubescens Engl.)和红叶(C. coggyg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均在大鸿寨山有分布。依据吴征镒[19]关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方法,黄栌属应为北温带分布类型,属于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温带地区的植物;在大鸿寨山发现的3个变种中,紫叶黄栌和红叶为中国特有种,产于河南省境内的大别山和伏牛山山区,在中国的西南、华北和山东省也有分布;毛黄栌为东亚种,广布于河南省内各大山区,并在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四川以及浙江等省均有分布,还可以分布至喜马拉雅山地区、欧洲东南部和俄罗斯的东亚地区(表1)。2.2 植株鉴别特征黄栌属植物在大鸿寨山均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圆形,高可达3~5 m,木质部黄色,树汁有异味;单叶互生,叶片全缘或具齿,叶柄细,无托叶,叶倒卵形或卵圆形。圆锥花序疏松、顶生,花小、杂性,仅少数发育;不育花的花梗花后伸长,被羽状长柔毛,宿存;苞片披针形,早落;花萼5裂,宿存,裂片披针形;花瓣5枚,长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度为花萼大小的2倍;雄蕊5枚,着生于环状花盘的下部,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型,偏斜,1室1胚珠;花柱3枚,分离,侧生而短,柱头小而退化。核果小,干燥,肾形扁平,绿色,侧面中部具残存花柱;外果皮薄,具脉纹,不开裂;内果皮角质;种子肾形,无胚乳。花期5~6月,果期7~8月[20-23]。2.3 种群植被型野外样方统计了黄栌属种群在群落中的物种多度、盖度、频度、高度等数量特征,国内多采用Drude多度制的七级制多度进行划分,分别是Soc(Socials),植株极多密闭,形成背景;Cop3(Copiosae 3),植株数量很多;Cop2(Copiosae2),植株数量多;Cop1(Copiosae 1),植株数量尚多;Sp(Sparsal),植株数量不多而分散;Sol(Solitariae),植株数量很少而稀疏;Un(Unicurn),个别或单株[16-18]。黄栌属3变种植物在群落中大多以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出现(表2)。据此,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确定有5种植被类型[15]。2.3.1 黄栌灌丛该群落分布在大鸿寨山南坡海拔800 m以上的坡顶或峰谷处,呈优势分布。林下植物有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v.)、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 Liou ex S. B. Ho)等。2.3.2 黄栌-红柄白鹃梅林该群落在海拔600~800 m之间出现,由于当地群众在红柄白鹃梅(Exochorda giraldii Hesse)展叶期大量采食,使该植被型发育有减少的趋势。林下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L.)Beauv.]、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生长发育优势大而成背景,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偶见。2.3.3 黄栌-牡荆群丛黄栌-牡荆[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Siebold & Zucc.)Hand.-Mazz.]群丛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人类干扰(砍柴、采药、农耕)等活动比较频繁的阳坡,常见伴生草本植物有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Thunb.)Harald.]、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等。2.3.4 黄栌-欧李灌丛黄栌-欧李[Cerasus humilis(Bunge)Sokoloff]群落广泛分布在大鸿寨山阳坡海拔800~1 000 m范围内,为优势群落。化香、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Miq.)、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 et Paxt.)等资源树种在林中偶见。林下有华北乌头(Aconitum soongaricum Stapf var. angustius W.T.Wang)、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 Jacquem.)、杏叶沙参(Adenophora humanensis Nannf.)、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es]、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Bunge)Maxim.]等草本植物。2.3.5 黄栌-野山楂灌丛黄栌-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old & Zucc.)群落在大鸿寨山南坡海拔600 m 以下范围呈优势分布,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山胡椒[Lindera glauca(Sieb.et Zucc.)Bl.]、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君迁子(D. lotus L.)、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Bunge)Hu ex H.F.Chow]等组成杂木林。2.4 种群生态特性及自然繁殖特点经野外调查,大鸿寨山野生黄栌多生长于光照充足、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耐干旱耐寒耐瘠薄,可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保留的树种。黄栌在大鸿寨山广布于海拔600~1 000 m之间的山坡、峰谷,常与红柄白鹃梅、千金榆、化香、栓皮栎等组成杂木林群落(表3)。林下伴生的草本植物有泽兰(Eupatorium L.)、乌蔹莓(Cayratia Juss.)、翠雀花(Delphinium L.)、白头翁(Pulsatilla Adans.)、苍术(Atractylodes DC.)等属植物,黄栌属内3个变种同在一个地段出现的情况很常见。在自然环境下,野生黄栌通常以种子或分蘖苗进行繁殖。由于种子结实率较高,并且大多萌发力强,所以生长迅速。当年成熟的种子落到母树周围后,经过短暂休眠,在次年春经过春化作用就开始萌发,一个生长季即可发育长成实生苗。3 黄栌的应用调查结果得知,野生黄栌种群在大鸿寨山分布范围广,野外居群数量大,居群更新能力强,适应山区干旱寒冷的气候和瘠薄的土壤环境。对山地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是大鸿寨山主要的生态护山林,也是当地著名的风景林。但黄栌林大多分布在山顶和缓坡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由于黄栌枝干易于燃烧,当地居民称其“黄栌柴”,会在秋季对其进行大肆砍伐,致使黄栌种群更新速度参差不齐,破坏了黄栌林良好的林相,长此下去,容易引起黄栌种群退化为灌丛,失去观赏价值。建议在积极加强对野生黄栌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加强引种培育,以恢复黄栌良好的种群特性。3.1 引种技术3.1.1 种子繁殖可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黄栌果实成熟变为黄褐色时,选择结果早、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树及时采收种子。种子采下后及时风干、精选,存放到干燥阴凉处备用。由于黄栌的果皮有坚实的栅栏细胞层,能阻碍水分的渗透,因此必须在春播前40~50 d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于1月上旬放入清水中浸泡,反复洗去种皮上的黏着物,3 d后捞出,掺入2倍的细沙混匀,贮藏于背阴处,待其自然结冰后进行低温处理[24,25]。至2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地势高且干燥处挖深约40 cm、长和宽约60~80 cm的催芽坑,然后将种沙混合物移入坑内,上覆10 cm左右的细沙,中间插草束通气,坑的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在催芽过程中应注意经常翻倒,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种子接受的外界条件均匀一致,促使发芽整齐,同时防止种子腐烂。3月下旬种子吸水膨胀、开始萌芽时即可播种。3月底出苗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浇水量和浇水时间[26]。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浇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 d以内严格控制浇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浇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 d浇水1次;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27]。由于黄栌幼苗主茎常向一侧倾斜,故应适当密植;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首次间苗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叶片相互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有病虫害、有机械损伤和过密的苗,同时使苗间保持一定距离,株距以7~8 cm为宜;可结合间苗进行补苗,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在当年的4~5月可移栽1次。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野生种子进行人工育种过程中,由于野生黄栌种子的萌发需要春化作用,如果对不经过自然休眠的种子进行人工繁育,则要采用低温沙藏法处理种子才能成功完成种子的萌发繁育[28]。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育苗期间,要加强对白粉病、枯萎病的防治[29-32]。3.1.2 萌蘖移栽野生黄栌实生苗能产生许多萌蘖,可将母株四周萌发的萌蘖苗连根挖出来,作为引种材料,挖掘时注意根部适当带些土团,并对植株地上部分进行修剪,只留下少量叶片,移栽到造林地定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而且能大大减少种植成本[33];如果在秋季或冬初移栽,要注意保暖,以提高成活率[34]。3.2 园林绿化黄栌在园林绿化中属于秋色叶树,秋色叶树景观在园林里是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观[35]。黄栌树冠浑圆,树姿优美,茎、叶、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叶片经霜变红时,色彩鲜艳、美丽壮观;其果形别致,成熟果实颜色鲜红,艳丽夺目。另外在夏初,不育花的花梗伸长呈粉红色羽毛状,簇生于枝梢,留存很久,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故又有“烟树”之称。因此野生黄栌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36-38]。黄栌叶片在秋天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黄栌叶片里除含有叶绿素外,还含有黄色的叶黄素和能显出红色的花青素[37-40];在春季、夏季由于天气暖和,叶绿素大量生成,其他色素相对较少,所以黄栌叶片为绿色;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叶绿素生成不断减少,到天冷时基本不再生成,并在阳光下发生分解;这时叶片内其他色素就显露出来,于是含有叶黄素的叶片就变黄了,含有花青素的叶片就变红了(花青素在温度低时反而容易生成[41]),所以深秋时含有花青素的黄栌叶会变得一片火红。根据黄栌的生态习性,黄栌在园林造景中最适合在城市大型公园、森林公园、半山坡上、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可以单种成林,也可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群体景观特征非常明显,可为大面积园林增添秋色美景[14]。还可以在城市街头绿地、单位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以及庭园中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侧、常绿树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以及常绿树群边缘,从而体现其独特的个体美和色彩美。黄栌在夏季可赏花雾,秋季能观红叶,这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在北方由于气候等原因,园林树种相对单调,色彩比较缺乏,黄栌可谓是北方园林绿化或山区绿化的首选树种[40]。园林引种有实生苗移栽、种子繁育、枝条扦插等方法,从应用兼保护的角度出发,枝条扦插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另外,根据黄栌耐寒、耐土壤干旱、种子萌发力强等生活习性,可作为荒山造林的后期选择树种和山地次生林改造时的保留树种[41,42]。也可原地设置保护区,在秋季有计划地对游人开放。著名的北京“西山红叶”就是以黄栌为主的植物群落形成的自然景观[33]。3.3 综合经济开发野生黄栌是利用价值较大的资源型植物。其木材黄色,可提取黄色的工业染料,树皮和叶片还可提栲胶,在化工方面已有将其作为鞣化剂的研究报道[43],木材还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的原料;叶片含有芳香油,可做调香原料,并且黄栌叶片中丰富的花青素含量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进行黄栌色素方面的研究[44,45],有望开发为新的天然食用色素。野生黄栌的枝叶可入药[46,47],能清湿热、镇痛疼、活血化瘀[48],可抗凝血、溶血栓、抗疲劳[49-53],具有抗菌消炎、退热消肿等功效[54],可治疗感冒、齿龈炎、高血压[55]等病症,对黄疸型肝炎具有不错的疗效[56,57]。4 小结研究结果表明,禹州市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有紫叶黄栌、毛黄栌和红叶3个变种;存在黄栌灌丛、黄栌-红柄白鹃梅林、黄栌-牡荆群丛、黄栌-欧李灌丛、黄栌-野山楂灌丛5种植被类型;多分布在山顶、缓坡,它们耐干旱、耐寒,萌发力强;是珍贵的山地生态林和野外风景林造林树种;既可以在园林绿化中进行引种栽培,也可对其木材、枝叶、树皮进行药用、化工等综合开发。但在对野生黄栌林进行应用开发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态保护;进行人工引种技术的研究是恢复和保护野生黄栌种群的关键,应引起重视。参考文献:[1] 卢炯林,余学友,张俊朴. 河南木本植物图鉴[M].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8.[2] 李彧.紫叶黄栌观赏特性及快繁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06(3):1-4.[3] 张慧玲,李春奇,叶永忠,等.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地理分布特征[J].河南科学,2006,24(1):52-55.[4] 丁宝章,王遂义,高增义,等.河南植物志(第一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5] 丁宝章,王遂义.河南植物志(第二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 丁宝章,王遂义.河南植物志(第三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 丁宝章,王遂义,叶永忠,等.河南植物志(第四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 王遂义.河南树木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22-614.[9] 叶永忠,吴顺卿. 嵩山植物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9-600.[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五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96-99.[11] 卢炯林,王磐基. 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M].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12] 董东平,姜罡丞,袁志良,等.大鸿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 河南科学,2007,25(1):66-69.[13] 魏克循.河南土壤地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27-307.[14] 王威,郑小贤,梁雨,等. 北京八达岭林场黄栌风景林空间结构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2):25-26,39.[15] 赵鸣. 山东青州山区黄栌灌丛空间格局和种群与环境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1990,9(2):18-23.[16] 卢炯林. 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21(4):439-457.[17] 闫双喜,张志翔. 河南野生国家保护植物区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5):725-733.[18] 黄金国. 河南伏牛山植物多样性特点及其保护[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4):82-83.[19]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1-139.[20] 闫双喜,杨秋生,史淑兰,等.河南木本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园林中应用的前景[J]. 植物学通报,2004,21(2):247-253.[21] 叶永忠,朱学文,王婷,等.河南大别山珍稀濒危植物与保护[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9(1):21-24.[22] 朱长山,杨好伟.河南种子植物检索表[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23] 戴天澍,敬根才,张清华,等. 鸡公山木本植物图鉴[M]. 北京:林业出版社,1991.[24] 李海龙,王贤荣,潘青华. 黄栌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2):39-41.[25] 原民龙. 红叶黄栌的播种繁殖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05(4):117-121.[26] 吴建民,田俊华. 红叶黄栌种子育苗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7(3):54.[27] 高其富,刘波,孙兆祥,等. 黄栌营养袋育苗及造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6,22(3):83-84.[28] 尚小泉,傅松玲,李宏开. 红栌与黄栌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03-7204,7213.[29] 王庚申.黄栌白粉病的致因与防治技术初报[J].河南林业科技,2007(2):15-16.[30] 葛瑾,颜蓉,宋立洲,等. 黄栌枯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J]. 中国城市林业,2007,5(3):43-44.[31] 王建美,田呈明,过颂新,等. 黄栌根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真菌筛选[J]. 菌物研究,2008,6(1):35-39.[32] 鲍绍文,陶万强,田呈明. 黄栌与大丽轮枝菌互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J]. 林业科学,2011,47(2):58-65.[33] 张峰,彭祚登,安永兴,等. 北京西山地区黄栌人工林健康经营效果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10,46(3):46-49.[34] 李芳兰,包维楷,刘俊华.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四川黄栌叶片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277-2284.[35] 葛雨萱,赵阳,甘长青,等. 不同光环境对黄栌光合特性及生长势和叶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19-22.[36] 周肖红,葛雨萱,王亮生,等. 黄栌叶片变色期生理变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色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9,45(7):59-62.[37] 陈磊,潘青华,金洪. 温湿度对紫叶黄栌光合特性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124-128.[38] 姚砚武,周连第,李淑英,等. 美国红栌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2000,18(5):32-34.[39] 齐艳玲. 五种彩叶植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色素及光合特性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40] 姚永刚,王玲,张立,等. 北京市八达岭风景区树木物候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6(1):7-8.[41] 刘鸿雁, 张金海. 旅游干扰对香山黄栌林的影响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7,21(2):191-193.[42] 惠兴学,柳中棣. 油松黄栌混交林的研究[J]. 林业科技,1994(1):8-9.[43] 陈武勇,杨兵,田金平,等. 氧化还原法处理黄栌叶废液制取鞣剂的研究[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02,12(2):32-35,40.[44] 李建华,申庆亮,王洪道,等.影响黄栌中漆黄素提取量的因素[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14-615.[45] 庞海慧,张涛,肖建忠,等. 红叶黄栌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94-96.[46] 张天龙,高昂,巩江,等. 黄栌药学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75-76.[47] 吴征镒,周太炎,肖培根,等. 新华本草纲要[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112-1113.[48] 崔恩贤,龙丽辉,张公奇. 黄栌复方胶囊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 中药材,2009,32(4):591-594.[49] 崔恩贤,龙丽辉,刘静,等. 黄栌的抗凝血作用[J]. 中药材,2007,30(2):202-205.[50] 李惠成,田瑄. 毛黄栌枝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113-117.[51] 崔恩贤,龙丽辉,张连强,等. 黄栌复方的体外抗凝血和溶血栓活性研究[J]. 中药材,2009,32(5):764-767.[52] 崔恩贤,龙丽辉,张宏伟,等. 黄栌体内抗凝血活性部位及黄栌复方的筛选研究[J]. 中药材,2009,32(6):965-968.[53] 崔恩贤,龙丽辉,马丽霞,等. 黄栌各部位提取物体外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J]. 中药材, 2009,32(9):1438-1441.[54] SIMIC M, VUCICEVIC D, MILENKOVIC M. Antioxidant and anti- 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Cotinus coggygria extracts [J]. Planta Medica,2008,74(9):954.[55] 龙丽辉,马卓,崔恩贤,等. 黄栌降压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3):330-331.[56] 张正臣,陈能权,申庆亮,等.黄栌中抗肝炎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88,13(3):3-4.[57] 申庆亮,商道熙,马峰,等.黄栌糖浆抗肝炎作用的药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2):746-749.。

黄栌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黄栌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黄栌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在我国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向阳山坡林中生长着一种秋叶变成红色的漆树科植物,人们叫“红叶”或黄栌,具有重要观赏价值。

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一,黄栌的植物学特点1,名称和分类地位黄栌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植物学报》;别名俗称红叶、路木炸、浓茂树、黄道栌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漆树科黄栌属植物,该属全世界一共有5种,我国有2种3变种。

黄栌的正种产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我国不产;我国有3变种,即黄栌(红叶)、毛黄栌(产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粉背黄栌(产云南、四川、甘肃、陕西)。

这里主要谈谈黄栌(红叶)。

2,分布和生长环境黄栌正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区;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林中。

3,外形特点一是为落叶灌木,高度在5米以下。

二是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公分,先端圆形或稍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边全缘,两面有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叶柄短,秋季叶色变红。

三是花杂性,圆锥花序有柔毛,花萼5裂,花瓣5个,雄蕊5个4-5月开花;果实肾形,长4毫米左右,无毛,6-7月果实成熟。

4,生长习性黄栌喜光,也耐半荫,耐寒冷及干旱,耐瘠薄和碱性土壤,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生长快,萌孽能力强,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压条、根插、分株繁殖。

二,黄栌的主要用途第一,园林观赏用。

它的叶片秋季变红,鲜艳美观,北京香山的红叶即为本种,每到秋季,层林尽染,游人云集,初夏开花后有淡紫色羽毛状的花梗留存枝梢,故名有“烟树”之称;在园林绿化中,适宜丛植在土丘、山坡或草坪,也可以混植于其他树群,都可以增加园林秋色,因此黄栌是优质彩叶树种。

第二,它的木材黄色可提取黄色染料,也可制作家具和雕刻用;树桩可以作盆景材料;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

第三,它的枝叶药用,有消炎、清湿热的作用,药用时请遵医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基金 项 目 : 家林 业局 资 助项 目(0 6 1 ) 国 2004 。
收稿 日期 :0 O 4 3 2 1 —O —1
农业 大学 学 报 ,0 7 4 ( ) 9— 2 2 0 , 1 1 :09 .
供试种子为 红 叶黄栌 , 20 于 08年 8 采 自北京 香 月
[] 宗建 平 , 书 娟 , 8 魏 王景 阳 , . 等 喷雾 和灌 根施 药 后吡 虫啉 在 番茄植 株 中 的分 布及 其 对烟 粉虱 的 防效 []农 药 学学 报 ,091 ()2924 J. 20 ,12 :1—2.
[] 王 吉强 , 占林 , 志红 , . 7 高 党 等 吡虫 啉包 衣 对黄 瓜瓜 蚜 的 防治 效果 及 包 衣后 药 剂在 植株 体 内 的分布 [1农药 学 学报 ,08 1()8—1 J. 20 ,0 1 :79.
红 叶黄栌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 以期 找出一种实用且 有 效 的促进红叶黄栌 种子萌发 的方法 。
通讯 作者 : 青华 (92) 男, 南人 , 潘 17一 , 湖 副研 究 员 , 主要 从 事 常 绿 现
阔 叶 植 物 选 育 研 究 工 作 。 D m i qn h a p n s a cr。 a l ig u_ a @ i .o : n n
c a ig f m ua in F e i fu n e o e d c a ig t e t nto h e d q aiy a d so a e efcs w ee s u id Th o tn o lt . h n l e c fs e o t h a me n t e s e u l n t rg fe t r t de . o n t e r s hs s o e h ti h dn tn g tv l n l e c n e ege c fc a e e d i h il. A1Oi h d n infc n e e u h w d t a t a o e ai eyi fu n eo m r n eo o t d s e n t eyed S t a o sg iia tr — d cin O e mi a in o o td s e t r d f r o e y a t r o e u to n g r n to f c a e e d so e o n e r a o m t mpea u e W a e m eo o t d s e t dfee t rtr. tr ln c a e e d a i r ,B in 0 0 7 B in g tbe sac e tr e ig1 0 9 ) j j
A s a tCu u e ,waemeo ,s e e p r n hn s a b g ed r o td wi 0 i d c p i ed b t c: c mb r r tr ln we tp p esa d C ieec b a e se sweec ae t 1 % mial r se h o d
北 方 园 艺 211 :~ 1 0()94 023
・ 究简报 ・ 研
黄 栌 种 子 生 物 学 特 性 研 究
李 海 龙 ,王 贤 荣 潘 青 华 。 ,
(. 1南京 林业 大学 森林 资 源 与环 境学 院 , 苏 南京 203 ;. 京 市农 林科 学 院 林业 果 树研 究所 , 江 1072北 北京 109 ) 0 03
摘 要 : 验 以新 采 收 的 红 叶 黄 栌 种 子 为 试 材 , 用 不 同 的 贮 藏 条 件 和 不 同 的 药 剂 催 芽 处 试 采
理 , 究有效促进黄栌种子 萌发的方法 。结果表明 : 研 采用 一1 。储 藏与 常温贮藏相比对种子 萌发 0C
没有效果 , 而采 用 4 沙 藏 则 可 明 显提 高黄 栌 种 子 的发 芽率 ; K 3 ℃ 用 NO 溶液 浸种 处理 , 可使 红 叶 黄 栌 种 子 发 芽率 明 显提 高 , KN 3 度 为 8 时 最 高 , 芽率 为 4 。 当 O 浓 发 8
关键 词 : 叶黄栌 ; 红 种子 ; 生物学特性 ; 发芽势 ; 发芽率
中 图 分 类 号 : 6. 文献 标 识 码 : S66 9 A 文章 编 号 : 0 -0 0 (0 0 1- 03 -0 1 1 0 92 1 )2 0 9 3 0 些 羽 毛 状 宛 如 炊 烟万 缕 , 绕 林 间 , 又获 名 “ 树 ” 缭 故 烟 。目
少 。为 了提高红叶黄栌种 子的发芽率 , 分利用其种 质 充
资源 , 发展林业 生产 , 试验 以红 叶黄栌 为材料 , 该 进行 了
第一 作者 简介 : 海龙 ( 9 1) 男, 李 1 8 , 内蒙古赤 峰 人 , 读 硕 士 , 究 在 研
方 向为植 物 资 源学 。E maln n ll 1 6 cr。 - i:mg c @ 2 .o h n
T eI f e c fI d co r edC aigF muaino gtbeSe ai h n un eo mialp i S e o t o lt nVeea l edQu ly l d n o t
S ONG h wh a Z S u u , HENG a - i g L u qn Xi yn , IXi- i g o
红 叶黄栌 为漆树科 ( ncri ee黄栌 属L C t A aada a) c ( oi — nsT un )/ 1 物 , u( o r .^ 1 植 n) 该树 叶形 秀丽 , 圆锥 花 序上有 多 数不育花 的花梗 , 伸长 为粉红色之羽 毛状 , 留不落 , 久 这
前, 针对 黄栌 的研 究 较 多 , 。 主要 集 中在 组 织培 养 方 面; 对于红叶黄栌 的组织培养 和播种繁殖 方面 的研究 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